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8237151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教材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教材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教材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新教材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高考一轮27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练习(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基础巩固27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基础夯实)考纲考点考法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1.森林的主要作用。(重点)2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开发与保护。(重难点)3湿地的生态功能、破坏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难点)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图表材料为载体,考查森林、湿地的生态意义及保护措施。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5年1考)1森林的作用与现状(1)森林的作用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a森林的生态环境效

2、益b森林在不同区域内的生态功能差异区域生态功能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城市地区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2)森林现状急剧减少,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部分林地已永久性地变为农田和牧场。(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森林的环境效益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一回事吗?提示不是。森林的环境效益一般是指森林对局部地区的影响,如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等;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是指雨林对全球的影响,如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等。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而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4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根本原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要求。(2)开发计划5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在当前背景下,应该

4、把保护放在第一位。(2)保护措施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的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热带雨林破坏有一定关系。(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

5、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2017南昌三中模拟)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被开垦为农田,指出这一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解析(1)甲位于山前地带,坡度大,其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乙处是滨海平原,其植被具有降低风速、阻挡风沙的作用;丙地处沿海沙地,植被以固沙阻浪作用为主。(2)若荒草地不断被开垦为农田将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面积加大,农

6、药、化肥的施用可加剧水污染。答案(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湿地资源的保护(5年4考)1湿地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2)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2湿地资源的功能(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3)湿地的

7、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湿地破坏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提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沼泽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

8、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的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2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湖泊面积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

9、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其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3湿地的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2015高考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

10、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解析(1)材料突出河流是流向区外的,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可知图中干流由东南部流向区外。河流的发源地要保证河流干流最长,故该河发源地位于小尤尔都斯盆地东部,判断出河流干流的位置后不难对其流向作出描述。(2)主要考虑水源补给、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等方面。结合材料不难回答。

11、(3)由材料知该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与过牧有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从合理放牧、加强管理、加强环境教育等方面提出。答案(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2017四川巴中模拟)下图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

12、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A人口密集区B森林分布区C煤炭分布区D高山冰川分布区2给甲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A赤道低气压B锋面活动C东北信风D东南信风解析第1题,图中阴影区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再结合经度位置可知,三大分布区为热带雨林区,故最可能是森林分布区。第2题,甲位于北半球信风带、大陆东侧,受东北信风带来的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而降水多。答案1.B2.C(2017孝感高级中学模拟)下列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34题。面积(1 000公顷)年度变化(1 000公顷)年变化率(%)19002000200519902000200020051990200020002005南亚77 55179

13、67879 239213880.270.11东南亚245 605217 702203 8872 7902 7631.201.303.关于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原因或治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ABCD4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是()A土壤含水率上升B地下水储量增加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D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第3题,南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增长快,经济虽快速发展但平均水平较低,导致毁林开垦和

14、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毁林现象并存。植树造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毁林主要是人为的砍伐,良种对此无效。选A。第4题,森林减少,会造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土壤含水率下降、地下水储量减小、地表径流变化率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选D。答案3.A4.D(2017江西四校联考)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 cm的速度下降,湖水pH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56题。5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15、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上升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工业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BCD6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利于调节气候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利于调节河流径流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BCD解析第5题,为自然原因;为人为原因;影响水质,不影响水量;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会导致入湖泥沙增多,湖区水位上升,错。选A。第6题,红碱淖属于湿地资源,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提供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根据题干可知,该地区

16、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水体盐碱化,动植物资源减少,可知保护红碱淖有利于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的作用;与题干不相符;该湖已成为咸水湖,不是水源地,不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错误。答案5.A6.A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7安徽八校模拟)如图为巴西轮廓图,该国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是由于()A人地关系不协调B内河航运便利C水热资源丰富D地形平坦易开发解析选A。图示东南部城市多而人口多,西北部少有城市分布;同时结合巴西自然特征可知,东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而森林资源缺乏,西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而森林资源丰富;两地区资源与人口分布不协调,反映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故要开

17、发热带雨林区,则A正确。热带雨林对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内河航运便利、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易开发不是巴西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主要原因,故B、C、D错误。(2017重庆高三适应性考试)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某学者研究显示,20012012年我国内蒙古地区纬度相近的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处典型性草地生态系统NPP年平均值分别为487 g C/m2、301 g C/m2和76 g C/m2。据此完成23题。2内蒙古东部草地生态系统NPP年平均值较高的原因可能是()A草地面积广B温室气体少C年平均气温高D光合作用强3造成三地NPP差异的主要原因

18、是()A气温日较差不同B年降水量不同C日照时间长短不同D降水季节分配不同解析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NPP是指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数量,有机物积累主要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内蒙古东部草地NPP年平均值高的原因可能是光合作用强,D正确。第3题,三地纬度相近,从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产草量逐渐减少,是造成三地NPP差异的主要原因,B正确。答案2.D3.B(2017洛阳统考)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45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月均温差值0.130.100.180.16

19、0.130.250.430.400.200.100.110.224.研究结果表明()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 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5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减弱噪声 吸烟滞尘防风固沙 AB C D 解析第4题,将各月份的月均温差值相加,所得结果为负值,说明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第5题,由于该片林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因而可起到减弱噪声和吸烟滞尘的作用。答案4.D5.C(2017南昌模拟)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如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

20、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67题。6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净化地表径流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BCD7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该生态系统中,森林位于山地的上部,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地表径流等功能;从图中来看,森林没有分布在农田周围,不是护田林,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分布在城区森林的功能。第7题,在该生态系统中

21、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和森林的下方,可以获得经森林净化后的清洁水源。答案6.A7.C(2017南京、盐城模拟)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结合下图,完成89题。8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 水土流失人口迁出 全球气候变暖ABCD9土地沙化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湿地减少 降水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湖泊蓄洪能力增强ABCD解析第8题,由于人们在鄱阳湖地区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少;周围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地沙化。第9题,土地沙化会造成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蓄洪能力减弱等。答案8.A9.C(2017邵

22、阳模拟)下面两图分别为西南某地区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前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A蒸发量减小 B下渗量减小C径流总量增大D气候更加湿润11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使()A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下降C生物多样性增多D自然灾害减少解析第10题,据图判断橡胶林的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会使下渗水量减小;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从这个角度考虑径流总量不一定增大;由于橡胶林降水量减小,蒸发量增大,气候会更加干旱。第11题,破坏原始植被,会加重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使旱涝灾害频发。答

23、案10.B11.B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7武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地,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最适宜的橡胶造林区。材料二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近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当地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材料三图1为2010年西双版纳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图,图2为原始森林和橡胶林的结构图。(1)试推测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4分)(2)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雾日比以往减少很多

24、,简析该地雾日减少的原因。(8分)(3)该地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简析其原因。(6发)(4)说明该地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6分)解析第(1)题,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第(2)题,原始森林砍伐后,风力增大,水汽减少,雾日减少。第(3)题,从图中可知天然橡胶林比较稀疏,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雨季淋溶作用强,土壤养分流失严重,有机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加上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土壤遭受污染,土地生产力下降。第(4)题,从技术、市场、政策、效益等方面分析。答案(1)全年高温;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降水丰沛。(2)原始森林砍伐后种橡胶林,

25、群落结构单一,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林间空间增大,风力增强;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水汽变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加,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3)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雨季淋溶作用增强,土壤养分流失较快;枯枝落叶减少,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减少;地面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农业化肥的施用,土壤受到污染。(4)天然橡胶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天然橡胶的市场需求增加;单位面积产值高,经济效益较高;政策支持。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沼泽地带。乌尤尼盐沼为世界最大的盐沼,由于雨季积水时湖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天空景色,水天相接,纯净梦幻,因此被称为“天空之镜”;同时,乌尤尼盐沼卤水

26、中含有几乎占全世界一半的锂金属资源。锂金属资源主要通过卤水提锂工艺制成初级产品碳酸锂。(1)分析乌尤尼盐沼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天空之镜”景色的形成条件。(8分)(3)你是否赞同大力开发乌尤尼盐沼地区的锂金属资源?请说明理由。(8分)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该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注入水量少;纬度较低,蒸发旺盛。第(2)题,该地区地势较高,大气能见度好;雨季,形成水天相接的景观;雨后,湖面平静;湖底盐壳为白色,湖水清浅,便于倒影形成。第(3)题,若赞同开采锂金属资源,可从增加就业、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若不赞同,可从消耗水资源、利润低等方面分析。答案(1)深居内陆,地形闭塞,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干旱,降水少;地势相对低洼;河流注入水量少,稀释能力弱,长期蒸发盐分积累。(2)海拔高,大气能见度好;地势平坦开阔,形成水天相连的景观;降水少,晴天多,风力小,湖面平静;湖底盐壳为白色,湖水清浅,倒影清晰。 (3)赞同。理由锂金属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或不赞同。理由开采锂金属资源会大量消耗当地水资源,造成水污染;“天空之镜”景观被破坏;初级产品利润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