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启蒙教育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8440199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1.4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德育启蒙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德育启蒙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德育启蒙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资源描述:

《德育启蒙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启蒙教育教案(9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德育启蒙教育教案第一课德育启蒙是灵岩印光大师的遗著,共有二十八个偈子,讲述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道理。二十八条看起来简单的道理和事情,如果我们能实际做到,不仅能淑世育人,而且还能移风易俗,起到和谐社会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每个人的本性都是纯真善良的。所谓“童蒙养正”,就是要先培育我们的“浩然正气”,教育我们正确的是非观念,有了正确的善恶好坏标准,我们自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学习德育启蒙,不仅要在道理上通达,最重要的是要真正去实践。“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做到,才会有真实的收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课是孝亲(出示课题)第一课 孝 亲古人云

2、:“百善孝为先”、“忠臣出自孝子之门”,一个孩子是否孝顺,决定了他将来的命运。所以,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字就是“孝”(有5秒钟的时间,出示活动一的标题及五个“孝”字)一、每课一字孝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孝”,从它的造字由来看,上面是“老”,下面是“子”,指儿子背着父母,是上一代与下一代代代相传,融为一体,称之为“孝”。 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的身体,就是父母的分身,如果不孝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所以古人说“孝乃天经地义”。因此,我们要效法父母、照顾父母、孝顺父母。孩子时时想着父母,才能孝顺父母,才能禀承父母的志节、父母的志向。明白了“孝”的含义,我们再结合颂词认知父

3、母的恩德,进一步思考如何报答父母之恩。接下来,我们对颂词进行学习。(有10秒钟的时间停顿,依次出示第二个小标题及颂词)二、颂 词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父母与我 实为一体我爱自身 应孝父母能不辱身 便是荣亲第一句颂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意思就是:我们的身体,包括每一寸肌肤、每一根毛发,都来自于父母,都是父母赐予的。在佛经中记载着一个故事:有一次,佛陀和他的弟子们经过一个地方,见到地上有一堆枯骨,于是,佛陀向这一堆枯骨顶礼。弟子们问:“佛陀,您为什么给这堆枯骨顶礼?”佛陀说:“这些枯骨可能是我们过去的父母或是前世祖先,所以我要恭敬礼拜。”拜完之后,佛陀就叫弟子们把这堆枯骨分做两堆:一堆颜色比较

4、黑,另一堆颜色比较白。弟子们问:“这两堆枯骨,为什么一堆比较黑、一堆比较白?”佛陀告诉弟子:“较黑的骨头是母亲的。因为在怀胎的过程中,胎儿的营养都从母亲那儿摄取,母亲身体的钙质流失很多,再加上养育的过程十分辛劳,母亲的身体也跟着日渐憔悴,所以母亲的骨头颜色比较黑,重量也比较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亲孕育了我们。当还是胎儿的时候,我们的所有营养都来自于母亲。出生后,母亲用自己的心、自己的血抚养我们成长。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第二句颂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 这是说:父母和我们,不论是身体,还是感情,实际是一体的,无法分割。从母亲怀孕十月,到我们出生、成长,我们总是深深地依赖着父母,而父母也总

5、是用他们疼爱的眼、慈悲的心,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我们与父母血相连、心相牵。春秋时代,鲁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孝子叫曾参。那时候,交通不方便,拜访朋友都要走很久的路。有一天,曾参到山里砍柴去了,有朋友到他家里找他。曾参的母亲为人忠厚,想到儿子的朋友远道而来,如果没有见到曾参,就很过意不去。于是,她拿起针往自己手上扎了一下。这一针扎下去后,作为儿子的曾参在山上立即感到心痛,他想:一定是母亲出事了!于是赶快跑回家。到家一见到母亲,他马上跪下来问:“母亲,到底有什么事,为什么我的心一阵痛?”他的母亲解释说:“因为你的朋友从远方来看你了,我想叫你快些回来,没办法就这么做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

6、总是把父母放在心头的孩子,他一定能从心里感受到父母的爱和需要。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父母的血,父母与我们是永远也分不开的一个整体。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真正把父母放在心上呢?有句谚语说:“父母疼儿长流水,儿想父母树尾风”,父母疼爱孩子的心是无时无刻的,像细水长流,没有中断过;可孩子只是偶尔想起父母一点点,就像轻风掠过树梢一样。父母对孩子的关怀真是无可比拟。接下来,我们看第三句颂词:“我爱自身,应孝父母”, 我们如果懂得爱惜自身,就应该孝顺父母;为人子女,要想行孝,也应从爱护自己开始。“身有伤,贻亲忧”(弟子规),从小到大,当我们生病或者受到伤害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父母。他们会吃不下饭、睡

7、不好觉,日夜守护在我们的身边,期盼着我们能早日康复。当我们长大后,父母还会为我们的交友而担忧,怕我们因交友不慎,而导致身心受到伤害。可以说一个人从小到大,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们,所以我们也要懂得如何来照顾自己,这才是孝顺的表现。如果不懂得照顾自己,长大后还让父母为此操心,那也是不应该的。第四句颂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这是告诫我们:品行低劣会使父母蒙羞受辱,所以,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德行,这样就能让父母觉得非常荣耀。弟子规中有“德有伤,贻亲羞”一句。其实每个父母最大的期望,无非就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能有成就,更希望所有的子弟都能成贤成圣,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些,反而还有品德上的瑕疵,父母一方面

8、会非常伤心,另一方面,会觉得羞愧,甚至在别人面前都抬不起头。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遵循好的行为规范,而一切优秀的行为基础就是孝亲,是对父母那颗时时牵挂、时时着想的心。当我们时时都能想到父母对我们的关注和期盼时,我们就一定会做出让父母高兴、欢喜的事。在海南的海口,有一个女孩,通过学习,理解到天下父母都一样辛劳的道理后,明白了自己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而且要尊敬所有的父母。于是就买了很多礼物回到自己的家乡,送给乡里的每一位长辈。长辈们接到礼物后,内心都非常欢喜,那一天,她的家乡敬老尊贤的风气达到了顶点。隔天,她的父亲打电话告诉她:“乡里很多长辈打电话到家里来,他们说,我们乡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

9、女儿还这样关心自己的家乡。”她父亲讲这句话的时候,心情非常高兴,她自己心里也觉得很安慰、很踏实。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位父亲的这种欢喜,跟女儿买一件新衣服送给他是否一样?不一样!买一件新衣服,只能快乐一时;而现在,女儿的行为让他感到光荣、欣慰,足以欢喜一辈子,并且,这个女儿自己也欢喜啊。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用自己的德行奉献社会,让社会上的人们感受到他的父母教导有方,孩子有今天的行为,能为社会付出,象这样,用德行让父母感到光荣,是养了父母的心灵,更是养了父母的志气,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现在,就让我们从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开始,让父母开心,将来,就能做出让父母荣耀、

10、让社会大家庭欢喜的事!。同学们,颂词的学习就到这里。接下来,老师要请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怀抱西瓜”(出示活动三的小标题)三、小游戏“怀抱西瓜”当然,同学们也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条件,用其他的用品来代替西瓜。请同学们将装好西瓜的书包背在前面的怀中,然后做以下几个动作。大家准备好了吗?每个动作我们将留出半分钟的时间给大家体验完成。(每隔半分钟出示一个动作标题)(1)来回走几趟;(2)抹玻璃;(3)拖地;(4)坐小椅子。同学们,游戏结束了。相信我们每个人在自己背着西瓜做活动后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的确如此,我们只是暂时背负一个小包袱,就感觉非常累,生活、行动都很不方便。那我们的母亲,从怀孕

11、的那一天起,便要承受着由我们带来的一天胜过一天的重量,整整十个月,该有多么辛苦啊!在这些日子里,母亲们的行动还要格外谨慎,心里日夜怀揣着不安和担忧。在生我们的时候,母亲的痛苦更是难以形容。古人说“儿奔生,娘奔死”,足以说明母亲在生产时的苦痛。出生后,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无微不致地照顾我们。由此我们便可以真实地体会母亲的不易,以及给予我们的恩德。同学们,通过以上颂词的学习和小游戏,我们了知了父母的恩德,知道应该从现在起就回报父母;同时也知道了怎么做才是对父母行孝。我们不光从文字上学习、了解,更应该把它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愿意做一个人人都欢喜、赞叹的孝顺孩子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接下来

12、,我们进入到第四个环节“好孩子行动日记”(出示第四个小标题)四、好孩子行动日记首先,有这样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依次出示以下4个问题)1、请你们说几件父母疼爱自己的事,再想一想自己又是如何以孝心回报父母的?2、你妈妈常做你最喜欢吃的菜吗?你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吗?3、父母为你庆祝过生日吗?你知道他们的生日吗?4、作为子女,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方面要改正呢?同学们,通过静静地反思,我们会发现自己还有太多的不足。如果我们还有很多没有做好的地方,那也不要紧,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行动吧!请同学们按照下面表格提示的内容慢慢来实践,每天哪怕只是做了一件,也请你用心去体会父母的那份惊喜与快乐,认真在那一栏里打上一

13、个“勾”,为自己加油、鼓劲!(出示下面表格)内容时间一二三四五六日恭敬听受父母的教诲好吃的东西先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冷暖、健康认真完成父母吩咐的事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其他其他孩子本周行动答案1、2、3、4、父母一周评语最后,我们一起进入“好孩子思考园地”(出示第五个小标题)五、好孩子思考园地我们将通过读一读、练一练、想一想等活动,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首先,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小标题后,再依次出示颂词)一、读一读慈母十恩第一、怀胎守护恩 颂曰:累劫因缘重,今来托母胎,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体重如山岳,动止劫风灾,罗衣都不挂,装镜惹尘埃。第二、临产受苦恩 颂曰:怀经十个月,难产将欲临,朝朝如

14、重病,日日似昏沈。难将惶怖述,愁泪满胸襟,含悲告亲族,惟惧死来侵。第三、生子忘忧恩 颂曰:慈母生儿日,五脏总张开,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生已闻儿健,欢喜倍加常,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第四、咽苦吐甘恩 颂曰:父母恩深重,顾怜没失时,吐甘无稍息,咽苦不颦眉。爱重情难忍,恩深复倍悲,但令孩儿饱,慈母不辞饥。第五、回乾就湿恩 颂曰:母愿身投湿,将儿移就乾,两乳充饥渴,罗袖掩风寒。恩连恒废枕,宠弄才能欢,但令孩儿稳,慈母不求安。第六、哺乳养育恩 颂曰:慈母像大地,严父配於天,覆载恩同等,父娘恩亦然。不憎无怒目,不嫌手足挛,诞腹亲生子,终日惜兼怜。第七、洗涤不净恩 颂曰:本是芙蓉质,精神健且丰,眉分新

15、柳碧,脸色夺莲红。恩深摧玉貌,洗濯损盘龙,只为怜男女,慈母改颜容。第八、远行忆念恩 颂曰: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子出关山外,母忆在他乡。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第九、深加体恤恩 颂曰: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子苦愿代受,儿劳母不安。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第十、究竟怜愍恩 颂曰: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母年一百岁,长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第二个活动“练一练”(出示活动二的小标题)二、练一练“孝”字的演变中国文字具有极深的智慧,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遗产。请同学们仔细学习“孝“字从金文到行书的演变过程。

16、我们将留出三分钟的时间,给同学们动笔写一写、练一练、想一想,也许,你会有更多的体悟、更大的收获。(请按半分钟出示一个字的速度进行播放,让学生有写、想、练的时间。中间三分钟可播放一个小的音乐片断)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最后,我们进入活动三想一想(出示小标题)三、想一想这里一共有三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后与自己的父母、同学或朋友一起学习、讨论。(依次出示以下三个小题目)1、你怎么理解“父母与我,实为一体”?2、人人都爱自己,为什么说爱自己就应该孝顺父母?3、俗话说:“儿子是父亲的铁撑腰,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联系本课内容,你认为它有道理吗?说一说你的想法。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最

17、后,让我们一起致诚感恩所有关心我们学习、成长的父母师长、同学朋友,感恩他们对我们的关心与付出。第二课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友爱”(出示课题)第二课 友 爱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个字 “悌”(留出5秒钟时间,出示小标题,再出示“悌”字的不同字形。)一、每课一字悌 小篆 隶书 楷书行 书 草 书我们可以看到,“悌”字的左边是 “心”、右边是“弟”,这是一个形声字。“悌”本来的解释是“善兄弟”,就是指好兄弟。(出示:“悌”善兄弟、好兄弟)根据字形,左边“心”,右边“弟”,也就是“心中有弟”,所以指兄弟之间要诚心诚意、互相友爱;另外,弟又有“次弟”的意思(出示:弟次弟。弟弟对哥哥要顺从

18、恭敬,哥哥对弟弟要照顾爱护),所以也指弟弟对哥哥要顺从恭敬,哥哥对弟弟要照顾爱护。俗话说:兄弟如手足。手和足共一个身体,不可分割,因此,兄弟的情谊,是长久的,大家会从小相互陪伴一直到老。所以,兄弟姐妹、同学朋友之间,要互相珍爱、互相勉励,不要闹分离,而且,心怀兄长、弟妹的情谊,则敬亲爱亲的感情也会油然而生。这样扩大自己的胸怀,就很容易与周围的人相融合,上下和睦,呈现出一片祥和之气。学习了“悌”字后,我们再一起学习颂词吧!(留5秒钟时间,出示小标题和颂词)二、颂 词兄弟姊妹 手足骨肉痛痒相关 休戚与共兄爱弟敬 和和睦睦相推相爱 家庭之福 我们可以看到前两句颂词“兄弟姊妹,手足骨肉,痛痒相关,休戚

19、与共”, 这是说:兄弟姐妹,就如同手与脚、骨与肉一样,紧紧连在一起,不能分离。痛苦、喜乐彼此相关,忧喜、福祸共同承担,在家庭中,彼此息息相关,不可分离。人的一生,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往往超过父母,因此更应该彼此相互提携照顾。俗话说“同气连枝,骨肉相连”,兄弟间真挚的友爱多么珍贵啊!所以,我们应当珍重爱惜。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有个哥哥叫司马旦,兄弟俩的感情特别好。司马光退居洛阳的时候,司马旦已经八十岁了,司马光年纪也不小,但他非常敬重关怀哥哥,象照顾父亲一样尽心尽力地照顾兄长。他看到老人家体质羸弱,消化不佳,需要少食多餐,所以每次吃完饭不久,他都会亲切地问候哥哥:“您饿了吗?要不要再吃点东西?”每

20、到换季的时候,老人最怕着凉,这时,司马光就常常轻抚着兄长的背,关切地问:“冷不冷啊?要加衣服吗?”随时注意哥哥的衣服是不是足够保暖。尽管他地位显赫,但毫不骄傲,每天尽心侍奉哥哥,他友爱兄弟的情怀,温馨感人,流传千古!论语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也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孩子在孩提时代懂得敬爱父母,稍微长大之后懂得友爱兄弟,这是自然的天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良知。汉朝有一个叫赵孝的人,他有一个弟弟叫赵礼,兄弟俩十分友爱。有一年饥荒严重,社会治安非常混乱,一伙强盗到处抢劫,由于没搜到粮食和换钱的东西,一怒之下,就把躲避不及的赵礼给捉走了。穷凶极恶的强盗把

21、赵礼五花大绑捆在树上,然后在他旁边架起炉灶生火烧水,准备吃了他。哥哥赵孝躲过强盗,但一听到别人说亲眼看见弟弟赵礼被抓走,就赶紧朝强盗撤离的方向跑,见到被捆绑的弟弟,赵孝冲到强盗的面前,哀求说:“我弟弟是一个有病的人,身体瘦弱,他的肉一定不好吃,你们放了他,我愿意用自己的身体给你们吃,我的身体很好,没有病,还很胖。”可是赵礼在旁边大声地喊:“不行!我被捉来了,这是我的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过呀?怎么可以让您去死呢?”兄弟俩都争着去死,无恶不做的强盗们被深深震慑,兄弟俩的真情唤醒了他们的恻隐之心,于是,他们无声地放了兄弟两人。同学们,听了这样一个故事,大家也一定被兄弟俩的真情所感动。那么当今社会

22、,我们是否也能感受到来自家庭或社会大家庭的真情和温暖呢?能,一定能的。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国宝”级的人物许哲女士。现今112岁的许哲女士,被新加坡政府称为“国宝”。她生于1898年的广东汕头,她无私地奉献,无条件地爱人,尤其是穷、病、老、苦的人,更是她心里最关心的对象。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有整整超过50年的时间她都在当义工。67岁时,许哲老人独力创办了一所养老病院,她说:“我不是单独来到这个世界的,我有许多同伴,帮助他们是我的责任。我爱他们,没有任何条件地爱,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106岁时有记者采访她:“您为什么对所有人都这么好?”她说:“我哪里是在帮助别人?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我的兄

23、弟姐妹。”她觉得帮助别人是自然的事,简单地就像 “有人口渴了,我就端杯水给她喝”一样,没什么困难,只要我们肯去做。听完许哲女士的故事后,同学们,你会有什么想法呢?和这位112岁高龄的老人相比,我们做得怎样呢?在公共汽车上,你是否会不顾他人的感受急冲冲地去抢座位?在一些拥挤的公共场所,总会有人不小心碰到你、甚至因此而伤害到你,这时你会与别人争吵相骂甚至打架斗殴吗?我们是否还记得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体谅他人、帮助他人的爱心,那么一定会互相宽容谅解。如今我们明白了友爱的道理,那就应该在生活中行动起来,并带动周围的人都进入到友爱的世界吧!我们继续

24、学习第二句颂词:“兄爱弟敬,和和睦睦,相推相爱,家庭之福”,这是告诉我们: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长。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便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父母欢喜,家庭也自然兴旺、繁荣。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朝有一位叫田真的人,他有兄弟三人。父母过世后,仨兄弟就准备分家,包括庭前的一棵紫荆树也要砍了分。他们决定第二天砍树,这时,紫荆树突然枯萎了。田真非常震惊,对两位弟弟说:“树木同株,听到自己要被分割成三分,所以憔悴枯萎了!难道我们人还不如树吗?”兄弟三个都很惭愧,于是决定不砍紫荆树了,这棵树就又活了过来。三兄弟也不再要分家了,财产共有,又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古人说:“兄弟

25、和而家不分”,如果兄弟不和,家庭成员就散了,每个人都会觉得孤单,孤单就是趋向灭亡。如果我们把家的概念放到宇宙太空,我们共同生存在地球上,就像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应该是彼此友爱、恭敬。而现在,灾难越来越多,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心量越来越狭窄而感得的苦的果报。如果大家都少一些自私自利,多一点相互友爱,那么,人类的生存才有希望,地球大家庭才有幸福的可能!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是周朝,周朝经历了三十七代天子,周朝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很得太王的喜爱与器重,觉得他有帝王之相,想把周朝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泰伯体会到父亲的心意后

26、,就和弟弟仲雍相约,上深山里去再没有回来。他们成全父亲的心愿,照顾到兄弟的情谊,把他皇帝的位置让给了弟弟,更忠于了天下的人民,能有一个更好的君主领导。孔子称他“德之至也”。他们的孝悌之道传下来了,周文王对父亲每天都是早、中、晚三次问候,他的儿子武王和周公也学习祖辈,在父亲生病时衣不解带尽心服侍,直到老人病好。周武王和周公兄弟俩也很友爱,有一次周武王生病了,周公到他们的祖宗面前写了一篇祈祷文,祈求舍去自己的寿命来延长他哥哥的寿命,他的至诚感通,周武王的身体很快就好了。一家孝,一国兴孝,大学中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他们的礼让带动了全国人民礼让,很多纷争的事越来越少,所以,周朝

27、才能绵延八百多年!不仅人懂得孝悌、恭敬,动物友爱的故事也非常丰富。比如说平常很不起眼的小蚂蚁吧!单独的一只蚂蚁遇到火或水,会赶紧离开,但当发生火灾时,蚂蚁们不是各自逃命,而是迅速的往一块儿聚拢。开始由几只蚂蚁互相抱在一块儿,接着又有十几只,几十只,几百只,蚂蚁们纷纷聚集起来,抱成一个黑色的大球,滚出火海,滚动的过程中最外围一层的蚂蚁被大火烧着了,它们会迅速地从大圆球上脱离下来避免让其它蚂蚁着火,一层一层,一群一群,它们就这样继续,直到从火中逃出,找到安全的地方继续生存下来。从这里我们就要可以看出:尽管身形与我们人类不同,但友爱、互助的心却是每一个生物、每一群生物都拥有的。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弟子

28、规中的“同是人,皆须爱”,改为“同是物,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天地之间万物生灵,虽然有类聚群分,但大家实际上就象兄弟一样,互相之间休戚相关,同体相生。因此,人类要想拥有永久美好幸福的生活,就必须以仁爱之心,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宇宙天地间的一切人、一切事和一切物!同学们,颂词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到“小游戏”环节中,今天的游戏名称叫“我们是好兄弟”(出示小标题)三、小游戏“我们是好兄弟”今天的游戏我们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你可以邀请你的同学、朋友、甚至家人和你一起参与活动。(出示以下一段文字)请你把你和合作伙伴相邻的两条腿绑在一起,试着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看看你们是否能默契配

29、合,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在游戏过程中,请同学们认真体会:共同合作的两个人,若不能默契配合,而是各想各的,就会导致失败。只有心往一处使,才能收获成功与幸福。(留出3分钟时间给同学们游戏,这时,可以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好了,同学们,我们的游戏结束了,大家开心吗?希望同学们在开心游戏的同时,能进一步理解游戏中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和朋友一起努力、共同进步。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好孩子思考园地”(出示小标题)四、好孩子思考园地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一读下面的几段文字:(首先出示小标题,再依次出示下面几段文字)(一)、读一读1、 人生之树正士高尚行为者,树根妙慧与稳重,树茎有愧不放逸,树

30、枝正直誓坚定,树叶知恩为利他,树花信心发放施,树果安乐及声誉,此等缺一不可也。2、有道是“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帮助别人之时,务要明辨是非、切勿感情用事。毕竟,凭一时好恶所决定之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憾事发生!3、爱的感觉,是温暖;爱的语言,是正直;爱的心地,是无私;爱的行为,是成全。4、对下者应慈悲爱护,对平等者应和睦相处,对长者应恭敬有加。第二个小活动是“练一练”(出示活动标题)(二)、练一练“悌”字的演变文字是人类传达感情、表达思想、记录语言的图形符号。中国文字的主要发展历史,包括从最早的甲骨文到今天通行的行书、楷书,中国文字应该是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我们将留出三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对“

31、悌”字的演变进行学习和练习。(出示以下文字图形,并留出三分钟时间,可播放一段优雅的音乐) 小篆 隶书 楷书行 书 草 书同学们,对“悌”字的了解和练习就到这里吧!下面还有三个思考等着大家呢!(依次出示小标题和三个小问题)(三)、想一想1、请说出“痛痒相关”“休戚与共”两个成语的解释。2、你认为家庭的幸福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每个人都愿意幸福,那应该怎么做呢?3、课外查一查七步诗的故事,从这个故事,我们能明白什么道理?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叶,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学们,除了这三个思考题需要大家在课后思考、学习、讨论外,我们还有下面的、需要坚持对照完

32、成的好孩子日记,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星期我们的行为规范应该做到哪一些呢?(出示小标题和行动表格)五、好孩子行动日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从小要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不仅在家里要和兄弟姐妹和睦共处,而且在学校和同学们也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外面更要尊老爱幼,礼让他人,这样,我们就是在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内容时间一二三四五六日不与弟妹争抢玩具不与弟妹争抢饮食能容忍别人对我们态度主动帮助别人不打人、不骂人其他孩子本周行动答案1、2、父母一周评语请同学们按照表格提示的内容慢慢来实践,认真在那一栏里打上一个“勾”,每天哪怕只是做了一件,也请你用心去体会你给周围的人带来的那份惊喜与快乐,为自

33、己加油、鼓劲!第三课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我们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指路明灯。天地君亲师是古时候人们尊崇的对象,人们把老师排在仅次于父母双亲的位置,可见老师的重要性。每个人从出生至终老,都需要学习,都需要老师的教导,都需要体会自己从老师那里所受的恩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敬师”(出示课题)第三课 敬 师这节课里,我们要学习的一个字就是“恩”(依次出示小标题和“恩”的文字演变图)一、每课一字恩 石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恩,上面是“因”,下面是“心”。恩,从宽阔的心田长出,一定是相互之间有深厚的德行、有至深的友谊,我们的心才依赖亲近,所以对恩的理解,是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的情谊、利益

34、。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受到的恩德是无量无边的,归纳而言,有父母恩、师恩、国恩、众生恩(众生指有生命的东西,泛指一切生物。因为天地之间万物生灵,互相之间休戚相关、同体相生。当然,众生恩也可以理解为人类互助之恩)。(依次出示以下文字):父母生我养我,人身得以成长父母恩;老师教我育我,智慧得以开发师恩;国土富庶,民众安乐,无不是国家及领导统筹规划的恩被国恩;我们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的光与热、水与土,我们的一呼一吸、一粥一饭、一丝一缕,都离不开社会大众众生恩;这些恩德中,是老师培植我们的智慧生命。我们从一个冥顽无知的婴孩长大成人到可以奉献社会,经过多少老师的辛勤培育、无私浇灌啊!我们是否常念师恩?是否记

35、得实践他们的教诲?是否能承担起他们殷殷的期待?怀着一颗惭愧的心、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来学习今天的颂词:(出示小标题和颂词)二、颂 词师严道尊 人伦表率道德学问 是效是则养我蒙正 教我嘉谟不敬其师 何能受益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颂词:“师严道尊,人伦表率,道德学问,是效是则”,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论其道德品性,还是知识学问,都堪称人伦典范,世人榜样,是我们尊敬、学习、效仿的对象。我们可以看到:一方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默默无闻、却是“润物细无声”,这就是老师的工作平凡而艰辛。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却蕴含着伟大,创造着神奇。课堂上,老师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原野上尽情奔跑,领略一路风光;课堂下

36、,老师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领着我们在人生的大道上细心播撒,收获一生幸福。所以老师的道德品性、知识学问,都堪称人伦典范、世人榜样,是我们尊敬、学习、效仿的对象。我们首先要尊敬老师,老师受到尊敬,然后他所传授的学问才能受尊敬;学问受尊敬,人们才会重视学习。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老师,重视传授技术的师傅。讲到这里,圆戒老师想考一考大家,(出示下面文字、并停510秒的时间思考)你知道吗?1)、9月10日是什么节日?2)、9月28日是什么节日?一个问题肯定难不倒大家,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那第二个

37、9月28日则是“孔子诞辰日”,是记念孔子诞生的日子。孔子,被称为是“大成至圣先师”。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古时候,家里若有孩子要去上学,家长必定会在这一天准备好送给老师的见面礼,亲自带孩子去面见老师,并对老师行三跪九拜的大礼。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是对老师的尊重,更体现了对中华文化道统的礼敬。华夏文明的薪火能代代相传,都得益于无数老师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我们首先要懂得知师恩,才会有敬师长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并且,在他们的行为中无不体现

38、出对老师的尊重。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国家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并且再三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的脚生病了,不能行走,唐太宗知道后竟然特许李纲坐轿子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接老师。后来,第四个儿子魏王对他的老师礼部尚书王圭不尊敬,唐太宗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要象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

39、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除此之外,大家熟悉的鲁迅先生也是敬师的典范。他常写信给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表示问候和敬意,从日本留学回国后还专程去拜访老师。鲁迅先生常常怀念日本仙台医学院的藤野老师,将藤野先生送给他的照片挂在寓所的墙壁上以激励自己。日本要出版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先生唯一的希望是把藤野先生一文编选进去,以示对老师的爱戴和敬佩。从孔子择善而从、善学尊师开始,尊敬师长就成为一种社会礼仪在中国发扬。教师是一个永恒的名词,我们需惜之爱之,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个颂词:“养我蒙正,教我嘉谟,不敬其师,何能受益”。颂词中的“嘉谟”指好的策略。在这里,可引申为指引正确

40、的人生方向,经营良好的生活格局等。那么,这句颂词的意思就是:在我们年幼时,老师就开始教育我们、培养我们的正心、正德、正见、正行,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正确方向。一切世出世间的学问,都源于我们的恩师;如果我们不尊敬师长,又如何能得受这些利益呢?自然界中,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有智慧、有道德观念。人若没有智慧,就与畜生无异。父母赐予我们的只是生命,而智慧道德却是老师教给的,老师是让我们的生命富有智慧的恩人。从我们走进教室的第一天起,老师的谆谆教诲就与我们相伴。它仿佛是滋润心田的清凉甘露,哺育着我们这些阳春三月的小苗,让我们一天天成长、茁壮。老师的一言一行,是我们做人的榜样,他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慈悲、什

41、么是智慧、什么是坚强、什么是诚信老师培养了我们端正的心性及行为,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正确方向,为我们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能够遇到良师,承蒙教诲,是我们一生中多么幸运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对成就我们道德学问的老师心怀感恩与敬重,这样,我们才会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和做人的真谛。印光大师曾说:“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一切世出世间的学问、道德与成就,都是从恭敬中获得的。索达吉堪布在很多论典中讲到:当一个人心怀谦虚与恭敬时,就如同把一个容器清洗得非常干净了,这时候,上师的一切成就甘露妙法才能源源不断地融入到这个人的自相续中。 “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是我们树立

42、了一个敬师的榜样。北宋有个叫杨时的人,拜当时的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程颐为老师。三九寒冬,杨时去向老师程颐请教问题,不巧的是程颐正在午睡,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杨时就在门外恭候。更不巧的是天公不作美,不一会儿,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隆冬时节,大雪纷飞,北风刺骨,非常寒冷。可杨时并没有惧冷畏寒,他一直待在门口,半步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来时,积雪已经淹没了杨时的膝盖!就这样,他以一颗恭敬、尊重老师的心赢得了老师的喜爱和器重,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后来,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还形成独家的学派,人们称他“龟山先生”。现代人也不乏敬师典范。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949年从国外讲学归来,第一件事就是赶回家乡江

43、苏省金坛县,看望第一个发现他数学天才的王维克先生。华罗庚在家乡应邀作了一次学术报告,报告前,他特意把王维克先生请到主席台上,他说:“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老师的栽培!”进会堂时,华罗庚一定要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也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为道。”正因为他们敬师爱师,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如果我们也继承这些优良的传统,在一言一行中都饱含着对老师的恭敬与感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会以至诚丰美的成果回报社会大众。颂词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到“小游戏”环节中。今天的游戏名称叫“师生行”情景表演。(出示小标题和活动内容)三、小游戏“师生行”情景表演1、课堂上,老师在

44、讲课,同学们在下面讲小话。2、老师问话时,学生的头扭向一边,爱理不理。3、路遇老师行礼问好。4、老师午休时,在老师的门口拍球、玩耍5、给老师送礼物。圆戒老师为大家设计了几个需要表演的小情景。大家可以邀请同学、朋友一起表演,也可以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总之,我们要通过表演来思考、判断这些行为的对错,体会、感受它们所带来的利益和过患。好了,三分钟的时间,留给大家游戏表演。(三分钟的活动时间,可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同学们,游戏的时间结束了。我们再来一起回忆、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一位老师,当你正在讲课时,下面却不停地有学生讲小话,这时,你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一位老师,在路上,有学生遇到你,主动向你行礼问好

45、时,你的心情又如何?也我们这样想问题的方式叫“换位思考”,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应该能够体会到老师对我们的期望,也能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能够表达对老师的敬重。那么,圆戒老师也来说几点吧!(依次出示以下三段文字)1、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师的辛勤劳动体现在教学上,学生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索达吉堪布在前行等很多论典中也讲到过听法时的威仪,比如:听法时不能戴帽子;听法时不能吃东西;听法时不能接打电话;听法时应该用喜眼(喜悦、渴求的眼神)注视法师,专注地聆听这些都体现了对老师(或法师)的尊重。2、尊重教师的人格。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学生应从心

46、里敬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学生和老师谈话时,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同老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双目凝视老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及时向老师请教、探讨。要虚心接受老师批评,不可当场顶撞老师。3、礼仪行事。见到老师应问好、行少先队礼或鞠躬行礼;上下课要起立迎送;进老师办公室时要轻轻敲门或喊报告,然后开门进去,行礼后说明来意;在老师办公室、寝室不能乱翻动老师的物品;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老师;到办公室或老师家不宜逗留过久,办完事应尽快离开等等。以上的这些,是圆戒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小小建议,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在尊敬师长方面做得更好,成为一个令人欢喜、赞

47、叹的懂礼貌的好孩子。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进入到好孩子思考园地,和老师一起读一读、练一练、想一想。(依次出示活动小标题和以下四段文字)四、好孩子思考园地读一读1、善知识、好老师犹如明镜、灯塔般,可以照见污垢、导引方向。勤照勤学,不但德业涵养与日俱增、身心也益见清净。是故,老师、善知识,的确须臾不可离也!2、好书,犹如良师益友,长相左右,可以丰富人生、启发智慧,得到永恒的快乐;劣书,如同损友,能侵蚀心智,泯灭善良德性,足令人生走向灰暗,应当即时屏弃!3、人何以智慧不开?只因心志遭到严重污染与破坏;故慎选所读之书,亦是重要的学问。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二个小

48、活动是“练一练”,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认真地来练习“恩”字的演变,并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出示下面的活动小标题,留出三分钟的时间练习,可播放一些优雅的音乐)练一练“恩”字的演变好了,对“恩”字的练习就到这里吧。接下来,我们还要开动脑筋想一想。(出示下面的文字)石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想一想1、每个人的成长都受到哪四种恩?2、尊敬师长,对我们有哪些益处?3、尊师重教,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请同学们将这三道题在课后和自己的同学、朋友或家人一起思考、讨论,并写出你们的答案。最后,我们来看看“好孩子行动日记”,这个星期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呢?(出示活动小标题,及下面的

49、表格)五、好孩子行动日记我们通过讨论,已经知道了哪些行为能够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重,那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用你的真诚,用你的微笑,用你的热情,向老师表达你内心的那份尊重与感激之情!内容时间一二三四五六日1上课认真听讲2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3路遇老师主动问好4进办公室轻敲门、喊报告其他其他孩子本周行动答案11、2、父母一周评语1针对行动日记前面的几个实际问题,孩子要回家与家长探讨,并写出答案。请同学们按照表格提示的内容慢慢来实践,每天哪怕只是做了一件,也请你用心去体会老师的那份惊喜与快乐,认真在那一栏里打上一个“”,为自己加油、鼓劲!第四课 择 友民间有这样一句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

50、三个帮”,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并非是一帆风顺,它漫长而曲折。在我们遇到险阻、遇到忧伤时,如果有朋友伸出关心的双手,热情相助,这该是多么温暖而令人感动的呀!所以,有人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也有人说:“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这都是在说朋友、友谊的重要性。真诚、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因为,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生活需要父母的指导,也需要朋友的相助。因此,朋友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选择了什么样的朋友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所以,对朋友的选择要慎之又慎。这节课里,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慎”字(依次出示小标题和文字图形)一、每课一字慎 小篆 隶书

51、楷书 行书“慎”,左边是个“心”字、意思是小心、细心;右边是个“真”字,意思是诚实、认真作事。慎,也是“心真”,只有用真心,才能真正做到谨慎,才能觉察出自己的心是否真诚、作事是否审慎?国语中说:“慎,德之守也”,谨慎行事,是保障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谨慎,要从不自欺欺人开始。当我们产生不良的心理、不当的言行时,一定要觉察,就要赶紧停止,并且自我检讨,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灾祸的发生,给自己和环境都带来平安吉祥。在现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我们必须要慎重处事,尤其要谨慎的选择朋友。好朋友会让我们建立一个最友善和谐的世界,能够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光辉灿烂,而坏朋友给我们打开的却是地狱之门,让我们进入黑暗痛苦

52、之中。所以,朋友的选择,不可不慎。二、颂词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朋友相处 有损有益益者近之 损者远之劝善规过 端赖乎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说: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在人生路上,有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生活环境,我们会结交形形色色的人,怎么选择交往呢?二千多年前,孟子的母亲就给了我们答案。孟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带着几个孩子一起生活。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那里经常有各种哭丧的仪式,小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哭,学大人跪拜,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很重视小孟子的教育,就搬家到商业街的附近,可隔壁恰好是个肉铺,天天杀猪剁肉。小孟子

53、没事干就常常去看,也不怕那种鲜血淋漓的场景,还学屠夫的样子,做起剁肉、卖肉与人讨价还价的游戏,孟母察觉孩子的仁慈之心渐渐受到染污,象个小肉贩子了。尽管家境非常贫寒,但为了长养孟子的良善之心,孟母还是咬牙又一次搬家,这次选择在一所学校的附近。从此,孟子天天看到的是正襟危坐的先生和彬彬有礼的学童,听到的是诲人不倦的教导和琅琅上口的读书声,聪明的孟子也跟着他们学着背书,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了。后来他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继孔子之后的“亚圣”。这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农家的孩子早识犁,兵家的孩子舞刀枪,秀才的孩子弄文墨。”这说明接触多的是什么,学会的就是什么。孔子也说:君子居住一定要选

54、择好的乡邻,交游一定要接近贤德的人,为了防止邪僻,所以要接近高尚正直的人。“朋友相处,有损有益”, 我们思考一下:什么是益呢?首先有利就是益;其次,增加也叫益;第三,富裕也叫益,即溢出。相反,有害叫损;减少也叫损;亏空,或说亏损也叫损。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与各式各样的人相处,会有性情不一的朋友,孔子把朋友分成六种,其中,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谗媚奉迎的朋友、两面三刀的朋友以及巧言善辩、阿谀奉承的朋友。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善良贤能的人交往,有益于我们仁德的成长,就会变得善良贤能;与行迹不端的坏人交往,对我们的仁德有害,就会不自觉地堕落。判

55、断一个人怎么样,只要看一看他所交往的是什么样的朋友就行了,所以说,从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以及自己内心的价值取向。春秋时期,有两位齐国人,叫管仲和鲍叔牙,他俩年轻时就是好朋友。两人先一起做买卖,管仲毫不客气的拿了大头,鲍叔牙知道管仲比自己穷,不认为他是贪心;管仲在战场上当逃兵,鲍叔牙不认为他怯懦,因为知道他有老母在堂;管仲成为齐国公子纠的谋士,鲍叔牙成为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公子小白后来当上国王,就是齐桓公,公子纠却成了齐桓公的阶下囚。这时,鲍叔牙极力向国王推荐管仲,让他当上了齐国的国相,地位比鲍叔牙还高,鲍叔牙也不介意。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象管仲、鲍叔牙这样才是真正的朋友,

56、他们相互理解包容,互相成全!天下人称赞的不仅是管仲的贤能,更称赞的是鲍叔牙的真诚无私!我们都希望做个贤能的人,那么,我们就要和这样的人交往。但是我们能交到益友吗?那就要多先观察自己,只有自己先做有益之人,不做有损之人,然后才可以交到益友,才可以避免接交德行不好的朋友。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自我进步,修身养性,希望大家都能结交到充满智慧与爱心的朋友。“益者近之,损者远之”,近亲近、学习。我们要亲近那些有道德、有学问的仁人君子,远离那些粗俗、低劣的卑鄙小人。一个人的学问要有成就,有两个先决要素:良师、益友。良师帮我们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诲告诉我们,使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益友能够彼此互相提携、互相提

57、醒、共同提高。如果我们与情操高尚,德行仁厚的朋友交往,并时时亲近他们,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你每天接触的都是善人,无形当中我们的德行都会提升。但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臭”,假如每天身旁都是狐群狗党,自己的言语、行为就会随之变得愈来愈粗俗、低级。说苑上讲:“比于善,自进之阶;比于恶,自退之原。”与善良贤能的人交往,自己就会进步,与行迹不端的人交往,自己就会不自觉地堕落。所以交友不可不慎。弘一法师和夏丏尊的友谊也是值得世人赞叹的。1912年,李叔同(弘一法师)来到杭州,担任杭州师范学校的图画和音乐老师,与夏丏尊朝夕相处,共事七年,两人常常纵古论今,非常默契。

58、后来,李先生因断食疗疾,就到虎跑寺去住了几天,期间翻阅佛典,发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就想以居士身份修行,夏先生说:“这样做居士究竟不彻底,索性做了和尚,倒爽快!”听到这话,李先生就出家了,成了弘一法师,夏丏尊也开始念佛诵经,成为居士。尽管身份不同了,但两位大师之间仍然鸿雁往来,保持联系。夏居士对弘一法师出家后的传道生活和佛学研究帮助非常大。法师出家后,他的财产基本分成两份,一份是家俱等生活用品,多数赠送给丰子恺先生;一份是书画和典籍资料,大多赠给了夏丏尊先生。法师云游十方时,夏居士为他提供路费、书费、药费、笔墨纸砚等各类经费。法师还为夏先生写了一幅字,文末写道:“愿与丏尊,他年同生安养,共圆种智

59、”。君子之交淡如水,建立在共同志愿基础上的两位大师,无论在世间还是出世间,都共同提升了生命的意义。弟子规中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能够亲近仁德之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因为他会使我们道德学问一天天地进步,过失就会逐渐地减少。弟子规中还说“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不肯亲近仁人君子与圣贤教育,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不肖的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最后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因此,我们在自己德行还没有相当稳固之前,对于一些比较没有德行的朋友,要敬而远之。无著菩萨在佛子行也说:“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平时在我们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一定要远离恶友和恶知识,这就是佛子行。为什么要远离恶友呢?有三个原因:交往恶友会增长人的贪心、恨心和愚痴,失坏我们闻思修行的事业,让人变得没有慈悲心。作为凡夫人,不受环境影响是不可能的,上师如意宝讲过“修行人最好是远离恶友,摆脱一切散乱,好好地闻思修行。如果实在无法离开散乱,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