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赠别诗课堂设计

上传人:tcy****09 文档编号:68519288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赠别诗课堂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赠别诗课堂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赠别诗课堂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赠别诗课堂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赠别诗课堂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赠别诗课堂设计 (一)知识目标1、复习送别类诗歌鉴赏题,牢记送别诗中常见主题和意象;2、明确送别诗常用的抒情手法,并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二)能力目标 :1、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2、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教学重点1、体会赠别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古诗鉴赏能力;2、总结赠别诗的常见艺术手法、答题模式四、教学难点:能结合诗句分析此类诗歌抒发的具体的感情。五、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代的交通不发达,人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人们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

2、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味这千古之“伤”二探究研讨赠友送别诗,顾名思义是指主客之间由于分别而互相赠别酬答的诗作。较简单,是高考诗词鉴赏常涉及的题材。这类诗的一

3、般写法是: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一)鉴赏角度探究师:现在,我们来欣赏几首经典赠别诗,而后完成练习,体味其中所抒发的情感并思考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达这种情感的。(课件出示诗歌及习题)例一: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题:临别依依,要说的很多,但只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说说“一杯酒”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解析:依依惜别之情;对

4、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劝君”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延宕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例二: 赠别(其一)杜 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问题:(1)离别时明明多情,偏偏从“无情”着笔,且加一“总”字加强了语气,说说“无情”当怎样理解?(2分)(2)蜡烛本是有烛芯的,且燃烧时有烛泪,说说这些特点是怎样与本诗情感结合起来的。(4分)解析因感情太深,使诗人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好像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物之所以有情,是因为诗人情感的投

5、射。蜡烛有芯,但在诗人眼里,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有泪,但在诗人眼中,那是为男女主人离别而流的伤心之泪。谢 亭 送 别 许 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本指在劳劳亭(著名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问题:“红叶青山”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谈你的理解。根据末联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解析:“红叶青山”景色艳丽,这是借美好的春色来反衬别离之悲,从而使离别愈见其悲。(点明反衬手法1分,阐述2分)末联景色凄暗迷茫(1分),表达了作者萧瑟凄清的情怀(2分)。【小结】 赠别诗的鉴赏方法:领会点睛之句,

6、注意所托之物,体会景物特点(二)内容主题探究师:再读下面几首赠别诗,先写出每首赠别诗所表达的情感,然后试总结赠别诗的常见主题: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孤蓬:飞蓬,枯后根易折,随风飞转,诗里借喻远行的朋友。班马:离群之马。)问题:(1)第三联既有景又有情,其中的情景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2)诗中流露出诗人什么样情感?解析: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夕阳徐徐落下,似乎不忍与大地分离,隐喻诗人对朋友难舍之情。而在这红日夕照的背景下送别,又特别另人感到难舍难分。全诗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

7、别之情。别 董 大(其一) 高 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高适写此诗应在得意的浪游时期,他的别董大之二说:“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其当时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董大,可能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琴客,是一位音乐圣手。)问题(1)前两句景物特点是 ,渲染离别的 。(2)说说后两句诗中所蕴含情感。(4分)解析:苍凉,悲壮。对友人的劝勉之情;对自己的希望和慰藉。赏析:唐人送别诗中,那些凄清缠绵、留恋低徊的作品固然感人,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以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豪放

8、健美的色彩。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王昌龄因不拘小节先后两次被贬,一次被贬岭南,归来后任江宁丞,本诗写作于此时,正值众口交毁之际。几年后被贬到更为遥远的龙标。当时他的朋友辛渐从江宁到润州(今镇江)再到扬州,然后北上到洛阳(诗人的故乡)诗人和朋友在润州的芙蓉楼分别。赏析:首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无边无际的愁网。“入”字描摹出夜雨悄然而至的动态。夜雨增添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别离的气氛。寒意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离人的心头。(因离情满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自可想见。)清晨,天色已亮辛渐将登舟北归。使人遥望江北远山,想到行人不久

9、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作者融情于景,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茫平野之上的楚山之上,明写山孤,实写人孤。“玉壶”象征高洁清白的品质,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平安健康,而是传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诗的后两句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学生谈(略)这类诗内涵丰富,表意侧重点也不明显。如谢眺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融为一体:“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力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师:多少人鲜活的生命历程构成了一部浩瀚

10、的送别诗史。诗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却是诗歌的全部。当离人的眼泪化成钻石,当离别的悲歌化为永恒的乐章,让我们期待重逢在灿烂的季节!小结:这些诗从情感上看,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意极为凄悲,催下泪下;或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长虹,如“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从军);或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绮丽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不一而足。(三)表达技巧探究送别诗运用的方法很多

11、,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常见方法和技巧。1. 融情于景:诗人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景象。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曹着力描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交织在一起,形成离别时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抒写惜别哀伤之情。2. 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言下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而富于魅力。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杜牧的赠别二首

12、(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3.以乐景衬哀情: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欧阳修的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4.想象(虚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

13、和关切。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此外还有王维的送韦评事“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都运用这种手法。5.比喻:用比喻的手法来抒写心情,是送别诗常见的艺术手段之一,如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用“水悠悠”比喻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还有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

14、故人情。”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也运用了比喻。我们在鉴赏送别诗时,除了掌握以上的知识和方法外,还应了解作者、作品风格及创作背景等。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三鉴赏方法点拨(一)从主题入手,体会诗中所抒之情(情感本质)。(二)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领悟作者所抒何情。例: 刘长卿别严士元:(课件展示)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可以这样问曰:“诗人在这首诗中怎样多层次地描绘江南水乡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三)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

15、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如: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 (课件展示)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以三个古代立功边疆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以希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开篇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和魏绛消除边患这两个典故起,很自然地切合送魏大从戎,希望他能像霍去病和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而魏绛和魏大同姓,用这样的典故更显得有诗趣,古人写诗填词常用此法。接下以赵充国喻魏大,汉书称其为“六郡良家子”,他抗击匈奴,官至后将军。这一典故用得很别致,不直接点出是用典,而是通过送别时的交谈透出,别有一番风味。最后以燕然勒石的窦

16、宪喻魏大,激励友人勇立战功,诗人在使用这四个历史上的抗敌英雄的典故时,或用其言,或用其事,或直接点出其名,或只说出其出生地,各不相犯,富有变化,表现出纯熟的技艺。(四)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是深入领会诗意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说,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它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可以算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则更为典型,词人以非常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主人公离别时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心,极其深刻地揭示出离别时的无穷悲痛。你看,男女主人公紧紧握

17、住对方的手,互相注视,泪眼汪汪,他们一句话也没说,已经到了哽咽不能语的地步。与李白的“挥手自兹去”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四、课后练习(2007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参考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