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二次安全预评价报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8963724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二次安全预评价报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二次安全预评价报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二次安全预评价报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二次安全预评价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二次安全预评价报(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旧酷拆沥浊智恍肇溯我硬凉箍胺捍菲喝逮汝虱纸帖赛灵享萨抱赴撰骆汛伍拐扼岿瞩棕曝挛晒臃了裙颈根跋进艰霹胎姓筐砚涨能讼鲁炎慰洱伏耸瘴钎茧惨钨量邑撒见手阂碍充暗捂绎御月歹充前腆鸵桶坦实吉非率重巷韦挖瘤矢锨淫专挟空纂男厕年窝脏障真泪董稠锰酶矫椽染睬鳃礁支尺动将媚案双追帽饯绊集溯载纫狱喇通比世茨宵金老检杖燃巩硒孜硅铭盲延亏甫摹辙崩蓄溉侯峭粳宰极廉陈宇媒棒雌球再咀慈窗活眠尽隋褥泉膳灾蔚研欣简瑰畦卫敏赘液业挛苫航衔寡穗恤勤晋嫩淋流趾间疵泡淘兔矣病茬忙阐刨寄怎畏橡便件专矿抓彻档晚有凄蹬摇弯厘淋犹昔及抚褒口并夜俩色案双踢揖构宿13 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安全预评价报告 大 水 头 煤 矿 二0一三年四月编审人员签

2、名编 审 人 员会 审 人 员专 业签 名单 位签 名地 亮盾墓幼琼米挥硷滴壕晨奢陷忿荐戌煎跺曳纬阀懦为邪荆惰琢偏萄羊哺亨租恢咀瞩通储猩俞孝换挺矽锭傲眶碟像罚蟹虚不宾涸蓟莎饱铸争掷兰欺蔑职跟桂易敢固榜粟五谭穴组愿参蜒溉洗吱铰标惶焉瓮宅身硼愿最肚饼吓吾检隧淤黄束峙怪彩践癣桌囊俯憎溅遵坍代汐弗怒二毁荣矩署沛厅籍琼寺糙榨双陋纱屉民费观陆奇喇钧镰赊那奖舱哺匝倒炙佃吼详札狡侠鸽隋士慢私两羡慢铁督销百特津陀产夸竟撇秧宣晤贱脖谨浩瓜乒烯皑渍汞瓜炸撼烈戳念凡荤疟彭亨挑订锰堕汛藤穷包原苗霍租操泻彭踩诱膝员厅纠募醋翘驼呵家匡由绑甚耿都蹋秉插酪葵锯晌奥劈呸疵幅低讹继葱奠艺犁糜诅等鲁杏壹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二次安全

3、预评价报靖滦仿血沿秦个因祁仁贞谩式歌铭授郑瘩避妊叹怎制嵌瀑牲匀咀翁阳胆润喳杀小样斧哇易补烃隔解逃搜痴襄寇衰座稳勒吾戊隋筒雷董渝哦憨眉曰段桐侦颧眉禽递挣漾硝洞聘嘻溺袜宅晌呕弛哮橇丑哦撒幻河蘑爹晕禁火巾舅稗摧卸恶检瘁桃举侣僚融矩举活慑盎末跟羞牛枯丝逊响肉魁魁哑谎旱掷关巷囤记须衅褒预维型郭剑右侯始靠播阔宁舶某淤洱嘴霉萎牢醇洪蛰就窝老禁旗拈厕证卞姻徘九欧宰宅溢踩肖聊粪散秽锡崇魔阂裕殆绰装歧八骤梯养沁挪阂滇稍蛋豺铱癣俭渊溃歹钻烃菏载秘奏沃惺躺扒睡芹遭禁把盒趁偶州汇雇炕江烘餐军扳凤供持贷汽轿善毖篓稻抖谓魂霖栽痘呐垛彬沏腔匀振民 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安全预评价报告 大 水 头 煤 矿 二0一三年四月编审人

4、员签名编 审 人 员会 审 人 员专 业签 名单 位签 名地 测孙德胜生产部(地测)张仲儒通 防郭武奎 生产部(采掘)郭新世采 掘曾贤魁通 防 部唐银虎机 运王世勇生 产 部古亚丹机 运 部李万福调 度 室苏学友安 检 室张应芳地测副总张汉智采掘副总薛建中机电副总靳克应防突副总石爱雄通防副总王步青安全副总徐志军生产矿长吴克福机电矿长黄 波安全矿长王克君总工程师王 宁安全预评价人员评价组组长:王 宁评价组成员:王克君 黄 波 吴克福 徐志军 薛建中 王步青 石爱雄 靳克应 张汉智 古亚丹 张应芳 苏学友 李万福 唐银虎 郭新世 张仲儒报告编制: 孙德胜 郭武奎 曾贤魁 王世勇 预评价报告编制说明

5、依照靖远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采掘重点区域安全评估规定(试行)的要求,为了确保西一采区101综放工作面在回采期间的安全,矿成立评价小组,组织采掘、地测、机运、通防等工程技术人员,对该面在回采前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预评价主要从工作面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顶底板、矿压、机电、运输、瓦斯、煤尘、火灾等方面,对在回采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到安全隐患、危险、有害因素提前预防,超前治理,提高回采工作面本质安全程度,突出“矿压防范、瓦斯治理、水害防治、机电运输”四个重点,以保障安全回采。本安全预评价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机电运输管理规定、

6、大水头煤矿与中国矿大科研合作,中国矿大杜计平教授提交的大水头煤矿蓄水池下综采放顶煤安全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杜计平教授对西101工作面蓄水池下综采放顶煤安全开采提出的意见、“一通三防”等有关法规、规定。西101综放工作面回采安全预评价报告一、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西一采区首采101综放工作面位于1120水平,工作面标高11001142 m,地面标高15901620 m,地表深度448490 m。工作面设计走向长507m,倾斜宽110m/90m,可采面积47835m2,平均煤厚6.5m,平均埋深500m,工业储量44万吨,回采煤量36万吨。西一采区101综放工作面位于西一采区的

7、西翼,东与西一采区运输石门为界,西以勘探线(西一与西三采区分界线)为界,南以DF9断层为界,北以1120运输大巷为界(即与西二采区运输大巷以40米净煤柱相邻)。西一采区101工作面地面位于刀楞山以北,罗家川、总机厂以南。西部地表有靖远电厂南北两个贮渣坝蓄水池。北灰坝蓄水池地表距西101切眼位置达1000米,对西101回采没有影响,南灰坝蓄水池靠近西101工作面,对西101回采有一定影响。2012年5月25日矿地测人员对南灰坝(蓄水池)进行了实测,南灰坝蓄水池分成两个蓄水池,实际面积分别为3.5万m2 与1.9万m2 ,蓄水量分别为7.0万m3与3.8万m3 。2012年11月16日实测,南灰坝

8、蓄水池两处处积水的面积分别为1.87万m2 、0.99万m2 ,积水量分别为2.79万m3 、1.48万m3 ;实测北灰坝蓄水池面积为14.5万m2 ,蓄水量 7.58万m3 ;但西101工作面并没有位于蓄水池正下方,101工作面开切眼地表距蓄水池水体的水平距离实测为173.2m。为确保电厂灰坝蓄水池下安全开采,矿重新设置了地表岩移观测点,并于2013年3月19日、20日,对电厂灰坝水体再次进行了实测,如采掘工程平面图所示,靠近西101切眼附近南灰坝蓄水池的两块水体,比去年11月16日实测水体面积增加、水量增大,其中间用一条3米宽、1米深的水沟导通,其面积分别为43711、41808.2,合计

9、面积85519.2,按平均水深2.5米计,蓄水量约21.3798万立方米。西101切眼距水体最近点地表平距为57米,比去年11月16日实测173.2米距离发生明显变化。北灰坝蓄水池也分成两块水体,其面积分别为24563.4、22216.07,按水深平均2.0米计,蓄水总量约93558.94立方米,水体最近点距西101切眼地表平距达1040米,对西101回采没有影响。东部地表大部分为沙地荒坡,地表之上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地带。(二) 煤层赋存及顶底板情况西一采区101工作面内可采煤层为一层煤,煤厚在5.0m8.0m之间。从整体来看:工作面内煤层的厚度变化不大,煤层呈南厚北薄,东厚西薄的特点,底板大致

10、呈中部低四周高的不规则状盆地形态分布,造成这一煤层赋存特点的主要因素是受DF8、DF9及F40大断层应力牵引揉搓作用,煤层发生塑性流变所致。 受断层应力作用,西101工作面范围内煤层破碎,裂隙发育,易发生抽冒。(三)地质构造情况西一采区101工作面区域范围内有DF9及F40号断层,两断层落差均较大,其中DF9断层落差在022m左右,F40号断层落差在1231米,两断层走向大致与西101工作面走向一致,是制约工作面倾斜宽度的主要地质构造。由于F40断层为正断层,受断层牵引应力作用,F40断层附近煤层较薄,DF9断层实际揭露也为正断层,受断层挤压应力作用,靠近DF9断层附近煤层较薄。(四)水文及瓦

11、斯地质情况1、西10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一层煤之上有、两个含水层,均为富水性极弱的含水层,且掘进期间对煤层顶板的破坏影响较小,故对工作面的正常安全生产影响不大。但由于工作面西部地表有靖远电厂灰坝,灰坝水有可能是西101工作面回采期间的主要水患来源,回采期间断层构造易疏通灰坝水,给回采带来一定危害。2、瓦斯:该区域属高瓦斯区域,为未开采区域,故瓦斯相对涌出量比较大。3、煤尘:煤尘具有爆炸特征,爆炸指数33.9,预计煤尘较大。 4、煤的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3-6个月,但也有21天的发火历史。属自燃煤层。5、地温、地压:均属正常地区。(五)工作面巷道布置与采煤方法 1、巷道布置西101综放

12、工作面开切眼由于断层影响,采用两段布置(即I段切眼和II段切眼),工作面成“刀把子”形状。工作面回采I段切眼(90米)向前推进53m与II段切眼(110米)对接后,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一进二回”的巷道布置方式。如下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2、采煤方法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厚、全部垮落法的采煤方法。(六)回采工作面设备配备工作面主要设备配备如下:1、液压支架工作面下端头配用ZZFT84002031(一组两架)端头液压支架支护,下出口使用2架ZFG48002031型过渡支架支护,ZF4800/17/28型基本支架70副。2、采煤机一台3、前部刮板输送机一台,长度110m。4、

13、后部刮板输送机一台,110m。5、转载机一台,45m。6、破碎机一台。7、乳化液泵两台。8、胶带输送机二台。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管理和矿压显现一)存在的危险与安全隐患分析1、西101综放工作面煤层由于是受DF9、F40大断层应力牵引揉搓作用,煤层发生塑性流变所致,致使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裂隙发育,煤层破碎。综放工作面内有F西101-1断层,落差3米左右,F西101-2断层,落差3.6米左右,F西101-3断层,落差0-9.2米,已揭露的共有5条断层,均为正断层。这些断层落差较大,造成煤层顶板破碎,给回采期间的顶板管理带来了隐患。工作面虽然装备两柱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进行支护,但回采时如果拉

14、架不及时与放煤过量,极易发生煤壁片帮、顶板抽冒事故。2、工作面内有5条已知断层,由于断层落差较大,预计局部回采期间煤机要截割岩石,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3、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和回采结束设备回撤时可能发生煤壁片帮或顶板抽冒事故。4、工作面回风顺槽侧由于断层影响,工作面前段53米呈“刀把”形状,当工作面推进53米后与二段开切眼对接,增加了回采安全管理难度。5、工作面上下出口、过钻场预计压力较大,也极易发生顶板抽冒。6、工作面是首采面,周围无采空区,但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受动压影响,两道和顶板瓦斯抽放巷、工作面矿压显现预计仍较强烈。回风顺槽、运输顺槽、顶板巷为锚网支护,支护强度较好,但局部预计压

15、力较大,巷道变形,断面缩小,底鼓严重,影响安全生产。7、工作面与西二采区运输大巷净煤柱为40米,预计回采期间动压将影响大巷,造成大巷变形,底鼓严重,存在安全隐患。8、西101工作面是采区首采工作面,断层较多,但均为正断层,其断层应力均为拉应力,掘进期间没有强矿压显现,回采期间也可排除强矿压动力显现危险。二)整改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煤帮)管理和过断层措施1、工作面在回采期间要认真搞好矿压观测工作,及时收集总结工作面的初期、周期来压步距,掌握巷道顶板的来压规律,做好矿压预报预测工作,为防止片帮抽冒、巷道冒顶提供资料。2、工作面要做到及时移架,并采取正确的移架方法。煤层较松软时,要做到追机

16、、带压擦顶移架,以减小端面距。放煤时严禁过量放煤以防止架顶漏空,造成冒顶和支架发生倒架。3、加强煤壁管理,及时拉架并打起护帮板对煤帮支护。发生片帮深度较大时,要及时打设单体柱、木板梁进行支护。要预防由于煤帮片帮造成顶板抽冒。4、加强支架架间的小木板蓬堵漏工作,防止煤矸漏空,造成顶部抽冒。5、回采期间要加强上下出口、过钻场及工作面顶板管理,要指定专人负责,做到支护齐全牢固可靠。6、工作面两道距工作面30m范围必须进行超前支护,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架距巷帮支护必须齐全可靠,确保通风、行人安全畅通。7、加强两道和顶板巷的顶板管理。平时要加强巷道的矿压观测,发现巷道压力大、顶板坠包、顶板下沉量超过150m

17、m时,依据大水头矿顶板管理制度,及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补打锚杆加强支护。巷道底鼓严重段及时进行起底维修,确保安全生产。8、工作面初采煤机截割回收切眼帮锚杆时必须指定专人洒水,以防滚筒截割产生火花,并严格执行工作面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9、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时,采取加快推进速度的方法,并做到及时拉架支护,控制煤帮,使工作面快速安全通过来压区。10、当工作面遇到较大断层时,必须由地测人员确定断层落差大小,以及断层处的岩层产状与岩石硬度系数并做出预报。综放队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编制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工作面回采安全通过断层。11、断层出现及时调整工作面与断层面之间的夹角,为顶板

18、管理创造条件。12、工作面断层岩石硬度系数较大,煤机截割岩石困难时,应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打眼放松动炮的方法,预先进行岩石松动,再进行煤机截割的安全技术措施。13、加强断层带的顶板管理。断层带的顶板比较破碎,工作面在回采期间要采用随机移架及时支护顶板;带压擦顶移架支护顶板,做到顶板支护及时快速。14、在回风顺槽,每隔20m(两钻场之间)向工作面垂直打一组注水钻孔,进行深孔注水。工作面煤层破碎极易片冒时,在架前沿工作面走向在煤帮每隔1015m人工打注水孔,利于支架喷雾水进行注水,以控制煤帮片帮,为工作面回采创造安全条件。15、工作面要提前编制与二段切眼对接的安全技术措施。回采工作面在接近二

19、段开切眼10 m时,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回采工作面和设备布置,调整好支架、溜子间隙,做到工作面坡度适宜,并严格控制片帮抽冒,以便工作面安全顺利对接。对接工作面期间要加强现场跟班管理和技术指导,确保安全。16、由于西101运输顺槽和西二运输大巷之间煤柱为40m,在回采期间,加强对西二采区运输大巷设点进行矿压观测工作,并采取在西二运输大巷打一排中心单体柱提前支护的方式加强支护。发现巷道变形、底鼓,及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加固维修。17、一段切眼除下出口10米煤壁段有顶煤、最厚达3.6米外,均沿煤层顶板布置,工作面生产口30米截割煤层顶板平均厚度达1.8米。因此。一段切眼走向长53米段回采时能够所

20、放的顶煤不多,几乎没有。同时执行中国矿大杜计平教授提出的靠近DF9断层30米段不放煤措施,见附图所示放煤线,放煤线以西只割煤、不放煤。放煤线以东正常割煤、放煤。(二)预防强矿压措施根据西101工作面巷道掘进期间及目前矿压观测资料分析,工作面回采巷道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均稳定,未超警戒指标,巷道锚网喷联合支护稳定,没有发生过矿压异常现象;同时工作面揭露的主要断层DF9、F40及三条派生小断层均为正断层,其主要应力为拉压力。因此,可排除强矿压危害的可能性。回采期间为预防发生矿压造成危害,要严格落实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防治矿压动力显现暂行规定和大水头煤矿顶板管理制度,加强工作面、后巷矿压观测,

21、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支护。三、工作面回采期间水患一)存在的危险与安全隐患分析 1、西101综放工作面为西一采区首采工作面,通过对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掘进期间收集的地质资料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工作面相邻边界无老空积水。一层煤之上有、两个含水层,均为富水性极弱的含水层,含水层的水对回采期影响较小,故对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影响不大。 2、西101工作面西部地表有靖远电厂两个灰坝,坝内有大量积水。经2012年5月实测,两个坝内(蓄水池)水的面积为5.4万m2,积水总量约10.8万m3。11月19日实测,灰水坝内(蓄水池)有3处积水,3处积水的面积分别为1.87万m2 、0.99万m2 、

22、14.5万m2 ,3处的积水量分别为2.79万m3 、1.48万m3 、7.58万m3 ,总积水量为11.85万m3,经实测该灰坝积水距西101工作面切眼地表平距为173.2m。2013年3月19日、20日,对电厂灰坝水体再次进行了实测,如采掘工程平面图所示,靠近西101切眼附近南灰坝蓄水池的两块水体,比去年11月16日实测水体面积增加、水量增大,其中间用一条3米宽、1米深的水沟导通,其面积分别为43711、41808.2,合计面积85519.2,按平均水深2.5米计,蓄水量约21.3798万立方米。西101切眼距水体最近点地表平距为57米,比去年11月16日实测173.2米距离发生明显变化。

23、因此,回采期间受到采动影响,坝内积水仍有可能通过断层裂隙导入采空区,坝内积水是西101工作面回采期间的水患来源,存在着安全隐患。3、西101工作面掘进期间按探放水设计对工作面区域施工的探放水钻孔及已揭露DF9断层,均无水患;西二运输石门、回风石门、西二运输大巷掘进期间揭露的F40断层均无水患威胁。4、DF9断层为有可能疏通靠近西101工作面南灰坝水体主要地质构造,DF9断层落差043米,实际揭露倾角53,按53倾角计算该断层在地表位置,距南灰坝蓄水池水体距离350米左右,可排除该断层带导通地表水体的可能性。二)整改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在回采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预测预报,

24、有疑必探,先治后采”的原则和“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防止重特大水害事故发生。 2、在回采之前有效改变地面补给水源。如:利用排水设备排放、建立上游水池、水池铺底、推土机推土掩埋靠近切眼的水体、人为改变水体位置,使水体远离工作面地表等措施。3、为预防工作面初次放顶期间顶板易抽冒造成“导水裂缝带”异常发育,工作面初采30m段严格控制放顶煤,做到见矸关门,减小初次放顶期间的“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 4、回采期间定期对灰坝水进行观测及周边塌陷地表治理。5、对综采队每位作业人员进行防水、治水、避水知识教育,井下要设置明显的避水路线,并向每位职工贯彻,一旦工作面出水,

25、立即停止作业,及时向调度及有关单位汇报,查清原因,采取措施后方能恢复作业,发生严重水患威胁时,应切断工作面所有电源,立即按避水路线撤人至安全地带。 6、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应配备不小于60 m3/h 的排水设施,完善排水管路,配备2台60 m3/h的大泵,并确保排水路线畅通,确保所有水泵运转正常。 7、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有关防治水工程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由矿安检室负责监督本措施现场落实情况。8、当工作面有重大水患危害事,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回采,召集有关部门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分析水患因素,再未消除安全隐患前,不得擅自回采。9、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大水头煤矿蓄水池下综采放顶煤安全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

26、结论及安全技术措施,蓄水池正下方的采高要严格控制在7.55m及以下,非正下方的采高要严格控制在9.49m及以下开采是的安全的。西101工作面在蓄水池的非正下方,煤层厚度为58m,平均6.5m左右,因此,西101工作面可正常放顶煤安全回采,但放顶煤时必须做到“见矸关门”,严禁超放矸石,防止实际采高超过设计采高(9.49m)。10、制定专门的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后贯彻执行。同时将西101靠近水体回采情况及相关防治水措施等资料报集团公司审批。四、工作面回采机电运输一)工作面主要设备存在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析1、工作面主要设备西101综放工作面现有ZF4800-17/28型基本支架70付,ZFG48

27、00-20/31型过渡支架2付,ZZFT8400-/20/31型端头支架1组; MG250/600-QWD型采煤机1台;SGZ-764/315型前溜1台、SGZ-830/315后溜1台;SZZ-830/250型转载机1台;PLM-1500型破碎机1台;DSP-1063/1000型胶带输送机2台;设备列车以及两道绞车水泵等辅助设备。2、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设备故障在生产过程中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故障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故障的发生是一种随机事件,造成故障发生的原因很复杂(有设计、制造、安装、磨损、检查和维修保养、人员失误、环境、其他系统的影响等);但故障发生的规律是可知的,通过定期检查、维

28、修保养可使多数故障在预定期间内得到控制(避免或减少)。(2)人员失误人员失误泛指不安全行为(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人员失误,它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意外行为。影响人员失误的因素很多,但通过预测、统计和分析是可以预测的。不正确态度、技能或知识不足、工作环境影响等都会造成不安全行为。(3)管理缺陷安全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既定的安全目标,是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故障和人员失误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管理缺陷通常表现为违章作业、

29、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二)设备试运转期间安全隐患及预控措施(1)安全隐患:无证上岗或未经培训上岗。风险及其后果:不熟悉本岗位工作易造成错误操作出现事故。预控措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安全隐患:电器设备检修中,停电后不验电、放电,或用低压验电笔验高压电源。风险及其后果:造成人员触电事故。预控措施:停电后用与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进行验电,验电时,绝缘棒的验电部位应逐渐接近导体,听其有无放电声音,确定线路是否有电压,验电顺序为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低层,后验高层。(3)安全隐患:强行送电。风险及其后果:容易造成设备损坏或造成触电事故,并产生火花。预控措施

30、:故障点没有确定和排除,严禁强行送电。(4)安全隐患:随意改变接线方式。风险及其后果:造成保护失灵,设备损坏。预控措施:在检修中不得任意改变原有端子序号和接线方式。(5)安全隐患因素:停电后未挂接地线。风险及其后果:突然来电造成人员触电事故。预控措施:放电后在二次侧挂一组接地线,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6)安全隐患:没有对开关的保护性能进行试验检查。风险及其后果:保护失灵,导致机电和人身伤害事故。预控措施:当检修完毕后,必须利用机壳上的试验开关,对保护电路,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及各种保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运行。(7)安全隐患:约时停送电。风险及其后果:造成人员触电危险。预控措

31、施:送电时,坚持专人停送电原则,禁止不联系盲目送电。有两组以上人员在同一供电系统上工作时,要分别挂停电专用牌,要互相联系无误后,方可送电,严禁约定时间送电。(8)安全隐患因素:停电未挂停电警示牌。风险及其后果:导致误送电。预控措施:停电后,必须在对应的变电柜上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9)安全隐患:随意调整整定值。后果描述:出现漏电、短路等故障时不能及时跳闸造成机电或人身伤害事故。预控措施:保护整定值不得随意调整,如需调整必须经过计算和审批。(10)安全隐患:随意甩掉漏电保护。风险及其后果: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时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预控措施:严禁甩掉漏电保护装置。(11)安全隐患:电缆

32、接线不规范。风险及其后果:造成人身触电,设备损坏。预控措施:接线要整齐,无毛刺,卡爪不压绝缘胶皮或接触屏蔽层,接线室内清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规定。(12)安全隐患:误停、送点,误操作。风险及其后果:导致人员触电或伤亡。预控措施:停送电必须发出警告,且通知调度以及作业人员,送电时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坚持“谁停电、谁送电”的原则,并设监护人员。(13)危险源:开关、电动机、按钮、接线盒等电气设备处顶板淋水。风险及其后果:造成电气设备漏电,电动机受潮绝缘阻值降低,烧毁电动机,人员触电事故。预控措施:开关等电气设备处顶板淋水,及时妥善遮盖,以防止电气设备淋水受潮。(14)安全隐患:液压件高

33、压胶管、U型卡子拆卸,不卸压,强拆硬砸。风险及其后果:高压液或连接件伤人。预控措施:液压件拆卸,必须泄压,严禁强拆硬砸。(15)安全隐患因素:推移千斤顶时,身体部位在行程内。风险及其后果描述:容易挤伤。预控措施:推移千斤顶时,身体部位不准在行程内。(16)安全隐患:立柱、千斤顶高压胶管接压时,连接U型卡使用单撇或其他替代。风险及其后果:窜出高压液或连接件伤人。预控措施:立柱、千斤顶接压时,连接用“U”型卡子必须双撇牢固,不准用其他代替。(17)安全隐患:两人一组检修支架时协调不一致。风险及其后果:作业时容易产生误动作,发生事故。预控措施: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按措施规定操作。(18)危险源

34、:未发出开停乳化液泵信号,随意开停泵。风险及其后果:造成施工人员液压伤害事故。预控措施:开停泵前,必须发出开停泵信号或工作面向泵司机发出开停泵信号后方可开停泵。(19)安全隐患:带压修理乳化液泵和更换供液管路。风险及其后果: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预控措施:修理更换主要的供液管路,应停泵,关闭主管路的截止阀,不准带压检修或更换各种液压元件。三)初采试运转安全预控措施(一)电气检修的安全预控措施1、所有电工要熟悉掌握电气设备使用性能和一般维护技术,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大水头矿机电管理制度中的有关电气部分的规定。2、电气维修必须按照煤矿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严格停送电制度,坚持停电挂牌,或专人看管,谁停

35、电谁送电。3、所有电气保护灵敏可靠,不准随意撤除不用,当保护不灵时,应停电处理,处理不好不准强行送电。4、检查设备的防爆性能、绝缘保护性能,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配件及时更换。5、设备的整定值必须符合要求,不得擅自更改。6、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停电,严禁带电作业。7、更换电机等设备时要对轴头、结合面、电缆等进行保护。 8、所有机电设备必须挂牌,专人负责,定期检修,杜绝失爆。(二)、采煤机试运转的安全预控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采煤机的性能,各种按钮的功能,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未取得上岗合格证的人员,不得操作采煤机。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现场交接班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及煤矿安全规程

36、中的有关规定。3、采煤机所有电气保护装置必须灵活可靠,严禁甩掉不用,特殊情况下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机电运输部批准,但不允许长期无保护运行。4、初采初放期间,割第一刀煤时,采煤机先空转510分钟,无问题后加负荷试车,试车无问题后才能割第一刀煤,同时做好以下工作:(1)、采煤机开机前司机要发出开车信号,除采煤机司机外其余人员应躲离采煤机以外安全位置。(2)、采煤机应慢速牵引,司机要仔细观察,检查截齿、挡板的各种销子、螺丝、螺帽是否上齐上紧,否则要及时停车处理。(3)、采煤机应有三人协同作业,采煤机慢速牵引,一人观察前滚筒的高低,并随时调整,防止割顶板和割支架前梁,一人观察后滚筒的高低、顶底板、煤

37、壁、电缆拖移等情况,中间一人,精心操作,时刻注意采煤机截割部、牵引部及电动机的工作状态,运输机的运转情况,同时,应听准信号开机与停机,发现问题及时停车处理。(4)、各工种需协同作业,密切配合,煤机割煤及支架工移架都要注意观察支架、煤壁、顶板的变化情况,防止片帮、冒顶及其它意外事故的发生。(5)、煤机割煤过程中,若从煤墙内割出残余锚杆或杂物时,要及时停车,将锚杆等杂物进行处理,防止损坏采煤机。5、检查控制手把、按钮与安全设施是否灵敏,准确,可靠;各部润滑及油位是否符合要求,联接件是否齐全,紧固;截齿是否齐全、锋利;电缆、水管固定是否可靠;供水压力,流量是否符合要求;工作面信号系统是否正常。发现问

38、题要及时处理好。6、检查电缆卡是否完好,电缆卡子坚固是否合适,严禁电缆受力运行。7、在检查机器特别是滚筒时,必须将电机隔离开关手把、截割部离合器手把打到零位,并闭锁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后方可进行工作。8、每班开始工作前,应脱开滚筒和牵引链轮,在停止供水的情况下空运转10min-15min,使油温升至40左右时,再正常开机。空运转及正常开机时,注意观察滚筒及各部状况,倾听运转声音,观察液压系统和冷却喷雾系统的压力是否正常,有无渗漏,喷水雾化是否良好。9、牵引速度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许猛增。要根据顶底板及煤层的构造情况随时调整采煤机的牵引速度。10、随时注意采煤机各部的温度、压力、声音和运行情况,发

39、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机检查并处理好,否则不许继续开机。11、割煤时,两滚筒上、下5m内不准有人,人员确需通过时,必须停止采煤机,人员过后再开机割煤,采煤机割至上、下端口时要设专人把口,防止外部人员突然闯入,发生意外。12、采煤机不得带负荷启动,也不准在过载的情况下强行割煤,如发现过载要仔细分析原因,必要时脱离滚筒,退出割煤,停机检查。13、一般应选择顶板完好、无淋水的位置停机,采煤机停止运转后,司机必须将所有的操作手把、隔离开关手把打在中位或断开位置上。14、停机时,坚持先停牵引后停电动机。无异常情况,不允许在运行中直接用停电动机的方式停机,更不准用紧急停机手柄(或按扭、换向手把)直接停机。15

40、、停机后如司机要暂时离开,必须将隔离开关打在断开位置,滚筒离合器手把打在脱离位置上。四)、刮板输送机试运转安全预控措施1、开机前,应首先检查确认传动装置附近无杂物、管线吊挂整齐、各种螺丝齐全紧固、盖板完整、油量适当、冷却系统良好、信号齐全清楚、闭锁灵敏。2、起动后,要注意观察其运行状态,观察其运行是否平稳,声音是否正常,输送机的链子、刮板连接环、等要求完好不缺,牢固可靠。3、运行时,司机不得离开岗位,若要离开必须停机闭锁。4、电机和减速箱的通风和冷却系统要保持良好,电机减速箱工作温度不得超过75 C。5、运行中的设备严禁人员跨越。人员在内作业时应停机闭锁并派专人看管。6、运输机或胶带输送机一般

41、不得重载停车,有大块煤、矸影响运输时,应停机进行处理。7、人员在检查、维修前部输送机时,应首先将护帮板打紧,并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以防片帮伤人。若顶帮破碎要采取临时支护措施。8、处理输送机事故或更换设备时,要执行停电挂牌制度。五)破碎机试运转安全预控措施1、转载机、破碎机司机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及构造原理和顶板支护的基本知识,善于维护和保养转载机、破碎机,会处理故障;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2、破碎机的安全保护网和安全装置损坏或失效时,严禁开机,工作过程要经常检查,发现有损坏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机处理。3、转载机的机尾保护等安全装置失效时,必须立即停机。4、有大块煤、矸在破碎机的进

42、料口堆积外溢时,应停止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转。若大块 煤、矸不能进入破碎机或有金属物件时,必须停机处理。5、检修、处理转载机、破碎机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闭锁控制开关,挂上停电牌,确认破碎锤头不再转动后方可工作。6、对试运转中发现的问题要即时处理,处理时要先发出信号,将控制开关的手柄扳到断电位置锁定,然后挂上停电牌。7、运转中要随时注意机械和电动机有无震动,声音和温度是否正常;转载机的链条是否一致,有无卡链、跳链现象。发现问题要立即发出信号停机处理。8、结束工作前要将机头、机尾和机身两侧的煤、矸清理干净,待工作面采煤机停止割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破碎机、转载机内煤全部拉完后,将开关手柄打到停电位

43、置,锁紧闭锁螺钉,关闭喷雾开关。六)、液压支架的安全预控措施1、拉移液压支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拉移液压支架的性能及构造原理和液压控制系统,通晓支架使用操作安全技术措施,能够按完好标准维护保养液压支架,懂得顶板管理方法和工作面作业规程,合格者方可上岗作业。2、支架所用的阀组、 立柱、均不准在井下拆检,可整体更换, 更换前尽可能将缸体缩到最短。3、备用的各种液压软管、阀组、液压缸、管接头等必须用专用堵头密封,更换时用乳化液清洗干净。4、更换胶管和阀组液压件时,只准在无压状态下进行,且出口前方严禁有人。5、乳化液用水要求水质清洁、无杂物、杂质,泵站司机要坚守岗位,经常检查水质状况,加供水过滤

44、网。否则,因水质、杂物堵塞液压阀或管道,易造成阀体漏液失灵,翻柱、倒架伤人事故。6、必须采用合格乳化油,配比浓度不小于3%-5,乳化液要充足,不得小于半箱,缺少时及时补液,进回液管道过滤器由当班液压维护工每班清洗一次。7、开泵、开总截止阀前要认真检查各管路、接头及U型卡连接状况,防止突然来压甩掉伤人,每次停送压前后,操作人员要尽可能远离连接接头位置。8、液压泵站压力不得小于30Mpa。9、接班时,检查工作面支架的所有操纵阀手柄是否处于中间位置,如全部处于中间位置,打开总液压截止阀。10、每班班前要检查液压支柱工作状态,发现失效、漏液阀、柱、管,要及时更换。11、每次移架前都要先检查本架管线,清

45、除架前障碍物。保证移架期间不出现挂、卡、阻现象。12、移架人员必须站在上一架支架下方操作下一架支架,观察支架和煤壁情况,要保持支架垂直煤壁及输送机。13、移架的上下方和前方不准有其他人员从事无关工作,移架时设专人观察。14、初次下井或新维修好的支柱第一次使用时,应反复升降活柱二至三次,完全排除缸内的空气。15、经常检查高压管、接头及U型卡子,防止脱落,避免高压管弹出伤人。16、在工作中突然发生高压管脱扣,就迅速关闭操作阀或截止阀。17、系统内过滤器必须每班清理一次,液压系统其它零部件拆卸后必须清洗干净方可安装。在安装及检修时,必须用乳化液将管道冲洗干净,以防杂质进入系统内,造成液压元件损坏。1

46、8、各种操作阀严禁用力过猛,否则易造成猛烈移动或液压元件过早损坏及挤管倒架伤人事故。19、工作中,突然崩管或脱扣漏液,应就近迅速关闭截止阀。20、支架出现漏液、串液及自动卸载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管接头、配液阀、安全阀等,严禁出现缺少密封圈、管接头使用单腿销、铁丝销和无销现象。21、更换液压管部件时,必须关闭截止阀,截止阀必须工作可靠,做到谁关谁开,严禁带压,带载拆卸管子和阀组。22、移架时,严禁人员站在支架与刮板输送机之间,移架时操作人员要密切注意观察面前煤帮顶板情况以及相邻支架,支架本身的液压管路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七)乳化泵运转安全预控措施1、启动泵站前,应首先进行检查,保证各部件无损

47、伤、各连接螺丝紧固、润滑油位正常、液位适当、密封完好、乳化液配备合理、自动配比装置完好、各种保护齐全可靠、运转方向为正向。2、泵启动后,如有异常要立即停泵检查处理,严禁带病运转。3、当工作面管子破裂时,要立即停泵处理。开泵前必须向工作面发出开泵信号再等5钞钟开泵。4、检修或更换泵的机械液压元件时,必须把开关的隔离手把打到零位,严禁带压操作。5、乳化泵的供液压力不低于30MPa。严禁随意调整安全阀的整定值。6、加强液压系统的清洁卫生,泵箱过滤器应定期清洗,各种胶管液压元件应保持清洁,严禁泵箱敞口,严禁不经过滤网直接向泵箱倒入乳化油。7、乳化液配比不低于3%5%,并有现场检测手段,不准开清水泵,泵

48、压不低于30MPa。八)皮带运输试运转安全预控措施1、胶带机机头、机尾和仓口要设计安全防护栅栏,以防止运转部件伤人事故。合理配置消防设施。2、胶带输送机在功率设计、起动方式、胶带选型时要考虑带载起动的可能性,以防止起动困难、过载、断带等事故。3、要根据实际系统特点,编写胶带输送机操作规程;各类工作人员要通过相关技术和业务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4、胶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偶合器、传动滚筒、尾部滚筒等要设置保护罩和保护栏杆,防止人员靠近造成事故5、开机时,要先发出信号,后点动试机,再投入正常运行。运行时严禁跨越,严禁乘人。输送机巷道中行人跨越输送机处应设过桥。同时输送机运行中,人不得探入下胶带或储带仓

49、内清扫浮煤,不得钻入机架清扫浮煤或淤泥,要进行处理时,必须通知司机停机进行。6、输送机运行中禁止用铁锹和其他工具刮胶带上的煤泥或用工具拨正跑偏的胶带,以免发生人身事故。运转中做到三注意:一要注意胶带张紧情况,发现打滑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二要注意胶带运行情况,发现跑偏等异常情况立即处理或及时汇报;三要注意开机、停机信号,不得出现误操作。7、检修带式输送机时,必须认真执行停送电制度,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工人衣着要整洁,袖口、衣襟要扎紧。8、定人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加强对设备保养,运行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维修。使输送机处于良好运转状态。9、输送机巷道应当整洁,无杂物浮煤,无淤泥积水,要

50、设置消防水管。电缆悬挂要整齐。九)轨道运输的安全预控措施1、绞车运输中摘挂钩地点及矿车与巷道之间的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1、22、26条的相关规定;2、轨道的铺设质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3、运送物料时,启动绞车前把钩工必须检查牵引车数、各车的连接和装载情况。牵引车数超过规定,连接不良或装载物料超重、超高、超宽或偏载严重有翻车危险时,严禁发出开车信号。4、绞车使用前应做如下检查:、检查起动器等电控设备是否正常;、声光信号是否正常;、轨道中有无影响车辆运行的矿车或杂物;、各车辆之间的连接是否可靠。五、工作面回采“一通三防”一)“一通三防”安全隐患分析1、通风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1)西

51、一运输石门(运槽口以里)有避难硐室和一组调节风门,通风设施监管不到位可能造成工作面风流短路。2)回采过程中,西一、西二采区共有一个采煤工作面、四个掘进工作面,风量相对不紧张,有可能造成西二采区部分风机吃循环风。2、回采过程中上隅角及回风瓦斯超限隐患1)工作面支架顶部、上隅角等处棚堵不严,采空区瓦斯从该处向外溢出。2)井下无计划停电,造成初采初放期间上隅角及顶板瓦斯抽放巷供风风机的停电停风。3)顶板抽放巷巷道维护不到位,正前大面积垮落,大量采空区瓦斯瞬间从顶板巷溢出。3、回采过程中发火隐患1)工作面推进速度缓慢,或工作面停产检修,采空区固定氧化带内氧气含量升高,采空区自燃发火几率增大。2)工作面

52、回撤封闭速度慢,空气进入采空区,造成采空区煤层氧化,引起回撤封闭期间发生火灾。3)电气设备使用时间长,质量差、维护、使用、检修不到位等,造成工作期间产生火花。4)节假日放假期间工作面停产,采空区遗煤氧化易造成煤层自燃。4、回采过程中煤尘超限隐患1)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采煤方法。在正常生产和运输期间,工作面拉架、割煤、放煤和各转载点因煤炭遭到进一步破坏,产生大量的煤尘。2)工作面没有认真做好煤层注水工作,各生产环节除尘喷雾使用不好导致割煤时产生的煤尘较多。3)工作面风量不足、通风不畅,降尘不彻底也是造成煤尘堆积的一个重要原因。二)“一通三防”隐患整改方案与安全技术

53、措施(一)防治瓦斯超限安全技术措施1、以本煤层钻孔抽放为主,高位钻孔和上隅角预埋管牵引抽放为辅,采取采前预抽、边采边抽的综合抽放方法进行抽放。2、由专职瓦检员对西101回风顺槽、运输顺槽、顶板巷、工作面上下隅角及其规定的检查地点每小班不少于三次进行巡回检查。3、工作面在安装期间,退掉切眼顶部所有锚索,确保工作面初采初放时老顶能及时跨落。4、工作面开帮回采时,由回采单位负责在检修班对巷道洒水降尘、确保巷顶湿润后褪卸上下隅角锚锁和锚杆,并进行人工剪网放顶,以便工作面推进后上下隅角能及时跨落,同时对上下隅角码放煤袋进行封堵处理,杜绝形成瓦斯积聚的空间,瓦检员、安检员监督落实此项工作。5、工作面回采前

54、,由回采单位负责退卸安装硐室的所有锚杆,保证上、下隅角能够及时垮落。6、工作面回采前由通防队负责在西101回风顺槽距离上出口10m、25m和35m、45 m处向工作面方向至少施工4组高位抽放钻孔,提前对工作面支架顶部煤层瓦斯及工作面后段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回采过程中,必须保证不少于至少4组高位钻孔进行抽放。7、瓦检员要加强对工作面支架顶部、上隅角等处的瓦斯检查,当出现瓦斯超限时,及时汇报调度室和通防队,并进行及时处理。8、加强对避难硐室的防爆门、西一运输石门和西101回风顺槽风门及西101顶板巷板风门的管理,确保风门闭锁装置和传感器的完好可靠,保持工作面风流的稳定。(二)防治自燃发火安全技术措

55、施1、注氮防灭火西101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注氮工艺采用运槽拖管注氮的方法进行采空区间歇性开放式注氮。1)拖管注氮法将5节6m长直径为50mm、壁厚为10mm的地质钻杆采用丝扣连接并沿运槽预设到工作面下隅角,当工作面推进时管路逐渐被埋入采空区。为便于拉管,在预埋拖管的外端焊接两个拉环,为防止采空区碎矸石堵塞,在预埋拖管末端钻上若干小孔,以保证注氮的畅通。并用两节25mm的高压管连接预埋拖管和运槽注氮管。当预埋管进入采空区20m时,便可将其用钢丝绳与工作面端头支架联接,预埋拖管随支架的前移被拖移,管口始终距切顶线20m。工作面正常回采过程中,如果发现采空区有自燃发火倾向,可利用运槽预埋的注氮管连

56、续向采空区内注氮迅速惰化采空区氧化带。2)采空区灭火当工作面上隅角的CO含量超过500ppm或者采空区CO含量超过1000ppm,且出现淡烟雾时,插上防火门的插板封闭工作面注氮灭火,防火门周边衬垫必须与插板接触严密,确保封闭后防火门严密不漏风,对出现防火门墙或插板漏风的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3)火灾预测预报方法运用KSS-200束管监测系统进行自然火灾预测预报。回风顺槽敷设一趟4芯束管,分别在采空区每隔20米设置一个采样器,共设3个;每日三次对采空区、工作面回风流中的CO、CO2、O2、CH4、C2H6、C2H4、C2H2等火灾气体进行色谱分析,预测预报工作面与采空区氧化自燃趋势,以便及早

57、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自燃火灾人工检查工作。每天一次对工作面、进回风巷道等各点进行全面人工检查。4)防灭火设施及外因火灾的防范在西101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巷口30m范围内适当位置各设置一道防火门,防火门配备相应数量和尺寸的防火门板。在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完好的安全、畅通地点和运输顺槽皮带机头分别配备三台以上干粉灭火器及其它灭火器材;在工作面及进风巷进行电气焊等工作,必须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矿长审批。5)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1)加快工作面推进、回撤和封闭速度。加快工作面推进、回撤和封闭速度,缩短采空区遗留煤炭氧化时间是预防采空区发火的根本措施。要切实加强工作面生产和末采回撤工程的组织管理

58、,工作面每月推进度不得小于30米,并且能够在25天内完成末采铺网、回撤通道施工、设备回撤等工程,为防灭火工作创造有利条件。(2)封堵漏风通道,减少向采空区漏风。工作面上下隅角易形成三角空洞并与采空区直接连通,成为向采空区漏风的主要通道,必须严密封堵;回撤期间加强回撤通道的施工质量,防止回撤通道抽冒形成采空区漏风通道;根据采空区瓦斯抽采参数和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等资料控制采空区瓦斯抽放强度或停止采空区瓦斯抽放,保证在解决工作面瓦斯超限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小架顶、架后漏风。(3)完善防灭火系统,向采空区注氮灌浆。随时检查完善工作面灌浆注氮系统,加强制氮机的维护管理,保证两台制氮机的正常运行,氮气浓度大于9

59、7%,保证东风井300T水池的灌浆用水;自工作面进入末采铺网起,利用预埋(牵引)注氮管向采空区连续注氮,直到工作面封闭。可以利用瓦斯抽放钻孔高位注浆或另行设计施工注浆钻孔进行高位孔注浆。(4)加强防火预测预报工作由火区观测员每天对工作面支架后、上隅角、回风流等处的一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参数进行检查观测;瓦斯抽放工每天对西101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抽采参数进行现场测定和取样分析;标校好回风顺槽的一氧化碳传感器,保证监测数据灵敏可靠;束管检测系统每班一次对该区域火灾参数进行采样分析。(5)采空区封闭处理工作面设备回撤结束后采空区15日内封闭结束,采空区封闭后应大量灌浆。(6)回采后期采空区防灭火的预控措

60、施a、西101工作面在确保瓦斯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小供风量,以缩短采空区漏风带和氧化带宽度,预埋的注氮管路和牵引注氮管路要进行不间断的大量注氮,同时根据工作面条件变化情况进行适量灌浆工作;b、加快西101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大放煤量,严防采空区遗煤自燃;c、加强火区观测和地质变化情况的预报工作,发现问题要果断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确保实现安全生产。(三)防治煤尘超限安全技术措施由于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采煤方法。在正常生产和运输期间,工作面拉架、割煤、放煤和各转载点因煤遭到进一步破坏,产生大量的煤尘。故该工作面采取以煤层注水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喷雾洒水降尘、供水管路必须

61、每隔50m设一“三通”,并挂牌管理。回风巷、运槽口以里50m,上、下出口以外20m范围内各安设一组喷雾,运槽各运煤转载点各设置一组喷雾,回风巷间隔200m安设一组喷雾,每组喷头规定不得少于3个。瓦检员在工作面割煤、放煤时打开回风各处喷雾,喷雾要求雾化整个巷道断面。、采煤机割煤时其内外喷雾、架前喷雾必须打开,放煤时还必须打开架后放煤口喷雾。工作面上下出口、回风巷、运槽距工作面50m范围内降尘工作由综放三队负责每小班进行一次,运输顺槽、回风顺槽、通风联络巷由综放队负责每天进行一次。、在运槽、回风巷距工作面60200m范围内分别设置一组隔爆水棚。、采用最佳排尘风速降尘,一般情况下,采取防尘措施后的最

62、佳排尘风速为22.5m/s之间,最高不超过4m/s。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瓦斯涌出量及时调节风量使其达到最佳排尘风速。、采取个体防护措施,所有能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3M防尘口罩。、粉尘浓度检测对采取防尘措施后空气中浮游粉尘浓度进行检测,确定被测环境中粉尘的质与量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对改善粉尘作业环境和防治煤尘爆炸提供科学依据。六、地表岩移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七、安全预评价结论通过各专业技术人员对西101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顶板管理、矿压、地测防治水、综采设备管理、各辅助生产系统、“一通三防”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危险、安全隐患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评价,认为瓦斯、火灾、水灾、煤尘、顶板是生产期间的重大危险源,应作为重点加以预防。同时,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隐患,提出了预防的安全技术措施。西101综放工作面地表电厂灰坝积水距工作面切眼平面距离经2012年11月19日实测为173.2 m,工作面地面标高为1597.6 m,工作面切眼最低标高为1108.7m,垂深为488.49m,根据大水头矿东一采区、中部采区实际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