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8453885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171 大小: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资源描述:

《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报告(1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报告5目 录一、申请企业概况11、申请企业性质12、地理位置与交通13、生产能力、规模及就业人数14、企业下属单位情况15、主要生产工艺流程16、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17、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8、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19、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110、风险管理111、事故及应急管理112、职业卫生管理113、安全生产绩效1二、考评的目的、范围和依据1三、考评程序2四、文件考评综述3五、现场考评综述9六、考评结果9七、存在的问题及纠正措施建议11八、考评结论25附表: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271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271.1 方针(80分)27

2、1.2 目标(100分)29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312.1 法律法规意识(50分)312.2需求识别与获取(50分)322.3融入(70分)332.4 评审与更新(30分)35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363.1 安全生产责任制(150分)363.2 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115分)403.3 员工参与(110分)433.4 文件与资料控制(105分)453.5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100分)483.6 系统管理评审(85分)513.7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100分)523.8 安全认可与奖励(90分)553.9 工余安全管理(50分)564. 风险管理584.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

3、100分)584.2 风险评价(230分)604.3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200分)665安全教育与培训(345分)715.1 员工安全意识(145分)715.2 培训(200分)736.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776.1 设计要求(85分)776.2 采矿工艺(120分)796.3 生产保障系统(120分)816.4 变化管理(105分)857.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887.1 基本要求(120分)887.2 设备设施维护(200分)90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968.1 作业环境(140分)968.2 作业过程(140分)998.3 劳动防护用品(110分)1029职业卫生管理1059.1 健康监护(

4、110分)1059.2 职业危害控制(110分)1099.3 职业卫生监测(120分)1129.4 人机工效(80分)11410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11610.1 安全投入(110分)11610.2 安全科技(50分)11810.3 工伤保险(50分)11911检查12011.1 一般要求(80分)12011.2 巡回检查(80分)12311.3 例行检查(80分)12511.4 专项检查(110分)12711.5 综合检查(70分)13011.6 纠正和预防措施(150分)13212应急管理13612.1 应急准备(80分)13612.2 应急计划(130分)13812.3 应急响应

5、(80分)14112.4 应急保障(100分)14312.5 应急评审与改进(80分)1461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14813.1 报告(90分)14813.2 调查(200分)15013.3 统计与分析(170分)15413.4 事故、事件回顾(80分)15614绩效测量与评价15814.1 绩效测量(110分)15814.2 系统评价(100分)163附件:考评机构认定文件1XX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报告一、申请企业概况申请企业名称: 略申请企业地址:略邮 政 编 码:略1、申请企业性质:略2、地理位置与交通:略3、生产能力、规模及就业人数:略4、企业下属单位情况:略5、主要生产工艺

6、流程:略6、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略7、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略8、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略9、安全生产投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略10、风险管理:略11、事故及应急管理 :略12、职业卫生管理:略13、安全生产绩效:略二、考评的目的、范围和依据1、考评目的1)依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对企业进行安全标准化系统外部考评,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等级;2)夯实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查找不符合项,并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事故发生,为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3)作为安监部门开展安全标准化等级评定的依据。2、考评范围:略3、考评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矿山

7、安全标志(GB14161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9号)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AQ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2200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2007 13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考评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厅管一2008 30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管一

8、2009 80号)三、考评程序考评组将考评安排(包括考评专家组成员、日程安排等)通知申请企业,在与申请企业达成一致后,正式展开现场考评工作。现场考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内容:1、考评首次会议:首次会议由专家组领队主持,考评组成员及企业有关人员参加,说明考评的目的、范围和依据,确认考评计划及考评进度表,简要介绍考评的程序和方法;2、实施考评:考评组成员按照考评计划和任务分工,实施现场考评和文件考评,获取客观证据,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和打分;3、考评组内部会议:在末次会议前,考评组召开内部沟通会议,对照适用的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及有关规定评价考评证据,对给分点、扣分点、不符合项及对应的考评

9、证据进行汇总,形成一致的、公正客观的评价和打分意见,并给出总体考评结论,明确考评等级结论推荐意见;4、汇报会议:在末次会议前,考评组事先向申请企业最高管理层简要汇报考评情况,通报总体考评结果和等级推荐意见;5、考评末次会议:末次会议由考评组领队主持,考评组成员及企业有关人员参加,由考评专家组组长宣布考评结果,提出不符合项整改建议;考评工作结束后,考评专家组组长向企业提交考评报告,企业对专家组组长提供的考评报告进行全面的复查,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考评报告。四、文件考评综述XX公司考评组通过对XX文件资料的审核,认为XX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资料齐全、记录基本完整,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三级企业的

10、要求。下面就考评过程中每个要素的文件资料情况进行简单的叙述。1、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XX制定了“以人为本、科学开采、确保投入、安全生产”的安全生产方针,并制定了文件化的XX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对方针的制定、发布、传达、评审与修订等环节实施严格的管理。XX安全生产方针易于理解,并充分体现了企业的风险特点与核心业务。安全生产方针由总经理签发后向公众发布,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张贴、印在安全手册中、作为培训内容。XX制定了文件化的XX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指定专门人员和部门负责目标的设立、沟通、回顾。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实施计划,将目标与指标进行逐级分解,层层落

11、实,建立了目标跟踪监测系统和对各级管理层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制度,并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足够的资源。XX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中要求每年的安全生产目标既要反映系统绩效,又要反映系统的持续改进。XX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具体、明确、可分解,与安全生产方针一致,体现了企业的风险特点。员工对安全生产方针理解不够清楚、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不理想,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为了更好的识别、获取、融入、评审与更新和运用适用于XX的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XX制定了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的识别、获取、提升、跟踪进行了详细的规定。X

12、X按照制度建立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清单,该清单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法规、部门规章、标准与规范、规范性文件等方面。XX通过采取知识竞赛、问卷调查、意见箱、网络系统、事故/事件分析等方式对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意识识别,并根据调查结果,制订了意识提升计划,为员工获取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渠道提供了畅通的渠道。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融入进行了规定,并明确了责任部门、人员及其职责。将识别、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有效的融入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的建立、作业指导书、培训内容以及现场的作业过程或操作程序。XX对识别、获取的安全生产

13、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进行了及时的评审与更新,并将更新后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有效的融入到了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获取、提升及融入、更新等方面仍有不足,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XX制定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建立了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与绩效测量的管理制度:XX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指定了部门与专门人员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考核、评审。XX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覆盖了所有岗位,对责任制描述明确、具体、可操作,并以正式的文件下发。XX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立了环境与安全管理处,由环境与安全管理处负责对全

14、公司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在人员任命方面,主要负责人对如下的安全生产人员进行了书面的任命:安全负责人、员工代表、消防负责人、急救员、事故调查员、风险评价员等。XX设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文件、讨论安全工作进展、确定安全工作方案、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为了做到全员参与,建立了XX员工参与安全、健康活动制度,确保了员工关心的问题得到积极响应,保证了员工在安全状况异常情况下拒绝工作不会受到惩罚。员工对如下的活动均有机会参加:任务分析的讨论、设计与流程变化的讨论、安全意识强化与安全技能提升、安全操作程序和规程的讨论、安委会的活动、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估、变化管理的讨论、事件/事故

15、调查、分析等。XX设有问题解决小组及合理化建议解决小组来解决处理安全问题,并对员工拒绝事项进行公正的调查。XX建立健全了如下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重大隐患整改制度、危险物品和物料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制度、特种作业管理与审批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设备和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为了确保制度的落实,在制度制定、评审与修订过程中,均有员工代表参与。X

16、X对文件与资料的控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法律法规要求的记录、标准化系统要求的记录等安全记录真实、准确、清晰,可完整反映相应过程,并对记录的收集、编目、归档、贮存、维护、查阅、保管和处置标准化。XX制定有内部沟通与外部联系制度,并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沟通的方式主要有:电话、E-mail、安全会议、意见箱、主要负责人接待日等。XX每年对标准化系统文件进行内部评价,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确保了标准化系统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为加强承包商与供应商的安全管理,XX制定有严格的承包商与供应商管理制度,对合格承包商/合格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XX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工余安全知识的宣传

17、,提高职工家属的综合综合安全意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效果较好,但未达到最佳;标准化系统运行有效性未达到最佳,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4、风险管理根据XX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及其职责,经过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风险辨识:通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预先危险性评价法(PHA),故障类型及其影响分析(FMEA)、关健任务分析(CTA)、矩阵法等,对所有的作业活动进行辨识。风险评价:通过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风险控制:针对所辨识的各类风险分别由工程控制、管理控制、行为控制、个人

18、保护等层次制定控制措施,并根据风险评价级别确定了相应的管理等级。XX各部门按照XX关键任务识别分析观察及许可制度进行关键任务识别、观察与分析,编制了关键任务清单和作业指导书,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事故、事件的发生。对供应商与承包商风险分析、检查、沟通工作不足;对员工的认可、激励效果未达到最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存在不足,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5、安全教育与培训XX首先对所有员工和所有作业过程进行培训需求识别,然后制定了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安全培训,在岗员工安全培训,特作作业人员培训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所有培训均应签到,并保存有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内容、考试试卷

19、等。员工安全意识、培训需求识别及培训实施、培训效果等方面存在不足,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XX建立了文件化的XX设计管理制度,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为稳定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指令的有效执行,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预算指标,制定有XX生产保障系统管理制度,对通风系统、提升运输系统、井上、井下配电系统、风、水管网系统、充填系统、消防系统等进行了规定,并在系统运行条件发生变化时的管理提出了要求。为了及时调整和解决因变化而引起的问题,XX制定了XX变化管理制度,当系统运行条件和系统文件发生变化时,及时的进行更新、评审。采矿工艺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未达到最佳;变化

20、管理为弱项,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XX通过实施XX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规范了设备设施的设计、采购、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拆除、检测检验、档案管理、事故报告等程序,并保存了相关的技术资料,重点对需要检测检验的设备设施进行评价、管理。设备设施风险评价、按计划维护、资料保存方面存在不足,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XX编制有紧急撤离管理制度、顶板分级管理制度、采空区管理制度、地表塌陷区管理制度、井巷、硐室维护与报废管理制度、照明管理制度和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每个生产中段和采区均有两个及以上符合规定的安全出口。作业现场均有紧急撤离路线的标识。

21、有人作业或通行的场所与通道以及天井、溜井和漏斗口等危险部位有照明。井下粉尘浓度较大的场所均采取综合防尘措施。顶板不稳固的采场均有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围岩松软不稳固的回采工作面及采准、切割巷道均采取了支护措施。建立了监测岩体的变形与移动的岩体移动监测系统。每年按计划对井巷实施维护。目前无地表塌陷区,作业场所存在坠落危险的钻孔、井巷、溶洞、陷坑、泥浆池和水仓等分别加盖或设栅栏,并设置照明及明显的警示标志。作业环境未达到最佳,顶板管理、通风防尘等方面需进一步改善,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9、职业卫生管理XX编制有XX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该制度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匹配及其资质,医疗、健康设施及

22、服务,药品及相关物品的控制,职业危害的控制,职业卫生监测,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XX建立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XX制定有准确的职业危害清单。针对不同的部门或作业过程,在辨识了该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后,制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职业危害监测不够充分,控制效果未达到最佳;人机功效调查、作业空间布置调查不充分,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10、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XX制定了XX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每年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按计划提取费用、专款专用,并保存了使用记录。在安全科技方面,XX鼓励推广、应用有利于预防、控制、消除职业中毒危害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

23、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限制使用或者淘汰有关职业中毒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鼓励对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与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XX每年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安全科技方面按计划完成的项目较少,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不多,无创新型成果,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11、检查XX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检查任务,采用不同的检查表,执行不同的安全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检查后保存了检查记录。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将提出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及时反馈到目的地,形成了良好的闭环。各种检查表设计、检查制度的执行、检查记录的保存、整改落实情况、反馈情况效果未达到最佳,具体情况见考

24、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12、应急管理XX成立了事故应急指挥部,副总经理担任总指挥。针对各类不同事故应急情况,编制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完善了XX的应急管理体制。XX每年还举行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过程进行了记录。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总结,提出纠正措施。应急预案制定、人员配备、应急演练效果未达到最佳,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1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XX严格按照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管理制度对事故、事件进行报告、调查、分析,对事故、事件的规律进行分析,找出发生的原因和趋势。XX以各部门为单位,经常对以往的个案进行讨论,回顾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强化意安全识。事故、事件报

25、告、调查与分析的程序、人员培训效果、记录保存及统计分析效果未达到最佳,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14、绩效测量与评价建立有绩效测量管理制度,明确了监测内容与计划;监测人员能力要求;监测过程要求;记录要求;监测结果的沟通与回顾要求。制定监测计划,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与技术进行监测。安全绩效监测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内外部评价效果为未达到最佳,具体情况见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说明。五、现场考评综述XX公司通过对XX公司安全标准化系统现场的考评,认为作业现场符合安全标准化_级的要求,下面对作业现场的情况进行叙述。1、作业环境:略2、作业过程:略3、主要设备设施的使用、检测检验、维护情况:略4、个体劳

26、保用品的佩戴情况:略5、作业现场的检查:略六、考评结果XX公司考评专家组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通过采用资料审查、现场检查、抽样调查、现场询问的方式,对XX地下矿山部分安全标准化系统各要素进行了评分,评分情况见下表:安全标准化各元素评分汇总表元 素子 元 素分值分配考评得分失分1. 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180)1.1 方针801.2 目标100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200)2.1 法律法规意识502.2 需求识别与获取502.3 融入702.4 评审与更新303.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905)3.1 安全生产责任制1503.2 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1153.3 员工

27、参与1103.4 文件与资料控制1053.5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1003.6 系统管理评审853.7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1003.8 安全认可与奖励903.9 工余安全管理504. 风险管理(530)4.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1004.2 风险评价2304.3 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2005. 安全教育与培训(345)5.1 员工安全意识1455.2 培训2006.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430)6.1 设计要求856.2 采矿工艺1206.3 生产保障系统1206.4 变化管理1057.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320)7.1 基本要求1207.2 设备设施维护2008.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39

28、0)8.1 作业环境1408.2 作业过程1408.3 劳动防护用品1109. 职业卫生管理(420)9.1 健康监护1109.2 职业危害控制1109.3 职业卫生监测1209.4 人机工效8010. 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210)10.1 安全投入11010.2 安全科技5010.3 工伤保险5011. 检查(570)11.1 一般要求8011.2 巡回检查8011.3 例行检查8011.4 专业检查11011.5 综合检查7011.6 纠正和预防措施15012. 应急管理(470)12.1 应急准备8012.2 应急计划13012.3 应急响应8012.4 应急保障10012.5

29、 应急评审与改进8013.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540)13.1 报告9013.2 调查20013.3 统计与分析17013.4 事故、事件回顾8014. 绩效测量与评价(210)14.1绩效测量11014.2系统评价100总 分5720 计算公式为: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5720100安全标准化考评得分 =实际得分5720100 XX安全标准化系统地下矿山部分各要素考评得分、失分情况详见附表。七、存在的问题及纠正措施建议通过对安全标准化文件资料的检查和现场的检查,针对失分情况,考评组认为XX存在如下问题:1、资料审查中的主要问题1)通过抽样调查现场询问,全体员工熟悉

30、并理解安全生产方针的比例达到68%,没有达到100%。(-6分)2)未明确专项安全生产资金以外的财力资源保证途径。(-2分)3)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制定后利用班前会传达至全体员工,每月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比例达到95%,没有达到100%。(-2分)4)完成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有效性较好,没有达到最佳。(-10分)5)员工部分理解其行为对完成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影响。(-5分)6)按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的比例为87%,没有达到100%。(-2分)7)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行动得到有效跟踪的比例为95%,没有达到100%。(-2分)8)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提升的效果较好,没有达到最

31、佳。(-2分)9)识别并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充分性较好,没有达到最佳效果。(-2分)10)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标准化系统的比例达到85%。没有达到100%。(-3分)11)对相关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培训的比例达到85%。没有达到100%。(-3分)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的有效性较好。没有达到最佳。(-2分)13)通过对培训人员的询问,相关员工对培训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掌握程度较好,没有达到最佳。(-2分)14)新的或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得到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的比例为90%。没有达到100%。(-2分)15)当变

32、化发生时,标准化系统得以更新的比例为90%。没有达到100%。(-1分)16)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有效性为较好。(-3分)17)总经理参与安全生产活动有效控制生产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效果较好。(-2分)18)中层管理者参与安全生产活动,能够有效预防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效果较好。(-2分)19)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职责,对未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发生的事故、事件进行严格追究,在执行上效果较好。(-2分)20)中层管理者全部接受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培训效果较好。(-2分)21)各类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效果较好。(-2分)22)针对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纪要提

33、出的行动或建议所采取行动的效果较好。(-2分)23)被任命人员接受培训的效果较好。(-2分)24)对员工关注的安全生产事项的收集并反馈比较有效。(-2分)23)问题解决小组的效力较好。(-3分)25)员工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的主动性一般。(-2分)26)员工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的效果较好。(-3分)27)标准化系统文件未分发到相关的员工。(-3分)28)安全生产记录部分得到有效保留。(-3分)29)文件与资料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一般。(-4分)30)记录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一般。(-2分)31)标准化文件系统效力与效率部分满足前述要求。(-5分)32)标准化系统文件控制系统的效力部分满足要求。(-2分)3

34、3)部分记录能够识别与检索,能有效保存,可读性强,维护较好,可以获取,有些记录不规范,需要完善。(-3分)34)标准化系统文件的质量一般。(-6分)35)未保存外部的安全投诉记录。(-2分)36)基层管理者未能每月与员工就重要安全生产事项进行计划性对话。(-2分)37)外部联系制度的执行情况一般。(-1分)38)计划性对话同时满足前述要求的比例达到85%。(-2分)39)员工熟悉合理化建议制度的详细内容,了解建议的渠道、格式、接受过程的比例达到85%。(-2分)40)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比例达到85%。(-2分)41)班组长交待工作时使用“任务说明”,有效性较好。(-3分)42)制度规定标

35、准化系统评审包括前述大内容。(-3分)43)管理评审过程的有效性较好。(-2分)44)通过评审找出需持续改进的方面,以确保标准化系统的持续适宜性,包括前述大部分内容。(-9分)45)未识别供应商、承包商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3分)46)对供应商、承包商检查的执行情况一般。(-3分)47)协调或联系人员定期沟通的情况一般。(-2分)48)对供应商、承包商安全表现进行评估的比例达到85%。(-2分)49)在许可供应商、承包商员工使用企业设备设施前,对其进行培训的比例达到85%。(-3分)50)选择的供应商提供产品及服务的能力较好。(-5分)51)供应商、承包商在合同期内的安全生产表现较好。(-5

36、分)52)曾发生因供应商、承包商的原因导致事件的发生。(-10分)53)年度内已获得认可的比例达到85%。(-5分)54)认可对员工安全表现的激励作用一般。(-6分)55)认可对提高企业安全绩效的促进作用一般。(-6分)56)员工对认可的评价表现一般。(-6分)57)经培训员工的工余安全意识得到了部分提高。(-6分)58)未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并确定了重大的风险。(-5分)59)风险评价的结果未文件化。(-5分)60)认定并评估了部分工作或活动的次生风险。(-3分)6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部分考虑了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以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3分)62)风险评价时均考虑了部分内部和外

37、部的变化。(-3分)63)持续风险评价的有效性中等。(-4分)64)员工对风险评价过程认可程度较高,认为效果中等。(-6分)65)已对关键流程及其关键设备进行风险评价,但未分析了与之相关的安全、健康影响及故障模型,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措施。(-8分)66)初始风险评价结果未文件化。(-6分)67)照度测量过程未考虑应急时的照明设备、照明时间、能见度、照明源布置情况。(-4分)68)未进行人机工效调查。(-6分)69)流程与设备的潜在风险识别与评价效果达到中等。(-4分)70)对潜在的影响员工健康的危害及其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的效果达到中等。(-6分)71)危害因素的监测与测量效果达较好。(-1

38、分)72)火灾风险的调查与评价效果达到中等。(-2分)73)水灾风险的评价效果达到中等。(-6分)74)冒顶片帮、坍塌、矿岩突出风险评价效果较好。(-3分)75)中毒窒息风险的评价效果达到中等。(-4分)76)机械伤害风险的评价效果达到中等。(-4分)77)认定的紧急情况及其风险评价效果达到中等。(-4分)78)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一致的比例达到85%。(-3分)79)员工对自身及其相关风险识别和预防措施了解的程度较好。(-2分)80)已完成关键任务分析的工种的比例达到85%。(-4分)81)已编写作业指导书的关键任务的比例达到85%。(-4分)82)执行关键任务分析的人员接受相关培训的比例达到

39、85%。(-3分)83)按计划执行了任务观察的任务比例达到85%。(-3分)84)所有执行观察的人员接受培训的比例达到85%。(-3分)85)关键任务分析过程的有效性为较好。(-5分)86)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效果为较好。(-5分)87)控制作业风险的效力为较好。(-5分)88)任务观察的有效性较好。(-4分)89)工作许可的有效性为较好。(-2分)90)安全意识提升计划85%得到实施。(-3分)91)员工对标准化系统的认知程度较好。(-5分)92)安全意识提升效果较好。(-5分)93)对于安全管理方面和安全技术方面的安全意识,通过培训前后安全意识调查与评价,确定安全意识提升的效果较好。(-3分)

40、94)存在由于安全意识的原因发生的事件、事故。(-8分)95)已确定培训需求的工种占全部工种的80%。(-3分)96)已确定安全培训要求的管理岗位占全部管理岗位的比例80%。(-3分)97)对安全生产可能有重大影响的员工接受培训的比例 80%。(-3分)98)通过学员反馈等部分途径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3分)99)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有效性较好。(-5分)100)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企业的自身发展制定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的适宜性较好。(-5分)101)以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宗旨,培训数量的充分性较好。(-5分)102)由于培训前期工作(了解学员情况、及

41、时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等)准备充分,培训效果较好。(-5分)103)对回采过程中产生的冒顶片帮等进行监控的依从程度达到90%以上。(-5分)104)采矿工艺管理制度未得到充分执行。(-12分)105)主要进风巷道有木支护材料。(-1分)106)提升运输系统的有效性较好。(-2分)107)通风系统的有效性达较好。(-4分)108)变化启动前检查验收完成了工程检查等工作。(-1.5分)109)没有文件化的变化管理。(-1分)110)未对执行变化管理的人员均进行了培训。(-2分)111)在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了变化评估的比例达到90%。(-2.5分)112)在工程的最终设计阶段实施了评估的比例达到

42、90%。(-2.5分)113)在建设阶段实施了评估的比例达到90%。(-2.5分)114)在报废阶段实施了评估的比例约为90%。(-2.5分)115)对变化实施启动前检查的比例达到90%。(-2.5分)116)部分变化影响的信息均得到了更新。(-2.5分)117)变化部分满足强制性要求。(-5分)118)变化管理均得到了有效实施,并得到了较好的实施效果。(-4分)119)有因变化管理的原因发生的事件、事故。(-10分)120)未对新设备在采购、安装、调试、验收及使用中的风险进行了识别。(-6分)121)设备运行情况未进行公布。(-2分)122)已进行了风险评价的设备比例达到85%。(-4分)1

43、23)确定了操作、维护、检验、测试要求的设备比例达到85%。(-4分)124)辅助设备的相关资料由于收集困难,现在资料室缺少,保存技术资料的设备比例达到85%。(-4分)125)在对设备风险的评价和控制后,没有发生过重大设备安全事故,效果中等。(-6分)126)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都持有合格的操作证并能熟练进行操作,全矿每年有一次特种设备操作工技术,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作业熟练程度较好。(-3分)127)操作人员处理风险的能力较好。(-3分)128)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设备故障,作业非常熟练,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过电气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事故,熟练程度较好。(-3分)129)主体设备的技术资料

44、保留较好,辅助设备设施的技术资料保存不完善,完整性较好。(-2分)130)部分电气设备、刀闸、开关等没有有永久性标签。(-2分)131)矿用设备取得矿用安全标志的比例在90%。(-2分)132)采掘设备按维护计划实施的比例达到90%。(-2分)133)运输设备按维护计划实施的比例达到90%。(-2分)134)提升设备按维护计划实施的比例达到90%。(-2分)135)通风设备按维护计划实施的比例达到90%。(-2分)136)电气设备按维护计划实施的比例达到90%。(-2分)137)防排水设备按维护计划实施的比例达到90%。(-2分)138)压风设备按维护计划实施的比例达到90%。(-2分)139

45、)仪器仪表按维护计划实施的比例达到90%。(-2分)140)照明设备按维护计划实施的比例达到90%。(-2分)141)特种设备经过专业部门的检测后,颁发合格证后方可使用,所以安全状况为较好。(-3分)142)在对重要设备进行了风险识别,制定防范措施后,设备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中等。(-5分)143)设备的维护系统采用岗位日常维护、专业人员专业维护和维修人员专业维修的过程,操作性中等。(-5分)144)大部分设备维护频率合理。(-4分)145)设备维护的人力资源比较充分、胜任。(-5分)146)操作工、专业人员都能按标准进行点检、维护,维护质量较好。(-3分)147)矿用安全标志设备检查的有效性

46、较好。(-3分)148)没有发生过因接地无效而出现的安全事故,效果较好。(-3分)149)没有发生过因安全防护装置无效而出现的安全事故,效果较好。(-3分)150)井下人行通道和梯子间符合规定的比例达到90%。(-2分)151)有人作业或通行的场所与通道以及天井、溜井和漏斗口等危险部位的照明符合规定的比例达到90%。(-2分)152)对顶板不稳固的采场实施监控的比例达到90%。(-2分)153)围岩松软不稳固的回采工作面及采准、切割巷道的支护质量符合规定的比例达到90%。(-2分)154)井巷、硐室的维护与报废符合规定的比例达到90%。(-2分)155)井下粉尘浓度较大场所防尘措施效果中等。(

47、-4分)156)井巷维护及报废管理较为有效。(-4分)157)采空区采用充填法处理,措施效果较好。(-3分)158)当发生地压活动时当班负责人均及时报告情况但未采用书面形式。(-2分)159)顶板不稳定的采场采取支护措施的比例达到90%。(-3分)160)支护质量大部分满足要求。(-3分)161)凿岩采取湿式作业等匹配了有效防尘措施的比例达到90%。(-3分)162)大部分顶板支护充分、可靠。(-5分)163)通风效果满足前述大部分要求。(-2分)164)在作业现场,粉尘控制的有效性达较好。(-3分)165)员工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有效性较好。(-2分)166)对药品和相关物品的控制满足许可要求

48、,并对药物的派发及使用标准进行控制和检查,但未对过期药物进行及时处理。(-1.5分)167)现场卫生设施不满足前述要求。(-4.5分)168)卫生设施不够充分、有效。(-3分)169)体检结果分析为职业危害控制与预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的支持。(-3分)170)因员工的身体能力或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过事故。(-4分)171)职业危害所采取的措施大部分得到实施。(-6分)172)员工掌握职业危害控制方法的熟练程度较好。(-3分)173)作业现场粉尘浓度控制的效果中等。(-4分)174)作业现场噪声控制的效果中等。(-4分)175)高温与低温控制的效果较好。(-2分)176)XX每季度对饮用

49、水、粉尘、噪声进行检测,有监测记录,但监测项目不全。(-12分)177)未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6分)178)已识别的职业危害实施监测的比例达90%。(-4分)179)职业危害监测按计划实施的比例90%。(-4分)180)职业危害监测保留记录和报告的比例60%。(-3分)181)未对测试结果分析并找出了相关趋势。(-8分)182)职业危害监测项目部分。(-4分)183)职业危害监测数据部分准确。(-4分)184)没有依据作业空间布局原则设计了作业位置与环境。(-4分)185)没有识别导致疲劳的有关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4分)186)没有对搬运工效进行了分析。(-4分)187)控

50、制行动大部分根据人机工效危害因素确定。(-3分)188)采用搬运方法、姿式大部分符合人机工效原理。(-3分)190)现场作业空间的布局大部分符合人机工效原理。(-3分)191)工作班次的变化大部分符合人机工效原理。(-3分)192)针对人机工效危害因素纠正措施的有效性中等。(-10分)193)在安全生产方面没有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创新性成果。(-10分)194)安全科技项目按计划完成比例低于60%。(-9分)195)无安全科技项目获得奖励。(-6分)196)少部分安全科技成果有应用价值。(-10分)197)没有对前述费用进行调查。无调查记录。(-3分)198)均按规定缴纳保险费用,未进行保险费用

51、成本分析。(-7分)199)通过保险转移风险措施带来的效果一般。(-9分)200)各项安全检查制度满足要求的比例达到90%。(-3分)201)检查表满足全矿安全生产要求的比例达到90%。(-3分)202)检查制度有效性为较好。(-2分)203)XX各类检查表都是根据实际的检查内容设计的,故有效性较好。(-2分)204)各类安全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个体因素不同,胜任程度为较好。(-2分)205)各级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各部门、职能部门和公司积极努力整改,部分得到完整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及时返回给各部门,部分形成了闭环。(-4分)206)保持了部分巡回检查的记录。(-2分)207)对

52、重大不安全因素和行为,采取的防范措施和行动进度未全部传达给受影响的员工。(-2分)208)制定的巡回检查表满足检查要求的比例为90%。(-3分)209)整改行动及进度传达给受影响员工的比例达到90%。(-3分)210)相关部门的积极工作和对问题的努力解决,使得巡回检查的执行效果较好。(-2分)211)巡回检查表内容设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好。(-2分)212)在巡回检查中,发现的好的行为和管理模式,大部分通过巡回检查得以强化。(-4分)213)保持了大部分例行检查的记录。(-2分)214)行动及进度均报告给管理层未全部传达给受影响的员工。(-2分)215)整改行动及进度传达给受影响员工的比例为

53、90%。(-3分)216)例行检查的组织准备较为充分。(-2分)217)例行检查主要检查安全管理,所以安全管理的人员较多,其他的检查人员较少。(-2分)218)例行检查内容较为具体并有针对性。(-2分)219)在检查中能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的措施,效果较好。(-1分)220)例行检查结果均通报给了大部分相关人员。(-3分)221)在例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但是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中等。(-2分)222)通过对现场设备的检查,部分设备未标识校验情况。(-4分)223)部分校验过的设备未贴上了标识。(-3分)224)大部分专项检查表有针对性且易操作。(-5分)225)大部分专项检查

54、均及时地发现了问题。(-3分)226)需专项检查或检验的设备大部分处于正常状态。(-3分)227)节假日检查的有效性中等。(-6分)228)主管部门布置的安全检查的有效性中等。(-4分)229)整改行动的有效性中等。(-6分)230)保持了部分纠正与预防行动的记录。(-4分)231)对纠正与预防行动执行情况回顾的频率达不到每季度一次。(-5分)232)制定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按计划实施、完成的比例达到80%。(-8分)233)实施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满足要求的比例达到了80%。(-5分)234)对没有执行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给出解释或跟进计划的比例达到了80%。(-4分)235)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的有效性

55、中等。(-4分)236)通过对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过程的调查、分析,效率中等。(-4分)237)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效果中等。(-10分)238)责任人员对纠正与预防行动的理解程度中等。(-4分)239)中高级人员对本职责范围内纠正与预防行动执行情况的掌握程度较好。(-2分)240)员工及其代表对其部门纠正与预防行动落实情况的了解程度为中等。(-4分)241)在确定紧急事件时部分考虑了大部分前述各种类型。(-8分)242)确定的紧急事件较为全面、合理并与风险相对应。(-2分)243)收集的与潜在的紧急事件相关的地理、人文、地质、气象信息较为准确。(-3分)244)应急培训需求部分满足要求。(

56、-3分)245)员工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中等。(-4分)246)识别的紧急事件编写了应急预案的比例为90%,并进过了专家评估。(-3分)247)相关的部门与人员获得应急预案的比例为90%。(-3分)248)应急预案大部分内容满足前述要求。(-4分)249)大部分应急预案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4分)250)应急预案覆盖大部分关键场所、要害部位、重大危险设施等。(-4分)251)制定的大部分应急预案时与员工进行了沟通,预案内容易于理解。(-4分)252)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响应的及时性较好。(-2分)253)应急响应人员的胜任情况中等。(-4分)254)应急设备设置有专用库房,由专人负责,可保障

57、应急过程中设备的有效性:有效性为中等。(-4分)255)应急过程中组织的协调性中等。(-4分)256)应急响应一定程度上降地低了损失。(-2分)257)建立的支援关系按要求进行了演练的比例为70%。(-3分)258)应急响应人员设置较为全面、充分。(-3分)259)应急响应人员的配备较为合理、充分。(-3分)260)应急响应人员较为熟悉潜在风险并了解风险控制措施。(-3分)261)支援人员胜任;支援设备有效。但是因为外来支援一般距离较远,所以有时不能及时到达。(-2分)262)对应急预案的回顾包括前述部分事项。(-2分)263)通过查看应急预案演习计划,只对洪水应急预案进行了演习。(-4分)2

58、64)通过检查应急预案演习记录,在进行应急演习时包括前述部分事项。(-6分)265)应急预案的演习检验了前述大部分各项效果。(-7分)266)事故情况严格按规定的范围报告,但对于未造成工伤的事件存在不按要求报告的现象。(-5分)267)对事故、事件报告程序的认可程度较好,能清楚说出事故报告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4分)268)被任命的调查人员得到培训的比例为80%。(-3分)269)事故、事件调查基本做到大部分要求。(-10分)270)被任命的事故调查员在调查事故时对调查技巧的熟练程度为中等。(-7分)271)调查技术及手段适用,能解决事故调查中的问题。调查技术及手段大部分适用。(-2分)2

59、72)事故、事件调查分析找出了发生事故原因的比例为80%。(-5分)273)查找出了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找出了80%推进标准化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进。(-5分)274)有重复发生相似的事故、事件。(-10分)275)针对前述部分内容进行了分析。(-5分)276)未对职业病症进行评估,辨识非职业病或职业病。(-5分)277)事故、事件分析的内容符合有关要求的比例达到80%。(-4分)278)统计数据用图形表示趋势的比例为80%,如用柱状图、点线图等。(-4分)279)统计项目较为齐全、范围全面、数据准确、真实、完整、统计方法合理。(-8分)280)数据分析的数据较

60、为合理、有针对性、有可比性、确定了规律、趋势。(-8分)281)管理层及员工大部分了解统计分析结果及其趋势。(-3分)282)分析结果是否为纠正行动提供了部分有效的信息。(-3分)283)保留了部分回顾记录。(-4分)284)员工、班组实施了事故、事件回顾的比例为80%。(-4分)285)事故、事件得到回顾的比例为80%。(-4分)286)员工对事故、事件回顾的认可程度中等。(-5分)287)员工参与讨论的程度中等。(-5分)288)员工对已发生的事故、事件原因的了解程度中等。(-5分)289)部分员工知道如何预防事故、事件的重复发生。(-4分)290)按照监测计划对公司具有管理职能的部门针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安全绩效监测。(-6分)291)纠正与预防行动及其效果测量按计划实施的比例为80%。(-1分)292)安全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情况测量按计划实施的比例为82%。(-1分)293)现场安全许可依从情况测量按计划实施的比例为90%。(-1分)294)培训情况测量按计划实施的比例为90%。(-2分)295)持续改进标准化系统测量按计划实施的比例为90%。(-2分)296)监测内容不全面。(-3分)297)区域和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