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68051804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7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环环境境影影响响 报报告告书书(简本)(简本)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环评证乙字第国环评证乙字第 3418 号号2009 年年 12 月月建设单位:大理兴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报告书编制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评价证书等级: 甲级评价证书编号: 国环评证甲字第 3401 号项目负责人:王海鹰(高级工程师) 刘翼翎(高级工程师)报告书编写人员:刘翼翎 王海鹰 程 卫 李玉麟 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目 录1.总总 论论.21.1 评价任务的由来 .21.2 评价目的 .31.

2、3 评价原则 .31.4 评价重点 .41.5 保护目标.41.6 评价程序 .52.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62.1 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62.2 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和厂区平面布置.62.3 建设工程内容 .72.4 项目的处理对象、范围及操作过程 .72. 5 厂区平面布置.82.6 目前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现状 .82.7 生活垃圾性质 .92.8 生产垃圾的产生量预测 .102.9 生活垃圾的收集及运输方案 .122.10 基础设施 .122.11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 .142.12 项目建设进度 .142.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43 3. .工工程程分分析析 .15

3、3.1 生产工艺流程 .153.2 建设期污染物产生情况 .153.3 运营期污染物产生情况 .174 环评结论环评结论.254.1 环境现状结论 .254.2 影响结论 .274.3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304.4 经济损益结论 .314.6 总结论 .32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21.总总 论论1.1 评价任务的由来评价任务的由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注重周围环境、注重生存条件。200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将“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作为立法宗旨加以规定。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是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座安全卫生、技术可靠、成熟适用、经济合理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大理市仅建有库容为 520 万 m3的大风坝垃圾填埋场,大理市大部分垃圾均运至该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有部分垃圾运至洱源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还有部分垃圾处于露天堆放状态。近年来,随着大理海东片区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城市面积扩大,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的产生面积和产生量均有较大增长,大风坝垃圾填埋场已无法满足海东片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需要。因此,大理市拟建第二垃圾综合处理场。 拟建的大理市第二

5、(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位于大理市海东片区上杨柳村附近,该项目的建设,将为大理市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对保护该区的生态及旅游环境,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原设计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工艺,设计总库容为 250 万 m3,设计日处理能力为 480t,使用年限为 12 年,服务范围为大理市海东片区、凤仪片区和经济开发区等。2008 年 9 月,由大理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我院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编制了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并于 2008 年 12 月由云南

6、省建设项目环境审核受理中心主持在大理召开了环评大纲的技术评审会,并形成技术评审会专家意见。课题组根据专家评估意见,进一步进行了资料调研、现场踏勘和公众参与调查,编制完成了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3受国家技术规范以及洱海相关环境保护要求限制,并参考 2009 年 7 月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选址咨询会专家意见,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处理工艺由卫生填埋变更为焚烧发电这一资源化、减量化技术。因为工艺变更,大理兴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 2009 年 9 月重新委托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进行项

7、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 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该项目的建设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单位评价人员依据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过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编制了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1.2 评价目的评价目的通过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项目的全时段(建设期、营运期) 、全过程(生活垃圾的预处理、处理、处置)环境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价,结合建设项目及其周围环境现状、环境条件的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选址、全时段和全过程的操作及产

8、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论证;在现状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分析预测项目的建设及营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最终得出项目环境影响以及风险影响等的明确结论,制定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生态防护措施以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为该项目选址、设计和建设以及环境管理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科学依据。1.3 评价原则评价原则(1)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原则;(2)符合规划的原则;(3)达标排放原则;(4)不改变当地环境功能区划原则;(5)总量控制原则;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4(6)准确性和完整性原则;(7)清洁生产原则。1.4 评价重点评价重点在对拟建

9、项目厂址区现场调查和工程污染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环境影响因素,自然、社会环境特征及环境敏感点等,结合大理市城市发展规划,确定本次评价的工作重点为:(1)拟建项目工程污染因素分析;(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分析与评价;(4)拟建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分析;(5)拟建项目污染治理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分析及技术经济论证。1.5 保护目标保护目标 大气环境根据厂址地理位置,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对象为项目区附近居民集中地和其他空气环境敏感目标,环境功能执行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关心点方位、距离和居民人数见表 16。表 16大气环境关心点方位、

10、距离和受影响人数表关心点方位距厂址直线最近距离人口环境功能上杨柳村项目区东南3000 m90 户/400 人二类区下杨柳村项目区东南3600 m61 户/224 人二类区南方电网变电站项目区以西550 m值守人员二类区石头村项目区以西3800 m260 户/1050 人二类区上登村项目以西4300 m112 户/440 人二类区龙头村项目以西4800 m87 户/344 人二类区地表水环境项目区涉及的地表水石头箐水质为保护对象,在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中,未划定石头箐的水环境功能。但从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看,石头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5箐的水最后是汇入洱海,

11、因此,石头箐和石头箐汇入洱海途中流经的上登水塘参照洱海的水环境功能,按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保护。地下水环境拟建项目区域的地下水含水层及附近地下水出露点,按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进行保护。 声环境声环境以厂界噪声为重点。厂界噪声执行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二类标准,噪声主要保护目标为附近的声环境敏感点南方电网变电站和上杨柳村。生态保护目标项目区附近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农田生态系统。1.6 评价程序评价程序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程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接受任务委托后,研究各种设计文件和环保法规,进行环境现状初步

12、调查和初步的工程分析;根据初步工程分析和项目区附近的自然、社会特点,进行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筛选,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范围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开展工程环境影响初步工程;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进行环境现状详查、环境现状评价、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写阶段,制定环境影响减免措施、监测计划、投资估算及管理规划,得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并在以上基础上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6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72.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

13、质项目名称: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大理兴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总投资为 27000 万元工程分期:规划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 20122020 年,垃圾处理能力为600t/d,二期 20212030 年,新增垃圾处理能力为 300t/d。本次环评是针对一期工程,即生产垃圾处理能力 600t/d 的规模进行评价。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为大理市海东镇以东,与宾川县交界的一个山包上,以东距离最近居民点杨柳村约 3km,以西距离龙山行政区约 25km,厂旁有一条乡镇道路,交通较为便利;经过现场踏勘,场址附近均为山地,种植

14、有豆类和蔬菜,场址附近 500m 范围内无居民集中点。2.2 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和厂区平面布置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和厂区平面布置建设规模建设规模:一期工程设计的焚烧处置能力为采用 2 台处理能力为 300t/d 的垃圾焚烧炉,生活垃圾的年处理量达到 19.98 万 t/a;每台焚烧炉各配置余热锅炉 1 台,单台锅炉蒸发量为 36t/h;设置 1 台 12MW 凝汽式机组。焚烧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蒸汽参数为中温中压(3.82MPa,4500C) 。二期则新增 1 台处理能力为 300t/d 的垃圾焚烧炉、一台余热锅炉和 1 台 12MW 汽轮发电机组(二期工程不在本次评价内容中) 。占地面积占

15、地面积:场区占地面积约 50025m2,为一个长方形地块,占据了一个小山包,整体看东北高,而西南低,分为两大功能区: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厂区平面布置厂区平面布置:根据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进行的项目总平面布置,将办公区放在了地块西南边的入口,而将生产区放在了中、东部,位于地块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8服务期:一期工程的服务时段为 8 年,8 年后需建设二期工程,总服务年限期为 30 年。2.3 建设工程内容建设工程内容建设内容主要为:(1)大理市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厂内基础设施建设;(2)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系统;(3)焚烧烟气净化系统;(4

16、)余热锅炉发电系统及电气系统(5)焚烧烧炉灰渣安全处理处置;(6)废水处理系统;(7)厂区厂房及配套设施,厂区内绿化带等。2.4 项目的处理对象、范围及操作过程项目的处理对象、范围及操作过程2.4.1 处理对象处理对象生活垃圾。2.4.2 服务范围服务范围大理市海东片区、凤仪片区和经济开发区,其中海东片区包括上关、双廊、挖色、海东四镇。其中海东片区面积约为 39km2,凤仪片区 27.75km2,开发区面积约为 22.68km2,总的服务面积为 89.43km2。2.4.3 处理过程简述处理过程简述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负责收集,用密闭式的垃圾专用车运至厂来,在经过称重和自动计量后,将垃圾卸至垃圾

17、受料斗内,进入垃圾破碎车间,经过破碎后的垃圾通过鳞板式垃圾输送机输进垃圾储坑;贮坑中垃圾经过地磅房称量后,经高架引桥进入焚烧主厂房,经抓斗、给料斗、料槽、双螺旋给料装置后,进入焚烧炉;焚烧过程中产生的过热蒸汽供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产生的电能以110KV 单回路接入附近省网 220KV 变电站,供本地用电使用。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9焚烧过程中产生烟气进入烟气净化系统,对烟气采取脱硫、布袋除尘、及活性炭吸附后外排;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飞灰,经固化后,与炉渣一同送至垃圾填场进行填埋处理;工程中产生的污水采用 UASB+MBR 的方式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2. 5 厂区平面

18、布置厂区平面布置整个厂区按其功能分为 4 个分区,分别为办公区、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污水处理区。主要生产区包括主厂房和栈桥,焚烧主厂房是厂区的主体建筑,设置有垃圾贮存、处理、焚烧及烟气净化、渣灰暂存固化等车间,在满足各种防护距离的前提下可以靠近各辅助生产区及办公楼;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水泵房、冷却塔、水处理装置、清水池、轻质柴油储罐区、干煤棚等,分区建筑都是为了主厂房服务,布置时靠近主厂房,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另有办公区、污水处理区。2.6 目前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现状目前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现状大理市总共有垃圾中转站 12 座,在湾桥镇、喜州镇、挖色镇、海东镇和凤仪镇分别各有 1 座垃圾中转

19、站,但 5 座垃圾中转站由于资金不足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每天的垃圾转运量很少。本项目的服务区域内目前有垃圾中转站 3 座,分别位于挖色、海东和凤仪,均处于非正常清运状态,如运转正常,其中转量约为 60t/d。服务区域内的垃圾收集和清运由垃圾车沿主要街道清运,小区、单位和其他区域摆设垃圾桶实行挂桶清运;收集的垃圾采用露天堆放后卫生填埋处理;建筑垃圾目前未能统一处理;医疗垃圾由医疗机构自行处理。大理市目前仅建有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场。该场位于大风坝,处于关巍公路 9.5km 处,库容为 520 万立方米,2003 年 7 月正式投入使用,设计使用年限 11 年。按照卫生填埋标准采用斜坡作业,分层填埋方式

20、处理全市生活垃圾。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02.7 生活垃圾性质生活垃圾性质2.7.1 生活垃圾成份由于缺少近几年垃圾的统计数据,在预测垃圾性质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海东片区规划,统计结合国内已投入运行垃圾焚烧厂实测的数据进行预测:随着海东片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逐步推广使用,其垃圾结构将有较大的改变。预测垃圾成分如下表所示:表 2-1 大理市垃圾成分预测有机物无机物废品类成份(%)动物残渣厨余植物煤炭灰尘砖石瓦块纸张塑料橡胶织物金属竹木玻璃含量60.6510.95.686.159.962.560.921.361.822

21、.7.2 垃圾热值综合各种因素,本工程确定垃圾焚烧炉设计垃圾低位热值如下:最高热值: LHV=7500kJ/kg设计热值: LHV=6200kJ/kg最低热值: LHV=4000kJ/kg辅助燃料添加点: LHV=4815kJ/kg其成分见表 22。表 22 生活垃圾元素分析表(应用基,单位:%)名称%MarMadAarCarHarOarNarSarQnet,arkJ/kgKcal/kg垃圾推算 10050.500.3317.0517.581.7911.531.070.1553001268焚烧中添加的煤质情况见表 23。表 23 项目焚烧使用煤质情况表名称%MarMadAarCarHarOar

22、NarSarQnet.ar(KJ/Kg)数值1007.83.538.6445.702.102.180.682.9017556按 20%质量值在垃圾中混入煤,每天混入 150 吨的煤;混合后燃料的元素分析见表 24。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1表 24 垃圾和煤混合后的元素分析表名称%MarCLarAarCarHarOarNarSarQnet.arKJ/Kg数值10041.960.26421.36823.2041.8529.660.9920.6977751(3)能源消耗根据焚烧工艺路线及处理规模,本项目焚烧吨生活垃圾需要助燃煤250kg,同时再考虑在开点火时使用柴

23、油,以及其他辅助材料。2.8 生产垃圾的产生量预测生产垃圾的产生量预测2.8.1 服务区域内人口预测根据大理市人口分布情况,97%以上人口集中在坝区,坝区面积仅占总面积的 15.71%,因此本报告按统计和规划总人口设计。服务人口的预测按照服务区域的不同,根据大理市总体规划调整(20052020) 、 大理市海东片区分区规划 (2006-2020)和大理市凤仪片区城市分区规划 (2006-2020)分别进行预测。 规划区内总人口增长情况见表 25。表 25 规划期内服务区内总人口增长预测表年份海东片区人口(万人)凤仪片区人口(万人)开发区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200611.006.509.5

24、027.00200712.026.909.7928.70200813.137.3210.0830.53200914.357.7810.3832.50201015.688.2510.6934.62201117.138.7611.0136.90201218.719.3011.3439.3620132.459.8711.6842.00201422.3410.4812.0344.85201524.4111.1312.4047.932016126.6711.8112.7751.25201729.1312.5413.1554.82201831.8313.3113.5558.69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

25、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2201934.7814.1313.9562.86202038.0015.0014.3767.37202139.9015.7514.8070.45202241.9016.5415.2573.68202343.9917.3615.7077.06202446.1918.2316.1780.60202548.5019.1416.6684.30202650.9220.1017.1688.18202753.4721.1117.6792.25202856.1422.1618.2096.51202958.9523.2718.75100.97203061.9024.4319.31

26、105.642.8.2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主要与城市性质、城市人口数量、居民生活水平、燃料结构、经济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垃圾产生量预测情况见表 26。表 26 垃圾产量预测表(人均产量预测法)年份总人口(万人)人均垃圾产量(kg/Pd)垃圾产量(t/d)清运率(%)需处理量(t/d)200830.531305.3080%244.24200932.501325.0080%260.00201034.621.1380.8280%304.66201136.901.1405.9085%345.02201239.361.2472.3285%401.47201342.001.2504.0085

27、%428.40201444.851.1493.3585%419.35201547.931.1527.2385%448.15201651.251.0512.5090%461.25201754.821.0548.2090%493.38201858.691.0586.9090%528.21201962.861.0628.6090%565.74202067.371.0673.7090%606.33202170.450.95669.2895%635.81202273.680.95699.9695%664.96202377.060.95732.0795%695.47202480.600.95765.709

28、5%727.42202584.300.95800.8595%760.81202688.180.95837.7198%820.96202792.250.95876.3898%858.85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3202896.510.95916.8598%898.512029100.970.95959.2298%940.032030105.640.951003.5898%983.512.8.3 处理规模的确定根据国内运行经验,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应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效的回收能源,降低运行成本。设计焚烧炉时应考虑足够的负荷变化,确定焚烧炉实际运行负荷区域为 70%

29、110%。通过对所需处理垃圾量的计算,考虑到海东片区的发展,大理市海东片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规模不宜一次投入完成,计划分两期实施。分期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投资,同时前期工程在运行中所积累起来的资料、经验可以作为下期工程的参考,有利于下期工程建设。综上所述,确定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厂工程的建设规模及年限为:一期 20122020 年,垃圾处理能力:600 吨/日;二期 20212030 年,新增垃圾处理能力:300 吨/日。2.9 生活垃圾的收集及运输方案生活垃圾的收集及运输方案2.9.1 生活垃圾的收集经咨询,规划本项目服务区内规划将建 10 座个垃圾中转站,收集本项目服务范围内的生

30、活垃圾。2.9.2 生活垃圾的运输方案 本项目处理的生活垃圾均采用汽车运输,计划采用 10t 密封自卸垃圾垃圾处理车运入厂内,按一期工程处理的垃圾量来看,每天的运输垃圾车辆约为 30车次/日。2.102.10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2.10.1 供、排水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4水源根据当地情况,目前项目的供水考虑一方案是从大理市第四自来水厂进行引水;另一个方案则考虑由引洱入滨出口接入,输水距离约为 6km。因此建设方需提前考虑供水的来源,以便于建成后正常生产。目前考虑用第四自来水厂的水。另外在厂内则通过建成后的冷却塔的排污水经处理后作为二次水源,供给一部分工艺系统

31、生产用水,包括锅炉冷渣器用水、干灰固化用水、干煤棚喷洒水、干法脱硫喷水、主厂房和卸料平台冲洗用水等。消防给水系统整个厂区按规定设置室内和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排水全厂排水工程包括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车间地坪冲洗水的收集、处理,雨水的收集和处理。排水系统拟采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体制。2.10.2 电力本项目用电按用电性质分为生产装置用电、建筑物用电、其它用电。生产装置用电按生产设备的用电要求确定,建筑物用电按建筑物的性质及建筑面积估算用电负荷,其它用电按用电设备和实际需要确定。本项目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电源由在建南方电网变电所引两回路 10kV 线路供电,确保二级负荷用电,采用双回路供电。2.10

32、.3 交通运输一、厂区交通(1) 在满足车辆通行和消防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合理、简洁的道路布局,尽量使线路短捷,对提高生产和管理效应及发挥土地效能起到重要作用。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5二、厂区运输量本工程的垃圾在厂外由环卫系统负责收集,用密闭式的垃圾专用车运至厂内。在进厂时经过称重和自动计量后,将垃圾卸至垃圾贮坑内。卸料后的垃圾车在清洗站清洗后出厂。其他生产原料和残渣通过生产出入口运输。2.10.4 燃油供应系统燃料油系统主要由点火油泵房和 1 个 10m3的钢制卧式贮油罐,油罐采用地埋式。2.112.11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1)按照有关企业

33、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的有关规定,本垃圾焚烧发电厂为连续工作制,连续生产岗位按五班制配备、三班制操作。2)全厂总定员为 68 人;其中管理人员 18 人,操作员工 50 人。2.12.12 2 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设进度本项目计划总工期为 26 个月,主要分为工程前期准备、土建安装调试两个阶段,计划工期分别为 8 个月和 18 个月。2.132.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工程近期总投资为 27000 万元,资金来源:国家及省扶助资金 18740 万元,约占总投资的 69.4%;州市补助资金 5350 万元,约占总投资的 19.81%;企业自筹为 2910 万元,约占总投资的 10.78

34、%。建设资金在建设期内分期投入使用。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63 3. .工工程程分分析析3.1 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工艺流程本项目所处理的生活垃圾由开发区所属的海东片区下属的环卫部门收集后,用专用密封垃圾车送到处理厂。整个焚烧处理工艺分为垃圾的接收系统,垃圾的预处理系统,垃圾的焚烧系统,汽轮机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和除渣及灰渣处理系统六个分系统;另外还有辅助的供锅炉用水的化学水处理系统,煤破碎及输送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对于焚烧系统,根据对海东片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及收集量的估算,本次工程为一期工程,焚烧规模为两台 300t/a 的循环流化床炉。3.2 建设期污染物产

35、生情况建设期污染物产生情况施工期间的土方开挖和堆放会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损坏植被,造成一定水土流失。此外,施工期间还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粉尘及施工机械废气、生活垃圾和机械设备噪声。3.2.1 非污染因素非污染因素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项目建设将新占用土地约 5hm2,所占用土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旱地和荒草地。土地的占用将改变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现状,由于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将使区域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对项目区农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2、工程对植被及动植物种类的影响施工对植被及动植物种类的影响主要为项目施工期间,将破坏施工区域内的地表植被和土壤,并对施工区域内的植物种类造成破坏。土地的

36、占用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将影响区域内的野生动物。但因项目所处区域为人为活动较频繁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7的区域,区内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3、水土流失的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开挖土石方,土石方的堆放占地将破坏地表植被;且在堆放过程中,若不加强管理,产生的水土流失将影响周围的植被。3.2.2 污染因素污染因素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因素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粉尘、机械烟气、噪声、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1、废水项目在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中产生的工程废水和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生活废水。由于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修建基础设施时地基的开挖,建筑时的砂石

37、料冲洗、混凝土拌和及养护等施工过程,废水由于产生的量和产生时间不确定,一般为无组织排放。2、废气在整个施工期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为平整土地、开挖土方、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建筑材料装卸等过程产生的粉尘,运输车辆、燃油动力机械和生活燃料,运输车辆和燃油动力机械是流动性污染源,扬尘和生活燃料是间歇性污染源。污染物主要为扬尘、SO2和机械烟气。3、固体废弃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基础设施场地平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方,根据项目的规划,工程在建设期间产生的挖方量为 15.7 万 m3,可用于回填的土石方量为 13.3 万 m3,有 1.5 万 m3的表土暂存用于工程后

38、期绿化用土,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区的弃土石方量为0.9 万 m3。根据项目初步设计,该弃方可全部用于上登工业园区场地回填,项目不设弃土场。项目在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废弃施工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8的生活垃圾。4、噪声工程在施工期的噪声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运行中产生的机械噪声,主要噪声源为机动车辆行驶、砂石料加工、混凝土拌和、开挖。建设期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3.3 运营期污染物产生情况运营期污染物产生情况3.3.1 废气废气3.3.1.1 有组织排放源有组织排放源一、循环流化床焚烧烟气1、污染物核算生活垃圾

39、焚烧烟气中的污染物包括:酸性气体(HCl、SOx、NOx 等) 、粉尘(惰性金属盐类、金属氧化物等) 、不完全燃烧产物(一氧化碳、炭黑、烃类等) 、重金属(Hg、Pb、Cr 等) 、有机剧毒性污染物(如二恶英类等) 。2、正常生产排放情况按照可行研究报告中烟气处理工艺设计,系统采用酸性气体脱除塔+活性炭+袋式除尘器的烟气处理工艺,酸性气体脱除塔去除酸性气体,采用带旁路的低压喷吹脉冲布袋除尘器收集烟气中的烟尘,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去除重金属和有机剧毒性污染物后,经 60m 烟囱排入大气环境。烟气净化系统从焚烧炉的出口开始:包括余热利用装置、酸性气体脱除塔、活性炭吸附装置和布袋除尘器。设计工况下,两

40、台 300t/d 处理规模循环流化床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经烟气处理系统后,将通过一个烟囱向外排放,出口烟气量为143290Nm3/h(标况)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 I 级, “可研”中设计的除尘效率为99.9%,脱硫率大于 90%,脱氯率大于 95%。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193、非正常排放情况由于本项目采用两台 300t/d 的焚烧炉同时运行,每台焚烧炉自带一套烟气处理系统,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两套烟气处理系统同理出现故障的情况,因此本报告的非正常排放以一套烟气处理系统出现故障,而另一台烟气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烟气排放。非正常情况本报告按三种情况进行设

41、定:为炉后半干法脱硫系统运行初期,脱硫效率低在焚烧炉运行初期,因脱酸系统内的灰循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此时半干法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较低,约为 60%,该情况下将在试生产阶段产生。烟气脱酸塔出现故障,烟气经袋除尘后直接外排由于脱硫塔出现故障,经焚烧炉出来的烟气经旁路直接引至袋式除尘器,并在除尘前喷射活性炭,之后经烟囱外排,则外排烟气的脱硫率按 30%计,脱氯率按 60%计。脱酸塔和活性炭喷射装置同时出现故障在生产过程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净化系统和活性炭喷射装置同时出现故障时,焚烧烟气不经脱酸塔和活性炭喷入工序,仅经过除尘工序,直接从高约 60m 的烟囱外排烟气,即系统的脱硫率和重金属的去除率为

42、零的状况。由于活性炭喷射装置主要是去除烟气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毒性物质。由于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的含量不确定,因此对于未经处理的烟气中的重金属浓度按估算的产生浓度进行核算。二、粉尘粉尘主要产生于煤破碎、石灰消化、脱硫灰输送及固化工序废气。3.3.1.2、无组织排放一、生活垃圾堆存产生的臭气无组织排放主要指生活垃圾贮存在垃圾坑期间可能生成的恶臭气体(主要成分为H2S、NH3、CH3SH等) 。当焚烧处理设施因故障应急排出和设施维修保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20养而停用时,暂存间恶臭物质有可能向环境空气逸散,恶臭气体主要成分为H2S、NH3、NH3等。二、污水处理站产生臭

43、气本项目焚烧过程中将产生地坪冲洗水、化学制水排水和生活污水等,需进行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区内的绿地和其他工序。污水处理站采取的处理工艺为接触氧化工艺,污水处理设施使用一体化的处理设施,且正常情况下处理的水量约为 30m3/d,在使用过程中,在污水的厌氧、耗氧过程均会散发一定的臭气,主要来自于原生污水、栅渣和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H2S 或含硫基团物质的无组织扩散,主要来源于曝气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脱水机房等设施。三、渗滤液臭气本项目渗滤液收集池与垃圾坑相通,收集池采用密闭设计,通过管道与垃圾坑相通,收集的废水通过泵送至焚烧炉回喷,臭气通过管道送至焚烧炉,外溢的臭气量较少。四、煤堆场产生的无组

44、织扬尘项目每年需用煤 50000 吨,煤碳在装卸过程中易形成扬尘,其起尘量与装卸高度、煤炭含水量、当地风速以及堆煤场的建筑形式有关。3.3.1.3 废气源强汇总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情况见表 31。表 31 本项目废气排放汇总情况表编号来源污染物生产量(t/a)排放量(t/a)采取措施H2S63231.6G1垃圾坑NH3231201160坑内为负压控制,通过风机将臭气抽到焚烧炉焚烧。G2煤破碎煤尘/1.58采用袋除尘后,经 10m 排气口外排G3石灰消化石灰尘/1.16采用袋除尘后,经 10m 排气口外排G4脱硫灰收集脱硫灰/1.84采用袋除尘后,经 10m 排气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

45、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21口外排烟尘17598.8826.4SO23026.56287.68NOX/172二恶英5.7210-61.1510-7HCL/20.64CO/172汞1.120.057镉1.120.224G5焚烧烟气铅11.041.152烟气经炉内脱硫,脱酸塔、喷活性炭和袋除尘处理后,沿约 60m 的烟囱外排。G6固化车间粉尘/0.32采用袋除尘后,经 10m 排气口外排G7污水处理站H2S、NH3等臭气因子/通过日常维护,并及时清理,采用半地下式水池,种植绿化植物G8渗滤液池/坑内为负压控制,通过风机将臭气抽到焚烧炉焚烧。G9煤棚煤尘/1煤棚为半封闭厂房,定期对表面进行喷水注:表中

46、核算数据以每天生产 24h,全年生产 8000h 计。3.3.2 废水排污核算废水排污核算本项目在运营后,产生的废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清污水,来源于设备冷却系统及锅炉循环系统的水,另一类为地坪冲洗水、设备清洗水、生活污水及化学制水排水、锅炉排污水和初期雨水等。一、污废水1、垃圾渗滤液(W1)本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为 600t,垃圾贮坑旁设置有一容积约为 60m3的渗滤液收集池,按垃圾贮坑最大堆存 8 天垃圾计,每天产生的渗滤液量约为 4872t/d;垃圾渗滤液的成份复杂,污染物质主要包含高浓度的可溶有机物及无机离子,包括大量的氨氮和各种溶解态的阳离子、重金属、酚类、单宁、可溶性脂肪酸及其他有机

47、物,成分变化很大,主要取决于垃圾成分和垃圾堆放的时间等 7。2、化学制水排水(W2)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22化学制水系统在制水过程和再生过程,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钙、镁离子过程中,将排放一定的余水,排放量约为 43m3/h,该水为含盐水,水中污染物主要为 PH、SS、钙、镁离子等,无其他污染物。该水直接用于飞灰固化和煤棚喷洒使用。3、锅炉排污水(W3)余热锅炉通过烟气加热蒸汽,产能发电。锅炉在运中,由于锅水的不断蒸发和浓缩,容易造成受热面结垢、结渣,致使热交换恶化,排烟温度升高,热损失加大,并影响蒸汽品质;因此需严格控制给水水质,并不断进行排污,把锅筒与下集箱

48、等处的高浓度盐水和泥渣、污垢等排出炉外,以保证锅炉水质量,通常以锅炉排污水的形式外排。本项目锅炉排污量约为 9m3/h,为连续(间歇)式排放。锅炉排污水中含有一定的 NaOH 和 Na2CO3等碱性物质,不同压力下的锅炉排污水的含碱量不同,有时 PH 可达到 10-11,按锅炉的压力进行估算,水中的总碱量可达到 0.3kg/t 污水。另外水温较高。4、地坪冲洗水、设备清洗水(W4)该废水包括车间冲洗水、场地冲洗水、道路冲洗水、设备冲洗水等,废水的排放量约为 14m3/d,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清运过程或处理过程中落在车间地面上的残留物,部分处理设备的部件上的残渣等,水中的污染物主要为 SS

49、、COD。5、生活污水(W5)本项目建成后定员为 68 人,按人均用水量 100L/d人,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厂区内的办公区、食堂等,产生量约为 9m3/d,水中污染物主要为SS、COD、BOD、NH3-N、动植物油等。6、初期雨水(W6) 由于生活垃圾焚烧后会有烟尘散落在厂内,另外在道路、点火柴油库和点火泵等区域,会有一些油类物质泼洒在地面,因此厂区内初期雨水具有污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23染性,如果直接外排,则将进入洱海,对洱海水质造成影响。因此项目设置的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初期雨水的收集量约为 249m3/次,水中污染物主要为SS、BOD5和 COD。二、清污

50、水(W8)本项目在生产中使用的多种设备均有循环冷却水,最大循环冷却水量约为121735m3/h,循环冷却水系统为封闭式循环供水,为了控制水中的钙、镁离子的浓度,需定期排放一部分循环水,或对凝汽器进行定期清洗、或为防止汽轮机射水箱中的水温升高过多,正常运行中连续加入冷水,并通过溢水口,排掉一部分温度升高的水。冷却系统的总循环水量为 121735m3/d,排水量为775m3/d,水中污染物主要为水温、钙、镁离子及少量油类。为节约用水, “可研”方设计了一套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对外排冷却循环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每天可有 570m3/d 回到冷却循环系统,但正常情况下需有约 205m3/d 的水外排。

51、三、污水产生情况汇总项目建成后的废水产生情况见表 32。表 32 项目废水产生情况汇总表序号来源产生量(m3/d)主要污染物处理方式排放量(m3/d)W1渗滤液48-72BOD5、COD、PH、SS回收后,送循环流化床喷入焚烧0W2化学水处理43PH、盐类、SS回用于飞灰固化和煤棚喷洒0W3余热锅炉排污水9PH、盐类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0W4生产车间地面冲洗14SS、BOD5、COD、PH、0W5生活污水9BOD5、COD、SS、NH3-N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绿地浇灌和道路喷洒0W6初期雨水248BOD5、COD进入雨水收集池,处理后回用0W7冷却循环水排水775温度、盐、油经

52、生产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后部分回用,部分外排166.53.3.3 固体废弃物核算固体废弃物核算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24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弃主要为三类,一类为焚烧炉运行中产生的炉渣、脱硫装置和收尘装置收集的飞灰,二为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三为场区内的办公和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产生情况见表 33。表 33 项目的固体废弃物产生情况序号名称类型产生量(t/a)处理方式D1废铁屑666送废品回收机构D2炉渣一般固废20800外运做建筑材料D3脱硫灰及飞灰危险废物36160(固化后 45360)固化后送大风坝垃圾填埋场D4办公和生活垃圾17.95D5污水处理系

53、统污泥一般固废280送循环流化床锅炉焚烧处理3.3.4 噪声噪声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有锅炉、空气压缩机、鼓风机、引风机、水泵、发电机等,噪声源一般在 8095Db(A)之间。各设备的噪声等级见表 34。表 34 使用设备噪声等级序号设备名称排放特性等效声级dB(A)位置噪声性质N1机械卸料、运输间断产生80-85卸料大厅机械N2垃圾坑抽风机连续运行88垃圾坑空气动力、机械N3皮带输送机连续运行80-90垃圾输送机械N4垃圾破碎机连续运行90-95垃圾预处理车间机械N5锅炉连续运行100-115余热锅炉空气动力、机械N6送风机连续运行85-90锅炉房空气动力、机械N7水泵连续运行92循环水泵房机械、

54、电磁N8汽轮发电机连续运行105110汽机间空气动力、机械、电磁N9引风机连续运行90100风机房空气动力、机械N10煤破碎机间断运行94碎煤机房机械、电磁N11煤抓斗机间断产生75-80炉前煤仓房机械N12水泵连续运行94综合水泵房机械、电磁N13冷却塔间断运行90冷却塔机械N14空压机间断运行9095空压机房机械、动力N15搅拌机间断运行80-90飞灰固化车间机械、动力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253.3.5 产污、排污及治理措施、处置措施汇总表产污、排污及治理措施、处置措施汇总表 正常生产情况下的产污及采取的治理措施见表 35。表 35产污、排污及治理措施汇

55、总表项目种类污染物产生量治理/处置措施排放量烟尘17598.88t/a26.4t/aSO23026.56t/a287.68t/aNOX/401.28t/a二恶英5.7210-6t/a1.1510-7t/aHCL/20.64t/aCO/172t/a汞1.12t/a0.057t/a镉1.12t/a0.224t/a焚烧废气铅11.04t/a锅炉内采用炉内脱硫,烟气经半干法去除酸性气体+活性炭吸附二恶英和重金属+袋式除尘器去除颗粒污染物。1.152t/a固化车间、煤破碎、石灰消化、脱硫收集废气煤尘石灰尘脱硫灰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1.58t/a1.16t/a1.84t/a0.32t/a垃

56、圾坑和渗滤液池废气NH3H2S23120kg/a632kg/a垃圾坑上方设二次风抽气装置,把臭气抽入炉膛内作为助燃空气,让臭气彻底转化为一般物质。1160kg/a31.6kg/a废气煤棚煤尘/采用定期带棚和围墙煤棚,并对期对期表面喷水。1t/a水量32m3/d(74m3/d)BODt/aCODt/a地坪清洗水、化学制水、生活废水及道路初期雨水NH3-Nt/a全部进入污水水系统,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后,回用于固化、绿地浇灌、场地冲洗及道路喷洒。/水量760m3/d5.54 万 m3/aBOD/0.554t/a废水冷却循环系统排水COD/对冷却循环水进行处理后,部分回用,处理余水外排

57、。2.77t/a炉渣SiO2,CaO,CaSO3重金属等20800t/a回用做建筑材料或直接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脱酸塔、除尘器收集飞灰SiO2,CaO,CaSO3重金属等36160t/a固化后,送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指定区域填埋。/固废污水处理站污泥Al(OH)3,Fe3(OH)3重金属、大肠菌群等280t/a脱水后,送回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理。/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26办公、生活垃圾纸类、瓜果等有机物以及砂土、玻璃等无机物17.95t/a/噪声生产设备声源一般在 75115dB(A)之间。对噪声产生源装设噪音隔离罩,使噪音达到环保要求。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

58、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274 环评结论环评结论4.1 环境现状结论环境现状结论空气环境现状结论为了解厂址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于 2009 年 9 月 30 日10 月 6 日对评价区内进行了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由昆明市西山区环境保护监测站负责实施。根据监测数据,所监测的厂址、上杨柳村、津梁寺、南方电网变电站指挥部、石头村、道班房支路东项目上风向 2km 等 6 个点的TSP、PM10、SO2、NO2、Pb、Hg、Cd、HCl 各项指标均可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因此,从总体看,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地表水现状结论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原设计工艺为卫生填埋。大理州经济开发区

59、管委会于 2008 年 8 月 28 日委托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按卫生填埋工艺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云南环境分析测试中心于 2009 年 1 月 12-14 日,对石头箐和上登水塘进行了水质现状监测。该次监测结果表明,石头箐桥头处的水质较好,多数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类标准要求。但粪大肠菌群有两天超标。和石头箐桥头处相比,上登水塘的水质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类标准要求。主要超标项目为 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cr、氨氮、TP。分析原因,主要为受到沿途农业灌溉和农村居民废水的影响。根据项目特点,在 2009 年 10 月 13-15 日,对石头箐上游南山引水纪念碑处水

60、质进行了一期现状监测。从监测结果可看出,所监测的指标,均能达到功能要求(其中,总氮进行了监测,但标准中,总氮仅针对湖、库有相应的指标,因此不进行评价) 。说明在南山引水工程的上游,因周围基本没有污染源,居民也较少,目前水质较好。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28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云南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在 2009 年 1 月 12 日13 日在原设计填埋场垃圾坝处及石头村民井处进行了 2 个地下水水质监测,本次环评利用该次监测结果。从评价结果看,原设计垃圾填埋场垃圾坝处钻孔点位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超标,石头村民井硝酸盐、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超标,其余

61、指标可达到标准要求。从超标的指标看,说明该区域的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原设计为卫生填埋工艺。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于 2009 年 1 月 12 日在填埋场用地西侧设置了一个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点。本报告利用该次监测数据,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土壤监测的评价结果表明,该点土壤中镍的含量超过标准要求。为更好的了解项目区的土壤环境质量,本次评价增设了两个土壤质量监测点,取表层土进行监测。委托西山区环境保护监测站进行监测。从本次监测结果看,项目周围主要为荒草地和坡耕地,项目周围土壤环境质量较好,所监测的指标均能满足功能要求。和

62、2009 年 1 月的监测数据相比,本次监测的镍为达标,而 2009 年 1 月监测的镍出现超标。从现场情况看,当地坡耕地主要种植蚕豆和玉米,目前周围无镍污染源。而且通过查询云南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一书,云南土壤镍含量的全距范围比世界土壤和全国土壤的小,说明云南土壤镍含量在正常土壤的镍含量范围内,大理的土壤镍背景值含量在 34.55mg/kg,与本次监测数值是相符的,因此我们认为 2009 年 1 月监测出现土壤中镍含量较高的原因可能是采样或分析误差导致。项目所占用的土地的原有土地利用状况主要为旱地和荒草地,主要种植玉米及蚕豆。目前项目所在区域以人工生态环境为主,厂址及附近以坡耕地、荒草地和灌木

63、林地为主,主要作物为玉米和蚕豆水稻等。项目区属轻度水土流失,项目区内的土壤侵蚀背景值为 2475.96t/km2a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29声环境质量结论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于 2009 年 1 月 12 日在填埋场用地西侧设置了一个声环境现状监测点。本报告利用该次监测数据,对区域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根据监测结果可看出,项目区及附近声环境质量较好,所监测点位噪声值可满足功能要求。为更好地了解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状况,本次环评在厂址和厂址下公路边设置了两个声环境现状监测点,由西山区环境保护监测站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可看出,项目区及附近声环境质量较

64、好,所监测点位噪声值可满足功能要求。4.2 影响结论影响结论大气影响评价结论项目厂址所处区域静风频率相对较低、主盛行风向带以 ESESE 风和 NW 风为主,项目厂址东南偏东的区域和西北区域为主要受影响区域。本项目建成后,正常排放条件下预测的各项污染因子对周围环境地面的小时、日均和年均浓度贡献值都较小、不超标;各现状监测关心点叠加现状监测值的预测值结果均不超标,不会造成农作物急性、慢性伤害。非正常排放条件下,各预测因子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将增加,但最大贡献值及其叠加现状值后的预测值均未超标,不会造成农作物急性、慢性伤害。项目排放的废气污染物对评价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能够

65、满足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环境保护功能要求。地表水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在建成营运后,产生的地坪冲洗水、生活污水和锅炉排污水等污废水全部收集后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全部回用于绿地浇灌和道路喷洒;垃圾渗滤液收集后通过喷装置进入循环流化床进行焚烧处理;外排废水为冷却循环水系统外排余水,水中污染物浓度低,出水可满足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要求,对受纳水体西洱河影响不大。大理市第二(海东)垃圾综合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30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正常营运过程中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在出现垃圾贮坑或渗滤液水池破损情况下,出现渗滤液外泄,则会影响到区域地下水,量少时将影响到洱海或宾川的瓦期河;

66、而量多时,可能会对厂坡村龙潭水质造成影响,因此对于垃圾贮坑和渗滤液池在施工中除采取防渗工程措施外,还需注意土层的挖方施工,尽量保持原有土层,或采用场地内防渗系数好的粘土对施工场地进行一定的回填和压实,形成一个自然防渗层,可较大程度降低渗滤液对区域地下水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项目在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声级在 80-110dB(A)之间,均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限值。对周围敏感点有一定影响,须采取措施。但由于施工噪声的影响为暂时的,且不具累加性,施工期结束,则影响消失。项目运营期,根据预测结果,考虑了厂房的隔声效应后,厂界超标仍较严重。虽然从现场踏勘的情况看,项目周围最近的敏感点距离项目的距离为500m,但为保证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应进一步采取降噪措施降低噪声,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影响结论在项目的施工期,如能加强施工中的人员及施工过程的管理,规范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与处理,并严格制定和执行施工条例,对于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施工地点的开挖面及废弃土石方堆放处进行处理,以防止雨季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