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步练习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8314870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步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一)教材第6页思考1该漫画形象地刻画了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地球带来的巨大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降解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2这幅漫画反映了世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从而导致了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诱发了资源紧张、地区冲突及贫困等问题。人类对物质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人口数量。(二)教材第7页思

2、考1投资商主要考虑开矿给自己和当地人带来的经济效益;环保局领导主要考虑开矿带来的环境问题;果农主要考虑自己受到的环境污染的危害;村主任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2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兼顾。3对这场争论的看法,首先要建立在深入理解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环境保护,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达到“双赢”。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B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C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导致环境恶化解析: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产生的和由人为原因产生的,只不过当前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尤

3、为突出;自然灾害属于自然原因产生的原生环境问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使环境问题加剧。答案:D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D某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作物因此而减产解析:A、C、D三项涉及的环境问题都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属原生环境问题。B项臭氧层出现空洞主要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释放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造成的。臭氧层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影响人体健康,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答案:B3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A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4、C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D宁夏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盐渍化解析: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森林减少、生物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和土地次生盐渍化等。答案:C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污染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46题。4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A人们在两极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B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无任何关

5、系5下列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退耕还林山地缓坡修筑梯田围湖造田随意开挖矿产资源适度开采地下水ABC D6以下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乱砍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C大量开采地热 D任意排放污水解析:第4题,人口压力、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第5题,丘陵缓坡(小于18,我国小于25)可以修筑梯田。第6题,A、B、C三项活动能造成生态破坏,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答案:4.B5.D6.D7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B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C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小D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解析: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

6、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模拟,因此许多环境问题的危害是难以预见的。答案:A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7月,俄罗斯遭遇近130年以来最热的夏季,持续的高温和干旱使俄罗斯中部地区的大片森林、灌木丛极度干燥,引发了森林大火。目前已有27个联邦主体因旱灾宣布进入紧急状况。据统计,俄罗斯因高温天气而引发的森林大火已导致近百人死亡,数千人被迫逃离家园。1 030万公顷农作物绝收。(1)漫画揭示的主题是什么?结合漫画主题简析中纬度地区经济结构可能出现的变化。(2)分析俄罗斯森林火灾“天灾所致,人祸助燃”的原因。(3)概括说明森林火灾对气候和俄罗斯社会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

7、大气污染导致的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引发火灾的高温天气有自然原因:当地气候特点夏季干旱少雨高温;人为原因导致气候变暖加剧了火灾的发生。产生的影响有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答案:(1)揭示的主题是:全球变暖,危及人类的生存。经济结构的变化:中纬度地区因气候变暖,蒸发更加强烈而变得干旱少雨,由农耕区转变为草原畜牧区。(2)天灾所致:俄罗斯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太阳高度较大,气温高。干热气流与森林枯枝落叶摩擦易燃起火。人祸助燃:由于人类向大气中大量地排放CO2等温室气体使气候变暖,出现历史上少有的极端高温天气,加剧了森林火灾的发生。(3)对气候的影响:森林燃烧向大气中排放

8、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加剧温室效应。森林大量毁坏,导致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水源不足,温差增大,风沙危害严重。对俄罗斯的经济影响:灾区1 030万公顷的小麦、马铃薯、向日葵等农作物绝收,会使农副产品供应紧张,国内因大量进口农副产品而消耗大量的外汇,影响经济建设。救灾和灾区重建、生态环境恢复建设,任务重,投资大。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911题。9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

9、染问题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10下列污染物与图中环境问题无关的是()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汽车排放尾气D建筑工地扬尘11图中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C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各环境问题分布可以看出,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和亚欧大陆内部地区,属荒漠化问题。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是酸雨问题。存在于非洲的原始森林区,属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包括我国的农业区和南亚、西亚的农业区,面临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指海洋,属海域污染问题。第10题,属

10、酸雨问题,酸雨问题的成因主要是酸性气体的排放,包括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而建筑工地的扬尘主要增加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反而起减弱酸雨的作用。第11题,做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自然原因”,A、B虽然能造成荒漠化土地日益扩大,但均属人为因素。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和题目要求不符。答案:9.B10.D11.C12内蒙古河套地区(毛乌素沙地)汉朝时水草肥美,但现在已面目全非。这说明()A荒漠化完全是由战争、饥荒等人为原因造成的B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文明时期,古代没有出现过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D

11、荒漠化完全是在地质时期形成的,跟人类无关解析:荒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河套地区原本环境优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进而出现荒漠化。答案:C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A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答案:C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_、_等酸雨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_。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_,_。(2)A、B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是_。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所

12、降酸雨与A地区有关,其原因是_。(3)我国境内的C地,酸雨污染比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严重的原因是:C地_。(4)D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土地_更加严重。其人为原因是:_、_;自然原因是炎热干燥的_加速了环境恶化,使_沙漠日益向南扩展。解析:本题是考查环境问题的综合题。要求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危害。答案:(1)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等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搞好综合治理,化害为利(2)工业集中、人口集中,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受西南风的影响(3)位于我国西南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多云雾,容易形成酸雨(4)沙漠化过度放牧滥垦草原东北信风撒哈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