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8815296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真题]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真题]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真题]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真题]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题]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实验区)语文试题温馨提示: 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I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4考试结束后,别忘了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20分) 1你已诵读了不少优秀古诗文,请把下面的诗文名句补写完整。(任意选做6题) (6分) (1)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2)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 (3)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

2、隐无题)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5) ,白露为霜。 (诗经秦凤) (6)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8)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请按下面的要求,默写你所知道的古代诗歌句子。(课内外均可)(4分) (1)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 , 。 (2)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 。 3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请你读一读,然后完成(1)一(4)题。

3、(10分) 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人们都在为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 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 感觉不到病。 (1)第句中,加点字“和”的读音为: 。 (2)第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 (3)第句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所以 B虽然 却 C除非 才 (4)读了这段优美的文字,你一定会想到你读过的不少中外文学名著,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写读书资料卡。 书

4、目:名人传 格列佛游记 水浒 繁星春水读 书 资 料 卡作品作者主要内容注:“主要内容”以30字左右为宜。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22分)晨刘白羽 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

5、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建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6、。 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因为我们送走了一天,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

7、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4填空。 (4分) 第段依次描写 、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 等景物,表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 5第段和第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有什么含义? (4分) 6第段和第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4分) 7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8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4分)二 (18分)

8、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听人

9、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10、。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

11、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9文章第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分) 10第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4分) 11第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分) 12文中在阐述了

12、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3分) 1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4分)三 (15分) 论语四则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释】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善柔善 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

13、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内 容要 点择师之道交益友,拒损友 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则内容的理解。 (4分)三、语文综合运用(15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8为营造活动氛围,

14、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分) 19“小演说家”明明准备在活动中作“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 (5分) 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 “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 (节选自茅盾沦“人迷”)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

15、甜汁,吐其渣滓。 (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摘自3月8日今日早报) 20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 (4分)21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4分)栏目名称内容简介书海泛舟介绍一些

16、名著的主要内容四、写作 (55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朱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

17、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0分) 1(6分)(1)长河落日圆 (2)玉盘珍羞直万钱 (3)蜡炬成灰泪始干 (4)濯清涟而不妖 (5)蒹葭苍苍 (6)沉舟侧畔千帆过 (7)会挽雕弓如满月 (8)山重水复疑无路 (答对其中6题得满分。每小题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小题不得分) 2(

18、4分)(1)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呜。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不限于此。每小题2分。符合要求且准确无误的,该小题得满分;符合要求,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小题扣1分) 3(10分)(1)h(1分) (2)掂 踮(2分) (3)B(2分) (4)名人传 罗曼罗兰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等艺术家苦难、坎坷的一生,讴歌了这些心灵伟大的英雄。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本书叙述了主人公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等地的经历,讽刺了当时社会种种丑陋现象。 水浒 施耐庵本书记述了北宋

19、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繁星春水 冰心本书以篇幅短小、蕴涵丰富的诗歌,歌颂母爱、童真和美丽的自然。(5分。“作品”、“作者”各1分,“主要内容”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二、(55分) , 一(22分) 4(4分)淡淡的朝阳 轻轻嘶叫的小蝉 (每空2分) 5(4分)鼓舞人意,促人起步;启发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朝着坚定不移的方向前进。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6(4分)描述了随着阳光的逐渐加强,朝云由嫩红而渐渐变得发白发亮的过程。 (有“朝云由嫩红变得发白发亮的过程”的意思可得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7(6分)新的一天生活开始了;人生的奋斗开始了;由对清晨景物

20、的描写联想到新的生活的开始,表达了作者渴望投入新生活的激情。(答到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8(4分)这篇文章不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同时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与认识。 (意思对即可得分) 二(18分) 9(3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10(4分)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瘪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1(4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 (答“不能去

21、掉”得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2(3分)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意思对即可得分) 13(4分)要点:学校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 (答出要点得2分,结合实际、表述清楚得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三(15分) 14(3分)(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 (2)罔:迷惑 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 或:喜好、喜欢 (每小题1分) 15(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 (每小题2分)

22、16(4分)第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第则:择友之道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三、(15分) 18(2分)如: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9(5分)第三则不符合要求。因为第三则是对社会上读书浮华风气的批评,与演讲的主题无关。 (答出“第三则不符合要求”得2分,说明理由得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0(4分)示例:王老师,明天下午3点,我们班在教室里开读书主题班会,请您到场指导。(答出称呼、时间、地点、内容得3分,符合口语表达特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1(栏目名称2分,栏目内容简介2分)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