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市场年度报告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68460871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聚乙烯市场年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聚乙烯市场年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聚乙烯市场年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聚乙烯市场年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乙烯市场年度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ILENAME 2021年聚乙烯市场年度报告.doc 2021年聚乙烯PE市场报告目 录31.中国聚乙烯市场概述及展望2021-2021年 31.1中国聚乙烯生产幅员向内陆方向拓展 2021-2021 年 41.2 进口货源的贸易格局将发生改变 2021-2021 年 41.3 中国聚乙烯实际需求增长倍受考验 2021-2021 年 52. 中国聚乙烯供给分析 52.1中国聚乙烯产能回忆及预测 52.2 中国聚乙烯产能按地区分布情况 62.3中国聚乙烯新产能详情 82.4 中国聚乙烯生产商隶属情况 82.5 中国聚乙烯产量和预测 92.5.1 低压聚乙烯产量和预测 102.5.2 高压聚乙烯

2、产量和预测 112.5.3 线性聚乙烯产量和预测 113. 进出口情况 113.1 中国进出口概况 123.2聚烯烃产业链国际贸易环境 123.2.1聚烯烃关税 143.2.2 塑料制品出口退税政策 143.3 进口量回忆与预测 153.4 中国聚乙烯进口分析 153.4.1 按税那么号分析 163.4.2 按进口来源统计 183.4.3 聚乙烯进口海关分布 193.4.4 进口贸易方式 203.4.5 中国十大聚乙烯进口商 213.5 中国出口市场回忆和展望 224. 实际需求 224.1 中国聚乙烯实际需求展望 234.1.1 中国聚乙烯消费量地区分布 244.1.2 中国聚乙烯消费按应用

3、领域 254.2 聚乙烯下游 254.2.1 聚乙烯薄膜 294.2.2 管材 324.2.3 涂覆 334.3 需求的季节性变化 345. 价格 345.1 聚乙烯行情走势 2021-2021 年 355.2 进口价格与原油差价分析 356. 期货 356.1 塑料期货的市场开展 366.2 2021年期货现货价格波动比照 376.3 期货现货的互相影响 377. 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377.1 原油 377.1.1 2021年国际原油市场回忆 397.1.2 国际原油市场展望2021 417.2 宏观经济 457.3 乙烯 457.3.1 中国乙烯产能和产量回忆 457.3.2 中国乙烯新

4、增产能和展望 467.3.3 中国乙烯价格回忆及展望 467.4 供给情况 477.5 下游需求 477.6 甲醇制烯烃 477.6.1 开展历史背景与现状 487.6.2 我国煤基甲醇制烯烃新工艺投产方案 487.6.3 煤制烯烃、天然气以及原油裂解制烯烃本钱比拟 487.6.4 煤制烯烃开展瓶颈 498. 结论 中国聚乙烯市场概述及展望2021-2021年中国聚乙烯PE行业在 2021-2021 年不断开展,年产能从 2021 年底的 885 万吨增加到 2021 年的 1060 万吨,年平均增长率在 10%。根据数据统计,由于明年仍有聚乙烯新增产能方案投产,因此,2021-2021 年年

5、平均增长率将在 11%。中国聚乙烯生产幅员向内陆方向拓展 2021-2021 年备注:图中将华东、华南、华北归入沿海地区,而东北、西北、西南、华中归入内陆地区。在 2021 年,原先沿海地区在产能上由绝对优势逐步被内陆的新产能所追赶。预计到2021 年,内陆产能将达 529.5 万吨/年,占总产能的份额 44.3%,与沿海地区拉近差距。1.2 进口货源的贸易格局将发生改变 2021-2021 年在 2021-2021 年内,低廉本钱的中东货物经历新装置开车,局部装置低负荷开工等问题,生产恢复正常之后,由于其主要销售区域在亚洲地区,因此其产能集中释放,可能对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其他聚乙烯供给商形成

6、巨大竞争。1.3 中国聚乙烯实际需求增长倍受考验 2021-2021 年制品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法律法规配套不及,终端制造业中期内依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开展困境。出口方面,欧美经济笼罩在“二次探底的阴影下,中国塑料制品出口行业所面对的考验如下: a、新劳动法规调整难免以及通胀预期导致人力本钱上升。 b、人民币汇率依然面临升值压力。 c、美元贬值后不断拉升原材料价格以及刺激资产泡沫产生,导致塑料加工行业利润变薄。 d、制造业资金的流出,停留于金融房产投资领域。 e、十二五方案节能减排任务加重,企业环保本钱增加。 f、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内需方面,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根底设施投

7、资,增长率虽然得到迅猛增长,但同时,中国重工业与轻工业也出现一些产能过剩的迹象,因此根底设施的投资是否能够在未来几年继续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市场新的关注点。2. 中国聚乙烯供给分析中国聚乙烯产能与产量回忆及展望 2021-2021年中国聚乙烯供给继续增长。截止2021年底,中国聚乙烯年产能将到达1060万吨。据统计,中国聚乙烯扩产顶峰:第二次在2021-2021年,2021年底总产能到达1054万吨/年。预计至2021年底,中国有23家聚乙烯生产商,平均年产能约46万吨。隶属于中石油的独山子石化,隶属于中石化的茂名石化以及中外合资的福建联合为目前中国3家产能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厂家,他们的产能规模均大

8、于80万吨/吨,其中独山子以112万吨/年的产能居榜首。2.2 中国聚乙烯产能按地区分布情况由上表可见,在 2021-2021 中,中国聚乙烯产能增长归功于 2021-2021 年华北和华东地区的产能大幅扩张,其中新产能主要有中沙石化、神华包头和镇海炼化等。四川乙烯原方案在 2021 年投产的乙烯工程时间目前已经延期,因此西南在 2021 年仍没有新增产能。数据统计截止至 2021 年 10 月 31 日。由于十二五方案政府着重开发内陆工业,因此在 2021 年,内陆地区新装置主要有抚顺石化和大庆石化。武汉乙烯预计将延迟至 2021 年初投放。2021 年间中国聚乙烯产能增长主要集中在低压和线

9、性两个级别,其中低压预计增加 60万吨,而线性预计增加 75 万吨。中国所有聚乙烯工厂 2021-2021 产能进程列表如下:数据统计截止至 2021 年 10 月 31 日聚乙烯行业在过去几年快速开展。中国一些新建和扩能工程将在未来几年上线,2021年至2021年间预计新增总产能将达375万吨。由于金融危机后,需求疲软,原料利润受到影响,局部中东聚乙烯新装置推迟开车。 此外,由于存在天然气缺乏等原因,局部中东新增装置商业化运行受制于装置稳定性,因此2021-2021年中国市场尚未受到持续来自中东的供给压力。但是,长期而言,天然气廉价聚乙烯仍是中国聚乙烯生产厂家本钱方面的劲敌。中东、北美两个天

10、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新产能扩张不逊中国。因此,可以预见中国聚乙烯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剧烈。2.4 中国聚乙烯生产商隶属情况2021年末,中国预计共有23座聚乙烯工厂处于商业化化运行,平均产能为46万吨/年。除了盘锦乙烯属于兵工集团旗下,神华包头属于神华集团旗下,多数国内工厂主要隶属于中石化、中石油和合资公司。2.5 中国聚乙烯产量和预测以上表格显示了产能、产量和开工率数据,2021年,开工率受新工厂运行投放影响,局部装置未能正常排放,因此开工率有所损失;2021年是聚烯烃产能投放的真空年,在装置产能未有扩充的前提下,伴随前期新装置的正常释放,因此开工率有所上升。备注:2021-2021年为预测数

11、据据按照新装置投产时间和开工情况来预测未来几年产量,2021年末中国聚乙烯产量预计达10486千吨/年,较2021年产量增加1.6%,但到2021年将增长至11768千吨/年。目前中国稳定投产后的聚乙烯装置开工率相对较高和稳定,通常在95%以上,且经常超负荷生产。2.5.1 低压聚乙烯产量和预测2021年国内石化普遍减产,开工率降至90%以下。2021年低压聚乙烯装置开工率将较09年出现明显增长,上升至危机前水平97.8%。进入2021年之后,为了确保成品油供给,5-7月间中石化降低乙烯裂解开工率,导致HDPE产量减少。此外,由于国内多套装置在7-9月停车因此预计2021年开工率将下降。2.5

12、.2 高压聚乙烯产量和预测高压聚乙烯产能在2021-2021年期间将保持稳定。因此,由于前期新增产能逐渐被消化,开工率较高通常在100%以上。2.5.3 线性聚乙烯产量和预测2021年以前,线性装置的开工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而2021年起随着几套新线性工厂投产,开工率明显降低至87%。2021年伴随市场进入经济危机后的修复期,线性开工率反弹至96%。由于2021年大局部产能都进入稳定释放状态,因此开工率将继续上升至100%以上。3. 进出口情况3.1 中国进出口概况由于中国下游需求不断增长,仍有接近半数的国内需求被进口料所囊括。但是,伴随中国国内新增产能释放,进口依存度近年来有所降低。由于 2

13、021年全球经济危机抑制了中国国内销售市场及美国和欧洲转口市场的需求,2021 年进口依存度有极大的上升达48%。不过进口料的增长并未于 2021年得到持续,由于 2021 年第四季度国内新增产能的释放,进口依存度跌至 42%。2021年,堪忧欧债危机使进口依存度进一步跌至 40%,与2021经济危机的进口依存度水平相持平。2021年前中国出口量低于6万吨,2021年年内新产能投放后,出口量增至 2021年的两倍,达 15.8万吨。此趋势将在 2021 年得到持续,预计中国将出口近 30万吨。 3.2聚烯烃产业链国际贸易环境?3.2.1聚烯烃关税?伴随中国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稳步增长,未来中国与

14、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贸易合作将更加频繁,竞争也会更加剧烈。聚烯烃贸易主要涉及到五个贸易协定下的特殊税率:最惠国待遇,亚太贸易协定、中新自由贸易、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台湾自由贸易协定。最惠国待遇入WTO之前,中国对进口聚乙烯征收15.4%的关税税率,根据参加WTO的承诺,中国政府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次削减聚乙烯产品进口关税,统以执行6.5的税率。2021?年12月14日中国财政部宣布: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降税承诺已于2021年全部履行?完毕,2021年最惠国税率维持不变。并从2021年1月1日起,对进出口关税税目税率进行?局部调整,同时还将进出口税目总数由2021年的7923个增至7977个

15、。 ?亚太贸易协定亚太贸易协定(APTA)涉及成员国包括:中国,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和老挝。?中国-新加坡贸易协定2021 年10月23日,中国与新加坡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定?,新方承诺在 2021 年 1 月 1 日取消全部自华进口产品关税;中方承诺在 2021 年 1 月 1 日前对 97.1%的自新进口产品实现零关税。双方还在医疗、教育、会计等效劳贸易领域做出了高于 WTO 的承诺。?中国-东盟贸易协定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 ASEAN的简称,有 1

16、0 个成员国: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其中,前 6 个国家参加东盟的时间比拟早,是东盟的老成员,经济相对兴旺;后 4 个国家是东盟新成员。按照协定,双方的降税产品分为正常产品和敏感产品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正常产品最终将实现零关税,敏感产品最终不需要实现零关税。正常产品就是最终要实现零关税的产品,分为一轨正常产品和二轨正常产品两类。聚乙烯一轨正常产品:LLDPE(39019020)目前无 PE 产品进入二轨正常产品范畴。敏感产品:LDPE(39011000),HDPE(39012000)3.2.2 塑料制品出口退税政策2021 年 4 月

17、 1 日,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提高局部塑料原料及制品的出口退税。局部塑料及其制品的出口退税率将提高到 11%。从具体商品清单中可以看出,局部树脂原料的出口退税率-包括初级形态的聚氯乙烯、聚烯烃、尼龙等等,更是到达了 13%。 2021 年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外贸进出口能力,并促进外贸增长方式合理转变,2021 年 7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最新调整,规定自 2021 年 7 月 15 日起取消局部商品的出口退税,包括局部钢材、局部有色金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玉米淀粉、局部农药、医药、化工产品、局部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此次涉及局部塑料机制品范围较小,根据商品清单,

18、仅有税那么号 3915100000乙烯聚合物的废碎料及下脚料、税那么号 3915909000其他塑料的废碎料及下脚料,在此次调整之列。3.3 进口量回忆与预测2021 年,由于经济危机后对新原料的需求,进口量大幅增长。2021 年中东各个新工厂的新开和新产能的投入致使进口料激增和市场心态愈见疲软,故 2021 进口量再度下跌。遥瞻未来,受新增产能和地方扩能影响,2021 年进口量将低于 2021 年水平。另外,2021年下半年由于担忧国际经济的二度衰退打击了市场信心,将少了进口意向。2021 年,由于中国产能的持续新增,进口量预计也将进一步降低。口假定预测 a) 2021 年进口量预测是基于表

19、观需求量和中国 GDP 增长率预测得到。其中,由于 2005-2021 年中国出口量占表观需求的 5%不到,因此安讯思化工聚乙烯表观需求量=国产量+进口量。 b) 2021 年进口量是由 2021 年 1 月-8 月月度平均进口量推算出的。3.4 中国聚乙烯进口分析3.4.1 按税那么号分析进入中国的主要 PE 进口料为 HDPE (39012000), LDPE (39011000), LLDPE(39019020)。经济危机后中国的需求被极大地激发,进口量于 2021 年激增。HDPE 进口料在 2021 年,由于中国国内新增产能未集中释放,当年进口量有所提高。到 2021 年,由于中国国

20、内新增产能压力释放,进口量下跌 36.3 万吨。进入 2021 年,LDPE 进口量显著增长。与此同时,由于供给收紧 LDPE-LLDPE 的价差扩大,超过了 200 美元/吨。LLDPE 进口量 2021 年创历史新高,到达 248 万吨,占 PE 进口总量的 34%,与 2021年水平持平。3.4.2 按进口来源统计2021 年和 2021 年 1 -9 月,韩国,沙特阿拉伯以及伊朗是向中国出口 PE 的主要国家。2021 年后,新加坡排名第六位,被泰国和卡塔尔超越。2021 年沙特阿拉伯向中国出口近 118 万吨 PE,而在 2021 年,该来源国进口量少了34 万吨左右,低于传统出口量

21、。主要原因 09 年夏季炎热,工业用水和原材料供给缺乏,PE 装置开工率低负荷运行。这种情况 2021 年再次出现,由于局部装置停车,2021 年来源国为沙特阿拉伯的货源整体减少。2021 年,中国 PE 总进口量中,韩国的进口量约占 15%。虽然韩国依然是向中国出口PE 量的前三国之一,但其出口量与首要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的出口量差距从 2021 年一直扩大。此进口量差距可能继续扩大至 2021 年,因为沙特阿拉伯将在此时间内大幅扩大其产能。3.4.3 聚乙烯进口海关分布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贸易活动主要产生在华东和华南。在华东有大量的下游中间商,约进口量的 40%到港上海或宁波,上海港是主要的目

22、的地。在华南约占进口总量 30%的进口料到港,其主要港口有黄埔港和深圳港。此外,近些年在华北青岛港,下游转换部门进口量也有日渐增加。3.4.4 进口贸易方式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贸易方式从 2021 年起逐渐走热,由于海外新增产能的投入,2021年 1 月至 9 月,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达 23.1%。生产商选择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为的是能够像国内生产商一样,缩短货运时间,为买家降低本钱和风险。这一做法较其他进口来源国提升了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的价格优势。3.4.5 中国十大聚乙烯进口商HDPE (39012000)LDPE (39011000)LLDPE (39019020)3.5 中国出口市场回忆和

23、展望2021年至2021年间,中国 LDPE、LLDPE 和 HDPE 的平均年出口量分别为 5.1 万吨、1.3 万吨和 4.6 万吨。2021 年1月至 9月间 LDPE、LLDPE 和 HDPE 出口量分别为 6.6 万吨、5.6 万吨和 15.1 万吨。由于当地生产商欲多样化扩张其市场,2021 年中国 PE 出口量预计将增加。中国主要 PE 生产商:中石化和中石油,已向东南亚和非洲拓展开发其潜在客户。4. 实际需求4.1 中国聚乙烯实际需求展望从 2021 年的需求数据看,国内需求增长率较 2021 年明显放缓,主要原因一方面受到国内银根紧缩政策影响,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另一方面,那么

24、由于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拖累外围需求表现缺乏,加上人民币升值以及出口退税率下调,多空交织下,国内塑料制品出口增速出现高位回调。从塑料制品产量数据来看,2021 年的塑料制品产量接近 6000 万吨/年,其中对聚乙烯的需求量大约为 2000 万吨/年左右,较 2021 年增长了 7.5%。2021 年塑料制品的增长速率呈现降中趋稳走势,3 月受农业制品方面如地膜、管道、片板、绳索和纺织袋等对塑料需求的带动到达年内增长率的最顶峰值;进入二季度,国内电厂因电煤价格快速攀升出现亏损情况而发电缺乏,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省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到了三季度,经济形式更是急转直下,多项经济指标迅速恶化,美国主权信

25、用评级下调更是引爆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导火线,随后,日本,意大利、葡萄牙、爱尔兰、希腊等纷纷被下调评级,使市场进步担忧 2021 年金融危机重演再现;四季度,伴随欧洲金融稳定基金扩大方案的提出,业内前期担忧情绪有所缓解,加上国内贸易政策趋向积极稳定从而带动塑料需求的小幅回暖。考虑“十二五方案中,国家对产业结构调整成效的实现,投资型消费在未来几年中将逐步减少。预估 2021 年聚乙烯需求增长率在 8%左右。4.1.1 中国聚乙烯消费量地区分布大多数聚乙烯厂家聚集在华东、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而多数聚乙烯消费者都位于华东、华南和华北。西南地区没有产能。详情请见下表:下表详细列出了各地需求情况。通过表中

26、所示,2021-2021 年期间华东、西南和东北地区是聚乙烯需求增长主要地区。华东:华东地区,聚乙烯消费量自 2005 年开始快速增长,受 2021 年底 4 万亿经济政策刺激在 09 年到达顶峰。2021 年,预计华东地区聚乙烯消费量最大,在 732 万吨左右,占全国总量的 36.5%。当地聚乙烯产品相关下游主要以塑料薄膜、塑料管材和塑料日用品等工厂为主,并集中在江浙沪三大沿海城市,其中浙江省塑料制品是华东地区塑料制品产量最大的省市之一,主要以塑料棒管材、塑料丝、塑料编织品和塑料合成革为主,浙江温州更是中国有名的塑编城;江苏省那么以塑料板片材、塑料人造革和泡沫塑料生产为主。从运输条件来看,华

27、东地区拥有上海、宁波和连云港三大主要港口,交通运输业相当兴旺,因此当地加工厂利用进口聚乙烯生产塑料用品然后再进行出口贸易。华南:华南地区是中国聚乙烯消费量第二大区,2021 年华南预计共消耗 589 万吨左右聚乙烯,占全国总消费量的 29.3%。当地聚乙烯产品相关下游主要涉及塑料薄膜、塑料鞋、日用塑料制品和其他塑料制品为主。广东省是华南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省市,该省市中几个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开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加工基地,如东莞塑料/铁门窗行业,汕头鞋类行业,和佛山管材基地等。这些下游厂家有时还会采购进口原料生产成品并转出口。华北:华北地区 2021 年的聚乙烯消费量预计为 305 万吨,占全国总消

28、费量的 15.2%。其当地主要的聚乙烯相关下游行业为塑料薄膜及管材工厂。据统计,多数塑料薄膜生产商分布在华北地区,尤其是山东、河北和河南三省。其中山东地区凭借垦殖率高,品种资源丰富和自然条件优越素有“世界三大菜园的美称,其下寿光、淄博、烟台等地区也是农膜产品的集中生产基地。除了农膜工厂以外,华北地区还拥有大量塑料编织品和塑料管材工厂。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方案也明确表达出对现代农业推进开展的重视程度,预计今后两年的强农惠农政策会不断增强,为今后两年的农业开展打下了根底。4.1.2 中国聚乙烯消费按应用领域聚乙烯下游产品有薄膜、管材、日常塑料用品等,以下列图表按应用领域描述了国内聚乙烯消费量。

29、一直以来,塑料薄膜行业 2021 年受中国政府限塑令和全球金融风暴影响颇大,加上再生料的使用占据了很大局部需求份额,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聚乙烯新料的需求量,因此在消耗比上呈下降趋势。塑料管材行业开展迅速,近年来成为了聚乙烯下游消费结构重要组成局部。2021 年该行业对聚乙烯需求占总需求的 10%,该比例在 2021 年维持在 10%。4.2 聚乙烯下游4.2.1 聚乙烯薄膜中国有以下几种塑料薄膜:BOPP、CPP、BOPET、PE 等。按应用领域划分,有农膜、塑料袋、食品包装膜、玩具包装膜等。2021 年中国有数以千计的薄膜生产商,全年产能预计在 932 万吨左右。塑料薄膜是塑料包装材料中使

30、用最为广泛的品种,其品种繁多,除普通塑料包装袋用的塑料薄膜外,还有许多专用品种,如液体包装薄膜,收缩薄膜,缠绕?浔誓龋芰媳饕糜谥票父髦职按?低压膜、线性膜和高压膜是生产塑料袋的主要原料。为减少本钱,一些生产商采用聚乙烯回收料生产低档产品。其中高压膜主要用于农用薄膜及各种食品、纺织品和工业品的包装,其制品产量约占高压制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低压膜与高压膜不同,其主要用于制造高强度超薄薄膜,应用领域有食品、农副产品和纺织品的包装等。但近年来,低压包装膜最为典型的应用是购物袋,广泛用于零售商店、超市以及农贸市场等几乎所有的商品销售场所。其他用途包括塑料编织袋的内衬袋、食品包装袋等。线性薄膜由于制品机械

31、性能好于高压膜制品,因此,局部厂商将线性取代高压制膜,在制造相同强度的制品时,线性聚乙烯膜制品可以更为轻薄。LD/LLD 膜: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开展,我国的塑料包装行业开展的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目前包装薄膜的生产方式主要有流延、复合膜、挤出吹塑,压延等方式。高压的使用多数生产厂家是与 LLDPE 共混使用,产品有收缩膜、重包装膜、食品包装膜、复合膜,流延膜等。包装膜: 食品、药品、保健品、奶制品、化装品、洗涤用品等是塑料软包装的主要用户, LDPE 热收缩包装薄膜可应用于陶瓷制品、各类建材、饮料、啤酒等各种领域的物品包装。热收缩膜包装已在中国啤酒和饮料包装领域兴起,它的低包装本钱和运输本钱、高自

32、动化程度和生产速度以及美观的形象使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HD 膜:低压薄膜树脂由于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着色性、可印刷性、密封性、防潮、防油、防化学腐蚀和高速加工性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生产背心袋、购物袋、食品袋、垃圾袋、包装袋、工业用衬里、多层结构薄膜等,其中用量最大的是购物袋、垃圾袋、多层衬里膜、耐侯膜和食品包装袋。近年来应用范围逐步扩大,除传统用途外,在水利工程防渗膜,各种饮料、药品包装以及热灌装包装、水果的密封包装等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增多。随着日本、西欧等国家包装袋加工业向我国和东南亚转移,我国在薄膜上的 HDPE 消耗量将继续稳定增长。HDPE 薄膜的生产对设备和工艺要求不是很高,因此

33、国内大大小小加工企业很多,实力、规模参差不齐,多数企业年产能在 1000 吨左右,少局部企业年生产能力在万吨以上。由于该行业门槛较低,投资少,下游工厂根本以中小型为主,竞争剧烈,利润很薄。2021年,如果单纯按照纯原料本钱、设备折旧、水电费、管理费用计算,行业应处于亏损状态。此后,为降低本钱,工厂主要从原料本钱上下功夫,大量使用再生料,有的甚至到达 70%以上,而垃圾袋那么主要以再生料为主。经过几年该行业的剧烈竞争,工厂也开始向规模化开展。但由于该行业消费者分散、众多,制品竞争剧烈,面向终端消费者,价格、利润一般。而在高档 HDPE 包装膜方面,企业规模一般较大,用料主要以好的 HDPE 原料

34、,这些企业提供的制品主要用于中高档制品包,回料使用相对较少。这些工厂信誉一般较好,制品价格较高,面向工厂用户,利润尚可。农膜农用薄膜是中国塑料工业中的重要组成局部,中国农膜产量及覆盖面积上在世界均位居第一。农膜生产主要依靠 LLDPE 和 LDPE 树脂膜料。华北和西部的一些企业会在低档农膜产品中掺入少量聚乙烯回收料以降低生产本钱。农膜主要分为棚膜和地膜,棚膜主要由约 20%LDPE、70%的 LLDPE 以及 10%的母料制成;地膜根本上全部使用 LLDPE 且局部地区会参加一些回收料生产地膜。目前全国高档农膜仅占农膜总产量的 2%,中档农膜占 20%,低档产品占 78%。低档农膜产品供过于

35、求,与兴旺国家中高档产品占 20%、中档农膜占 50%、低档产品仅占 30%的水平距离甚远。数据显示,我国农膜行业开展的空间相当广阔:一是全国适宜农膜覆盖的种植面积有一半多尚为空白;二是功能膜比重仅占 30%,而国外到达 80%;三是高中档农膜产量均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对于农作物、经济作物保增产的重要性。正是由于市场消费理念趋于理性与成熟的原因,农膜消费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恰恰也标志着国内农民消费理念和农膜消费结构已悄然改变,农膜行业有望结束假冒伪劣产品盛行、低档普通产品垄断市场的格局,步入优质产品统领市场的良性开展轨道。过去,一些农民贪图廉价购置一些低价农膜,但不到半年就风化掉块造成巨大经

36、济损失的经验教训使他们得出“好货不廉价,廉价无好货的结论。自此,农民对于农膜选购的要求也相应有了调整,开始讲究知名品牌。这一点在 2021 年农膜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上就有了充分的表达和验证。2021 年,虽然全国各地的农膜生产企业同处原料、电力、运输本钱持续大幅上升的挤压中,但农膜企业目前的境况却大相径庭:一些规模小,生产低档甚至伪劣农膜的企业,以往生意红红火火,但今年以来却因产品无人问津而不得不停产、破产或倒闭。中国农膜生产、销售、消费出现的这种变化,说明农膜行业已步入全新的开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比品牌、比质量、比信誉、比效劳、比技术,最终使农膜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高档膜和功能膜成为市

37、场主流品种,优势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强,全行业有望步入良性开展的快车道。据中国农技推广效劳中心科技与体系管理处张真和介绍,预计到 2021 年,中国园艺设施栽培面积可望增加到 4500 万亩以上,功能性棚膜所占比重将由目前的约 35%增加到 40%以上。预计到 2030 年,园艺设施面积有望到达 5000 万亩,功能性棚膜的比重可望增加到70%,未来中国设施农业对棚膜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在农膜产量方面,据统计 2021 年国内农膜产量在 170 万吨,其中棚膜产量 90万吨,地膜产量为 80 万吨,消耗聚乙烯新料 150 万吨。由于前两年我国农膜行业增长势头强劲,各农膜工厂均有所投置新产能上线,

38、今年那么受到信贷收紧政策影响,并未有过多装置投放,聚乙烯消耗量增长速度也大幅放缓至 8%左右。4.2.2 管材在我国经济高速开展的带动下,近几年我国管材行业开展十分迅速。但在行业产能扩充的同时,国内管材工厂的竞争程度相对也更为剧烈。目前管材行业的平均开工率在 70-80%,局部业者表示,国内管材产能已经出现过剩的情况,不少塑料管道生产企业表示其目前并无明确的扩产方案,根本都将视为来塑料管道市场表现情况而定。在我国塑料管细分市场中, PE 管材专用料根据生产管道的聚乙烯原材料不同,一般可分为三代:第一代,相当于现在的 PE63 以下等级的 PE 管材料;第二代,相当于现在的PE80 级 PE 管

39、材料;第三代,即性能更加优异的 PE100 管材料。目前,国际上不少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已经大量生产 PE100 级管材料,而且近年来又开发出了第四代 PE 管材料PE125,但还未进入工业化生产。 国内供给商方面,我国 PE 管材工业开展迅速,但专用料生产仍相对滞后。虽然从国外引进几条生产线开始生产 PE80、PE100 等级的 PE 管材料,但牌号不齐、规格不配套,每年仍需进口。目前,能够向市场提供 PE63 以上级管材料厂家有上海石化、齐鲁石化、扬子石化、燕山石化、茂名石化、大庆石化、金菲石化、吉林石化、福建联合、独山子石化、盘锦乙烯等。 国外供给商方面,我国管材专用料开展较迟,因此管材专用

40、料进口依存较高。据估计,2005 年以前一半以上的管材专用料依靠进口。随着近几年国内管材开展较快,进口依存度有所下降,但高档专用管材料市场上进口树脂,如进口 PE100 级的燃气管和给水管材料,其进口依存度依然在 50%以上,而交联聚乙烯(PEX)和耐热聚乙烯(PERT)原料根本上全面依靠进口。 目前国内管材加工企业使用的 PE100 级专用管材料主要有北欧化工的 HE3490,英国 BP 公司的 PC2040,比利时 Solvay 公司的 TUB101 和北欧化工公司的3470,大韩油化的 P600 和 P600BL,台塑的 8001 等。进口的 PEX 和 PERT 管材原料主要有韩国 S

41、K 的 DX800,LG 的 X-L1800/XL6500 以及湖南石化的 8100GX。 随着国内管材装置的投产以及管材需求向高端化开展的结果,PE80 级和 PE63 级的管材料进口量占总进口的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而 PE100 级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根据估计,2021 年 PE100 进口比例占到总进口量的 90%左右。4.2.3 涂覆2021 年,国内涂覆级 LDPE 下游需求量为 39 万吨。由于涂覆料下游应用广泛,因此需求的增长与国民消费关系密切。以淋膜纸为主的涂覆级 LDPE 下游都是属于极其分散的行业,开展主要受到国内经济的开展和人民消费能力的影响,预计 2021 年涂覆级 LD

42、PE 需求的增长率为 7.3%。从开展趋势来看,下游行业对涂覆级 LDPE 的需求呈现整体增长的态势。 目前,市场上约一半的涂覆级 LDPE 需要进口,国产供给主要是燕山石化,而国外供给商那么主要有大腾、韩华、LG 化学、陶氏化学和卡塔尔石化。其中,燕山石化所占市场份额近 50%,进口货源中,韩国以及卡塔尔的货源较为主流。通过对下游企业涂覆级 LDPE 各牌号产品的采购情况进行统计,燕山石化 1C7A 为市场上的主力牌号。2021 年该牌号的产量预计达 13.5 万吨,占据了 40%左右的市场份额。居于其次是的马来西亚大腾 801YY 份额,其它主要牌号还有韩华 955、卡塔尔石化 LA071

43、0、LG 化学的 LB7000 等。据调研情况看,价格因素、使用习惯因素、自身生产产品所需为下游生产企业采购原料的主要考虑因素。1C7A 涂覆料相比其它牌号的涂覆级 LDPE 来说,由于加工速度较低,加上烟尘太大,要求车间通风比拟好,很多合资企业和食品包装生产企业因此不常用 1C7A。此外,从价格上来看,燕山的 1C7A 相对较为廉价,因此占据国内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一些高端产品对 1C7A 的使用并不多,主要还是用进口牌号,例如高档的里了包装上主要应用的还是 0710、LGLB7500 等。除了包装食品之外,纸塑负荷也是涂层级 LDPE 的另一个重要产品。主要用于一次性纸杯纸及纸塑胶粘带的生产

44、。4.3 需求的季节性变化由上图可见 PE 的需求有季节性的变化规律: 1、HDPE 的需求相对 LLDPE 和 LDPE 的需求变化缓和,而三种原料的变化曲线极为类似。 2、每年的需求最低点在 1-2 月,由于中国的春节,中国特色的春节人员大迁移使得春节期间下游工厂的开工率往往降至全年最低。需求的顶峰期在每年的 5 月和 11 月,由于农地膜的生产旺季以及夏季及冬季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增加。5. 价格5.1 聚乙烯行情走势 2021-2021 年2021 年年底多国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全球经济在 2021 年初逐渐复苏。原油和 PE价格也在年初止跌回稳。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贸易商和下游工厂

45、开始积极补充库存,另外国内装置的集中检修使得 3-4 月份价格大幅上扬。后期油价逐渐反弹到 70 美元以上,进一步推高聚乙烯价格。进入 2021 年之后,原料市场受到油价和线性期货震荡影响,PE 现货价格走入箱体振荡。5-7 月伴随金融及供给面利空消息不断释放,市场逐日下跌。至 7 月中旬跌入谷底。此后伴随利空出尽,市场人气回归。至 11 月上旬 PE 内贸市场在油价、线性期货和国内石化连连上涨的利好鼓励下,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但是由于原料价格快速上涨,下游工厂采购需求被抑制,且央行准备金率上调,加息预期增加等金融面利空消息频传使得市场行情急转直下,虽然国内石化减产一定程度上缓冲了跌势,中下旬原

46、料价格进入盘整阴跌阶段。2021 年国内聚乙烯产能虽然没有大幅增加,但国内产量却因前期新增产能的完全释放始终处在较高水平。此外,受国内银根紧缩政策影响,下游为保证资金链正常运营,采购态度谨慎,多数贸易商短期后市信心缺乏,让价出货套现为主。虽然国内石化 7-9 月间装置集中检修一度推高价格。但伴随检修结束,由于担忧欧美经济二次探底,国际油价和大连商品交易所震荡下行使得 10-11 月 PE 价格继续下探。5.2 进口价格与原油差价分析备注:图中 PE 为 CFR 中国主港 PE 价格。上图显示 2021 年至 2021 年 9 月底,中国进口聚乙烯与 WTI 原油走势,可以发现他们的趋势是趋同的

47、。此外,我们发现在有些波段中,进口聚乙烯价格波动更加频繁,这主要是受中国聚乙烯供需关系影响。具体来看这个价差:受金融危机影响加之国内大规模扩产,2021 年价差跌至 665 美元/吨的水平,2021 年在 691 美元/吨。由于通胀因素,2021 年 1-10 月价差继续拉大,但由于中国需求增速放缓,进口聚乙烯价格上涨幅度将被制约。6. 期货6.1 塑料期货的市场开展近年来,受全球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中国石化产品的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面临着巨大价格风险,迫切需要期货市场发挥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为企业稳定经营提供适宜的金融工具。适应这一要求,大商所分别于 2007 年 7 月 31 日和 2

48、021 年的 5 月 25 日推出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氯乙烯PVC两个化工品种。这两者都是根底性的化工原材料,?诠窬弥杏凶殴惴旱挠猛竞椭匾挠跋臁?6.2 2021年期货现货价格波动比照一单 LLDPE 货物套保空间和套保本钱的理论公式大致如下:套保空间=主力合约价格-市场价格-套利本钱 套利本钱=现货价格*贷款利率*天数/365+天数*仓储费+杂费(检验费,手续费等举例来说:2021 年 10 月 28 日国产线性市场平均成交价格为 9650 元/吨。如果贷款年利率是 6%,仓储费为 1 元/吨/天,杂费在 100 元/吨,对于明年 1 月的主力合约而言,天数约在 60 天左右,因

49、此,套利本钱应该在 255 元/吨。也就是说,明年 1 月 LLDPE 主力合约期货价格在 9905 元/吨之上才有套保空间。当然理论公式当中并没有包括每家公司需要运作套保所产生地期货资金占用以及资金周转等个性化费用,因此,实际操作中,套保的预期期货价格一般会比我们的理论公式计算结果更高。6.3 期货现货的互相影响 理论上来说,期货和现货分别走不同的市场。期货平台上混杂投资需求和实际采购需求,而在开展初期的当下,投资需求占主流,使得期货金融产品性质更为明显,因此,在投机资金的力量下,升水和贴水的现象均属于常态。而作为一种化工产品,LLDPE 现货价格主要受供给需求平衡、原油、乙烯等产业链上游市

50、场变化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影响下游产业需求,进而对市场产生更长期的影响。关税、运输、气候等突发事件有时也有短期的影响作用,但相对间接和有限。但从实际市场情况来看,期货的对现货短期走势产生巨大影响。1、现货卖家根据期货涨跌调整早市报价,打破了原先市场所奉行的看供需为主的后市判断逻辑。2、期货套保化解本钱概念,颠覆市场未来走势。 即期货作为套利工具分流了市场参与者的局部资金,既可因资金沉积而放大本钱,也可因盈利而降低采购本钱。而市场走势可能因为本钱的改变而被颠覆。但期现货价差对现货价格的拉涨力量在实际交易情况中因为操作风险以及资金沉积等因素会“失灵。同时,期货市场在现货参与者逐渐增多的开展期也

51、就是未成熟期可能也会促使现货价格下跌,无序的价格杀跌。7. 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7.1 原油7.1.1 2021年国际原油市场回忆2021年国际原油受“黑天鹅事件影响震荡加剧,暴涨暴跌更加频繁,整体呈倒“V型走势。前四个月国际原油延续2021年涨势,Brent近月期货在中东及北非地缘政治风险的炒作下迅速攀升至12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WTI近月期货那么迫于库欣地区的库存压力涨势相对平缓,收盘价于4月中旬突破110美元/桶关口。5月份后,国际油价结束2021年8月以来连续9个月的上涨行情,开始震荡回落。期间油价屡次暴跌后上升构成4个小“V“型走势。且WTI走势更为疲软,与Brent的价差逐渐拉大,

52、最高达28美元/桶左右。5月初拉登之死减弱原油期货的地缘政治溢价,加之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和白银暴跌等一系列利空,油价一夜之间暴跌10美元/桶左右。6月欧佩克产量会议、希腊债务危机以及IEA释放石油应急储藏继续拖累油价下滑。随后7月国际原油期货进入观望休整阶段,多头势力轻微抬头。然而,8月初美国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经济增长放缓,标普首次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资金纷纷出逃股市及商品期货市场而转向黄金避险,全球股市和原油期货受到重创,WTI收盘跌破80美元/桶,收于去年9月底以来最低。8月中下旬摩根斯坦利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加上美国公布经济数据低迷,股市、油市再次出现暴跌。9月市场预

53、期美联储将在20日议息会议上出台经济刺激政策,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但议息会议结束后,投资者对美联储达成的“卖短债买长债政策持疑心态度而使利好预期落空,国际原油期货一日暴跌5美元/桶。虽之后原油期货逐渐反弹,但出于希腊债务违约的忧,10月初国际油价连跌三天,Brent跌破100美元/桶,WTI近月期货也跌至一年来最低位75-76美元/桶。今年以来,WTI-Brent差价不断拉宽,从2021年末的2-3美元/桶逐渐扩大至20美元/桶以上的历史新高。WTI原油期货受美国库欣地区原油库存高企和美国经济疲软影响表现乏力,而Brent在北非动乱、北海油田石油产量下滑以及新兴经济体对原油需求增长较快的支撑下

54、,其走势相对坚挺,直接导致WTI原油处于深贴水状态。2021-2021年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行情: 2021年至2021年上半年油价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1年,油价“崩盘。7月中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令世界石油需求急剧降温至谷底,市场过剩库存涌现。过去两年持续紧绷的供需矛盾土崩瓦解,油价巨幅跳水,至2021年年初见底。第二阶段,2021年,石油市场元气复苏年。各国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方案,G20达成联合救市,油价“洗尽铅华,伴随经济稳步复苏预期和谨慎的石油需求预期而恢复至70-80美元/桶的平衡点。第三阶段,2021年,石油市场反复考验年。主要特征为市场预期各国经济逐渐回归轨道,

55、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措施或有所缩减。石油市场自身活泼度上升,投机有所回潮。第四阶段,2021年,石油市场巨幅振荡年。以利比亚动乱为始的北非和中东紧张局势引发原油供给担忧,推升油价至两年半高点,而美国经济增长疲软、欧债危机等利空促使油价振荡回落。7.1.2 国际原油市场展望20211、全球经济 欧佩克最新石油市场月度报告显示,受?蛑饕揖眉趸旱挠跋欤?011年世界GDP增长3.6%,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3.7%。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为1.6%,2021年预测为1.8%。对欧元区的预测,2021年和2021年分别增长1.6%和0.8%。预计2021年和2021年日本的经济增速分别为-0.8%和2

56、.4%。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复苏缓慢,增加世界石油需求的不确定性。市场密切关注美国经济增长动力、欧元区债务危机、中国经济增速等需求侧因素,以及欧佩克原油产量、美国库存等供给侧因素。2021年屡次“黑天鹅事件引发原油巨幅波动,2021年将继续关注突发事件的影响。但总体来讲,由于利比亚局势趋稳,原油供给有望逐步恢复,WTI-Brent差价可能逐渐从2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回落,且国际油价振幅也有望较2021年缩窄。2、供需关系据最新欧佩克报告指出,预计2021年世界石油日需求量在8781万桶,同比增加90万桶或1%;2021年需求增长预测为日均120万桶,达8901万桶。2021年欧佩克原油产量约在2

57、956万桶/天的水平,保持市场供需根本平衡。 据欧佩克数据,2021年OECD国家石油需求总和预计在4585万桶/天,同比小幅下滑0.7;开展中国家需求不含中国总和预计在2760万桶/天,同比稳健上升2.3。虽然兴旺国家经济低迷将抑制其原油需求,但来自中国、拉丁美洲及中东等地区的原油需求稳步增长,综合来看,2021年世界原油需求仍小幅上升1%。此外,欧佩克预计2021年OECD国家石油需求总和持稳在4585万桶/天;开展中国家需求不含中国总和预计在2821万桶/天,同比攀升2.2;世界原油需求总量预计在8901万桶/天,同比增长1.4%。3、中国因素:中国原油需求预测 2021年中国原油表观消

58、费量预计将达4.6-4.7亿吨,同比增长6%左右;预计2021年进一步上升6%左右至4.9-5.0亿吨。2021年中国原油加工量预计将达4.4-4.5亿吨,同比约增长5%;2021年有望继续保持5%的增长,达4.6-4.7亿吨。同时2021-2021年原油进口量有望增长8-10%,进口依存度攀升至57%左右的水平。自2021年起,中国炼厂扩能及原油储藏库的投用使原油进口量快速上升,原油进口依存度也不断刷新历史记录。C1调查显示,截至2021底,中国主营炼厂炼能和包含地炼在内的总炼能将分别到达5.16亿吨/年和6.49亿吨/年,过去5年年均增幅高达10.9。同时2021年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将到达

59、55以上,成为世界石油需求的有力支撑。数据显示,2021 年为国内炼厂新增炼能“小年,且以改扩建为主,累计新增一次加工能力仅为 1290 万吨/年。而 2021-2021 年局部炼厂新扩建工程将陆续完工,预计这两年投产的一次加工能力分别在 3560 万吨/年和 5250 万吨/年。预计 2021-2021 年的“十二五前半段,中国主营炼厂炼能增速较“十一五期间有所回落,至年均 7的水平。7.2 宏观经济目前, 全球经济前景不甚乐观。自走出经济大萧条以来,一些新兴国家在错综复杂的背景下经过不懈努力,或多或少已到达他们危机前的经济水平,但一些主要工业国家却仍身陷困境,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国债评级

60、下调,市场人士对美国经济复苏的疑问增加,以及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都沉重打压市场信心。 因此,在多数经济展望中,我们降低了对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全球经济二次衰退以及欧盟间合作崩裂的风险显著增加。据杂志经济学家预计,按购置力平价计算,世界GDP增速将在2021-2021年到达4%,较早先4.5%的预期大幅下滑。我们降低了对世界四大主要地区的经济增速预期,因为新兴经济国家将不可防止地面对工业国国家需求萎缩的现状。中国经济展望中国 GDP 涨幅 2021 年下滑到 9.2%,且预计将在 2021 年进一步下跌到 8.2%,对通胀将起到抑制作用同时防止出现经济过热。2021 年上半年,在农业生产良好,

61、工业生产繁荣开展以及零售业强劲的推动下,中国GDP 增速高达 9.6%,但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加息,中国政府采取措施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外部需求增速减慢以及国内能源利用受限的影响下,该涨幅与 2021 年相比有所下跌。预计中国 GDP 涨幅将在 2021 年和 2021 年分别下跌到 9.2%和 8.2%。2021 年 10 月公布的十二五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重新平衡工业结构及减缓通胀压力,加上人民币升值,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缓慢,信贷紧缩政策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是造成中国 GDP 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受西方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国经济近期不会“硬着陆。自 2021 年初开始,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目前陷

62、于过度投资,高通胀压力,房地产泡沫,巨额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增长的困境,因此市场上频繁出现中国经济短期内将实现硬着陆的传闻。但在中国经济强劲的内在增长动力,较高的行业景气度以及就业率的支持下,我们预计硬着陆的可能性较小。如前面所示,中国 GDP 增速已放缓。此外,劳动力密集行业转型为高效生产,加上产能升级,对未来经济开展形成支撑。预计在未来 5 年内,中国经济增速将会在 8-8.5%之间,远高于硬着陆时小于 7%的增速。货币供给增速预计在 2021 年跌至 13%。受2021年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政府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在经济领域投资约4万亿人民币(相当于 5700亿美元),导致目前通胀压力沉重

63、,但这种状况预计将在2021年10月结束。因此,我们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政府将采取措施冷却经济,并将2021年货币供给增速控制在16%以内曾一度超过25%。此外,考虑到GDP增长目标适中,出口增速放缓以及信贷资金收缩,货币供给预计必将出现下滑。贸易顺差将缩少考虑到出口增速放缓和进口增加的因素,中国的贸易顺差预计将在2021年和2021年分别缩小至980亿美元和360亿美元。在国内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大宗品价格暴涨的推动下,中国进口量迅猛增长,在今年一季度出现六年来首次贸易逆差。同时,美国欧洲市场疲软,导致出口放缓,以及日本三月份所遭受的巨大灾害,也是这次贸易逆差的原因之一。此外,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高涨的原材料和人力本钱,以及人民币升值,都对这次贸易逆差有所影响。美国和欧洲预计人民币升值将会解决其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另一方面,中国希望人民币实现稳定升值而非快速增长,这将对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