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养老项目简要说明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68676817 上传时间:2022-04-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养生养老项目简要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养生养老项目简要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养生养老项目简要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养生养老项目简要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生养老项目简要说明(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九江市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养生养老项目概念性规划简要说明天花八景迷人秀,林角养生冠神州;夕阳灿烂落红美,人到花甲正金秋。总体设计构思:林角养生度假,天花休闲健身一、分析篇1、区位关系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九江市南郊,距九江市中心5公里,处于庐山风景区北麓,地理位置为东经11556,北纬2933,隶属九江市庐山区行政管辖。通过昌九高速公路、景九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另有航空、长江水路,能快捷抵达本项目,对外交通联系四通八达,辐射面广,是项目建设最有利的基础条件和无以伦比的区位优势。2、区域背景3、规划衔接4、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北起濂溪大道,东至谭家畈和刘家垄东侧,南止现林科所南部的山垄,西起前进东路(

2、城市南外环路)和郑家山西侧,规划范围6.67km2(合10000亩)。 5、用地现状原林科所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办公大楼的周边,周边地势相对平坦,建设用地主要为所办公大楼、职工居民点、废弃仓库、豆腐厂、绿甸园度假村(垂钓中心)以及职工生产经营的苗木用地等等。其中职工居民点有三处,分别为果木队村、陈家村和张家岭村;废弃仓库有两处,分别为原5727厂租用的仓库、林科所的煤气仓库。公园现状建有珍稀濒危植物引种保护区、植物观赏区、茶园、林角山和天花井森林观赏区。濂溪大道已到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的边缘,建设中的前进东路和南外环路也将到公园的隧道口,公园隧道及其连接线已经建成,项目将来的交通条件将进一步强化。项

3、目范围内现有墓地2579座,需与民政部门联系,尽快提出整体外迁方案。现有的企事业单位只有九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予以保留,但林科所职工居民点需要整体外迁,拆迁安置点需另行选址。规划范围内有几条110KV、220KV电力线从基地中间穿过,详细规划设计时应注意避让。二、规划篇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14号令)3、人大常委会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4、人大常委会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9)5、人大常委会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园土地管理法(2004.08)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

4、决定(中发200013号)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9、人大常委会议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11)10、林业部颁布的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1995.1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0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7号发布12、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同意建立鹫峰等64处国家森林公园的批复(2003.12)2、规划原则1、保护第一,生态优先保护是森林公园的头等大事,努力维持森林公园良好的生态

5、环境,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2、发挥优势,彰显品质充分利用森林公园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彰显养生养老项目的品质,开展科学养生养老及休闲度假,让人们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了解自然。3、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对公园进行科学定位,在保护维持森林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园内的各项建设要与环境相协调,结合项目性质、用地条件、现状情况进行合理布局。3、规划理念:有机聚合、和谐共生完善的生态网络对现有的自然生态网络进行补缀与优化,修复自然生态因子,整合生态要素,以斑块、廊道和基底形成生态骨架,建立区域生态脊,通过不同规模的生态廊道层次化、网格化,构建完善的生态网络体系。多样的密度组团通

6、过更密集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将紧缩的建设用地与有机生态网络相结合,建设用地以密度组团的形式团簇布局,形成空间的有机聚合。多元的活动聚合将不同活动高效聚合在有限土地资源上,以塑造多元文化为目标,融入休闲度假的功能需求,串联各种活动场所,使区域保持持续活力和文化魅力,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4、设计构思养生居住、度假疗养(居)科普教育、健身娱乐(教)生态旅游、寻古探幽(游)5、规划目标目标一:国际化养生养老基地以老龄产业为依托,设置会议住宿、旅游接待、特色商贸、交流培训、养生度假、生态疗养等功能,结合森林公园自然山水景观,通过建筑与环境的有效结合,加入创新活动的植入,突出独特的国际老龄养生养老主题,成为

7、面向国际国内的银发基地。目标二:区域性健身休闲场所在江西省内,大打“庐山”牌,拓展庐山旅游项目,针对户外拓展训练和登山健身市场,推出“庐山脚下的户外健身基地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在九江市内,抓住城市后花园和天然氧吧的特色,其定位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目标三: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内拥有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珍稀植物种质资源库,抓住珍稀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品牌,通过“生物的王国,绿色的宝库”构建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6、客户定位瞄准国际国内中高端人士,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主要从事企业中高层管理、个体私营经济、公务员或科技职业为主,家庭结构多为三、四口之家。他们

8、是:“城市上层、社会中坚”。7、项目定位利用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瞄准国际国内中高端客户,打造一个集“科学养生、生态疗养、休闲度假、科教健身”于一体的国际性社会化养生养老服务基地,同时又可以作为区域性的健身休闲场所和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8、功能结构:“二轴三场四区”“二轴”指人文景观轴线和自然景观轴线。“三场”指健康广场、森林广场和长寿广场。“四区”指综合服务区、养生度假区、科普教育区和寻古探幽区。9、分区内容设计综合服务区分公园入口服务区和林科所管理服务及拆迁安置区。养生度假区分养生居住区、室内室外活动区、酒店及商业配套区、爱心护理院、生态疗养区、新农村建设恢复区。科普教

9、育区分珍稀濒危植物园、百果园、森林乐园、青草冲水库等。寻古探幽区主要是恢复最有影响的景点“天花八景”。农家乐综合服务区和高科技农业体验区以整治和引导为主。(一)综合服务区以旅游接待、交通换乘、办公管理服务为其主要功能,主要包括入口广场、旅游集散中心、接待服务中心、交通换乘中心、原林科所办公管理和拆迁还房安置及员工公寓等服务型设施,将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在一起,营造完整、有特色的养生旅游服务区。(二)养生度假区(1)、养生度假区的主要建设内容分高端养生居住区、室内室外活动区(如养生会所、各类球场及老年大学等)、酒店及商业配套区及生态疗养区等四大功能区,同时也可根据需要安排教育(如幼儿园、小学)、

10、医疗卫生(如医院、护理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2)、道路、供电、燃气、通信、给排水等各项市政工程设施。(三)科普教育区该区拥有丰富的森林景观和水体景观,主要开发珍稀濒危植物和景观植物观赏、科普知识展示为主的旅游活动,兼有森林健身、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以及登山游步道和配套观景或休息的林角阁、静心亭、林间小憩等等。(四)寻古探幽区该区是森林公园的主要自然或人文景区,且伴有许多美妙的神话传说。最有影响的景点是“天花八景”即:“狮子石”、“千年古桂”、“古枫迎宾”、“幸福晚霞”、“竹海轻烟”、“花溪涌泉”、“神僧观雪”、“天花揽胜”,还含服务区(含停车场)、兴福寺遗址、松林森浴以及登山游步道和配套

11、观景或休息的天花阁、林间小憩等。以自然生态旅游观光为主的旅游活动,同时开发寻古探幽、登高揽胜和登山健身等旅游项目。 10、建设要求1、建筑高度:公园核心区(现林科所)内的建筑原则上不超过3层,非核心区内的建筑原则上不超过5层。2、建筑品质:造型新颖、功能完善、质量一流,强调建筑细节和文化环境的营造,以高标准的设计、地方特色的彰显来实现国际化的目标,让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3、场地要求:在建设时原则上不能改变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的原有的地形地貌,不得砍伐林木。11、主要用地指标功能区块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万m2)容积率单位:ha单位:亩综合服务区12.42 186.27 5.49 0.44 其中公园入

12、口服务区6.5397.97 1.960.30 林科所管理服务及拆迁安置区5.89 88.31 3.530.60 养生度假区79.62 1194.33 29.350.37养生居住区老年养生一区4.44 66.60 1.33 0.30 老年养生二区7.82 117.302.35 0.30 老年养生三区6.98 104.70 3.49 0.50 室内室外活动区养生会所区7.77116.55 1.55 0.20老龄学苑区2.45 36.75 0.98 0.40 酒店及商业配套区2.88 43.16 1.15 0.40爱心护理院2.22 33.29 1.110.50生态疗养区陈家村生态疗养区15.02

13、225.23 6.01 0.40 大洼生态疗养区4.55 68.25 0.910.20刘家垅生态疗养区16.10 241.50 4.830.30 新农村建设恢复区9.40 141.02 5.640.60 科普教育区58.00 870.00 其中珍稀濒危植物园20.08 301.20 百果园3.13 46.95 森林乐园2.95 44.25 青草冲水库1.80 27.00 其它林地30.04 450.60 寻古探幽区129.40 1941.00 农家乐综合整治区9.31 139.65 7.450.80 高科技农业体验区22.50 337.50 其它区域(绿地广场及水域等)355.425331.2

14、5 总用地面积666.67 10000.00 12、分期建设策略分三期:第一期为综合服务区、公园核心区(现林科所)5000亩范围内可建设用地545亩(其中345亩为新增建设用地,200亩为现林科所宅基地,全为养生度假区)和科普教育区。第二期为养生度假区的老年养生三区、陈家村生态疗养区、刘家垄生态疗养区和新农村建设恢复区。第三期为寻古探幽区、农家乐综合整治区和高科技农业体验区。分期建设用地一览表分期功能区块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万m2)容积率备注单位:ha单位:亩一期综合服务区12.42186.275.490.44其中公园入口服务区6.5397.971.960.30林科所管理服务及拆迁安置区5.89

15、88.313.530.60养生度假区32.12481.889.380.29全为公园核心区(现林科所)5000亩范围内可建设用地其中老年养生一区4.4466.601.330.30老年养生二区7.82117.302.350.30养生会所区7.77116.551.550.20老龄学苑区2.4536.750.980.40酒店及商业配套区2.8843.161.150.40爱心护理院2.2233.291.110.50大洼生态疗养区4.5568.250.910.20科普教育区58.00870.00二期养生度假区47.50712.4519.970.42其中老年养生三区6.98104.703.490.50陈家村

16、生态疗养区15.02225.236.010.40刘家垅生态疗养区16.10241.504.830.30新农村建设恢复区9.40141.025.640.60三期寻古探幽区129.401941.00农家乐综合整治区9.31139.657.450.80以整治和引导为主高科技农业体验区22.50337.50三、工程篇1、道路交通规划公园外现有的濂溪大道拉近了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与城市的距离,加上建设中的前进东路和南外环路等城市主干道,道路交通规划的目标主要是对园区内的道路网系统进行梳理,完善园区内主、次干道和登山游步道的建设,形成一个便捷、合理、顺畅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规划将园区内部主要道路交通级按三级

17、控制,即园区主干路、园区次干路、登山游步道。园区主干路路幅宽度为1220m。园区次干路路幅宽度为79m。登山游步道路幅宽度为1.52m。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整个道路资源的利用和潜力的发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规划中拟对部分园区主干道相交处采用渠化交通的做法,园内次干道采用局部拓宽的做法。2、登山健身线路设计公园内有约10公里的登山游步道,依据登山游步道的位置和坡度,主要设计三条登山健身线路:1、登山一线科普教育登山线,是围绕珍稀濒危植物园而设立的线路,此游览线最高处为林角阁,高程为216米,最大坡度为14%,坡度最缓,适宜老年人登山健身游览。2、登山二线健身娱乐登山线,是围绕养分会所区而设立的线

18、路,此游览线最高处为静心亭,高程为308米,最大坡度为28%,坡度较陡,适宜中青年人登山健身游览。3、登山三线自然人文登山线,是观赏天花井景区各自然人文景区(点)而设立的线路,登山线路把各自然人文景区(点)串连起来,此游览线最高处为天花阁,高程为575米,最大坡度为52%,坡度最陡,适宜慢步健身、游览和观光,线路设5处林间小憩,西侧的线路能直接登山至庐山。登山线路共设有9处游客休息的场所,含6处林间小憩以及林角阁、静心亭和天花阁,其中林间小憩以植物造景的休息平台为主,例如竹景、红豆杉景、银杏景等,配置一些休息坐凳等设施。林角阁、静心亭和天花阁除为游客提供观光休息的功能外,还兼有森林防火暸望塔的

19、功能。3、环保环卫规划1、合理设置垃圾箱,在主要游览线路上每隔200400米设置1个小型垃圾箱,各主要游览、娱乐、服务接等场所应设置23个垃圾箱,要求垃圾箱的外形设计美观,采用仿树篼式或竹筒式造型,既美观又方便使用。2、合理修建公共厕所,各功能区及主要服务接待场所,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生态公厕,同时设立明显指示牌。卫生器具选型采用节水型。小便器采用红外自动冲洗阀,公共卫生间洗手盆采用红外自动龙头,大便器采用自闭式冲洗阀。3、在各主要风景点、入口处,游览路口和重点防范区设立环境卫生告示标志,与防火告示标志一起设置。4、建立环卫管理机构,各功能区应固定专职环卫工人,定时清扫、收集垃圾,负责公园内污水

20、、垃圾废物的排放管理和景区、景点厕所的清理。5、旅游接待类建筑,其排水为生活排水,主要为楼内洗浴废水、生活粪便污水及厨房含油污水,没有造成环境污染的生产项目。排放的生活污水经过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隔油池等处理后,集中排到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允许的二类排放标准后,才可排入城市污水管,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森林防火规划1、在公园入口处和公园与周围村民居住区的交通路口,设置护林防火点,对非养生及旅游人员进行入园限制。2、在主要交通游览道路、入口处和重点防范地带,设置护林防火宣传告示牌。3、结合路网、游步道,进一步搞好林火阻隔系统的建设。4、建立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利用林角阁、静心亭和天

21、花阁设森林防火暸望塔,加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提高扑火队伍的专业水平,加强火源管理,配备有关的通讯及消防设备。5、在公园天花井景区以南与庐山风景名胜区、林角山与天花井景区之间在山脊规划两条防火林带,台湾相思、枫香、木荷、杨梅等七八种树种非常耐火,是建设防火林带的首选树种。6、从公园引庐山马尾水至青草冲水库,在满足公园内水体景观同时,也保证防火用水的需要。5、给水工程规划1、公园引水规划从天花井景区的马尾水溪流设截水坝,沿山体等高线铺设一根DN250的引入管至青草冲水库,以保证整个天花井国家森林公园长年有较大的水流量,丰富公园的水体景观。2、给水水源规划核心区及周边区域接前进东路城市给水管,南面服

22、务区周边区域水源采用山上泉水(根据甲方提供资料,可满足规划后生活及消防用水),经过滤、沉淀、消毒等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后,作为生活和消防等水源,输送至用户单位。3、管网布置综合考虑利用城市给水系统和丰富的天然泉水,依托前进东路上的给水管网和南面山上泉水,结合景区内地形地势,设计采用枝状供水方式,核心区区域给水管网布置成环状。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主干管采用DN100DN150,次干管采用DN50。4、消防管道系统根据规范,该景区范围内室外消防按同一时间内一处着火设计,一次灭火用水量15L/S。消防给水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一套给水系统,景区建筑的室内、外消火栓均由该给水系统供给,规划结合服务区及功能区

23、设置消火栓10座。5、水源保护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内,严格捕捞、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设置明显标志。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粪便、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有害污染品。在取水点上游1000米以外的一定范围内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6、排水工程规划1、雨水排放为了有效排放雨水,可在各景区景点、功能区的建筑物四周设雨水明沟或暗沟,尤其是在有斜坡的接待点上歧一侧20米左右处设雨水截流沟,拦截雨水迳流;在公路和游步道一侧或两侧开排水流,必要地段设小涵洞;在各停车场周围布设雨水明沟或暗沟,以便迅速地组织地表水,排向附

24、近溪沟中,防止地面积水,影响旅游活动。2、污水排放整个区域污水排放采取就近直接排放的原则,排入河流。1)、排放方式:因各功能建筑较为分散,依据竖向设计走势,在各建筑附近设置小型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各建筑污水统一收集经各小型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管内。餐厅厨房生活污水需经隔油池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生活污水管道呈枝状就近收集各住宿建筑的生活污水。规划共设小型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7座。2)、污水管道:污水管管材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管径为DN300mmDN400mm,最小设计坡度I=0.003,管道埋深不小于0.8米。7、电力工程规划1、供电电源由前进东路上10kv

25、电力线接入规划的10KV变配电箱,再呈放射式接入各用户。2、供电方式(1)建筑供电:规划范围内各建筑采用就近配电方式供电,直接由最近变配电箱出线。(2)亮化及照明:规划范围内照明供电皆由最近变配电房单供出线,建议该照明专线采用可编程断路器,实行统一控制。3、供电线路根据主供线路的走向及总体布置,供电网络由城市电力电缆10kv变配电房低压分接箱低压电缆至住户,线路采用电缆沟或直埋电缆PVC套管敷设于主次路一侧(和电讯电缆线异侧或间距不小于0.5米同侧敷设)。8、电讯工程规划电讯系统设计包括 、有线电视、宽带网等信息网络系统。1、设计原则为了适应森林公园内部管理和对外通讯的需要,为养生客户、游客和

26、公园工作人员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合理组织对外通讯网和电视接收系统,力争做到技术合理、投资节约、安全可靠,并有利于景观保护。2、电讯线路电讯电缆由前进东路接入规划的综合信息中心后,再分入用户。电讯线路由市 及电视主干电缆电视 交接箱落地式电缆分接箱用户组成。线路走向沿道路一侧布设,电讯线路与电力电缆成异侧或间距不小于0.5米同侧埋地敷设,电力电讯线应满足最小水平和垂直距离的要求。9、燃气工程规划1、气源的选择供气气源引自九江市的天然气门站,接南外环路城市燃气管网,天然气热值采用36.22MJ/Nm3。2、管网布置燃气管网布置应做到技术先进合理,保证安全供气,并节省投资。为保证该地区供气安全可靠,管网布置应尽量成环,双向供气。燃气管道原则上在道路西/北侧非机动车道内安排,管径为DN150DN50,管道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0.6m(在机动车道下不得小于0.9m,并须做相关的技术处理),与建筑物、构筑物基础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垂直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