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李煜文学创作比较研究报告

上传人:js****6 文档编号:68311484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曹植李煜文学创作比较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曹植李煜文学创作比较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曹植李煜文学创作比较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曹植李煜文学创作比较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植李煜文学创作比较研究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摘 要植与煜都是文学史上映照千古的风云人物。一个是被誉为才高八斗的诗国奇才,是乐府诗文人化的关键人物;一个是领一代风骚的词坛巨匠,为词由民间俗语走向文人化做出重大奉献。尽管两者所处的时代相逾已久,但是两人生活经历极其相似,都因人生重大变故而带来文学创作的极大改变,且都因生活所刺激出巨大的文学成就,一个诗人、一个词人,两个出色的文人。他们都是悲剧的人物。关键词:植;煜;人生剧变;文学创作变化 AbstractCao Zhi and Li Yu are the man of literary history shine through the ages. One is known as the

2、wizards of poem,is the key verse poetry personification;The other one is the master of Ci.,who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for Ci from folk saying to the scholarly.The time between them is far apart,but their very similar life e*periences, are due to major changes in his life brought about grea

3、t changes in literature, and are stimulated by the life of a great literary achievement , Two distinguished scholars, they are tragic figure.Key words:Cao Zhi ; Li Yu;Major changes in life; Literary creation pare目 录摘要1目录2 引 言3第一章 共同的人生际遇3第二章 文学创作比较4一、共同点4一有明显的文学创作分期,且前后反差巨大4二作品源于生活,前期作品多描绘王侯将相的生活画面5

4、三作品反映生活,后期作品多抒发心灵的重压和抑郁6二、不同点9 植在作品中表达了希望建功立业的理想,煜的政治追求 较为淡薄9 第三章 极高的文学成就以及在诗史和词史上的重要地位11总结12参考文献13致14植与煜的文学创作比较他,思王,被钟嵘称为 *之杰, 经历了充满了激昂和抑郁的一生。天才的诗情禀赋和天真得近乎幼稚的处世哲学,却让他生在纷繁斗争的宫闱里;任性而行的个性既成就了他的才华横溢,也铸成了他的怀才不遇、忧生之嗟。他是两汉后乐府诗的改造者植。他,南唐国主,偏安一隅,却也繁华,然而他的国家亡了,他从一个南唐属国的皇帝沦为破国亡家的降臣。失去自由、失去国土使他感受到作为一个弱者的悲哀,同时,

5、这种人生剧变成就了他煜成为五代成就最高的词作人。植与煜都是文学史上映照千古的风云人物。一个是被誉为才高八斗的诗国奇才,一个是领一代风骚的词坛巨匠。尽管两者所处的时代相逾已久,前后相距700余年,一个诗人、一个词人,两个出色的文人。但是两人在政治上的追求却是不同的,植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强烈欲望,从始至终如此;而煜,或许是心有余而力缺乏,他作品中关于家国天下的容多表达惆怅之情而少收复山河的激情。两人巨大的文学成就都是相似的生活经历以及不相似的生活心理所刺激出了。一共同的人生际遇:烟消云散,繁华落尽终成空植(192232),字子建,是一代枭雄操与其妻子卞氏所生第三子。据载,植自小

6、非常聪明,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两汉辞赋数十万言,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深得操喜爱。操曾经一度认为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二十五年,操病逝,丕继承了王位,不久又称帝。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丕病逝,他的侄子叡继位,即明帝。叡对他仍严加防和限制,处境依旧很糟。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屡次,最后的封

7、地在郡,232年植抑郁而终,终年四十岁,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王或思王。 煜937978,字重光,是南唐中主璟的第六子。煜从小天资聪颖,好读书。受父兄师长熏,年轻时便才华横溢,多才多艺,文章诗词,无所不能;书法绘画,无不通晓。在诸位兄弟之中,煜卓然出众,深得璟喜爱。他的几个哥哥相继亡故,他顺理成章的继承王位,做了南唐国主。生活中,煜先后娶得大小周后,享受着奢靡的宫廷富贵。成为君主后在位十五年间,在政治上并无什么作为,南唐国力日渐衰弱,军事力量更不能与北宋相提并论。公元975年冬,后主蒙羞投降,带着小周后等百余口家眷离开金陵,随宋军北上,被宋太祖封为违命侯。沦为囚徒失去自由的人生无疑的悲哀痛苦的,

8、此时的后主既有对往日帝王生活的思恋,也有对自己曾经荒糜岁月的悔恨,更多的则是亡国之恨以及阶下囚生活带来的孤寂、羞辱。最后,连这份悲哀痛苦也没持续多久,978年七月初七,宋太宗赐千机药将他毒死,彼时四十一岁。 植与煜都是生于钟鸣鼎食的帝王之家,且都有满腹才华,然而两个经历过世间极致繁华的人最后连普通人的平静生存都享受不到,两人后期都是处于被监视、被约束的境地的,个中滋味自然毋庸多言。鲁迅曾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消灭给人看,充满悲剧的人生境遇下,二人的一生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从美好走向消灭的过程。二两人文学创作比较:一共同之处:1. 有明显文学创作分期,且前后期反差巨大以操死为界,植的诗歌创

9、作明显分为前后期。前期与后期无论是沉着上还是情感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操在世时,植作为一个侯门世子,其作品有公宴斗鸡等对贵族生活的描写,展示他贵族公子的优游生活,表现广结好友的豁达胸襟;也有如白马篇,通过对一个武艺高强的爱国勇士英勇卫国的精神的描写,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渴望,寄托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抒发远想和宏伟抱负。前期作品多饱含大方激昂的炽烈热情,洋溢着高迈非凡的蓬勃朝气。公元220年,操去世,丕即位,植从根本上失去了政治上的依托,各种打击接踵而来,不久又借故贬爵,使他时刻感到身轻于鸿毛,谤重于泰山 曹植曹植集时代文艺2002年版 第19页。 随着生活和命运的变化,植的思想也随之

10、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诗歌创作的风格也开场出现了新的特色。此后的文学创造,不管是大方悲歌赠白马王彪抑或是浪漫诗歌洛神赋多是表现自己在政治上受丕叡压制打压的愤懑以及渴望自由解脱的强烈愿望,抒发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颇多大方之音、悲凉之辞。煜的词,也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公元975年他降宋时作为界限。未降宋前他是一国之主、一邦之君,天生无治国平天下之才,在政治上无多大作为,或许正是这份失败使得他去后宫之中寻找慰藉,煜长期沉迷于歌舞酒色,期间的文学创造也多是围绕宫廷生活的。他这一时期的词大多都是对人生恣意欢乐的描写,作品中每每出现的都是一些花间词人常用艳丽光鲜的词语典故。作品弥漫着淡淡的哀伤,细腻

11、深婉,缠绵悱恻。如喜迁莺大约是在凄苦无助时想念那曾与自己心心相印的大周后吧。再如长相思则借深秋独坐的女子表达自己心的孤寂。公元975年十一月,南唐的国都金陵被宋军攻破。煜以降臣的身份迁去汴梁,从此开场了他的囚虏生涯。生活上自然是比往日的奢华生活清苦多了,而更糟糕的是精神摧残,被囚礼贤宅的冷寂孤苦,爱妻小周后的羁留宋宫,宋帝光义的书院奚落,每一次的痛苦都难以言语。此时的他过着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王铚默记 *古籍 1999年版 第33页的悲惨生活。此后,他的词作风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所有的屈辱在煜的心积淀,沉重到无以复加。所有的悲愤也在他的作品中迸发。后期的词作多表现后主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生剧

12、变,抒写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的悲哀情怀,追怀昔日的荣华,伤感今时的冷落,把亡国失邦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怀乡思国,四顾往事中,表现了悔恨之情。2. 作品源于生活:前期作品多描绘王侯将相的生活画面植前期不少作品描绘了他作为贵公子的悠闲生活,植曾经是一位富贵公子,他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与丕一起,以贵公子的身份与操的属下文人交往,写下了不少记叙宴游及唱和赠答的作品,如:公宴诗公子亲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昌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技。神飚接丹毂,轻荤随风移。飘飖放志意,千古长假设斯。所谓公宴就是群臣受公家之邀而侍宴,本篇就记录了由

13、丕召集的*次宴会,*诗人在植与丕的招邀下,流连诗酒,游逸苑囿,欢极一时。可见当时邺下诗人集团留连光景,聚会咏诗的面貌。这首诗的情调高昂而欢畅,清楚是植少年得志,生活欢乐的真实写照斗鸡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长筵坐戏客,斗鸡观闲房。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愿蒙狸膏助,长得擅此场。文人墨客聚在一起自然少不了娱乐活动,而斗鸡作为一件传统的娱乐工程,相信彼时的也是非常盛行的,植这首诗表现的就是斗鸡这一娱乐场面。植此类作品多见于早期创作,大都情调平和,辞藻华美,带有浓重的贵族气质。煜则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他奢靡

14、的后宫生活。作为一个无政治作为的君主,煜每天在宫廷里过着奢侈耽声色生活,写的也都是写反映宫廷生活的莺歌燕舞、靡靡之音的词。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这首词是帝王家的宫廷生活实录,真实的反响了宫廷宵达旦歌舞狂欢的情景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词作写尽了宫廷中歌舞饮宴的欢乐绚烂,而最后一句更道出后主是如何尽情享受这种豪华、艳情和恣意的生活的。同样,在煜的早期作品中,此类词是占据主要地位的,这些作品里面没有

15、什么现实意义的东西,只是作为他曾经君王华贵侈糜生活的记录。3. 作品反映心里:后期作品多抒发心灵的重压和抑郁朝文、明二帝吸取汉初诸侯王权势过重,终于导致吴、楚七国之患的历史教训,对诸侯王采取了极为严格的防、限制措施,王侯们在朝廷官员的监视下生活。与一般的侯王相比,植受到的防、排挤和打击尤甚。实际上,自丕即位以后,植就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甚至可以说失去了人身自由。植创作中前期多赠答诗而后期却极少,这个重要变化绝非偶然,是与植的命运起伏变化和围绕最高权力的斗争密切相关的。处于宫廷党争激流中的植在遭受排挤、打击,失去自由,理想落空的境遇下,其诗歌创作深受政治斗争的冲击和影响。尽管他后期的作品还是

16、保存了一贯的建功立业思想,但是风格很明显已经不是前期那种踌躇满志的自信与自负,而被一种怨愤悲凉的感情所代替。在他那积极向上和进取精神织着壮志难酬的哀伤,在剖心沥胆的报国之情外又显露出怀才不遇愤慨和忧惧之情。代表作赠白马王彪:谒帝承明庐,逝将返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伤。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途,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表白他对京城的依恋,这种对京城的眷眷之情,除了包含对京邑亲人的恋念,实际上还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忧惧。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纾。郁纾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

17、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由旅途困顿的描写转入心悲愤的表白,说如果单纯是路途晦涩,是决不会阻止我前进的;我之所以揽辔踟蹰,实因为亲爱离居即骨肉别离而引起的心郁结。接着用形象的比喻,道出了政治上恶人当道,小人离间的种种罪恶。包含着对政权前途的忧惧。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 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感物伤怀,由眼前景物,引发心的离情。微凉的秋风,悲鸣的寒蝉,萧条的原野,落山的白日,一派萧瑟凄清景象,这是诗人眼前的客观环境,但也明显地抹上了诗人的感情

18、色彩。此时的植,前程茫茫,唯有感物伤怀,抚心长叹而已。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假设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由感物伤怀自然转到对彰暴死京城的伤悼,从而引出人生短促、世事危艰的无穷感慨,其中流露出对人生酸辛的感慨。也是对丕及其爪牙的无比愤慨的曲折流露。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在对人生、命运无可奈何的极度悲愤中故作豪言壮语,是对即将分手的彪的勉励,也是悲愤之极而作的自我

19、抚慰。在这里表露出十分压抑、曲折的复杂感情。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诗人从极度悲愤中清醒过来,似乎悟出了*种人生道理:自己贵为王侯,却无法保有普通人家的兄弟骨肉情谊;祸福无常,天有不测风云,谁都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诗人在恶势力面前终究是软弱无力的。这首诗既有感人的深情,又饱含着人生世事的无限辛酸。全诗充满了悲苦愤慨之音,笼罩着悲愤抑郁的气氛。在这儿,植表达的是一种只能尝不能说的既悲哀又愤激的复杂感情。由一国之主沦为阶下囚,煜从生活的顶峰一下子跌到了深谷。这是他不想承受的现实,

20、也是他不得不承受的事实。亡国的深悲巨痛一直震撼刺激着煜的心灵,他身为俘虏,蒙受着家国俱亡,苟且偷生的奇耻大辱,他常常以泪洗面,以血作词,在他的词中几乎没有一处不是在追怀故国的往事。他的心中充满着无穷的悲哀与悔恨,他毫无掩饰地将这份悲恨之情倾注在词中,写下了真挚、沉痛、深刻而又凄恻动人的词篇。王国维也在人间词话中说:后主之词,真可谓以血书者也。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首句便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

21、愁,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高潮。他的愁是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可以来比较。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词人把凄凉、寂寞、孤独的心情袒露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望江南二首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这两首词,是煜入宋以后,追恋故国之作。煜词笔,挥洒自如,以寥寥数语,写人间大悲剧,以昔日之荣盛反托今日之凄凉。凭着他的高度艺术技巧,把重温旧梦的一腔悲恨,表露得隐而实显,浅而深致。而后一首,从流泪始,到断肠终,表达了他当俘虏后极端悲哀、痛恨的心情。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

22、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这首词是南唐被北宋灭亡之后,煜在汴梁所作抒写亡国哀思的作品。此时的后主经历过国破家亡、妻离子散、受尽羞辱后,由堂堂一国之君成为他人的阶下囚。曾经的江山万里,佳丽无数,曾经的吟花弄月,一掷千金,曾经的呼风唤雨,天下仰望,此时繁华已去,往日的一切都已是过眼云烟。这首词描写了梦归故国和梦醒后的悲哀,字字句句都凝着血泪。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风阁龙楼连霄汉,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腰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抒发国破家亡、成为囚徒那一刻的羞耻,绝望,悲伤,痛苦。那一刻将成为他永世终身不能忘却的记忆

2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煜作品中传诵至今的经典之作,在这首词中,后人可以看到对往事的追忆,对故国的思念而形成的深邃的痛楚正牢牢占据着他的心灵,他写的是自己的切肤之痛,他把这种切肤之痛表达的淋漓尽致,使得后世读者心感动了,对后主的看法忽略了他政治上的无为,也从觉得是可悲的人而变为让人为之可怜的人了。二不同之处:植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的理想,煜的政治追求较为淡薄植现存的诗歌中,以建功立业为容的占了绝大局部,是他诗歌的主要成就和创作容的基调,可以说建功立业就是他的诗歌思想的核

24、心容。 植的诗歌无论前后题材情感怎么变化,都没能远离建功立业这一基调。 植自年轻时即怀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在与德祖书中充满豪情地写道: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 曹植曹植集时代文艺 2002年版 第17页。他热烈希望为国建功,为己立业。白马篇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的形象,使一个立体的、血肉饱满的游侠形象栩栩如生的出现在后世读者面前。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植在此展现自己的报国之志以及自信自负的豪侠之气。缎鳝篇气魄宏伟、意境阔大。表现诗人建功立业,勇赴国难的豪情壮志与对于自由的向往和任意驰骋的渴望。赠白马王彪虽是大方悲歌,但作者也不忘展现自己不

25、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植思想中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对于植,煜的政治追极为淡薄的。他身上缺乏一代君王所应有的果敢、英名、坚韧、强硬的气质,被推上了看似九五之尊实则风雨飘摇的皇帝宝座也是由于历史和命运的阴差阳错,受命于危难之间,面对江山残破、岌岌可危的国势,委曲求全,苟且偷生既不能治国也不能安邦,最终被宋太祖所降,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从人间极乐到无间地狱,他的心是空虚悲凉的,对江南故国的思念,对往昔生活的无限追恋都写的真挚感人,不过他也只能是追忆了,人身不能自由,对故国的思念而不能归,每天的无所事事只能在梦里再见旧时景物与故人,睁开眼却是一场空的这种沉迷于梦

26、境的空虚和悲苦之感,普通的人又怎么能体会的到呢.他也有抗争,但他的抗争不是帝王式的,而是文人式的。从后主后期的词作来看,词中只是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以前美好生活的追恋,并没有卷土重来的,收复旧山河的意愿,但这终究也逃不了在四十二岁被毒杀的悲惨结局。在虞美人一词中可以看出他的愁情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在作品中把愤怒表达的酣畅淋漓,然而他并没有任何东山再起的意向,他的冲击和抗争是软弱的。他的悲剧显得狭隘,就无法激起广泛的共鸣,悲剧的力量也便软弱了。两人之所以有此区别,原因无外乎是个人的成长背景也就是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时期,社会动乱,彼时文人大都以救苍生为己任,以拯救天下之危亡为终身奋斗之目标,而

27、植更是直接参与到最高统治者的争夺斗争中。另外氏家族特殊社会地位对植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操是一代枭雄,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且其文风豪放,这对植的人生观价值观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而煜虽如植一般出生就有显赫的地位,但是他的父亲璟无论是文治武功或是文学造诣都是不可与操同日而语的,外加煜在家中排行第六,论才论长都是远离王位的,也许正因如此,造就了他政治追求意识相对淡薄。三、极高的文学成就及在诗史和词史的重要地位诗歌是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今存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开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奉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

28、地位。植开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从前期的壮志凌云、大方豪迈到后期的理想受挫、愤懑悲凉,植完成了其诗风的衍变,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使他成为五言诗的一代宗匠,诚如钟嵘所说的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钟嵘诗品*古籍2007年版8月 第21页。 他的五言诗脱胎于汉乐府,辞采华茂,骨气奇高 钟嵘诗品*古籍2007年版8月 第21页,以其极大的艺术独创性,拓展了五言诗的创作领域,对五言诗的开展做出了突出的奉献,代表了*一代诗风。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显示了汉末诗歌渐脱民歌的质朴向

29、文人化开展。植作为*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五言诗创作的成熟与开展,在乐府诗的文人化、由叙事转为抒情以及诗歌的构思方式、词藻的运用、表现手法的细致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对汉乐府有较大的开展与革新,做出了独特的奉献,在诗歌开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的地位。植的诗歌容充实丰富,多大方悲愤之气,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音韵流畅,形成既华美绮焕又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为后世文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钟嵘在诗品中评植诗歌曰:其源出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钟嵘诗品*古籍2007年版8月 第21页 植在*时代是具有卓越成就的文学家,他继承先时期

30、诗骚的优秀传统,又从两汉诗词民歌中吸取营养,兼收并蓄,从而丰富了诗赋的容形式,这就为六朝隋唐文学开拓了前进的道路,影响所及,无疑是较为深远的。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1998年版 第5页煜前期作品在在容和思想上虽无太大创新,这一时期的词大多都是对人生恣意欢乐的描写,作品中每每出现的都是一些花间词人常用艳丽光鲜的词语典故,但他还是沿着其前辈的方向前进了一步,更多的表现了一种与晚唐及西蜀花间词不同的风格。人生的风云无常使煜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了质的变化,也使他的诗词创作艺术性有了飞跃性的提高。特殊的生活经历,直接刺激着他的灵魂,也影响着他的思想,这些都寄托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之中,并一一表现出来。煜后

31、期的词,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使用浅语自描的手法,抒写生活的感受。不像宋词那样刻意求工、欲加雕饰,没有艳丽的色彩、晦涩的词汇、深奥的典故、特殊的语法,一改花间镂金雕玉的风气,用词毫无忌讳,极其率性任情,明净洗练、质朴无华,但又不同于民歌,创造出了一种优美的、炉火纯青的抒情诗语言。纳兰性德推崇煜,他在渌水亭杂识中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纳兰性德纳兰词笺注*古籍 2007年版 第59页对于煜词的高度艺术成就,后人曾有过很高的评价。如称煜为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 王鹏运半塘老人遗著中华古籍 1996年版 第22页、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 *

32、执词苑丛谈引人民文学 1989年版 第55页、做个词人真绝代 袁枚南唐杂咏大学 1997年版 第9页,甚至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比 谭献谭评词辨中华古籍1993年版 第42页等等。于富贵是能作富贵语,愁苦时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无一字不俊,温氏以后,为五季一大家。 *毓盘 词史*书店 1985年 第9页煜的词真情流露。以词抒情,不夸,不掩饰,把自己的真言感受直白的表达出来。他把前任的作诗的一切艺术手段运用自如。他最擅长是白描手段,他用白描形容场面、人物、景物、心态,无不入妙。白描的词笔,高过韦庄、延巳和璟。 杨敏如南唐二主词中国书店2005年版 第8页。在花间派词风极盛一时的五代,煜

33、的词,别开生面,独具风格,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我国近代的著名评论家王国维评论煜的词作说: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籍 2007年版 第37页指出了煜词对花间词以及前辈词人的突破,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他后期的词作所写的感时怀旧,别恨离愁的作品,是很让历代所称道的,因为煜大胆的冲破传统的创作围的束缚,打破了花间词派的藩篱。词发源于隋唐而产生于晚唐五代,至五代掀起了一个顶峰,煜以血泪为书,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籍 2007年版 第38页在境界和气象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开拓。作为悲情一派的词人,后主堪称其开山祖师。 总结植在三他们三父子当

34、中文学造诣是应该最高的了,但他没有他哥哥和父亲那样成为一国之君的气度和能力。这点和煜一样,他们都没有当皇帝的能力,不过他们的文采都是后人无法逾越的顶峰。两人的经历是何其相似,他们都有才高八斗的文采,却没有治理国家的胸襟与气魄,而偏偏又一个是君王,一个是跟兄长争皇位的世子。艺术来源于生活,两个人的崎岖的人生道路,正是他们创作的源泉,给我们后世留下了珍贵的遗产,而且在改变诗风,提升词的文学地位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奉献,分别为两晋南北朝文体的成熟、诗歌文人化和宋词的繁荣起了极好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参考文献1. 植植集时代文艺2002.82. 幼文 植集校注人民文学1998.73. 景蜀慧晋诗人与政治中华书局 2003.64. 敏如 南唐二主词中国书店2005.85. 周仕慧 煜词赏读线装书局2007.46. 王国维 人间词话古籍 2007.57. 积宝植研究教育2003.108. 詹安泰璟煜词人民文学1982 .39. 詹安泰煜和他的词大学 1965.4.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