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简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8471285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永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永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永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永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简介(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永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永城市位于河南省东部,处于河南、 山东、江苏、安徽四省的交 会处,被称为河南省的东大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作为河南省 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河南省重点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徐州都 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城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依靠 丰富的农业和矿产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逐步形成了“一黑一白”的特色区域经济,并明确了“黑色经 济强财政,白色经济富百姓,黑白经济兴永城”的发展思路。其中的 “黑色经济”指的就是煤炭产业。永城地下矿藏丰富,优质煤储存面 积达621平方公里,精查储量达31亿吨,年开采能力已达1 200万吨, 是全

2、国五大工业用煤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白色经济”指的就是面粉加工产业。永城通过推进“黑白经济”的 发展,经过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已实现了由农业小县、财政穷县到农 业大市、工业强市的转变。永城正逐步发展成以能源、冶金、化工、 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化新型工矿城市,成为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经济的增长显示出永城的雄厚实力,在此基础上政府就会开始发 展第三产业,而这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旅游业。旅游业不仅体现 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更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和历史。 从永城的发 展过程便可窥视其悠久的历史。永城市周属宋国。春秋称芒邑。秦置芒县、酇县。东汉

3、芒县改临 睢县,晋时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酇县,大业六年(610年)析彭城、睢阳二郡之属地始建永城县。金兴定五年(1221年)升为永州。元至元二年(1265年)复降为县。1945年2月更名为雪 枫县。1949年3月恢复为永城县,隶属皖北行署宿县专区。1952年改属河南省商丘专区。1996年10月,撤县设市。永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永城王油坊文化遗址表明永城的文明 史距今有4000多年。萧何造律台制定汉律,成为统制天下的法典。 境内有国家4A级“芒砀山文物旅游区”,陈胜墓、孔子避雨处、刘 邦斩蛇处、郭塔、张飞寨 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尤其是西汉大型王 室陵墓群,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宛如

4、地下宫殿,是目前世界上同 时期最大的石室陵墓。洞内壁画“四神云气图”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 早,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级别最咼的壁画。据永城文史资料 记载,晚清时有一位叫做吕永辉的邑人, 他在游遍永城的各处山水景 点之后,一时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八首诗,一诗一景,合称太丘 八景,因永城素有古太丘之称,故太丘八景,即永城八景。此八景 题诗分别为芒山王气、浍水春声、隋堤烟柳、陈庙霜松、 巴河夜月、酂台晓晴、石崖滴翠、宝塔盘云。由此可见 永城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然而由于早期的经济条件差和无人 管理,造成大量的文物古迹和文物遗失。近期虽然政府开始注重文化 遗产的保护,但大多都是为发展经济和旅游业为依

5、托的,造成现在文物越来愈遗失的恶性状态。现在,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永城的近期文物 保护单位的现状和我的一些关于其保护的一些建议。、见证永城城市发展的遗址1 、伏羲女娲画像石1995年文物普查时在永城太丘蔡庄一村民院内发现一块伏羲女娲画 像石,出土于该村西北100米处一古墓内,出土时间不详。该石高1.46 米,宽0.93米,厚0.15米。画面是人身龙尾伏羲氏和人身蛇尾女娲形 像。伏羲身着长襦,头戴三尖帽,腰系束带,龙尾上有两只爪,双手 托起女娲;女娲头部向下,头戴尖帽,下部蛇尾盘绕。浮雕、画像轮 廓线凸出,画像细部用阴线条勾勒, 时间为汉代。画面是人身龙尾伏 羲氏和人身蛇尾女娲形像。该画面共分三层:

6、一层:升仙图。中为西 王母,左右有羽人、玉兔、九尾狐等,两侧伏羲女娲蛇尾相交贯穿三 层。二层:起居图。男女各四人端坐,头上方有羽人、猿猴等。三层: 狩猎图。一牛车左向行,车上二人坐,后跟一犬,二人抬一反绑的野兽相随,后跟一荷弩猎人。洪福遗址位于永城县洪福集西北250米处,呈南北向椭圆形,长270米,宽 240米,高出地面1.5米。文化层厚度在2.5米以上。遗址中心1.2米以 下有河南山文化层,钻探时发南有灰黑陶片,其中有一片为红衣黑彩 陶片,纹饰简单为线状,应为大汶口文化的特征。在上部层中发现有商、周、秦、汉各时期的文化遗物。采集到的有细绳纹、方格纹和篮 纹陶片、陶网坠、陶纺轮、鬲足、残豆柄、

7、豆盘、粗绳纹陶片和秦汉 瓦片、汉代小花砖、空心砖残块,以及汉半两货币等晚期遗物。1979年勘探,在1米深的土层下发现一椭圆形灰坑,出土遗物有陶器豆、鼎、网坠、器盖、罐、碗等。纹饰纹居多。该遣址是含有彩陶文化的 新石器文化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油坊遗址位于永城市西约30公里的王油坊村东北400米处,东临浍河,周围地势平坦,为旧黄泛区淤没之地。该遗址呈孤形略高于地面。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一般在3米以上,除个别地方有较薄的 扰土层或汉代层外,大多在表土层下即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 在表 土层下,也有一些现代沟、东周墓和殷代灰坑打破河南龙山文化层。该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油

8、坊古文化遗址,位于永城市劗 城乡王油村东北400米处,面积1万平方米,文化层的厚度一般在3米 以上。经中社院洛阳考古所在1977年两次发掘,清出房基11座,灰坑25个,23个属河南龙山晚期,2个属殷代;墓葬14座全是东周的;出 土了大批龙山晚期的陶石、骨蚌、角器。这些发掘表明, 人类的祖先 远在4000多年以前就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并且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里仅以龙山文化晚期的遗迹遗物做以简单的介绍:(1)房基上层房子都是地面建筑,房子四周有燼, 室内有居往面J居住面上有烧灶或烧土面,有 的还有用褐硬土或碎陶片筑成的巢状柱础。 墻的厚度一般在3040厘来之间,墻外往往 斜坡状地培上一周土,以加固墙

9、基。圆房直 径米左右,方形房室大小与此大体相当, 门向各种方向都有。上层房基在往层层迭 压,层次繁多p授上面的房基破坏严重,保 存好的不多,现以F1芮例来说明上层房皋的 情况口渔猎和手工业。这些都是研究我国原始文化和夏文化的重要资料。这II座房基大牡分为上下两层,上层7 座,下座4座。上层房基有方形房2座,圆形 房予座口这两种房基都是用黄土、黄褐土.黄 料薑土、黄草泥土等土色纯净、土质致密的土, 层层铺垫起来的。层次孚度随各房而不同, 每层一般厚3-7厘米每层表面往往有凹 凸不平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建筑房基时 对土拍打或夯砸所致,不见夯窝。Fl圆形,地阮建筑o清除地表上即见。 室内东西乳7仁

10、南北玄“米房基的上部 为一东北向的现代沟打破。室内居住面分三 层,为三个时期所铺垫和使用。每一层居住 面土质都很坚实,层间有凹凸不平的现象,这 种土当为夺土。每层居住面都有烧址或烧土 痕迹,并有巢状柱础。下两层居住面呈锅底 状。墙基大部悅保存完好,墙宽2026 M 米。墙靠里側部份舟褐色草泥土土坯砌成补 砌法与现代砌砖法类似,相间压缝,缝间用黄 土粘合。土坯大小一般长斗0、宽2叽厚10厘 米。墙的中间部份是一周厚约5-9 的 黄硬土,黄硬土外面抹两周苹泥土,每周草泥 土厚约35厘米。房门向南。下层房基3座为方形J座为圆形。4座 房基都在地丧下2米左右深,而且都是“白灰 面房基 FH保存较好,居

11、住面深21米,上 面有五层黃硬土房基。呈长圆形,地面建筑, 室内东西长3.26米,其北部为H【6打破,保 留长3.25米。房基四周的墙还大部保留着, 墙是用青色硬土筑成的。屋门向南,门道宽 约僅7米。(2)灰坑曲个灰坑大多为圆形和稱圆形,口大底 小,呈锅底状。灰坑深一般不超过I米直径 13米除H131 16夕卜都属上层下层灰 坑的地层与下层房基相当,开深度在2米 以下;上层灰坑地层与上层房基相当,开口深 度除H人趴9“15为1来以外,其余大多在(3)陶器及骨蚌器(见ppt)4、造律台遗址地表毘下见口。上层灰坑存在着迭压和打破 关系。各灰坑椰不同数量地出有陶、骨、蚌器 以及曽骨、鹿角等,不少灰境

12、还出有大量的蚌 壳、螺壳。造律台位于酂城镇政府西南,古代亦称都台,酂台晓晴为永城古代八景之一。唐代大诗人李白携友到此游览,他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一诗中写道:“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相传汉代丞相萧何曾在此台制定法律,故名造律台,此种传说和 史实不符,但萧何封于酂却有史可查。西汉初,汉高祖分封功臣, 萧何封于酂。后刘邦过境,始知酂地属自己的家乡沛郡,即把该郡定为自己的汤沐邑, 遂把萧何圭寸地移于南阳谷城(今湖北省谷城县)。实际上造律台为古代文化遗址,现为一椭园形高台,它底部 南北长54米,东西宽34米,高7米,文化层厚约89米,上层是商 代堆积,下层为河南龙山文化遗存。1936年,国民党河

13、南省古迹研究会考古人员曾来造律台进行发掘。这里文化遗物颇为丰富,其中有石斧、骨箭头、骨锥等等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故事西汉年间,酂县城里有一位才子邱生,家有母亲和妻子3人。婆媳辛勤耕织,邱生埋头苦读,面壁十年,只修得才高八斗,学富五 车,一腹锦绣文章。邱生早已踌躇满志,成竹在胸:有朝一日,定施 展才华,定国安邦,造福于人。这一年朝廷开科选贤,邱生便千里迢 迢奔赴京城。考场上,邱生真是 妙笔生花,应付自如,三篇文章一 挥而就。走出考场,邱生更是春风得意。他滞留京城,坐等金榜题名, 便可蟒袍玉带,荣归故里。主考官为当朝丞相萧何。他是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14、常以为自己是天下奇才,英明盖世。今替国家选 择栋梁,定以才论人,无愧汉室。他连续阅卷数篇,都觉文采一般。 当拿起邱生文章,抬眼细看,只觉得如行云流水,锦华满篇,不由得 陡然一惊。再看卷头的一首律诗:“身居穷乡僻壤中,吞吐天地志生 平。良骥得鞯千里走,鸿鹄乘风万里行。三韬六略 胜乐毅,治国安邦盖管仲。雄鸡啼破晨前雾,红日一轮照苍穹。”细琢磨,更觉出手 不凡,令他震颤不已。萧何看完邱生试卷后伏案深思:该生文才出众, 我恨不如他。如若招取邱生,有口皆碑是他,众人便不再传扬我萧何 了。他由嫉生怒,一狠心将邱生的试卷付之一炬。再说呆在京城的邱生,望眼欲穿的盼望出示金榜。不几日, 金榜揭晓,邱生连看三遍都

15、无他的名字,便知自己名落孙山,连声叹 气不止。他深知是萧何弄权,嫉贤妒能,但又束手无策,只有含泪扫兴而归。回到家中,邱生一连仰天长叹数声。 为防外界干扰,邱生决 心筑台造律,誓杀萧何。邱生天下奇才,名富古城。人们见他苦苦筑台,虽不知其意,但都来相助。花开花落,转眼又是一年,一座高 大的平台筑成。邱生怕自己日久思变,心猿意马,便在台上盖间小屋, 四壁无门,仅留一个送饭取明的小窗口。从此身居斗室,晚上思索, 白天写作。含辛茹苦,造律不止,治汉律典上卷终成。一日,邱生的妻子去造律台送饭,路经桃园,见鲜红的桃子挂 满枝头。多情的妻子灵机一动:夫君他独困小屋,经常废寝忘食,何 不摘个桃子让他尝尝,也好让

16、他知道又到麦忙五月。遂顺手摘了一个 桃子揣在怀里。到了造律台,丈夫吃完饭,她把桃子递过去。邱生接 住桃子,忙问:“桃从何来?”贤妻说了实话。邱生大惊,责问妻子“你 知罪吗?”为了安慰夫君,妻子答道:“知罪。”“好,你犯律了。偷盗 者,知罪:将削去一手。”尽管邱生看到窗外的妻子已站立不稳,但 他仍然接着说:“我是造律者,律人必律已。你是我的贤妻,你能明 白我的心迹,定能帮我完成大业。请你自断一手,去吧 从此以后, 一只手的妻子再也无法给丈夫送饭。这个爬高下低的苦差,便落到邱 生年迈的母亲身上。转眼又是半年,红桃早去,白雪又来, 整个造律台在白雪覆 盖之下。邱母又走出家门,踏着白雪给儿子送饭来了。

17、她一手攥着树 枝,一手提着饭篮,好久才爬到造律台上,早已累得 上气不接下气。 当她走到窗前,一不小心,身子一歪倒在地上。挣扎几次仍站立不起, 只好顺势在雪地上跪着喘息。恰在此时,全部完成治汉律典的邱生,长舒一口气走到窗前。邱生见母亲跪在雪地上,不禁隔窗连喊数 声,待母亲站起,他连忙隔窗跪着母亲,痛苦着说:“娘,儿女使父母乱伦到跪地警子,天理不容,当死。娘,儿触犯自编的治汉律典, 末日到了,但儿已把治汉律典上、下两卷全部写完,死而无憾了。娘,儿死后,您把治汉律典上卷拿到京城去卖,需得5000两银子。下卷与儿陪葬,如有客家要买,需银 5万两。娘,只要能成全儿 的遗愿,儿死也瞑目了,请您恕儿不能行孝

18、了。 ”说毕,遂用削竹刻 刀当胸刺去,倒地身亡。邱母哭得死去活来, 但也无济于事,只好同 乡邻一起把儿尸体就地埋葬在造律台上。 邱母安顿好儿媳,便按儿子 的遗嘱,沿途乞讨,直奔京城。再说萧何,白把邱生的文章付之一炬后, 转瞬问已过几年。一 日朝毕,回府的路上见许多人聚在一起,个个脸上露出惊叹之色。萧 何为了摸清事情端倪,差人前去打探,得知是一个乡间老妪欲卖一本治汉律典,要价银5000两。萧何更感奇怪,竞亲自拨开围观的人 群,走到邱母跟前,拿起律典细看。他看了几页,便大惊失色, 欣然许下5000两纹银,买下治汉律典,并带邱母一同回府。萧何细阅律典,知有下卷,便传唤邱母。邱母说,律典 下卷已与儿子

19、陪葬,再高的价钱也不能掘墓卖书。萧何为求得全册律 典,便差亲信二人,连夜前往邯城,偷掘盗墓。亲信二人从邱生墓中 盗出律典下卷交与萧何。萧何为早受皇封,当即将治汉律典 全册呈给皇上。汉帝刘邦展卷,不禁拍案叫绝:“吾汉室正缺律典,真是雪中送炭。有此律典,汉室江山不愁永存。”刘邦喜不自胜,又 连翻数章,忽发现最后一款明刻:“私盗葬物,大伤朝廷风化,当斩。” 刘邦为了治汉律典的实施,为了汉室江山,只得忍痛杀了等待封 赐的萧何。从此以后,“邱生造律萧何犯,不斩萧何律不全”的故事便 流传开了。5、崇法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崇法寺塔位于永城市老城东北隅的烈士陵园 内,为崇法寺旧址,塔因此得名。“宝塔盘云”古

20、为永城八景之一。 寺建于唐代,塔建于宋绍圣二年(1095)。今寺已废,存9层砖塔,高 34.6米,楼阁式八角形,塔底座边长3米,直径7.7米。塔体为椎柱 形,每层檐下均有仰莲相托。仰望塔身,如九朵莲花开放。塔每层均 有东南西北四门。八角皆有石 龙头,龙头系铁铃,随风而铿锵齐鸣, 悦耳动听。14层嵌有深绿色琉璃雕砖,构图为一佛三 菩萨。塔底 层有地宫。内有棺床,石匣。塔底北门有青石走道直至塔顶。内壁镶 有深绿色琉璃佛像砖651块,构图为一佛两菩萨,它是我国古代转塔 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作。原塔1938年遭日军炮击。1985年重修。2006 年05月25日,崇法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

21、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单。历史起源崇法寺建于唐以前,崇法寺塔于宋元祜八年 (1093年)3月25日 开始修筑地宫。绍圣二年(1095年)开始兴建塔体,至绍圣五年(1098 年)竣工。崇法寺塔高34. 6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建筑,整体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崇法寺地宫呈方形,顶作藻井, 地宫中央砖砌莲花依柱棺床,上置长方形石函,惜地宫被盗一空,在 后人清理过程中才见地宫真面目。 据石碑铭文记载,石函内供奉有佛 舍利,并以金、银、玛瑙、水晶、玉石等七宝供养,同时还有唐宋两 朝的铜钱和稻谷,从而可知此塔是专为佛陀生身舍利而建的。 塔基座 内装木骨,上承宝塔,下护地宫,坚实而稳固,与

22、塔身、塔刹组成了 和谐庄严、高雅的统一体,堪称楼阁式古塔的精品。塔身为砖砌楼阁 式,八角九层,青砖迭砌仿木结构,层层出檐,逐层内收,每层外壁 转角有砖制仿木园柱,外檐建仿木镂空围栏,增强了美感,表现了多 变的轮廓。塔檐是由莲花瓣石叠砌而成,平座用斗拱承托,显得层层 叠叠,极富装饰性。挑檐角配以石雕龙头,口衔风铎,微风吹动,叮 咚作响,使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塔的第一层高5米,直径7. 7米,东西南北各辟一圭形门,东南西三门内建佛龛,北门为登塔门, 由此门进入塔心,环绕而上可至塔顶端。内部采用穿心、回廊、 方形 壁内折和实心砌体等不同结构,十分坚固。 塔的每层均开明窗,方向 和造形与圭门相同,门窗

23、外部上方及两端镶有黄绿釉佛像砖计651块,刻有塔铭和施主姓名的釉砖5块,把塔身装点的绚丽多彩,这些 明窗有利于采光、眺望,并能缓和强风推力、别具匠心。最顶端为塔刹,由金属觎成,塔尖高指云际。紧连刹身的是伞盖,接下来上小下 大的七个相轮由中心刹杆穿套支撑, 塔刹下部是金属刹基,由刹杆穿 过刹基与古塔相接连成一体。崇法寺塔历经900余年,风雨剥蚀,明清虽经几次修复,仍有破损,清末遭雷击留有裂缝,1938年又遭日军炮击,残存8层,高 28. 9米。为了恢复崇法寺塔的原来面貌,1972年经河南省文化厅批 准作塔的维修准备工作。1983年9月聘请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工程师 方咸达、葛基鲁测量绘图,报经中国社

24、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 研究员张驭寰审批,于1984年4月动工,1985年经河南省文物局和 古代建筑研究所验收告竣。经过大修恢复了原貌,并增装了避雷针, 重新展现了我国古代高层建筑艺术的高超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002年经市政府批准,崇法寺旧址作为佛教活动的场所正式开放,4月29日举行山门殿奠基法会,千年古刹又重放光辉。崇法寺塔在历史上的意义崇法寺塔在中国的建塔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永城市博物馆馆 长李俊山告诉记者,崇法寺塔是在中国建塔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 座塔。因为它的造型艺术是介于中国造塔艺术的 南北两种造塔艺术 融 合的一种形式。商丘位于古代南北文化交流的缓冲地带,南北方文化

25、 的融合在这里表现得十分明显。崇法寺塔正是这种文化融合的产物。 李俊山馆长说,中国南方的造塔艺术多是砖砌,用砖为主的结构,但 是角梁、踏步等都用木头制作。北方塔就用砖石代替,石塔比较多, 好些地方都使用石头代替,用石头制作。再一个就是塔的内部结构形 式有各种变化,如果按照南方塔的造型,它的角梁和踏步本来应该用 木头的,但是崇法寺塔是用石质,角梁用龙头,挑出一个角梁,下面一个风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其二、芒砀山汉兴文化之地芒砀山文物旅游区文化内函厚重, 人文景观遍布,不同时代的文 物古迹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演变的全过程。 这里有春秋时期孔子周游 列国在此避雨晒书的夫子崖,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26、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之墓和郭沫若手书碑文;有三国猛将张飞在此筑寨伐魏的张飞寨, 有 水浒英雄李衮、项充、樊瑞聚义的三圣殿、更有汉高祖刘邦在此斩蛇 起义后成就大汉四百年帝业留下的众多遗迹, 如高祖庙、刘邦斩蛇处, 御龙泉、紫气岩、皇藏峪、赤帝峰等,更有甚着为纪念高祖刘邦斩蛇 起义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灯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灵光幻影,被誉为“天下奇观”,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是21座西汉梁国王陵墓群,数量 之多,规模之大、价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可谓世界罕见,全国独一 无二。其中柿园汉墓中出土的“四神壁画”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西汉梁孝王刘武之妻李王后陵以其庞大的规模及 非凡的价值,被誉为“天

27、下石室第一陵”。该陵墓群1996年被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9月,被 评为国家级“ aaaA级景区。保安山汉墓陵园位于保安山周围。南、北、东三面都发现有夯土墙,西 侧有夯土遗迹。复原出的保安山汉墓陵园平面近长方形,南北长约900、东西宽750米,将保安山四面包围起来.陵园内已发现有梁孝王 及其王后墓,另有M1的寝园建筑和众多的陪葬墓、陪葬坑等。保安山 M3 M4 M5等规模较大,位于北部偏西,墓主可能为梁王夫人或高级 贵族,寝园遗址东南的陪葬墓(1- 4) 规模小,墓主等级相对要低。陵园东门位于东墙中部偏南,西与M僅口相对,长方形,门道两侧的 夯土既是

28、陵园墙的一部分,又作为门道南、北两侧的墙(图二)。 柿园汉墓陵园所在山头南北两侧的山脚下均发现有夯土墙痕迹,陵墙基本沿山体的自然走势绕山一周。陵墙内外分布着许多形制较小的 竖穴石棺墓,也有中等形制的石室墓,这些可能是主墓的葬墓。(二) 楚王墓陵园西汉楚王墓分布于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的周边, 目前已发现、发掘8处16座墓13 。楚王墓陵园的考古工作多为零星 调查和局部试掘,且早期楚王墓陵园所做工作多,中晚期相对较少。1 楚王山汉墓陵园14 墓葬北侧铜山县水泥八厂前麦地中发。 现 有一轮状凸起,根据地形位置、尺寸等推测为陵园北墙。M1(王墓)封土南侧有一大型排水沟,陵墙当在排水沟以北。东、西两

29、侧陵 园墙暂不清晰。经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证实,西汉梁国王陵墓葬主要分布在芒砀群山 的保安山、李山头、夫子山、铁角山、南山、黄土山、僖山、窑山等 几座山头上!图一%。保安山上主要有保安山一号汉墓和保安山二号 汉墓,保安山一号汉墓位于保安山南峰, 保安山二号汉墓位于保安山 北峰,两墓相距200,余米,均为大型崖洞墓,其中保安山一号汉墓早 年多次被盗,现为一座空洞,保安山二汉墓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等单位于1992年秋至1994年春进行考古发掘;李山头位于保安山东 南,山上现存有一座大型崖洞墓,称为李山头一号汉墓(或称柿园汉 墓);夫子山上主要有夫子山一号汉墓和夫子山二号汉墓,两墓相距 100余米

30、,夫子山一号汉墓在南,已暴露出墓道断壁,夫子山二号汉墓在北,因早年多次被盗,已暴露出墓道、侧耳室,经调查,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墓葬目前可以确认的有8处15座,根据其结构形制,可划分为崖洞墓和竖穴岩坑石室墓两种类型。崖洞墓, 系开凿在山体岩石之中,以山为陵,“斩山为廓,穿石为藏”营建而 成,墓上堆有较厚的封土,墓室规模较大,结构也较为复杂,宛若一 座座地下宫殿。崖洞墓目前共发现11座,主要分布在保安山、李山头、 夫子山、铁角山、南山、黄土山等几座山头上,其中经过清理和发掘 的有保安山一号汉墓(图二)、保安山二号汉墓(图三)、李山头一号 汉墓(图四)和黄土山二号汉墓,这四座崖洞墓结构不尽相同,规模也

31、大小不一。保安山一号汉墓位于保安山南峰,因早年多次被盗,现 为一空洞,墓道朝东,由斜坡墓道、券顶墓道、左右车马室、斜坡甬 道、主室、主室回廊及12个侧耳室组成,墓室内建有排水设施,整座墓葬东西全长90余米,最宽处30米,墓室高4米,室内面积700平方 米,总容积达2800立方米。保安山二号汉墓位于保安山北峰,东西贯 穿整座山头,由东西两个墓道、前庭、3个斜坡甬道、前室、后室、后室回廊、南巷道以及32个侧耳室组成,东西全长210.50、南北宽 72.60米,室内面积1600平方米,总容积达6500立方米,是芒砀山西 汉梁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崖洞墓。李山头一号汉墓又名柿园汉墓位于保安山

32、一汉墓东南约 500米的李山头上,墓道朝西, 主要有墓道、斜坡甬道、主室、棺床室及 7个侧耳室组成,其中墓道 部分非常壮观,全长约70、宽5.56、最高处为12.50米,墓道后部和 甬道内塞满封石,墓室内建有排水设施。黄土山二号汉墓位于黄土山北冢,(1999年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该墓进行考古发掘, 该墓墓道朝北,由墓道、左右车马室、 斜坡甬道和一个主室组成,由 于发掘资料尚未发表,具体情况不详。这些崖洞墓早年多次被盗,墓 室内出土遗物较少,大多数遗物出土在墓道内。墓道内出土遗物主要 有陶俑、鎏金车马饰件、铁剑、铜弩戟、铜镞、铜钱、铁器等;墓室 内出土遗物主要有生活用具陶器、 铜钱、玉璧

33、、金缕玉衣片、青铜器、 金饼等。竖穴岩坑石室墓,目前共发现+座,主要分布在僖山和窑山 两座山头上,墓葬结构和形制基本相同,墓上覆有较厚的封土,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和单个竖穴石室组成,一般墓室长7、宽4、高4余米,其中经过正式清理和发掘的有僖山一号汉墓、 僖山二号汉墓和窑 山二号汉墓,下面以窑山二号汉墓.图五、图六为例,将其形制与 结构作一介绍:窑山二号汉墓位于窑山北冢,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 和单个竖穴石室组成,墓道朝东,为在山体岩石上凿制而成,呈长方 形斜坡,宽2.30米,墓道下部填以封门石,上部筑以夯土;墓室为竖 穴岩坑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 7.20、南北宽4.10、高4.25 米,

34、其建造方法为先在山体岩石上凿出一个长方形竖穴石坑,底部剔平,然后沿石坑南北两壁用条石各筑一道上下垂直的石墙,构成墓室的南北两壁,顶部用斜坡条石和两端刻有燕尾槽的平顶条石扣成平脊 两面坡式顶,斜坡条石的上端插入平顶条石的燕尾槽内,其下端亦刻有燕尾槽,分别榫扣在相对应的南北两壁, 构成墓室,墓室前后壁均 借助于岩坑石壁,墓室前壁中部与墓道相通,最后在墓室顶部覆以较 厚的封土这四座竖穴石室墓早年也曾多次被盗, 但墓室内出土一大批遗物,主要有金缕玉衣片、玉璧、玉圭、玉璜、玉佩、玉贝、玉蝉、 玉猪、玉舞人、玉戈、玉钺、玉剑饰件以及少量青铜器、陶器和铁器。 西汉梁国王陵墓葬皆以山为陵,故其只能按照芒砀山诸

35、峰的地理位置 而分布。西汉梁国王陵墓葬主要分布在保安山、李山头、夫子山、铁 角山、南山、黄土山、僖山、窑山这几座山头上,分布范围约 14平方 公里,是一处分布非常集中的诸侯王家族墓地。 保安山位于芒砀群山 的最南部,又称南岭山,其东南约 500米为李山头。僖山位于芒山镇 东北约1公里,是芒砀群山最东部的一座。夫子山位于芒山镇正西约2 公里处,紧接夫子山的北边为南山,南山的北边为铁角山,铁角山的 西边为窑山,而黄土山则位于夫子山的东南部,两者相距约1公里意义: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墓地是一处西汉梁国王室家族墓地, 陵墓分布集中,延续时间较长,为研究汉代诸侯王埋葬制度提供了珍 贵的资料。目前芒砀山西汉

36、梁国王陵墓葬经过正式清理发掘的还不占 半数,仍需要大的考古工作去做,还有不少学术上的疑难问题需要解 决,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更多的新资料将被揭示出来,许多疑 难问题也将会得到解决。因此,发掘与研究西汉梁国王陵墓葬, 对于 我们探索西汉梁国的发展历史、了解崖洞墓和竖穴石室墓的建筑特点 以及研究西汉时期的帝王陵寝制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先下就其著名景区做简单介绍:1、夫子避雨处位于芒砀山主峰西南夫子山南坡,为一天然悬崖,下有半覆锅状 石室,进深6. 5米,宽20米,最高处约4米 洞中至今仍存有一座高约1米,坐北朝南、屈膝盘腿而坐的孔子雕像。传说春秋末年孔 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去曹适宋,途径芒砀山

37、,天降大雨,孔子师徒在此 避雨。为纪念孔子,后人雕孔子石像一尊置于石室内,石像面南拱手 屈膝盘坐,现面部已残。洞外石刻甚多,现石室东侧仅存明代残碑二 通,碑文字迹模糊,为明万历年间所立。夫子崖前有晒书台,传说孔 子带弟子在此处避雨,雨过天晴,在此台上晒书,故名晒书台。当地人说此台晚上不下露水,晒粮可以过夜。夫子崖为永城古代八景之一 的“石崖滴翠”。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的很多,留下了许多 不朽得诗篇。两千多年来毁而复修, 现存的文庙为清末修建。院内两 株参天古柏下立有三通高大石碑,形成了“柏抱碑”自然景观,碑文由孔子六十七代孙孔毓、七十一代孙孔昭焕分别撰写。2、陈胜之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

38、起义领袖陈胜之墓, 位于永城市东北芒砀山主 峰西南麓。现存墓冢高5米,周长约50米。周围筑有青石围墙,高 顶,下有须弥座,正中镌刻郭沫若书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 陈胜字涉,阳城人,秦二世元年(前 209)被征屯戌渔阳,与阳夏人 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 起义大旗。在陈县(今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声势浩大,震撼暴秦。 起义失败后,被车夫庄贾杀害,部将吕臣又斩庄贾,迁葬陈胜于芒砀 山。由于陈胜、吴广率先起义反秦,在其影响下起事的刘邦建立汉朝 后,就规定每年以猪羊等祭把陈胜,并按照王侯的待遇为涉置守冢 30家,免其赋税杂役,以守护墓地。直至今日,邻近的丁窑

39、村有人还承认是守墓人的后裔。东汉时陈胜墓不再受到保护,北宋淮南人陈纲在芒汤山看到的已经是“狐鸣陈涉孤坟坏,金尽梁王石室空”。到解放前夕,陈胜墓已是残迹仅存了。1975年,国家拨专款整修,辟地4000平方米,砌石围墓,载松植柏,置人守冢,为省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同年5月1日郭沫若先生给墓碑题了词。3、汉高祖刘邦斩蛇碑汉高祖刘邦斩蛇碑是后人为纪念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碑 记。古时的斩蛇碑位于芒砀山主峰南麓,六角小亭,上覆黄色流璃瓦、 木柱和亭座彩绘,停下有一巨形石龟,传说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赑屃(bxi)。龟背上立一石碑,碑额阴刻楷书的“日月”和“汉高断蛇之 处”分列两边,其下碑文始叙刘邦芒砀山

40、起义的事略。据史籍记载, 刘邦斩蛇之后就隐藏在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后来返回沛县杀了县令, 扯旗造反,早期就活动在芒砀山一带,并以此为根据地,招兵买马, 扩充军队。后经数年,终于在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王朝。到汉文帝 继位后,为了纪念刘邦在此斩蛇、创业,于芒砀山的主峰前建立了高 祖庙,在斩蛇处树立了石碑。近年来此碑却出现一种神奇的灵光幻影, 每当夜幕降临,灯光映照碑体时,一面可见一相貌魁伟的壮士,身披银甲,足蹬战靴,一手拢须、一手按剑、二目炯炯威视前方、极富立 体感的汉高祖刘邦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令人叹为观之。用同样的光束 照射石碑后面,石碑也是忽然消失,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金光闪闪、 仪态端庄、飘

41、飘若仙的刘邦的妻子吕后。令人叹惊,被誉为“天下奇 观”4、西汉梁国王室陵墓西汉分封诸王、芒砀山属梁国,梁王刘武建 梁苑三百里,把芒 砀山视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不惜巨金在此修筑陵墓,此后梁国八 代九王、王后、大臣死后均葬于此,形成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群。现除主峰未发现外,已查明的汉代梁国王陵有保安山梁孝王墓、李王后墓、柿园壁画墓、僖山金缕玉衣墓、王后墓、黄土山一、二号墓、 窑山一号、二号汉墓、南山一、二号汉墓、夫子山一、二、三号汉墓、 铁角山一、二、三号汉墓等二十余座。汉梁王墓群于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保安山梁孝王陵区已发掘的柿园壁画墓、梁孝王墓、梁

42、孝王王后墓已成为芒砀山文 物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梁孝王墓不象通常的 王陵劈山后用巨石修砌, 而是“斩山为廓, 穿石为藏”,周围一里的石室全部开凿修成。工程之浩大、结构之 独特、布局之对称,全国罕见。梁孝王刘武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孝文皇帝之子,因他仁慈孝顺,死后被追谥为孝王,后人称之为 梁孝王。因他功劳显赫,再加之受窦太后的宠爱,所受赏赐无数,并且得赐天子旌旗。他出入时随从护卫千乘万骑,与皇帝一样,出殿言“跸b”,入宫称“警”。到了京城,常与皇帝同乘帝辇出 入宫门。梁国当时富足强盛,为 诸侯国之首,府库的金钱、珠玉、 宝器比京师还多。他曾修“梁园”,据史书称其为“方三百里”,极其壮观华美。后世许

43、多 文人曾到此感慨不已,流连忘返。大诗 人李白更是在梁园留住十年不忍离去。梁孝王死后所有宝物都埋入了墓内,史书记载,曹操盗掘此墓时,“得金宝十万余斤,运七十二船”。除此之外,孝王墓内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 建筑上的不解 之谜。汉代既无 圆规,又无比例尺,石匠们是如何将各个墓室凿 得四角垂直且整个墓室南北对称;在公元前100多年,这么规模宏大的石室是如何开凿的等等,这一个个谜题等着后人继续探索。 该墓坐西面东,开凿于距山顶 20米处。从墓道口至西回廊西壁全长 96. 45米,南北最宽处(回廊北耳室北壁至回廊南耳室南壁)32. 4米,最高处3米,总面积约612平方米,总容积约1367立方米。全墓 由墓

44、道、甬道、主室、回廊及 10余间测室、耳室、角室和排水系统 组成。墓道呈东西向,由斜坡墓道和平底墓道两部分组成。斜坡墓道全长32. 2米,上口宽2. 59米,底宽2. 78米, 平底墓道的西端深人山体部分是封闭式墓道, 两侧石墙之上用底端为 燕尾槽的石板扣合成两面坡式,两坡的顶端用上宽下窄的梯形石板扣 压。这种扣合方法减轻了顶部压力, 极其坚固,至今保存完好。墓道 近墓门处南北各开凿一个耳室,南耳室东西最长处 5.1米,南北最宽 处4. 9米,内高2.4米。北耳室东西长5. 3米,南北最宽处4.46米, 内高2. 22米,这两个应是车马室、过墓门是东西长23. 4米,宽2. 4 米,高2. 3

45、米,东高西底的雨道,是从墓道通向主室的通道,由门道、 斜坡甬道、平底甬道三部分组成。在斜坡甬道的西端南北两侧各开凿 一个耳室。北耳室南北最长处12. 88米,东西最宽处9. 9米,高2 2.18米,总容积约233立方米。南耳室东西4 . 56米,南北宽处 4. 6米,内高2. l米,为藏兵器的地方。甬道西端连接主室,主室是整座墓葬的核心,平面东西呈长方形, 东西长9. 65米,南北宽4. 7米,高3米,室四壁垂直,表面光平。主 室底部为东西长5 . 45米,南北宽3. 65米,深0. 4米的凹坑,坑底平 坦,四壁垂直,四角规整,凹坑的东壁是一条通向回廊的下水道。主 室的南北两侧各开三个耳室。北

46、侧的三个耳室整齐规整,皆为正方形, 每边长2. 3米,为储藏室和庖厨室。南侧的东侧室为棺床室,东、南、 西三面为石壁;北面是和主室相通的空间,室底高出主室底部0. 4米,南部底端有一通向水井室的不规则洞孔。南面西侧耳室和棺床室有门相通,连成套间, 内呈近正方形,南 北长3.18米,四壁垂直,底平坦,室底中央为一向下开凿的石坑, 为浴室。最西边的耳室和主室相通,呈南北长方形。主室外围建有回 廊,围绕主室和主室外侧室一周,平面略呈正方形,东回廊中部与主 室相通。回廊的四角皆有耳室,平面呈方形,每边长 4. 7米,是放置 陪葬品的地方。回廊的东、西、南三面还有宽0.4米,深0 . 3米的排水沟,将各

47、室的积 水排入南回廊的水井,利用水井内的自然岩缝, 将水排出山体。梁孝王墓工程浩大,气势恢宏,结构规整, 布局合理,建筑艺术高 超,这在火药尚未发明的西汉时期,用人工开凿如此浩大的工程,其 难度可想而知,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由墓内所出土的汉代壁画、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骑兵俑及大量精美的玉器等 更堪称稀世之宝。而今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两千年的沉淀,盗墓、时 间的洗礼后,梁王墓已难见夕日的辉煌,徒留空荡荡的墓室与伤痕累 累的芒砀山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寝园遗址梁孝王 寝园遗址在保安山的周围皆有陵墙,南墙位于保安山南山脚柿园村北,东墙位于梁孝王墓口东 200米处,北墙位于山城集 南,西墙

48、位于保安山西侧,因开山采石受到破坏。从其走向看是 依山势而建,围绕山体一周。在梁孝王和王后墓之间东侧的台地 上有陵寝建筑 基址,寝园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60米,由围墙、回廊、寝陵、庭院、房屋等几部分组成,最南端为寝园 外的庭院,即文献所载的“外朝”。寝园大门内有一长方形大院落, 院落四周有回廊,北侧有近方形高台建筑寝陵。 寝陵是寝园的主 体建筑,是一夯土台基,四周回廊环绕,夯土台四周有排列整齐的柱 础,为寝陵周围的壁柱。寝陵后为成排的房屋,反映了前朝后寝的建 筑格局。1992年9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对基址进行了发掘清 理,1994年被评为“八五”期间全国十大 考古发现之一。

49、 建筑基 址内主要建筑的四面是用石条垒砌的石墙,西墙保存较好,北墙 仅存石基础,东南墙仅存墙迹。陵寝的主要建筑基址有大门、照 壁、回廊、前庭、主殿、配房、天井、寝殿、庖厨等。整个寝园建筑基址以殿、堂、院、室为主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这在 以往发掘的汉代诸侯王陵墓中是十分罕见的,对研究西汉时期王 宫建筑提供了依据。“寝园”是由 秦代的寝殿发展而来的。寝园基址均为青石砌成,主殿前后还保留有青石台阶。在寝园内出土了一批建筑构件如板 瓦、筒瓦,生活用具如 盆、瓮、碗、甑等,还有半两、五铢钱。”MBaaMaHMi特别是出土大批 模印“孝园”文字的筒瓦,说明是专为梁孝王陵 园建设而烧制的。西汉自景帝开始

50、,在帝陵后陵都筑有陵园,这 应是宫城的缩影。汉早期的寝园就在陵园内,位于陵墓的附近, 应属于陵墓的主要 礼制建筑,又称为陵寝。寝园主要用于 祭祖, 亦即所谓侍奉墓主 灵魂日常起居的住所。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又 有祭祀的习俗,此寝园的作用一是派专人守护防止盗掘陵墓。二 是守陵者每天奉衣食对亡灵祭祀。三是其后代在梁孝王或王后忌 日和其他时间来此祭祀时提供住宿、饮食起居等梁孝王后墓王后墓(保安山2号墓)位于保安山北峰,是开凿在山岩间的大型崖洞墓,由2个墓道、3个甬道、前庭、前室、后室、侧室以及回廊、隧道等部分构成的巨大地下建筑群。梁孝王王后墓纵深21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墓内各种生活设施

51、一应俱全:客厅、 卧室、壁橱、粮仓、冰窖、马厩、兵器库、厕所(最为人击节称奇的 是其中有实物为证的、在中国最早使用的、雕刻精美的石制坐便器)。 在梁孝王墓和王后墓之间有一条地下通道,名曰黄泉道,是梁孝王和王后死后灵魂幽会的通道,据称后人所谓 命归黄泉或黄泉路 之说即源于此,与西汉帝陵一样,王和王后遵从“同茔不同穴”的埋葬习俗。僖山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作工精细、质地纯正,历经2000余年仍风韵犹存。柿园汉墓壁画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为主题,四周衬托缭绕的云气和绶带,画艺精绝,气势磅礴,被称为敦 煌前的敦煌”,其中所出土的容貌秀美、栩栩如生的断臂仕女佣更被 称之为中国的维纳斯”。梁孝王王后墓有

52、东西两个墓道。 东墓道位于山峰的东坡,是在岩 石上露天开凿的,总长37.7米。东墓道的西端连接前庭,前庭北壁 有两个侧室。因为在侧室门口发现刻有“东车”、“西车”字样,室内 又出土有马骨和铜马衔,是车马室。 东墓道西端有门和甬道相连。甬 道南北两侧各凿有两个侧室,是放置陪葬品的地方。墓的前室西部有 一斜坡甬道与回廊和后室即主室相连通。后室是梁王后墓的主体建筑 部分,周围有回廊环绕。后室西半部凿有一长方形凹槽,后室北壁凿有棺床室、侧室和过道。过道西壁有两个小侧室,南侧室为浴室,北 侧室为厕所。厕所内有便池及扶手等,当为我国坐便器的最原始形态。 在南回廊的东段南侧有一仿楼阁式侧室, 被称为储冰室,

53、据说这是我 国最早的“冰箱”。除了四神云气图外,在墓门外封石底部发现一钱窖,钱窖 内藏有大批西汉早期流行的“半两”铜钱。经清点,这些铜钱共225万枚,重约3吨。铜钱在埋藏时分层成串排列,每串在 1000枚左右, 穿钱的麻绳已经炭化。在墓道中段封土下面,出土了骑兵俑 40件、 车20乘和许多马的饰件。车马饰件多为铜质鎏金。车通体彩绘有云 气纹等,高贵豪华,显示出王室的尊严与富裕。骑兵俑携弓佩剑,两 腿作骑马状分开。可能马为木质,已化作灰土。随俑出土的拓翼箭镞 虽历经两千余年,却无丝毫锈斑,锋利如新。 在车队后面,还出土有 3件仕女俑。仕女俑身材修长,面容俊俏,是典型的汉族美女形象。规模最大、设施

54、最奢华的当数梁王后地宫。整个地宫面积达1600 平方米,有东西双向通道和三段甬道,分东宫和西宫,另有34个侧室, 其规模之大,堪称“天下第一石室王陵”。在当时,仅凭人工一锤一 钎地敲打,完成如此巨大浩繁的工程,实在令人惊赞。王后比梁孝王 刘武晚去世21年,所以她的墓室最庞大、奢靡。前室(又称东宫)出土宴饮器具,估计象征为墓主待客之所。东宫两侧有6个侧室,应为庖厨和仓储之所。根据堪察和考古资料,可以将梁国王陵划为三个陵区,即保安 山区、夫子山陵区、僖山陵区。梁孝王陵园处于保安山区,四周有园 墙将保安山围起来,复原后平面近方形。梁孝王墓(保安山1号墓) 位于保安山南峰,早年被盗。【奶奶庙】在芒砀群

55、山中,有座山叫保安山,以前也曾叫南泰山,山上有座奶奶庙山前有个柿园村,关于奶奶庙和柿园村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美妙的传说。很早以前,山东境内的泰山叫北泰山,保安山虽小却有南泰山之称。北泰山前有一 樵夫姓何名振公,此人吃斋好善积德甚多,感动上帝,下凡三位姐妹,投胎到何家。何老 汉一生无子,视三个女儿如掌上明珠。 家务粗活不让干, 大门二门不让出。 只在家中纺花织 锦做些针线。三姐妹到底是天上神仙,下凡期满就要招回天宫。一天上神托梦给三姐妹,保安山为她们建了庙,设了神位要她们择吉日前往,天明各说其梦,内容相同。于 是她们便觉此事是真.当下便商量如何去保安山一探虚实。此事本该大姑娘去的。 怎奈她生性懒

56、惰.怕吃苦.推脱身体偶有小恙。 叫二姑娘走 一趟。二姑娘也找了借口不愿去这事自然落在三姑娘身上,她心地善良。自幼勤快对大 姐、二姐言听计从。就辞别了二老爹娘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奔保安山而去。三姑娘历尽艰险,来到保安山。只见崇山峻岭.古木参天。虎啸狼嚎,一派凄凉景象, 却不见庙宇的影子。她心下暗想:也许是时候不到,不如暂且住下,等一段时间再作理会. 就 投奔到山下一家土财主家里当佣人。这财主心眼狠毒,让三姑娘每天上山剖两捆青草,幸亏三姑娘在家勤快,也吃得了这苦。三姑娘天天到山里割草, 一转眼到了冬天.雪花纷飞草木枯萎, 百花凋谢。土财主 可容不下别人在他家坐吃闲饭.便想赶走三姑娘,可一时又没法张口

57、。于是想了一条毒计.想让三姑娘不撵自走。虽是寒冬天气仍然叫三姑娘每天上山割草,割不来草,不给饭吃。可 她如同平时一样每天照样割来青草财主心中犯了疑惑:数九寒天百草皆枯,她如何能 割来青草呢?这天,三姑娘踏着积雪, 又去山里割草,财主悄悄地在后面跟着。 只见她进山 后往一个山坳里走去。 财主跟过去一看.惊得目瞪口呆。但见一片青草迎着寒风长得格外茂盛。三姑娘在前割过去,草在后面又长出来。宝地!宝地!财主差点叫出声来.他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等到三姑娘走后跳出来, 折下一根柿树枝插在草地上,作个记号.准备第二天带人来扒宝物。天亮了,财主带人进了山。到地方一看,满山遍野都是柿树。从此,这些柿树年年结 满了

58、柿子.遇上灾荒年景.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这里摘柿子充饥.救了不少人的生命。他们也就在山前定居下来。 这里逐渐成了一个村庄,三姑娘的美名也自此传颂开了。一些德高望重的人联名上书,请求给三姑娘建庙立碑,官府顺应民心,拨了银两大兴土术.在保安山上建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并修了神位。三姑娘昔日的梦境实现了。 这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想想自己历经的艰辛,两行泪珠儿夺眶而出。她不想再跑老远去告诉大姐、二姐,这也是对懒惰的惩罚.姑娘坐上正位,立刻脱凡成神去了。三姑娘一去几年无音讯, 家中等急了,大姑娘又让二姑娘去看看。 二姑娘启程,来到 保安山一看,庙宇已经建成,三姑娘满面笑容地在正位坐着。 她不回去告诉大姐, 就坐在了 偏首。大姑娘在家等啊,等啊,二妹、三妹都一去不回来,不知是何缘故,只好自己走一趟。 她来到保安山一看,气得眼斜鼻子歪,喉咙眼里冒青烟,正位,偏位都占住了,没办法,自 己只好坐在了下首。三姐妹都脱凡成神了,人们为了纪念三姑娘和救人度荒的柿树林,把保安山的庙叫做奶奶庙”把山前的村子叫做 柿园村”。三姑娘脱凡成神的日子 一一农历三月二十日,成了人们 进香朝拜的日子。这事越传越远,烧香朝拜的人越来越多。从此在保安山兴起了香火庙会。 虽历经改朝换代,但盛况不衰,一直延续至今。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1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