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分子动理论、热和功及气体状态参量考点例析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68161570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八:分子动理论、热和功及气体状态参量考点例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八:分子动理论、热和功及气体状态参量考点例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八:分子动理论、热和功及气体状态参量考点例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专题八:分子动理论、热和功及气体状态参量考点例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八:分子动理论、热和功及气体状态参量考点例析(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八:分子动理论、热和功及气体状态参量考点例析本部分主要包括分子动理论、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的状态 参量及定性关系。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理科综合一般只考一道选择 题,占分比例较小,试题难度属于容易题或中档题,因此只要能识记和理解相关知识点, 得到本部分试题的分数并不困难。一、夯实基础知识1、理解并识记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观点描述热现象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温度。凡是跟温度有关的现象都叫做热现象。分子动理 论是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观点来研究热现象的理论。它的基本内容是: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 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2、了解分子永不停息地

2、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事实物体里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通常把分子的这 种运动叫做热运动。(1)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可以很好地证明分子的热运动。(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关于布朗运动,要注意 以下几点:形成条件是:只要微粒足够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观察到的 是固体微粒(不是液体,不是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实验中描绘出的是某固体微粒每隔30秒的位置的连线,不是该微粒的运动轨迹。3、了解分子力的特点分子力有如下几个特点: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着距离的 增大而减小;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4

3、、深刻理解物体内能的概念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的动能叫分子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做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由分子间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分子势能。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 作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大。(所有势能都有同样结论: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 功电势能减小。)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当 r=ro即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不论r从r。增大还是减小,分子势能都将增大。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变化,分子势能也变化。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5、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也就是说,做功

4、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 效的。但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看又是有区别的:做功是其他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功 是内能转化的量度;而热传递是内能间的转移,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外界对物体所做的功 W加上物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 U,即 U=Q + W这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在这个表达式中,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 W 取正,物体克服外力做功时 W 取负;当物 体从外界吸热时 Q取正,物体向外界放热时 Q取负; U为正表示物体内能增加, U为负表示物体内能减小。6、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传导的方向性。热传导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这个过程可以向一个方向自发 地进行(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

5、体传给低温物体) ,但是向相反的方向却不能自发地进行。( 2)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我们把没有冷凝器,只有单一热源,从单一热源吸 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的热机称为第二类永动机。这表明机械能和内能 的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成内能,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 起其他变化(按热传导的方向性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 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按机械能和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表述)。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各种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

6、方向 性。它揭示了有大量分子参与的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使得它成为独立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 一个重要的自然规律。( 4)能量耗散。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但是有的能量便于利用,有些能量不便于 利用。很多事例证明,我们无法把流散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 的耗散。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现象具有方向性。8、掌握气体的状态参量( 1)温度:温度在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之一,符号 T,单位K (开尔文);摄氏温度是导 出单位,符号t,单位C (摄氏度)。关系是t=T-To,其中T=273.15K,摄氏度不再采用

7、过 去的定义。两种温度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T = t+273.15K和厶T = t,要注意两种单位制下每一度的间隔是相同的。0K 是低温的极限,它表示所有分子都停止了热运动。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达 到。( 2)体积。气体总是充满它所在的容器,所以气体的体积总是等于盛装气体的容器 的容积。(3)压强。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器壁而产生的。(绝不能用气体分子间的斥力解释! )一般情况下不考虑气体本身的重力,所以同一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处处相等。但大气压 在宏观上可以看成是大气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的重力而引起的。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符号Pa,常用的单位还有标准大气压 (atm)和毫米汞柱(mmH

8、g)。 它们间的关系是:1 atm=1.013 x 105Pa=760 mmHg ;1 mmHg=133.3Pa。9、 气体的体积、压强、温度间的关系。( 1)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减小,压强增大。(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体积增大。(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二、解析典型问题问题 1: 应弄清分子运动与布朗运动的关系 布朗运动是大量液体分子对固体微粒撞击的集体行为的结果,个别分子对固体微粒 的碰撞不会产生布朗运动。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固体微粒的大小、液体的温度等有关。 固体微粒越小,液体分子对它各部分碰撞的不均匀

9、性越明显;质量越小,它的惯性越小, 越容易改变运动状态,所以运动越激烈。液体温度越高,固体微粒周围的液体分子运动越 不规则,对微粒碰撞的不均匀性越明显,布朗运动越激烈。但要注意布朗运动是悬浮的固 体微粒的运动,不是单个分子的运动,但布朗运动证实了周围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例 1 、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悬浮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C. 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显然正确答案为 B。问题 2:应弄清分子力

10、与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关系。分子之间虽然有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分子之间存 在着引力。分子间有引力,而分子间有空隙,没有紧紧吸在一起,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斥 力。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之间距离 的变化而变化。但是,由于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便出现了“斥力大于引力” 、“斥力和引 力恰好相等” 、“引力大于斥力”的情况;当 r 很大时,可以认为引力和斥力均“等于零” 等情况。而分子力是指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间距离为r0 时分子力为零,并不是分子间无引力和斥力。例2、若把处于平衡状态时相邻分子间的距离记为ro,则下列关于分子间的相

11、互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o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B.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o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 当分子间距离从ro逐渐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D.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o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力是减小的显然正确答案为 A、 B。问题 3: 应弄清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 与重力、弹力相似,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可以引进分子势能的概念。分子间所具有 的势能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 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 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 增加。通常选取无穷远处(分子间距离rr o处)分子势能为零。当两分子逐渐移近时(rr o), 分子力做正功,分

12、子势能减小;当分子距离r=r o时,分子势能最小(且为负值);当两分子再靠近时(rro),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例 3、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忽略。现让分子甲固定不动,将 分子乙由较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这一过程中()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E、分子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是分子乙克服分子力做功;D、分子力先对乙做正功,再对乙做负功,最后又对乙做正功。显然正确答案为 C。问题 4:应弄清温度与分子动能的关系 物质分子由于不停地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分子的运动是杂乱的。同一物体 内各个分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从大量分子的

13、总体来看,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 分子数比较少,具有中等速率的分子数比较多。在研究热现象时,有意义的不是一个分子 的动能,而是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从分子动理论观点来看,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 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反之亦然。注意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 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尽相同,所以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 不尽相同。例 4、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 )A 分子数相同;B 内能相同 ;C.分子平均速度相同; D 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显然正确答案为 D。例 5、关于温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

14、高,则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B. 物体温度高,则物体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大 ;C. 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其温度一定升高 ;D. 甲物体温度比乙物体温度高,则甲物体的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大.显然正确答案为 A。问题 5:应弄清物体的内能与状态参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是指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由于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所以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由于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 分子间距离又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所以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由于物体的摩尔数不 同, 物体包含的分子数目就不同, 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也会不同, 所以物 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摩尔

15、数有关。总之,物体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和摩尔数有关。对于理想气体来说,由于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就不存在分子势能。因此,理想 气体的内能就是气体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跟理想气体的质量、 温度有关, 而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 即理想气体的质量和温度保持不变, 其内能就保持不 变。例 6、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同质量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增量一定相同;B.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 0C的水结成0C的冰,内能一定减小;C. 一定量的气体体积增大,但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内能一定减小;D. 定量气体吸收热量而保持体积不变,内能一定减小。分析与解: 升

16、高相同的温度,分子的平均动能增量相同,而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 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分子的平均动能增量相同,分子数不同,分子的势能也不一定相同,所以内能增量一定相等是不正确的,即A错。0C水变成0C冰,需放出热量,因温度不变,所以分子的动能不变,分子的势能就必须减少,因而内能就一定减少,即B正确。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又因不吸热不放热,所以,内能一定减 少,即C正确。对一定量气体吸热但体积不变,即不对外做功,外界也不对气体做功,内 能一定增加,即 D错。问题6:应弄清物体的内能的变化与做功、热传递的关系改变物体的内能的途经就是改变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最终达到改变物体

17、的 内能。能够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的时候,内能的变化可以用功的数值来量度。外界对物体 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对外界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减少多少。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的时候,内能的变化是用热量来量度的。外界传递物体 多少热量,或者说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传递给外界多少热 量,或者说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小多少。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功和热量都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它 们的区别是:做功是其它形式的能(如:电能、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热传递 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例7、如图

18、1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 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A 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B 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 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D 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图1分析与解:在移动P的过程中,外界对乙气体做功,乙的内能要增加,所以乙的温度要升高乙的温度升高后,甲、乙两部分气体就存在温度差, 乙的温度较高,这样乙传递热量给甲。所以正确答案为Co例8、有关物体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1g0c水的内能比1g0c冰的内能大;B 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

19、发热切,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C 气体膨胀,它的内能一定减少;D 橡皮筋被拉伸时,分子间热能增加。分析与解:0c的水和0c的冰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但内能并不相同,水结成冰必然放 出热量,说明相同质量的水的内能大,A选项对。电阻发热是由于电流做功而不是热传递,B选项错。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但可能吸收更多的热量,C选项不对。橡皮筋被子拉伸时,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所以分子间势能增加,D选项对。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AD。问题7:会计算液体产生的压强计算液体产生压强的步骤是: 选取假想的一个液体薄片(其自重不计)为研究对象; 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况,建立力的平衡方程,消去横截面积,得到液

20、片两侧的压强平衡方 程; G3解方程,求得气体压强。例9、如图2所示,粗细均匀的竖直倒置的U型管右端封闭,左端开口插入水银槽中,封闭着两段空气柱 1和2。已知hi=15cm,h2=12cm,外界大气压强 po=76cmHg,求空气柱1和2 的压强。分析与解:设空气柱1和2的压强分别为 Pi和P2,选水银柱hi和下端管内与水银槽内水银面相平的液片a为究对象,根据帕斯卡定律,气柱1的压强Pi通过水银柱hi传递到液片a上,同时水银柱 hi由于自重在a处产生的压强为 hicmHg从而知液片a受到向下的压 力为(Pi+hi) S,S为液片a的面积。液片a很薄,自重不计。液片 受到向上的压强是大气压强通过

21、水银槽中水银传递到液片a的,故液片a受到向上的压力为 PoS.因整个水银柱hi处于静止状态,故液图2片a所受上、下压力相等,即:(Pi+hi) .S=PoS故气柱1的压强为 R=61cmHg.通过气柱2上端画等高线 AB,则由连通器原理可知Pb=Pa=Pi。再以水银柱h2的下端面的液片 b为研究对象,可求得空气柱 2的压强为P2=73cmHg.筒中A、B两轻质活塞间封有空气,气柱长L=20cm。活塞A上方的水银深H=i0cm两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现使活塞B缓慢上移,直到水银的一半被推入细筒中, 求此时气体的压强。大气压强 P0相

22、当于75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分析与解:使活塞B缓慢上移,当水银的一半被推入细筒中时,水银柱的高度为 H =25cm,所以此时气体的压强为 P2=F0+ p gH =100cmHg.问题&会计算固体活塞产生的压强用固体(如活塞等)封闭在静止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应对固体(如活 塞等)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求解。例11、如图4所示,一个横截面积为 S的圆筒形容器竖直放置。金 属圆板A的上表面是水平的,下表面是倾斜的,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0,圆板的质量为 M不计圆板与容器壁之间的摩擦,若大气压强为Po,图3.:?则被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强P等于()Mg cos日PoMgA.丹 +SB

23、.- +cosScos-Mg cos2 二SR)+Mg分析与解:设金属圆板下表面的面积为S,贝U S =S/cos 0 ;被圭寸闭气体对圆板下表面的压力为PS ,方向垂直下表面向上。图4例10、图3中竖直圆筒是固定不动的,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4倍,细筒足够长,粗以圆板为研究对象,它受重力Mg大气压力PS、封闭气体的压力 Z=PS、容器右壁的压力N2(注意:容器左壁对圆板无压力 ),如图5所示。因圆板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在竖直方向上 的合力也为零,即N1 cost - Mg - F0S = 0因为 N1 cost - PS所以P = Po些S故应选Do若选A和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则该题的

24、解答非常简单,受力图如 图6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 P=P0 Mg,计算过程非常简单.S活塞A、B被轻刚性细杆连接在一起,可无摩擦移动.A、B勺质量分别为mA例12、如图乙气缸由两个横截面不同的圆筒连接而成.=12kg , mB= 8.0kg,横截面积分别为SA=4.0 x 10-2 m2, Sg= 2.0x 10-2m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封闭在两活塞之间.活塞外侧大 气压强 P0=1.0 x 105Pa.取重力加速(1) 气缸水平放置达到如图 7所示的平衡状态,求气体的压强.(2) 现将气缸竖直放置,达到平衡后如图8所示求此时气体的压强.度 g=10m/s2.分析与解:(1)气缸处于图7

25、位置时,设气缸内气体压强为 P1,对于活塞和杆,据力的平衡条件有:p0SA+p1 SB=p1 SA+p0SB解得p1 = p0= 1.0 x 105Pa(2)气缸处于图8位置时,设气缸内气体压强为P2,对于活塞和杆,据力的平衡条件有:PqSa+( m+mB) g+F2SB=P2SA+PSB解得P2 = Po血 mB)gSa= 1.1 105 Pa.问题9:会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判定热学过程的可能性例13、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 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也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机械能可以全部

26、转化为热量,但热量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D 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热量,热量也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分析与解:根据热传递的规律可知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当外界对系统 做功时,可以使系统从低温物体吸取热量传到高温物体上去,致冷机(如冰箱和空调)就 是这样的装置。但是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选项A错误,B正确。一个运动的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最终停止;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全部转化为 热量。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热量也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如在等温膨胀过程中,系统 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对外界做的功,选项 C错误,D正确。综上所述,该题的正确答案是B、D。例14、关于第二类永动机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没有冷凝器,只有单一的热源,能将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做功,而 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B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能制成;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说明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可能全 部转化为机械能;D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说明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却不可能全 部转化为机械能,同时不引起其他变化。分析与解:根据第二类永动机的定义可 A正确,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是违反第二定律,所以 B选项错误。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在引起其他变化时是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所以 C错误,D选项正确。问题1

28、0:会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求解问题例15、如图9所示,直立容器内部有被隔板隔开的A、B体积相同两部分气体,A的密度小,B的密度大,抽去隔板,加热气体使两部分气体均 匀混合,设在此过程气体吸热Q,气体的内能增加为E ,则()A :一 E=Q ; B =E:Q ;C E Q ;D.无法比较。分析与解:A、B气体开始的合重心在中线下,混合均匀后在中线,所以系统重力势能增大,由能量守恒有,吸收热量一部分增加气体内 能,一部分增加重力势能。所以正确答案是B.例16、如图10所示的A、B是两个管状容器,除了管较粗的部分高低不同之外,其他一切全同。将此两容器抽成真空,再同时分别插入两个水银池中,当 水银柱停

29、止运动时,问二管中水银的温度是否相同?为什么?设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分析与解:不同。A管中水银的温度略高于 B管中水银的温度。两管插入水银池时, 大气压强均为P。,进入管中的水银的体积均为 V ,所以大气压力对两池中水银所做的功相 同,但两装置中水银重力势能的增量不同,所以两者内能改变量也不同。由图可知, 中水银的重力势能较小,所以A管中水银的内能增量较多,其温度应略高。问题11:会求解力热综合问题m的软L在忽略Vi、V2,例17、如图11所示,在质量为 M的细玻璃管中盛有少量乙醚液体,用质量为 木塞将管口封闭。加热玻璃管使软木塞在乙醚蒸气的压力下水平飞出,玻璃管悬于长为 的轻杆上,细杆可绕

30、上端0轴无摩擦转动。欲使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热量损失的条件下,乙醚最少要消耗多少内能?分析与解:设活塞冲开瞬间,软木塞和细玻璃管的速度分别为则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 2-mV1=0,玻璃管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至少要达到最高点,此时速度1 2对玻璃管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v222根据能量守恒得乙醚最少要消耗的内能为:匸 1 x/212 2M (M m)gLEmV1MV222m问题12:会分析求解联系实际的问题二 2MgL。V3=0.图11例18、如图12所示,钢瓶内装有高压氧气。打开阀门氧气迅速从瓶口喷出,当内外 气压相等时立即关闭阀门。过一段时间后再打开阀门,会不会再有氧

31、气逸出?分析与解:第一次打开阀门氧气“迅速”喷出,是一个绝热过程Q=0 ,同时氧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0,图12即关闭阀门时瓶内氧气温度必然低于外界温度,而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过一段时间”经过热交换,钢瓶内氧气的温度又和外界温度相同了,由于体积未变, 所以瓶内氧气压强将增大,即大于大气压,因此再次打开阀门,将会有氧气逸出。例19、如图13为医院为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图中A为输液瓶,B为滴壶,C为进气管,与大气相通。则在输液过程中(瓶A中尚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瓶 A中上方气体的压强随液面的下降而增大;瓶A中液面下降,但A中上方气 体的压强不变;滴壶B中的气体压强随

32、 A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小; 在瓶 中药液输完以前,滴壶 B中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A. B.C.D.分析与解:进气管 C端的压强始终是大气压 Po,设输液瓶 A内的压 强为Pa,可以得到Pa= po-p gh,因此pa将随着h的减小而增大。滴壶 B 的上液面与进气管 C端的高度差不受输液瓶 A内液面变化的影响,因此压强不变。选B。三、警示易错试题典型错误之一:忽视大气压力对系统所做的功。例20、如图14所示,内部横截面积为S的圆筒形绝热容器,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口向上放在硬板上。设活塞质量为m!,现有一质量为 m2的橡O m2图14B皮泥从距活塞上表面高为 hi处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碰到活塞

33、后, 随活塞一起下降的最大距离为 h2,若不计活塞与容器壁的摩擦,求容器 内气体内能的最大变化量是多少?错解:橡皮泥自由下落 hi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碰撞活塞时,动量守恒。橡皮泥和活塞一起下降过程中,由于容器绝热减少的机械 能都通过对气体做功转变成系统的内能。由机械能守恒得:m2ghi1 2m2V2根据动量守恒得:m2V = (g m2)V1所以内能的增量为:分析纠错:只有当物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时,大气压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才为零。由于 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变化通常是可以忽略的,所以当研究对象是固体或液体时,不考虑大气 压力的做功。但气体体积容易发生显著变化,大气压力做功必须考虑。对于本题由于气体

34、体积发生了变化,所以大气压力要对气体做功。正确答案应为:典型错误之二:忽视大气压对弹簧秤示数的影响。图15例21、如图15所示,两根同样的薄壁玻璃管 A、B,管内分别有一 段长为h1、h2的水银柱(h1h2),悬挂在弹簧秤下,开口向下倒插在水银 槽中(管口与水银槽底不接触,且玻璃管中封闭有少量气体),此时两弹 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F1和F2,贝U关于F1、F2的大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 F1=F2; B.若温度升高,但两弹簧秤的读数都不变。C.F1F2 D.若外界大气压强增大,但两弹簧秤的读数都不变。错解:本题容易错选 BC。分析纠错:可以证明:F1=PoS+p h1gS 和 F2=PoS+

35、p h2gS,所以有 F1Q2C. Wi=W2i2、一个带活塞的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若此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大而升高则()图i9图20A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B .压缩气体,其温度必升高C .压缩气体,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不变D .压缩气体,同时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i3、有一段i2cm长汞柱,在均匀玻璃管中封住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如图i9所示。若管中向上将玻璃管放置在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在下滑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压强(设大气压强为 P=76cmHg )为()A. 76cmHgB. 82cmHgC . 88cmHgD . 70cmHg。i4、如图20所示,若在湖水

36、里固定一细长圆管,管下端未触及湖底, 管内有一不漏气的活塞,它的下端位于水面上。活塞的底面积为S=i.0cm2, 质量不计,水面上的大气压强为 P0=i.0氷05Pa,现把活塞缓慢地提高 H=i5m, 则拉力对活塞做的功为 J,大气压力对做的功为 J。15、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另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初速度 V。向木块射来,与木块发生相互作用后,子弹最后停 留在木块中。设此过程中机械能损失的有30%转化为子弹的内能增加,并知道子弹的比热为 C,试求子弹的温度升高At。(参考答案见下期讲座)专题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考点例析如临高考测试参考答案:i. C; 2. A; 3.C;4.B;5.AB;6.BD;7.AD;8.B;9.A;i0.A;Tii. hR; ;i3.F=24N;,大于 340m/s; i5.70 次 / 分。T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