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三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68037091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三(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三1、 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2、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 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3、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在唐宋之际, 都城制度

2、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B.领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缩减C.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D.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4、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诏书中说:“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前元待士甚优,而权豪势要,每纳奔竞之人,夤缘阿附,辄窃仕禄。其怀材抱道者,耻与并进,甘隐山林而不出。风俗之弊,一至于此。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材料表明朱元璋( )A.深刻认识到了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B.客观上传承与强化了中国儒家文化传统C.真正以经世致用的思想确立人才选拔方式

3、D.对科举制度考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变革5、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表明海国图志( )A.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B.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C.借以表达反君主专制思想D.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6、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A.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B.继承传统并且大力发扬儒学C.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D.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

4、古改制7、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8、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科目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经济地理俄语高等数学基础体育周课时61121222学期总课时1322222442644444A.政治课在总课时中占比最大B.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D.课程安排体现面

5、向工农的时代要求9、亚里士多德认为:“使用奴隶与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即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 下列哪一观点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这一逻辑( )A.对于不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B.对于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C.奴隶和自由人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D.正义与否在于是否使用和奴役奴隶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法律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这表明当时法国()A.君主派与共和

6、派利益趋同B.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C.责任内阁制不断发展健全D.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11、阅读下面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比例(单位:%)表。已成交高中档车已成交低档车未成交小计信贷26.311.223.961.4现金20.96.211.538.6累计47.217.435.4100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 的消费方式给美国社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C.使美国家庭幸福度增高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12、日本经济在战后短短25年时间内赶超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相当程度上是得益于( )A.垄断资

7、本主义经济B.混合市场经济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D.社会市场经济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

8、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

9、编纂的几个问题等(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孙中山有关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教训言论分类统计表1914一1915 年19201925 年革命党内部的分裂、涣散、组织不纯, 未建成一个真正的革命党,及“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破坏

10、作用912未实行三民主义革命方略,与封建势力妥协,没有真正的革命目标和理论37国民觉悟低;未依靠、宣传、发动民众,只依靠少数人的军事斗争119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未认识到反对封建军阀必须反对帝国主义16封建军阀的窃夺、背叛212未建立三民主义的革命军队6其他具体原因:个人的软弱、失误,未及时北伐,未行地方自治,约法有缺陷,等等36摘编自李侃等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教训的认识过程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过程.请说明两个阶段的不同,并分析后期变化的原因。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初废弃元朝服制,对服饰制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明初服饰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相关法令有上百

11、项之多。明代皇室及百官的衣帽服饰按用途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礼服、朝服、祭服、公服、常服等;衣帽鞋履的样式、尺寸、衣料、绣样、色彩有严格界定,各等级间不得僭越。庶民服饰鞋帽甚至发型样式也有严格限制,庶民不许穿靴,服饰“不得绣金锦煊丝绞罗,止用细绢素纱”。民间妇女的首饰不得用金玉珠翠,礼服不许用金绣,只能用紫、绿及各种浅淡颜色。商贾之家只许穿绢布,不许穿细纱。如有违犯,则予以惩治。 明初服饰总体保持俭约拙朴的传统习气,各阶层也无甚僭越。明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僭越无等,甚至“不以分制,而以财制”。服饰风气也一改明初的风格,追求华丽时尚,色彩面料变幻繁多,形式异常丰富,既有外来服饰,更有复古之风、好

12、异之风。摘编自张志云明代服饰文化探微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服饰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的原因。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据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

13、、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撒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据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在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的不同结局。(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基本达到了“与会目标”的原因。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胜之,西汉著名农学家。他生活的时代人口迅速增加,大量农民丧失土地,流民问题严重。汉成帝时,他以轻车使者的身份到三辅(即关中平原)地区管理农业,深入农业

14、生产实践,认真研究当地的土壤、气候和水利情况,总结推广了新的耕作方法“区田法”。身为朝廷命官,时时想着农业丰收,惦着百姓温饱,为此著胜之书。该书总结了冬麦、春麦、大豆、桑等13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还有关于区田法、嫁接法、轮作、间作、混作等方面的记载,成为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唐贾公彦周礼疏说:“汉时农书有数家,胜为上。”据汉书艺文志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胜之成为著名农学家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胜之的贡献。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 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可知之前世卿世禄的制度遭到

15、破坏,即贵族政治遭到破坏,所以C项正确。A项分封制度开始瓦解,是在春秋时期;B项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萌芽于战国后期,正式确立于秦朝;D项察举制度逐渐形成,是在汉朝,但与题干内容没联系。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不是中国的特点.故A项错误:诗画合一是指诗与画的结合.与材料“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不符, 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注重用画面来传情达意. 是情与景的结合.故C项正确:知行合一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主张.不是中国画的特点.故D项错误。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城市的发展。唐宋之际,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特别是在宋

16、代,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封闭式城市无法满足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逐渐转变为开放式,故C项正确。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A项错在深刻认识。从朱元璋对科举制的认识中不难看出,明代科举所考的仍然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统一的科举考试,传承与强化了中国儒家文化,客观上有利于主流文化的保存,有利于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故选B项。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A、B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而且魏源只是在海国图志中介绍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并未提出反君主专制,这只反映了他对中国君主制的反思,故C项错误, D项正确。

17、 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胡适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说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陈独秀和胡适辩证、全面地看待文化传统,不是观点对立,排除A。材料强调陈独秀和胡适批判传统文化但不否定传统,并非只是继承和发扬,排除B。打着孔子旗号托古改制是康有为,并不是陈独秀和胡适,排除D。 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农村革命根据地水稻产量增加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涮削和债务,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

18、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中共当时主要精力是反“围剿”斗争,排除C项;D项是土地革命的结果,不是农业发展的原因,排除。 8答案及解析:答案:B 9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A项,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分为自由人和奴隶,两者都是天生的,而且自由人奴役奴隶是对奴隶有益的也是正义的。故A项正确。B项,材料中意识是以不平等对待不平等思想。故B项错误。C项,材料认为奴隶是天生不平等的。故C项错误。D项,古代雅典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如同工具,显然不能把使用和奴役奴隶作为正义与否的标志。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

19、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说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派与共和派的信息,排除A;根据“法律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可知,法国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健全,排除C;材料反映法国的代议制尚未完善,并非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排除D。 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之前美国汽车行业信贷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经济产生虚假繁荣现象,剌激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生产与需求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故选B项。 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日本在二战之后实行政府主导型经

20、济,促进日本经济高速发展,C正确。A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经济政策。B是西欧英国国家实行经济模式。D是联邦德国实行经济模式。故ABD排除。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 参与西方法律编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 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

21、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14答案及解析:答案:不同:前期认为政党的涣散是主要原因.后期认识更加全面,且深人到本质问题没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和发动群众。原因:孙中山多次斗争失败后寻求新的救国之路;五四运动以来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对辛玄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过程及其后期思想变化的原因。第一小问说明.“19141915年”的统计数据中,“革命党内部的分裂、涣散、组织不纯,未建成一个真正的革命党.及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破坏作用”占比较大.可见其这一时期认为政党的涣散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

22、19201925年”,所有言论均有一定数量.而且“未实行三民主义革命方略.与封建势力妥协,没有真正的革命目标和理论”“国民觉悟低;未依靠、宣传、发动民众.只依靠少数人的军事斗争”等内容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由此可见后期认识更加全面.且深入到本质问题没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和发动群众。第二小问原因.需要结合孙中山革命斗争的史实进行分析, 根据所学.孙中山多次斗争失败后寻求新的救国之路.联系五四运动以来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等史实即可说明。 15答案及解析:答案:1.传承传统服饰;规定详细明确;等级森严;为专制统治服务;体现传统礼教的道德伦理。2.明朝政府

23、的管控能力下降;社会生产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人们社会观念变化,追求个性和奢华。 16答案及解析:答案:1.不同:凡尔赛会议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交日本,由于中国拒签凡尔赛和约,山东问题成为悬案;华盛顿会议规定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基本解决了山东问题。2.原因:欧美列强限制日本扩张,贯彻“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华原则;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推进;中国推行了灵活务实的外交方略。解析:(1)依据材料一“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信息归纳巴黎和会关于中国问题的

24、裁决,依据材料二“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撒出山东”归纳华盛顿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内容。(2)依据材料二“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的信息并结合当时国内五四运动以及欧美列强限制日本扩张以及侵略原则回答即可。 17答案及解析:答案:1.小农经济为主导;政府推行重农政策;人地矛盾突出;流民问题严重;历代农业经验的积累。2.总结推广的耕作方法和栽培技术,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所著的农书有利于农业经验和技术的传承;注重调查的治学精神与心系民生的情怀,为后世树立榜样。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为西汉胜之。 第(1)题要求考生“概括时代背景”,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体现了“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考生先明确问题,然后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考生要特别关注时间信息。 第(2)题要求考生“简评贡献”,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和“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主要体现了“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考生可根据材料信息,从对农业的具体贡献、治学精神、心系民生的情怀方面去分析。 说明:主观试题学生所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