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讲 汉字和汉语 1.2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汉语学习与应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8482605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7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一讲 汉字和汉语 1.2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汉语学习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高中语文 第一讲 汉字和汉语 1.2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汉语学习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高中语文 第一讲 汉字和汉语 1.2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汉语学习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一讲 汉字和汉语 1.2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汉语学习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一讲 汉字和汉语 1.2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汉语学习与应用》(7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闫不是阎的简化字吗?怎么一个身份证办出来这么多麻烦?”阎大爷懊恼地拿着一张二代身份证说。二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二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趣味开篇趣味开篇阎大爷全名叫阎荼,今年已70岁了。原来的身份证上一直是“阎荼”这个名字,包括存折、户口本、房产证等等,几十年来都是用的“阎荼”两字。2008年,他同老伴一同新办了二代身份证,新身份证上把原来的“阎”简化为现在的“闫”。阎大爷当时还没有在意,因为在他的观念里“阎”和“闫”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繁体,一个是简化。没有想到就是这两个字带来了一系列麻烦。“年前到银行取工资,结果一分钱都取不出来,工作人员说,现在身份证上的闫和工资卡上的阎不一样。无论怎么解释都不

2、行,人家说工资卡和身份证上的字必须一样。最后我们只好又找单位和公安局开了证明才取出钱来。”为了不再遇到类似的麻烦,通过咨询,2009年,老俩口就开始奔走于户籍登记处、档案馆、房产局、公安局等部门。整整两个月,才将所有填有“阎荼”的地方改为“闫荼”。汉字是一种负载信息的书面符号。只要人们普遍愿意使用并能明白其表达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无须修改;反之,那些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或者书写不方便的汉字就需要修改。本节课我们就探讨汉字的简化和规范的有关问题。通过学习汉字简化的具体方法和国家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规定,树立起尊重汉字、爱护汉字的观念,并能够正确地使用汉字。【解说解说】灵公好妇人

3、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文言拾贝文言拾贝悬牛首卖马肉悬牛首卖马肉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

4、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灵公说:“好。”令宫内女人不要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人穿扮男人服饰了。【译文译文】 形象地说明了“上行下效”的道理,现在“挂羊头卖狗肉”即由此演化而成,以讽喻人们的言行不一。【思悟思悟】 以物喻人,表现作者爱才嫉恶的胸襟。 名句赏读名句赏读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唐杜甫杜甫将赴成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

5、,先寄严郑公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一五首之一)赏读:赏读:要治理好国家,先得搞好家庭。要想搞好一个家庭,先得端正自己。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礼记大学大学)赏读:赏读:少年人应有凌云壮志,去做志气远大、本领高强的人,不能因暂时的挫折而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这两句诗言情激越,颇有感人之力,有积极的思想色彩。心事:志向、理想。拿云:比喻志气远大,本领高强。坐:徒然,空。幽寒:处境困难。呜呃:唉声叹气。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唐唐李贺李贺致酒致酒行行)

6、赏读:赏读:无论治家或治国,都要用多种办法,不可拘泥于一种方法。贤圣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贤圣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汉汉桓宽桓宽盐铁论盐铁论力力耕耕)赏读:赏读:牢记前人的教训,以后做事情就可从中取得借鉴了。师:借鉴,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汉汉刘向刘向战国策战国策赵策一赵策一)赏读:赏读:“堕落”侧重表示思想行为变坏。“腐化”侧重表示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上过分贪图享乐。“腐化”还可作形容词用。“堕落”和“蜕化”没有这种用法。“蜕化”本义是虫类脱皮的意思,比喻腐化堕落。“堕落”、“蜕化”一般只用于人,不用于物。“腐化”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还有腐蚀的意思。如:

7、封建余毒腐化了一些人的灵魂。慧眼识珠慧眼识珠堕落堕落腐化腐化蜕化蜕化“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文艺作品很受欢迎。“脍炙人口”,比喻美好的诗文被人们称赞和传诵。(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喜闻乐见喜闻乐见脍炙人口脍炙人口【释释】“喜闻乐见”(联合结构)和“脍炙人口”(动宾结构)在形容文艺作品时,二者都有“受人喜欢,被人赞美”的意思。区别在于:“喜闻乐见”前面常加“人们”,“为所”等字样,如“白毛女是一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剧”,这时不能用“脍炙人口”;“脍炙人口”含有“广为传诵”的意思,如“李白的诗历来脍炙人口”。“喜闻乐见”还可以和“广为传诵”之类的话连用,因为它不含有“广为传诵”这

8、层意思。“脍炙人口”还可用其本义形容美味佳肴。【辨辨】下面汉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A手抢慢力海B拉琶监弦裹C饮蜻跚峰地 D鹉警雾基羞1解析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各种造字方法。正确选项是D。D中“羞”本义是进献食物,从“羊”,“丑”声,所以也是形声字。A中“手”是象形字,像手的形状。“力”是象形字,像人的筋骨肌腱的形状。B中“监”(監)字形表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是会意字。C中“饮”是会意字。答案D选出正确的字形填入下面各个句子的横线处。湖南电视台有个栏目叫作“人生伴_”。A.侶B侣南极特别冷,就是在夏季也寒风凛_。 A洌B冽小鸟长大了,鸟_空了。A.罺 B巢 C窎 D巣我们要

9、爱惜每一_水。A.嘀B滳C滴D嫡这东西一_儿都不多。A.点B奌C佔D點2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避免使用错误的或不规范的字形。句正确选项是B;“侶”是不规范的印刷字形。句正确选项是B;“洌”是水清或酒清的意思。句正确选项是B;其他都是不规范的异体字或错别字。句正确选项是C;“嘀”是“嘀咕”的意思,“嫡”是“嫡亲、嫡系”的“嫡”。“滳”是不规范写法。句正确选项是A;“點”是繁体写法,其余的都是不规范的写法。答案答案汉字结构确实精巧奇妙,古人常常借汉字的结构来拆字或组字,创制有趣的文字游戏。下面是一则关于拆字的妙对趣闻,流传已久。请同学们读一读,猜一猜。3相传风流才子纪晓岚与丁云和尚为棋友。

10、一日纪晓岚去竹林找丁云对弈,丁云不在,纪晓岚独坐廊下等候。很久丁云才归,纪晓岚起身行礼,吟一联道:“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丁云一听,连忙还礼答道:“月门闲客在,二山出大小尖峰。”话音刚落,两人不禁大笑,挽手进屋下棋。不知不觉夜深,小沙弥便来报说寺门已经关闭。纪晓岚听此,便知小和尚是在下逐客令。于是才思涌出,遂吟一联道:“门内有才方是闭。”纪晓岚此联含有对弈雅兴未尽之意,责怪小沙弥太不懂事,而小和尚听后却不知所云。丁云赶忙答道:“寺边无日不知时。”老和尚这是借此给小沙弥解围,向纪晓岚赔礼。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离合拆字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构造特点。纪、丁二人的联句一直被后人视为“

11、离合拆字联”的经典之作。第一联:将“等”字拆开,为“竹”和“寺”;“双手”为“拜”字(草体的“拜”即是“双手”);“四维”则为“罗”的繁体“羅”字;“月”字在“门”内,为繁体“閒”字;两个“山”为“出”字;“大、小”为“尖”字。第二联也是用离合拆字的方法:“才”字在“门”内为“闭”字;“寺”加“日”为繁体的“時”字,真可谓“貌离神合”。这两联不仅字拆得好,而且出句、对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场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吟联人要说的意思,妙趣自然。答案答案有的学生不小心在作文中写了错别字,不是让人一头雾水、不解其意,就是读来啼笑皆非、摇头不已。请改正下面几组作文中的错别字。美景当前,不禁让我有“不知天上宫

12、缺,今夕是何年”的感叹。评:难道神仙们的房子不够住吗?我觉得自己是品学兼忧的好学生,大家一定都喜欢我。评:字都不会写,你真的该忧了!节日时,我们全家一起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冰马桶。评:有这样的东西吗?我也要去!4报上报道说重金属污染过的牡蛎,可治癌评:一字之差,养蛎人家翻身矣!答案本题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避免写错别字。各句中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是:宫阙,品学兼优,兵马俑,致癌。判断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A天津杨柳青镇是年画的发祥地,每年春节前后,海内 外游客都纷至踏来,感受腊月新春的民俗风情。B每当谁做了有利于公众的事,社会就理所当然地给谁 以肯定和称诵,谁也就会因此赢得巨大的荣誉。C经过

13、近一年的调查取证,检察机关终于查清了这家公 司的总经理循私舞弊而导致公司倒闭的事实。D感知明快的人,善于洞察前景,知微见著;感知迟钝 的人,往往过于拘泥和死板,只看到过去而看不到将 来。5解析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辨析错别字。正确的选项是D,其中没有错别字。A中“纷至踏来”应为“纷至沓来”,“沓”和“纷”相对,表示多而重复。B中“称诵”应为“称颂”,“诵”是“朗诵、称述”的意思,“颂”是“颂扬”的意思,“称颂”是赞扬的意思,所以应用“颂”。C中“循私舞弊”应是“徇私舞弊”,“徇”是“依从、屈从”的意思,“徇私”义为“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答案D (1)汉字是表意文字;(2)汉字是两维构形的方块字

14、;(3)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一、问题讨论一、问题讨论1汉字有什么特点?汉字有什么特点?答案答案 (1)汉字不但帮助汉语克服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扩大了交际职能,而且因为汉字具有超方言的特点,从而有利于并促进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同时,有了汉字,本来只能由暂时的语音承载的语文,就可转由长存的字形来承载。(2)汉字是构意文字,自然就给人们理解和研究语文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这也逐渐使得使用汉字的人对字义特别敏感。(3)汉语中同音词很多,汉字作为汉语的视觉符号,既然是因义构形的,自然就有分辨汉语中不同意义的同音词的作用。2汉字对汉语使用和发展有什么影响?汉字对汉语使用和发展有什么影响?答案答案 写错别

15、字包括写错字和写别字。写“错字”主要是指手写的时候把字的笔画写错,写出来的“字”不成字。写“别字”也叫写“白字”,指的是该写这个字而写成另一个字。另外,乱造简化字、滥用外文字、生造网络字也属于错别字。3错别字是怎样产生的?错别字是怎样产生的?答案答案 避免错别字,纠正错别字,必须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靠字的读音区别不同的字。首先要区别同音字,其次借助声旁区别不同的字,还有的字可以借助声母来区别。靠字的形体区别不同的字。首先要仔细区分字的偏旁,其次利用读音来区别字形。靠字的意义区别不同的字,即考虑字的词义和词源,辨别字义的细微差别。4怎样消灭错别字?怎样消灭错别字?答案答案二、知识结构造成字形

16、失误的主要原因有四点:形近字致误;音同或音近致误;音形都接近致误;音同义近致误。要避免重蹈以上误区,并准确掌握字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据义定形”,即根据词语意义来确定答案应是诸多同音字或形近字中的哪个字。“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会”是融合之意);“凋蔽”应为“凋敝”(“敝”为“破旧衰败”之意)。又如“脉搏”的“搏”,常同“博”混淆,“脉搏”指血脉跳动,是一个动作场景;“搏”有“搏动、跳动”义,而“博”则是“博取、赌博”等义。三、方法技巧三、方法技巧“贪脏枉法”应为“贪赃枉法”。“贪赃枉法”意为“贪污受贿、违反法纪”,“赃”从“贝”,古代曾用贝壳作货币,所以,用“贝”作形旁的字

17、,本义一般与财物有关,因此应写作“赃”,“脏”从“月”(肉),指身体内部器官。“脱颖而出”的“颖”从“禾”,指禾穗的芒尖。此成语本指禾穗的芒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后比喻人的才华全部得到了显示,所以只能写作“颖”。如“烦”和“繁”音同而又义近,都有“多”的意思。但“烦”还有“苦闷、多而乱”的意思,所以有“烦闷”、“烦恼”、“烦躁”等;而“繁”有“繁忙”、“繁华”、“繁冗”、“繁衍”等。这就是以义为纲,据义辨形。第二,利用汉语的构词规律来辨识错别字。汉语构词有一个规律,一个词常常是几个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字构成,如“貌合神离”中的“貌”和“神”相对,“合”与“离”相反,在这里若将“合”写

18、成“和”就讲不通了。对联合式词语,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辨析字形。如“纷至沓来”,“至”与“来”相对,同义;又如“惹是生非”等。成语讲究对称美,从词性的角度看,“AABB”式和“ABAB”式较多见。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些结构特点来辨识错别字。如“仗义执言”一词,属“ABAB”式,“仗”和“执”都是动词,因此,写成“仗义直言”就不对了。第三,根据形旁辨识。在汉字中,有80%是形声字,而形旁是表义的,这就可据形推义,由义辨字。形声字所占的比重最大,通过对形声字形旁、声旁的分析,或者根据偏旁归类识记,或者利用声旁区别形近字,从而避免少写错别字。如“讴、呕、沤”,“讴歌”的“讴

19、”字,“讠”旁表示该字与语言有关,“讴歌”当然要用语言,必须写作“讴”;“呕”的形旁是“口”,“呕吐”、“呕心沥血”必须是“呕”;“沤”形旁是“氵”,表明与水有关,“沤肥”属此。如“燥”、“躁”、“澡”:前者有“火”,就有“干燥”、“燥热”;中间的有“足”,就有“躁动”、“暴躁”、“急躁”;后者有“水”,就有“洗澡”、“澡盆”。第四,平时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搞清楚某些成语的来源、出处,遵照成语的一些固定写法。如“再接再厉”的“厉”,是“磨砺”(引申为“奋勉”、“努力”)的意思,但成语沿用古字(“厉”是“砺”的本字,二者在这一意义上为古今字),不能写作“砺”,更不能写作“励”。总之,解答字

20、形题最关键的是要靠平时学习中对错别字的辨析能力,至于做题的技巧主要就是细心,细心,再细心,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并坚持综合判断,努力提高准确率。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文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就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符号用来记事,以后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或“图画文字”。后来图画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象形的汉字。四、相关知识四、相关知识1汉字的起源汉字的起源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现代汉字。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21、。2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今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和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今文字阶段即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3汉字的演变趋势汉字的演变趋势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和字形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由圆变方,笔画由曲变直。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

22、固定下来。随着楷书的出现和汉字多行书写整齐的要求,汉字方块化定型了,汉字字形与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六书”是汉字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有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这个汉字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说来,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六书”中的“转注”和“假借”,严格说来应属于用字的方法。汉字的造字法汉字的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

23、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的类别:根据形体构造方式,可分为两类,独体象形、合体象形。象形象形象形字的特征:一是简约性,象形字“画成其物”不是作画,是创造书写符号,是写意,摹写客观实体时,只勾勒轮廓,注重字形的简约性;二是典型性,即注重突

24、出客观实体的典型特征,以增强象形字写词表意的区别功能。象形字的局限性:象形的造字方法很难用于表示无形可象的抽象事物。象形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奠定了基础。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指事指事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

25、字指剖析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表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合而成。会意会意会意字类型: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表示两人前后相随;“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 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例如“灶、尘、国、孬”等。会意字是由

26、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成,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字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拿“人”和“木”来说:“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等,“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组合为“林、森”,“木”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析、相、采、困”等。因为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如“休、尘、取、采”等。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表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

27、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形声形声一个形旁或声旁可以同多个汉字发生联系,充当多个汉字的偏旁,这样既提高了偏旁(许多同时又是字)的使用率,使得汉字更加系统化,又便于使用者迅速领会字义,掌握字音,正确运用。例如用“鸟”作形旁的汉字,意义都同鸟有关,如“鹕、鹏、鹈、鹃、鹂、鹧、鸪”等字;用“胡”作声旁的字,读音都同“胡”相同,如“糊、瑚、湖、蝴、葫、猢、煳、鹕”等字。同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相比较,形声字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28、,它可以因形见义,据形知音,把文字的表义和表音两种功能有机地融合为一体,记录语言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既适应了汉语分化同音字、同音词的需要,也适应了汉语方言分歧、语音差别大的状况。所以,形声字一出现,就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旁和声旁的搭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6种:左形右声,如:清、松、城、渔、狸、情、描、帽、纺左声右形,如:功、领、救、战、郊、放、鸭、飘、歌上形下声,如:露、花、岗、草、笠、芳、窥、景、箱上声下形,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贷、盒内形外声,如:闻、闷、辫、辩、问外形内声,如:圆、阁、衷、病、赶、厅、近另外,常见的还有:声占一角:旗、房、病、近形占一角:修、腾、颖、载在各

29、种组合的形声字中,左形右声的类型最多,几乎占现代常用形声字的80%,其次是左声右形类,约占6%,其余几种结构的形声字就比较少了。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可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又如“管”本身是形声字,本义是竹管,同音借用为“管理”的“管”。假借假借同一词根分化出的同义的字,可以相互注释。如:“老,考也”“考,老也”。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

30、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转注转注错别字的四种成因类型:一是形近而误,二是音形近而误,三是音义近而误,四是音形义近而误。1因字形相似而误,如“盲”与“肓”,“沏”与“彻”,“沓”与“杳”,“缀”与“辍”,“徙”与“徒”,“炙”与“灸”,“侯”与“候”,“刺”与“剌”,“祟”与“崇”等等。这类字字形仅有极小的差别,但读音意义完全不同。错别字的四种成因错别字的四种成因要辨别这类错别字,一般说来,只要从读音入手,都可以比较轻松地辨别出来。“盲(mn)目”不是“肓(hun)目”,“沏(q)茶”不是“彻(ch)茶”,“拖沓(t)”不是“拖杳(yo)”,“辍(ch

31、u)学”不是“缀(zhu)学”,“迁徙(x)”不是“迁徒(t)”,“针灸(ji)”不是“针炙(zh)”,“等候(hu)”不是“等侯(hu)”,“刺刺(c c)不休”不是“剌剌(l l)不休”,“作祟(su)”不是“作崇(chn)”。2因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误,如“装帧”误作“装祯”,“辩驳”误作“辨驳”,“味同嚼蜡”误作“味同嚼腊”,“脱颖而出”误作“脱颍而出”,“插科打诨”误作“插科打浑”,等等。这类错别字由于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辨别有一定的难度,但从这类字形旁(义符)的分析,从意义上加以判断。如“装帧”一词的意思是指书画作品或书刊的装饰设计,“帧”指的是字画的幅,应从“巾”旁,

32、而“祯”从“礻”旁,“礻”即“示”,其意义与祭祀有关,这与“装帧”的意义显然不符。“辩驳”一词意思是争辩驳斥,与人争辩,驳斥对方应该是用言辞,所以应从“讠”旁而不从“ ”。“味同嚼蜡”一词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蜡”有枯燥无味之意,而“腊”意指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鱼、肉、鸡、鸭等),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当然不能说是“味同嚼腊”。“脱颖而出”一词出自课文毛遂自荐,意思是把麦穗放入袋里,麦芒就会很快穿过袋子钻出来,这里的“颖”指的是麦芒,理应从“禾”,而“颍”字从“水”,与麦芒无关。“插科打诨”一词来自我国古代戏曲艺术,意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穿插一些滑稽的动作或台词来引观众发笑,

33、“科”是表演动作的用语,“诨”应指演员戏谑之语,理当从“讠”,而“浑”从“氵”,有污浊不清之意,与“插科打诨”一词的意义显然没有干系。3因音同或音近而误,如“惆怅”误作“愁帐”,“诬陷”误作“污陷”,“耽搁”误作“担搁”,“徇私”误作“殉私”,“金碧辉煌”误作“金壁辉煌”,“以逸待劳”误作“以逸代劳”,“不计其数”误作“不记其数”,“无耻谰言”误作“无耻滥言”,“融会贯通”误作“融汇贯通”等等。这类错别字的辨别也主要是从词义的角度入手,“惆怅”一词是失意,伤感之意、而“愁”字则是“忧伤、忧虑”之意,虽说意义相近,但毕竟不同。“诬陷”意思是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诬”侧重于捏造之意,而“污”字则侧重

34、于脏的意思,二者不可混为一谈。“耽搁”一词中“耽”的意思是延误、延迟,而“担”则是用肩挑之意,也不可混淆。“徇私”意为为了个人私利而做不合法之事,“徇”从“彳”,是依从之意,而“殉”字从“歹”,是因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某种理想而牺牲生命的意思,与为了个人私利扯不上关系。“金碧辉煌”中的“金碧”指的是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石绿等,自然不可写成“墙壁”的“壁”。“以逸待劳”是指作战时采取措施养精蓄锐,等待对手疲劳后乘机出击取胜,“待”应是“等待”的“待”,不应是“代替”的“代”。“不计其数”意为数目多得无法计算,不是无法记忆或记录,当然不可写作“记”。“无耻谰言”中“谰”是诬陷,诬赖之意,而“滥

35、”则是胡乱之意,也不可混写。“融会贯通”中的“会”是领会的意思,也不可写作“汇集”的“汇”。4因义同或义近而误,如“照相”不能写作“照像”,而“画像”“摄像”不能写作“画相”“摄相”,“销声匿迹”不能写作“消声匿迹”,“丰富多彩”不能写作“丰富多采”,“四季常青”不能写作“四季长青”,“理屈词穷”不能写作“理屈辞穷”,“刹那”不能写成“霎那”,同样,“霎时”也不能写成“刹时”。这类字读音相似,意义也相近,有些字如“词”和“辞”、“采”和“彩”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通用。它们之间不能混写的主要原因是约定俗成,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为什么只能这样写而不能那样写。好在这类字并不多,我们尽可能把它们牢牢记住。

36、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漫漫古典情漫漫古典情】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陈子昂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其二)“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这一句感叹芳华的零落。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传神。然而“袅袅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像秀美幽独

37、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现在,如果有人说起“难”字的原意是一种鸟,“易”字的原意是一种四脚蛇,听的人也许感到很新奇,因为这样的解释与“难”、“易”两字的通常用法相差很远。但是,从文字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解释是很正常的,这是“难”、“易”两字的本义,而“难”解为“艰难”,“易”解为“容易”,则是假借义。“假借假借”拾趣拾趣“假借”是汉字的使用方法之一,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指出:“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意思是:本来没有这个字,只是依附读音,用以寄托某种事物,这就称为“假借”。例如:本来没有造出表示“艰难”、“容易”这样的字,只好借用表示“鸟名”的“难”字和表示“四脚蛇名”

38、的“易”字,用来表示“艰难”、“容易”之义。“假借”扩大了一些汉字的使用范围,在汉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汉语中的许多词,都存在着“假借”的现象。例如:“万”字现用作数词,解释为“十千为万”。其实,这是假借的用法。在说文解字中,繁体的“万”字解释为“虫也”,是一种虫的名称,这才是本义。假借义与本义毫无关系,两者只是读音相同而已。再如“西”、“北”两字,现在通常用作方位词,表示“西方”、“北方”之意,这也是假借。按照说文解字的分析,“西”原来是指“鸟在巢上”。小篆的“西”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鸟的形状,下面是鸟巢之形,本义是“鸟入巢止息”。而“北”字意为“乖也,从二人相背”,本义是“乖戾,违背”,

39、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就像两个人背对着背。现在我们使用的是“西”、“北”的假借义,对其本义已经很少涉及。又如“衰”字,现在通常用作形容词“衰弱、衰老”之义,这也是假借。说文解字对“衰”字的解释是“草雨衣”,即“用草编成的雨衣”,是个名词,这才是本义。现在的用法是由名词假借为形容词。又如“求”字,现在的常用义是动词“探求、寻求”,这也是假借义。它的本义,应是名词“皮衣”,这是由名词假借为动词的例证。实词假借之例,尚有很多,因篇幅所限难以逐一列举。至于虚词,多是假借而来。如“焉”字的本义是“鸟名”,后来假借为疑问词“怎么、哪里”;“而”字的本义是名词“颊毛”,即“脸上的胡须”,后来假借为连词“然而”

40、等;“自”字原是名词“鼻”的本字,后来常假借为代词“自己”和介词“自从”等;“与”字本有“结交、朋友”之义,后来经常假借为介词“跟”、连词“和”、语气词“吗”等等。如果不是具备一定的文字学的知识,一般人是不容易了解这些虚词的本义的。有些字被借用之后,为了表示原义,人们往往另造新字。如“易”写作“蜴”,“衰”写作“蓑”,“求”写作“裘”等等。掌握必要的“假借”知识,对于正确理解词义,是很有帮助的。1“干”对“于”说:看你那没出息的样,脚下总是不利索!2“干”对“平”说:看把你美的,两天不见,还戴上墨镜了呢!3“干”对“千”说:你上梁不正,难怪“千夫所指”!4“内”对“丙”说:儿呀,不带武器,你连

41、第三也捞不上!5“内”对“芮”说:一头乱草,该理发了,看你像啥?中国汉字幽默戏解拾趣中国汉字幽默戏解拾趣6“内”对“肉”说:你不就比我家多一口人嘛!咋就那么吃香!人见人爱!7“音”对“意”说:别忘了,我才是你的心上人哩!8“射”对“矮”说:伙计,怕是我们俩被人从产房给抱错了吧?该我姓“矮”才对!9“庄”对“压”说:看你,该戴在头上的,怎能揣在腰里?10“休”对“体”说:你心里老算计一本账,肯定没有我轻松!11“重”对“里”说:没有行千里之志,你就在家里呆着吧!12“呆”对“杏”说:看你就是木头脑袋。杏说:其实你比我还笨!13“能”对“熊”说:想有能力,不当狗熊,就趁早精简机构吧!14“兔”对“

42、免”说:不管长短,总得有个尾巴,否则,入伙就免谈吧!15“买”对“卖”说:扛了十字架,就不一般,果然可以出手了!16“用”对“甩”说:爱出格,不安分,不被甩才怪哩!17“尚”对“常”说:臭美啥?有了头巾都不知往哪儿戴!傻样!18“困”对“闲”说:关了门,咱们是一家吧?19“住”对“往”说:你带了东西,这是往哪儿去?20“师”对“帅”说:真是青出于蓝啊!你可比为师有出息呀!21“杏”对“杳”说:怪不得找不到你了,原来带了隐形装置!22“王”对“玉”说:该丢弃一点,你就舍不得!所以,啥时候也成不了王!23“金”对“全”说:拈轻怕重,怕负责任,还想跟我比,没门!24“田”对“申”说:“由”上窜,“甲

43、”下跳,你他娘的是“上窜下跳”!25“古”对“舌”说:头发长了,也不理一理!难怪人家嚼舌头!26“有”对“冇”说:刚发工资就又花光了!没出息的货!27“处”对“外”说:老弟,加油呀!我们可是处到快结婚的份上了!28“方”对“万”说:这世道真不公平,我比你干得多,却没有你的名气大!29“庆”对“厌”说:光明正大的事不干,偷偷摸摸当狗!谁不讨厌!30“司”对“同”说:大度些嘛!不妨先网开一面,没有付出,别想掌权!31“正”对“止”说:不懂公平为上,理当停止的!32“再”对“冉”说:这么早就谢顶了,你才多大呀!33“冉”对“苒”说:还是你聪明,太阳出来,知道戴草帽!34“叮”对“打”说:君子动口不动

44、手!打说: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35“盯”对“叮”说:多看一会儿不就行了!啰嗦个啥!36“订”对“钉”说:有话好说呀,干吗,非得板上钉钉!37“乒”对“乓”说:该死的战争真残酷啊!叫你我都丢了一只腿!38“高”对“蒿”说:不冷不热,戴草帽干嘛?39“冶”对“治”说:你不就比我多一点吗?牛啥?“治”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不治你治谁?40“代”对“伐”说:徒儿,你佩上宝剑就可以征伐天下了!41“汩”对“汨”说:谁克隆的你,太像我了!42“名”对“各”说:想出名,就收敛些,多注意影响,别老“各自为政”!43“否”对“杏”说:就你爱出风头,怎么样?叫人咬吃的滋味不好受吧?44“人”对“入”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光进不出,难怪你成不了人!45“未”对“末”说:儿呀,我已经是倒数了,未来就指望你啦!46“旮”对“旯”说:牛啥?你的住房还不是跟我一样大?只不过阳台位置不一样而已!47“赤”对“赫”说:去跟你们的父母说,做个分离手术,要不了多少钱呀!48“工”对“土”说:跟你说出头的椽子先烂,你就是不听,怎么样,烂成土了吧!49“日”对“旦”说:乖女儿,上了平衡木可千万要小心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