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名词解释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68818365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名词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名词解释1职业健康管理【职业卫生】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 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来源: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94。【职业健康监护】 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保护劳动者健康。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 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

2、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 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种类】分为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定期检查、 离岗时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五类;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观察对象】指具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心悸、多汗等神经衰弱综合征 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可列为观察对象,来源: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8785-88。【职业禁忌证】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 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比一般职业人群更 或

3、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188-2007。【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来源: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传染病】指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 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职业病危害因素】 指劳动者职业活动中可能在作业场所接触到的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

4、素、生物因素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来源:安监总职安200720号。【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来源:石油企业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监测、评价规范,SY6284-2008。【临时性工作场所】一年内联系生产不足 3个月或者一年内间断生产不足4个月的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来源:石油企业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监测、评价规范,SY6284-2008。选出的作为长期或定【检测点】在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中根据检测目的和现场调查的结果,期测定的有代表性的作业点;来源:石油企业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监测、评价规范,SY6284-2008。【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以时间为权数

5、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PC-TWA ;来源:石油企业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监测、评价规范,SY6284-2008。【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段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来源:石油企业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监测、评价规范,SY6284-2008。【最高容许浓度】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来源:石油企业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监测、评价规范,SY6284-2008。【超限倍数】对未指定 PC-TWA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 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 下,任何一次段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 PC-TW

6、A的倍数值;来源:石油企业 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监测、评价规范,SY6284-2008。【作业场所划分原则】根据生产规模、工艺及作业人员等情况划分。(一)一种生产作业如同时产生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以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来确定作业场所种类。(二)在同一车间(空间)内,存在同一性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采取流水方式,且每道 工序(工段)的作业点及作业人员又相对固定,每道工序(工段)为一个作业场所。(三)在同一车间(空间)内,存在同一性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规模较小,或作业工人同时完成多道工序作业,则以整个厂房(空间)为一个作业场所。(四)凡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一般以单台划分场所,多台设备产生

7、同一性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又互相影响时,可划为一个作业场所。(五)野外作业或作业地点不固定但有相对固定的设备,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源划分作业场所;没有相对固定的设备,按作业单位划分作业场所。来源:质安字200478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检测点设置原则】 作业场所必须设检测点, 检测点设置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 其中 必须包括空气中待测物浓度最高、 职工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检测点确定后,应绘制检 测点方位平面图。(一)同一作业场所,同一有害因素,不同工种、不同设备、不同工序,须分别设检测点。(二)同一作业场所,同一有害因素,同一工种、同类设备或相同操

8、作,至少设1个检测点。 有多台同类设备时,一般 3台以下设1个检测点,4-10台设2个检测点,10台以上至少设 3个检测点。(三)同一作业场所,不同有害因素,须分别设检测点。(四)移动式有尘毒危害作业,可按经常移动范围长度,10m以下设1个检测点,10m以上设2个检测点,依次类推。(五)仪表控制室和职工休息场所,面积在20m2以下的,设置1个检测点;20m2以上的,设置2个检测点。(六)物理因素检测点应根据相应的测试规范要求定点。(七)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卫生学效果评价时,根据情况确定检测点,但改进前后检测点应尽可能一致。来源:质安字200478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作业场所职业 病危

9、害因素检测规范。【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来源: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 5817-86。【总粉尘】指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来源: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呼吸性粉尘】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卩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 5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 50%,简称呼尘”; 来源: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

10、Z 2.1-2007。【接触生产型粉尘的作业】工人在有生产型粉尘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劳动的作业;来源: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 5817-86。【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作业地点;来源: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接尘时间】指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尘作业时间;来源: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 5817-86。【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指工人在一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 总体积;来源: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 5817-86。【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在工作地点

11、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超过该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每个采样点的样品不得少于五份,取其超标倍数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来源: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 5817-86。【放射工作单位】指开展下列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一)放射性同位素(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和废弃处理;(二)射线装置的生产、使用和维修;(三)核燃料循环中的铀矿开采、铀矿水冶、铀的浓缩和转化、燃料制造、反应堆运行、燃料后处理和核燃料循环中的研究活动;(四)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监测;(五)卫生部规定的与电离辐射有关的其他活动。来源: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

12、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放射工作人员】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来源: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55号。【劳动防护用品】 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并公布;未列入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来源: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令第1号。【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是确认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准

13、许生产经营单位配发和使用该劳动防护用品的凭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由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两部分组成。来源: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劳动防护服装“四统一”】指统一性能、款式、颜色、标示;来源:中国石油天然集团公 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中油质安字2004672号。【职业卫生档案】是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治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中形成的, 能够准确、完整反映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各类文件材料,是职业病防治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反映,是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质安字200556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指为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服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机构,来源:卫生部 令第31号。【建设项目】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来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9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