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六人教版 练习:5.1认识环境管理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8542560 上传时间:2022-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地理选修六人教版 练习:5.1认识环境管理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选修六人教版 练习:5.1认识环境管理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选修六人教版 练习:5.1认识环境管理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选修六人教版 练习:5.1认识环境管理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选修六人教版 练习:5.1认识环境管理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基础巩固1实行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A.保护环境免遭破坏B.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C.实现可持续发展D.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解析: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发展经济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又不超过环境的极限,即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包括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免受破坏、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是实现这一最终目的的途径和措施,因此A、D两项错误;B项明显不是实行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而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答案:C2环境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污染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加强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

2、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高速发展B.环境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相悖C.环境管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D.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主要是加强环境管理解析: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以工程技术措施为主。答案:C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据此完成第34题

3、。3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地区A.B.C.D.4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A.国家和政府B.个人和企业C.地区和行业D.部门和单位解析:第3题,环境管理的对象是指被管理者,个人、企业应属于环境管理的对象,政府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环境管理的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因为政府直接投资兴办诸如供水、供电、铁路等公用事业,同时又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第4题,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由国家和政府来确定环境保护的方针,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答案:3.C4.A实施环境

4、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及环境教育手段等。据此完成第 57题。520世纪80年代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这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技术手段6我国早在197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已规定:在中国,凡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以及公私财产等产生危害的均为公害。公害是一种应负刑事责任的罪过。这属于()A.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B.运用法律武器,依法治理环境C.运用税收、有偿付费等手段间接管理环境D.环境技术管理7确定防治污染的技术、政策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方

5、向,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及环境科学技术交流,并广泛应用于环境之中。这些活动主要是运用何种手段进行管理,属于哪种类型?()A.行政、技术B.行政、环境质量C.法律、技术D.法律、环境计划解析:第5题,题干所述的环境管理手段属于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环境保护部门经常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研究制定环境政策、组织制定和检查环境计划;运用行政权力,将某些地域划分为自然保护区、重点治理区等;对某些环境危害严重的工业、企业要求限期治理,以至勒令停产、转产或搬迁等。第6题,依法管理属于法律手段的运用。按照环境法规、环境标准来处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对违反环境法规、污染和破坏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损坏公

6、共财产的单位或个人给予批评、警告、罚款或责令赔偿损失;协助和配合司法机关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犯罪行为进行斗争,协助仲裁等。第7题,确定防治污染的技术、政策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等属于行政手段;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及环境科学技术交流等,属于技术手段。答案:5.A6.B7.A8三峡工程蓄水后,峡江急流变成“平静湖水”。随着大坝的建成运行,库区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近年来,库区水质一直比较稳定。但库区上游及其沿岸支流城镇的废水、固体废弃物非达标排放现象仍然严重,每年有大量生活垃圾随流水进入库区,某县曾在4天内捞起的漂浮物就达100多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某支流上A、B两

7、处水质较差的是哪处?如果该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试说明原因。(2)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有哪些?(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采取哪些环境管理措施可以解决库区漂浮物问题?解析:第(1)题,结合A、B两处所在河段,从流域内人口、工农业生产状况及下游受到库水顶托,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集,导致水质变差等角度分析。第(2)题,漂浮物对库区的主要危害可以从影响三峡工程安全、发电、航运、旅游、养殖等角度回答。第(3)题,解决措施可从宣传教育、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等角度分析。答案:(1)B处。原因:库区两岸支流地区城镇工业、生活等污水排放,其下游受到库水顶托,水流相对变缓,致使污水富集,水质变差。(2)危害

8、三峡工程安全;影响旅游景观;阻碍航运。(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利用各种手段(法律、行政、经济等)制止乱倒垃圾行为;对城乡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采用各种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利用。能力提升1下列对各类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必须通过环境管理才能有效地解决B.只要发展技术,最终便能解决环境问题C.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国际协作和群众的积极参与D.单靠政府的约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解析: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单靠技术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还必须通过环境管理和公众的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答案:B2要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和“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

9、耐受的极限”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A.制定法规B.环境管理C.公众参与D.限制发达国家的发展解析:环境管理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的影响。通过环境管理可以协调上述两个目标的实现。答案:B3关于环境管理对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个人影响环境的行为是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B.对企业具体的管理内容是严格限制企业和事业单位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审查区域发展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C.政府具有双重身份D.环境管理的对象只包括个人和企业解析:个人影响环境的行为是个人的消费需求和不良环境行为;对企业具体的管理内容是严格限制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和政府。答案:C4关于环境管理

10、对象和执行主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即个人、团体和政府B.企业具有双重身份C.个人的约束方向包括建立绿色消费观念,反对无节制地高消费等D.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所颁布的环保法律差别不大解析: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三个层次,即个人、企业和政府;政府具有双重身份;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所颁布的环保法律有很大差别。答案:C我国已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度。据此完成第56题。5“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属于我国的()A.环境保护基本方针B.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C

11、.环境管理制度D.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6“三同步”“三统一”与“三同时”分别属于()A.环境保护原则、环境保护原则与环境管理制度B.环境保护原则、环境保护制度与环境管理制度C.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D.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解析:第5题,该内容属我国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第6题,“三同步”是指“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这是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发展的环境保护原则;“三统一”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属环境保护中应遵循的原则;“三同时”是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此为环境管理的制度。答案:5.A6.A7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

12、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解析:此环境管理发生在工程建设项目前,是对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作出的评价,因此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答案:A8我国某些条文规定市区内禁鸣喇叭,这是()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专业环境管理生活环境管理A.B.C.D.解析:市区禁鸣喇叭,一是规定了区域,二是规定了对噪声的控制。因此这既是区域环境管理,又是专业环境管理。答案:D9下列不属于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的是()A.排污许可证制度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C.三同时制度D.谁污染谁治理解析: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环境

13、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处理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而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是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答案:D10下列环境管理措施中,属于经济手段的是()A.征收排污费B.实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C.实行三同时制度D.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解析:运用经济杠杆,控制生产者在资源开发中的污染行为,限制损害环境的社会经济活动,奖励积极治理污染的单位,以促进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这属于经济手段。答案:A我国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方法中规定商品零售场所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据此完成第1112题。11我

14、国取消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销售成本降低资源消耗A.B.C.D.12取消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A.B.C.D.解析:第11题,过多地使用塑料袋不仅可造成白色污染,同时会造成资源的消耗。第12题,取消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首先是行政单位出台的政策,属于行政手段;同时对塑料袋实行有偿使用,无形中就会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因此又属于经济手段。答案:11.D12.C13我国环境保护32字方针中,属于环境保护途径的是()A.全面规划,合理布局B.综合利用,化害为利C.依靠群众,大家动手D.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解

15、析:我国环境保护32字方针中,“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是环境保护的原则,“依靠群众,大家动手”是环境保护的途径,“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是环境保护的目的。答案:C14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很多,如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宣传教育手段。其中,主要的手段是()A.经济和法律B.立法和行政干预C.法律与宣传教育D.技术与经济解析: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答案:B15下列关于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制定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B.我国加入

16、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但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C.违反环境保护法须承担的民事责任是“赔偿损失”和“排除危害”D.我国其他法律如刑法、民法和经济法中涉及的有关环境保护条款,也属我国环保法体系的组成部分解析: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同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答案:B16我国违反环境法律的案例中,引起犯罪的主要原因除部分公民不懂法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A.经济利益的驱动B.执法力度不够C.环保意识淡薄D.环境状态良好,不需要过多保护解析:我国公民违反环境法规导致犯罪的原因有两条: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二是不知道法律的威慑力,即不懂法律。答案:A17读下面“我国环

17、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例A、B分别表示的环境问题。(2)简述图例C所表示的环境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3)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说出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4)简述中国实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危害及环境管理的相关知识。第(1)题,由图例A的分布区,可知A表示土地荒漠化。图例B分布于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应为森林破坏。第(2)题,由图例C分布可知其应代表酸雨,其对河湖、陆地建筑及陆地土壤生物都会产生影响。第(3)题,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宣传教育手段。第(4)题,中国实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

18、策为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答案:(1)A:荒漠化(沙漠化);B:森林破坏(森林锐减)。(2)使河湖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木,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3)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4)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18人类不恰当的活动,常常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下图为黄河中游某水文站的实测结果,分析完成下列各题。不同温度下的DO(溶解氧)饱和值表水温/2526272931323

19、4DO饱和值(mgL-1)8.158.007.857.657.437.307.20(1)简要说明水中的DO(溶解氧)含量与水温的关系:;DO(溶解氧)饱和值的大小与水温的关系是。(2)一年中,不同的时期,当地河段富营养化程度不同,在什么时期河流富营养化最严重?(3)为防止水污染进一步加重,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中的DO(溶解氧)含量与水温的关系为正相关。从表格中可以看出DO(溶解氧)饱和值的大小与水温的关系是负相关。第(2)题,在枯水期河流流量最小,河水的自净能力最差,河流的富营养化最严重。第(3)题,考查环境管理,可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角度阐述。答案:(1)随水温升降而增减随水温的增高而减小(2)枯水期。(3)当地政府应根据国家环保政策对排污企业实行管理,限期治污(政策制约);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增强环保意识;利用税收、罚款等经济手段,促使排污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经济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