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批量车祸患者院内救护的组织与管理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8701699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成批量车祸患者院内救护的组织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批量车祸患者院内救护的组织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批量车祸患者院内救护的组织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成批量车祸患者院内救护的组织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批量车祸患者院内救护的组织与管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成批量车祸患者院内救护的组织与管理陈娟芳岳阳市二人民医院急诊科 湖南 414000摘要 目的 总结成批量患者院内救护的组织与管理经验。方法 对2009年以来的6起道路交通事故的救护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6起事故的救护都在严密的组织与管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所有病例均在抵达急诊科1560 分钟内完成初步的抢救或处理,总抢救成功率97.9%。结论 急诊科对成批量车祸患者的救护要达到高效、有序,其组织管理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院各部门的充分协调、全面协作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关键词 成批量车祸;救护;院内;组织;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的发达,成批量车祸伤的患者逐渐增加,目前全球

2、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伤约1500万。我院是一所三级医院,120急救中心挂牌在我院,急诊科肩负起全市的主要急救任务,如何有效的降低车祸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成为急救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本院2009年16月共组织抢救6起大型道路交通事故,现将救护的组织与管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6例,男59例,女37例,年龄分组:2岁以下的4人,2岁14岁19人,15岁30岁38人,31岁59岁26人,大于60岁9人。年龄最大72岁,最小仅11个月,最多一起伤员26例,最少一起9例,均在1030 分钟内抵达急诊科。1.2 损伤情况 见表1表1 车祸损伤情况 损伤分类

3、 次数 例数 颅脑损伤 复合伤 多处骨折 面部损伤 软组织挫裂伤 死亡 1 19 4 1 5 2 7 0 2 9 2 0 3 0 4 0 3 11 3 2 2 0 4 0 4 12 3 2 5 1 1 0 5 26 6 3 10 2 4 1 6 19 3 1 3 0 11 1 合计 96 21 9 28 5 31 21.3 抢救结果 本组所有伤员均在抵达急诊科1560 分钟内完成初步的抢救或处理。7例送进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抢救,4例直接送入手术室行急诊手术治疗,51例入住专科病房住院治疗;25例留急诊观察室观察,于2472 小时陆续出院;9例门诊随诊。本组死亡2例,其中1例为重型颅脑外伤,另1例

4、来诊时已死亡。死亡率2.08%。2 实施救护的组织与管理2.1 尽快掌握车祸动态,成立抢救指挥小组 2.1.1 接到120急救电话后,短时间内尽量确定具体位置、总人数、受伤情况。然后通知急诊科及分管院长或总值班。尽快安排急救人员到达车祸现场,保证受伤人员尽快得到及时的救治,按病情危重程度先后进行现场抢救和紧急处理后护送到院内。必要时,再次将具体的情况通知急诊科和分管院长1。2.1.2 由分管院长和急诊科主任担任组长,是院内急救的总指挥,护士长和医护人员,协调各抢救区的工作。根据伤员人数对工作人员实施A、B、C类方案,负责分工,统一指挥,调配人力及急救用物,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合理的人员调

5、配能提高批量伤员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早期死亡率2。具体方案如下:A类:患者510人,主要包括科内医护人员,如:分管院长或院总值班、科主任、护士长、总住院、值班医护人员、二线班医护人员。B类:患者1120人,主要包括A类人员及相关专科医护人员,如:五官科、神经外科、骨科、麻醉科等科室。C类:患者超过20人,全院动员组织实施,主要包括B类人员及院机动队医护人员。2.2 开设绿色通道,急救用物及相关部门准备 尽快做好急救药品、物品仪器的准备、必要时准备气管插管用物。通知药房、检验科、放射科、CT室、B超室、手术室做好应急准备。通知后勤服务中心准备担架、卫生员及安全保卫人员,以保证抢救环境、维持好秩序。

6、2.3 工作人员分组分工抢救 严格遵守先急后缓,先重后轻,优先抢救致命伤的原则实施救护。尽快进行专科处理,危重伤员可能不做或少做检查直接进入手术室抢救,或尽早进入ICU监护3。2.3.1 预检分诊组 由年资较高的分诊护士组成。在急诊科前沿待命,伤员一送到,立即根据院前检伤,再次进行快速评估伤情, 运用一听、二看、三摸、四问、五测的快速检诊程序4,对每个患者进行伤情评估:耳听呼吸,了解有无通气不良;眼看口唇有无苍白或发绀,颈静脉有无怒张,胸部运动是否对称;手摸桡动脉及颈动脉搏动是否快速细弱;询问伤情,以评估神志;对神志不清、脉搏细速者加测血压以判断休克程度。按病情给予红、黄、绿、黑色不同颜色的腕

7、带,统一系于患者右手腕部5。按腕带将患者送至不同的处置区,如:红色区:即急诊抢救室、急诊ICU。患者病情危重,危急生命。黄色区:即先外科诊室,后内科诊室。患者病情较重,不危急生命。绿色区:即内科诊室、各留观病房。患者病情较轻,能够行走。黑色区:即太平间。确定患者死亡者。患者分区后,应相对固定,防止误诊、漏诊。检测生命体征,告知医生并做好记录。协助医生处理绿色病区患者。抢救完后负责用物清理、卫生,及时补充一次性物品,备查。2.3.2 抢救护理组 由中上班、中下班、治疗班、助晚班、二线班、及加班人员组成。对急危重症伤者实施3人配合抢救,以甲乙丙各代表3名护士,具体站位分工6如下。甲:位于患者头部左

8、侧。为高年资护士,主要负责呼吸道管理。具体内容为:帮助伤员取合适的体位,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吸痰、输氧,协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有效呼吸;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行紧急处理;负责该患者的全程指挥。乙:位于患者头部右侧。主要负责循环支持。具体内容为:必要时接诊伤员后协助丙在5 分钟内建立23条外周静脉通路,尽量使用留置针,因其在抢救用药、牢固等方面优于普通静脉穿刺针,值得推广应用7,对穿刺困难者协助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心搏骤停者,行胸外心脏按压,协助电除颤,连接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颜色等;配合医生做各种诊断性穿刺检查。丙:位于患者两侧腰部,主要负责治疗、记录工

9、作。具体内容为:尽快建立静脉通路,采血,定血型,备血;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注意复述口头医嘱,与乙核对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及时记录,病情稳定后护送患者检查、住院,做好交接班。2.3.3 观察巡回组 由护士长、主班、或晚夜班组成。具体内容为:组织协调全面工作,安排加班人员工作任务,必要时协助抢救组工作;联系专科医生会诊、接收病房、手术室;为患者更衣或宽衣解带,除去受伤部位的饰物并妥善处理。必要时参加压迫止血、伤口的清洁、术前备皮等;协助安抚伤员和家属;抢救完后登记各种记录本,检查预检分诊组的各种药品、用物、仪器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3 心理护理 车祸伤为突发性交通事故,面对这

10、突然打击,病人往往不知所措,在躯体受到伤痛折磨的同时,心理也受到强大的不良刺激,多数无亲人陪伴,而又担心对方逃跑,普遍存在恐慌、紧张、焦虑、无助等,心理变化复杂,因此医护人员在救护过程中易疏忽心理护理而增加伤员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影响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于车祸伤的心理护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护士及时了解伤员的心理状况,才能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3.1 在分诊过程中即开始进行心理护理,给予信任感和安全感。护士在进行各项操作治疗时,及时发现病人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及时满足他们的要求,并取得伤员的配合,让伤员明白先重后轻的原则,以便救护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3.2 急诊科护士,在病人、围观者

11、中,能沉着冷静,动作语言果断、检查迅速、准确、在短时间内配合医生做出印象性诊断和紧急处理,对病人焦急的询问给予恰当得体的应答沟通,现场正确表达哪些需要对病人说的话,慎重哪些话可能对病人或双方造成伤害、误解、或造成日后双方理赔矛盾,在适当的场所与病人的主要家属沟通,从而给病人以强大的心理支持,减轻由于车祸伤造成的病人恐惧、紧张、无助等心理压力。3.3 对于需要立即手术的伤员要用平静的心态向家属讲清伤情的严重程度,取得家属的配合,对于伤员本人则以安慰为主重点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安全性。给予必要的信息,多谈宏观、积极的一面,减少焦虑,树立信心。4 体会4.1 领导重视,指挥得力4.1.1 医院建立了多

12、支救护梯队,分管院长挂帅,各专科医生坐镇,急诊科人员为主,集全院各科室精英组成。工作流程合理,各级人员接到通知后,能在第一时间内赶赴急诊科待命。4.1.2 医院领导对急诊科的工作,抢救小组成员出台了支持和鼓励性政策,如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给予救护队员物质和精神奖励。4.1.3 急诊科医护和抢救小组各成员,24小时保持通信联络,不能擅离本地区,加强夜班和节假日的人力安排,有主管领导值班,部门领导在岗。4.2 工作制度规范完善4.2.1 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等,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基本保证。切实可行的各项抢救技术、操作规程,标准、规范的抢救程序

13、是救治危重病人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8。4.2.2 常备不懈的急救预案使一切均处于应急状态下,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能力,为伤员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4.3 注重高效救护团队的培养4.3.1 强化急救意识,严格时间概念和整体观念,紧密衔接就诊,检查、治疗、抢救、观察各个环节,配合救护做到“急”、“严”、“稳”、“准”、“灵”。 及时准确、灵活主动,随机应变,创伤急救护理特点之一是突出“即时性护理为主” 9。4.3.2 重视急诊救护人员的选拔,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9。兼顾素质的全面要求,如身体条件、应变能力、性格仪表等方面选拔合适的人才。4.3.3 定期进行抢救定位工作训练10,突出

14、抓好五个环节9 :一是理论基础环节,掌握最新急救动态。二是专业技能的环节。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完成急救状态下的各种处置。三是检查考评的环节,推动护士的业务学习。四是培养进修的环节,拟定培养、进修计划。五是综合管理的环节,抓全员素质的提高。4.3.4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抢救工作结束后,及时组织全体成员进行讨论、分析、肯定成绩、寻找急救管理中,计划、协调、指挥工作方面的薄弱环节,为下一个急救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提供依据。5 总结 本组病例在我院急诊科成功救护,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除了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外,院前急救现场反馈回来的信息为急诊科的救护奠定了基础。监护病房和专科病房

15、的协助、接收伤员又为急诊科的抢救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后勤各部门的参与又为急诊救护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一所医院或急救单位,综合抢救的能力,不只在于救活了具体哪一个病人、一种症状上,还在于急救时总体协调能力的体现上,后者是检验急救工作管理体系与组织形式是否完善、严谨,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基本指标11。参 考 文 献1 刘选英.大型车祸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4):457.2 邓艳华,陈达英,陈粹 等. 合理人员调配对批量伤员救治效果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08,9(6) :105.3 南瑞,张援平.高速公路车祸伤174例救治体会J.人民军医,2002,45(9):504-505

16、.4 袁素芳.大型车祸的院前急救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71-472.5 薛素贞,陈喜芳.严重多发性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7):638.6 罗银秋,梁绮恒,梁美英.急危重病人抢救时护士站位的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7(28):2158.7 龚秀芹.留置针与普通静脉穿刺针在院前急救输液中的效果对比J.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6(14):15.8 李武平,韦丽.外科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9.9 王丽华.现代急诊护理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77.10 张冰.谈急诊护士的素质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0):627.11 王丽华.现代急诊护理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78.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