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巡检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8439703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制程巡检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制程巡检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制程巡检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制程巡检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程巡检作业指导书(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质量资料编制日期2013-08-23修订日期2015-08-22现场巡检作业指导书受控编号ZL-SOP-006版 次C/0部 门质量部变更情况:代替现场质量控制操作规范1目的: 指导巡检人员正确作业,减少漏检、误检现象。2范围: 本公司所有生产工序。3职责:3.1生产部:首件确认、自检、互检。 3.2质量部:首件确认,并对生产过程的作业方法进行监督和对产品进行检验。4参考标准:4.1产品验收内控标准。4.2 Q/320281HJW012003 包装用多层共挤膜、袋。4.3 Q/320281HJW022003 包装用复合膜、袋。4.4 Q/320281HJW032003 包装用耐蒸煮复合膜、袋。

2、5附件:5.1印刷IPQC巡检记录表。5.2复合IPQC巡检记录表。5.3分切IPQC巡检记录表。5.4制袋IPQC巡检记录表。5.5吹膜IPQC巡检记录表。5.6不合格标示卡。5.7待评审标示卡。5.8产品质量改判单。6程序:6.1印刷工段:6.1.1检查工具:电晕液、直尺、厚薄仪、条码仪、色差计。6.1.2要求铜版与色样(IRIS样、版厂打样)要一致,油墨、溶剂要与生产单要求相符。6.1.3原材料上机前检查材料厚薄、宽度、材料类型是否与生产单相符,电晕值是否达到要求(BOPP38达因、PET48达因、NY52达因、AAE64达因)。6.1.4异常问题及检查方法:6.1.4.1色相:色相正确

3、鲜艳均匀,返单核对色样、新单依据客户所签样进行对照,并留色样多份。(依据客户样在同一光源条件下检查)。6.1.4.2套位:用套位尺检查套印,主要部位0.2mm,次要部位0.4mm。6.1.4.3附着力:用3M胶带拉不掉印刷料上的油墨。6.1.4.4目测:刀线、起丝、水纹、堵版等现象,在印刷台足够灯光下进行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反馈现场管理人员改善。(查看此现象因刮刀、粘度、版等何种原因造成。)并跟踪改善情况,不定时的用检测灯检查套位情况。6.1.4.5依据工艺要求对设备、参数进行检查,印刷膜送实验室测试上墨量、溶剂残留量(溶剂残留5mg/m2)。6.1.4.6检查频率:K类、A类客户必须每卷取样检

4、查(测)一次,B类、C类客户必须每两卷取样检查(测)一次,检查印刷产品是否异常现象,并将异常现象反馈给生产者及时处理,跟踪改善情况、签名、注明卷号、日期,将异常现象填写于印刷巡检记录表(见表1)并加以判定。6.1.5印刷工序检验标准:检查项目标 准 要 求备注色相1、新单按签样委托书上确定的标准。 2、翻单产品以印刷标准样为准,但客户已确认印刷标准样或成品标准样的,以客户确认的标准样为准。3、翻单产品变更颜色的以销售变更通知上要求为准。特殊产品要复合对色 条形码1、 条码号与文字依据一致,条/空颜色搭配合理,印刷外观无明显残缺、重影、拖尾、堵版等印刷瑕疵。2、 条码扫描B级以上,翻单产品扫描级

5、别不低于原印刷标准样的扫描级别。3、 译码正确。第2、3点由IPQC负责,记录时记录实际扫描级别及译码号。文字图案1、 新单或改版产品要与客户确认的文字图案依据一致。2、 其它正常翻单产品要与印刷标准样一致。3、 版辊号与生产资料上的要求一致。油墨、溶剂按技术部确定的工艺要求。材料型号按生产单及工艺资料上的用料要求,并确认承印面正确。特殊材料参考技术部发出的材料性能资料版辊质量无明显版伤痕、脱鉻点、网点磨损。首检时至少对一完整版周的样膜进行检查尺寸1、新产品测量单元图案尺寸与客户彩稿设计尺寸是否一致。2、检测电眼间距是否在正常控制范围。3、满版单色印刷的产品检测印刷有效宽度是否足够。印刷基材为

6、:共挤膜、PE、CPP、BOPP20等易拉伸材料时特别注意检测。6.1.6印刷工序检查表:工序检 查时 期品管QC检查生产机台自检查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频率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频率印刷预检查版辊检查版号、方向、色序符合工艺要求首卷检查版辊检查版号、方向、色序符合工艺要求首卷检查原辅材料种类、规格按工艺要求原辅材料种类、规格按工艺要求图案及文字按标准样核对图案及文字按标准样核对正常生产检查颜色及外观符合样膜及其它标准要求每卷检查原材料电晕面上机前每卷用达因水检测每卷检查条码读得出,读得准颜色及外观符合样膜及其它标准要求油墨及涂层附着性用胶带粘拉,允许少量粘下,附着油墨占95%以上,且油墨耐搓柔性

7、良好油墨及涂层附着性用胶带粘拉,允许少量粘下,附着油墨占95%以上,且油墨耐搓柔性良好热封或封合强度达到工艺要求涂布层及涂胶层套印位置及方向正确上墨量达到工艺要求首卷检查条码清晰度读得出,读得准溶剂残留量总量5mg/m2; 苯含量检不出印刷效果检查每卷必检,符合标准膜要求光标间距塑料3;纸2, 每卷检查光标间距塑料3;纸2,正反面套印偏差要求1.5mmK涂布层检查用四氢呋喃检查,涂布发白者为涂布面油墨粘度检查粘度杯热封面检查用热封法及达因水检测镀铝层检查用摩擦法检查气味及异味首检必须定性判定,PE膜上机时感观判定材料电晕面检查用达因水检测,每卷材料上机时检查K涂布层检查用四氢呋喃检查6.2复合

8、工段:6.2.1用电晕液、直尺、厚薄仪检查材料宽度、厚度、电晕面、电晕值是否符合要求。6.2.2根据生产单工艺要求选择适宜胶水型号、网辊、压辊。6.2.3复合异常现象:白点、缺胶、胶压辊痕、气泡、起皱、剥离强度不良、透明度不良、刮花等到现象。6.2.4依据工艺要求对设备参数进行检查,取复合、印刷原料、复合膜对上胶量初粘力进行测试,干基上胶量=五分之一至七分之一UND。(U:网辊深度,N:工作液浓度,D:胶液密度。)测试数据参考这实验室标准判定合格与否。6.2.5检查频率:K类、A类客户必须每卷取样检查一次,B类、C类客户必须每两卷取样检查一次,不允许异常现象,如有异常问题及时反馈生产者改善,跟

9、踪改善情况,签名、注明卷号、日期,将异常记录于复合巡检记录表(见表2)。并加以判定。注:上胶有效宽根据生产单要求进行选择胶压辊。6.2.6固化时间的跟踪。6.2.6.1固化温度为50左右。6.2.6.2固化时间如下:固化时间见熟化室管理作业指导书。6.2.7复合工序检验标准:检查项目标准要求备注胶水型号 及配比1、 严格按技术部确定的工艺要求。 2、特殊情况可以用性能更好的胶水代替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胶水。第2点事先必须得到技术部、车间主管同意,并书面确认。原材料型号按生产单及工艺资料上的用料要求,并确认复合面正确。特殊材料参考技术部下发的材料性能资料,易撕膜、镀铝膜、共挤膜等特殊材料要看清标签

10、上的标示,并做简易测试。上胶有效宽度按技术部确定的工艺要求。特别注意底膜、满版印刷及空白膜有效宽度要足够。网辊型号按技术部确定的工艺要求。外观质量无明显白点、晶点、起皱、曲卷。参考复合工序质量控制标准电眼间距达到本工序的控制要求。涂胶基材为:共挤膜、PE、CPP、BOPP20等易拉伸材料时特别注意检测机速、烘箱温度按HACCP关键控制点的控制限值6.2.8复合工序检查表:工序检 查时 期品管QC检查机台自检查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频率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频率复合预检查原辅材料规格种类型按工艺要求首卷检查胶粘剂及配比按工艺要求首卷检查上胶网辊及压辊原辅材料种类规格胶水及固化剂型号烘箱及热辊温度正常

11、生产检查复合膜初剥离力初剥离力0.5N/15mm光标间距塑料3;纸2每卷检查光标间距塑料结构3每卷检查产品外观无明显的气泡、皱折、压痕等不良现象残留溶剂按国标,总量5mg/m2,苯检不出首卷检查复合膜初剥离力烘后胶层要有明显的粘性,弹簧称拉上胶量按工艺要求上胶量每单完后称量使用胶水量反算每单检查上胶位置两侧分别在Mark线和跟踪线上每卷检查气味及异味首检必须定性判定,PE膜上机时感观判定材料电晕面检查用达因水检测,每卷材料上机时检查K涂布层检查用四氢呋喃检查6.3分切工段:6.3.1分切品分类:A半成品、B成品(卷膜)、C原材料。6.3.2分切前检查所分料是否与生产单相同。6.3.3检查工具:

12、直尺、电晕笔、厚薄仪。6.3.4分切位、分切宽度、收卷方向、固化时间、收卷米数、产品接头、是否符合生产单要求, 确认无误后再生产。(固化时间要符合6.2.6.2要求。)6.3.5下吹膜接头1,接头占总量30%,上吹膜与印复膜接头2,1个接头占总量20%,2个接头占总量10%,接头之间200米,纸芯不允许变形,纸芯直径3英寸与6英寸,表面整齐,收卷张力均匀。6.3.6取样于实验室测试剥离强度、摩擦系数、溶剂残留量,测试数据参考实验室标准判定合格与否。6.3.7检查频率:K类、A类客户必须每一个母卷检查一次,B类、C类客户必须每两个母卷检查一次,如有异常现象及时通知生产人员改善,填写分切巡检记录表

13、(见表3)。注:分切原材料时要先检查电晕值、透明度、材料型号与生产要求相符再分切。6.3.8分切工序检验标准:类别接卷要求宽度偏差长度m长度偏差纸芯长度厚薄偏差溶剂残留上吹膜盖膜实际长度比标准长度50m,让步放行,50长度200,有膜接膜、无膜放行,比标准长度200米,接足米数。0+2mm长度500m501长度1000m1001长度3000m长度3000米+1mm+1mm5%5 mg/m2其他膜2mm+2mm下吹膜实际长度比标准长度5米,评审放行。比标准长度5米,接足米数。0+2mm+3m印复膜0+2mm+4m6.3.9分切工序检查表:工序检 查时 期品管QC检查机台自检查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

14、频率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频率分切预检查成品规格按工艺要求首卷检查成品规格按工艺要求首卷检查出卷方向出卷方向切刀位置切刀位置正常生产检查光标间距塑料3;纸2每卷检查分切偏差按企标或是客户标准执行每卷检查剥离力及搓柔实验抽测,无分层现象,符合标准收卷效果端面平齐、无松卷现象外观及包装检查抽查,符合工艺要求卷径按工艺工求接头按工艺及相关文件规定执行外观无明显不良,同批产品不能有明显色差每卷长度按工艺单要求每卷重量每个品种保持基本一致,按规定称量接头及标示及包装按工艺及相关文件规定执行6.4制袋工段6.4.1制袋设备:中封、边封。6.4.2制袋异常问题:图案对不齐、大小边、热封气泡、热封起皱、尺寸偏差

15、、刮花、划伤、烫伤、热封刀对不齐、袋不平整、高温、欠温、假封现象等。6.4.3检查工具:直尺、厚薄仪。6.4.4中封:6.4.4.1袋型分:中封、中封风琴、中封梯形风琴、侧封、四边封风琴袋。6.4.4.2检查产品名称、材料结构、尺寸、图案位置、中封尺寸、中封骨方向是否与生产单及袋样一致。6.4.4.3热封强度:开机时取样测试,正常后K类、A类客户每2h送样一次,B类、C类客户每首检时需送样于实验室测试,(填写温度、速度、机台号)。测试结果参考实验室标准判定合格与否。6.4.4.4巡检时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反馈给生产部进行改善,并跟踪改善结果。6.4.4.5对版检查产品名称、热封宽度、尺寸、切刀位、

16、热封位、撕口、挂孔是否与袋样生产单一致,确认无误后在生产单签名。6.4.4.6检查频率:K类、A类客户必须1小时取样检查(测)一次,B类、C类客户必须每2小时取样检查(测)一次,发现制袋异常问题及时告知生产者改善,跟踪改善情况,签名、注明时间、日期,将异常记录于制袋记录表(见表4)。并加以判定。6.4.47密封测试(根据生产单要求进行):开机时取样测试,正常后2小时送一次样于实验室测试。 6.4.4边封:6.4.4.1袋型分:两边封、三边封、自立袋、三边封拉链袋、直立拉链袋。6.4.4.2 填写表格(见表5)取样测试剥离强度、摩擦系数、溶剂残留量,测试数据参考实验室标准加以判定。6.4.4.3

17、 对版检查产品名称、材料结构、袋的尺寸、图案位置、封边尺寸、热封宽度、切刀位、撕口、挂孔等是否符合生产单及袋样要求。6.4.4.4热封强度:热封强度:开机时取样测试,正常后K类、A类客户每2h送样一次,B类、C类客户每首检时需送样于实验室测试,(填写温度、速度、机台号)。测试结果参考实验室标准判定合格与否。6.4.4.5 检查频率:K类、A类客户必须1小时取样检查(测)一次,B类、C类客户必须每2小时取样检查(测)一次,发现制袋异常问题及时告知生产者改善,跟踪改善情况,签名、注明时间、日期,将异常记录于制袋巡检记录表(见表4)。并加以判定。6.4.4.6 密封测试(根据生产单要求进行检测):开

18、机时取样测试,正常后2小时送一次样于实验室测试。6.4.8印刷、复合、制袋异常问题要隔离判定合格与否,根据标准签样待生产部处理。 6.4.9制袋检验标准:袋型宽度范围偏差要求长度范围偏差要求热封强度范围标准要求其他要求AAE袋袋宽1001mm 袋长1001mm袋厚7016N1.5mm70袋厚10020N100袋宽4002mm 100袋长4002mm2mm100袋厚15030N400袋宽12003mm 400袋长12003mm5mm袋厚15040N拉链袋底封袋中封袋AHE真空袋袋宽1001mm 袋长1001mm袋厚7015N1.拉链需检查正反方向100袋宽4002mm 100袋长4002mm70

19、袋厚10018N2.拉链强度15N100袋厚15025N3.拉链分别PP于PE拉链400袋宽12003mm 400袋长12003mm袋厚15035N4.中封折边3mmPAP袋袋宽1001mm 袋长1001mm袋厚7012N100袋宽4002mm 100袋长4002mm70袋厚10016N100袋厚15022N400袋宽12003mm 400袋长12003mm袋厚15030NPE袋袋宽1001mm 袋长1001mm袋厚7010N100袋宽4002mm 100袋长4002mm70袋厚10012N100袋厚15018N400袋宽12003mm 400袋长12003mm袋厚15022NEPS袋5mm5

20、mm厚度40um12N底封白边宽度:505厚度50um15N厚度60um18N太空袋10mm30mm袋厚7015N70袋厚12018N120袋厚15025N袋厚15035N6.4.10制袋检测项目:工序检 查时 期品管QC检查机台自检查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频率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频率制袋预检查成品规格按工艺要求首卷检查成品规格按工艺要求每卷检查封刀位置封刀位置开口方向开口方向正常生产检查封边强度及复合强度按企业或客户标准每卷检查封边强度按企业或客户标准袋内尺寸、外观袋内尺寸、外观跌落、耐压性能跌落、耐压性能耐热性能、气密性耐热性能、气密性开口性袋子内要爽滑,开口容易打开开口性袋子内要爽滑,开口

21、容易打开撕裂口位置按工艺要求冲模位置及尺寸数量首箱抽检,返工不良品全数点数产品标签及包装标签无误,包装符合要求6.5吹膜工段:6.5.1吹膜设备:5层上吹、7层上吹、8层下吹、9层上吹、10层下吹。6.5.2吹膜异常问题:晶点、黑点、条纹、拉丝、皱折、涌料、破洞、针孔、油污、杂物、宽度、电晕效果、膜收卷张力,翘边,有无色差,毛边、标识、包装等现象。6.5.3检查工具:卷尺、钢尺、电晕笔、测厚仪、6.5.4取样测试剥离强度、热封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抗冲击、雾度、摩擦系数、测试数据参考实验室标准加以判定。6.5.5对工艺单检查产品原料、层厚比、电晕功率、收卷张力、收卷效果、标示、标签信息、

22、特殊要求等是否符合生产单及工艺单要求。6.5.6热封强度、摩擦系数、剥离强度、电晕值、厚度:开机时取样测试,正常后每下卷一次需送样检查一次。测试结果参考实验室标准判定合格与否。6.5.7其他检测项目:开机时取样测试,正常后每下卷2次需送样检查一次。测试结果参考实验室标准判定合格与否。6.5.8 检查频率:K类、A类客户必须1小时巡检一次,B类、C类客户必须每2小时巡检一次,发现吹膜异常问题及时告知生产者改善,跟踪改善情况,签名、注明卷号、日期,将异常记录于吹膜巡检记录表(见表5),并加以判定。6.5.9吹膜检验标准:按吹膜检验内控标准执行!6.5.10吹膜检测项目:工序检 查时 期品管QC检查

23、机台自检查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频率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频率吹膜预检查工艺比对生产工艺单首卷检测工艺比对生产工艺单首卷检查剥离/热封强度按企业标准原料核对按企业标准电晕效果产品规格电晕效果正常生产检查产品规格按企业标准每卷检查产品规格每卷检查剥离/热封强度电晕效果电晕效果产品外观产品外观雾度检测雾度检测拉伸强度拉伸强度摩擦系数摩擦系数抗冲击抗冲击断裂伸长率断裂伸长率7产品判定7.1膜卷判定 :7.1.1一级品:所有的指标都满足标准,内部制袋使用的产品直接为合格品。7.1.2二级品:关键控制点中的热封(剥离)强度、阻隔层厚度合格,其它项目出现一定的偏差,后工序损耗率在2%-10%之间。7.1.3三

24、级品:关键控制点中的热封(剥离)强度、阻隔层厚度合格,其它项目出现一定的偏差,后工序损耗率在10%以上。7.1.4次 品:收成卷的膜卷,因质量有问题不符合常用的制袋厚度,短期不能处理利用的,按次品判,在标签上盖上次品章。7.1.5废 料:膜因物理性能方面存在问题,膜规格特殊,以后也不能处理利用的;喷码、印刷膜有质量问题或订单剩余不能利用的,按废料判断处理,贴红色废料标签。7.1.6待评审:生产过程中因物理性能 、产品外观或其他原因存在有争议的产品按待评审判定,贴黄色标签。外观质量缺陷待评审处理周期为:1个工作日,物理性能缺陷待评审处理周期需根据实验周期而定。7.1.7返工品:因膜卷中间断性性质

25、量缺陷(缺陷标记5个)需进行返工接卷(拼接成品卷、剔除膜卷中的异常部分等),盖上返工品章,并开具缺陷产品整理单返工品需在产品标签及缺陷产品整理单上注明缺陷现象。(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均为合格品!具体产品判定依照产品品级判定及处理权限文件执行!)7.2盖章:7.2.1盖章确认产品质量前,应先核实标识单上所填内容是否齐全、正确;内容包括:订单号、规格、生产批号、(PA/印刷面)标记、毛重、净重、操作员工号、备注栏信息等是否准确、明了。7.2.2根据产品质量状态盖上“合格”或“二级品”、“三级品”、“四级品”印章;无法直接进行判定的需贴上黄色“待评审”标示卡,在标示卡上需注明原因;要求生产将待评审

26、产品放到待评审区域;废品(废料)要直接贴红色的标签,在标签上要求注明详细原因;超出报废权限的须立即要求生产将废品(废料)放到不合格品区域。 7.2.3产品判定需及时,原则上不超过30分钟。8产品质量的改判:8.1当产品质量状态需要进行改判时,需填写产品质量改判单。8.2开具产品质量改判单需提供具体的产品订单号、规格、生产批号、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现状、改判原因及改判后的质量状态。8.3产品质量改判单需要详细描述产品缺陷问题。8.4涉及产品功能性改判需要经过技术部或是生产工艺部签改判意见。8.5产品质量改判单由QC发起,必须经过QC班长及经质量部经理审核后方可生效。8.6产品质量改判单需一式4份,财务部、责任部门、仓库和质量部各执一份。8.7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此品不开具产品质量改判单。9培训:此文件审批后一周内为培训时间,执行日期为 文件下发部门内销外销人事行政部客服部生产计划部进出口部采购部计划财务部财务管理部董事长办公室IT部技术部质量部工程设备部生产工艺部吹膜车间成品车间仓库印复车间法务部 签发日期 批准 审核 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