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68173416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齐丰商砼 李国志(正高职高级工程师)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必须做好三个环节的控制。除切实搞好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又称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外,还要对半成品和成品在出厂交付使用前,进行验收,即进行合格性检验评定,又称验收控制。通过验收环节,对商品混凝土生产方而言,是使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不予出厂,防止给使用者造成实在或潜在的危害。在混凝土生产控制措施不够健全或原材料控制不尽完善的情况下,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性检验的验收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使用方而言,现场试块强度是评定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并进行验收的依据。一、

2、强度类型对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的目的大体有两个,因此所得的强度也有两种。1 标准养护强度对用于工程结构中的一批混凝土(验收批)按标准方法进行检验评定,视其是否达到该等级混凝土应有的强度质量,以评定其是否合格。这种强度的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标准养护强度,简称标养强度。这里应强调的是,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作为结构混凝土强度验收的依据是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并在现场由商品混凝土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共同取样制作并进行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的试块标养强度只是商砼供应方用于评定企业的生产质量水平和作为生产控制用的,虽然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结构强度验收的依据。2 同条件养护

3、强度对在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拆模、构件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等的要求,而需要确定当时结构中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值以便进行施工控制。这种强度的试块一般均置于实际结构旁,以与结构同样的条件对其进行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同条件养护强度。又因其多用于控制施工工艺,故简称施工强度。这两种强度在取样、养护、评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应注意它们的差异以免混淆。标准强度和施工强度有以下三点差别:1 养护方式不同:如前所述分别为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2评定方式不同:标养强度按批评定(验收批的划分见后面),有三种评定方法(标准差已知统计法、标准差未知统计法、非统计法);施工强度基本按组与相应的工作班混

4、凝土一一对应地检验。3评定目的不同:标养强度是为了确定该批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以便加以验收;施工强度不是为了评定合格与否,只是为了判断施工工艺过程(拆模、起吊、张拉、放张等)的可能性,是无所谓合格和不合格的。二、 标养强度验收批的划分1同一验收批的条件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分批进行,构成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质量状态应大体一致。所谓大体一致由“四同”条件加以确定。(1)强度等级相同;(2)龄期相同;(3)生产工艺条件基本相同;(4)配合比基本相同。其中生产工艺条件基本相同是指混凝土的搅拌方式、运输条件、浇筑形式大体一致的情况。配合比基本相同是指施工配制强度相同,并能在原材料有变化时及时调整配合比

5、使其施工配制强度的目标值不变。2 验收批的批量和样本容量混凝土每一验收批的批量和样本(试件)的容量大小,除应满足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按混凝土生产量所需制作试件组数(取样频率)外,还与选用标准中采用哪一种评定方法(标准差已知和标准差未知统计法或非统计法)来评定混凝土强度有关。同批的混凝土试件组的数量称样本容量,而它所代表的该批混凝土的数量,即为被验收混凝土的批量。因此,对不同评定方法,混凝土验收的试件组数(样本容量)和混凝土的验收批量可以用下表来表达。表格 1验收批容量和样本容量评定方法试件组数(样本容量)代表混凝土批量(验收批量)方差已知统计法3组最大为300m3方差

6、末知统计法10组最少为1000m3非统计法1-9组最大为900m3注:当采用加大取样量时,其最小批量可小于1000 m3。三、 强度检验评定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验收函数无论是统计方法或非统计方法,判定验收批混凝土是否合格均有两个条件,一是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的平均值()是否满足验收条件的要求;二是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的最小值()是否满足验收条件的要求。当两个验收条件均满足时,该批混凝土才算合格,否则为不合格。这里,验收批混凝土的实测强度平均值()和最小值()我们称作验收函数。可见,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的平均值()这个验收函数是通过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数据求算术平均而得到的,验收批混凝土实

7、测强度的最小值()这个验收函数就是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值中最小的那一个。2验收界限上述验收函数必须达到的某个限值,是一个具体的数值。有时这种限值只有一个,有时可能有两个,如果有两个时,应取要求更严格的一个作为验收界限。例如标准差已知统计法的最小值验收界限就是如此。也就是说,验收界限随检验的方法不同而不同。3验收条件简言之,就是将验收函数与验收界限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不等式。无论是标准差已知统计法、标准差未知统计法、还是非统计法,验收界限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平均值验收条件记作为:最小值验收条件记作为:上述两个不等式(验收条件)的左边部分称为验收函数,右边部分称为验收界限。三种评定方法都要满足这两

8、个验收条件(通式),只不过验收界限的两个允许值()和()的内容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罢了。四、 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的应用是在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由能提供前一个检验期(不超过3个月)的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的已知标准差的混凝土生产单位进行评定。固定式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预制构件厂一般采用这种方法。1 评定步骤标准差已知统计评定分两大过程。一是前一统计期试验数据的处理,二是对本批混凝土的检查评定工作。(1)前一统计期试验数据的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划分检验批:将前一统计期(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混凝土,按时间顺序,连续三组强度数据为一批,

9、总批数(m)不少于15组;1)计算极差即计算每批强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计算标准差式中:第i批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Pa); 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的数据总批数。3)计算验收界限平均值条件:最小值条件:具体到标准差已知统计法,其验收界限按以下方法计算:平均值条件:最小值条件:且最小值还应满足: 当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0时; 当强度等级大于C20时。式中 验收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其值由验收批的连续三组试件求得(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MPa); 验收批前一统计期混凝土强

10、度的标准差(MPa)。在这里,最小值的验收界限是双控条件。即由绝对值()和相对值(85%或90%的强度标准值)共同控制。实际判定时,哪个数值大(即哪个条件较严)即取哪个作为最小值的验收界限。(2)本批混凝土的检查评定1)组批:连续三组为一批,代表批量最大为300m3。2)计算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确定是否满足上述平均值验收界限的条件。3)计算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最小值,确定是否满足上述最小值验收界限的双控条件。4)综合评定合格与否。2标准差已知统计法评定实例例: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C40混凝土,根据前一统计期取得的同类混凝土强度数据,求得的强度批极差(),俱列于下表。表格 2混凝土强度的

11、批极差(MPa)批号1234567893.05.26.02.54.04.53.23.63.9批号1011121314151617182.06.57.03.64.44.75.03.44.5现从该站近期所生产的C40混凝土中取得9批强度数据,如下表:表格 3混凝土批强度值及合格评定批号123456789强度代表值(MPa)39.542.038.5*43.040.040.046.048.042.041.545.046.046.038.0*39.545.544.041.0+*38.5*39.0*42.039.0*45.038.0*42.0+*40.0+*43.0平均值(MPa)39.742.042.2

12、42.741.039.244.344.042.0评定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请按标准差已知统计法评定每批混凝土的强度是否合格。解:(1)求前一统计期C40混凝土的批标准差。1)每批混凝土的极差如表混凝土强度的批极差(MPa)2)求极差和: 3)求标准差: (2)求验收界限1)平均值验收界限: 2)最小值验收界限: (验收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20)在这两个值中取较大值作为最小值验收界限: (3)强度的检验结果与评定需被验收的9批混凝土实测强度代表值如上表(混凝土批强度值及合格评定表)。连续三组试件强度为一批,计算每批强度的平均值(),并找出每批强度的最小值(),表中标以(*)的

13、数据。以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和最小值与以上求出的强度平均值和最小值的验收界限相比,按平均值和最小值验收条件两个公式逐批进行合格评定,其结果如上表(混凝土批强度值及合格评定表)的第六行中。五、 标准差未知统计方法标准差未知统计方法是在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基本一致,混凝土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或由于前一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混凝土强度数据藉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而由生产单位进行评定的一种方法。1评定步骤标准差未知的统计方法与标准差已知的统计方法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无前期统计数据可借鉴,但本期验收批混凝土的强度数据较多(组数n10),可以求出强度的标准差。当采用标准差未

14、知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与标准差已知统计法在计算方法上的差别是:(1)标准差是在本期混凝土强度数据的基础上求得的。由于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数据较多(n10组),其标准差(用表示)可直接用统计学的有关公式求得: 式中 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MPa); 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的组数。 当标准差的计算值小于0.06时,取=0.06。即当计算的标准差过小时,应取其不小于0.06这个下限值。(2)平均值验收界限的合格判定系数1和最小值验收界限的合格判定系数2由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数据的组数决定。即由试件组数不少于10组的同一品种的混凝土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公式(验收条件)的

15、要求: 式中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其值是由本验收批混凝土的实测强度求得的(MPa); 、分别为平均值合格判定系数和最小值合格判定系数,其值按下表取用:表格 4标准差未知时、的取值试件组数10-1415-241.701.651.600.8900.85合格判定系数与一批混凝土中所包含的试件组数有关,组数越多,出现最小值的可能性越大,故应适当放宽。因此对试件组数不少于15组时,最小值合格判定系数有所降低。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其值按前一公式计算。但在实际使用时,有时为了与其它两个评定方法形式上一致,将平均值验收条件公式左边的移到右边变为+,即转变为:称为平均值的验收界限也

16、是允许的。2标准差未知统计法评定实例例:某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的C30级混凝土,留取标养试件27组,其强度列于下表。评定该批混凝土是否合格。表格 5混凝土强度数据序号i123456789强度33.840.339.729.531.632.432.131.830.1序号i101112131415161718强度37.936.730.432.029.530.431.234.236.7序号i192021222324252627强度41.936.931.430.731.430.530.730.932.1解:(1)求平均值 (2)求标准差 这里,取(3)选定合格判定系数1.60 (2725)0.85 (

17、2715)(4)求验收界限1)平均值验收界限 或者 2)最小值验收界限 (5)检验结果的评定1)平均值验收函数为 或者 2)最小值验收函数由强度数据表中实测强度数据找出最小值是第4组数据: 3)评定平均值条件: 或者 最小值条件: 两条件均满足标准要求,该批混凝土判为合格。六、 非统计法对零星生产或现场搅拌批量不大的混凝土,由于缺乏采用统计法评定的条件(既无前期已知的标准差,验收批强度数据又不足,n10组),此时可采用非统计法评定。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其平均值和最小值的验收界限是固定值。对各种等级的混凝土都可事先计算出来备用。1评定步骤(1)由试件组数少于10组的同一品种混凝土组成一个验收批

18、,与统计法一样,其合格评定条件也应同时满足如下两条要求:平均值条件: 最小值条件: (2)相应地,其验收界限分别为:平均值验收界限: 最小值验收界限: 与统计法不同的是验收界限与离散程度无关,而为一常数与对应等级的强度标准值()的乘积。因此,验收界限为固定值,对各种等级的混凝土可列成如下表格,以备在使用时直接查用。表格 6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非统计法评定时的验收界限()强度等级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11.517.323.028.834.540.346.051.857.563.369.09.514.319.023.828.533.338.042.847.

19、552.357.0(3)验收函数非统计法评定平均值的验收函数为验收批混凝土实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而最小值的验收函数为被验收批混凝土的实测强度中的最小值()。(4)评定当合格评定的平均值和最小值的验收函数均不小于相应的验收界限时,该批混凝土评为合格。若其中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的验收函数小于相应的验收界限时,则评为不合格。2非统计法评定实例例:某施工现场拌制的C30混凝土,从中抽取6组试件,其强度为35.0,32.0,34.0,27.0,30.0,和34.0。按非统计方法评定该批混凝土是否合格。解:已知C30混凝土,其强度标准值=30MPa,组数n=6。(1)计算平均值与最小值的验收界限 1)平

20、均值验收界限: 2)最小值验收界限: 这里的平均值和最小值验收界限也可以从上表中查得。(2)计算验收函数 1)平均值: 2)最小值: 6组试件中实测值的最小值。(3)评定 1)平均值条件: 2)最小值条件: 检验结果表明,两个评定条件均末满足要求,该批混凝土评为不合格。七、 三种评定方法的比较这里将三种评定方法的应用条件、验收批构成、标准差计算、验收函数和合格条件以表格的形式表达。详见附表。专心-专注-专业附表 混凝土三种强度评定方法的比较应用条件验收批标准差计算验收条件说明标准差已知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由能提供前一个检验期(不超过3个月)

21、的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的已知标准差的混凝土生产单位进行评定。固定式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预制构件厂一般采用这种方法。连续三组为一批,代表批量最大为300m3。1、划分检验批:将前一统计期(不超过3个月)的同类混凝土,按时间顺序,连续三组强度数据为一批,总批数(m)不少于15组;2、由极差计算标准差1、平均值条件:2、最小值条件:且最小值还应满足: 当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0时; 当强度等级大于C20时。在这里,最小值的验收界限是双控条件。即由绝对值()和相对值(85%或90%的强度标准值)共同控制。实际判定时,哪个数值大(即哪个条件较严)即取哪个作为最小值的验收界限。标椎差未知在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

22、时间内不能保持基本一致,混凝土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或由于前一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混凝土强度数据藉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而由生产单位进行评定的一种方法。10组,代表批量最小为1000 m3。标准差是在本期混凝土强度数据的基础上求得的。由于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数据较多(n10组),其标准差(用表示)可直接用统计学的有关公式求得:1、平均值条件:或者:2、最小值条件:试件组数10-1415-241.701.651.600.8900.85合格判定系数与一批混凝土中所包含的试件组数有关,组数越多,出现最小值的可能性越大,故应适当放宽。因此对试件组数不少于15组时,最小值合格判定系

23、数有所降低。非统计法对零星生产或现场搅拌批量不大的混凝土,由于缺乏采用统计法评定的条件(既无前期已知的标准差,验收批强度数据又不足,n10组),此时可采用非统计法评定。1-9组,代表批量最大为900m3不需计算标准差。1、平均值验收条件: 2、最小值验收条件: 不小于10组用统计方法评定,否则用非统计方法评定。如需要实例,再联系。 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88 年 3 月 1 日 关于发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通知 计标1987ll40号 根

24、据国家计委计综1984305 号文的要求,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八年三月一日起施行。本标准施行后,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04-83)中有关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和选择混凝土配制强度的有关条文自行废止。 该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九八七年七月九日 编 制 说 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l984305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

25、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等十二个单位共同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对全国混凝土的质量状况和有关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及系统的试验研究,吸取了行之有效的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在征求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和进行试点应用后,经全国审查会议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为四章和五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一般规定,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等。 在实施本标准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l987年5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26、 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 ,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 l0-74 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 一般规定第2.0.1条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

27、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 C 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 N/mm2 计)表示。 第2.0.2条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 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 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 5%。 第2.0.3条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 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

28、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 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 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 混凝土的取样,

29、 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 第3.0.1条 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 100 盘,但不超过 l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 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15% 时,取中

30、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 15% 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第3.0.3条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折算为标准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一、对边长为 l00mm 的立方体试件取 0.95; 二、对边长为 200mm 的立方体试件取 l.05。 第3.0.4条 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应考虑本标准第四章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的组数外,还应考虑为捡验结构或构件施工阶段混凝土强度所必需的试件组数。 第3.0.5条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其标准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

31、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 第3.0.6条 当检验结构或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以及施工期间需短暂负荷的混凝土强度时,其试件的成型方法和养护条件应与施工中采用的成型方法和养护条件相同。 第四章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第一节 统计方法评定 第4.1.1条 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三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4.1.1-1) (4.1.1-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 C20 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4.1.1-3) 当

32、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20 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4.1.1-4) 式中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 混疑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 验收批混疑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 第4.1.2条 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据, 按下列公式确定; (4.1.2) 式中: 第i批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m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的数据总批数。 注:上述检验期不应超过三个月,且在该期间内强度数

33、据的总批数不得少于 l5。 第4.1.3条 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一致,且混凝土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时,或在前一个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 l0 组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4.1.3-1) (4.1.3-2) 式中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当 的计算值小于0.06 时,取 =0.06 ; 合格判定系数,按表 4.l.3 取用。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判定系数 表4.1.3 试件组数 1014 1524 25 1.70 1.65 1.60 0.90

34、0.85 第4.1.4条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4.1.4) 式中 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 n 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的组数。 第二节 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4.2.1条 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所保留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4.2.1-1) (4.2.1-2) 第三节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判断 第4.3.1条 当检验结果能满足第 4.l.l 条或第 4.1.3 条或第 4.2.1 条的规定时,则该批混凝土强度判为合格;当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该批混凝土强度判为不合格。 第4.3.2条 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或构件,应进行鉴定。对

35、不合格的结构或构件必须及时处理。 第4.3.3条 当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从结构或构件中钻取试件的方法或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或构件中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推定。 第4.3.4条 结构或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以及施工期间需短暂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或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附录一 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换算关系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 l074)的混凝土标号可按附表 l.l 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的换算 附表1.1 混凝土标号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36、600 混凝土强度等级 C8 C13 C18 C23 C28 C38 C48 C58 (二)当按 TJ l074规范设计,在施工中按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先将 设计规定的混凝土标号按附表 l.l 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以其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N/mm2)按本标准第四章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可按换算后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强度标准差采用插值法由附表 2.l 确定。 附录二 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 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N/mm2) 附表 2.1 注: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 附录三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一)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37、可根据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百分率,按附表 3.l 划分。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一个月,对在现扬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二)在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的百分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附3.2-1) ( 附3.2-2) 式中 统计周期内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N/mm2); 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 N25; 统计周期内 N 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No统计周期内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组数。 (三)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不

38、宜大于 5%,其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附3.3) 式中: 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 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N/mm2)。 (四)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在混凝土搅拌地点连续地从15盘混凝土中分别取样,每盘混凝土试样各成型一组试 件,根据试件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 附3.4-1) 式中 第i组三个试件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mm2)。 2.当不能连续从15盘混凝土中取样时,盘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利用正常生产连续积累的强度资料进行统计,但试件组数不应少于30组,其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附3.4-2) 式中 n试件组数。 附 录 四 习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表 附表4.1 注:本标准中,混凝土强度的计量单位系按 1kgf/cm20.1N/mm2 换算。 附录五 本标准用词说明 (一)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