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2.4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必修4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8927346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2.4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2.4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2.4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2.4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2.4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必修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4探究世界的本质1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哲学上物质的概念是指()A具体的物质形态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实在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D在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客观实在2漫画山中无柴草,挖根换酒钱讽刺某些人无视()A自然界的客观性 B意识的创造性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D实践的创新性3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是()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42011年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1%,涨幅连续两月

2、回落。我们能通过价格数据来研究价格背后的种种矛盾问题,这说明()A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B承认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C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事物的绝对不运动状态D是否存在相对静止,在生活中是没有意义的5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62012南京模拟 在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最大,对它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捕捉后封存。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利用它与氢气反应,产生甲醇,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乙

3、烯,从而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使二氧化碳转变为廉价而充裕的可再生能源。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科学家力图通过科技创新()生产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课题- 2 - / 8解决不适应生产发展要求的高耗能问题探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可行路径A B C D72011江苏卷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8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

4、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 B C D9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 B C D102012苏州模拟 漫画没有过不去的

5、桥告诫我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过不去的桥A能够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B可能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阻碍C就能办好一切事情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112010江苏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12温家宝总理在第六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将下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一条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国下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其哲学依据是()A人可以改变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B规律是客观的,必须遵循规律

6、,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C客观规律本身是不变的,人们只能顺应规律D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受人类自身活动的支配132011年入夏以来,全国猪肉市场迎来“涨”声一片,沉寂了三年的“飞天猪”再次现身江湖,各地网民也纷纷加入这一现象的讨论中。网民甲发帖:根据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观点,这轮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一是对近两年猪肉生产流通不景气的报复性反弹;二是与当前通胀推升人力成本、饲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有关;另外在饲料和生猪流通环节存在着囤积投机等问题。网民乙跟帖:猪肉价格“坐火箭”,吃不起咯,政府价格监管应该更给力一点!网民丙跟帖:温家宝总理最近在调研过程中强调说,稳定猪肉市场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7、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尽快恢复和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向市场发出稳定信号,同时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实现平稳健康持续发展。(1)根据网民甲的发帖内容,简要分析猪肉价格上涨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2)结合网民丙的跟帖,运用哲学中有关规律的知识简要分析政府应当如何稳定猪肉市场。14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Samso)是丹麦应对气候变化的“示范岛”。岛上居民生活简单朴素,仍以农业为生。岛上耸立的风力发电机全面实现了供电的自给自足;秸秆供热工厂,满足了岛上200多户家庭的供热需要。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观点分析,萨姆索岛居民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时作业1D解析 哲学上讲的物质

8、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由上可知,A、B、C不符合题意。2A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漫画中某些人的做法是将主观意志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错误行为,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性的,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3B解析 毕尔生承认了事物是运动的,但却认为运动的承担者是某种概念,这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应选B。4A解析 我们从暂时相对静止的数据入手,来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说明了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故A入选。B错误,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

9、本方法。C错误,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D错误。5D解析 题干中古文的意思:遵循时令变化进行耕种,粮食就吃不完;根据季节进行砍伐,材木就用不完。这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6D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题干要求“通过科技创新”,然后具体分析各题肢,否认了自然界的客观性,错误。正确,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合,题中解决的是高排放问题不是高耗能问题。正确且符合题意,应选。7A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从题干的关键句“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是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可以看出,只有A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B表述不准确。C表述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8D解析 “宇宙并非上帝所造,

10、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知的,故选D。材料未说明社会的产生,排除。混淆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固有属性。9B解析 “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了。“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体现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误。10D解析 漫画中的人无视客观存在的问题和危险,必然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告诫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B不合题意,A、C说法欠合理。11A解析 本题为引言类选择题,考查对引言的阅读理解和迁移知识的能力。“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B否认了运动与发展的区别,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

11、一特性,B、C错误。D不符合题意。12B解析 A错在“改变”。C错在“不变”,规律随着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人类社会的变化受社会本身规律的支配。13答案 (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猪肉生产供不应求是导致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价值决定价格。在通胀压力下,生猪养殖和流通成本的增加推动了猪肉价格上涨。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在饲料和生猪流通环节存在着囤积投机等问题体现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2)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政府对猪肉市场的调控,必须以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为前提。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12、政府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认识和把握猪肉生产和流通的内在规律,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研究治本之策,促进猪肉市场平稳健康持续发展。解析 回答第(1)问,需要对应材料中有关猪肉价格上涨原因的三层信息,逐一调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即可。回答第(2)问,要明确知识范围要求“运用规律的知识”,以及题目指向“政府如何稳定猪肉市场”,由此推断,需要调动的知识是规律客观性的两个方法论要求,即一要按规律办事,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14答案 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其产生和发展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萨姆索岛居民的生活尊重了自然界固有的规律,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气候变化对该岛的影响表明人类活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萨姆索岛居民在生活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该地居民坚持了联系、发展的观点,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措施,可以调动哲学中尊重客观规律、联系的观点、价值观等知识来阐明。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