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8377209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声声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声声慢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声慢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声声慢、一剪梅教学设计 王长勇知识目标:1、 体会词人运用叠字营造凄凉意境的表达效果;2、 学习词人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愁”情的表达方式;3、 比较阅读,体会别样愁情。教学过程:声声慢一、 导入讲离愁,讲孤寂,讲悲秋,李清照的声声慢当推榜首。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声雁叫,一滴秋雨,一盏孤灯,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二、 诵读 三、 品读鉴赏1、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愁2、 作者如何来写愁的(侧重方法)明确:开篇运用叠字,把词人愁苦的心情和孤寂的处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选择秋天最具悲情的意象表现愁情。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结尾直抒胸臆,把愁情

2、推向高潮。3、你认为学生写“愁”写得最好的是哪句,为什么?“寻寻觅觅”句: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这十四字连用七组叠词,一字一顿,字字泣血,这三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地凄凉心境,为全词奠定悲苦愁绝的基调。这种表达是李清照的首创,历来为词论家所盛赞,称这七组叠字“创意出奇”是“卓绝千古”。音节上轻重相间,抑扬顿挫,读来有

3、“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三杯两盏”句:她想借酒浇愁,却不料大风忽起,寒气砭骨,愁之深之浓无法驱散。“雁过也”句:她在百无聊赖中仰头望天,正值雁群飞过,这又引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过去,他看到雁阵,就会想到:云中谁寄锦书来,可如今丈夫再也不能给她写信了,此恨如何得消?“满地黄花”句:女词人有摘黄花装点案头的习惯,可如今丈夫故去,无心再摘,只任凭它自开自落,一片颓败!“守着窗儿”句:词人独自守着窗儿,只盼天快些黑,让所有的生死愁恨淹没在沉沉的夜色里,可是天又下起了雨,点点滴滴,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打在她那破碎的心上。 学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3、 情景小结 风寒心冷,酒难浇愁;风送雁声,雁归

4、人不在,思发在花前。后又以梧桐细雨渲染,词人把愁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更能给人艺术的想象,艺术的享受。一剪梅一、 诵读感悟二、 欣赏MTV一剪梅三、 比较阅读所写之景:一剪梅写了清秋时节,红藕香残,大雁回飞,月圆人不圆,落花逐流水。声声慢写的则是“乍暖还寒”的深秋,而且还是“晚来风急”“梧桐细雨”的深秋。所做之事:一剪梅中,词人“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为的是等待云中寄来的锦书,于是她便一直等到月满西楼。声声慢中,词人靠“三杯两盏淡酒”来敌秋风,来解新愁。睡觉吧,偏偏天又不黑,而窗外还有凉雨敲打着梧桐,敲打着她伤痕累累的心。所抒之情:背景知识:金榜一剪梅中,一对恩爱夫妻只是暂时分别,一种离愁由

5、两人分担,“离怀别苦”便减轻了许多,更何况还时时有传情的锦书作为慰藉。因此,苦涩的离愁中便饱含了夫妻双方心心相印与彼此眷恋的幸福。声声慢写时已经52岁,往昔的贵妇人已沦落成孤身漂泊的孀妇。词人此时的愁已不是“怎一个愁字了得”,而是饱含了绝望的悲鸣、无助的呻吟、撕心裂肺的疼痛。五、小结:一样愁字别样情一剪梅:写相思,写闲愁,笔调清丽婉转声声慢:写死别之愁,写永恒之愁,写国破家亡夫死之愁,凝重、深沉、凄厉。六、诵读回味“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

6、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声声慢、一剪梅学案王长勇学习目标:1、体会词人运用叠字营造凄凉意境的表达效果;2、学习词人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愁”情的表达方式;3、比较阅读,体会别样愁情。学习步骤:1、课前预习给下列字注音戚戚( ) 玉簟( )憔悴( )解释加点的词戚戚:忧愁的样子 乍:忽然将息:养息,休养 他:衬字,无实义次第:情形,光景 生:衬字,无实义相关常识:李清

7、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婉约词派的代表,其词被称为易安体。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情感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词风真挚细腻、委婉动人。但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

8、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充满了浓重的哀愁。概括: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境凄凉2、课堂思考重点思考声声慢I、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II、作者如何来写愁的(侧重方法)III、你认为学生写“愁”写得最好的是哪句,为什么?IV、这两首词在所绘之景、所做之事、所抒之情上有何异同?鉴赏方法:1、知人论世2、找词眼,悟主旨3、赏析意象4、联想想象5、缘境明情。具体分析: 1、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经历以及他的思想感情,这对我们很好地赏析其

9、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2、诗的题目。“词眼”是一首中最精练传神、最能表情达意的一个字。抓住了“词眼”,领悟了主旨,也就掌握了作者的情感脉搏 3、4、意境是由意象及意象中所蕴涵的作者的情感组成的,品味意境要从意象上入手。有些意象本身就有某些比较稳定的含义。柳惜别之情, 明月寄托相思,雁鸿雁传书,盼望亲人的消息,鹤君子的象征,蜜蜂勤劳,菊花恬淡自然的胸襟,梅花孤傲,绝不同流合污。描写这些意象用了什么样的字眼,从这些用语中再体味作者的情感。明月寒月,春风秋风寒风。5、中国的文学作品讲究含蓄,讲究意境,披文入境,是很重要的鉴赏方法。但文学作品中,从来就没有单纯写景的,写景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服务,入境

10、并非最终的目的,入境是为了能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怀。声声慢、一剪梅同步练习1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开辟透辟辟邪辟谣 颤动颤音颤栗打颤劲敌径赛胫骨靓妆 看护勘误神龛鸟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寻觅炒鱿鱼轻歌慢舞绿草如茵B绿阴肖像画乍暖还寒绿树成荫C树阴侃大山推杯换盏自负赢亏 D阴凉出洋相计日成功梧桐细雨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将要休息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憔悴损:枯萎凋谢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情形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4下面是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是北宋女词人,号易

11、安居士,工诗、文,更擅长词,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有词集乐章集传世。B李煜,南唐后主,虞美人是他的绝笔词。他的后期的词写亡国之恨,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在五代词中具有极高的地位。C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D古人论词的风格,分豪放和婉约两派,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他们的词写得气魄大而无所拘束,是豪放派的代表;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的词显得婉约含蓄,属于婉约派。5、指出下列语句的抒情方式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红藕香残玉簟秋 ( )

12、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青玉案 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6对这首词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凌波”语出曹植洛神赋,形容美人步态轻盈。“芳尘去”,指美人离去。 B.“锦瑟”和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中的“锦瑟”意思相同,都是指美好的青春年华。 C.“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是写房屋富丽,“只有春知处”意为只有春天才知晓她的住处。 D.“飞云冉冉”是实写眼前的景色,“蘅皋暮”是说暮色降临,在长着杜

13、蘅(一种香草)的泽边高地徘徊已久。 7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美人离去发端,似写相思之情,实则抒发作者的孤寂生活和政治上的失意。 B.上阕写目睹佳人飘然远去的场景,以及由此引起的遐想;下阕写春归冉冉,云水相隔,音讯难通,只能题诗自解。 C.作者善于熔化前人的语意或诗句入词,自成意境,有天衣无缝之妙。 D.词末借江南暮春常见的三种物象,用比喻、拟人及夸张手法写闲愁,用语工整,意味深长。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8、这首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9、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