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再利用手法分析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68450582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7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史建筑再利用手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建筑再利用手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建筑再利用手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历史建筑再利用手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建筑再利用手法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历史建筑再利用手法分析XX大学XX生课程论文学生:Mad Writer学号:专业、班级:X班XX大学XXXX学院一一年目录摘要一、 建筑原有空间重新改造1.1 水平界面重新划分1.2 垂直界面重新划分1.3 室内外空间重新界定二、 消隐式加建2.1地下加建2.2新空间插入三、 并置式加建3.1新旧融合3.2新旧对比四、 突出式加建4.1覆盖式加建4.2引入全新形式的改造五、 小结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建筑对于城市的意义,紧接着根据改造工程对原有场地介入的程度,提出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四种主要手法,即建筑内部空间重新改造、消隐式加建、并置式加建、突出式加建,之后结合具体

2、工程案例,阐述了这四点的具体内涵,文末对四种手法进行了的对比和总结,提出了作者推崇的改造手法。关键词:设计手法 改造 历史建筑 再利用历史建筑再利用手法分析建筑物是历史的重要实物载体,它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与生活的变化,是城市的记忆,旧建筑饱含着过去时代传递下来的信息,是城市肌理的组成部分与特定社会生活方式的载体,相比之下,文献记载无论多么动人有趣都无法替代旧建筑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旧建筑的再利用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不论从再利用的对象上、再利用的类型上,还是从范围上都在不断的扩展和深化,内容也在不断的增添和丰富。让旧建筑得以保留,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需要,我们有必要对历史建筑再利用进行理

3、性的探讨。总体来说,我认为根据对场地介入程度的高低,历史建筑再利用手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建筑内部空间重新改造、消隐式加建、并置式加建、突出式加建。一. 建筑原有空间重新改造图1 改造后的Coracera城堡,左侧是新的主入口,新增加了金属挡板与踏步建筑原有空间重新改造,即根据原有建筑的空间特征和结构体系,改造成为另一种功能的建筑,这类改造往往不会对建筑外观进行大规模的修改,但会对建筑破损的部分进行修缮,将一些部位进行加固,例如将大跨度空间改为剧场,将工厂改为工作室,将仓库改为住宅等,这也要求历史建筑原有的空间与新功能所需的建筑空间相吻合。此类改造能很好的保留建筑的原始特征,不会对建筑原始的结构

4、体系进行大规模增减,改造后的空间往往既有历史感,又十分新奇,能给人不同的空间体验。这类改造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垂直界面重新划分、水平界面重新划分、室内外空间重新界定。1.1水平界面重新划分图2 Coracera城堡内部的新建钢结构,拱顶下的这个空间被用作酒窖水平界面重新划分即将原有建筑的楼板、屋盖等建筑构件,改变位置或改变大小,以达到变更空间高度,重新调整视线关系的目的,这样可以制造通高的大空间,改变空间形态,让空间显得高大辉煌,也可以将原本的大空间变为小空间,增加空间使用的效率,使空间变得精致;图3 Coracera城堡内部的新建木制吊顶和螺旋楼梯西班牙马德里西部的Coracera城

5、堡改造项目,就是通过改变城堡内部的水平界面,将城堡改造成为文化中心的案例。这个城堡建于14世纪,它被列入了马德里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名录,改造后的古堡可以承办演讲、室内音乐会、博物馆展览,是一个多用途的酒文化中心。城堡的总平面基本是一个规整的方形,墙的平均厚度达3米,从地面到平台的高度达20米。最开始的入口出于防御的目的,设立在高处。城堡的改造几乎没有更改其原始的外观(图1),依然保留了城堡最初始的样子,在外部设置了一个新的金属踏步和挡板的楼梯作为新的主入口。建筑师在城堡中搭建了钢结构(图2),重新设计实木栏杆的螺旋楼梯以连接各层空间(图3),将原本通高无法使用的城堡内部划分成为酒窖、演讲厅、门

6、厅等空间,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外部开窗在保证不影响中世纪设计的情况下,采用不锈钢材修复。修缮后的Coracera城堡成为了的当地的一个文化中心,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文化设施,整个改造使用的主要材料就是钢和木材,与原本的石材十分和谐统一。1.2垂直界面重新划分垂直界面重新划分即将原有建筑的墙体、窗、隔断等建筑构件进行调整,来对建筑空间的视线关系、空间使用效率、建筑立面等进行调整,此类调整可以还可以通过引入软隔断的方式对建筑空间进行限定;图4 Caro精品酒店首层平面图,可以看出新建筑为了适应原有的条件,平面图呈现出不规则的状态图5 Caro精品酒店餐厅内景,可以看到哥特人砌筑的拱门与阿拉伯时代

7、的防御墙,旧有的墙体与新建的部分完全融合西班牙瓦伦西亚的Caro精品酒店,就是在十分复杂的历史文脉条件下,通过垂直界面划分来改造建筑的案例。瓦伦西亚在两千年的建城史中,先后被特洛伊人、日耳曼人、阿拉伯人所统治,在这座建筑中留下的遗迹可以说见证了这座城市数千年的历史,该建筑的前身是阿蒙哈德墙,在 12 世纪时曾作 为一个高 15 米的中心标志性建筑存在,建筑内的楼梯建于十九世纪,还有几座哥特人所建造的拱门和公元前1世纪的马赛克。改造后的建筑通过引入现代的墙体设置了门厅,并把门厅作为室内的空间节点。设计师通过砌筑和修复墙体,将建筑内部的连续拱门作为引导性因素,引导客人从门厅走向酒吧和餐厅等功能空间

8、(图5);改造保留了十九世纪的楼梯,由于原有条件复杂,酒店的26间客房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休息区域都进行了特殊的处理和分隔。改造最终使得建筑内部的隔墙与遗存的墙体完全融为了一体,在酒店中,客人不知在哪个转角会与裸露的古老墙体不期而遇,该酒店也成为瓦伦西亚最具有历史感的酒店。1.3室内外空间重新界定室内外空间重新界定即,把建筑原来的中庭、庭院等空间进行拓展,把原来的室外空间变为室内空间,或把原来的室内中庭变为敞开的庭院,可以通过在中庭添加新屋顶或拆除旧的屋顶来实现重新界定。图7 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市场的轴测分解示意图图6 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市场的中庭实景巴西的弗洛里亚诺波利斯市场改造使用了该手法,这

9、个市场拥有160多年的历史,新的市场需要满足临时展览、文化表演、节日、放映、游行等需求,建筑师采用了搭建新钢结构屋顶,重新界定原有庭院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新建的屋顶十分轻盈(图6),屋顶的最上层使用了轻质和高强度的薄膜,横梁还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收缩,当屋顶展开时,屋顶边缘与原来的建筑还会形成一个空气自由流通的虚空间,暗示使用者该空间的原有属性,此外,轻盈的结构还能防止新的地基对历史建筑物的地下室造成影响,整个结构就像一把永久性的大伞(图7)。当结构展开时,原有的室外庭院就变成了室内的空间,可以进行室内的活动。二. 消隐式加建消隐式加建即引入的建筑空间相比旧建筑十分不突出,十分消隐的加建。这一

10、类加建仍然保留旧建筑对设计场地的主导性,不会改变原有建筑的总体关系。这一类加建有以下几种类型:地下加建、新空间插入。2.1地下加建地下加建即原有建筑的总体关系不改变,但原有建筑的面积或功能完全无法满足需要,于是在地下引入全新功能空间的手法,这种手法常通过重置建筑的流线将新老建筑融为一体。这样的处理手法使得新建部分在形态上十分低调,需要重点处理新老建筑在内部空间上的过渡,应使得人们既能感知到原有建筑所限定出的空间,又能不突兀的过渡到新建造的空间中。图8 史密森尼学会新展览馆与周围空间的关系图9 史密森尼学会新展览馆概念图华盛顿史密森尼学会的园区用地紧张,历史建筑很多,新展览馆就采用了地下加建的设

11、计手法。史密森尼学会中的建筑是均是历史建筑,中间的花园也需要重点保护,建筑师便采用了地下加建的方法修建新展厅,新展厅的顶界面就像一片被掀开两个角落的纸片,掀开的这两个角落就作为展厅的入口吸引人流,整个展厅给参观者一种地下寻宝的感受(图8),而需要保护的花园则在新展厅的覆土屋面上进行还原。新建的博物馆通过景观将自身的建筑界面模糊,地上的部分通过屋顶花园将自己消隐,地下的部分有中庭花园进行采光,展厅以一种低调的姿态介入了场地(图9)。2.2新空间插入新空间插入即旧建筑空间的结构体系等无法完全满足新的需求,通过插入新空间来解决问题。这种处理手法也不会变更原有建筑的总体关系,但新插入的空间很可能会适当

12、改变建筑的外观,比如在原有建筑上出现一个新插入的体块造型,这种处理手法需要考虑新插入空间的材料、形式、空间、甚至结构体系能否与旧建筑融合。图10 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临街实景图,图中的“玻璃盒子”是安藤忠雄的加建部分图11 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实景图,可以透过“玻璃盒子”看到原建筑的立面,左上是明治时代的原设计平面图,平面图上方的部分没有建设完成安藤忠雄改建的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国際子図書館)就运用了这种手法,这个建筑是日本明治时代的西式建筑,原设计是一个四面围合,拥有庭院的建筑(图11),但建设没有完成,修建好的建筑是一个半围合的形式。安藤在这个改造中引入了两个通透的玻璃体量,在建筑临街面上插入

13、一个玻璃体以强调建筑的主入口(图10),在建筑的背面插入了另一个玻璃体量来容纳阅览功能;这样使得正面的主入口对使用者有很好的视觉引导性,背面的玻璃体改善了室内的采光,同时也没有破坏原有建筑的形象,在室外仍然能感受到原有历史建筑的立面。这个改造总体来说是十分低调消隐的,新建部分全部使用了玻璃且没有过多干预原有的室内空间,无论是从外观上还是从空间上说,改造都保持了原始建筑的完整性。三. 并置式加建并置式加建即原有的建筑可用空间不足,需要建立新的空间与旧建筑相互并置,该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手法:新旧融合、新旧对比。3.1新旧融合图12 云庐精品生态酒店 新建服务设施的实景图新旧融合即新建造的建筑

14、与原始的建筑在形式上或空间上相互融合,新建的部分不求完全复原历史建筑,但会与之呼应,最终达到协调和统一,该手法需要重点考虑新旧建筑之间在尺度、韵律与材质之间的呼应关系,比如在新空间中还原旧建筑的尺度、在新建筑的立面上延伸旧建筑立面的韵律感或新旧建筑使用相同的材质,但新建筑做出另类的演绎。这种设计手法常常使用与老建筑相同的材料、结构,因此容易出现新建部分成为“假古董”的可能性,使用这种手法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突出新建部分的时间性,新建部分在与旧建筑融合的同时,也要让人们可以识别各个部分的修建年代。图13 Gonzaga圣玛利亚修道院外部实景图,左侧是加建部分广西云庐精品生态酒店就采用了该设计

15、手法,设计师梳理了原有建筑的关系,并新建了酒店的服务设施,这个酒店的设计理念就是“要与周围融为一体,与周围的自然共生,与当地和谐共存”,在建筑的外部,能看到的新材料主要是变截面钢和玻璃,这两种材料结合之后的建筑界面十分通透,不会与原有材料产生强烈的对比,屋顶则运用了与周围相同的瓦屋面,室内设计所运用的材料则是再生老木,素面水泥,竹子,黑色钢板,这几种材料结合之后产生了一种朴实、自然的感觉,因此看到这个酒店时,其实难以分别哪些是新建的部分,那些是原有的部分(图12),新建筑的材料、尺度都与原有的部分融合非常紧密,建筑语汇十分低调,新老建筑都从不同的方面凸显着一种纯朴厚重的感觉,将设计师提出的“外

16、来与本土共生的基本法则”体现的很好。图14 Gonzaga圣玛利亚修道院加建部分内部实景图。意大利Gonzaga地区的圣玛利亚修道院扩建也使用了该手法,这个修道院始建于1490年,在上个世纪曾经因为被废弃,成为了贫民的居所,状况十分糟糕。这个建筑经过改造后,拥有了图书阅览、展览、服务等功能。这次改造对修道院的北侧进行了扩建,主要建筑材料是混凝土,但外部用砖进行了贴面。从外部看,新旧部分的外立面使用了完全相同的材料,扩建部分开窗尺度与原有建筑的尺度非常相似,某种程度上还延续了老修道院开窗的韵律,新旧融合的很好,新老两部分没有产生对比感(图13),除此之外,新建部分的砖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与老建筑

17、外立面的砖完全融为一体;从内部看,扩建部分的墙体使用了十分有机理感的小模板混凝土,楼梯使用了纯净的抛光混凝土,扶手使用了充满时代特征的钢,新部分整体呈现出一种朴素的又现代的美感,与原有建筑的内部空间材料形成了对比,使用者可以从内部空间感知到建筑的新老关系(图14)。总体来说,这个改造项目在外部是通过设计语汇(现代建筑的开窗手法)适度拉开了新老部分的距离,而在内部,是通过材料和空间形式让新老建筑形成了适度的差异。3.2新旧对比新旧对比即新建造的建筑与原始的建筑在形式上拉开一定的距离,相互对比,这种设计手法会在新修缮、新改造的部分使用现代的材料、形式、尺度,与旧的部分拉开差距,看上去往往非常有新鲜

18、感。这样的新建部分不会像旧建筑一样具有厚重的外观,也不容易像前文提到的“新旧融合”手法一样,容易将新建筑设计成“假古董”,而是让两种属于不同时空的事物融合在一起,这样显得更有时空感。图15 Santpedor小镇修道院现在的主入口,十分具有标识性这种设计手法在最近的旧建筑改造项目中十分流行,因为它既能保留原始改造项目的信息,也能让人轻易识别出新建的部分,两个时代的设计手法、建筑材料等直接融合在一起,给使用者一种超越时代的感受,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图16 Santpedor小镇修道院礼堂透视,上图能看到新引入的空中飞桥,下图右侧是坍塌屋顶改造成的采光井西班牙巴塞罗那地区的S

19、antpedor小镇修道院改造,在对历史建筑原有状况干预较小的情况下,插入了现代的空间。这个修道院始建于18世纪初,后来该修道院被解散,这个建筑也基本被废弃,改造后的修道院需要成为当地的礼堂,并承担多功能文化中心的功能。建筑师在这个老旧的修道院中,引入了折线形的全新流线,该流线是一个穿过原修道院上空的“空中步道”,参观者会以一种非常新颖的状态探索老建筑(图15)。新建的功能空间在建筑外观上,以凸出体块的形式凸显出来(图16)。建筑师接手该项目时,一部分屋顶已经垮塌,设计时没有将垮塌的屋顶修复,而是成为了一个意外的采光井(图16)。从整体来看,这个改造将新建筑与旧建筑的空间形式、流线、材料相互碰

20、撞,非常具有标识性,改造没有试图用旧的材料弥补损毁的建筑,而是结合建筑损坏的情况做出了创新的空间,体验非常独特。图17阿斯科伊蒂亚图书馆,左侧是其扩建部分西班牙的阿斯科伊蒂亚图书馆(Aizkibel Library)扩建项目,也属于新旧对比的改造手法,这个建筑是原先是一个火车站,建筑改造后需要满足阅览、咖啡等功能,新建的部分是一个非常不规则,具有雕塑感的盒子建筑(图17)。扩建部分呈现出了一种厚重的感觉,与原有火车站的淡雅、古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十分有意思的是,这个厚重的表皮使用的材料是来源于火车轨道的枕木,因此改造时使用的材料以一种十分另类的方式,留存了场地的记忆,是一种特殊的场地见证。这个

21、项目的新旧对比主要体现于建筑的设计语汇与建筑形式,新的设计语汇所生成的形式十分强烈,能让人一眼就识别出扩建部分是现代加建的,设计没有因为材料本身所体现出的年代感,而失去时间的可识别性。四. 突出式加建突出式加建即历史建筑几乎完全无法满足新的需求,旧建筑很有可能损毁严重或空间狭小,保留旧建筑的意义也大多在于延续城市记忆,而非满足新需求,这种情况下,场地的总体关系会由新建筑来决定,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覆盖式加建、引入全新的建筑4.1覆盖式加建图18 弗雷斯诺国家当代艺术中心室外实景,具有工业感的大屋顶覆盖住了历史建筑覆盖式加建就是在原有的旧建筑上完全加建一个新建筑,把旧建筑包裹和覆盖住,这样的处理

22、方式会使得曾经的旧建筑室外变成新建筑的室内,室内外的界面变得十分模糊,空间层次会十分丰富。罩住旧建筑的新部分会与旧建筑之间形成一些室内外关系比较暧昧的灰空间,这些空间的空间体验和视线关系十分独特,但这种手法需要认真考虑新建部分是否会过度干预场地,以及历史建筑被遮罩和覆盖后,从外部空间还能否感受到场地的历史信息。图19 弗雷斯诺国家当代艺术中心室内廊道,原本是老建筑屋顶的地方成为一种内外关系暧昧的灰空间著名建筑师伯纳德屈米改造的法国弗雷斯诺国家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 Art Center)就使用了这种手法。原有的老建筑情况十分复杂,体块琐碎,屈米便采取了化整为零的办法,直接在复杂的老

23、建筑上方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屋面,覆盖住了整个场地(图18),改变了原有建筑内外空间的界定。设计中采用了两套系统,突出了工业感屋面与砖石老建筑的对比,老建筑只做了基本的修复,主要材料仍然是砖。除了必要的修复和调整外,更多地保留了原样,整体色调偏向暖色,而新建部分的所有构件充满工业风格,以蓝色调为主,并大量运用了金属,材料和色调拉开的差距使得参观者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建筑各个部分的时代性,也能轻易识别出哪些是加建的部分。设计师在建筑中创造出了一个灰空间,这个空间在原有建筑的瓦屋面上方,于是设计便将流线引向这个灰空间,用廊道横贯了老建筑的屋面(图19),用金属楼梯连接各层的空间,在建筑的南面,屈米设计了

24、一个宽大的台阶直接通向屋顶花园,这个地方还能为露天放映等活动提供场地。学生和游客能在这个建筑中看到别样的景色,在原有老建筑的屋顶上散步,重新打破了原有场地上新老和内外的认知。4.2引入全新的形式图20 安特卫普港口大楼室外实景引入全新的形式就是在旧建筑上完全引入一个全新的形式,这个形式既不来源与场地,也不来源于旧建筑,这种改造手法往往是设计师自我的表达,旧建筑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变成一个体块或者是一个造型元素出现在整个改造作品中。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的安特卫普港口大楼改造(Antwerp Port House)就运用了这种手法,这个建筑是用废弃消防站改造而成,风格十分古典,新建的建筑直接在屋顶上方加

25、建了一个水晶玻璃体,这个巨型“水晶”直接被混凝土结构架在屋顶上,虽然新建部分与旧建筑有结构上的联系,但整体来说,这个建筑给人一种新与旧各自存在的感觉,新建筑是扎哈哈迪德个人的设计风格,与旧建筑关系很弱(图20),甚至有一种旧建筑被新建部分“重压”的感觉,不稳定感十分强烈。在实际的实践中,这种手法往往与该案例一样,新建部分往往与旧建筑自成一体,互相分割,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角度上来说,难以说是非常成功的改造。五. 小结以上对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手法,按照对场地的干预程度高低,进行了分类和解析,笔者认为,建筑内部空间重新改造、消隐式加建、并置式加建这三种手法都十分值得推崇,这三种手法紧扣“历史建

26、筑再利用”这一主题,为旧建筑在不同程度上赋予了现代的功能,让旧建筑焕发了生机,重新加入了现代生活,这三种手法无论在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上,都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原有建筑的空间形态、建筑材料,尤其是并置式加建中的新旧对比,这种手法营造的对比感让历史建筑的厚重与新建筑的活力结合在了一起,无论是内部空间体验还是外部造型,都给人十分亮眼的新鲜感。笔者认为突出式加建,尤其是“引入全新形式的改造”,在所有的改造手法中,最值得商榷,历史建筑再利用,本身就是对历史建筑适当加以改造后,满足新活动的需要,既然历史建筑在某一改造主题中,已经无法承担新功能的需求并需要大规模加建,那么改造历史建筑的意义何在呢,这一新功能放

27、置在全新的场地,做一个全新的设计或许会更加符合需求,也不存在过度加建而破坏历史建筑的风险。总体来说,“引入全新形式”的改造应当是所有手法中,最应当谨慎使用的,在现有的改造案例中,使用这一改造手法的设计成果常常与场地的文脉相互脱节,两个部分各自为政,有一种强行拼凑之感。历史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对建筑遗产的处置,又涉及到社会的现代要求,以上的各类改造案例都对历史建筑改造提供了优秀的典范。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加速,对建筑遗产的忽视使得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数十年中,我们失去了很多非常宝贵的历史建筑,大量的城市丢失了物质性的历史的记忆,出现了 “千城一面”的现象,通过研究历史建筑再利用,我们应当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历史建筑改造再利用方法,保护建筑遗产,留住城市记忆,让历史建筑焕发活力应当是中国建筑界的责任。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