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8344433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北师大)(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15章 动物的运动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 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点:四肢不能将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就能奔跑)。跳跃(特点: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空中: 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借助翼膜飞行)

2、等 注: 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行)(三对足-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游泳)2、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的长粗与再生有关) 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

3、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一生容纳红骨髓),红色。 骨髓: 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骨的成分和特性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期

4、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 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外有韧带。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与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上。肌腹:属于肌肉组织,是骨骼肌收缩的部分,内有血管和神

5、经 骨骼:人体有206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骨骼肌大多附着于关节周围,一个运动通常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其中屈肘与伸肘都是在两组以上肌群协调下完成。记住特例: 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第16章 动物的行为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

6、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懂得举例和分辨)注意: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 是否为同种动物。记住: 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特别记住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判断群体的行为是否是社群

7、行为,就看它的行为是否为群体服务,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还有工蜂的觅食行为也是一样的情形。3、动物行为的研究: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懂得分辨)要明白做一些实验验证某一问题时的步骤: 提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记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经过推理总结作出结论。那么为了减少偶然性,一般要设置一个对照组。 动物行为研究案例: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法国昆虫学家)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通过颜色卡片来验证蜜蜂的色觉。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

8、为的研究(英国籍荷兰动物学家)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我国脊椎动物的种类有63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4%。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主要作用:A 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将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被称作为消费者)B 对植物的积极作用: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使植物顺利受精,促进植物的生长与繁殖C 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与各自所占

9、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食物链与食物网: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各种生物之间的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之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促进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与它栖息的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与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2、我国的动物资源: 我国许多的特有珍稀动物: 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鸟类褐马鸡、黑颈鹤。爬行类扬子鳄。两栖类大鲵。鱼类白鲟、中华鲟。大熊猫-哺乳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在四川省建立了卧

10、龙自然保护区;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见于四川、甘肃、陕西、西藏等。褐马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山西吕梁山脉与河北西北部等山地。扬子鳄-古老的爬行类,被誉为“活化石”。& 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栖息环境。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最根本的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就地保护是主要措施;易地保护是补充措施;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纲要 就地保护的

11、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第18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生物圈中的生物: 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消费者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腐生性的细菌、真菌 (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回归自然) 微生物:单细胞:如细菌、蓝藻(体内无成形细胞核),酵母菌(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无细胞结构:如病毒。 细菌包括:球形菌、杆形菌、弧形菌和螺旋形菌。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属于消费者;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

12、;一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如根瘤菌、黏球菌)。属于消费者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酵母菌:酿酒(无氧产生酒精)、制作面包(有氧产生二氧化碳)乳酸菌:制酸奶(无氧产生乳酸)、制作泡菜的原理: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无氧条件下)。抗生素:由真菌和放丝菌产生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殖和发育: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产生后代,繁衍种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生殖系统来完成的。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结构图)主要性器官(性腺):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属性器官:附睾(贮存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阴茎(排出精液的尿液)、前列腺(制造精液)。2、女性生殖

13、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结构图)主要性器官(性腺):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附属性器官: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婴儿产出(分娩)、月经排出的通道。3、胚胎发育的过程:精子 受精卵 胚胎 胎儿 成熟胎儿卵细胞 第二个月末& 卵细胞呈球形,细胞质内含丰富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得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4、发育: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的,分为胚胎发育和出生后的发育,通常所说的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性成熟(成年人)的阶段(出生后的发育)。注意分期(胚胎:8周;胎儿:32

14、周)共40周。&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身高和体重突增,脑和内脏功能趋于完善,性发育和性成熟。&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昆虫的变态发育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即:受精卵若虫成虫。(如蝗虫、蟋蟀、椿象、蜻蜓和蝼蛄等的发育过程。)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中要经历5次蜕皮,幼虫期蜕皮4次。& 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即: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如家蚕、蜜蜂、蝴蝶、蚊子和苍蝇等的发育过程。)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经历4次蜕皮,均在幼虫期。& 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多了一个什

15、么阶段?(答:多了一个蛹) 青蛙和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卵生,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雌雄蛙抱对行为的意义:刺激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 在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下列事件必须在水中进行:雌雄蛙抱对;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受精作用;受精卵和蝌蚪的发育。 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卵生,体内受精,体外发育(主要)。& 鸟卵(已受精)的结构中,胚盘发育成雏鸡;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胚盘和卵黄是主要结构);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另有保护作用;系带固定卵黄,气室提供氧气,卵壳保护卵。(结合结构图) 有性生殖:经过两

16、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之。特点:后代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称之。特点:速度快、后代能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但后代生活力会下降。 植物的无性生殖:1、营养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和压条三种。扦插:如马铃薯、葡萄、月季、秋海棠等。嫁接:如桃、梨、苹果等果树。包括:芽接(接穗是芽)、枝接(接穗是枝条)。&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嫁接法常用于改良果树的品质和培育优良品种。压条:如夹竹桃、桂花等。2、组织培养:& 原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低等动物、低等植物、微生物的无性生殖:分裂生殖:如

17、细菌、蓝藻、变形虫、眼虫等。出芽生殖:如水螅、酵母菌等。孢子生殖:如根霉、青霉、曲霉等霉菌。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称为性状。如:人的肤色、眼色、身高、血型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之。如: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等。遗传: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称之(性状传递)。如:狗生狗,猫生猫。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之(性状差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与遗传有关的几个概念: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染色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

18、机化合物DNA和蛋白质。其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男性,22对+XY;女性,22对+XX& 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22+X或22+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22+X。& 生男生女取决于卵细胞同哪种精子结合,卵细胞与X精子结合则生女,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则生男。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基本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称为等位基因,包括显性基因(起主导地位,会掩盖另一基因的作用,控制显

19、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和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和aa。(注意: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单眼皮、双眼皮等。 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一对黄种人的兄弟,弟弟常在室内工作而肤色较白;而哥哥常在室外工作而肤色较黑。& 生物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性状的差异),包括: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应用)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只有生殖细胞(系统)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才有可能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新陈代谢过程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如上例的变异。 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降低人口素质。近亲结婚会大大提高遗传病的发病率,要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是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 遗传咨询又叫遗传商谈,与有效的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能有效地降低遗传病发病率,改善遗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人口素质。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