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矫正、归正人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8852410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社会矫正、归正人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社会矫正、归正人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社会矫正、归正人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关于社会矫正、归正人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社会矫正、归正人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社会矫正、归正人员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关于社会矫正、归正人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内容提要】特殊社会群体的管理引导是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拟以归正、矫正等特殊社会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带有个性和共性的心理特征,探讨加强对这一群体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的工作规律和方法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关键词】:矫正人员归正人员思想状况社会管理所谓矫正人员就是在社区执行假释、缓刑、剥夺政治权利、保外就医等类别的社区服刑人员,归正人员是指劳教满三年以内、监狱服刑和社区服刑期满五年以内的人员(以下简称“两正”人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两正”人员作为绝对数量

2、较大、人员构成复杂的特殊社会人群,是否得到有效的教育改造并顺利回归社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我们会同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关工委等部门,通过采取全面摸排统计、座谈、走访等方式,对“两正”人员思想状况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两正”人员思想状况的主要特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97份,召开座谈会3次,个别访谈20余人。接受调查的97名“两正”人员年龄跨度在17岁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3岁,矫正和归正的比例分别为34.5%比65.5%,在本地户籍和外地户籍中均有分布。调查发现,“两正”人员因其特殊的生活经历和现实处境,与一般社会人群

3、相比,其思想倾向往往具有突出的积极性、差异性、弱势性和风险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肯定时代进步,回归社会的积极性突出在访谈中,“两正”人员普遍肯定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为诸多“两正”人员重新谋生致富增强了信心。一些“两正”人员说,现在社会这么繁荣,只要肯吃苦,总能靠自己的汗水养活自己。在回答“现在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48.5%的“两正”人员选择了“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另有38.6%的人选择了“不怕吃苦,积极工作”,表明了很高的回归社会的积极性。在访谈中,他们往往感叹“往事不堪回首”,表示“因为失去过才知道自由的可贵,要好

4、好把握人生的第二次机会,珍惜现在的生活”:普遍希望以积极的行动找回人生的价值,把失去过去的遗憾和对家庭亲友的亏欠补偿回来,有的甚至有着报答党和政府挽救之恩的良好愿望和志向。2、整体思想稳定,不同群体和类型的差异性突出。据司法部门统计,近10年来归正人员的实际重新犯罪率一般保持在2%13%勺水平,矫正人员在矫正期间的重新犯罪率一般维持在0.2%左右,表明“两正”人员通过系统的教育改造或矫正,绝大多数都改变了过去犯罪的不良心理,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了安分守己、自食其力的正确态度。但由于“两正”人员的构成极为复杂,犯罪原因、经济条件、个人能力、家庭关系、年龄层次、社会处遇的千差万别,往往导致其

5、思想状况迥然不同。如本地户籍“两正”人员与一般外地户籍“两正”人员相比,由于本地经济相对发达,在生活方面更有保障,大多选择外出经商或打工,思想状态较为稳定,其重新犯罪率要低于外地户籍“两正”人员7%Z上。又如在不同的犯罪类型中,侵财型犯罪人员和涉毒犯罪人员因为积习难改、毒瘾难戒,重新犯罪率甚至高达15%口80%因此有司法干部在访谈中表示,“两正”人员可以说是跨越了所有的社会阶层,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要简单概括其思想特征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3.心理压力较重,亟待关爱帮扶的弱势性突出。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社会公众存在“进过监狱门,一世不是清白人”的成见,给他们贴上罪犯的身份“标签”,不同程

6、度地存在畏视、歧视、漠视,在安置,就业,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排斥现象,特别是一些单位在招聘时,会特别要求求职者持有派出所开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成为44两正”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的巨大障碍,在生存条件方面较其它弱势群体更加艰难,给“两正”人员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荷,93.5%的人感到“有压力”或压力很大:因此,他们对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关爱帮扶抱着极大的期望,一名归正人员说,我们就像大病初愈的人,最需要得到温暖呵护,哪怕一口饭、一杯茶、一句问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温暖,让我们感觉到社会并没有把我们抛弃,4回归遭遇尴他,少数人破耀破摔”的风险性突出.调查显示,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长期服刑与社会脱节,

7、“两正”人员普遍面临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43.98%的人没有稳定工作或处于失业状态,成为影响其心态稳定的主要因素,在回答。如果长期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怎么办”时,23.30席的回答过一天算一天。24.10%的人选择皿或许会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而社会的歧视和家庭的冷遇也会使其思想变得敏感而脆弱,特别是少数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处可去的“三无”人员容易产生消极不满情绪,有25.20%的人表示如果持续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有可能会实施报复,甚至有归正人员说,外面不过是一个更大一些的监狱,还不如“回去”有饭吃、有人管口二、关于“两正”人员思想状况的新趋势新问题分析调查表明,*两正”人员有着回归社会的迫切

8、愿望,其思想主流是积极稳定的,但往往与现实的弱势处境形成了较大落差,进一步加大了该群体的风险性,并在当前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 .日益高流的回归热情与无形的社会歧视的落差越来越大.生逢盛世,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两正”人员的回归热情空前高涨,“补偿”愿望更加强烈,对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2002年以来,我省在全国率先用“归正人员”取代标签色彩浓厚的“刑释解教人员步称呼,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认同和接纳程度得到提高.但不可否认,目前多数社会公众对“两正”人员依然存在本能的鄙夷与排斥,缺乏足够的尊重和关怀,成为当事人及其家庭成员无法

9、卸去的精神负担。而部分党委政府对促进两正”人员回归的目的意义认识不到位,许多帮扶工作流于形式,也使“两正”人员重获自由后首先因为遭遇无形的精神。隔离I缺少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而感到失望痛苦,成为他们回归社会的严重阻碍,2 .日益憎强的权利意识与有形的社会“壁垒”的冲突越来越大。总体而言,由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以经营能力作为衡量个人的主要杠杆,从而相对减弱了社会公众对肛两正”人员的排斥感口但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空前活跃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两正”人员遭遇的各种不公平对待也不断增多,除传统的就业歧视外,还往往在社会保险、银行贷款、土地承包、房屋拆迁、村两委选举等方面不能享受公平待遇,又如有“犯罪

10、记录”的人在网吧上网被盘查,某些地方为整顿治安对有前科人员实行劝离甚至驱赶等,使公民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的“两正”人员感到社会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伤害而产生不良心理。3、日益分化的群体特点与“一刀切”式管控模式的矛盾越来越大。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犯罪原因等不同,“两正”人员逐渐分化为不同的群体和类型,大致处于为稳定、弱势、危险三种状态,其中稳定状态的“两正”人员已着眼谋求自我发展和实现,主体意识和名誉观念较强;弱势状态的“两正”人员还在关注衣食温饱问题,迫切希望有关方面能予以特殊照顾;而危险状态的“两正”人员极易成为威胁社会的“定时炸弹”,需要进行实行高危盯防和控制。但

11、目前安置帮教工作依然主要采取对所有刑释人员都一体进行强制性的跟踪帮教模式,既无法充分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又造成了部分“两正”人员的心理困扰和思想抗拒,需要进一步加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分类管理。4、日益丰富的个体需求与滞后的帮扶机制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当前全球金危危机造成的就业困难、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冲突和文化失范带来的多重冲击下,“两正”人员要顺利溶入社会,需要获得亲人的接纳和社会的宽容,需要拥有稳定的收入和健康的心理,更需要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帮扶。但目前“两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在管理衔接、监管控制、就业安置、重点帮教、解贫脱困、心理疏导等方面都还远未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12、帮扶机构松散结合,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同时社会帮扶工作力量尚未壮大,社会管理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尚未发挥,仅靠现有的基层和社区帮教机构无论在人员、经费、精力等各方面都捉襟见肘,严重影响了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三、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社会管理入手,加强对“两正”人员关爱帮扶的相关对策建议加强对“两正”人员的关爱帮扶,是坚持我党以人为本、服务保障民生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从现有的以司法公安机关为主,向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管理服务的方向转变是安置帮教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1、着眼优化社会氛围,加强对“两正”人员的舆论帮扶。要改

13、变目前司法行政机关一家孤军奋战的局面,整和社会资源,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工作,消除社会上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偏见和歧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理解和支持安置帮教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宣传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在全社会树立和谐公正、以人为本的理念,正面引导社会理解、关注、支持安置帮教工作;二是大力宣传新生创业、回报社会的帮教典型,消除社会上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偏见和歧视,创造和谐、宽松的安置帮教工作环境;三是大力宣传在安置帮教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抓典型带动,以点带面,推进安置帮教工作全面发展。2、着眼维护社会公平,加强对“两正”人员的法制帮扶。要从保障

14、公民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的高度出发,加快制定和完善专门、系统的规范“两正”人员保护的法律法规,除提供必要的物质救助外,更要加大对“两正”人员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进一步明确“两正”人员在工作、教育、财产、隐私等方面享有的公民权利,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以法律、行政、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相结合,进一步强化约束机制,畅通维权途径,严格依法办事,以有力举措“拆除”各种阻碍“两正”人员回归社会的的侵权“壁垒”。3、着眼疏解心理矛盾,加强对“两正”人员的教育帮扶。要依托各级各类基层党政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对“两正”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和文化教育,广泛宣传党的有

15、关方针政策,及时有效地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努力减少和消除其消极对抗情绪,激励引导其遵纪守法、自食其力,顺利回归融入社会。积极开展社区帮扶,发挥村、居委会的作用,将安置帮教工作融入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中;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帮教优势,积极联络社会爱心人士和慈善组织,使社会帮扶与政府救助结合起来,形成工作合力;要动员“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人员组建相对固定的社会帮教志愿者队伍;要建立专职社会工作者机构和队伍,推进安置帮教工作专业化。4、着眼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对“两正”人员的生存帮扶。要通过监狱内外合作的方式,把人才市场引入监狱,对于即将刑满释放的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根据其职业特长,提前介绍到社会需求企业,使这部分人一出监狱就踏上就业之路。要通过政策扶持,保证这种特殊人才市场的常态化,使“两正”人员的就业工作走上良性发展道路。要建立“两正”回归社会的“绿色通道”,公安机关要在“两正”人员的上户和取得身份证方面给予特殊照顾,使他们迅速能取得社会有效身份确认。各级政府要对“两正”人员给予关怀和温暖,对一时找不到工作的人,要把他们及时纳入低保体系,使他们的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保障。对有特殊困难的,民政等部门要给予特殊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防止其因为经济原因重新违法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