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__硫及其化合物检测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68936359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8.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一__硫及其化合物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__硫及其化合物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__硫及其化合物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一__硫及其化合物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一__硫及其化合物检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化学必修一硫及其化合物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 .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我国规定空气中SO2含量不彳#超过0.02mg”T.以下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提高热能利用率硫酸厂采用更好的催化剂使SO2氧化成SO3使用CS2萃取煤炭中的硫燃煤中参加石灰后再使用A.B.C.D.2 .将SO2通入以下溶液中,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A.滨水B.H2s溶液C.CaCl2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pH3 .某地酸雨水样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右图,pH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了.A.亚硫酸的电离程度

2、增大B.亚硫酸被缓慢氧化C.酸雨中的水分被蒸发D.测定的pH有误差”4 .为了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气体,以下仪器和药品组合中合理的是()仪器:洗气瓶枯燥管药品:固态生石灰打溶液小打溶液A.B.C.D.5 .(2021高考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响.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6 .以下说确的是()A.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澳水、酸性高镒酸钾溶液、石蕊试液退色B.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不-一定是SO2C

3、. 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退色,其原理一样D. 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7 .如图,假设关闭活塞,那么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假设翻开活塞,那么品红溶液退色,石蕊试液变红,石灰水变浑浊.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的物质是()II品缸溶液石燕试液 淮清石放水A.H2s和浓H2SO4B.SO2和NaHCO3溶液C.C)和NaHCO3溶液D.C和氯水8 .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红热CuO生石灰品红溶液等试剂可将其一一检出,(设待检气体为G,气体通过每一种试

4、剂时相关物质的吸收均是完全的)检测时使用试剂白正确顺序是()A.GH一一一一B.GH一一一一1 .GH一一一一D.GH*一一一一9 .以下关于浓硫酸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响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枯燥剂,能够枯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10 .储存浓H2SO4的铁罐外口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这表达了浓硫酸的()A.吸水性和酸性B.脱水性和吸水性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D.不挥发性和酸性11 .以下制取硫酸铜的实验设计中,能表达“经济、高效、环保精神的最正确方案是()A.铜与浓硫酸共热B.用铜

5、片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稀硫酸C.先灼烧废铜屑生成氧化铜,然后再用浓硫酸溶解D.适当温度下,使铜片在持续通入空气的稀硫酸中溶解12. 质量为mg的铜与浓H2SO4完全反响,得到标准状况下SO2气体VL,被复原硫酸是()mm98V64VA.32molB.2molC.224gD.22g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3. (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展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1)根据反响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T+H2O,制备SO2气体.用以下简图在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SO2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

6、(2)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以下溶液中:品红溶液,现象是;滨水溶液,现象是;硫化钠溶液,现象是.(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来的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原因,验证方法.原因,验证方法.14. (15分)(2021一强同学想通过以下列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探究SO2与W2O2反响的产物.I.装置B的作用装置D的作用n.如何检验反响中是否有O2生成m.又北中的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只有NaO3假设2:只有Na?SO4假设3:假设2的反响方程式为C中的固体 配成溶液(2)假设Na2O2反响完全,为确定C中

7、固体产物的成分,甲设计如下实验:加BaNO32溶液|白色|力口足量稀HNO3|沉淀不口4、人一出口忠溶|得出结论:广物是Na2sO4.该方案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3: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参加适量的蒸储水溶解,15. (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列图I探究铜和浓H2SO4反响生成的气体的性质,图n用来收集多瓶SO2气体,请答复以下问题.装置A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分液漏斗中盛有液体,但翻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时液体不能顺利流下,可能的原因是(3)装置X的作用是贮存气体,X中广瓶应盛放的液体最好是.Na2CO3溶液酸性高镒酸钾溶液NaO4溶液饱和NaH

8、SO3溶液装置Y、Z中产生的现象一样,但原因不同,Y中是由于(写离子方程式),而Z中那么是由于SO2具有.(5)实验需要收集多瓶二氧化硫气体,在更换集气瓶时,为了减少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将图I中的B局部更换为图n所示装置,可以用a、b集气瓶交替收集二氧化硫气体,请答复:检查集气瓶b是否漏气白方法是假设只用集气瓶a收集气体,在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参加药品后,准备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气体,下一步的操作是16. (11分)(2021质搬国农作物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元多.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建法规.(1)现有雨水样品一份,每隔一段时

9、间测定该雨水样品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测试时间/h01234雨水的pH4.734.624.564.554.55分析数据,答复以下问题:雨水样品的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变(填“大或“小).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你认为减少酸雨可采用的措施是.A.减少使用煤作燃料B.把工厂的烟囱造高C.燃料脱硫D.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E.开发新的能源(3)在英国进展的一个研究结果说明:高烟囱可以有效地降低外表SO2浓度.在20世纪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出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筑高烟囱的结果,地面SO2浓度降低了30%之

10、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否可取?简述其理由.参考答案1-5DBBAD,6-10BBCDA,11-12DC13翻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2)溶液退色溶液退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3)NSQ变质取少许Na2SO3于试管中,加适量蒸储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Na2SO3固体变质不是浓H2SO4用干净玻璃棒蘸取所用H2SO4,涂在白纸上不能立即变黑,那么证明该溶液不是浓H2SO41.1 1.B枯燥SO2气体;D: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与Na2O2反响;同时吸收过量的SO2,以免污

11、染空气R.用带有余烬的木条靠近枯燥管口a,观察其是否复燃.m.有Na2SO3和Na2SO4(1)Na2O2+SQ=Na2SO4(2)否HNO3有氧化性,不能确定产物是Na2SO3还是Na2SO4或二者兼有(3)先参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再参加适量的BaC2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或先参加过量BaC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参加过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局部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15 (1)C叶2H2SO4(浓)=CuSQ+2H2。+SO2T(2加液漏斗上口白案子未翻开(或分液漏斗未与大气相通或分液漏斗塞子的凹槽未与颈部的通气孔对准)(3)0(4)80=HSO3漂白性(5)关水2,在烧杯中用水封住玻璃导管口,用于捂住集气瓶b,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有一段液柱保持不降那么气密性好翻开Ki,关闭K2,点燃酒精灯16 (1)22SO3+O2=2H2SO4小Cl2+SO2+2H2O=H2SO4+2HCI(2)ACE(3/可取因为S02的排放总量没有减少,所以仍会形成酸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