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湖南省中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试题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8341566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湖南省中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湖南省中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湖南省中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最新]湖南省中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湖南省中考历史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3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课时训练(十三)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一、单项选择题12017义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硕果累累: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公里,居全国首位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A B C D22017泰安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32017威海“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华人民共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C川藏、新藏公路通车D香港、澳门回归42017黔东南“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的近代,让人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C我国的外交成就显著D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52017安顺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

3、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汪辜会谈”的举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A BC D62017咸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6年11月1日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一

4、国两制”的方针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D军事力量的强大72017山西小丽同学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军队建设的相关资料后,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据此,她对军队建设所起的作用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理解有误的是()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防总体实力和防卫作战能力B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统一铸起钢铁长城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D具有现代科技知识的军事指挥人才队伍正逐渐形成82017六盘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第26届联

5、大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A BC D92017聊城“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要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我”应是()A丘吉尔 B斯大林 C田中角荣 D尼克松102017荆门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这一胜利的重要表现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C中国首次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非选择题11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

6、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材料二(1984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香港问题谈判后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材料三2016年11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CCTV官网(1)材料一中的“理论”是什么?提出者是

7、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撒切尔夫人为什么说中国“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请写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3)材料四中“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祖国统一前景的看法并说明理由。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周恩来(1955年)(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材料二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

8、、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筑梦中国解说词(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材料三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现实,简要说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参考答案1B解析 都是内蒙古自治区取得成就

9、的原因,与题意不符,“一国两制”构想是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这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无关。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针对台湾问题,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构想后来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3D解析 通过诗歌中的“紫荆、白莲和一国两制”这三个关键词可判断,诗歌中的“喜事”是香港、澳门回归。紫荆、白莲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的图案;A、B、C三项均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10、无关,可排除。4B解析 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是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的根本原因;A、C、D三项也是其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可排除。故选B项。5B解析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是在1987年;“汪辜会谈”的举行是在1993年;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是在1995年。故选B项。6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故选A项。7D解析 A、B、C三项均是根据大事年表对军队建设所起作用得出的正确结论。D项所说内容在大事年表中没有体现。故选D项。8C解析 1953年

11、,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题意不符,排除包含的选项,故选C项。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说的是1971年的“乒乓外交”,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尼克松。故选D项。10D解析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故选D项。11(1)理论:“一国两制”。提出者:邓小平。(2)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决定

12、1997年收回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3)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前景:观点一:两岸必将和平统一;理由:“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澳门的顺利实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两岸同文同种,共属中华民族,为统一奠定了基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大陆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认同一个中国,“台独”没有市场;等等。观点二:两岸必将武力统一;理由:“台独”势力与海外反华势力日益猖獗,和平统一已无可能性,所以必将武力统一。12(1)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2)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中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其他符合要求的事例也可)(3)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方便出国旅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