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打印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8342594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9.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打印(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单元教案单元教材分析:本组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矛和盾的集合讲述了将古代兵器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科里亚的木匣记叙了外国的一位小朋友,小时候从家门口数了十步埋下的木匣,五年后只数了五步就挖出了木匣的故事,悟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道理;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用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长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这4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和本组的专题密切相关。在口语交际中尝试运用学到的

2、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习作中发挥想象写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刻舟求剑讽刺了只会按老规矩办事,不知对变化了的情况应该作出相应变化的人和事。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正确读写44个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3指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要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单元生字条里的生字,正确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3学习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的。4正确、流利、有感

3、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单元教学时间:13课时25矛和盾的集合- 2课时 26科利亚的木匣- 2课时27陶罐和铁罐-2课时 28狮子和鹿-1课时语文园地七- 5课时 课题:25 矛和盾的集合一、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4、2阅读有关发明家的发明故事。预习提纲:同步学习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91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播放文中的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图上发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与朋友比赛,从图上看,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和作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范写“矛”与“盾”)矛 进攻 盾 自卫2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二、预习成果展示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词语。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生字。3交流识字办法。4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感悟(一)探究发明过程1发明家是怎样一步一步发明坦克的呢?坦克在

5、战场上它们又如何来发挥优势的呢?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带着好奇来一次神奇的“发现之旅”(出示课件:发现之旅)2用心读课文1-4节,感悟课文。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出一些简短的词句来体现发明家一步一步发明坦克的整个过程:3考眼力,大家能不能很快地从1-4小节中找出几个带 “然”的词语。我们比比看,哪个队比较快。(1)忽然 固然 当然(出示在黑板上)分析三个词语(参考课文记录),(2)“同学们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语,来把我们聪明的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讲一下呢?”4有感情读文,出示发明坦克过程的课件同学们,这个过程,就是发明坦克的过程,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集合是一种想问题的方法,是发明的一种方法

6、。(二)体会坦克的威力无比1.大家读读课文第5节,要努力绘声绘色地读,用你的声音表现你的感受。你都读懂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2.联系第5节课文说说“大显神威”(联系坦克来说)?找找“大显神威”的情景。”(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你能读出的德国兵害怕,惊慌失措的样子吗? 第二课时(总第92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总结全文同学们,集合是一种具体行动,也是一种思考方法,一种人生智慧。对于优势互补的思想方法,不仅体现在发明创造上,也反映在做事做人的时候,如取长补短,强强联手!希望同学们让“集合”成为智慧的种子,伴随大家开创美好的未来!二、拓展延伸,课堂作业我们同学要当一回“发现家”

7、,看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 )+( )=( )(可以适当引导,并出示课件中的有关图片,生活中的例子)。三、指导书写1熟记田字格中的字。2指导书写限时作业:配套练习册板书设计: 25 矛和盾的集合矛-进攻-枪扣或炮口 (集长处于一身)(胜利者)集合-坦克盾-防守-铁屋子 (会动) 课题:26 科利亚的木匣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写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3.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

8、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三、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课件。2实物木匣一个。预习提纲:同步学习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93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结合实物,出示课题1教师出示实物:木盒子。引导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2完整板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二、成果展示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生字。3指名读课文,思考:科利亚是个苏联的孩子,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

9、么事呢?4补白形式总结课文内容: 课文记述了 ,告诉了我们 。5.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 在这一段的什么地方写着呢?(1)为了躲避战争灾难,东西多,不能都带走.教师介绍课文中的战争前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前后差不多4年.这是场正义的战争.(2)受到了妈妈的启示.学生读这段的最后两句话说一说妈妈是怎么做的 ?(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进地里)(3)科利亚是怎么做的? (量了十步,埋下自己的木匣)妈妈走了三十步,而科利亚为

10、什么只走了十步 ?(因为他只会数到十,所以就量了十步.)(4)学生概括说说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2.科利亚是怎么埋的?木匣里都有什么呢?(1)学生读12自然段.(2)学生回答:他先挖坑,再把木匣放进坑里,然后盖上土,最后撒上细沙.教师问:什么叫刚学数数 只会数到十又说明什么 (说明科利亚埋木匣时年龄很小.)(3)木匣里都有什么 ?(指名让学生读相关语句)(4)“盖上土,撒细沙”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做事认真仔细,想得很周到.)3指名学生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他的妈妈是怎样找到箱子的?挖到后,她说了什么?(1)读妈妈说的话,体会其意思.(2)“如果就”是一组关联词语,表示的是假设关系,前者

11、假设的情况,后者是假设情况的结果.前后要一致.教师举例,学生仿教师造句.(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改期举行.)(3)科利亚开始为什么没找到,后来又为什么挖着了呢“没找到仍然没找到”中“仍然”一词是什么意思 (还是,照旧)学生用仍然造句.(4)当科利亚没找到自己喜爱的木匣时,伙伴们朝他笑,他说什么了?(指名让学生读他说的话.)“这里面一定有原因”这句话说明什么 (说明科利亚爱动脑筋,现在他已经发现问题了,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科利亚只发现问题就完了吗 ?(不是)他还在找问题的原因.在他找问题的原因时,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同学们用标出.(丢,坐,摸,想)从这几个动词中看出什么?(科利

12、亚遇事多思考,动脑筋.)(6)科利亚是怎样挖着的 (量了五步,找到了木匣.)“果然”一词什么意思? (结果与预想的相一致,在意料之中.)学生用果然造句.(7)科利亚埋木匣时走了十步,挖木匣时只走了五步,这是为什么?学生读科利亚的话.思考:从这儿我们知道科利亚怎样 (善于动脑筋,善于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8)学生读第二段,概括回答:科利亚为什么后来找到了自己埋下的木匣子? 第二课时(总第94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总结全文,拓展说话。1思考:科利亚从这件小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科利亚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中的“不光还”表明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仅仅

13、找到匣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受到了启发,明白了道理。)2.说一说通过学习科里亚的木匣想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3.讨论交流: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呢?二、指导书写1.指名读田字格中的生字。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限时作业:配套练习册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一切都在变课题:27 陶罐和铁罐一、教学目标: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的道理,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

14、重、和睦相处,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二、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和不软弱。教学难点:理解“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三、教学准备:相关课件。预习提纲:同步学习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95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看图导入新课。1知道孩子们喜欢交朋友,今天老师也请了两个朋友,你们瞧是谁呀?师板贴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这是陶罐,这是铁罐)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陶罐和铁罐,“陶”字很容易写错,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个“陶”字,(板课

15、题) 3.齐读课题二、成果展示1.出示词语课件,指名让学生读2.出示生字,学生比赛读3.交流识字办法。4.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5.出示课件: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国王御厨里是两只罐子,骄傲的 看不起 ,常常 他。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 ,而铁罐却被 ,消失的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学习24自然段1.同学们刚才在说的时候提到一个词“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呢?(嘲笑,讽刺,挖苦)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说出了直接的理解,还给“奚落”找了很多近义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理解词语的新方法,联系上下文,想学吗?我们就以“奚落”为例!2.你能在课文中找出铁罐奚落

16、陶罐的句子吗? 3.展示交流,出示相关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1)指名读第一句。听了后,你体会到什么?(很骄傲,很傲慢)教师板书:傲慢(2)指导学生朗读,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名读)(3)明明知道陶罐不敢碰他,却偏要抓住它的弱点进行发问,目的是?(4)“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板书:轻蔑(5)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生气了吗?它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第二句。(6)谁来谦虚的读一读陶罐的话?(指名读)(7)同桌分角色练习。 第二课时(总第96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学习68段1.思考:陶罐真的像铁罐说的那样懦弱吗?

17、从哪看出来?(不懦弱,从“争辩”这个词中可以看的出)。2.说一说,如果你是陶罐,你会怎样争辩呢?(指名读)评价3.让我们一起来为陶罐争辩争辩吧!(齐读第5自然段)4.引导学生体会铁罐的心情,想一想此时他会做些什么动作?5.加上动作,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读一读。6.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二、学习课文917段。1.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2.是啊,当年被奚落的陶罐如今出土成为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留下来,而当年那个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的无影无踪,它当初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结局吗?为什么?三、拓展思维,练习说话 骄傲自大的铁罐最后变得

18、无影无踪,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它说些什么呢?1.分角色朗读课文。2.以写给铁罐的话为题目,把你想对它说的话写下来。四、指导书写1指名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2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3学生独立书写。限时作业:配套练习册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铁罐 长处:坚硬 无影无踪 奚落 宽容 陶罐 短处:易碎 无价之宝课题:28 狮子和鹿一、教学目标:1.抓重点词语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朗读、品悟语言,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3.懂得看待事物不应该只注重美丽的外表,还要看实际的价值。二、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鹿对自己的角和脚前后不同的态度,并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懂得看待事

19、物不应该只注重美丽的外表,还要看实际的价值。三、教学准备:课件预习提纲:同步学习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97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揭题1屏幕出示“狮子”,读准读音,看到这个词语,你联想到什么?2屏幕出示“鹿”,读准读音,看到这个词语,你联想到什么?3鹿认为自己的角很美丽,但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变了看法(展示课件,出示句子:(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出。)这是怎么回事?那还得从狮子和鹿的故事说起。板书课题:二、成果展示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2.检查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汇报交流:师根据板书口头引导:小鹿站

20、在池塘边欣赏( ),然后又为( )而抱怨,忽然,( )猛扑过来。因为( )它差点儿送命,却因为( )而从狮口逃生后它叹了口气。师过渡:让我们一起随小鹿去池塘边看看他是怎样欣赏角而抱怨腿的?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这是小鹿刚才说的话,出示句子(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2.找出鹿觉得自己美丽和难看的句子,用“ ”划出来。(1)出示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说说鹿觉得自己美丽在什么地方怎么美丽?理解“精美别致”。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朗读读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赞美、自鸣得意

21、的语气。师过渡:小鹿为什么认为自己的腿很难看呢?(2)出示句子:“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当他知道自己的腿是这样难看,会有什么样的心情?(抱怨)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唉,撅起了嘴、皱起了眉、抱怨,从这些词中,你感受到什么?)理解(撅嘴、抱怨)。让我们撅起嘴,皱起眉,充满抱怨的语气一起读一读这段话。指导朗读。(出示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第一句)3.当小鹿还在池水边尽情地欣赏自己的美丽,抱怨自己难看的腿时,危机已经悄然逼近。同学们自由地读5、6自然段。(1)读后你知道了什么?(鹿靠有力的腿从狮口逃生,而美丽的鹿角却挂在树枝上

22、险些丧命。)(2)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物世界吗?看过凶猛的野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那对于弱者来说是一场生于死的考验。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走进森林深处去体验。(老师范读五、六自然段)(3)听了老师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惊险)(4)你们想试一试吗?想一想老师刚才的朗读,再结合自己的理解琢磨一下。(5)放音乐配读。(6)你们读得真好!如果你们就是那只刚刚脱险的鹿,你想说什么?(7)小鹿也明白了,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出示句子读(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出。)(8)刚才逃过大难,差点死在狮口的鹿说(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

23、逃出。)引导再读。四、领悟寓意,升华主题。1.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课件出示:2.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类似的事情吗?(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理解)3.学生交流汇报。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狮子和鹿,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全新的看待自己,看待事物能全面,从不同的环境去了解。限时作业:配套练习册板书设计:28 狮子和鹿欣赏 送命猛扑 叹气抱怨 逃生课题:语文园地七一、教学目标:1.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2.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语言的一些现象,并积累词语。3.积累八个字组成的成语,并能理解其意思。4.正确、流利地读懂成语故事内容,并能理解寓意。二、教学重点

24、:1.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2.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了解语言的一些现象,并积累词语。教学难点:展开想象,自编童话故事。三、教学时间:5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98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口语交际1.想一想生活中很多很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想一想,你有过吗?2.思考,回答。3. 读一读读本次口语交际提示,明确交际的内容和要求。4. 说一说。小组交流,谈自己在生活当中遇到的不便之处。如果问题已经解决,说说自己是怎么解决的,也可以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讨论怎样解决。5.议一议。把小组交流好的

25、同学推荐到班里汇报,交流有无更好的方法。6. 评一评哪一组问题提得好,问题解决得好。限时作业:配套练习册 第二至四课时(总第99-101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标题 二、习作要求 三、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讲。(二) 构思指导: 1.教师挑选小猪唏哩呼噜书里的一段故事读给大家听。2.点拨角度,开阔思路。3.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加以点拨。看作者抓住了这种动物的什么特点展开想象的,拓展学生思路。4.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动物图片和资料。引

26、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5.选择动物,编写故事。6.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7.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三)教师点拨,提醒注意事项: 四、打草稿 学生当堂习作,自己修改,教师巡视,酌情个别指导。 同桌互改草稿,交由老师查阅。五、讲评作文(一)、作文总结: 提出优点,重点鼓励写得好的、进步大的同学。(二)、读优秀例文: 请同学来读,大家谈谈感受。(三)、讲评习作: 出示例文,大家阅读,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六、修改草稿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2同学互改:

27、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七、誊抄作文 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八、学生批改作文指导学生分组批阅同组的作文,组长负责。使用修改符号指出存在的问题,小组内商定等级,写出批语。九、修改作文 重点从词句、内容的安排等方面入手, 让作文变得更生动、具体。十、佳作展示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23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第五课时(总第102课时) 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我的发现1读一读:自由读词语2谈一谈:读

28、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总结:每组是意思相反的词,上边一列词,感情比较厌恶,叫贬义词;下边一列词,感情比较喜欢或者是敬佩,叫褒义词。4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语。二、日积月累(一)“读读背背”1自读成语,思考:这些成语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2小组交流成语意思,可查字典解决。3全班交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由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绩达到很高的程度后还要继续努力,向前发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不如眼见,亲眼见到才是实的。强调深入实际,亲自调查的重要。“人无完人,金无

29、足赤”:金子不全是纯金,人都有缺点,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4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八字成语。5交流自己还知道的一些八字成语。(二)“连连认认”1.借助拼音自读,试着连一连。2汇报并说理由:“谎”,与说话有关,左边是言字旁。“笛”,笛子是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子头。“棍”,木棍是木头做的,是木字旁。“港”;港都与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愤”,愤怒与心情有关,左边是竖心旁。“袜”,袜子跟衣物有关,左边是衣字旁。“捆”,捆书要用手,左边是提手旁。“妇”,妇女是女子,左边是女字旁。3齐读指名读扩词练习三、成语故事(一)“成语故事”1自学成语故事:读不懂的可看图、请教同学、查

30、字典等。2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刻舟求剑: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二)“成语故事擂台”1自由准备成语故事2然后分小组举行擂台赛,获胜者参加全班的擂台赛。3.教师可和学生共同制定一张评分卡,师生共同评议,对优胜者给予表扬。限时作业:配套练习册 单元综合练习 第一、二课时(总第103-104课时)教学内容 完成单元诊断试题(七)教学目标 考查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检查老师的教学达标情况。教学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诊断试题,老师监督。 第三课时(总第105课时)教学内容 单元诊断试题讲评教学目标 分析试题中出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进行巩固。教学过程 一、 总结试题的练习情况,表扬优秀的和进步比较大的同学,激励大家努力学习。二、 试题讲评教学反思:2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