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kva矿热炉工业硅冶炼启炉方案

上传人:js****6 文档编号:68401966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9000kva矿热炉工业硅冶炼启炉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9000kva矿热炉工业硅冶炼启炉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9000kva矿热炉工业硅冶炼启炉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9000kva矿热炉工业硅冶炼启炉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000kva矿热炉工业硅冶炼启炉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9000kva矿热炉工业硅冶炼启炉案工业硅启炉案是指炉子在炉龄到期挖炉以后,在出炉前柴烘,电烘,投料生产的全过程,由于长时间停炉电极、炉膛均处于常温状态,为确保2台炉子启炉顺利,启炉后生产稳定连续,特制定此开炉案:1、烘炉前的准备炉子在挖炉以后,在正式投产前要进展烘炉。通过烘炉去除炉衬的水分和气体,把电极和炉衬烧结成型,保证在投料前电极和炉衬满足投料要求。烘炉过程包括柴烘、电烘、投料。烘炉原则:升温速度由慢到快,火焰由小到大,电流由小到大并成阶梯型上升,缓慢提升电流,缓慢提升炉膛温度,不但要烘干炉衬、而且要使炉蓄积足热量,使整个炉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烘炉前生产营运部要制定详细的开炉案,要

2、做到万无一失,特别是电气系统要保证平安。1.1设备检查全面检查各种设备是否符合烘炉要求,确认各辅助系统有无异常情况,并经调试后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循环水系统水冷系统全面通水,炉体循环水系统应在不低0.25Mpa水压的情况下通水24小时以上,做到水流畅通无阻,无泄漏现象。电极升降和压放系统电极升降正常、压放装置完好、灵活,液压系统无泄漏现象。配料系统皮带无跑偏,滚筒转动正常,皮带减速箱运行是否正常,振动给料机转动正常、弹簧钓钩松紧、长度适宜,仪表、指示灯正常,配、加料装置运行可靠,灵活,完全满足冶炼要求。变压器及补偿系统变压器、补偿及输电系统完好,变压器保护系统测试过流、轻、重瓦斯报警等正常,

3、炉变各种测试及上下压电路控制系统运行正常完全满足送电要求。炉体绝缘系统密封、绝缘完好,三相电极、短网、炉体各绝缘点测试正常。环保系统环保变频器、主风机、冷却器、旋风和布袋除尘器、环保系统、炉体绝缘、变压器系统等无问题,环保系统联动一次,确保各系统运行正常。辅助设备料场洗矿设备、油焦磁选设备试运行。车间主行车、精整行车行车的升降是否正常,大车正常行驶,限位正常,抱闸是否正常,电铃是否正常。台包和定模枯燥,出铁平车完好,无脱轨。电操台仪表、指示灯正常。以上各系统检查完成后,进展空载试验联动试验2-3次,每次变压器空载运行30分种,检查各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矿热炉具备开炉点火条件。以上各项工作完成后,

4、由技术保障部填写电炉设备验收单,由分管理领导签字后生产营运部作好开炉点火准备。2、 点火准备 2.1点火前必须将炉子里面的灰尘、杂物、检修时掉落的焊渣清扫干净。2.2在电极下面平铺一层碎炭精棒或废碳砖,把炉底保护好,防止烘炉过程中电极弧光直接作用于炉底,伤害炉底。2.3极心圆及三角区铺一层200mm左右的碎炭精棒和废碳转,以保证顺利起弧且炉底不受伤害。2.4电极工作端控制在2.5米左右1*、2*炉,保证烘炉时有足够多的电极烧结,为了防止碳素电极氧化根据实际情况在电极上半局部用墨粉涂一层保护层。3、烘炉烘炉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炉子寿命,而且还会影响电极能否顺利投入生产,烘炉质量不好会降低炉子寿命

5、,延长开炉时间,影响整个生产。烘炉格按烘炉案进展,整个烘炉过程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木材烘炉,主要目的是焙烧电极和去除炉衬的水分和气体,第二阶段为电烘炉,目的是进一步焙烧电极,去除炉衬的水分和气体,炉衬到达一定温度,炉衬材料进一步烧结,满足正常冶炼需求。3.1柴烘(1) 木柴烘炉前必须检查除尘系统和烟囱阀门是否翻开,将电极控制在下限位置。(2) 将铜瓦冷却水流量调小,确保焙烧电极时有足够的热量。(3) 在炉底堆木柴,木柴堆放高度大约为炉子高度的一半,用柴油引燃木柴,控制柴火的火焰不宜过大,但不能熄灭,尽量在炉膛底部燃烧。(4) 最后一个班的火焰力量有所增加,柴烘完毕后清理炉膛灰烬。(5) 柴

6、烘方案为24小时,木柴消耗约为30吨左右。3.2电烘炉(1) 木柴烘炉完毕进入电烘阶段,电烘炉前同样要检查机械、电器设备,各局部运转正常后才进入电烘炉阶段。(2) 在炉膛木柴灰烬清理干净后,对少量清不尽的剩余应尽量推向远离炉眼的大面,在炉底、电极下、电极与电极之间铺满碎炭精棒或废碳砖,电极不得接触碎炭精棒和废碳砖,防止冲击电流过大导致高压跳闸,入炉的炭精棒和废碳砖必须进展称重,做好记录。(3) 对变压器进展空载试验三次,空载试验时,电极要离开碳精棒,每次变压器空载运行30分种,检查各系统是否运行正常。(4) 送电后根据负荷运行情况酌情下插电极、直至到达控制的电流,电烘炉时间初步定为48小时,电

7、烘耗电量为10万度左右。(5) 应格按照送电方案送电,不能随意加大电流,但要注意观察炭精棒的消耗和随时补充碳精棒,在停电均热期间,应把电极围的碳精棒推到电极下,防止烧伤炉底碳砖,并用碳精棒将三相电极连起来,根据实际情况要随时在电极下和围添加碳精棒。(6) 进入电烘阶段后,冷却水应按生产期间的流量送水,送电后关闭炉门,但必须敞开1-2个作为观察之用。(7) 送电期间电工、维修工应有人值班,停电间隙应认真检查电器设备,仪器仪表,认真检查机械设备、液压系统的运行状况。(8) 电烘的第二天应使用烧穿器试烧炉眼,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9由于停炉时间过长加之检修试水时,有水进入炉,因此在电烘过程中应适当增加

8、停电散热频率和时间,确保炉膛温度均匀和缓慢提升,送电后电流控制时间和提升速度按以下进程进展提升。日期班次二次电压一次电流停电时间用电量第一天白班10-30A每隔3.5个小时分闸加碳、停电均热半个小时12730度夜班.7-.1V30-50A每隔3.5个小时分闸加碳、停电均热半个小时25460度第二天白班.1-140.6V50-70A每隔2.5个小时分闸加碳、停电均热半个小时36372 度夜班70-80A每隔2.5个小时分闸加碳、停电均热半个小时45465度为了起弧便,送电后采用略高电压操作,待电弧稳定后采用低电压烘炉,然后逐步升高电压。按照电烘案把电极和炉衬烘好,电流电压由小到大,按规定时间一次

9、均热,随着送电时间逐渐增加,均热时间逐渐增加。在整个炉衬和电极焙烧过程中,为使温度逐渐上升和炉衬各部受热均匀,负荷控制应格按负荷进程表进展,有功功率到达额定功率的50%左右,耗电量到达10万左右,根据电极的发红情况和炉壳温度,判断是否完毕电烘炉,进入投料阶段。3.3投料(1) 在炉眼处放置100kg左右的油焦和木炭混合物挡住炉眼,防止硅滚进炉眼。(2) 在大面和炉眼旁参加木块大约2吨左右,高度以略微低于侧部碳砖为宜(3) 随即参加炉料,第一次加料高度以略微低于侧部碳砖为宜,以压住弧光为准,随着料面高度的上升,酌情在大面和炉眼位置参加木块,确保炉料通气性和顺利开眼出炉。4投料前应根据炉碳块剩余情

10、况,附加白料或者偏重料,待炉的残炭和料批中少加的复原剂抵消时,再按正常料配料、加料。初步方案料批如下:刚投料时料批构造名称庙滩谷城皎平度硅油焦精煤木片重量kg606080604040待残碳消耗完后料批构造名称庙滩谷城皎平度硅油焦精煤木片重量kg6060806340405加料阶段前24小时加料以人工加料为主,加料车加料为辅,以压弧操作为标准,由加料车将料运到炉子围。投料后加料原则为勤加薄盖,以压住弧光为原则,加料要均匀,禁偏加料,逐步提升料面高度,加料速度和熔化速度要匹配,一般投料后第一个班料面高度和碳砖平齐,出炉前料面高度约为炉膛深度的2/3根据炉料烧结情况决定料面高度,防止料面过高造成电极上

11、抬,炉温不够影响出铁。6格控制料面上升速度,按4个班次在交班时高度分别控制在600-1000mm,1500mm、1800mm、2000mm,出铁前料面高度控制约为炉膛高度的2/3。7从投料到第一炉出铁时间48小时,耗电量25万度左右。8投料后期如果负荷波动大,可酌情降低二次电压,尽可能确保电极下插深度。9投料后负荷进程表投日期班次二次电压一次电流停电时间用电量第一天白班140-143V50-80A每隔3.5个小时,停电均热半个小时41373 夜班140-143V80-100A每隔3.5个小时,停电均热半个小时57286 第二天白班143-145V100-130A每隔2.5个小时,停电均热半个小

12、时69713 夜班143-145V130-160A每隔2.5个小时,停电均热半个小时87899 3.4出炉准备(1) 用木材烘台包2个,烘烤标准为用手摸台包钢板必须发烫。(2) 出铁工具准备齐全:堵头,板铲,竹子、木棒等。(3) 检查烧穿器是否满足使用要求。(4) 检查氧气、压缩空气阀门、胶管是否正常。(5) 检查台包气芯是否有堵塞情况。(6) 检查水冷定模是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以上准备工作无误后可开眼出铁3.5出炉(1) 在所有工作准备工作到位后可出铁。2新开炉前阶段,为确保设备平安,最高电流控制在180A以,二次电压暂选11级确保变压器和炉衬平安。3第一炉出完铁后8个小时后出第二炉铁,以后实际情况和耗电量合理安排出铁次数,直至炉数恢复正常。3.6其他考前须知1班长做好人员组织,工具准备和添置、劳保发放、平安教育、平安检查、消防设施清点等,并于公司相关责任人一道逐步逐条落实以上启动案。2除尘系统启动应与柴烘同时,相关人员在班长到位后随即就位。3配料系统和原料准备应尽早完善,工人和班长应尽早到位。生产运营部 2021-5-12.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