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钢大厦建筑设计说明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68872092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莱钢大厦建筑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莱钢大厦建筑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莱钢大厦建筑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莱钢大厦建筑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莱钢大厦建筑设计说明(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莱钢大厦方案设计说明建筑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 莱钢大厦设计任务书1.2 莱钢大厦招标书1.3 青岛市规划局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审查意见书(青规规审字200499号)1.4 青岛市规划局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青规规条字20049号)1.5 青岛市崂山区万杰医院南侧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1.6 “崂国土储04-5#-3地块”主要规划设计条件及崂国土储04-5#-3宗地宗地形图1.7 有关的规范与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37-87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90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8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8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JGJ64-8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BJ16-

2、87(2001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1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年版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 GB/T 14308-19972 环境与概况2.1 基地与环境现状基地位于青岛市海尔路西侧,135号线北侧,万杰医院南侧崂山国土储04-5#-3地块,总用地面积20.03亩。折合13353。属于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西侧与135#线围和万杰医院以南开发区域中最南端的地块。基地东北面临海尔路,与现有裕龙大厦等多幢高层建筑隔路相望。东南面不远处就

3、是著名的石老人海水浴场,项目建成后在酒店、办公楼上可远眺蔚蓝的海面与点点风帆,是一处极好的景观建筑群。基地西南面是浮山森林公园,山体虽不很高,却是郁郁葱葱,别有情趣。贴邻基地西侧是规划的市政绿化带。基地西北面是一片待开发的土地。该区域将与本基地一起形成青岛市未来CBD的次中心。基地形状呈直角梯形。地势有较大起伏,东南低,向西逐渐升高,最大高差将近13M。基地东面的海尔路已经建成,而135#线仅有规划,尚未建成。2.2 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一幢28层的五星级宾馆、一幢16层的高级商务办公楼和35层的裙房组成。由于基地地形的变化,商场、酒店、办公入口的地坪分别相差12层,因此各幢建筑的层数均由各自的

4、入口地面起标。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78612,其中地上为56632,地下为21980。a. 宾馆楼宾馆楼是本项目的主体建筑,宾馆的客房主要设置在裙房高度以上,它又按二个共享中庭的位置分成上下二个区域,下面8层为商务行政区,主要为需要住宿兼办公的客人提供服务。上面15层为宾馆客房区,除标准客房、套房外,还包含了第27层的总统套房等高级豪华套房。这些客房均围绕着共享中庭设置,三座观光电梯穿梭于上下中庭与底层大堂之间,体现出高尚典雅的氛围与现代五星级宾馆的文化内涵。b. 办公楼办公楼主要供商务出租使用。根据建筑橄榄形的平面特点和结构的可行性,把办公楼的两个尖端区作为垂直交通和辅助房间使用,把中间一个连

5、通的大空间作为办公区。有利于办公内部不同分隔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出租对象。c. 裙房裙房内设置各种会议、餐饮、商业及健身娱乐设施。地上一层即酒店入口层以大堂及配套房间和健身娱乐为主,二层以餐饮为主,三层主要设800的多功能厅及中小会议室。四层设部分会议,卡拉OK娱乐用房。地下一层东面部分为商场,可由海尔路直接进出。d. 地下室从酒店入口层起算,本工程有二层地下室,主要用作车库及大楼机电设备用房。在地下一层,除东部的商场外,还安排了职工食堂、酒店厨房的卸货区、库房、初加工区域以及洗衣房和垃圾房。地下二层的层高有6M,中间设一个钢结构夹层停车库,以满足规划对汽车停车的指标要求。3 总图设计3.1 总

6、平面布局本工程基地呈梯形,东西长,南北稍窄,东部略大。所以设计中的主体部分28层酒店雄踞于基地的东北侧,以取得宽敞的空间和开阔的视野。酒店的大堂结合商业裙房的布置在南面形成一个开阔的广场。以一个大展开面迎向135号线路,体现出酒店的尊贵和卓尔不凡。办公楼位于基地西侧的中部,南北各出现一个广场空间。南面的广场迎向城市干道135#线,是联系已有城区的一个纽带,北面的广场面对规划中的CBD与未来的办公区,默默进行着跨越式的对话。使得建筑在整个规划区中衔接自然,得体。商业裙房将二幢高楼连成一气,从东,南两个方向吸纳人流,东侧面临的海尔路按规划要求只能开设人行入口,行人可以经由此处进入商场,与酒店人流明

7、显分开。在沿东南街角处裙房的形体变化,结合随地形跌落的绿化环境设计,起到了过渡与隔断的作用,并形成良好的街角景观。本项目总体布局的特点是功能分区明确,主楼、裙房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综合空间,并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创造出良好的城市景观。3.2 总平面交通与竖向设计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空间与环境和组织好各种人流、货流的交通流线是酒店类建筑设计的关键和难点,本设计巧妙利用了地形高差,对各种交通流线进行了合理的安排。规划要求基地机动车入口安排在135#线路和L-3线,东面海儿路只能作为人行入口,而基地西侧直接连接城市绿化带,不能有道路穿越,因此对酒店、办公的交通组织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酒店、

8、办公楼在城市中的对外形象以及对外交通和迎宾的需要,把酒店、办公的入口面向135#城市干道,而对于后勤服务的车流和酒店食品、用品、商场进货、垃圾运出等路线则通过在基地北侧的L-3线来解决,包括内部职工上下班的路线均由L-3线出入,从而保证了主要朝向、主要临街广场为客人服务。具体做法为在海尔路一侧设置了商场顾客的主要出入口,利用地形高差,避免了与酒店人流和货流的交叉。沿城市干道135#路,利用了东低西高的地势,设置了两个标高不同的出入口广场,偏东较低的一个为酒店的主入口,偏西较高的广场为办公楼的出入口。较好地满足客户的车流和人流,并均能方便地进入地下车库。场地内设有阶梯式绿化跌落使上下三个入口广场

9、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北面经L-3线的车流与商场货流,也是利用了场地的高差,自然区分开。本工程总图的竖向设计也很有特点,在满足规划指导意见的框架下,充分利用基地西高东低的地形现状以及浮山作为城市背景的有利条件,对基地三个入口广场的标高,二幢高层主楼的位置、高度以及裙房的形体和相互关系的配合上作了充分的考虑。商场入口广场的绝对标高为14.95m,是全场最低点,比海尔路人行道略高,方便顾客由海尔路的出入。随着135#线路由东向西逐渐升高,相应酒店与办公的主入口广场也相应提升标高分别定为19.35 m和22.95m。北面几个后勤入口平台也同样随135#线的坡度作了相应设置,满足了车流、人流的顺利进出。酒

10、店主楼28层,置于基地东北侧,离海尔路、135#线转角较远,主楼下还有低层裙房过渡,有利于减轻高层建筑对城市街道的空间压力。其屋顶最高处绝对标高为137m,满足了机场航线对基地的净高要求。西侧16层办公楼离酒店楼有26m距离,绝对标高为82m。建成后两幢主楼独特的屋顶形式以及与裙房之间的高低错落,衬以西侧浮山的起伏山形将一起形成该地区丰富的城市天际线。3.3 绿化与环境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自身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自然景观。本综合楼的绿化与环境设计原则是结合地形营造基地内的小环境,并融合在城市的大环境中。基地位于一个坡地上,基地的绿化结合地形特点,以平面绿化与不同标高的垂直绿化相结合。南

11、面的绿化以突出酒店和办公入口为宗旨,处理得比较丰富,以层层跌落的形式,将绿地与地形完美的结合起来。北面的绿化比较完整,在不同的场地标高上,以大块面 的绿地为基地创造良好的绿色空间。设计中充分利用裙房屋顶,结合屋顶游泳池和咖啡屋,布置了大量的屋顶绿化。既为来屋顶休闲观光的客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两幢主楼上的房间提供了绿色的屋顶景观。综合楼的设计还特别强调了借景,充分利用了青岛美丽的自然景观,石老人海滩与浮山都被导人酒店和办公的视野。蓝天、碧海、青山与近处的啤酒城的繁华共同构成一幅青岛海滨特有的图画,展现给来此住宿和办公的每一位客人。4 单体设计4.1 建筑形体立意与构思特点建筑形体与立面设计的

12、宗旨是为了体现莱钢集团的企业特点,并在该地区成为一个标志性建筑。建筑的规模决定了它的体量,设计中的综合楼群体以三个体量层层拔高,形成自身的稳定感,也象征了企业的欣欣向荣。酒店的体形由三个椭圆柱体组成形体逐次升高,在建筑的顶端以一个花瓣状的构图结束,充分体现了钢材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以金属与玻璃相互对比、映衬的材料特性,来塑造建筑的璀璨形象,闪烁于城市的基调中。办公楼的设计体现了工业技术的发达与现代的审美情结,双层立面的设计使立面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统一效果,在环境和节能上也进行了合理的推敲,斜向的构图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更体现出不平凡的企业精神与活力。裙房的立面活泼丰富,以体量的变化和细腻的对比

13、来演绎钢结构的挺拔,并着重在酒店大堂部位与街角转折处的各种虚实变化,使建筑的内部与城市外部空间互相渗透,达到整个建筑组群的设计风格统一。主题元素的运用与材质的选择有力的彰显了建筑的个性与地位。4.2 平面功能的安排与内部交通地下二层主要以停车库为主,还设有部分设备用房、发电机房、变电站、水泵房、空调机房等。车库有两条直线型双车坡道。6个人员出入口分三个防火分区,各分区以防火墙及防火卷帘分隔。地下一层(商场入口层)以商场和停车为主。东侧是商场和仓库,此外还设置了职工食堂、酒店厨房的初加工区、洗衣机房、垃圾房、后勤维修用房等。东北角是货运车的主入口,有2个直线双车道通入地下二层。一层(酒店入口层)

14、正中为酒店大堂及总台、商务、票务等附属用房。大堂内设自动扶梯直达二、三、四层。东侧是商场二搂,西侧为健身、桑拿洗浴中心、保龄球馆等。北侧设后勤人员出入口和厨房货物入口。二层(办公楼入口层)西侧主要是办公楼门厅,办公楼与裙房之间设有车道通到北广场,其余部分主要以各式餐厅为主,辅以相应的厨房。三层以多功能厅为主,多功能厅周边设休息厅等,以自动扶梯为主要垂直交通,另外有5个中小会议室。其中多功能厅配有同声翻译等设施。四层有2个会议室,5间KTV包房,游泳池设备用房等。由此层起办公楼部分已为出租办公用房。五层为裙房屋面(休闲屋顶绿化,室外游泳池等),也是酒店设备管道的转换层,并部分利用作为酒店管理办公

15、用房。酒店主楼6-14层为商务酒店层,14-28层为宾馆客房层。其中27层设有总统套房等高档客房。所有客房均围绕中间的共享中庭布置。办公楼由4层起均为标准办公层。由于将垂直交通置于两端,中间采用大空间,标准层可适用于各种办公或会议的布置方式,灵活、方便。酒店的垂直交通主要采用一部对外的观光电梯与三部共享中庭内的观光电梯。既满足了垂直交通的需要,也为酒店内外增添无穷的情趣。另有两部消防兼服务电梯5 消防设计总平面设计中利用基地内及邻近道路设环通消防车道,高层宾馆楼及办公楼的北广场各设消防登高面,且各高层均有大于1/4以上周边直接落地。本工程类别为一类建筑,按防火等级一级设计。地上、地下均按防火分

16、区的要求设置疏散楼梯。酒店共设四台客梯、2台服务电梯兼消防电梯和2部防烟楼梯。办公楼共设三部客梯、一部消防电梯、2部防烟楼梯。裙房部分包括商场按防火分区至少每区设2个封闭楼梯,以满足疏散要求。对于酒店共享中庭的消防设计,原则上打算按每标准层设一防火分区,同时参照上海金茂大厦酒店中庭的消防方式,在每层中庭环廊上由给排水专业作适当的放火分隔设计。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基地面积:13353总建筑面积:78612 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1980 地上建筑面积:56632容积率: 4.24绿化面积:4006绿化率: 30 %建筑密度:32.7 %总停车数:566辆 其中地下车位: 552辆 地面停车: 14

17、辆各类酒店客房数总共 351套 其中行政标准间A: 96套 行政标准间B: 16套 行政套房: 8套 酒店标准间A: 173套 酒店标准间B: 25套 酒店套房: 32套 总统套房: 1套结构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莱钢大厦项目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西侧,135号线路北侧,新型中央商务区东南,是集五星级酒店、办公、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高层建筑。其中酒店主楼28层,总高117.8m,办公楼16层,总高70.0m,裙房4层,总高18.5m。地下室层数为2层。投资方为青岛莱钢集团,为体现其企业形象,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和特点,本工程主要采用钢结构体系。2 设计依据2.1 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2.2 规范:1)

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J 186-2002)7)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98)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9)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10) 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YB 908297)1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范(JGJ 1382001)12)

19、钢混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YB 923892)13)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90)14)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791)1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94)(2002年版)1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1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 JGJ1022002 )及山东地区相关规程、标准2.3 计算程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3 设计技术条件: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丙类。3.2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3.3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3.4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3.5 恒荷载结构构件自重按建筑

20、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中有关附表取值。A 活荷载办公2.0KN/m2走廊 2.5 KN/m2楼梯2.5 KN/m2消防楼梯 3.5 KN/m2阳台2.5 KN/m2大堂3.5 KN/m2商场 3.5KN/m2商店货区15.0 KN/m2餐厅3.5 KN/m2餐厅的厨房4.0 KN/m2健身房、舞厅4.0 KN/m2不上人屋面0.5 KN/m2车库及坡道4.0 KN/m2制冷机房8.0 KN/m2水泵房10.0 KN/m2电梯机房7.0 KN/m2变配电间10.0 KN/m2发电机房10.0 KN/m2隔墙等效均布荷载 1.0 KN/m2地面车行道20.0 KN/m2其他未定

21、荷载按实计算B 风、雪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中青岛地区:风荷载标准值0.70 KN/m2(100年一遇)。雪荷载标准值0.20 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A类。C 地震作用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中青岛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场地类别:I类。场地特征周期:0.30s。4 结构体系4.1 基础设计4.1.1 工程地质概况根据业主提供的一个平行于海尔路距地块北侧边界距离135米孔点勘察出来的地质概况:A 地层0.01.0米:人工填土。以砂土、粘性土为主。属14类土。1.02.0米:强风

22、化花岗岩。属25类土。 地基承载力 f=1000Kpa,E=45Mpa。2.05.0米:中风化花岗岩。属35类土。 地基承载力 f=2000Kpa,E=15000Mpa。5.025.0米:微风化花岗岩。地基承载力 f=4000Kpa,E=40000Mpa。冻土深度0.5米。B 地下水地下水位埋深45米,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C 持力层确定结合上部结构,根据地质情况初步拟定以微风化花岗岩或中风化花岗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具体待初勘地质报告提出后确定。由于场地高差有12米左右,待初勘地质报告提出具体地质情况后再虑场地地基的整治措施。基础形式:酒店和办公楼基础暂定为筏板基础,裙房下为

23、交叉梁基础。4.2 上部结构4.2.1 酒店酒店主楼采用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为了更好地满足建筑使用要求,结合酒店共享中庭设计布置剪力墙,剪力墙竖直贯通落地。墙体布置均匀、对称,能较好地满足抗风、抗震性能要求。4.2.2 办公楼办公楼采用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在建筑两边结合楼电梯间布置剪力墙,整个结构布置均匀、对称。4.2.3 裙房裙房拟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由于建筑需要,酒店主楼、办公楼主楼和裙房连成一体,酒店剪力墙和办公楼的剪力墙是共同的抗侧力构件,施工阶段温度应力问题尽可能利用后浇带解决,使用阶段通过计算和加强结构措施降低温度应力对结构的不利影响。平

24、面结构布置中,酒店主楼平面近似切角正三角形,外边线为光滑的弧形,表面的风压小,对于水平力由风荷载控制的酒店主楼是有利的。核心筒呈切角正三角形,剪力墙布置时考虑均匀对称,以减小水平荷载的偏心。地面以上楼层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压型钢板即作为施工阶段的模板,又代替使用阶段的混凝土板底钢筋。采用压型钢板与混凝土共同作用的组合楼板设计,混凝土楼板与钢梁共同作用的组合梁设计,以节约钢材,减少造价。钢结构框架柱采用焊接H型钢或十字型截面,主钢梁采用焊接H型钢,次梁采用轧制H型钢。钢柱及主钢梁采用Q345钢材,次梁采用Q235钢材。给排水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1.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

25、0031.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50045-95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J16-87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1.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1.6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951.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997年版) GBJ140-901.8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336-20021.9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 CECS14:20021.10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1.11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03年版) GB

26、50038-941.12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50098-981.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 GBJ13-861.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 GBJ14-871.15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02年版) GB50028-931.16 山东地区设计规程及标准1.17 莱钢大厦设计任务书1.18 建筑专业提供的方案图1.19 业主提供的区间路管线综合规划图2 项目概况莱钢大厦项目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西侧,135号线路北侧,新型中央商务区东南角。莱钢大厦地上面积约56632平方米,地下面积约21980平方米,地下室内有车库、设备用房及职工内部用房,地

27、上由裙房和二栋塔楼组成,一栋为28层的五星级酒店,配套商场、餐饮、会议及健身娱乐,另一栋为16层的甲级智能化办公楼,3 设计内容3.1 生活给水设计冷水系统。3.2 饮用水设计开水系统和饮用水系统。3.3 热水设计热水系统。3.4 排水设计污水系统及废水系统。3.5 雨水设计雨水系统。3.6 消防设计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及灭火器。3.7 喷泉及水景设计喷泉及水景系统。3.8 游泳池循环水设计游泳池循环水系统。3.9 环保节能设计。3.10 根据地区节水要求,可加设中水系统及中水处理站。4 生活给水4.1 生活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市政自来水水质应符

28、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基地内酒店生活用水水源可根据需要先进行预处理,以满足高品质用水需求。市政自来水经水表计量后供基地内使用。自东西二側DN300市政自来水管网引入二根DN200生活消防给水管,于建筑物周围形成环状给水管网,供建筑物生活消防用水。4.2 用水量标准及水量:类型用水量标准数量最大日用水量(m3 /d)最大小时用水量(m3 /h)酒店客房400 升/床、日折合700床28053商场6 l/ m2、d10000 m2607.5餐饮40 升/人、次折合280人11.22游泳娱乐454员工100 升/人、日400人406办公50 升/人、日1000人507.5喷泉水景162

29、空调补充水36022.5洗衣房60升/kg干衣759.5绿化及道路205未予见水量10%10531314.3 供水方式:供水主要分酒店供水和办公供水二块。酒店供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供水、水池变频水泵加压供水及水池水泵屋顶水箱供水组成,屋顶设备用房内,加配小型生活变频水泵机组,以满足顶部几层生活供水压力。酒店地下室设集中生活水泵房,设置变频生活水泵三台(其中一台备用),不锈钢生活蓄水箱一个,分格,容积为120m3。屋顶设置不锈钢生活蓄水箱一个,分格,容积为30m3。办公供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供水和水池水泵屋顶水箱供水组成,屋顶设备用房内,加配小型生活变频水泵机组,以满足顶部几层生活供水压力。

30、办公地下室设集中生活水泵房,设置生活水泵二台(其中一台备用),不锈钢生活蓄水箱一个,分格,容积为40m3。屋顶设置不锈钢生活蓄水箱一个,分格,容积为15m3。4.4 生活给水管根据各使用单位分别设计量水表。4.5 生活水泵为低噪音优质水泵,水泵基础设隔震器,与水泵连接管段设隔震软接头,水泵房内管段吊架采用弹性吊架。4.6 生活给水竖向分区供水,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控制在0.35Mpa以内。5 饮用水5.1 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饮用水由酒店饮用水和办公饮用水二部分组成。5.2 五星级酒店设置开水供应系统和饮用水供应系统,开水由电开水炉供应,开水水源须经活性炭过滤。甲级智能化

31、办公楼设置饮用水供应系统。5.3 饮用水设备设置在地下室饮用水设备间内。5.4 饮用净水深度处理主要装置:机械过滤器臭氧氧化接触器活性炭过滤器离子交换器水箱膜处理设备紫外线消毒器与二氧化氯发生器水箱。5.5 饮用水水质须满足饮用净水水质标准。6 热水6.1热水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热水供水方式与冷水供水方式相同,以保证冷热水供应系统在配水点处有相近的水压。6.2热水用水量标准及水量(热水温度按600计)类型用水量标准数量最大日用水量(m3 /d)最大小时用水量(m3 /h)酒店客房160 升/床、日折合700床11221餐饮20 升/人、次折合280人5.60.7游泳娱乐131.5员工50

32、 升/人、日400人205办公10 升/人、日1000人102洗衣房20 升/ kg干衣253未预见水量10%204376.3最大小时耗热量为2800KW。6.4热源由城市地下热交换站提供。地下室热交换器设备间内设置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共分五组:酒店客房一组,3台,总容积为10.5 m3;餐饮一组,1台,容积为0.5 m3;游泳娱乐一组,1台,容积为0.75 m3;员工淋浴和洗衣房一组,2台,总容积为4 m3;办公一组,1台,容积为1 m3。6.5热水供水系统中,根据市政自来水总硬度,配置水质软化处理设备或杀菌除垢仪。6.6热水供水系统中设置热水回水管道,循环管道同程布置,设循环

33、泵,采取机械循环。6.7开式热水供水系统中,设置泄压阀和膨胀管;闭式热水供水系统中,设置泄压阀和压力式膨胀罐。7 排水7.1排水体制为雨污水分流制。7.2基地内污废水平均日流量为410m3/d,污废水平均小时处理量为18m3/h。7.3地下车库地面废水排入隔油集水井,由潜水泵排出,厨房油脂废水经室内隔油器和室外隔油池处理后排出,基地内污废水一同排入市政排水管,市政排水管内污水由地区污水处理厂接纳处理。如市政排水管内污水不能排入地区污水处理厂,则在基地内设二级生化污水处理站,污水经处理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污水排水总管管径为DN300。7.4高层污废水立管设专用通气立管,以利排水畅

34、通。酒店内生活排水支管,设置器具通气管,以满足客人对卫生和安静要求。8 雨水8.1雨水量按当地雨量公式计算确定。建筑物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按3年考虑。8.2基地内地面高差较大,室外地面雨水通过室外雨水井和室外雨水明沟收集排出。8.3基地内雨水排至市政雨水管网。二处雨水排水总管管径为DN300。9 消防9.1消防用水量标准:室内消火栓给水量为40 L/S,火灾延续时间按3小时计;室外消火栓给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按3小时计;自动喷水灭火水量为27 L/S,火灾延续时间按1小时计;水喷雾灭火水量为25 L/S,火灾延续时间按1小时计。消防用水量合计为97 L/S。9.2地内消防设施:消火栓给

35、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及灭火器。9.3五星级酒店和甲级智能化办公楼共用消防设施。9.4基地内建筑物地下室设置有效容积为860立方米的消防蓄水池和集中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泵房内设消火栓给水泵二台、一用一备;自动喷水灭火给水泵二台、一用一备;水喷雾灭火给水泵二台、一用一备。酒店屋顶消防水箱贮存18m3初期消防用水,高位消防水箱出水加设增压设施。室内消防用水均由消防水泵加压供给。9.5大楼内设消火栓给水系统,每层平面均设有室内消火栓及消防软管卷盘,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分。消火栓栓口压力大于0.35MPa,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室内消

36、火栓给水管形成环状,确保消防安全供水。消火栓给水系统分上下二区,以保证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大于0.80Mpa。室外设置三套消防水泵接合器。9.6大楼内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按中危险II级考虑,喷水强度8 L/min.m2、作用面积160m2,系统最不利点工作压力为0.1MPa,每层每个防火分区设水流指示器。自动喷水灭火给水泵开启,由湿式报警阀处压力开关控制。室外设置二套消防水泵接合器。9.7大楼地下柴油发电机房,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室外设置二套消防水泵接合器。9.8大楼内中心计算机房,设置气体灭火系统。大楼内每层平面设置灭火器。9.9消防蓄水池和屋顶消防水箱分别配置电杀菌除垢仪,以

37、满足消防用水水质。9.10室外设置室外消火栓。10 喷泉及水景:10.1基地内喷泉及水景,设置池水循环系统,池水循环系统上配电子处理器。11 游泳池循环水:11.1大楼内游泳池,配置池水循环系统及水质净化装置。11.2游泳池水循环净化加热主要装置:平衡水箱循环水泵絮凝剂比例投加系统电子流量计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罐多介质过滤器热交换器PH 值调节投药系统余氯调节投药系统。11.3游泳池水水质须满足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12 环保节能12.1 厨房油脂废水经隔油处理排出。如市政排水管内污水不能排入地区污水处理厂,则在基地内设二级生化污水处理站,污水经处理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12.2生活

38、水泵为低噪音优质水泵,水泵及其它震动源都经隔震处理,噪声经消声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12.3低区生活水泵机组采用变频生活水泵机组,以达到节能要求。12.4大便器冲洗水箱和卫生水嘴采用节水型。大便器采用低噪音大便器。12.5热交换器和热水管外加保温材料保温,以满足节能要求。电气设计说明1 工程采用的主要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1.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1.2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1.3 低压配电装置计规范 GB50054-951.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TGJ/T16921.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50045951.

39、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50057941.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1.8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133901.9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1.1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J08-107-20041.1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1.1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 JGJ50-20011.13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941.14 人民防空地下室防火设计规范 GB50098-981.15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90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

40、标准、山东省及青岛市地方设计标准、规程2 设计范围2.1 供配电系统(包括应急发电机在内应急供电系统)2.2 照明配电系统2.3 动力配电系统2.4 防雷接地系统3 供配电系统3.1本工程主体建筑由一幢28层五星级酒店和一幢16层智能化办公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8612m2;其中地上建筑56632m2;地下建筑约21980 m2。 3.2酒店主楼总建筑高度99.85 M,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大楼内主要消防设施如喷淋泵、消防泵、消防电梯、应急照明、消防控制中心、安保中心、通讯中心、酒店管理计算机系统、航空障碍指示照明等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并该部分用电负荷均属于特别重要负荷;其它如宴会厅、多功能厅

41、、剧场、高级客房等重要活动场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其它非消防的重要设备如客房照明、生活水泵,客、货梯、自动扶梯、机械式停车设备等用电负荷属于二级负荷;除此以外的酒店用电属于三级负荷。3.3办公主楼总建筑高度66.3M,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其主要消防设施如喷淋泵、消防泵,消防电梯,应急照明,消防分控中心,安保中心,通讯中心,智能化管理中心等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其它用电负荷均为二、三级。3.4 负荷估算酒店部分:Pe=100w/m2x27600m2=2760KW Pjs=0.5x2760=1380KW办公部分:Pe=120w/m2x18000 m2 =2160KW Pjs=0.8x2160=1728

42、KW14层公共部分:Pe=150w/m2x20000 m2 =3000KW Pjs=0.8x3000=2400KW地下部分:Pe=15w/m2x21592 m2 =324KW Pjs=0.8x324=259KW其它(室外道路照明、建筑屋立面泛光照明):150KW(估)合计总安装容量:Pe=8244KW ;计算容量Pjs=5917KW或6575KVA。 经上述用电负荷估算,大楼设计电力变压器容量8000KVA;选用4台2000KVA电力变压器。应急负荷按15%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估算应为 1200KVA;设计选择二台600KW应急发电机组。3.5 供电电源3.5.1由于本工程受电设备总容量为8000

43、KVA,根据有关要求该设备总容量应采用35KV电压供电;但考虑到采用35KV电压供可能造成电气工程投资的增加,本工程供电电源电压等级暂考虑由市政电网引来两路独立10KV高压专线电源供电(注:可行性待与当地供电部门商榷)。根据青岛市崂山区万杰医院南侧地块管线综合规划图,本工程所需电力10KV线路由海尔路引入。3.5.2高压系统两路电源采用单母线分段系统,两段10KV母线之间设联络开关,分列运行互为备用。平时各段10KV母线独立运行工作,每路10KV线路承担一半的总变压器容量(4000KVA),当一路10KV电源停电时,通过10KV联络开关接入非停电10KV线路,达到互为备用。为确保一级用电负荷中

44、特别重要负荷,设计二台600KW应急发电机组作为第三电源。3.5.3 10/0.4KV变配电所及发电机房布置在地下室靠海尔路侧。二路高压10KV进户线路采用直埋电力电缆。3.5.4本设计二台应急备用发电机组采用并列运行工作方式;并以放射式向各低压应急母线段馈电。发电机电源与市电电源之间设有机械和电气连锁措施。发电机能满足手动和自动启动两种功能;当二路市电同时停电时(高压系统停电信号)应能在15秒钟之内启动预定的一台机组,而当运行负荷达到60%发电机额定功率时启动第二台发电机组自同期并列运行。当一路市电停电时(高压系统停电信号)不自动启动任一台机组,但可手动启动机组。3.6 低压配电系统3.6.

45、1所有低压配电系统电压等级为AC380/220V。3.6.2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方式;在变压器低压侧母线段设联络开关;母联开关设电气及机械闭锁,防止两路电源并联运行。3.6.3大楼内主要消防设施等一级用电负荷采用两个不同低压电源系统供电,并在负荷末端安装双电源自投自切装置(ATS)。大楼应急发电机组低压配出线路与各段低压配电母线设联络开关。确保在正常运行电源停电时发电机备用电源投入或火灾事故状态下应急负荷的第三备用电源。大楼客房照明、客运电梯、生活水泵、宴会厅、多功能厅、剧场、高级客房等重要活动场所空调及照明等二级负荷采用两个不同低压电源系统供电,并根据实际情况在负荷末端安装双电源

46、自投自切装置(ATS)或接入变配电所低压应急母线段供电。但在大楼火灾事故状态下根据消防指令切除电源。3.7 大楼用电无功功率补偿采用变配电所低压0.4KV母线侧集中自动补偿。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不低于0.9。对于用电负荷无功补偿容量大于100Kvar时,宜采用就地补偿方式。3.8计量采用高供高量。两路10KV高压电源侧设电业专用计量柜。计量器具如P.T,C.T有功,无功电度表应由电力公司提供。大楼内部将根据需要装设二次计量电度表(与大楼BA系统配合建立计算机远传自动抄表系统)。变电所10KV高压系统操作电源采用DC110V,20AH。3.9 高压开关柜选用KYN28-10型手车式中置柜,10KV

47、高压断路器选用真空断路器并配具有过流、速断、接地保护功能。3.10低压配电线路保护所有变电所低压配电线路均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其中,消防设备用电线路过负荷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仅动作于信号;其它一般用电设备线路则动作跳闸。负荷未端配电线路保护与上一级保护配合应有选择性。 保护电器第一级(变配电所0.4KV系统)断流容量不小于65KA;第二级(楼层配电装置)不小于35KA最末级不小于10KA。3.11 电力线路及敷设要求3.11.1电力垂直主干线(母线及电力电缆)应在专用电气竖井内安装。各楼层总电源配电柜和楼层公共照明配电箱均设在电气竖井内。3.11.2大楼应急配电线路采用阻燃耐火

48、型铜芯电力电缆,沿金属电缆桥架内敷设。电力电缆均应具有无卤低烟A级成束阻燃特性。3.11.3其他一般电力配电干线采用阻燃型铜芯电力电缆,沿金属电缆桥架内敷设。电力电缆具有无卤低烟A级成束阻燃特性。4 照明设计4.1 一般照明照度标准(具体平均照度要求如下) :位置 GB中等标准值(lx) 参照CIE标准设计建议值(lx)办公室会议室 150 500通讯机房 100 300网络机房 100 300CATV机房 100 300空调机房 100 150洗衣房 50 150汽车库 50 75变配电室 100 150客房会客间 75 150客房卫生间 100 150酒店门厅 150 300客房走廊 75

49、 100总服务台 200 500多功能厅 200 300500宴会厅 200 300500厨房 150 200酒吧咖啡厅 30 100美容室 300 300健身房 50 1504.2酒店部分公共区域(包括门厅多功能厅餐厅酒吧健身美容室游泳厅等) 一般场所照明灯具设计选型采用色温不大于3300K,显色指数大于80的高效节能型日光灯,金卤灯。4.3 办公区域照明电光源以T5,T8型高效节能日光灯为主。要求灯具采用无眩光办公型,色温40004500K,按模数化布置,配电子镇流器。眩光限制等级为I级。会议室照明除考虑水平照度外,垂直照度应不小于300LX。4.4 地下汽车库各层设备机房一般选用T8管长

50、管荧光灯具,并根据现场安装条件选用吊管装壁装安装方式。4.5 大楼安全出口疏散走廊等场所应急疏散指示照明,采用小功率带镍镉电池的LED节能灯具,应急保证时间不小于30MIN。4.6 室外道路照明及大楼立面泛光照明由地下室专门电源箱供电。同时根据现场条件安装分照明配电箱。室外道路照明灯具选择3.5M庭院灯和1M草坪灯。室外绿地照明配置小型彩色投光灯(光源一般为高效金卤灯) 。4.7标准酒店客房电气设计要点:客房床头控制面板选用微电脑控制移动触摸型。客房内灯光、电视、音响、时钟、呼叫信号及空调设备都在面板上集中控制。节电开关选用光电编码型。客房内冰箱电源插座、电子钟电源接线不通过节电开关。门廊灯采

51、用进门处和床头控制面板两地双控。客房通道下方设蓄光型自发光地脚灯。卫生间设置110/220V剃须插座。 标准酒店客房灯光设计要点:调光控制床头壁灯二只;台灯落地灯各一只;门厅小酒橱内设低压卤钨灯一只;门廊及卫生间嵌入装下照灯(门廊灯设带应急电池灯) 。4.8 照明控制:公共区域(包括地下车库)采用大楼BA集中控制管理方式。宴会厅、多功能厅、会议厅、酒店大堂照明采用智能调光控制。室外道路照明及大楼立面泛光照明采用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各层设备机房为就地扳把开关控制。应急照明为常亮工作方式。4.9 建筑物航空障碍指示照明:根据当地民航管制部门的规定,设置屋面航空障碍标志灯。4.10大楼立面泛光照明主

52、要由设在主楼正立面上各层隐藏安装灯带组成(酒店客房部分除外),背景亮度不低于150LX。整体照明可营造出祥和宁静富有变幻的夜景。具体方案待专项设计并与业主、当地城市灯光管理部门共同确定。4.11 防雷及接地4.11.1地区计算雷暴日数为23.1。本工程按二类防雷要求设计。4.11.2本大楼应设防直击雷,侧击雷和防雷电波入侵措施。4.11.3防雷装置包括屋面安装避雷针、避雷带接闪器;屋面避雷网格尺寸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利用结构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和利用地下结构底板内、桩内主钢筋做接地装置。引下线利用大楼周边所有结构柱内主钢筋或型钢均匀布置,间距不大于18M。4.11.4大楼45m

53、及以上部分外墙上的金属门窗、阳台金属栏杆等金属物应防侧击雷和等电位保护措施。大楼内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低端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4.11.5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形式,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4.11.6大楼低压电源系统采用TN-S接地保护制。终端配电箱各插座配出线路采用漏电断路器,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 30mA。4.11.7大楼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为A级。为保护大楼内重要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其电源线路应设置23级浪涌保护器。其第一级SPD标称放电电流应符合10/350us 20KA或8/20us 80KA; 其第二级SPD标称放电电流应符合8/20us 40KA。4.11.8为减低

54、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大楼内设总等电位连接和局部等电位连接措施。特别的,客房卫生间及公共浴室、游泳池应做可靠的局部等电位连接。4.11.9 大楼内通讯机房、消防控制中心、电梯机房用专用接地线引至总等电位接地装置。5 变配电装置PMCS监测系统要求5.1变配电设备高、低压主开关运行状态监视和故障报警。5.2变配电设备高、低压主供电回路电流、电压、频率测量及有功、无功电能测量。5.3变配电高、低压主母线电压测量。5.4变配电高、低压系统功率因素测量。5.5电力变压器温度测量及超温报警。5.6应急电源系统中发电机工作状态监视和发电机输出电源的电压、电流、频率监视

55、。6 大楼照明BA监控系统要求6.1对于公共照明(公共场所、走道、庭院、建筑物立面泛光照明)可以按时间表为控制依据,预设程序控制。6.2酒店宴会厅、多功能厅、剧场等重要活动场所可根据不同要求自动组合灯光,实现不同照明氛围效果。6.3能与大楼安保系统连锁动作,报警时自动开启报警区域的高光照明。6.4 BA控制中心可监控各楼层照明配电系统工作状态,故障状态;并在消防状态时与FA系统连锁,切断着火层非消防应急电源。7 大楼办公出租用户用电计量计算机自动抄表与用电超量监控系统要求建立一套办公出租用户用电计量计算机自动抄表与用电超量监控系统,并满足实时计量、分时计费、超限用电记录、费用计算、帐单打印输出

56、等功能。8 大楼动力BA监控系统要求配合其它工种(建筑、空调与通风、给排水等)所设计的各动力用电设备BA监控要求,预留各动力驱动电路BA监控接口。9 节能设计措施9.1大楼所选用电力变压器为低损耗、高效率型。9.2变配电装置深入大楼用电负荷中心,以减少线路损耗。9.3大楼内以电力能源为主的空调机组设专用计量装置,每个空调区域设温控器。9.4所有公共部位照明(如地下汽车库、各层设备用房、内走道、楼梯间、室外道路照明、建筑物立面泛光照明等场所)应选用节能灯具。其它室内场所照明在满足照明效果前提下,采用高效节能型灯具;不采用白帜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灯配用电子整流器或节能型整流器。9.5大楼内所有火灾

57、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和安全出口标志灯选用低功耗LED型。9.6公共部位照明正常情况下均为大楼BA装置自动点、灭控制。9.7大型宴会厅、多功能厅、酒店大堂应采用调光控制装置。9.8酒店客房设置插钥匙的节能开关及调光控制的床头灯和台灯。9.9办公楼内靠窗的灯具安装光敏传感器和采用独立控制开关。9.10控制各电力线路的最大压降不大于3%以减少线路电能损失。9.11采用合理的无功功率补偿措施,对远离变电所大功率用电设备采用就地无功功率补偿。10 消防电气设计该工程主体建筑由一幢28层五星级酒店和一幢16层智能化办公楼组成,根据国家现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和供配电系

58、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中相关要求,大楼内消防电源、火灾应急照明应满足下列要求:10.1大楼内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电动防火门和卷帘等消防用电属于特别重要的一级用电负荷。该一级负荷除由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外,还应设有应急发电机电源供电系统。应急发电机电源设有自启动装置,当外线二路供电电源失电后能在15秒内供电。10.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备的供电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10.3火灾应急照明:各楼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前室、室内疏散走道及大型宴会厅、多功能厅、酒店大堂、剧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重要的设备用房(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电话总机房、变配电所、发电机房、各层配电间);应急照明的照度要求满足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中一般场所要求安全照明的照度不低于正常照明5%;消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