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上传人:高****档 文档编号:68311157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记承天寺夜游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写的一篇小品文,仅84字,言短而意蕴丰富。八年级的学生学习此文,字面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本设计拟从文中的一个“闲”字入手,以一字“撬开”整篇文本的阅读,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认识苏轼处逆境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2、能说出“欣然、念、户、遂、寝、空明、盖、但、耳”等词的意思,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3、欣赏描写月色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竞赛法,品味法、合作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味优美语

2、言,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的特殊心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诵读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具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学生说说自己积累的吟月诗句。(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并用课件出示预设诗句:

3、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由此引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记承天寺夜游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资料)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脱,同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澄澈透明,如诗似画。现在让我们与这位

4、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学生听读课文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2、教师课件提示以下示例(1)、字音藻zo 荇xng 柏bi(2)、正确划分节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四、学生小组合作翻译课文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分组竞赛。(学生翻译课文,教师巡回指导)(一)、解释下列画线字词的含义(课件出

5、示抢答题)(1)月色入户:(门)(2)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3)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怀民亦未寝:(睡)(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清闲逸致的人)(罢了)(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课件出示抢答题(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是缺少有像我们两

6、个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三)、在抢答的基础上由学生口头翻译课文(略)教师小结并用课件明确翻译内容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五、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与文本对话1、梳理作者写作思路明确:叙事(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写景抒情。2、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课

7、件出示)(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苏轼的朋友很多,为何独寻张怀民?(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找出这句话来品味一下。(3)面对美丽的月色,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4)末句中的“闲人”指的是什么人? 3、师生互动,解决上面问题六、感受心境,领悟感情,与作者对话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官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豁达,笑面人生的生活态度。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

8、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有贬谪的悲凉,心情的落寞,还有自我排遣的豁达乐观,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七、小结课文,背诵课文,升华感悟1、主题本文通过写作者夜游承天寺与朋友张怀民一起赏月的事情,抒发了因贬官而产生的复杂的心境,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2、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引导学生学习苏轼在逆境中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翻译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三、3、4。八、板书叙事(欲睡起行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写景(比喻 月光如水)抒情。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