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Word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68179451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代文学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代文学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代文学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Word(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代文学诗经、史记、楚辞风:十五国风 大雅:31 小雅:74国语21卷庄子52篇 现存30 内篇7 外篇15一、神话:是古代人民以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口头创作的神的故事,是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二、诗经:(人、作品、时间、内容、影响)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又被称为诗或诗三百,辑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大概500年的作品,包括了风雅颂三部分,代表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开始,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1. 作者:从贵族到平民的各阶层人士,

2、绝大多数没有署名。2. 收集方式:(1)采诗说(2)献诗说(3)删诗说3. 诗经现实主义的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4.大雅中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是一组周民族的史诗。三、诗经的艺术成就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二、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四、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五、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一、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特点:语言简练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寓褒贬,别善恶”二、春秋笔法(名词解释):所谓“春秋笔法”,也叫 “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3、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的一面。三、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记事详赡的编年体断代史四、左传的文学成就小说化叙事(一)长于叙事、善于描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历史事件,运用白描的手法叙述事件的始末由来。 2、结构:一般采用顺叙手法。而为了达到叙事的完整性、丰富性,左传亦常用倒叙、插叙、补叙与预叙等手法。3、长于将史实的记录和传说、传闻以及卜筮、灾祥的记录融合在一起,再加上作者自身的感受、想象和虚构,使历史叙事富于生动的故事趣味。前人有“左氏浮夸”、

4、“左氏好奇”的评价。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纵横术。纵横家:张仪 苏秦从时间的角度来考察诸子散文的发展历程,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 诸子散文发轫期:论语老子墨子2. 诸子散文开放期:孟子庄子3. 诸子散文成熟期:荀子韩非子论语艺术特色:”融经验于哲理,寓哲理于物象 墨子艺术特色:1、墨子文章的最大特点是尚实尚质、讲究实用,不重文采。 2、墨子文章讲究逻辑,明辨是非。其文极善辩驳,并提出了著名的“三表法”3、墨子一书在文体因革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荀子艺术特色:1、荀子一书反映了荀子的文学思想,荀子文学思想体现着荀子的艺术追求。他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为后代论文者提出了原道、征圣、

5、宗经的原则,把文学和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反对华而不实的虚妄之言,崇尚文质彬彬的文章风格。 2、荀子散文擅长于说理,又极富文采。他的散文多为长篇大论,标题明确,论点突出;结构严整,说理深透。 3、在说理技巧上,荀子特别善于运用类比方式反复论证,深入浅出,通晓畅达。 一、“楚辞”的概念,文体特点及编集:楚辞:本为楚地歌谣,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是战国时屈原在楚国民歌基础上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从总集名称来说,是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及汉代一些文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这是继诗经之后我

6、国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2)楚辞的文体特点 诗风:铺排夸饰,想象丰富。 体式: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语言:多用楚语楚声,楚地方言词语大量涌现。 另外,“兮”、“些”作为虚词叹语,极其频繁的写入楚辞,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二、离骚内容 1“美政”的政治理想。 2深沉的忠君爱国之情。3追求理想宁死不屈的坚韧品格。 4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汉赋: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文体。其形式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内容侧重叙事状物,兼具抒情说理功能,包括骚体赋、散体大赋和抒情小赋。散体大赋是汉赋的标志,内容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多刻画宫殿、狩猎、江河湖海等。思想倾向

7、比较空泛,艺术形式过于简单僵化。散体大赋普遍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作品篇幅巨大,文字排铺堆砌,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结构上有劝百讽一的特点。 七发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以叙事写物为主,是一篇完整的新体赋,标志着汉赋体制的正式确立。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史记w 史传文学:中国历史文学的一部分,它具有历史文学的一般特性,兼有历史科学与文学艺术二种成分。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重在描写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从史学的角度看,它是通过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段,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描述,来表达一定历史观的历史著作。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 w 首先,史传和小说的共通点是叙事。

8、w 第二,中国历史著作中的主体“正史”有编年体和纪传体两大系统,史书的这种结构,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很多影响。 w 第三,史传的叙事方式,多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的方法,这一点也为中国古典小说所继承。 w 第四,写作精神,对后世小说有极大的影响。 二、史记的成书一)客观条件 1、历史与时代的要求: 西汉帝国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要求对以往历史作全面的总结;中国历来重视修史,历史的发展要求出现一部通史。 2、帝王的重视 : 汉武帝重视文化,收集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在太史宫,为编撰大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条件。3、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比较突出,为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反映历史提供了丰富材料和可能。 4、先

9、秦诸子散文乃至诗歌的丰富创作经验,为他提供了广泛的艺术借鉴。 5、在春秋写作之后近四百年时间内,没有一部完整的史书出现。(二)主观条件1、家庭影响: “世典周史”。 司马谈是武帝时太史令,司马迁继任太史令。 一、史记的名称 “史记”一词,原本泛指历史书。司马迁自定原名为太史公书。 二、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52万字,130篇,有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由五个部分组成。 对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怎么看(论述):答:历史、文学,贡献、地位。史记中人物的文学成就/特色一、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成

10、功,首先得力于对历史人物特征的准确捕捉和精心选材。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互见法” 为避免平行的人物各传在叙及同一事件时的交叉重复,把某一历史人物的一些事迹,在本传中省略,而写入其他人物传记中去。运用这种方法,有时是为了避免重复,有时是为了避免遭祸,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突出人物某一性格特征。 二、重视对传闻逸事、生活小事记述,暗示人物的未来。三、善于选择、安排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四、善于将历史故事化,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生活的苦与乐 二、控诉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三、爱情婚恋类四、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体现汉乐府诗特点:一

11、、继承和发扬了诗经开创的写实传统。 建安诗人的古题乐府 鲍照的拟乐府歌行 中唐新题乐府二、娴熟巧妙的叙事技巧 三、形式自由、语言朴素四、写实中融入了浪漫的手法 两汉文人诗班固的咏史-现存最早的完整五言诗,其内容是咏西汉缇萦救父的故事。张衡的四愁诗是经过改造的骚体七言诗,开后代七言歌行的先声。 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1、表现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2、表现追求幻灭后心灵的迷惘与痛苦。 3、表现对个体生命的认识和新的人生选择。二、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1、长于抒情。2、 语言浅近自然,意蕴丰厚。离骚艺术特色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前半部分:以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美好品质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 后半部分:完全采用幻想的形式、虚构的境界,写出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2、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3.继承发展诗经的比兴手法,建立了完整的象征体系。 4、结构、形式和语言 (1)结构: “离骚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极开阖抑扬之变。” (2)形式和语言 A.参差不齐的句子形式 B.楚地民间方言及“兮”字的使用5、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想象丰富,构思奇特。 6、浓郁的楚地色彩。史记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