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崇州500KV线路可研报告双回119KM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8061982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1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雅安崇州500KV线路可研报告双回119KM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雅安崇州500KV线路可研报告双回119KM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雅安崇州500KV线路可研报告双回119KM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资源描述:

《雅安崇州500KV线路可研报告双回119K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安崇州500KV线路可研报告双回119KM(6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图号:X228K-A05-01石棉、雅安、崇州50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第五卷 雅安崇州500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塔双回方案)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工业勘察设计院)电力工程设计甲级220029-sj号二五年一月 成都批 准: 詹宗东审 核:任德顺校 核:蒋恩祥范远江杨祈敏王从斌黄祥纹编 写:任德顺廖永昌刘洪刚孟 珊曹立志郝立新石棉、雅安、崇州50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总 目 录第一卷 电力系统 (检索号 50-X219K-A01)第二卷 石棉500千伏变电所新建工程 (检索号 50-X219K-A02)第三卷 石棉雅安500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 (

2、检索号 50-X219K-A03)第四卷 雅安500千伏变电所新建工程 (检索号 59-X228K-A04)第五卷 雅安崇州500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 (检索号 59-X228K-A05)第六卷 崇州500千伏变电所新建工程 (检索号 50-X219K-A06)第七卷 紫华500千伏线路接入崇州变线路工程 (检索号 59-X228K-A07)第八卷 光纤通信工程 (检索号 50-X219K-A08)第九卷 总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检索号 50-X219K-E)雅安崇州500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检索号59-X228K-A05)目 录1 总 述11.1 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11.2

3、建设的必要性11.3 同塔双回路建设的可行性21.4 可研阶段工作概况42 路径方案概况及推荐意见62.1 两端变电所进出线62.2 路径方案及推荐意见72.3 工程地质情况122.4 线路跨越江河情况及水利水电工程162.5 路径协议情况173 设计气象条件183.1 气候特性183.2 设计风速183.3 冰区划分193.4 设计气象条件组合214 电气部分设计大纲234.1 导线234.2 地线294.3 导地线保护294.4 导地线换位及地线运行方式294.5 绝缘配合及绝缘子选择304.6 防雷保护及接地334.7 金具及绝缘子串组装354.8 对地及交叉跨越最小距离364.9 通信

4、保护375 导线排列方式及塔型规划405.1 导线排列方式405.2 塔型规划406 铁塔与基础426.1 铁塔规划426.2 基础规划457 环境保护497.1 路径走廊环境保护497.2 塔基环境保护498 投资估算528.1 主要设备材料公里指标528.2 投资估算53附表:收资单位及联系人员一览表54附件一:成都市建委对路径方案的原则协议56附件二:雅安市建委对路径方案的原则协议57附 图 目 录序号图 名图 号备 注1线路路径图(之一)X228K-A05-021/5万2线路路径图(之二)X228K-A05-031/5万3四川电网2010年规划地理接线图X228K-A05-044崇州变

5、500kV进出线走廊规划图X228K-A05-055直线塔一览图X228K-A05-066转角塔一览图X228K-A05-077基础一览图X228K-A05-088绝缘子串型一览图X228K-A05-099与电信设施相对位置平面示意图X228K-A05-1010送电线路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曲线图X228K-A05-111 总 述1.1 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1.1.1 设计依据(1)四川省电力公司:四川“十五期”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工期计划安排(2003年7月14日)。(2)我公司与建设单位(四川省电力公司)签定的包含本工程的勘测设计合同。1.1.2 设计范围雅安崇州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的设计范围

6、:从雅安500kV变电所出线构架起至崇州500kV变电所进线构架止,全长约2109千米的500kV同塔双回架空线路的本体设计、对邻近通信信号线的危险和干扰影响的计算及保护设计,以及本工程投资估算书的编制。对巡线站、检修站等附属设施,在本工程中仅列入费用。本工程线路配套通信工程使用OPGW,OPGW的架线施工费用列入本工程投资中,OPGW的材料及配套金具费用由西南电力设计院列入光纤通信工程可研投资中。本设计阶段为可行性研究设计。本卷册为雅安崇州500千伏双回线路可研报告。1.1.3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建设年限建设单位:四川省电力公司设计单位: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待定投产时间:

7、计划于2006年建成送电。1.2 建设的必要性雅安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一方面,除瓦斯河、金康河和宝兴河梯级电站需要通过雅安500kV变升压后送出以外,根据雅安地区的水电规划,雅安地区大约还有1500MW左右的水电(主要包括:青衣江干流365MW、宝兴河的西河干流281MW、天全河501MW、荥经河185MW、玉溪河97MW、周公河88MW)需要借助雅安500kV变外送。另一方面,雅安市石棉县境内的南垭河梯级电站、427MW的松林河梯级装机、760MW田湾河梯级电站均规划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陆续建成投产。根据分区平衡计算,三个梯级电站电力的主送方向是成都地区。根据田湾河梯级电站联网系统设计与四

8、川电网“十五”期50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等报告内容,其接入系统推荐方案是在石棉地区建设石棉500kV升压站,汇集三梯级电站电力后以500kV线路经雅安变送电至崇州500kV开关站。因此建设雅安崇州500kV线路既可保证宝兴河和瓦斯沟二期梯级电站以及雅安地区丰富的水电容量的顺利送出,供电可靠性较高,电网运行较经济;又方便了石棉地区田湾河、松林河、南垭河等梯级电站的电力送出。同时该项目已纳入四川电网总体规划。根据四川500kV电网总体规划,2006年左右,四川电网将拟建石棉、雅安500kV变电所接入成都500kV电网,并建设崇州500kV变电所,崇州变电所建成后,紫坪铺至华阳的500kV

9、线路开断进崇州500kV变电所。鉴于本线路所经地区的线路走廊情况,本工程按同塔双回线路进行设计。四川电网2010年规划地理接线图见图X228K-A05-04。1.3 同塔双回路建设的可行性根据系统规划,康定方向、泸定方向及雅安变共有6回500千伏线路向崇州500千伏变电所汇集,这些线路都必须沿芦山正西山大邑走线,该通道内目前已有3回220kV线路,线路走廊资源十分紧张。为节约走廊资源,统一路径走廊规划,采用同塔双回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需研究采用同塔双回路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性。1.3.1 同塔双回路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国内、国外已投运的多条500千伏线路表明,500千伏线路采用同塔双

10、回路在技术上是可行性的。虽然同塔双回500千伏输电线路的塔高较单回路500千伏线路有明显的增加,雷击塔顶时,沿铁塔传播至接地装置所引起的反射波返回到塔顶或上横担所需的时间相对延长,电位升高值较大,容易形成绝缘子串的闪络。本工程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塔型结构和加强绝缘,能够解决上述问题。a) 同塔双回路由于塔高增加较多,遭受雷电的几率增大。根据500千伏线路的运行经验,绕击是造成线路雷击跳闸的重要因素。减小绕击的主要措施是减小避雷线的保护角,本工程结合国内外的设计运行经验,拟采用双回路鼓型塔,主要塔型的最大保护角不大于3度,根据计算,采用此布置的铁塔,其绕击率与单回路铁塔相当。b) 为了提高同塔双回线

11、路的耐雷水平,本工程在满足工频电压下防污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加强线路绝缘,并采用单片结构高度较大的绝缘子,提高耐雷水平。同时降低接地电阻,对于部分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塔位,可以采用降阻剂或埋设接地模块等方式来降低接地电阻。c) 双回路存在两回同时跳闸的可能性。为了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应尽量减少双回路同时跳闸率。根据国内外同塔双回路的运行经验,由于线路普遍采用平衡高绝缘及双回路逆相序布置等措施,既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又使两回路同时雷击跳闸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根据计算,其双回路的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与单回路水平相当,同时跳闸率也较低。本工程在轻冰区段采用同塔双回路(重冰区段采用两个单回路)。根

12、据沿线调查了解,该区域内高压输电线路较多,没发生过倒塔、断线事故。因此双回路出现倒塔事故的几率很小。从我公司参与设计的自蓉500千伏线路多年的运行情况看,运行情况良好,未发生过重大的事故,且运行维护工作量小。1.3.2 同塔双回路建设的经济性根据国外、国内情况,在线路走廊拥挤地带,宜采用多回路建设。同塔双回路的走廊宽度与一个单回路相当,同塔双回路架设可减少一个走廊,在环境保护和线路走廊赔偿费用上较有优势。我国线路建设并不征用线路走廊通道,而仅征用塔基占地,因此在占用土地赔偿方面优势并不明显,但在减少林木砍伐、房屋拆迁及青苗赔偿方面比两个单回路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双回路铁塔负荷重,基础根开比单回

13、路大50左右。从国内已建的500千伏同塔双回路的投资分析,同塔双回路在线路本体投资上与两个单回路相比稍有增加。按限额设计指标进行对比,一个500千伏双回路的铁塔及基础的材料耗量均大于两个单回路,其中铁塔钢材增加约22,基础钢材相当,基础混凝土增加17。从线路走廊费用来看,500千伏线路走廊费用大致为1024万元/km,平均为16万元/km,本工程采用同塔双回路建设能明显降低走廊清理费用,从而降低工程总投资约3%。从保护生态环境和降低工程投资两方面出发,在超高压线路建设时,采用同塔双回路是缓解通道拥挤的有效途径。本工程途经天全县、芦山县、邛崃市、大邑县、崇州市行政区域,前段山势陡峻,森林茂盛,后

14、段人口稠密,房屋密集。为减小线路走廊宽度,减少沿线林木砍伐量和房屋拆迁量,保护沿线生态环境,本工程轻冰区推荐采用同塔双回路架设。1.4 可研阶段工作概况我公司在接受雅安崇州50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可研设计任务后,根据建设单位(四川省电力公司)的要求,即开展了路径方案选择的前期工作,并组织各有关专业到相关部门进行了全面的收资工作,对路径大方案区域内的现场情况进行了踏勘及调查,向沿线经过的所有市、县行政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征求对拟订的路径方案的意见,并根据反馈的意见对路径方案进行了修正,取得了所有上述单位的原则路径协议。随后对路径方案涉及的重要跨越(跨220kV电力线等)地段,作了方案比选并部分进行了实

15、测,保证了路径方案的可实施性。最后根据现场的收资、踏勘以及协议情况,在1/5万地形图上对全线路径作了进一步的优化,由此提出可研阶段路径方案及推荐路径方案,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2 路径方案概况及推荐意见2.1 两端变电所进出线1)雅安500kV变电所出线雅安500kV变电所推荐所址位于雅安市城区西偏北方向,与雅安市城区的直线距离约14km,地处天全县城区东南方向约9km的天全县始阳镇光荣村2、3组。其500kV出线间隔最终为10回,向北偏东方向出线5回,向南偏西方向出线5回。根据系统规划,500kV为本期4回,预留6回。该500kV变电所所址与本线路工程同步进行可研设计,出线布置方案如下图所示:

16、本工程两回线向北出线,占用由东向西第二、三间隔出线,出线终端塔采用双回路终端塔,场地能满足本工程出线要求。2)崇州500kV变电所进线崇州500kV变电所位于崇州市东关场东北侧约2.0km的大雨村,系西南电力设计院设计,目前正在作可研。其500kV出线间隔规划10回,南侧6回,北侧4回,南侧6个间隔从东到西依次为华阳(一)、华阳(二)、雅安(一)、雅安(二)、预留(康定方向)、预留(康定方向)。根据路径通道情况,本工程进雅安(一)、雅安(二)间隔,出线终端塔采用双回路终端塔。变电所布置如下图所示:2.2 路径方案及推荐意见2.2.1 路径方案选择原则确定本工程路径方案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1

17、)在两端变电所进出线范围要考虑线路走廊统一规划。2)避开场、镇和规划区,满足市、区、县的规划要求。3)尽量靠近现有公路,充分利用各乡村公路以方便施工运行。4)尽量缩短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5)尽可能避让级通信线、无线电设施以及电台。6)尽可能避让采矿、采空区。7)减少交叉跨越已建送电线路,尤其是减少交叉跨越220kV电压等级送电线路,以方便施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停电损失。8)尽可能避让大的森林区和风景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林木砍伐,降低本工程造价。9)尽量避让大的成片房屋。除上述之外,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跨江(河)方案等因素对送电线路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后选择

18、出最佳路径方案。2.2.2 路径方案比较根据上述路径方案拟定原则,结合现场勘察、收资及协议要求,本工程线路经分析比较后拟定了南、北两个路径方案,概况如下:1)北方案线路从雅安500千伏变电所出线后右转上一碗水,在月塔头跨过芦山河后,跨铜头雨城110千伏线路至杨家岗左转,经凤禾、余家坎、升隆、铜鼓庙、任家岗至大岩下右转,平行冷竹关临邛220千伏线路并在其南侧走线,翻正西山,经武家山北侧、灯盏窝、在大窖左转,跨过冷竹关临邛、小关子临邛、硗碛隆兴三条220千伏线路后右转,又依次经高何镇、何场、火井镇、油榨,跨宝珠山邛崃110千伏线路后至水口镇右转,走大同的东南面及西江的西北面,跨出江河半边街河段进入

19、大邑境内,走高堂寺西北侧跨过栗子坪电站子龙庙110千伏线路、在悦来镇东面两千米处跨越斜江河倒马坎河段,经匡家沟、里仁场,最后进入崇州500千伏变电所。本方案总体上沿西南东北方向走线,线路全长约109km,曲折系数1.092。途经雅安市所属的天全县、芦山县及成都市所属的邛崃市、大邑县、崇州市行政区域。沿线可利用的主要公路除飞仙关镇芦山县、芦山县高何镇邛崃市等县级公路外,在本线路附近还有较多的乡村公路与本线路平行或交叉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沿线地形条件较好,除雅安变出线段及翻正西山段有部分高山大岭外,其余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地形。沿线未穿越大的森林保护区,但线路经过地段多数为退耕还林区,丘坡地

20、带以及房前屋后的树、竹较多。正西山至水口一带植被十分发育。北方案所经山区地形最高点海拔1530米(正西山),基本无重冰区。北方案不影响沿线乡镇及工业规划。北方案在月塔头跨芦山河,跨越段下游已规划飞仙关堤坝式中型水电站(255MW),该电站正常蓄水位625m,对跨河塔位无影响。2)南方案线路从雅安500千伏变电所出线后右转至溪后头跨芦山河,经许家山,从九岭岩与园光山之间翻越罗绳岗山脉南段(碧峰峡风景区南侧),于太平镇北跨陇西河,在金鸡关跨成雅高速公路,经名山境内的城西镇、新店东南,在周山再跨成雅高速公路,走百丈镇东南、黑竹镇西北进入邛崃境内;又依次经甘溪镇、大唐镇西北、卧龙东南,于宝林镇的东南面

21、2km处跨南河至靠江村,从前进镇东南左转入大邑境内;又经高山、苏场西面,于龚堰沱跨斜江河、从八角庙跨干溪河入崇州境内,再东经崇德、西过王场,平行华阳崇州500千伏线路进入崇州500千伏变电所;本方案总体上先沿西东方向走线,在名山城南镇左转成沿西南东北方向走线,线路全长约118km,曲折系数1.182。途经雅安市所属的天全县、雨城区、名山县及成都市所属的邛崃市、大邑县、崇州市行政区域。沿线可利用的主要公路有天全雅安邛崃大邑国道及雅安上里县级公路,除飞仙关太平段因翻越罗绳岗山脉交通条件较差外,其余地段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沿线除翻越罗绳岗山脉段有部分高山大岭和山地外,其余大部分为丘陵地形,地形条件较好

22、。沿线未穿越大的森林保护区,但线路经过地段多数为退耕还林区,丘坡地带以及房前屋后的树、竹较多。飞仙关至金鸡关一带植被十分发育。南方案所经山区地形最高点海拔1700米(罗绳岗山脉),有30mm重冰区。线路已避开邛崃市城镇规划。南方案在溪后头跨芦山河,跨越段下游已规划飞仙关堤坝式中型水电站(255MW),该电站正常蓄水位625m,对跨河塔位选择有一定影响。3)路径方案比较序号路径方案比较内容北方案南方案1线路长度(km)1091182曲 折系 数1.0921.1823地形地貌以大同为界,西南侧的雅安变大同一段为溶蚀峡谷和脊状中山地貌,高程在700-1530米,该段在中部正西山处最高为1530米,东

23、西两侧逐渐降低。大同崇州变一段为侵蚀构造的缓坡带状单斜低山和深切割丘陵地貌,高程在540-700米,植被较发育。雅安变太平一段为溶蚀峡谷和脊状中山地貌,高程在800-1700米;太平新店一段为侵蚀构造的缓坡带状单斜低山,山顶宽缓,多呈椭圆状、馒头状,山脊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植被较发育;新店银屏一段为冰水堆积、冲洪积扇状平原以及冰碛高阶地地貌。4地形高山10km,占9.2%14.5km,占12.3%山地44km,占40.3%12km,占10.2%丘陵55km,占50.5%60km,占50.8%平地031.5km,占26.7%5海拔高程(m)540153053017006气 象条 件1.全线设计冰

24、厚5mm、10mm、翻正西山个别塔位按20mm校核。2.最大设计风速:30m/s。1.全线设计冰厚5mm、10mm、20mm(3.5km)、30mm(2km)。2.最大设计风速:30m/s。7交通运输条 件沿线可利用的主要公路除飞仙关镇芦山县、芦山县高何镇邛崃市等县级公路外,在本线路附近还有较多的乡村公路与本线路平行或交叉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沿线可利用的主要公路有天全雅安邛崃大邑国道及雅安上里县级公路,除飞仙关太平段因翻越罗绳岗山脉交通条件较差外,其余地段交通运输条件较好。8沿线地质情 况 沿线无影响线路路径方案成立的地质构造问题,区域稳定性好,无不良地质现象,无采空及压矿。沿线无影响

25、线路路径方案成立的地质构造问题,区域稳定性好,无不良地质现象,无采空及压矿。9对沿线通信设施的影响对沿线通信线无危险和干扰影响。对沿线通信线无危险和干扰影响。10跨河情况沿线洪灾主要分布在芦山河、玉溪河、火井河、出江河、斜江河、干溪河等跨越河流临河沿岸低洼地带,本方案跨河段塔位均有地形利用,基本不受其洪水影响。各河段均不通航。沿线洪灾主要分布在宝兴河、陇西河、临溪河、名山河、南河、斜江河、干溪河各跨越或经过河流临河沿岸低洼地带。平原河流跨越段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涝灾害影响,因内涝、积水持续时间短,线路受其影响甚微。11重要交叉跨越220kV电力线:3次110kV电力线:7次35kV电力线:9次22

26、0kV电力线:2次110kV电力线:7次35kV电力线:17次高速公路:3次12人力运距1.25km1.09km13汽车运距30km30km14协议情况已取得所有市、县建设局规划部门的同意。该方案对雅安市及邛崃市城市规划影响较大,上述两市均建议走北方案。4)路径方案比较及推荐意见分析比较上述南、北两个路径方案,两方案均适宜于走线,主要差异在于北方案路径比南方案短9km,参考限额设计指标进行投资估算,北方案比南方案节约3500万元,且北方案距沿线较繁华的城镇更远,对城镇发展更为有利,因此沿线市、县建设规划部门均同意北方案,而南方案因距雅安市及邛崃市城区较近,不利于城市未来发展,故雅安市及邛崃市规

27、划局建议采用北方案。在交通条件方面,南北两方案总体均较好,但南方案出线段约15km因翻罗绳岗山脉,海拔较高,地形起伏大,该段交通运输条件较北方案差,南方案其余地段交通运输优于北方案。在地形方面,南北方案均较好,均适宜走线,但北方案山势相对低一些。在气象条件方面,北方案线路所经海拔最高点为1530米(两侧高程迅速降低),而南方案所经海拔最高点在1700米以上,要穿越2030mm重冰区约5.5km。在房屋拆迁方面,因南方案要经过人口密度大、房屋非常密集的平地及浅丘区域,故北方案房屋拆迁少于南方案。在交叉跨越方面,北方案需多跨220kV线路1次,南方案多跨高速公路3次,其余方面南、北方案无显著差异。

28、综上比较,北方案路径比南方案短9km,且北方案基本避开了重冰区,有利于线路的安全运行,北方案距较繁华的城镇较远,对沿线乡镇及工业规划也基本无影响,已取得所经市县建设规划部门的同意。 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北方案相对更优,故本工程线路推荐北方案路径,推荐路径长109km。2.3 工程地质情况2.3.1 地形地貌线路区域上处于四川盆地向川藏高原过渡的龙门山构造带中南段,走线大致呈由西南向北东,所经地貌单元较多、特征变化大,地势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北方案线路所经地段地貌主要表现为:以大同为界,西南侧的雅安变电所大同一段为溶蚀峡谷和脊状中山地貌,高程在700-1530米,该段在中部正西山处最高为1530米,

29、东西两侧逐渐降低。该地貌由侏罗系、白垩系地层组成,山脊延伸方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区域内的地表分水岭多分布于本段,沟谷纵横,坡陡谷窄,在火井一带表现为不对称山间宽谷。溶蚀残山和串珠状落水洞相间发育,植被十分发育。东北侧的大同崇州变电所一段为侵蚀构造的缓坡带状单斜低山和深切割丘陵地貌,高程在540-700米,植被较发育。南方案线路所经地段地貌主要表现为:雅安变电所太平一段为溶蚀峡谷和脊状中山地貌,高程在800-1700米;太平新店一段为侵蚀构造的缓坡带状单斜低山,高程在630-780米,相对高差50-150米,山顶宽缓,多呈椭圆状、馒头状,山脊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植被较发育;新店银屏一段为冰水堆

30、积、冲洪积扇状平原以及冰碛高阶地地貌,高程在510-730米;在崇州变进线段(银屏崇州变)5km为深切割丘陵地貌,高程在530-650米。2.3.2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1) 区域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线路地处龙门山构造带和四川断陷盆地两大构造区,以天台山为界,以西属龙门山构造带,以东属四川断陷盆地。线路西段处于北东向龙门山构造带的中南段,断层、褶皱发育,北方案线路在高何和水口附近与北东向的盐井溪断层和水口场断层呈20-40度左右斜交,南方案线路在多营以北约5km的王家山附近与北东向的新开店和大石板冲断层呈60-80度左右斜交。上述断裂均为非活动性断裂,断面宽100-300米,且表现为

31、沟谷地貌,因此对线路塔位基本无影响。线路东段处于四川断陷盆地,褶皱和断裂为第四系地层所掩盖,构造不发育。2) 地震动参数根据1:20万区域地质资料及路径所经各县县志,线路区域内地震活动大多发生于少数几处北东向的断裂,少数至今仍在继续活动,但地震震级都在5级以下。新构造运动在线路西段表现为强烈的上升,形成现在的山岳地貌,线路东段为新生代的四川断陷盆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线路区域内地震动参数划分如下:线 路方 案线路路径所经地段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地震基本烈 度(度)北方案雅安变-芦山寨子顶0.450.15芦山寨子顶-崇州变0.450

32、.10南方案雅安变-王家山0.450.15王家山-崇州变0.450.102.3.3 地层岩性线路经过区主要出露有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地层,岩性主要表现为砂岩、泥岩、砾岩、灰质角砾岩及少许的泥灰岩,部分地段地层中含灰质较多,常见有岩溶现象;在南方案的成都平原和高阶地地段分布第四系的冲洪积和冰水堆积地层。2.3.4 地下水条件北方案线路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埋藏较深,水量亦较少,受构造及岩性控制,一般以泉的方式出露于谷底、边坡坡脚等基岩裂隙发育带,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向沟底及河谷排泄。线路南方案在成都平原和阶地地段,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流补给,向低洼地段

33、及河流下游排泄,地下水埋深浅,水量较丰富,对线路杆塔基坑开挖有一定影响。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线路路径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镁型,矿化度低,小于0.5克/升,对混凝土无腐蚀性。2.3.5 沿线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对线路所经的天全、芦山、邛崃、大邑、崇州以及南方案所经的雅安雨城区和名山县等县市国土、公安、地震、天然气开采等部门的收资和了解(收资单位见附表),并结合现场踏勘和调查访问,基本掌握线路沿线影响线路路径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分别叙述如下:2.3.5.1 地下矿藏及天然气线路沿线及附近有几处露天开采泥岩的小砖厂和人工采石场,取土和采石范围有限,对线路路径方案影响较小,施工图选线时注意

34、避让即可。线路仅在南方案的太平附近的何家山地下分布有石膏矿,但未开采;其余地段无地下矿藏分布和开采,所有煤矿、石膏矿和芒硝矿开采区均距线路较远。邛崃和大邑境内的天然气井主要分布于平落、道佐和下坝一带,距线路均较远,且采气深度多在2500米以上,可不考虑其采空和压矿影响,对个别可能处于线路附近的气井均能避让。2.3.5.2 不良地质作用线路在山区走线,沟谷纵横,植被发育,崩塌、泥石流少有发生,滑坡为主要遇到的不良地质作用,其多发于公路上方和沟谷两侧斜坡,规模较小,在路径选择时应注意避让,保证线路安全。另线路西段岩溶地貌明显,但受岩性(主要为砂岩、泥岩和砾岩)、新构造运动和地下水等的限制,岩溶发育

35、有限,岩溶地貌主要表现为溶蚀残峰,据踏勘和调查,无岩溶塌陷发生,且已有两条220kv线在该地段走线,运行良好,线路可以走线。2.3.5.3 炸药库和地震观测台线路仅在芦山县城附近的杨家坝处有一储量20吨的炸药库距线路较近,路径选择时应注意避让。其余炸药库和炸药厂距线路均在4km以上,对线路无影响。目前四川地震局正在全省范围内布置数字地震遥测台,现正在规划选点阶段,通过收资了解,北方案在大邑高堂寺附近有一处已建成使用的数字地震遥测台距线路较近,线路需调整避开;南方案线路经过区在飞仙关附近待建一数字地震遥测台(不一定能建),初步设计阶段对该规划观测点再作进一步调查,注意避让。其余已建和待建的观测点

36、均距线路较远。2.3.5.4 跨越点工程地质条件线路北方案在高兴场附近相继跨越冷竹关临邛、小关子临邛和硗碛隆兴三条220kV线路,南方案来回两次跨越成雅高速公路,一次跨成温邛高速公路,所有跨越点塔位地形地质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作用,跨越方案成立。2.3.6 结论及建议1) 线路两路径方案沿线无影响线路路径方案成立的地质构造问题,区域稳定性好,地形地质条件较好,均可建设500千伏线路,推荐北方案为线路路径方案。2) 线路两路径方案沿线崩塌、泥石流少有发生,也无岩溶塌陷不良地质作用发生,滑坡为主要遇到的不良地质作用,其多发于公路上方和沟谷两侧斜坡,规模较小,线路可以避让,线路路径方案成立。3) 线

37、路两路径方案均无地下矿藏开采,泥岩砖厂和砂岩采石场以及天然气井对线路影响较小,线路路径方案成立。4) 线路北方案路径附近各有一处炸药库和地震观测台距线路较近,线路应注意调整和避让,其余炸药库和地震观测台距线路均较远,线路路径方案可行。2.4 线路跨越江河情况及水利水电工程本工程沿线跨越河流皆属岷江水系,从雅安至崇州线路通道南、北方案跨越的河流有:芦山河、陇西河、临溪河、名山河、火井河、南河、出江河、斜江河、干溪河等岷江一、二、三级支流,以上各河都属非通航河流。北方案沿线洪灾主要分布在芦山河、火井河、出江河、斜江河、干溪河各跨越河流临河沿岸低洼地带,本方案跨河段若合理利用地形后,基本不受其洪水影

38、响,除此之外线路通道都处在远高于相应段河(沟)最高洪水位的地带,不受其洪水影响。北方案沿线线路通道附近(河沟上、下游)已建的水库皆为小型水库,主要集中在邛崃、大邑境内丘陵地区,通过路径优化和合理利用地形可不受水库库区或溃坝洪水影响;同时,北方案在正西山靖口至高兴场段火井河右岸坡海拔790810m地带有玉溪河引水工程干支渠,线路通道要避免对其影响,与渠道外侧保持横向20m以上的间距。南方案沿线洪灾主要分布在芦山河、陇西河、临溪河、名山河、南河、斜江河、干溪河各跨越或经过河流临河沿岸低洼地带,线路通道山区、丘陵跨河段都处在高于相应段河(沟)最高洪水位的地带,不受其洪水影响,平原河流跨越段不同程度地

39、受到洪涝灾害影响,此外本方案涝灾主要分布在在邛崃前进镇至崇州东关镇之间的平原河网化地区,该段普遍存在区间流域内大或特大暴雨过后因渠系过水能力有限或排水不畅形成的内涝和田间积水现象,这种内涝、积水持续时间短,线路受其影响甚微。2.5 路径协议情况本工程路径方案途经雅安市所属的天全县、芦山县、雨城区、名山县及成都市所属的邛崃市、大邑县、崇州市行政区域。在可研阶段已和上述市、县规划部门接洽,取得了有关原则路径协议。详见附件。3 设计气象条件3.1 气候特性本工程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表现为春早秋凉、春秋短、秋多绵雨;夏冬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

40、少、无霜期长、局部山区立体气候突出等特征。本工程区域及沿线有雅安市、天全、芦山、名山、邛崃、大邑、崇州参证气象站和天台山自动气象哨,各站与线路相应段直距一般在115km范围,平原及丘陵段线路与相应参证气象站之间无大的地形障碍、参证气象站资料的代表性较好,可为本工程相应段直接使用;山区段的部分气象要素在后续阶段需根据天台山自动气象哨短期资料和线路通道微地理条件进行修正。本次可研阶段在当地电力和有关部门以及沿线微地形突出地段进行了大风、冰雪、雷电等特殊气象要素调查,并从有关资料上考证了区域内历史上的灾害性天气资料,综合分析确定设计气象条件取值。3.2 设计风速根据区域及沿线风灾的史料考证和风灾破坏

41、程度定性分析,区域最大风力等级在810级之间,相当风速17.228.4m/s。本工程区域内已建成多条各等级线路,其中110千伏及220千伏线路,在山区及河流大跨距段设计风速采用30m/s,丘陵、平原段采用25 m/s,运行时间长短不一,据调查未发生风灾事故。根据区域各参证气象站长系列大风观测资料初步分析计算:30年一遇离地20m高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如下:表3-2 有关气象站的最大风速成果参证气象站30年一遇离地20m高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m/s)资料年限雅 安 市21.91952-1992天 全16.51960-1997芦 山26.51959-1990名 山23.31960-1992蒲 江

42、20.61960-1992邛 崃18.71981-2001大 邑18.81959-2002崇 州24.41960-2002综合沿线大风调查、史料考证、区域已建线路设计、运行调查资料和山区典型微地理条件初步分析,并遵循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中有关规定的要求,本工程全线最大设计风速取30m/s。3.3 冰区划分经调查判断沿线覆冰类型有雨凇、混合凇、雾凇、湿雪、霜。区域内覆冰调查情况如下: 通过对北方案山区段线路通道附近区域树枝覆冰调查获知,每年冬季,沿线山坡树枝上随海拔高度变化有不同程度的覆冰(树挂)现象发生,河谷地带树挂现象仅发生在冰雪较重稀遇年份;

43、沿线覆冰期风速受微地形影响突出地带与一般地形处的树枝覆冰差异较大;从实地调查和参证气象站降(积)雪资料考证,近五十年来出现过2次冬季(1967-1968、1976-1977)冰雪较重年份(连续降雪及树枝覆冰达10天以上,当时成片的树枝、竹子被覆冰压(折)断),根据调查的树枝覆冰类型和特性分析估算,正西山以东水口灯盏窝、正西山以西雅安变龙门海拔8001000m地带,离地20m高30年一遇的标准冰厚在510mm之间。 据当地通信部门人员介绍,四川省雅安长途通信传输局及其天全分局所管辖的长途通信线主要分布在境内国道两侧,除翻泥巴山、二郎山段外,与本工程线路通道相应区域通信线都在海拔800m以下的河谷

44、走线,该段无通信线覆冰现象发生。据雅安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芦山分公司线路供电部门的技术领导介绍和对相关线路设计资料查证,本工程线路南北方案山区段相邻120km的区域内已建成35kV220kV电力线路,都是在1996年农网改造后陆续建成投运,根据线路所在位置不同,在海拔1200m1600m范围一般按10mm覆冰设计、设计风速2530m/s,1200m以下为5mm(或0mm)冰区设计;已建冷竹关临邛、小关子临邛220kV线路正西山高何段与本工程北方案相邻,翻正西山按10 mm冰区设计。本工程冰区划分的依据为: 区域覆冰成因及冬季参证站气象条件的宏观定性分析; 沿线山区典型地带覆冰初步调查分析计算成果

45、; 沿线地形条件、海拔、植被及微地形特殊地段的判断分类; 工程沿线南北区域内已建线路设计及运行后的覆冰情况调研资料; 区域内已建线路冰害事故分析计算数据及特大冰雪灾害的史料考证情况; 从影响设计冰厚的设计标准角度分析:500kV线路与220 kV、110kV主要差异体现在设计重现期、导线离地高度、导线截面不同等方面,经分析估算在导线截面相同情况下,同一地点(微地形突出处例外)500 kV线路比220 kV、110kV设计冰厚可增大约23%; 从已建线路投运时间及覆冰稀遇程度分析:可参照的已建线路运行时间较短不足10年;从气象资料看,近二十年北方案条带区域还未发生过类似1967-1968、197

46、6-1977冬季连续降雪及树枝覆冰达10天以上的稀遇冰雪天气;与已建线路相互关系分析:本工程北方案翻正西山线路通道都高于已建和在建的相邻线路,南方案翻罗绳岗山脉南段分水岭海拔高度、微地形与大多数已建相邻线路差异明显,但与七(盘)宝(兴)110kV线路相应段下垫面地形条件、海拔高度、覆冰形成条件十分相似,相距10km。综上,本线路冰区初步划分如下:表3-3-1 雅(安)崇 (州)北方案沿线冰区划分编号线路所在地具体地段海拔高度(m)设计冰厚(mm)冰区长度(km)天全芦山雅安变正西山西坡大岩下75013501034.5芦山邛崃大岩下分水岭东坡小漩头1350(西)15301300(东)约201.5

47、邛崃小漩头高兴场13001100(东)109.5邛崃大邑崇州高兴场崇州变1100540(东)563.5备注油榨罗河坝段走线尽可能沿山坡避开上微地形突出的山顶(海拔850m)。表3-3-2 雅(安)崇 (州)南方案沿线冰区划分编号线路所在地具体地段海拔高度(m)设计冰厚(mm)冰区长度(km)天全芦山雅安雅安变许家山7501350107.0雅安雨城区许家山大土湾东1km13501600202雅安雨城区大土湾东1km罗绳岗山脉南段分水岭东坡160017001550302雅安雨城区东坡陈家坪15501250(东)201.5雅安雨城区名山陈家坪杨家沟1250850(东)108.5名山大邑崇州杨家沟崇州

48、变850以下597建议海拔16001700m分水岭两侧档距尽量保持均匀、不宜过大。本工程推荐北方案路径,线路翻正西山(区段长约1.5km),所经海拔最高点为1530米,山脊两侧高程迅速降低,该段是否划分20mm冰区段以及各冰区分界点具体位置,初步设计阶段再作进一步论证后确定。3.4 设计气象条件组合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有关规程要求,本工程推荐路径方案设计气象条件组合见表3.4。表3.4 全线设计气象条件组合表项 目气温()风速(m/s)冰厚(mm)最高气温4000最低气温5mm冰区-500其它冰区-1000平均气温轻冰区1500重冰区1000设计覆冰轻冰区-5105-51010重冰区-51520

49、最大风速10300外过电压15100内过电压15150安装情况0100覆冰比重0.9g/cm3年平均雷电日404 电气部分设计大纲4.1 导线4.1.1 导线截面及相分裂导线结构根据系统规划,本工程导线截面为:4630mm2。630mm2导线属于大截面导线,以前应用较少,近几年在其它省的少数工程中有应用,在此有必要对子导线分裂数选择进行简要说明。在已建的华东、广东及三峡送出等工程中经论证后均采用4630mm2导线而未采用相近输送容量的3800mm2或6400mm2,主要理由如下:(1)采用4分裂结构有丰富的设计、金具制造、施工放线及运行维护经验。(2)630mm2导线在220kV线路已有使用,

50、导线制造已有经验。(3)采用4630mm2导线,施工放线可采用现有的牵张机械,用1牵二的两次放线方法。综上,本工程采用设计、制造、施工、运行已较成熟的4分裂导线结构,四根子导线呈正方形排列。4.1.2 导线型号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由于采用分裂导线,导线在工程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因而合理地选择导线对降低工程投资及安全运行意义重大。(1)选择导线的基本原则1)导线标准1983年我国参照IEC标准制定了GB117983钢芯铝绞线标准。这个标准规定钢丝不允许接头,铝丝具有导电率高、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及表面硬度高等优点,这对于提高导线的抗冰能力及降低线路能量损耗是有利的,已在国内各电压等级线路中

51、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9年12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GB/T1179-1999圆线同芯绞架空导线国家标准,该标准于2000年8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等效采用最新IEC61089:1991圆线同芯绞架空导线及其修改件1(1997)标准,是国际上通行的导线技术标准。但目前生产厂家还较少实际生产该标准的导线,在国内运行经验少,考虑到500kV线路的重要性,本工程采用GB117983标准钢芯铝绞线中的结构形式,导线的制造和检验等按GB/T1179-1999标准执行。2)导线机械强度按照设计规程,导线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2.5,平均运行应力不大于导线破坏应力的25;对大高差档,悬挂点的安全系数不应小

52、于2.25。此外,在验算情况下导线弧垂最低点的应力不应大于导线破坏应力的60。3)电晕特性本工程海拔高程在540m1530m(海拔超过1000m的区段长约23km )。按设计规程(DL/T 5092-1999)之说明,在海拔不超过1000m地区的500kV线路,可不验算电晕的导线最小外径为421.6mm。一般采用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Em与全面临界电晕电场强度Eo的比值(即Em/Eo)来校验导线的电晕情况。从国内外的设计、运行经验看,如果所选导线在晴天,其Em/Eo0.9,可认为这条线路的电晕特性是可以接受的。电晕损耗与导线直径、布置、气象条件等有关,但它仅作为一种能量损耗在导线选型的经济比较中

53、加以考虑,一般全年电晕损耗数值比电阻损耗约小一个数量级。电晕可听噪音我国目前还未有规定标准,以往设计线路按60dB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500kV线路均能满足要求。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规定的线路附近无线电干扰水平的标准是:无雨、无雪、无雾天气,频率0.5MHZ,距边线投影距离20m处无线电干扰水平不得超过55dB。(2)导线选择本工程的地形较好,邻近的110、220kV线路均选用轻型钢芯铝绞线(如LGJ-400/35等型号),运行情况良好。从全国情况来看,与本工程条件相似的江苏、浙江、广东500kV线路设计均采用4LGJ-630/45钢芯铝绞线,

54、三峡送出工程因位于高山地区而采用4LGJ-630/55。本工程在GB117983标准中选取LGJ-630/45、LGJ-630/55、LGJ-630/80三种导线组成四分裂结构进行机械及电气性能比较,其结果见表4.1.2-3所示。未比较铝包钢芯铝绞线及铝合金导线是考虑到这些导线价格较高、工程实际运行经验相对较少等原因。从计算比较表可得出如下结论:1)本工程为5mm10mm轻冰区,全线所经地形大部分为丘陵和一般山地,地形条件好,LGJ63045、LGJ-630/55、LGJ-630/80三种导线各种机械、电气性能均满足本工程的要求。2)LGJ-630/80比LGJ63045、LGJ-630/55

55、的水平荷载、垂直荷载、线条张力增大较多,致使铁塔重量增加,且其导线耗量较大,综合费用比使用LGJ63045、LGJ-630/55高很多。且LGJ-630/80铝钢比数值小,在同样的安全系数下其铝部应力较大,故LGJ-630/80的耐振疲劳特性不如LGJ63045、LGJ-630/55好。综合上述因素,本工程不使用LGJ-630/80。3)使用LGJ63045比使用LGJ-630/55可以节省导线389.8吨,节省导线投资约527.6 万元。4)LGJ-630/45比LGJ63055的水平荷载、垂直荷载、线条张力小,致使直线塔、耐张塔的单重有一定的降低。在400米600米档距范围,LGJ-630

56、/45比LGJ63055弧垂大0.330.75米,综合考虑铁塔单重及因弧垂差异引起的铁塔高度变化因素,使用LGJ-630/45比LGJ63055共可节约铁塔投资约231.75万元。5)综合导线、铁塔费用,使用LGJ-630/45比LGJ63055共节约投资约759.35万元。6)在复冰过载能力方面,使用LGJ-630/45、LGJ63055均满足使用要求。综上,本工程采用LGJ-630/45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性优势,且该种导线也在其它类似地区应用较多,故本工程5mm、10mm冰区段均推荐使用LGJ-630/45导线。翻越正西山段可采用LGJ-630/55,在初设阶段作进一步论证。本工程跨越较大的

57、河流有芦山河、火井河、出江河、斜江河等,均为不通航河流,跨越档距不超过800米,采用LGJ-630/45导线满足各项技术要求,需要的铁塔高度均不太高,故跨河仍采用LGJ-630/45型导线。(3)相分裂导线间距相分裂导线分裂间距的确定主要考虑导线表面电位梯度、次档距振荡等因素,主要决定于次档距振荡因素。按国内外有关资料,为避免次档距振荡,分裂间距D与子导线直径d的比值D/d不应小于1213。目前国内4630截面的500kV线路分裂间距主要采用500mm,本工程轻冰区段使用LGJ-630/45导线,采用500mm分裂间距时D/d为14.88,根据有关资料及运行经验,不会发生次档距振荡,具体设计时

58、还要选用性能优良的阻尼型间隔棒, 间隔棒安装距离应优化布置。表4.1.2-3 导 线 选 择 比 较 表导 线 型 号项 目4LGJ630/454LGJ630/554LGJ630/80备 注结构(根数直径)铝45/4.2048/4.1254/3.87钢7/2.807/3.2019/2.32计算截面(mm2)铝623.45639.92635.19钢43.1056.3080.32总 计666.55692.22715.51外径(mm)33.6034.3234.82铝钢比14.4611.377.91计算重量(kg/m)2.0602.2092.388计算拉断力(N)41487000.9541644000

59、.9541929000.95设计安全系数2.52.52.5最大使用应力(MPa)84.7790.25102.45平均运行应力与破坏应力之比25%25%25%配合耐张绝缘子串2420kN,或3300 kN2420kN,或3300 kN 3300 kN过载能力(最低点达60瞬时破坏应力时的计算冰厚,mm)L0=400m22.8624.1826.94设计复冰,5 mm,V=30m/sL0=600m20.9121.9823.91L0=800m20.1621.1322.70最大弧垂(m)L=400m12.5812.2511.33L0=LL=600m27.0526.3024.30L=800m47.2745.9142.37续前表导 线 型 号项 目4LGJ630/454LGJ630/554LGJ630/80备 注铁塔荷重垂直荷重无冰(N/相)48484(100%)51991(107.2%)56203(115.9%)LV=600,B=5 mm有冰(N/相)61327(100%)65074(106.1%)69453(113.3%)大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