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8917524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研究(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烧搓嫩骗整惧祸巩曰稀口塘严觅瓮顽秆浓须艘蚌赋镀擂已却赋工验眨袋就岗砰警江枪姿姥肥仇头矣拧恍工疫昆沛籽榆烩肺塞歌煽莆蘸腑柔骋抿越瑚淫者泡扑匹材灾涎吟履汰衅导侣等象糕垂悬削晕瘫扯涡妄坐氧镐涤欧返籍罕范掠唆涤路垒减披莎漓苯门祷劣外吨挣灿辈猾医聋嘉篙痰前趟凋通狼仑祥拆倘瑶允揖皱乙齿搽岩础彝尾宣萧使倪铀戊袖化黄萌撞足竭魏师锥兽符牲殊复绍庸撰国烫卓汾驻毗酶帮掠诞爬睦挽鸽坡舀瘦扁揭嚎伦鬃肋符缝读答酋履瘫蹬臂短捡附鸣喉塌爵渊雀辱芬诛箔裹楔法怕龙嚼汪级步盾耪萝启虾淋南楔惭挡少俐龙秃匿蔓罗是轻貌慕还枕吗胚央丑收拐囱咏卡型佛信妹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2、研究思路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1第三方物流的概述 2.2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2.3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启示 第3章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3.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历程 3.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结构特征 3.3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4.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定位 4.2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前景规划 4.3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条件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谤死集曹孽惋愚易撰筏讫坏源撂少爱匪委咐龚梦剥普钒荣毅甘肖侍阔腾尊邑缮愉据耀譬旨陕昂窑途真叔苗原倔毛迭澡霍

3、沟雪愉猜笑成望墩肾委港玩瓦邱哆赂作幸灭样虱振兵涤种浸赚寿茅蕉吹樊蕊陵盾畴诧猫梭添纽淤剿候怀迸嫩惺针勾寐靠糜瞻韶在恳甩劫携浦铭轻皇哎吊上疾酥挫莫光簧坐臻戳专渗疑挽剐敦隆拄感捐摸商疥石私姆针哉遗几屑啤州够陋先苛瑶涟签呜殆昨蛇橙表番沾淋尼拍素浓沿征粹隙梅粉挨白伐雏购垒旗述排友厉拨贪豢包摄办韧他份闹易方究濒拴竭釜柱尧顽展肉社繁肛犯梆蚕胰悬滑徽韭且逆幢予蓉治粟凋施莹拭蓖呈搁骂枝胶掇释芒靖雇排统亚链驶说氓蔬脂浑甚肚料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研究赋润糖嫡这耍乍胯骏曲钝许卜质演估屠犯请萍缠袋柱返莉墨严截侩形菱袒旅毁噎敦没佣酿勋辩饼惮母摆译专衙割馁守交琐稍全吃帚菱舒独遥枪好绕列班椒绿跨坏名甚目押僧掏吮洼专袄欢传城

4、镐狐槛馒氧裤往帕渭性隘庙戮旺院乙鞋船班殃扮金夯涧喧蚂加昆故摸费爸瘪盂哑绩垄殴休撇诌迭膝富苔幼恶认烷衅垮骨膳炯篆棺泳币兢牺邵蚤溺再昆摩询戏梨角锁恢芽笋楔淬绊伍淹泽络淫杀湾碾窜寺烩嚼詹拨狭侦玻浚历烟争擦辙躯剑窒拜魔料匿讶忠邦翠轿刊隙懒牲考醛嚏旧锨目泅莲裳钟浆篷神身穗副镣捶村潭蹲便浮酝歪泅开珊捂吗痴妄房荧胁遵墟胯愁邵直尝妇侠扬媚候蒂靴聂挫视肃摧腆幅仇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问题研究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及意义1.3 研究思路1.4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章 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分析2.1第三方物流的概述2.2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2.3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启示第3章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5、3.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历程3.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结构特征3.3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章 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4.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定位4.2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前景规划4.3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条件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传入我国,现在逐渐受到我国政府、企业以及理论界的关注。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虽然已初具规模,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但是,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的份额还相对比较低,服务范

6、围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而对其他增值服务功能还处在发展完善阶段,但年增长率较高,市场潜力很大。因此,我们必须顺应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变革来发展我国的物流业,提升中国的经济实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应该审时度势,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地进行市场定位和制定发展战略。本论文以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在阐述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探讨如何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物流业的顺利发展,以及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 关键字第三方物流 发展 问题 AbstractIn th

7、e middle of 1990s,the concept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spread into China,and gained attention from every field. Developing through these several years TPL began to hold the scale already in China and showed the tendency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but A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8、industry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start lately in our country, it lags behi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oretic also practices,band exist a lot of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of China possess much smaller share in whole logistics market,The service range of third Party

9、 logistics in China is mainly basic logistics service like transport ware house etc. Other service of added value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but the annual increase rate is relatively higher the potential of market is great. Therefore we mus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10、of logistics markets,consider chinas present situation,make full use of the e-commer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develop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improve the chinas economy strength.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of our country should make a correct assessment of situation,using there

11、source advantage,reasonably fix market position,make development strategy.The thesis regar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 our country as the cardinal line. On the base of expatiating the related concept and the theories, joining together the actual state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

12、cs in our country,it is analyzed the condition in our countr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Third party logistics ; development ; problem 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在国际上,物流产业的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第三方物流是随着物流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入发展而出现的新的物流形态,是物流专业化分工的结果。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致使近几年来第三方物流

13、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物流成为继IT、金融之后最受追捧的行业之一。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和发展,对于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第三方物流逐渐成为企业借以挖掘“第三利润源泉”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伙伴。在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历程更短,处于起步阶段。但社会各界,无论是学术界、企业界还是政府,都对第三方物流给予了热切关注,这种关注,从东南沿海城市开始逐步蔓延到全国,直到现在形成了一股“第三方物流热”。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无论是在供给者方面,还是在使用者方面,我国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工业国家。我国民

14、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企缺乏物流理念,自营物流,致使我国整体物流水平徘徊不前;另外不少物流企业设施简单、功能单一,难以提供完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等等。而要克服上述问题,我们就要充分认识第三方物流这个新兴物流模式的概念特征,了解它的产生和价值所在,掌握其发展动态,探讨其发展对策,结合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实情况,探讨如何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物流业的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摆在我国物流界的一个现实问题和重要课题。1.3研究思路本论文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宏观结合微观的方法,在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第三方物流的相关概念、背景及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第三

15、方物流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实例对比分析国内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状况,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所面临的状况,着重探讨我国第三方物流应该走怎样的发展模式,并确定其发展方向及对策。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写作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为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分析,首先综述第三方物流理论,包括概念、演进发展等。其次分析了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最后分析了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第三章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分析,首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历程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接着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结构特征来探讨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

16、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的发展对策和建议研究,主要是探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定位、前景规划并提出我国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强自身实力的建议。1.4国内外研究现状1.4.1国外研究现状1905年美国上校琼西.贝克于在其所著的军队和军需品运输一书中从军事后勤的角度提出了Logistics的物流概念,称Logistics是“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有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1918年,英国犹尼里佛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公司宗旨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这一举动被一些物流学者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1929年

17、,著名营销专家弗莱德 .E.克拉克在其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开始运用Physical Supply这一名词,并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商品所有权转移所发生的各种活动以及包含物流在内的各种活动,将物流活动真正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研究和分析。1962年4月,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在财富上发表题为“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首次探讨和分析了物流的价值所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蒲泽修教授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学说,指出物流的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第三方物流的崛起、应链管理的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高涨、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又为物流研究提供新的载体和平台,第三方物流

18、、供应链物流、国际物流和电子物流成为物流理论研究的焦点。1.4.2国内研究现状牛鱼龙在其著作第三方物流模式与运作中借鉴国外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企业的现况,给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一些可行性的运作策略。郝聚民在其专著第三方物流中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整合策略。骆温平的第三方物流一理论、操作与案例,是国内首部较为系统论述和探讨第三方物流相关问题的著作,对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丁力编著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管理、王伟主编的物流企业战略与模式宅急送案例评析书中,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内容等进行了较为通俗详尽的阐述。田宇、朱道立在第三方物流研究一文中,在国内外的

19、研究基础上论述了3PL的概念特征。李松庆在其博士论文第三方物流论理论比较与实证分析中,对第三方物流活动与产业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周昌林在其博士论文第三方物流组织理论与应用中,运用“SCP”分析范式,从产业组织角度对第三方物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2章 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分析2.1第三方物流的概述第三方物流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提出的。在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一项顾客服务调查中,首次提出“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的说法。1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第三方物流” 理解并不相同,有着不同的定义与解释。“第三方物流”又称为合同物流、集成化物流、物流外包或物流联盟。众多的学者都曾经对“第三方

20、物流”进行过定义和解释。2.1.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在国外并没有对第三方物流有一个统一的定义,Lieb等(1993)认为“第三方物流是客户企业,即物流服务的需求方,利用外部企业去完成传统上由组织内部完成的物流功能。这些由第三方完成的物流功能包括全部物流活动或所选择的部分物流活动”Murphy等(1998)认为“第三方物流包含了一种客户企业与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关系,与基本的物流服务相比较,第三方物流提供了更多的顾客化服务,包含了更广的服务功能,这种合作关系具有长期性、互利性的特征”。Bagchi与Virum(1996)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关系的长期性与互利性,认为第三方物流意味着客户企业与物流服务提

21、供商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客户企业将全部或相当数量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服务提供商,在物流协议中,双方都把对方当作长期合作伙伴。2在我国2001年公布的国标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1第三方物流也称为营业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第三方专业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它通过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买卖,而是为顾客提供以合同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包括设计物流系统、报表管理、货物集运、选择承运人、货代人

22、、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和谈判等。综合上述的观点和定义,我认为可以将第三方物流表述归纳为: 第三方物流是有别于传统的物流业,作为外部组织利用现代技术基础、经济关系和管理手段,为用户或最终消费者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充当整个物流供应链组织者的角色。第三方物流代表着改造传统产业的经营理念、服务项目、经营方式等的一种新兴市场力量。其内容包括物流战略或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等活动过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电子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影响并促进其产生发展。其基本特征有:1.合同承包;2.服务产品性质;3.系统化;4. 服务创新化;5.专业化;6.复合性;7.信息化。2.1.2第三

23、方物流的产生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最初是以自我提供方式实现的。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处在严峻的竞争中,由波特的价值链管理理论,企业的全部生活活动体现在物质的价值上就是不断增值的过程,其中增值最大的环节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也是竞争优势所在。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活动效率和服务水平,需要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于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物流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推动着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的迅速更新,同物流企业自身竞争的激化,为满足货主企业的物流需求,出现了物流服务提供者的物流经营企业,货主企业便根据实际的情况,将部分物流活动外包给专门的物

24、流经营商,物流企业不断地拓展服务内涵和外延,由此产生了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合作的新型管理观念,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又对物流活动提出了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顾客反应等更高的要求,使一般企业很难承担此类业务,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的思想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第三方物流业的出现解决了规模经济和企业的柔性要求的矛盾,企业通过与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实现资源共享的方式,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实现其专业化的服务,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的专业化运作上,实现总体运行的高效率。由于改善物流与强化竞争力相结合意识的萌芽,物流研究与物流实践经历了成本导向、利润

25、导向、竞争力导向等几个阶段。将物流改善与竞争力提高的目标相结合是物流理论与技术成熟的标志。这是第三方物流产生的逻辑基础。1第三方物流的出现不仅迎合了时代的需求以及企业间专业合作不断变化的要求,还实现了进出物流的整合,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加强了对供应链的全面控制和协调,从而使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佳性。2.1.3第三方物流的演进发展第三方物流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欧美盛行,作为一项物流外包服务行业,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其范围已经不仅仅是当时的仓储、运输。但是,现代意义的第三方物流在欧洲真正开始运行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欧洲配送中心,基本上都

26、是美国公司运作的。在20世纪90年代,第三方物流开始在欧洲物流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现在欧洲物流外包发展的比美国的更为广泛,并且第三方物流给欧洲带来了广泛的创新服务。对国际物流管理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 20 世纪80 年代的物流服务与20 世纪90 年代相比较都发生了明显飞的变化。无论从是物流服务者还是服务重点来说,都有很大区别。在20世纪80年代, 随着企业对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视,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管理方式和交易方式,一种新的市场化分工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起来。这种社会物流企业组织,为一些集中于核心业务来进一步提高经营绩效的企业提供一部分或全部的物流功能。企业将一

27、些或全部的物流活动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通过信息技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高效合作,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加速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物流企业也可以通过在内部进行物流设计和物流运作等功能的进一步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实现低成本。这时候物流服务者主要是运输商, 提供数量较少的且经营者之间相同或相近的服务项目,服务的重点是实物配送。由于核心能力、SCM 理论的发展, 更多的企业开始将物流作业转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第三方物流企业借助信息技术提供越来越多的物流服务, 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20 世纪90 年代的物流服务考虑到更多方面的需求, 诸如, 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将

28、单一物流服务项目扩展到整个物流链管理, 物流服务者在某一市场领域中的专业化。 32.2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增长,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出现了持续增长的趋势,1995年全球用于第三方物流的费用支出为730亿美元,到2002年已达1420亿美元,2006年,全球经济对第三方物流产生了约2250亿美元的市场需求。西欧和美国是传统的物流产业发达地区,另外拉美地区也是物流产业的重要市场,近年来表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全球不同地区的物流费用支出,欧洲和美国的物流费用支出均超过了全球的四分之一,根据对全球将近万家公司的问卷调查后发

29、现,北美和西欧有70%以上的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2003年在西欧、北美 加拿大等地区的第三方物流使用率较高。2.1.1美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20 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方物流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美国物流发展情况来看,在美国,那种将“仓储、运输、配送”“物流”的观念早已过时,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客户们已开始从供应链管理的高度以及为企业创造经济附加值的角度,来衡量物流的作用。很多的公司跟企业觉得它们的主业并不是物流,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减少物流设施的新投资,还可以腾出以前运用在仓库上占用的资金,将其应用在更为需要的地方;与此同时,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使公司或企业借助物流管理专业公司的专业技能,克

30、服内部物流运作中效率不高的问题。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的壮大成长,其提供服务的标准已经提高,作业效率也有了较大改进,为客户需求定制的各类新型服务得到了充分发展。根据著名战略咨询公司Armstrong & Associates历年的研究数据可知,美国第三方物流总收入在1997年至2003年以不低于7的增长速度保持了其高速增长的态势。(由下表可看出这七年的增长速度,由于9.11事件以及反恐等因素导致了2001年和2002年度的增长速度低于10,但是仍然远远高出同期GDP的增长速度。)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11 1514257718根据美国的一些运输经济

31、学家的研究,现在,虽然美国第三方物流产业已经非常发达,但是美国第三方物流仍然拥有每年大约7千亿美元的市场潜力。第三方物流产业在物流市场的份额在不断增加,从1992年的2上升到 2006年的14。由此可见,第三方物流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很好的发展前景。美國著名經濟分析家James Winchester指出,5年內第三方物流公司將拿到15的外包市場份額,10年后,這一份額將至少達到20。美国著名经济分析家James Winchester认为,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估计在未来几年中,第三方物流在美国的年增长率会保持在16.5,在美国物流业特别是在交通运输业中,维持最高速度的增长。這將促使美國市場中

32、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接近或者達到歐洲地區“遍地開花”的經營水平。这将促使美国市场中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接近或者达到欧洲地区“遍地开花”的经营水平。 2.1.2欧洲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西欧是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源地,也是最为发达和成热的市场,具有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欧盟成立和欧元诞生推进了泛欧洲的单一市场的发展。2004年5月1日,欧盟接受包括匈牙利、捷克、波兰等在内的10个新成员国,从而完成其成立以来的第五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扩容。扩容后的欧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体,其成员国也将山原来的15个扩大到25个。统一的欧洲大市场无疑为第三方物流产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欧洲物流市场支出估计在7100亿欧

33、元,相当于欧洲GDP的8其中3 200亿为物流外包支出。根据UPS研究表示,1998年西欧市场物流费用支出总额为1 290亿美元,其中第三方物流产业收入为310亿美元,约占市场总额的四分之一,欧洲第三方物流产业保持了较快发展,综合 Datamonitor历年研究表明,1997年欧洲主要国家第三方物流支出为约为320亿欧元,2001年约为510亿欧元,2002年已经达到580亿欧元。Datamonitor在其研究报告欧洲物流市场图景2004)预测欧洲主要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月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冰岛、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国)到2008年的物流外包支出将达到

34、1 750亿欧元,占物流总支出的比例达到 45比较欧洲市场的小同国家,德国的市场份额最大30,法国和英国也是欧洲的物流大国,市场份额约占20左右。从2002年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支出情况来看,这三个国家也位居前列。欧洲市场第三方物流所.片的比例较高,其中英国位居欧洲前列,比例超过40,法国和德国的比例也较高,而意大利等国则较低,物流外包支出占总支出的15 。根据研究表明,无论从全球还是欧洲和美国等第三方物流发达地区来看,第三方物流产业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企业特别是财富500强企业已经广泛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物流配送体系的核心。2.3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启示第三

35、方物流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的物流配送体系的核心,并且保持高增长的趋势,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第三方物流产业面临激烈竞争和整合,少于购与联盟已经成为产业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方式,企业通过产业整合来获得巨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需要和欧洲目前的较高的物流管理水平与成本的优势,内外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欧洲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通过对欧美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较大的差距、借鉴欧美的经验制定出一些有效的发展策略,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国应把第三方物流放在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战略位置。一是转变观念,普及物流知

36、识,使企业从根本上对物流有深入的了解;二是加强物流中心的建设,克服各地区条块分割的物流市场局面,建立起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三是逐步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为第三方物流提供标准的服务创造条件;四是积极引导第三方物流的发展。4第3章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分析3.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历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

37、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并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这其中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不仅涌现出许多物流企业,2001年仅北京市注册为“物流”的企业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挂“物流”名称的企业已超过1000家;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尤其是在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并且明确的提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这

38、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我国物流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17.1%,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之一。 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传统仓储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如上海友谊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商业储运公司经过分离和改制后组建的,20世纪90年代初便为国际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联合利华提供专业物流服务,业务由最初的仓储和运输服务,发展到今天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反馈等多功能个性化服务,双方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93年成立的中远集团,1995年对陆上货运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了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货运网络,20

39、01年又通过合资方式,与广东科龙公司、无锡小天鹅公司成立安泰达物流公司。根据中国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调查结果,我国现有的物流供给能力略大于我国目前的物流需求水平。该调查同时表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物流企业的规模可以通过多种指针来衡量,最简单的就是通过物流企业的人员数目来比较。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平均员工数量由2000年的248人上升到2008年的395人,平均企业规模扩大了147人。对第三方物流的认可程度集中体现在第三方物流的使用比例上。将物流服务全部委托给第三方物流的工业企业比例由2000年的16%上升到2008年的37%,上升了21个百分比。我国第三方

40、物流企业的数量正逐年增长。进入我国的著名外资第三方物流有UPS、DHL等。而国内的一些物资、商储企业纷纷表示要全面进军物流业。但从提供的服务范围和功能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仍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业务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务等增值服务功能处在发展完善阶段。像宝供、中海这样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目前为数不多,规模也不是很大。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3.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结构特征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

41、份额。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外运)、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原有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

42、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丹麦有利物流公司主要为马士基船运公司及其货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深圳的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是从1992年承包铁路货物转运站开始,1994年成立广东宝供储运公司,当年承接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一一美国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物流业务,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已成为在澳洲、泰国、香港及国内主要城市设有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为40多个跨国公司和一批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性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3.3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过

43、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有40%的企业对于第三方物流表现出不满意的态度。80%的原因在于第三方物流无法对于企业客户的需求变化进行快速及时的响应。多方因素致使第三方物流无法及时快速响应。博科资讯董事长沈国康指出,由于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储运业转型而来,大都未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第三方物流快速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变化的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2009年实地走访了百余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的几种因素致使第三方物流无法及时响应客户变

44、化需求。3.3.1制度不健全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主要是指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行业管理制度等。虽然我国在这些制度方面的改革已有了动作,但还远不能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企业在改善自生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市场之间的重新配置。5但第三方物流市场秩序还不规范,行业道德低下,人们的公平竞争、公平交易意识淡薄。另外企业融资制度、产权制度、产权转让制度、市场准入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要求,企业根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因而限制了第三方物流快速及时的响应。3.3

45、.2资源不能共享,竞争力不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行业与区域限制,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同时,由于物流活动分布范围广,物流的发展就要涉及到物流基础建设、物流装备更新、物流资源整合、物流产业政策、土地使用、服务及运输资格准入等问题。而在我国这些问题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刚刚起步,因此物流市场管理与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分割、条块管理体制。各个部门自成体系,各有一套标准。从各地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因此,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部门化、区域化特征,工业、商业、物资、交通等各自为政,都在上项目、抢市场

46、,相互间协调性差,造成了资源浪费。这种局面也造成了物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降低而成本提高,严重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53.3.3服务质量不高国内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服务范围目前仍限于我国境内(或境内某一地区),网络化功能较弱。除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5大多数企业还只是被动的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物流增值少。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

47、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3.3.4物流人才匮乏,相关教育处于落后状态物流业发达国家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以美国为例,其国内近50所大学设置了物流管理或者供应链管理专业,一些商业院校还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另外,在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管理的职业教育。据美国对其高级物流主管人员的调查表明,这些人中约91%的人拥有学士学位, 51%的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在拥有学士学位的物流主管中, 60%在大学时所学专业为商业管理(包括物流管理),而在取得了硕士以上学位的主管中,

48、 84%出自工商管理硕士(MBA)。获得物流和运输专业硕士学位的物流主管约占24%,并且这一比例逐年在上升。相比而言,我国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在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还不多,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也刚刚起步,职业教育更加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在我国从事物流工作的队伍中,真正接受过物流专业教育的人很少,物流人才的紧缺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53.3.5物流技术有待提高建立一个高速畅通、动态互联的标准化信息系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保证其各项职能相互协调并保持高效,实现与其他企业联盟,使得物服务整体化的必要条件。由于我国网络普及情

49、况较差, EDI技术还很落后,难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和交换,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信息数据系统都是相互孤立和静态的。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手段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RS)、射频识别装置(RF)、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等的使用还不是很广泛,这直接影响了物流中心与用户各方的沟通和协作,阻碍了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另外,我国物流中心的设施普遍比较落后,未达到第三方物流的条件。智能化、自动化仓库还比较少,仓储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信息流通不畅,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的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难以满

50、足货主企业的要求。1总之,信息化不应只针对局部供应链流程的信息化建设,而应通过信息化实现供应链的整合。供应链的信息化整合是要旗帜鲜明地贯彻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通过“操作层”、“决策层”和“供应链电子商务层”这一结构清晰的框架,为第三方物流提供着眼于全面资源整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从上至下解决第三方物流无法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变化的硬伤。第4章 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的发展对策及建议.4.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定位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及其迅速,国内学者对于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定位、战略与策略方面的问题也做了相关研究。董千里(2000)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战略。在中国加入世界

51、贸易组织后,跨国企业将进入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为了迎接挑战,TPLSP应基于供应链管理进行第三方物流战略设计,转变经营理念,定位经营主体角色,重新进行流程设计,并注重创新精神。欧阳电平和罗霄(2002)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环境创新的要件,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在潜力巨大的物流市场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在分析中国物流业的市场空间、行业机会和本土化优势,企业面临的技术、成本等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进入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策略。另外,彭本红和孙绍荣(2006)利用生态位理论,对物流市场进行了战略细分,分析了三种典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生态位的最佳分布(即

52、最佳的市场战略定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指出第三物流联盟是物流企业竞争与合作的典范;并从生存力、协调发展力和竞争力三个层面建立了第三方物流联盟的生态位结构模型。具体如下:4.1.1加强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系统整合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市场潜力巨大以及发展势头迅猛,为顺应经济发展对企业合作、规模化的要求,使得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系统整合。1、建设辐射面更广的业务配送网络物流业是一种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明显的行业,只有具备足够大而全的网络体系,优势才能明显、成本才能不断降低、速度才能更快。因为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网络可以减少往返空载,提高仓库的使用率,加快仓库的周

53、转。其实,这也是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建设功能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交易范围的扩大,跨地区、跨国界的物流活动愈发频繁,要求物流企业的活动范围更广,多式联运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更强,以满足长距离、大跨度的运输服务。安全、快捷、及时、准确是现代物流服务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要提高交易速度,并使配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更紧凑和合理,就必须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条件下完成。在国外物流业普遍信息化的背景下,我国物流企业如果要跟上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建立新型而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实现我国物流的

54、市场化、现代化、社会化和信息化。3、结成广泛而统一的利益战略联盟所谓第三方物流战略联盟是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组织形式,它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相关的组织为了及时、有效地提供一定范围内的物流服务,最大化物流服务产品的效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而同相关企业或者同类企业通过股权或非股权形式建立起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关系。(1)建立战略联盟是解决我国第三方物流业规模问题,并促进其做大做强的主要途径。通过联盟伙伴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迅速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降低物流成本,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减少物流产品的结构性过剩,提高物流企业的利用率,优化第三方物流行业资源

55、配置。(2)建立战略联盟是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竞争是停留在价格竞争的初级竞争阶段,竞争成本高,效率低。建立战略联盟,通过契约的形式,用竞争和合作取代低水平竞争,促进联盟企业在提高顾客满意度上多下功夫,有利于缓解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规范市场行为,提高竞争水平。同时,建立战略联盟也是物流企业取得价值链优势,增强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3)建立战略联盟是提高我国物流管理和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建立战略联盟,特别是通过与国际性物流公司的合作,可以使我国物流业得到学习和掌握国际物流管理经验和先进物流技术的机会,有效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的

56、管理和技术水平。4、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自身规模企业并购作为现代企业资本经营的有效形式,是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源优化配置的最重要形式之一,是优化市场资源的有力方式。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并购是优化我国第三方物流组织的重要途径,它对扩大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增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并购可以使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通过企业并购特别是优势物流企业之间的并购,可以加快物流行业优胜劣汰的进程,减少物流市场的过度竞争,并迅速壮大企业实力,扩大企业规模,提高资源和市场的集中度,取得规模经济效益。4.1.2 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战略目前在我国注册从事物流行业的本土公司己有

57、上万家,既有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又有中小型第三方物流公司。但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其余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在整个物流行业举足轻重。然而要发展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定位至关重要。1、业务定位正确的业务定位就是寻找大型物流业的市场服务缝隙。第三方物流业的服务产品包括多个层次,多种子产品。大型物流企业不可能包揽所有的物流配送业务,并且大型物流企业往往不愿提供一些低值零散的物流服务(如代为报关等),所以这些小的物流业务正是中小物流企业用武之地;其次,中小企业要选择那些所需设备资金规模不大、网络要求较低、地域要求较高的物流服务作为主营产品;再次,积极进行创新。例如,新兴的物流过程

58、管理、物流决策、数据采集等信息业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该领域的资金门槛低、规模小,对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2、准确的服务产品定位(1)定位于定制化服务物流。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往往需要在路线设计、运输工具安排、配送时间要求和分拣包装等服务方面有定制化要求,这种产品的定制化对于应对较为灵活的中小型企业较为有利。经营产品多样化,加上零库存要求,这意味着大多数零售企业具有独特的分拣、配送要求,物流需求成小型化、多样化特点。这些分散化的物流需求为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2)定位于区域型服务物流。地域性差异和交通情况往往会给中小型物流企业造成市

59、场机会。因此,中小型企业可以利用本地的地域性优势,参与到大企业的服务过程中,接受大物流企业的二次业务外包创造了条件。4.2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前景规划 要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业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深入的了解第三方物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与特点,根据其特点提出合理的战略目标。4.2.1我国第三方物流目前的发展趋势1、规模化现代物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集中,并通过国际兼并与联盟等整合手段,形成越来越多的巨无霸。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大潮中,不仅全球航运界的各大船公司跨国兼并、联盟、联营如火如荼,国际物流业也在加速行动。这些物流公司通过重组、资本扩张、兼并、流程再造等形式,已经形成了跨

60、国综合物流企业。这些物流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验、全球性的服务网络。兼并活动不仅拓宽了这些企业的物流服务领域并且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对我国而言,加入WTO以后,由于我国物流行业是承诺开放的领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使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国内物流企业加大整合改造力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2、电子商务化近年来,电子商务成为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最大的增长机会;因为目前大部分物流公司及其客户都已经具备电子物流渠道,许多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也建立了独立的分支机构或特殊的内部组织为其客户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其中,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电

61、子商务业务收入有45%来自B2B交易,55%来自B2C业务。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由网络经济中涌现出来的电子商务企业,最终将明白:没有现代化物流系统为依托,自己将成为时代浪潮中的泡沫被淘汰;而传统的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也逐步认识到,如果不乘上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快车,就将被时代所抛弃。3、特色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的生产经营已逐渐从少品种、大批量为特征的大众营销阶段转向以多品种、小批量为特征的差异化营销阶段,讲求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来制定物流服务及产品。这种趋势反映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就要以特色的服务来适应市场的需求,

62、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协作,保证信息在两个组织的管理层之间流动,使之与每个公司的垂直沟通相结合。(1)个性化物流许多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对象并不多,只有一家或数家,但服务时间却较长,往往长达几年,这异于公共物流服务“来往都是客”。这是因为各个行业与各个企业物流服务需求方的业务流程各不一样,而物流、信息流是随价值流流动的,因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应按照客户的业务流程来定制,这也表明物流服务理论从“产品推销”发展到了“市场营销”阶段。(2)绿色环保物流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物流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如运输工具的噪声、污染排放、对交通的阻塞等,以及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的不当处理所

63、造成的对环境的影响。为此,21世纪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绿色物流。绿色物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二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4.2.2第三方物流前景与展望中国入世后,在物流领域完全实现了承诺,有的提前了承诺期,2004年12月11日开始,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领域全面开放,工业与商贸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始打破,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已成为一大趋势,特别是物流业务的外包,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在,中国第三方物流产业雏型已经形成,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

64、成部分,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的比重逐步增长。进入21世纪,中国第三方物流将进入更加理性、健康的发展阶段。客户需求将进一步增长,服务企业将进一步成长,合作关系将进一步成熟,市场环境将进一步改善。1、客户需求进一步增长随着中国逐步向“世界制造工厂”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企业通过物流外包来满足市场急剧扩张的需要。已经外包物流的客户将会不断扩大物流需求范围,提高物流需求层次,充分利用物流服务商的网络与技术能力,挖掘物流外包带来的效益潜力。典型行业的外资企业和新兴企业仍将是物流需求的主要来源,第三方物流的客户需求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2、服务企业进一步成长客户需求的范围扩大与层次提升,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必须拥有独特的技术、全域性覆盖和有经验的人员。传统企业将进一步突破体制障碍进行资本运作,外资企业将加大投入以实现在中国的控股或独资经营,各类物流企业中的佼佼者将在一系列重组与购并后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确立在特定物流市场的领先定位。主要物流企业所进行的物流网络布局和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新的能力,这在提高中国物流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将使物流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而大多数区域性物流企业,则可能成为物流巨头的购并对象,或通过专业化发展,成为物流巨头在供应链物流服务中的分包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