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

上传人:wj****e 文档编号:68682761 上传时间:2022-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低氮燃烧技术在南化公司#1锅炉上的应用武汉燃控科技热能工程 彭良才我国能源结构中 7080%由煤的燃烧提供,每燃烧一吨煤,就要产生530kg 氮氧化物。目前我国现役煤粉锅炉排烟中的NOx的浓度范围在6001200mg/m3,每100亿kWh的火力发电量约排放3.98.8万吨的NOx。NOx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为满足国家对NOx排放浓度的控制要求,中国石化南化公司对锅炉进行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实现锅炉超低NOx排放的同时实现锅炉高效稳燃、防结焦、防高温腐蚀及低负荷不投油稳燃等。1. 锅炉概况锅炉为单锅筒、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布置固态排渣炉。锅炉前部为炉膛,四周布满膜式水冷壁。炉膛出口布

2、置屏式过热器,水平烟道装设了两级对流过热器。炉顶水平烟道两侧及转向室设置了顶棚和包墙过热器,尾部竖井交错布置两级省煤器和两级空气预热器。采用钢球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乏气送粉。除渣设备采用刮板捞渣机。锅炉采用四角布置不可摆动直流式煤粉燃烧器。炉内假想切圆直径为600mm。每角燃烧器由4层二次风喷口和2层一次风喷口组成。每角燃烧器布置型式为:2-1-2-2-1-2。目前锅炉烟气中 NOx排放浓度700mg/Nm3左右。2. 空气分级原理将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分成两级送入炉膛,使主燃烧区内过量空气系数在0.75 0.85,燃料先在富燃料条件下燃烧,使得燃烧速度和温度降低,延迟了燃烧过程,在还原性气氛中大

3、量含氮基团与NOx反应,提高了NOx向N2的转化率,降低了NOx在这一区域的生成量。约2030%未燃尽煤粉将进入富氧燃尽区进行充分燃烧,同时未燃尽碳中含有的N也将在富氧燃尽区反应生成氮氧化物,最终随着烟气排除炉膛。这一部分氮氧化物约占常规低氮燃烧技术氮氧化物排放值的4060%,主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越大其所占比例越小。为了进一步降低这部分氮氧化物的生成,我公司采用了双级燃尽风(示意图见4-3)技术。此技术将燃尽风分为高位燃尽燃尽风和低位混合燃尽风。分段后的燃尽风在保证主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处于0.750.85的同时,通过对燃尽风的分层实现了降低未燃尽碳进入富氧区域的比例。低位混合燃尽风将主燃烧区域

4、的过量空气系数提高到0.95左右同时,对炉内烟气进行了进一步的混合,即有利于氮氧化物的还原又有利于煤粉的燃烧。在确保还原气氛的情况下,将进入高位燃尽区的未燃尽碳降至约5%,同时将主燃烧区由于混合不均匀而无法得到还原的氮氧化物还原,最终使排出炉膛的氮氧化物大大降低。高位燃尽燃尽风送入炉膛后,形成富氧燃烧区。此时空气量虽多,但因火焰温度低,且煤中析出的大部分燃料在主燃区已反应完成,最终氮氧化物生成量不大,同时空气的供入使煤粉颗粒中剩余焦炭充分燃尽,保证煤粉的高燃烧效率,最终炉内垂直空气分级燃烧可使氮氧化物生成量降低。图1 喷口布置图3.改造方案本次改造设计理念采用空气分级原理,结合浓淡分离技术及局

5、部燃料分级原理3。根据锅炉目前运行状况,此次方案各层风管标高基本不变,燃烧器维持原来切圆不变,在标高16m和18m处增加两层燃尽风喷口(见图1)。一次风管采用水平浓淡,一次风喷口采用耐磨、耐高温材质制造,满足锅炉运行的需要。所有一次风耐热喷口更换为新型结构。一次风煤粉喷口在淡侧布置有侧偏风,保护喷口,改善喷口区域氧化性气氛,防止结焦。为了避免采用分级燃烧后主燃烧区风量减少带来的动力场变化,二次风喷口根据低氮燃烧的配风要求进行更换。下二次风喷口面积减小,保证此层气流刚性,增强托粉效果;C层二次风采用部分偏置二次风,分离部分二次风偏向水冷壁,改善水冷壁附近氧化性气氛,降低结焦风险。燃尽风布置在标高

6、16米和18米左右;燃尽风为两层布置,风量占总风量的24%左右(见表1);喷口内叶片可以实现上下20度摆动,左右15度摆动,假想切圆直径为600mm。4. 运行数据及分析4.1改造前锅炉情况 表1改造前后配风对比表参数名称改造前改造后一次风率(%)3028二次风率(%)65.8344燃尽风率(%)/24一次风速(m/s)3030二次风速(m/s)4545燃尽风速(m/s)/45一次风温()6060二次风温()325325燃尽风温()/325南化公司#1锅炉改造前,委托设计方针对锅炉经常出现的负荷做摸底试验。通过燃烧中观察,燃烧器喷口处有结焦现象,水冷壁壁面比较干净。有些二次风门有卡塞、变形现象

7、,故显示的二次风门开度,不准确。根据试验结果,锅炉烟气中 NOx排放浓度在750mg/Nm3左右,锅炉效率在90%以下。(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摸底试验数据表项目单位数据工况编号T1T2T3T4工况负荷t/h180180220220煤粉细度R90A侧%22201920B侧%21181819一次风压A侧kPa2.2 2.2 2.3 2.3 B侧kPa2.1 2.1 2.3 2.3 二次风压A侧kPa1.8 1.4 2.6 2.1 B侧kPa1.9 1.5 2.6 2.1 热风温度A侧279278290276B侧276276285287进风温度A侧20.7 21.1 19.7 19.7 B侧18

8、.6 19.8 18.7 20.7 BB层二次风门开度%90809080AB2层二次风门开度%75807580AB1层二次风门开度%75807580AA层二次风门开度%100100100100低温空预器出口实测60分钟平均值(标态)NOxmg/Nm671 701 723 681 COmg/Nm17 12 5 9 O2%3.61 3.91 3.80 2.70 锅炉出口氧量(高省出口)A侧%3.41 3.62 3.60 2.85 B侧%3.35 3.50 3.42 2.37 主汽系统温度524.2 526.2 526.6 528.0 流量t/h185.6 186.3 218.8 210.2 压力k

9、Pa9.03 8.97 9.01 8.99 减温水量t/h19.5 18.4 17.5 19.2 主给水系统温度188.6 190.2 198.8 198.8 流量t/h188.4 192.7 217.9 210.8 炉膛出口烟温A侧870.0 878.0 921.0 878.0 B侧844.0 844.0 954.0 913.0 排烟温度A侧135.0 135.0 138.3 138.3 B侧131.0 130.5 140.2 135.2 飞灰含碳量取样值%3.03 2.37 2.71 3.50 修正值%2.67 2.09 2.38 3.08 炉渣含碳量%8.16 8.52 5.96 5.4

10、7 锅炉效率%88.75 89.26 90.87 89.76 4.2改造后锅炉情况南化公司委托设计方完成了#1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后的热态调试工作,并对以后运行工作进行指导。通过热态测试的结果看:(详细数据见表3)(1)由于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了改造,排烟温度低于原设计值8左右,比未改造前实际运行温度低约20,故排烟热损失减少了约1.3%,锅炉效率比改造前增加了约1%;(2)为保证燃尽率,将煤粉细度R90由原来的22%降低到18%左右,低氮燃烧器改造后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没有明显增加。(3)工况T1、T2、T3和T4分别采用了倒塔配风、均等配风、正塔配风及束腰配风,进行对比发现,正塔配风对于降低NO

11、x排放效果优于其他形式。(4)通过工况T4发现,上层燃尽风100%开度,下层燃尽风50%开度,降低NOx效果最佳,折算到6%O2下的NOx排放浓度显著下降,排放浓度值为325mg/Nm3;飞灰可燃物含量为3.26%,炉渣可燃物含量为9.7%。(5)测试中,减温水量与摸底试验相比较,没有明显升高,维持在20t/h左右。(6)通过观察,燃烧器喷口区域的结焦情况有所缓解。表3 热态调试数据表项目单位数据工况编号T1T2T3T4T5工况负荷t/h220220220220180煤粉细度R90A侧%1818181818B侧%1717171717一次风压A侧kPa2.2 2.2 2.1 2.1 2.0 B侧

12、kPa2.1 2.1 2.1 2.1 2.1 二次风压A侧kPa2.3 2.1 2.4 2.3 1.8 B侧kPa2.3 2.2 2.3 2.2 1.9 热风温度A侧279289305310279B侧276285302310276进风温度A侧20.7 21.1 20.8 25.7 20.7 B侧18.6 19.8 20.1 23.7 18.6 上层燃尽风风门开度%50505010050下层燃尽风风门开度%10010010050100BB层二次风门开度%10090508050AB2层二次风门开度%9090656565AB1层二次风门开度%9090806580AA层二次风门开度%809090809

13、0周界风风门开度%5050505050低温空预器出口实测60分钟平均值(标态)NOxmg/Nm411 358 341 325 365 COmg/Nm12 9 11 14 11 O2%3.50 3.26 3.40 3.00 3.20 锅炉出口氧量(高省出口)A侧%3.20 2.84 3.20 2.85 3.04 B侧%3.11 3.15 1.50 2.54 2.98 主汽系统温度524.2 526.2 524.6 528.0 525.5 流量t/h215.8 217.3 218.8 210.2 183.6 压力kPa9.03 9.01 9.01 8.99 9.03 减温水量t/h18.2 21.

14、2 18.8 22.0 19.5 主给水系统温度220.0 217.0 215.0 215.0 201.0 流量t/h219.4 217.0 213.0 215.0 203.0 炉膛出口烟温A侧/942.0 962.0 877.0 B侧947.0 962.0 954.0 954.0 892.0 排烟温度A侧110.4 114.2 109.5 115.4 109.4 B侧108.6 111.6 110.4 112.6 113.2 飞灰含碳量取样值%3.50 2.80 3.26 3.70 3.77 修正值%3.08 2.46 2.87 3.26 3.32 炉渣含碳量%7.56 7.52 5.96

15、9.70 5.87 锅炉效率%93.04 92.65 91.87 92.47 92.13 5. 优化运行根据热态调试结果,结合锅炉运行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运行操作优化:(1)控制煤粉细度R90在18%左右;(2)炉膛出口氧量(高省出口),高负荷时控制在2.0%3.0%,低负荷时控制在3.0%左右;(3)风门开度采用均等配风方式,上三层开度在5060%;为提高炉渣的燃尽率,AA层开度在7080%;(4)由燃尽风的水平摆动调整炉膛出口烟温偏差,二次小风门不参与调整。6. 结论南化公司#1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后燃烧系统NOx排放质量浓度从700 mgNm降低到350 mgNm左右,脱氮效率达到了50。低氮燃烧器改造后,对锅炉运行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还需要运行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摸索,优化运行,充分发挥低氮燃烧技术综合运用的良好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