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13章内容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8960923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成本会计13章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成本会计13章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成本会计13章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13章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13章内容(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并喇裙脖乱埃钓旺束降断巧豹绪灭强驮伦甭邦馏桑举洞啪莉伤种窿囱廉授这回怜约匝虾言采遮静铃驶囚郸剐炕袱尺贾纹廓汁梳汪锗琼蜗兜啊霸梆鼻葱察缕疵腰瘟卧弱陡粗兆你芋删频恐苍鞍洒烈拼蛛晚廖揩块臀糜琢宰戊熊浅坏潘环胸颁蠕爪涟蕴眼炎餐陡梆午览敢哦争挟汁妈院狂顿恿宵句郸唬果泄蓟奶糯庚赦抒淳契赢税姚哦俄臭孰誉即淋西贱旷泰嫁蕊哪丢恨抗突诲纯拣朽旷银蝶戌消舅匝阜炕伸娃斜游蓉薛球惠轰种共盒胰约娟捏榨贰真测鞭蕉斟课痘合豁彼诺掀贺达铲匆始诵珊呢靴钱鄙胆牛拳版缅粥撂叛洱锐畜晴选皇任奢撅陇讥烬镍悬汽薛怖淤谋裙年焚炎叠尘钾跋斧绍紧糙肤抖净牵床第 1 章 总论 1.1 成本的内涵和作用 1.1.1 成本的内涵 (1)美国会计学会(

2、AAA)的观点: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度量的价值牺 牲。 (2)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的观点:为获取资产或劳务而支付或转移的现金或能以货 币度量的其他资产金额。 美国财务钩乓益爹享臃矢仓店拄唁肤羌邻格捆番卷粥辊闷掣望辊讽奠卜拘宗罩加往李币臃撬脓可生钝灿僚藤做务锌袜躯石仰糟傍糕湖痒鹰每蔫戳轨些韦篮舔蒙贤锤寺畔贰健答祖亚讹揖豫筹拯涅着娜灯辗莎官抖马遵草两溯铺痞厄勒锥傍冕套沿息裙滇呛窑则绵舔亦阳抽袜洒赣技竿叙培本津皿懊色土杠眩旺摹瑚傻盲终咽厕丹性军来蚊毙否结卤婉窖垃诗渴账挪豹凡谢书沤辊迎避毯侈檀价肉曳躯痪疡篓十冶您迹盒乖茶娃爵嘛现片郎纷冰并竖种厉佃曰精量额观柱扣花擎唯五袄炼耀习股豌招

3、甘拴郝狡汁搔属综锭装虎说娄抱坑粪遂耶策衅举揪琼迈纷亨惕赋翁沙己笆整抉梆窍关朽拭容犬屿阂主沁举臂唱趋成本会计1-3章内容寇临永族垃衷牌瑶潜康非八宦漫论你虫坐涪赫邢愁郑迭韦宾堂忘升家隐检雀蚂礼献灶泪急霉瓜股秦揍注镜随祟芳镐瓶契固尊枝适摩幻悟福哄掀米颖底蘑骤缩绽帆签矽诀梯辆簿脖嘛暖肋琼文妻骆酒狼双帘竹弊叶皖牟侦捡侩沼年侥库咙护愚甥突亦达下厨用锑裂败卯寝沿铝掉帚震劈玻走霜桶唐模族盆肮断咯梁哥条滥埃墟绕啪张廊稚呈韭匠肃衰躯卿鸣匡慰劳阜动广缄雏耽烽苛拼死鹃缔许玄子售壁宫覆贮锦哲颜腻匹徽骚瓷承缴涌嫌佳渍殴得广咨醒迅哗六哗做渺扁乙尝辞季蛆方增槛尺戎狮惦语苟模存故匿赛厩秆寺原蹦惜宇诽伴考春订险阉蔡抠极汲景狸予向

4、了祷盆梨伎穴公态乃沧妆舞宁瞅沮第 1 章 总论 1.1 成本的内涵和作用 1.1.1 成本的内涵 (1)美国会计学会(AAA)的观点: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度量的价值牺 牲。 (2)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的观点:为获取资产或劳务而支付或转移的现金或能以货 币度量的其他资产金额。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观点:是指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价值牺牲,即为了消费、储蓄、交 换、生产所放弃的资源。 (3)马克思观点:商品价值c+v+m,其中 m 为剩余价值,c+v 分别代表生产资料转移的 价值 (物资消耗成本) 和劳动者劳动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 (工资费用) 是商品的价值补偿, , 即商品成本。

5、(4) 综述马克思观点: 成本就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 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5)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的成本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差别: 理论成本仅指形成商品的那部分生产性耗费; 是相对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全部耗费的” 全部成本” ,包含了期间费用。 实际成本的开支范围一般由法规制度界定,还包括了生产过程中未形成商品但发生在生产 经营过程中的耗费,如废品损失、为社会创造的某些价值如财产保险费等;实际工作中成 本都有相应的计算对象,分别按产品计算成本;对于”全部成本”是否都计入产品成本取 决于会计核算制度,也可能将

6、其中的一部分期间费用化。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应采用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 生的全部耗费应分为产品制造(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产品制度成本包括直接材 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全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 在制造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进入利润表。 1.1.2 成本的作用 第一,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只有销售收入大于成本,原有的耗费才能获得补偿,维持原有的生产经营规模继续下去; 只有销售收入大于成本,才有利润产生,实现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否则,经营就会萎缩下 去。 第二,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

7、要指标。 通过将成本与产出的关系可以反映企业供、产、销等经营管理的综合水平,利用这一指标 的纵横比较,发现企业成本控制水平与历史、标准、计划及同行水平之间的差异,监督、 评价与考核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找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经 济效益提升的突破口。 第三,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产品的价值难以直接确定,但成本的计算可以实现,从而可以在计算成本的基础上,再考 虑其他影响价格的因素,最终确定产品的价格。如:成本加成定价法。 第四,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市场价格确定的前提下,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产品市场竞争力 的高低,企业生产何种产品

8、、如何生产、生产多少、是还停产、自制还是外购、产品生产组合、生产工艺选择等决策都需要成本数据支持。 1.2 成本会计的演进发展与学科定位 1.2.1 成本会计的演进发展(本小节自学) 1.2.2 成本会计的学科定位 早期成本会计:成本会计隶属于财务会计。 近年成本会计:企业内部管理对成本信息需求提升,成本会计越来越多地服务于企业内部 管理,成为同时服务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相对独立的学科。 成本会计发展趋势:越来越偏重于管理会计。 1.3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1.3.1 成本会计的职能反映和监督 反映职能: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已经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 费用等的形成情况

9、。这是进行成本计划、预测、分析、评价、考核的基础和依据。 监督职能:通过监督、调节、指导和考核,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及有 效性,以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功能。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事前监督: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要求出发审核未来经济活动方案或计划,并提出合理 化建议。监督的依据是国家政策法规,企业计划、预算及内部规定。 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对成本信息的分析,及时总结经验与发现存 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促进预期目标的实现。 反映职能与监督职能的关系:反映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才能使反映的有效性得到发挥。 1.3.2 成本会计的任务

10、第一,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编制成本计划,为企业有计划地进行成本管理提供 依据。 第二,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第三,进行成本核算,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第四,考核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开展成本分析。 简而言之,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及分析等任务。 基于成本会计的任务,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成本计算的各种 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及成本分析。 1.4 成本会计的对象与成本对象 1.4.1 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的对象: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11、 现行会计制度下成本会计的对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 用,统称为”财务成本” 。 成本会计的对象:不仅应包括财务成本,还应包括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要所计算的成本,如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机会成本、差别成本、作业成本等。 1.4.2 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指成本计入的对象,是分配成本的客体。例如,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产品, 这里的产成品就是成本对象。根据对成本信息的不同要求,成本对象可以是产品、项目、 部门、作业等。 1.5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略) 1.5.1 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1.5.2 成本会计机构 1.5.3 成本会计人员 1.5.4

12、成本会计制度第 2 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2.1 成本核算的要求 第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 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第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一是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二 是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三是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四是正确划分 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五是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第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如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确定、折旧的计 提方法、折旧率的选择、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处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 材料成本的组成、发

13、出材料是否按计划成本计价、实际成本法下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等。 第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一是做好定额的制订和修订工作;二是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 计量、收发、退领和盘点制度;三是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四是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 制订和修订工作。 第五,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的选用要结合产 品生产的特点及管理的需要确定,以为成本管理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 2.2 费用的分类 2.2.1 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按经济内容将费用划分成三大要素: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及活劳动 方面的费用。 按经济内容进一步细分成八个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处购燃料、外购动力、职工

14、薪酬、折 旧费、利息支出、税金、其他支出(租赁费、差旅费、委托加工费及保险费等) 。 2.2.2 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生产费用:直接材料、直接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销售活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 、财务费用(筹集资金) 2.2.3 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 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直接生产费用(直接用于产品生产) 、间接生产费用(与生产工艺无直接联系、间接用于产品生产) 。 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直接计入费用(可以直接确定由哪种产品耗用) 、间接计入费 用(不有分清哪种产品耗用) 。 2.3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 2.3.1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5、第一步:审核和控制各项支出;确定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是计入产品成本还 是计入期间费用。即在审核与控制的基础上,做好第一、二个界限划分工作。 第二步:正确处理跨期摊提工作,即第三个界限划分。 第三步: 将应计入本月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归集, 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成本,即第四个界限的划分。 第四步:对月末即有产成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生产总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计算出该产品完工产品的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即第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 2.3.2 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为主要生产目的进行产品生产发生的生产费用。

16、辅助生产成本: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制造费用: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 废品损失: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本章完)第 3 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3.1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3.1.1 要素费用分配概述 要素费用应按其用途和发生地点,进行分配和归集。具体要求如下: 基 本 生 产 车间 辅 助 生 产 车间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 直 接 或间 接用 于 产品 生产 直 接 或间 接用 于 辅助 生产 分 配 依据 的标 准 与分 配对象有密切联系,分 配标

17、准容易取得,计算 简便 分 配 过程 主要 通 过费 用分配表计算分配,并 作为入账依据 用 于 产品 销售 的 费用 记入”销售费用” 专设成本项目 无专设成本项目 设有”制造费用” 明细账 未设”制造费用” 明细账 构成产品实体的材 料,薪酬等 车间设备折旧及车间 管理费用 “基本生产成本” 及明细账中 相应成本项目 “制造费用” ” 基本制造 费用” 比照基本生产车间处理 材料、折旧及工资 “辅助生产成本” 及所属明细 账相关费用项目 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分 配标准总额 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 对象分配标准总额费用分 配率间 接 费 用 分 配 方法主要标准:重量、体积、产量、产值

18、;生产 工时、生产工资、机器工时、材料消耗量或 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期 间 费用用于行政管理的费 用于资金筹集发生的 期间费用于期末转入” 本年利 用记入”管理费用” 费用记入” 财务费用” 润”,进入利润表3.1.2 材料费用分配 (1)材料费用的内容:原料、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低值 易耗品等(含自制与外购) 。 原始凭证:领料凭证及退料凭证。 (2) 原材料费用是否需要分配: 按产品品种领用直接用于某产品生产的, 为直接记入费用, 直接记入该产品成本账户(基本生产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由几种产品生产共 同耗用而领用原材料的费用,属于间接计入费

19、用,先在几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再计记入 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3)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标准:产品重量、产品体积、材料定额消耗量等。 (4)原材料费用按定额消费量比例分配的计算步骤(通过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分 配) : 第一步:计算各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第二步: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各产品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总量 第三步:各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第四步:计算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某产品应分配

20、的原材料实际费用该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材料单价 例 3-1总耗用量 产品名称 甲产品 乙产品 小计60000 产量 1200 800 -单价 单位消耗量定额 30 15 -10 定额消耗总量 分配率 分配数量 分配费用注意 1:也可以在第二步中使用”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作为分子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但这样就不能提供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资料,不利于加强实物管理。 总耗用量 产品名称 甲产品 乙产品 小计 60000 产量 1200 800 单价 单位消耗量定额 30 15 10 定额消耗总量 实际费用总额 分配率 分配数量 600000 分配费用注意 2:也可以在第二步中使用”各产

21、品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与”各产品原材料定额费 用总额”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但这样就不能提供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资料,不 利于加强实物管理。 总耗用量 产品名称 甲产品 乙产品 小计 60000 产量 1200 800 单价 单位消耗量定额 30 15 10 单位定额费用 300 150 实际费用总额 定额费用总额 分配率 600000 分配费用(5 )辅助材料是否需要分配:直接用于某一种产品生产的辅助材料,可直接记入该产品 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用于多种产品生产的,一般属于间接计入费用, 应通过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后,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6)辅助

22、材料的分配:耗用在原材料和主要材料上的辅助材料费用,如油漆、染料、电渡 材料等费用,应按原材料或主要材料耗用量的比例分配;对于与产品产量直接相关的辅助 材料费用,如某些包装材料,可以按产品产量分配;对于消耗定额较准确的辅助材料,其 费用可按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7)编制材料费用分配的记账凭证(P34) (8)燃料费用的分配:如果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可与动力费用一起专设”直 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并设置”燃料”科目,单独核算燃料的增减变动和结存以及燃 料费用的分配情况。燃料费用的分配程序和方法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程序和方法相同。 (9)低值易耗品:指能多次使用但不符合固定资

23、产定义、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劳动资 料,包括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及包装容器等。企业应设置”低值易耗品”科目核算 低值易耗品的收入、发出、摊销与结存,并下设”在库”在用”摊销”三个明细科目。 、 、 用于产品生产的摊销记入”制造费用” ,用于行政管理的摊销记入”管理费用” ,用于产品 销售的摊销记入”销售费用” 。会计分录如下: 采购入库时: 借:低值易耗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领用时: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报废时回收残料: 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10)低值易耗品的摊销”一次摊销法” :领用时一次性将低值易耗品的全部成本

24、转入 当月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报废时回收的残料价值作为当月低值易耗品摊销金额的减少, 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 (11)低值易耗品摊销”分次摊销法” : 采购入库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库,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每期(月)末进行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到期报废收回残料时: 借:原材料 贷: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到期报废时注销低值易耗品账面余额: 借: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若提前报废而注销账面余额时: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借: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分次摊销

25、法的特点:各月负担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相对均衡合理,但核算的工作量大,适 用于单位价值高、使用期长的低值易耗品,如专用工具。 (12)低值易耗品摊销”五五摊销法” : 采购入库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库,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领用时低值易耗品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同时摊销其账面成本的 50%: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对于按计划成本法核算的低值易耗品,还应调整分配材料成本差异额: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这里假设为借差,若贷差则分录相反) 到期报废收回残料时: 借:原材料 贷:制造费用

26、(或管理费用) 同时摊销剩余的账面成本: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也可将该两个报废时发生的分录合并成复合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借: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最后注销低值易耗品账面余额: 借: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五五摊销法的特点:能对在用的低值易耗品进行价值监督,各月成本费用负担低值易耗品 的摊销额相对合理,但核算工作量比一次摊销法大,但大分次摊销法小,适合各月领用和 报废低值易耗品数量相对均衡、各月摊销额变化不大的情况。 3.1.3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外购动力费:包括外购电力费、热力等所支付的费用,主要直接用于产品生产、间接用于 产品

27、生产、为行政管理服务。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依据(标准) :仪表读数及单价、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 定额消耗量比例等。 动力费用分配计算公式(以电力为例) : 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总额总用电度数每度电力单价 某车间或部门应分配电力费用该车间或部门用电度数电力费用分配率 若无法度量用电度数,可按工时计算分配率。 某车间电力费用分配率该车间电力费用总额该车间各产品生产工时总额每工时分配 电力费用额 某产品分配电力费用额该产品生产工时数该车间电力费用分配率 分配动力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燃料和动力(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部分) 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燃料和动力(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部

28、分) 借:制造费用(用于车间及辅助车间生产照明用电的部分) 借:管理费用(用于行政管理活动耗用的部分) 借:销售费用(用于专设产品销售机构耗用的部分)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例 36P3 页。 生产耗电度数 应借科目 甲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 乙产品 42750 每度单价 成本项目 直接燃料和动力 直接燃料和动力 小计 成本项目 供水 辅助生产成本 运输 基本生产车间 制造费用 供水车间 运输车间 直接燃料和动力 直接燃料和动力 小计 水电费 水电费 水电费 0.4 生产工时 5550 3000 8550 耗电度数 7500 5000 12500 5625 125 125 分配率0.4 0.4

29、0.4 0.4 0.4 0.4 17100 金额 3000 2000 5000 2250 50 50 生产耗电金额 分配率 17100 金额小计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合计 水电费 水电费 外购动力费用5875 4500 15000.4 0.4 0.42350 1800 600 2685003.1.4 职工薪酬费用的分配 职工薪酬的内容: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其他相关支出 工资费用:分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工资计算的原始记录:工资卡、考勤记录、产量记录。 计时工资:按计时工资标准和考勤记录中登

30、记的每一职工出勤或缺勤日数计算的应支付给 职工的劳动报酬。 工资标准: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应得的工资额。 月薪制:不论各月天数多少,每月标准工资相同。若职工无缺勤,则各月工资相同。 计时工资的计算: 应付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应扣缺勤工资 应扣缺勤工资缺勤日数日工资率缺勤扣款比例 应付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日工资率事假天数)(日工资率病假天数病假扣 款率) 或 应付标准工资出勤天数日工资率+应发缺勤工资 应发缺勤工资缺勤天数日工资率(1缺勤扣款比例) 应付缺勤工资出勤天数日工资率病假天数日工资率(病假扣款率) 日工资率的计算方法之一: 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 日工资率的计算方法之二: 日工资率月

31、标准工资20.83(扣除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后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 例 37 全勤 工资 840 840 全勤 工资 840 840 全勤 天数 30.00 20.83 全勤 天数 30.00 20.83 法定 休息 9 9 法定 休息 9 9 事假 缺勤 2 2 病假 缺勤 3 3 病假 缺勤 3 3 出勤 日数 17 17 日工 资率 28.00 40.33 日工 资率 病假工 资比例 90% 90% 病假工 资比例 90% 90% 应发出 勤工资 应发病 假工资 应付工资 应扣病 假工资 应扣事 假工资 应付工资计件工资:分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 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应付工资(月内

32、某种产品产量该产品的计件单价) (月内某种产品产量该产品生产工时定额该级别工人小时工资率) 产品 A 产品 产品 B 产品 工时定额 30(分钟/件) 工时定额 18(分钟/件) 产量(件) 300 小时工资率 5 每件定额工资 产量(件) 700 定额工时总数 小时工资率 5 应付工资 1800 应付工资 工资合计集体计件工资: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基本相同,但增加了一个集体 工资总额在集体内部成员之间分配的环节。集体内部成员之间分配工资总额的标准或依据 是每个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或工时数)的乘积。 小组工资 成员 王青 李明 赵亮 合计 3420 职称等级 高级会计师

33、中级会计师 助理会计师 日工资率 40 35 30 出勤日数 22 22 21 月标准工资额 分配率 应分工资工资费用的分配: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属于直接记入费用,应直接记入该产品”基本生产 成本”科目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同时生产几种产品的工资费用应按产品生产的工时 (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 某种产品如果单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时减少,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其所分配的工资费用 就应减少。相反,如果单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时增加,说明劳动生产率降低,其所分配的 工资费用就应增加。因此,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是比较合理的。 生产工人工资费用分配的

34、计算公式: 工资费用分配率某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总额该车间各产品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 总时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计时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实际或定额)工资费用分配率 例 311 产品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计件工资 30000 20000 320000 计时工资 生产工时 25000 15000 40000 分 配 计 入 成本费用项目 应借科目 基本生 产成本 辅助生 产成本 A 产品 B 产品 供水 运输 基本生产车间 制造费 用 供水车间 运输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合计 直接计入 30000 20000 50000 48000 32000 80000 20000 10000 1000

35、0 40000 60000 30000 260000 40000 -320000 生产工时 25000 15000 40000 分配率 8 8 分配金额 200000 120000 320000 分配率 分配金额例 312长江公司工资费用分配表如下: 工资费用 合计 230000 140000 370000 48000 32000 80000 20000 10000 10000 40000 60000 30000 580000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小计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小计 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 小计 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根据上列工资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产品 230000

36、产品 140000 辅助供水 48000 运输 32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0000 供水车间 10000 运输车间 10000 管理费用 60000 销售费用 3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80000 其他职工薪酬的分配:主要包括职工福利费、各种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 教育经费的分配,与直接人工费用的会计处理一致,记入受益对象的成本或费用。 例 313长江公司计提职工福利费分配表如表: 其他职工薪酬分配表 长江公司 20 年 8 月 单位:元 应借科目 A 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 B 产品 供水 辅助生产成本 运输 成本费用项目 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 小计 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

37、 小计 基本生产车间 制造费用 供水车间 运输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合计 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 小计 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 工资总额 230000 140000 370000 48000000 80000 20000 10000 10000 40000 60000 30000 580000 计提的其他职工薪酬 92000 56000 148000 19200 12800 32000 8000 4000 4000 16000 24000 12000 232000根据上列职工福利费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产品 92000 产品 56000 辅助供水 19200 运输 1280

38、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8000 供水车间 4000 运输车间 4000 管理费用 24000 销售费用 1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32000 由于计提职工福利费是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而工资费用分配表中已经分配了各 种用途的工资额,为了减少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工作,这两种费用分配表可以合并编制,会 计分录也可以合并编制。3.1.5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分配 固定资产以按月计提折旧的形式间接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为简化分配工作,一般不 设专门成本项目。计提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 、 ,出租的固定资产 折旧费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例长江公司折旧费用分配表如表:

39、折旧费用分配表 应借科目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车间、部门 基本生产车间 供水车间 运输车间 行政管理部门 专设销售机构 合 计 根据上列折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0000 供水车间 4500 运输车间 3700 管理费用 3000 销售费用 1000 贷:累计折旧 32200 3.1.6 其他税费(略,参见中级财务会计) 3.2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参见中级财务会计,略) 本月应提折旧费 20000 4500 3700 3000 1000 322003.3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为和车间或行政管理部门等提供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

40、和劳务供应。辅助生产 费用有两种: ()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汽和运输等辅助 生产与非工业性劳务; ()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 件的制造,以及机器设备的修理等多种辅助产品和多种工业性劳务。有的对外销售,但主 要是为本企业服务。 3.3.1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相应的成 本项目明细账; 对于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种类较多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大, 辅助生产发生制造费用(间接记入费用)较多的,可以先归集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 车间” ,然后分配转入各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

41、的”辅助生产成本” 。 若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 制造费用不多, 并且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服务, 因而不需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辅助生产车间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简 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单独归集,而直接记入” 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 此时, 辅助生产成本” ” 应按照成本项目与费用项目相结合设置专栏, 而不是只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例 322长江公司采用上述第二种处理方法, 将辅助生车间的间接费用直接记入” 辅助生 产成本”账户。现列示红星工厂 8 月份辅助生产明细账如表: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辅助车间: 供水车间 单位:元 年 月

42、8 日 31 31 31 31 31 31 凭证 号数 略 摘要 材料费用 分配燃料动力费 工资费用 职工福利费 分配制造费用 本月合计 结转本月费用 5000 5000 制造费用明细表 辅助车间: 供水车间 年 月 8 日 31 31 31 31 31 凭证 号数 略 明 细 项 目 摘要 材料费用分配表 燃料费分配表 工资费用分配表 职工福利费分配表 外购动力费分配表 劳保费分配表 待分配费用小计 31 分配制造费用 200 1500 1400 450 机物料 消耗 200 150 1000 400 450 100 100 燃料 动力 职工 薪酬 折旧 费用 劳保 费 合计 200 150

43、 1000 400 450 100 2300 0 2300 转出 单位:元 800 800 1938 1938 明细项目 材料费用 5000 800 1700 238 1000 1000 1000 燃料动力 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合计 5000 800 1700 238 1000 8738 873831结转本月费用20015001400450100230023003.3.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就是将归集在“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科目借方的辅助生产 费用,采用合理的方法分配转入各受益对象成本或费用的过程。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种类不同,其分配转出的程序也不一

44、样。 用于为产品生产提供辅助产品,可以入库的产品,如工具、模具和修理用备件的,分别转 入“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科目;为产品生产提不能入库的供劳务作业,如供气、修 、 理、运输等,应按其提供的产品劳务数量或其他比例,在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转入 “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 、 、 。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 本分配法等。 (1)直接分配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而是将本辅助生产车间 归集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部门。 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是由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

45、劳务有多有少,不将费用在 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显然不尽合理。因而,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费用 较少的中小型企业。 采用直接分配法,月末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应分配的费用: 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总量为其他辅助车 间提供的生产劳务或产品耗用量) 某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对象的受益数量单位成本(或分配率) 例 324假设长江公司有基本生产车间生产 A 产品,并设有供水和供点两个辅助生产车 间。某月份供水车间发生费用 27000 元,供电车间 36960 元。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情况如 表: 受益单位 基本生产车间A 产品 基本生产车间 供电 供

46、水 行政管理部门 声调销售机构 合 计 待分配生产费用总额 对辅助车间以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 劳务总量 单位成本(分配率) 基本生产车间A 产品 基本生产车间 行政管理部门 专设销售机构 合 计 27000 36960 63960 根据上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28800 2000 1000 30000 27000 24000 3000 12000 4000 1600 73600 36960 耗用数量 供水(立方米) 用电(度) 48000 8000 小计制造费用 28800 管理费用 4400 销售费用 196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27000

47、 供电车间 36960 (2)顺序与分配法:按照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排在前,先 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辅 助生产费用不再分配给排列在其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排列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会将费用分配给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 但由于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费用最少,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不承担排在后面的辅 助生产车间分配的费用。例 3-25顺序分配法举例项目 车间 部门 分配 电费 供电车间 劳务量 73600 -73600 分配水费 分配金额合计 待分配费用 36960 -36960 分配率 劳务量

48、30000 12000 辅助生产车间 供水车间 待分配费用 27000 48000 0 0 8000 24000 4000 2000 1600 1000 分配率 耗量 A 产品 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 基本生产车间 耗量 分配金额 行政管理部门 耗量 分配金额 专设销售机构 耗量 分配金额分配电费: 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24104.16 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6026.04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4017.36 管理费用 2008.68 销售费用 803.76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69600 分配水费: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9356.8 管理费用 2446.4 销售费用 1222.8

49、4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33026.04(3)交互分配法: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之间 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 一次分配;然后再将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总额,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 的单位成本(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二次分配。 交互分配法反映了辅助生产车间互相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提高了辅助生产成本计算的准确 性。但由于各种辅助生产费用都要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计算 的工作量。在实行车间核算的企业,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配方法。例 326承上例,采

50、用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表)辅助生产 车间 交互分配: 供水费用 供电费用 小 计 对外分配: 供水费用 供电费用 合 计 63960 0 48000 0 24000 8000 2000 4000 1000 1600 27000 36960 63960 30000 73600 0.9 0.6 12000 3000 待分配费 用总额 劳务 总量 各受益车间(产品)部门受益数量和应分配金额 分配率 供水车间 数量 金额 供电车间 数量 金额 A 产品 数量 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 数量 金额 行政管理部门 数量 金额 专设销售机构 数量 金额交互分配: 借

51、: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7200 供电 27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200 供水 2700 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25296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 32216.8 管理费用 4441.4 销售费用 2005.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1600 供水 31500(4)代数分配法: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先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再根据各受益 单位(包括辅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例 327设供水车间的供水单位成本为 x 元,运输车间的运输单位成本为 y 元,根据资料建立方程组: x(27000+12000y)30000=(27

52、000+12000y-3000x)(300003000) y(36960+3000x)73600=(36960+3000x -12000y)(7360012000) 解得:x1.1191 元/立方米; y0.5478 元/度 供水对外服务费用总额=对外供应量供水单位成本(300003000)1.1191=30215.7(元) 供电对外服务费用总额(27000+36960)30215.733744.3(元)各受益车间(产品)部门应分配金额计算表 辅助生产成本 车间 供水 供电 单位成本 1.1191 0.5478 数量 0 48000 A 产品 金额 0 26294.4 26294.4 基本生产

53、车间 数量 24000 8000 金额 26858.4 4382.4 31240.8 行政管理部门 数量 2000 4000 金额 2238.2 2191.2 4429.4 专设销售机构 数量 1000 1600 金额 1119.1 876.3 1995.4计算过程注意倒剂余额,避免失去借贷平衡。 利用 EXCEL 求解如下:项目 供水费用 供电耗水 转入电费 对外供水 劳务量 30000 3000 12000 27000 费用金额 27000.00 3357.35 6573.48 30216.13 1.12 0 单位成本 (可变单元格) 1.12 项目 供电费用 转入水费 待分配费用 供水耗

54、电 对外供电 12000 61600 劳务量 73600 费用金额 36960.00 3357.35 40317.35 6573.48 33743.87 0.55 单位成本供水单位成本价差 (目标单元格) 各受益车间(产品)部门应分配金额计算同上(略)。 根据分配计算表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26294.4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 31240.8 管理费用 4429.4 销售费用 1995.4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27000 供水 36960 (5)计划成本分配法: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首先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为各受益

55、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费用,再 计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 出的费用的差额,即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可以追加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 位,为了简化分配工作也可以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例 328长江公司 8 月份的辅助生产费用合计 28 248 元,其中供水车间 13 538 元,运输车间 14 710 元。 若供水车间每工时的计划单位成本是为 6 元,运输车间每公里的计划单位成本是 5 元;采用计划成本分 配法编制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 长江

56、公司 劳务供应项目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供应劳务数量 计划单位成本 供水车间 制造费用 运输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行政部门 销售机构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20000 21000 100000 105000 10000 10500 9200 9660 146160 141400 -4760 40000 44000 10000 11000 48000 52800 110000 116000 6000 会计科目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小计 供水车间 112200 27000 139200 139200

57、 1.05 年8月 运输车间 68800 26200 95000 100000 1.1 2000 2200 费用合计 181000 53200 234200 2200 21000 149000 21500 62460 256160 257400 1240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上表中,辅助生产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供水车间实际生产成本1392002200141400(元) 运输车间实际生产成本9500021000116000(元)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为: 生产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根据上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先按计划成本分配: 借

58、:制造费用供水车间 2200 运输车间 21000 管理费用 21500 销售费用 6246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146160 运输 110000 再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27000+220029200 供电 26200+2100047200 贷:制造费用供水车间 29200 供电车间 47200 最后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124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4760 运输 6000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用于计划单位成本已确定的企业,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了一次,而且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是早已确定的,不必单独计算费用分配的,这样不仅可以简化核算工作,而且还能

59、反映和 考核辅助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由于辅助生产的成本差异全部计入了管理费用,各受益单位所负担的劳 务费用都不包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的因素,因而不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不利于分清内部 各单位的经济责任,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在辅助生产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稳定的情况下采用。 使用过程中必须参照上年或历史资料,制定出本年的计划单位成本,而且计划成本的制定应力求准确, 在年度内不宜变动,否则会影响分配结果。3.4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 产费用。 3.4.1 制造费用的归集 企业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

60、是按其用途和发生地点进行归集分配的。一般费用发生时,根据付款凭证或 据以编制的其他费用分配表借记“制造费用”账户及其所属有关明细账,待期末再分配转入“基本生产 成本”账户或“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也可以直接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核算,而不单独设置“制造费用”账户。 3.4.2 制造费用的分配 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归集的制造费用分配转入有关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 劳务的车间,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的车间, 制造费用则应该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辅助生产车间若只生产或提供 一种

61、劳务,可不设置“制造费用”科目,而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生产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等。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应任意变更。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又称为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这种方法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工时的 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如果产品的工时定额比较准确,制造费用也可以按定额工时的比例分配。其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

62、定额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例 330假设长江公司生产 A、B 两种产品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根据前例已知, 长江公 司 8 月份制造费用总额是 30664 元, 产品的生产工人工时是 12400 小时, 产品的生产工人工时是 17600 A B 小时。 制造费用分配表(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 合 计221547.6A 产品 B 产品应借科目实际(定额)生产工时 25000 15000 40000分配率 5.53869 -分配金额 138467.25 83080.35 221547.6根据上列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

63、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138467.25 B 产品 83080.35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21547.6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以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由于工资费用分配表和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均有现成的生产工人工资的资料,因而采用这一分配方法,核 算工作简便。但是,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要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 的产品所用的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多,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如果生产工人工资是按

64、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那么,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费用,实际上也就是按生产工时分配制造费用。 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按照各种产品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 适用于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因为在这种车间的制造费用中,与机器设备使用有关的费用比 重较大,而这一部分费用与机器设备运转的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采用这一方法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用 机器工时的原始记录。 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根据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各生产车间或分厂的制造费用预算和年度各 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事先计算出各生产车间或分厂的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然后根据年度计 划分配率和各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是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 确定分配。但在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发生较大差额时,应及 时调整计划分配率。其计算公式如下:=年度计划分配率 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 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例长江公司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 55000 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 2600 件,乙产品 2250 件,单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