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上传人:天****猫 文档编号:68291785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518.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8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课题: 1、沁园春 雪 课型:讲读 主备:罗有志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2、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3、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5、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一、预习导学: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2、给加点的字注音:沁园春( ) 莽莽( ) 红装素裹( ) 折腰( )略输( ) 稍逊( ) 成吉思汗( ) 今朝( )分外妖娆( ) 稍逊风骚 ( ) 数风流人物

2、( )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 zhung 素裹() 顿失 to to()江山多 jio()一代天 jio( )4、诗歌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5、背诵比赛6、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找出来。 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7、心园春 雪的体裁是_,其中“沁园春”叫_,题目是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 ,_ 。全篇的主旨句是_ ,_ 。上阕中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 , 。8、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

3、学子深情地说道“_ ”。9、简答“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应怎样理解这个词? 二、研讨展示: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2、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3、在上阙,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4、谁是真正的英雄? 5、找

4、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并理解其含义。 6、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分别写出两阕的主要内容。 8、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9、文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三、练习反馈:(一)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二)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江山如此多娇,

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句中指_。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3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D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

6、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5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准确性_。(三)、课外阅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1930年2月13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14这首词与沁园春雪都描写了雪景,都有_的气势,_的风格。15从表达方式上看,这首词上阕_,下阕_,而沁园春雪上阕写景下阕议论。这首词写的是_景,沁园春雪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在气势上比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略胜一筹。16这首词描写_的一个场景,表现_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沁园春雪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

7、_,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_。【知识链接】毛泽东诗词名句: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昆仑)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

8、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课题: 2、雨说 课型:讲读 主备:罗有志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作者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雨说是他1979年写成的,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

9、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田圃 ( ) 禁锢( ) 留滞( )喑哑( )( ) 襁褓( )()2解释下列词语: 寒浅 留滞 喑哑 襁褓 忍冬 洗礼3了解作者郑愁予以及写作背景。4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

10、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二、探究展示: 1、自由吟咏,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2、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3、欣赏品味。 (一)细腻精巧的运笔 (1)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2)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二)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三、练习反馈: 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

11、国的泥土哪。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1954年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答:_ _。2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

12、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4对第三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B“沾着些故国泥的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故国哟”的呼告语,再以“呵呵”的叹词强调,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C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

13、从视觉再一次写槐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余地。D这一节,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5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答:时间: 心理: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课题: 3、星星变奏曲 课型:讲读 主备:罗有志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理解“星星”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2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助对“星星”等意象的把握,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3.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追求,

14、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链接材料】1朦胧诗及其产生背景:朦胧诗古来有之。李商隐可以称为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朦胧诗人”了,他的不少诗如锦瑟、如有及一些无题诗,历来难以确解,可是仍为读者喜爱。探讨这些诗的创作方法,它们也是用一些片断的意象,以象征、隐喻手法,表现朦胧惝恍的情思和朦胧惝恍的意境。一九八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杨炼等为代表。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是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表达对前景的迷茫和困惑。因受政治影响,诗人不能将自己的心

15、情袒露出来,只能用一种不确定的隐喻与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十年浩劫给整个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江河与其他“朦胧诗人”都是在“文革”中长大的,心灵的成熟包含着对苦难的承担。他们都是在不断的受伤害中成长起来的。应该怎样面对黑暗的时代留给他们的创伤,怎样才能改变个人和民族的命运,这是笼罩着所有诗人的疑问。因此,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的向往与追求中战胜苦难。这首诗就是诗人刚刚经历了十年动乱之后对即将过去的一个黑暗时代的回答。【链接材料】2了解变奏曲: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变奏为作曲基本技巧之一。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或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改变和声或调性色彩等手

16、段。使音乐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以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地运用变奏手法作成的乐曲称“变奏曲”,其结构为“变奏曲式”。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字词注音:凝望 颤抖 闪烁 朦胧 蔚蓝 寂寞 2、你发现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星星变奏曲”该作怎样的理解? 二、探究展示:(一)诵读感知:1、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 2、找出第一二两小节中诗人借助的意象并思考这些意象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二)理解揣摩:1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

17、受? (2)如果让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所营造的意境,你怎样描述呢?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2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第二节,思考:(1)诗中“每一首诗都是群颤抖的星星”。此处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三、练习反馈:阅读课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我们在草地上数星星 刘益善 夜色中,我们溜出/ 村子 /躺在草地上面 / 我们数星星 /她数是一万/ 我数是九

18、千/ 不行。再数一遍 / 她却说是九千 / 我却说是一万 晚风拂过草地 /飞来莹莹的光点/ 我们又数起来可总是数乱/ 我说莹火虫是月亮下的蛋/ 她说萤火虫是星星流的汗/ 我们争着、吵着/ 笑着、闹着抱成一团/ 啊,两小无猜的时代/ 天真无邪的童年 (选自刘益善诗选)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对哪些景物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2第节诗中具有儿童特点的一处细节描写是:_ 3第节诗中有一处描写既运用了新巧别致的比喻,又体现了丰富自然的想象,这些诗句是:_ 4这首诗中写“我们争着、吵着”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理,点明题旨的诗句是:_ 5同学们,你们看到天上的繁星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呢?请把你的想象描

19、述出来。 我的想象: 优生探究乐园 6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_7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修辞手法,把“遥望”、“繁星”、“闪烁”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课题: 4、外国诗两首 课型:讲读 主备:罗有志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

20、济慈、叶赛宁介绍: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

21、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1济慈,_(国别)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_。叶赛宁,_(国别)诗人,他擅长描绘_的景色。2辨别下列各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1)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2)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一切披上银装。( )(3)一旦唱疲倦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3蝈蝈与蛐蛐中,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_二、探究展示:1谈一谈你从这两首诗中

22、读出了什么样的诗情。 2自由诵读议一议诗意。 (1)蝈蝈与蛐蛐全诗描写了哪两种昆虫的鸣唱,勾勒了哪两幅小景?全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2)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3)、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4)归纳夜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第一节:写第二节:写 静谧、美丽第三节:写第四节:再次写三、练习反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又一个五月之夜俄费特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一颗,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空中,尾

23、随着夜莺那婉转的歌,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白桦期待着,那半透风的叶子,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光。白桦颤动着,像新娘面临婚礼,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啊,夜色,你无形的容颜柔和,无论什么时节也不会使我厌倦!情不自禁吟唱着最新谱就的歌,我再一次信步来到你的身边。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2本诗第一节中的“谢谢”,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_3本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均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说说你的理解。_4诗的第三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白桦树?这样写可以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_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课题: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 课型:综合性学习

24、 主备:罗有志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姓名: 班级: 活动目标:1锻炼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 2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的写作手法。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4培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事物,描写景物。 一、活动过程 (一)、走近雨,认识雨(体验)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描写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资料 _2、组织学生讨论:很多作品都是写“雨”的,既展现出“雨”的共性,又抓住雨的不同特点去描写。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特点,从时间季节的角度、

25、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角度认识雨。 资料搜集: 时间季节的角度: _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角度: _词语: _句子: _段落: _全文:_(二)、感受雨,想象雨 如: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_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_杜甫的江南春绝句:_杜牧的清明:_有关雨的歌曲:_(三)、诉说雨,论功过 畅所欲言,展开辩论 师述: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但在现实中,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雨和从艺术的角度看待雨,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1、学生讲述自然界中的雨。 、如:_、举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_、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功与

26、过,展开辩论。 _(四)、诉真情,抒写雨 _二、范文评析雨丝、绿海 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

27、被雨水濡湿的稻浪里,泳着,拍打着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让你莹洁纤细的身体,没入那深深沉沉的绿海,去捕捉那柔柔细细的雨丝。 而当有风的时候,雨丝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你更会爱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两朵深红的伞花,持伞的人没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无目的地那么飘着,在斜风细雨里。 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吗?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心灵上的尘;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思想上的俗

28、;让那无声的雨丝告诉你,那些躲在房中,关紧了门窗的人们,所永远不会了解的,雨丝和绿海那心底的爱,和永恒的诗。 多希望你来!来看看我未关的窗,来看看我被雨丝沾湿了的窗帘,来看看为爱那如丝的雨而不肯关窗的我。(选自罗兰散文,有删动) 点评: 听 雨蒋炜弢 今天又是一个雨天,春雨绵绵地下着。昨天的考试又考砸了,我的心情也如这雨天一般阴冷。百无聊赖中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场雨。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

29、劲。 淅淅沥沥的春雨,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所以每一个春天才会有草木的勃发,百花的争艳。这坚韧的春雨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论处于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总有了希望,总有了等待。 这便让我想到,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我们的处境也是困难的,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因为只要不放弃,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微弱如柔美的春雨;哪怕是最平凡的努力,平凡如每年的春雨,我们也总会有希望,也总会有等待。 窗外的雨依旧下着,可我的心情分明已经晴朗了起来:不再哀叹自身的渺小,不再惧怕学习的困境,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亦如,雨后会有更绿的草,更

30、红的花。 点评: 三、审题思路引领1、听雨 2、在雨中(雨中情) 3、雨天,我想起了 四、学生作文选择一个季节的雨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带给你的某一种突出的感觉,写一篇抒情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 孝南区祝站二中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课题: 5、敬业与乐业 课型:讲读 执笔:罗有志审核:祝站二中九年级备课组 审定:罗有志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一、预习导学:1、走近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选自 ,作者( ) ,中国近代 ( )派代表人物,与其师 ( )一起领

31、导了著名的“( )。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旁骛( ) 惟其( ) 拣择( ) 衔着( ) 佝偻( )骈进( ) 亵渎( ) 强聒不舍( )粘蝉( ) 层累( )3、解释下列词语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安居乐业: 强聒不舍: 4、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5、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6、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7、本文在论证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8、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

32、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9、这是一篇( ),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 和道家经典 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 )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接下来,分别谈论了( )、( )、( )的重要性;最后,又用( )和( )总结全文旨意。二、探究展示1、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阅读2-5段) 2、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作者是怎样论述的?(阅读6-7段) 3、怎样理解“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作者认为苦乐的关键在于什么?(阅读第8段) 4、“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

33、怎样的? 5、 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谈理由,并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6、“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一句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答:_ _7、各种职业,其工作条件差别很大,对于艰苦的职业怎样才能做到乐业?答:_8、敬业与乐业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为什么?答:_ 三、练习反馈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还是要提倡说真话不知何时何因,“提倡说真话”成了一个引人关

34、注的课题,而谁能讲真话谁也就有了值得大家称道的美德。可见讲真话之难。如果不难,也就用不着“提倡”了,也算不上什么“美德”了。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谁以讲假话为荣,也从未听说过有人公开去赞美一个天天讲假话的骗子。因为大家都知道讲假话违背天理正义,只有讲真话才是做人的本分。一个人一生讲真话,即使没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辉煌业绩,但他可以毫无愧疚地说自己达到了做“人”的起码标准。相反,如果一个“伟人”说假话连篇累牍,习以为常,则距离做“人”的标准也就非常之遥远了。我看,说真话假话也是道德范畴美与丑的分野。楚楚风范,甚至有些假话比真话还悦耳动听,所以孰真孰假还需要人们动一番脑子。有些假话,可能永远不被说破,而有些假话则很容易被戳穿。如过去说亩产能达到几千斤几万斤粮食,有实践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为什么那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