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预防教育

上传人:js****6 文档编号:68511007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毒品预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毒品预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毒品预防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毒品预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品预防教育(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毒品预防教案一、教学目标在各学科渗透毒品预防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初中阶段的分目标: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毒品诱惑。二、教学内容及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建议1.知道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品名称。2.进一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3.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4.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够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1.列举常见毒品的名称和俗称,收集毒品危害的相关资料。2.参观禁毒教育基地或禁毒教育展室,观看禁毒教育影视片。3.讨论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造成

2、什么样的后果.4.运用学过的相关法律条款,分组谈谈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不吸毒、如何打击毒品违法犯罪.5.讨论“对好奇的事就要去尝试,是对的吗.”以吸毒为例,引导学生对“好奇”、“从众”等心理的正确认识,知道一些毒犯诱惑青少年吸毒的常见手法,学会拒绝毒品的基本技巧。三、具体教学要点:(一)毒品的定义和范围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瘾的药物,种类很多,各国因其流行的种类不同而设定其范围。我国在1990年12月28日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根据当时的情况将毒品定义为“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国际禁毒公约将具有依赖特性的

3、药物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两大类进行国际管制,它们有时候被统称为“精神活性药物”。这些药物如果滥用即是毒品。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条件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如果为着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时的药品就成为了毒品。因此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然也有些物质成瘾性大,早已淘汰出药品范围,只视为毒品,如海洛因。“毒品”、“吸毒”是我国的习惯讲法,而国际上习惯只讲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二)认识毒品人们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

4、纪传入中国。从很早时候开始,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品,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与生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会有鸦片的出现。作为一种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作为一种药品,它既有医疗使用的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魔的作用。全国人大党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一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被称为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是一个曾遭受毒品严重危害的国家,历史上的毒祸曾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几乎使中国陷入亡国的境地。今天,毒品死灰复燃,再次向我们发起了挑战。由于毒品

5、在我国死灰复燃的时间相对较短,预计毒品的蔓延还将有一段发展时期。(三)毒品知多少.毒品一般是指非医疗、科研、教学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成瘾性的药品。根据1990年12月28日我国第7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规定毒品为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现简介如下。鸦片又称阿片。为罂粟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干燥而成,可用于治疗疼痛及止泻等。其提取物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几乎对一切剧痛均有效。将吗啡进一步加工,即可得到臭名昭著的海洛因,俗称白粉。以吗啡为例,若连续应用两天左右,每4小时1次,即可成瘾,停药后会产生一系列痛

6、苦的反应。罂粟壳俗称大烟壳,为罂粟的干燥果壳。它原是一味中药,可用于治疗久咳、久泻、脱肛、便血及胃痛等症,但不宜多服、久服,否则容易成瘾。某些见利忘义的摊主、饭店经理竟将它放在火锅内或牛肉汤中煮汁,让顾客上瘾,以招徕“回头客”。此属违法犯罪行为。大麻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曾作过药用,它的雌花与树脂则为含有大麻素的毒品,少量食用可使人产生一种梦幻感,看到的物体变得鲜艳明亮,具有很强的引诱力。成瘾后会使人惊恐或产生攻击行为。可卡因从古柯树叶中提取的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麻醉,一旦成瘾,会因幻觉而自残,如感到有许多虫子在皮肤内骚动,不堪忍受,于是不惜用刀将皮肤切开,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或产生迫害、嫉

7、妒妄想,以致用暴力进行“报复”。此外,“冰毒”、致幻剂、苯丙胺类兴奋剂(如摇头丸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也属于毒品之列。四、青少年毒品预防1.引入虽然家长及学校时刻都在告戒孩子远离毒品,但青少年是吸毒的危险人群已经是个事实(详细)。虽然有发生被强制或欺骗的情况,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得保持警惕!千万千万!2.不要有丝毫好奇心青少年的好奇心是创造力及青春的表现,但在毒品上的好奇就象你想尝试火车从你身上压过而你自以为没有事情或从高楼上跳下去也没有事情一样,如果你确定上面这两种方法都相当危险,你都不能尝试,那么,记住,对毒品的尝试就象做以上事情一样,只不过你跳楼以后是在“慢放”,可能是几年你才落到地上,但一样

8、可以摔得很扁。曾经有个戒毒医生,看到很多努力白废以后,想确认毒品是否真的就无法戒断,自己做了尝试,虽然他的敬业精神让人佩服,但他同样为社会创造了一个病人,而无法自治。你这样来想象,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你强制自己不吃饭(绝食),没有什么原因,你看你能坚持几天,而如果是毒品上瘾,可能是你饥饿时对食品渴望的10倍,而这个时候你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饭吃!总之,你可以对很多事情有好奇心,生命,科学,艺术,异性,体育,但不要对毒品有好奇性,更不要尝试,这种念头想都不要想! (这方面的文章太多了,但你找不到任何一篇否定的文章)3.保持警惕控制自己不去好奇还不够,你周围的社会埋伏的危险可能就在你楼下,你上学路上

9、,你原来的同学中间;虽然吸食香烟是大多数国家都不违反的行为,但香烟的确也是一种毒品,只是没有海洛因那样恶劣,但危险有时也是在这里面的,连缉毒警察也有这样被人陷害的,不要去尝试这种运气;当然,如果你不幸已经成了烟民,而且还自认为不能断掉,那你要小心,不要接受任何陌生人的赠烟,一千次赠烟中,只要一次,可能你的人生轨迹就不是你意料或你能主导的;长期不见的原来认识的人的烟也不要接受,说不抽烟的理由并不会让你损失什么,如果认为你不接受敬烟而对你进行抱怨的人,你就更要小心了!(注意啊,可能每栋楼都有一个毒品成瘾者)上帝没有分给大家相同的智商,但做聪明的事情却是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可以保持友情,但不要保持义

10、气;电影中的江湖不是你身边的事情。注意与什么人往来,与什么人不往来,简单的选择是你选择人生道理的第一步。不要与以下人员往来:社会上的老大或他周围的人,不成为他们的朋友比成为他们的朋友要难得多 经常逃学、打架的人,他们不会给你实质的帮助的,即使你赢了某次斗殴 很早就吸烟,而且以此表现与同龄人不一般,与如此弱智的人在一起,可能表示你比他更弱智 通过你的某个小错误而以此要挟的人,人都是会犯错误的,父母是你在世界上最亲最可靠的人,说实话改正错误是你最好的选择。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毒品的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预防毒品的一些基本知识;懂得毒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提高学生对毒

11、品的警惕性;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预防毒品的基本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学习重点青少年如何提高对毒品的预防能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合作讨论。教学过程:(引言)毒品问题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毒品时刻威胁着大家。我们青少年就是吸毒的高发人群。所以同学们及时行动起来,共同对付这个恶魔。一、毒品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危害。观看短片毒品的危害禁毒的宣传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相当普及,不知同学们这方面了解多少。接下来老师提一个问题。一方面看大家对禁毒了解情况,另一方面看看大家的表达能力如何。这个问题是:你对毒品有哪些认识.着重谈谈其危害性。毒品的危害性可以用12字来概括“毁灭自己

12、 祸及家庭 危害社会”。“海洛因,白骨精。毁人类、耗经济。”朗朗上口的“戒毒三字经”诉说着仅属于吸毒人员的血泪史。二、毒品的基本知识老师做一个随堂调查,“你知道毒品的种类有哪些”.学生举例,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来。最后,看幻灯片介绍几种毒品。毒品是指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前最常见、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杜冷丁、甲基苯丙胺(冰毒)、可卡因、摇头丸、K粉等。三、青少年如何进行预防学生展开活动探究:青少年如何拒绝毒品教师过渡:我们青少年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青少年成为吸毒的高发人群。所以,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自我防范六点:1.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13、。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3.不听信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6.在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后,千万不要再吸第二次。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吸食摇头丸的情况比较严重。许多人认为,摇头丸不是毒品。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观看短片摇头丸的危害,告诫大家:警惕摇头丸!四、小组合作设计各小组成员合作设计以“拒绝毒品”为主题的一幅宣传画、一个宣传口号。完成后,老师将大家的作品在黑板上进行展示,评出优胜小组。五、小结不少青少年对毒品的认识还很幼稚,青少年的禁毒形势还很严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不让

14、任何可疑分子有机可趁,依靠相互信任、众志成城一定能阻击各个可疑犯罪渠道。最终看到一个无污染、人民共享美好和平的世界。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毒品和毒品对生命、对社会的危害。 2.知道吸食毒品和拥有毒品都是违法的行为。 3.憎恶毒品,在面对毒品时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4.培养学生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能自觉拒绝和远离毒品。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 2.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学生抵制毒品的能力。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一些吸食毒品带来危害的事例。 2.相关禁毒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人的生命只有

15、一次,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规律,你可以让他充满活光彩,也可以让他暗淡无味,甚至充满黑暗,从而导致一生的悔恨。,是因为毒品的危害,使生命就此终结,由于毒品的存在,使原本幸褔的家庭土崩瓦解,使自已美好的前程毁于一旦。 二、出示课题: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三、学习新课: 1.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少女的悔恨”,讨论分析: (1)文中的少女悔恨什么 (2)结合实际谈一谈:谈一谈你们知道的吸食毒品后产生危害的事例。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小资料”,思考并讨论: (1)什么是毒品 (2)你知道的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3、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来自实验室的报告”,思考并讨论:“兔子死亡”说明了什么(说明毒品就是毒药

16、) 4.阅读“社区李奶奶的事例”,思考并讨论: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毒品不仅毒害了吸毒者,也毒害了母亲,伤害了亲人) 5.阅读“禁毒民警”的提醒,以及林林、小昆编写的资料,思考并讨论: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拒毒和防毒) 6.大家一起讨论:毒品对我们有哪些危害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1)使学生荒废学业,失去美好的前途。 (2)摧残人的身体、摧毁幸褔的家庭。 (3)令吸食毒品的人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来无尽的折磨。 (4)导致吸毒者堕落、犯罪,使社会不能和谐稳定,进而危害社会,成为全世界的公害。 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面黄肌瘦,神

17、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是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已,而且害自已的家庭,害自已的国家。 7.分析讨论:如何预防毒品 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怎么办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1)坚定直接的拒绝引诱。 (2)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立刻提出反对意见。 (4)秘密报案。 (5)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8.分析讨论: (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3)我们在选择活动场所时应该注意什么 (4)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9.学生互相交流,确定宣传报的内容:说说你想在宣传中准备去宣传什么教师指点。

18、10.学生编写宣传报。并写出对自己生命的承诺,然后学生互相交流宣传报。写好后张贴在教室。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 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已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告诉家长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记住青春是美好的,理想的风帆可能从这时扬起,千古恨的失足也可能在这时发生,请你们要永远记住: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板书设计: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少女的悔恨 来自实验室的报告 珍爱生命 来自长辈的事例 拒绝毒品 禁毒民警的提醒 我们的承诺毒品预防教育中,如何让花季少

19、年学习拒绝四川禁毒网消息 当前青少年毒品预防工作的现状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历来是禁毒预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前禁毒形势日趋严峻、吸毒人数日渐增多、新型毒品日益蔓延的情况下,控制青少年群体吸毒行为的滋生就成为了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加强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已在社会各方达成共识,上海全市中小学每学期必须有两课时用于禁毒预防教育,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禁毒教材、读物、宣传品也陆续出版发行。在校学生的禁毒宣传已日见成效。在一项针对上海市普陀区100名在校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禁毒常识的知晓率达100%。然而截至2006年11月30日,在针对上海市某区的一项统计中显示,该区现有吸毒人员

20、1583名,其中青少年110名,占现有数的6.94%。同时,自2005年12月31日至2006年11月30日,该区新增吸毒人员291名,其中25岁以下青少年49名,占16.8%,吸毒行为明显呈低龄化趋势,青少年正逐步成为新滋生吸毒者的主力。同时,值得强调的是,上述统计仅限于海洛因成瘾者,而针对新型毒品吸食者的调查统计却因为取证困难而未被列入统计范围。但是,在一项针对本市某社区50名社区闲散青少年的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8%的社区闲散青少年声称知道有同伴服用过新型毒品,有42%青少年声称知道有3名以上的同伴服用过摇头丸。因而,从毒品预防教育对防止青少年吸食毒品的效果看,结果不容乐观。既然全社

21、会业已重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并且已经投入巨大力量从事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那么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为什么青少年吸毒者的数字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逐渐地增多呢.笔者认为,这正是由于我们在开展预防教育中的诸多缺失所造成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中的不足通过对当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分析、总结,我们发现,现行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模式存在着从方式到内容、再到受众等多方面的不足与缺失。教育方式相对缺乏实效。当前针对青少年的禁毒预防教育多采用“恐吓式教育”,即通过“肢体不全、身体腐烂”的影像、图片或吸食毒品后“身败名裂、倾家荡产”的实例,以心理暗示的方式告诉青少年“这就是吸毒者的下场”,从而达到使青少年不

22、敢靠近毒品的目的。但是,“肢体不全、身体腐烂”仅仅是特例,而“身败名裂、倾家荡产”又不易在现实生活中为人所察觉,相反现实生活中的吸毒者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一种“肢体健全、身体健康”的“正常人”的形象出现在青少年的面前时,原先“恐吓式教育”所产生的效果必须会受到挑战。此外,在当前毒品预防教育中,“开讲座、贴海报、发传单”等传统宣传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这些方式固然有“覆盖广、影响大”的优势,但却忽略了个体受众各自的独特性,从而容易导致宣传教育流于形式、宣传内容易被忽略等不良结果的产生。教育内容相对脱离实际。在毒品预防教育中教育内容短训班只注重在生理、心理层面解释吸毒行为的成因及通过个案来阐述吸毒

23、行为的危害。这些内容虽然使教育受众直观地了解到吸毒成瘾的生理、心理机制以及吸毒的后果,但是对于青少年“在哪些情况下会受到毒品的诱惑”、“哪些人会诱使青少年吸毒”、“不慎吸毒后应该怎么办”等问题却涉及甚少,即使涉及也往往从成年人的视角进行阐述、教化,不易被青少年所接受。教育受众相对片面。当前针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往往通过学校途径进行开展。在校学生由于长期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吸毒行为产生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是,长期游离于主流社会边缘、吸毒行为发生风险较高的社区闲散青少年群体却未引起重视,以至于最需要接受禁毒预防教育的群体成为了禁毒预防教育覆盖的盲点。那么,又是什么使得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产

24、生上述的不足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还没有对青少年吸毒行为的成因有一个确切的认识。青少年吸毒行为的成因首先,青少年的非健康生活状态容易导致吸毒行为的发生。我们所说的非健康的生活状态既是指从价值观到行为模式等一系列综合的、与主流社会价值相冲突的生活状态,比如夜不归宿、不务正业等,也指因家庭破裂、成长受阻等各方面原因而产生的非健康的心理状态。正是由于这种非健康的生活状态导致了青少年与主流社会间产生逐渐隔阂,无法融入主流社会,因而也就无法接受主流社会的教化与影响,从而对被主流社会禁止或排斥的事物极易接受,这其中就包括毒品与吸毒行为。因而我们会在实践中发现青少年吸毒者往往是具有非健康生活状态的社区闲

25、散青少年。其次,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发生最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在一项针对20名青少年海洛因成瘾者的案例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些青少年初次吸毒行为的发生,全部是在同辈群体的压力下产生的,并且在初次吸毒后又会在同辈群体的影响下再次吸食,从而达成对吸毒行为的强化。在成为吸毒“圈子”的一员后,他们又会共同对未曾吸食毒品的青少年进行影响,制造新的吸毒者。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吸毒行为的发生具有群体性”这一特点。再次,青少年吸毒与其不良的家庭密切相关。所谓不良家庭既包括家庭结构性缺失,即父母离异或丧父(母)引起的单亲家庭,也包括家庭功能性缺失,既家庭无法承担起对子女教化、心理成长、行为培养等方面的功能。正是

26、因为家庭的不良,导致了青少年在家庭中心理成长、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内在需求无法等到满足,从而容易转向闲散青少年亚文化群体去获取,以至于逐步滑向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群体。正是由于不良的家庭,导致了青少年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形成非健康的生活状态。更是由于不良的家庭,导致了青少年在吸毒行为产生之初未被及时发觉、及时制止,从而使得吸毒行为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获得强化,最终使初次吸毒者难以自拔。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几点建议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与教育。首先,我们可以对于游离于主流社会边缘的闲散青少年亚文化群体

27、进行适当的介入。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日常在社区中的走访,逐渐介入有涉毒风险的青少年群体;另一方面,可以开设不同时段(包括夜间)的团体康乐活动,吸引夜不归宿和无所事事的青少年参加,从而通过用正常有益的活动代替果散青少年通常所参加的非健康的活动。将有涉毒风险的青少年置于社会工作的视线或者掌控之下,以达到降低青少年吸毒行为发生的群体风险性的目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闲散青少年的介入,对其倡导、灌输健康的生活理念,使青少年逐渐融入主流社会,摆脱被边缘化的境地,接受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强化曾经受到的禁毒预防教育,使其自学地远离毒品以及可能具有吸毒行为的群体。此外,我们应当建立起一整套针对青少年的危

28、机干预体系,既为正在受到毒品诱惑或者已经初次吸食毒品的青少年提供危机干预服务,降低形成毒品依赖的几率,也对遭受挫折、不幸,正逐渐滑向边缘群体的青少年进行危机干预,防止其由此产生的非健康的生活状态。在从事上述工作时,我们还应该注重与提倡跨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合作与整合。普陀区曹杨街道的禁毒社工与青少年事务社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先共同对具有潜在吸毒可能性的社区闲散青少年进行了风险评估,并由青少年事务社区开设团体康乐活动,有针对性地吸引、招募青少年参加,再由禁毒社区共同参加活动作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并在团体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进行一定程度的暗示、劝导,教授青少年识别吸毒者和防范吸毒群体诱惑的知识

29、和技巧,潜移默化地对其灌输、强化远离毒品的观念,降低吸毒行为发生的风险。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还及时地发现了一名正在受到毒品诱惑的青少年,并对其进行了危机干预,成功地帮助他们摆脱具有吸毒行为的边缘群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跨专业的合作与整合,并不代表由一种专业去代替另一种专业。因为禁毒与青少年事务本身就是两种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而这种专业性是在长期的实践与积累中产生和树立起来的,根本无法通过一次两次的专业课培训来取得。因此,这种合作与整合必然是、也只有是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才能实现。在社会工作建立初期,用一者去替代另一者,只会造成有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毒品预防教育开展的表面化倾向。在当前青少年吸毒正日趋严重,而禁毒教育又已大面积开展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准确地认识到青少年吸毒行为发生的原因,通过强调预防教育受众的个别性、特殊性和群体性,正确、深入地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才能够及时、有效地遏制住吸毒低龄化的趋势。相信,通过深入的了解、准确的认知与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帮助年轻一代抵御毒品、远离毒品。. v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