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高速公路某标某互通立交主线桥盖梁施工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8014820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7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沪苏浙高速公路某标某互通立交主线桥盖梁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沪苏浙高速公路某标某互通立交主线桥盖梁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沪苏浙高速公路某标某互通立交主线桥盖梁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沪苏浙高速公路某标某互通立交主线桥盖梁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苏浙高速公路某标某互通立交主线桥盖梁施工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工程概况沪苏浙高速公路XX段全部位于XX省XX市境内,所经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湖 积平原区,地势低平,自东北向西南缓缓倾斜,南北高差2.0米左右,水系发达,河道稠密,湖荡星罗棋布,水面积(不包括太湖水面)占全市面积22.07%,属典型的湖荡水 网平原区。XX互通立交主线桥起点桩号为 K12+666.30,终点桩号为K13+497.70,桥梁全长 831.4m,跨径组合左幅为:2X(6 25)+7 X25+(2 X25+31+2X21.5)+(5 25)+(4 25)m,右 幅为:2X(6 25)+7 X25+(2 X21.5+31+2X 25)+(5 25)+(4 X25)m。下部结构采

2、用柱式墩, 肋式台;基础为桩基础;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和现浇预应力混 凝土连续箱梁。其中盖梁共 44榀,C30混凝土共1673立方米,钢筋281.4t。2、施工技术方案2.1施工准备施工便道主便道自主线起点沿路线右侧布置,在K13+230m处设一座3X9 m的施工便桥,跨越松北二级公路边的河道后达XX互通立交区,在K13+400桩位处将施工便道调整到主线的左侧布置,主便道宽 7m。每两个排架之间从主便道引入次便道,次便道宽4m以上,以方便施工机械、车辆的进出。主便道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K11+53仲桥K12管涵MRK14+0-双珠荡大桥搅拌站13+400双珠荡大义荡荡内填土

3、围堰K13+08北库互通主线桥图1全线便道布置图荡地填土便道/K14+95蚌壳荡大桥K12+24仲桥(兼人通)if卜.荡内填土便道K15蚌壳荡荡内填土围堰邵伯荡K16K15+354.334分离立交桥搅拌站设置搅拌站占地17171平方米,共配置3座搅拌楼(2座HZS-50全自动搅拌楼,1座50立方米/h组合式搅拌楼)、7个料仓(料仓储料总量24.5千方),6个100t的水泥罐和3个100t的粉煤灰罐,1个200立方米储水池,2台ZL50装载机。搅拌站平均生产混 凝土约10000立方米/月,330立方米/日,搅拌站平面位置如图1所示,搅拌站布置如 图2所示A料仓仓料仓料 仓料磅搅拌 地蓄水池厂丿搅

4、拌楼ft蓄水池j 搅拌楼-图2搅拌站平面布置示意图2.2材料进场检验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总负责人为项目部总工,原材料进场的具体工作为:由工程部门 核对图纸并根据施工进度做好材料计划,原材料进场后由物资部门负责核对产地、规格、 型号、品种、数量等,并检查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签收、入库,并保管好出厂 合格证或质保书。然后由物资部门委托试验室进行原材料检验,经试验检验不合格的材 料必须清退出场。技术部门负责现场施工过程中半成品的质量检验,质检部门负责抽检、监督。2.3导线、水准点复测在施工前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布置施工测量控制导线网。施工平 面控制网分两级布置。桩位放样偏差符合规范和

5、设计规定。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和施 工精度要求,在已布设的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以三等水准点测量的精度要求测出加密 后各点的高程作为高程首级控制网。2.4钢筋加工场主线桥下部结构钢筋加工场共设置两个,分别位于主线桥第10跨正南面和主线桥第26、27跨桥下。前者主要加工0#台21#墩的下部结构钢筋,后者主要加工22#墩 33#台的下部结构钢筋。钢筋加工场都要进行场地硬化。其地基处理及硬化方法为:原 地面清表后回填素土或石灰土至原地面以上20cm,整平并压实,然后在上面摊铺 510cm厚碎石,最后在碎石上铺筑 C10地坪混凝土。地坪混凝土表面要收平,可以使用 平板振动器或由人工用钢抹子将混凝土面拍实

6、、整平,用水平尺检查地坪的水平度。地 坪混凝土要有棱有角,周边整齐。混凝土初凝前将表面拉毛。2.5盖梁模板及钢抱箍盖梁模板全部采用帮包底结构型式(1) 1#墩18#墩盖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计划投入侧模板 2套、底模板钢模3套; 定型钢模结构如图3所示。钢模面板为S 5mm钢板;横肋、竖肋为8槽钢,间距45cm ; 竖向背带采用28,间距90cm ;连接板为/ 75X8角钢;B=1.6m盖梁侧模B=1.6m盖梁底模LJ- T 4LA1J iT T 7it十!IL丄n i-rL Lj1图3盖梁模板(定型钢模)结构图(2) 19#墩、24#墩、29#墩盖梁底模采用组合木模板,即: 818mm厚木胶板

7、(或竹 胶板)底下钉10X10X200cm方木,方木间距20cm,纵向布置,计划投入组合底模2套。 侧模板与1#墩18#墩盖梁共用;(3) 0#台、33#台盖梁侧模板采用组合木模,组合木模结构与前者组合底模相同,计 划投入组合侧模板1套。底模板采用混凝土胎模。(4) 钢抱箍结构如图4所示。钢抱箍的抱圆采用 8 10mm钢板,为增大抱箍与立柱 间的摩擦系数,在抱箍与立柱之间夹垫 1层3mm厚的橡胶皮,橡胶皮与抱圆粘牢;连 接板采用8 16mm钢板,联结螺栓采用平方米4螺栓,每块连接板上设置4个。3、施工技术方案3.1 柱顶凿毛及测量放样立柱拆模后即可进行柱顶混凝土凿毛,凿除柱顶水泥浮浆,直至露出

8、碎石。然后扫 净柱顶混凝土渣和松散碎石。柱顶凿毛后,柱顶标高不得超过规范允许偏差( 10mm) ,柱顶面与盖梁底面保持平行 (为斜面 )。立柱钢筋上的混凝土渣、铁锈等用钢丝刷或千叶 片刷清理干净,直至露出钢筋本色。盖梁施工前必须测放立柱中心,即盖梁中心线,使用全站仪测量。将立柱中心点用 铁钉及红漆标记在柱顶上。3.2 钢筋工程钢筋进场后按牌号、规格、产地、级别分批架空堆置于钢筋加工场内,上盖彩条布 防雨,堆场内无积水。钢筋机械性能和可焊性试验检测合格后,在钢筋加工场内集中进 行钢筋下料和弯制,并将钢筋骨架焊接成型。然后在对应的桥墩下的空地上进行盖梁钢 筋笼的绑扎成型,最后使用起重机整体吊装盖梁

9、钢筋笼。钢筋下料钢筋下料前要清除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利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 锈等。在除锈过程中或使用前,若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或麻坑现象严重, 并且已伤蚀钢筋截面时,不得将此钢筋用于施工中。所有钢筋在使用前要调直,直径 12mm勺钢筋必须用调直机调直,直径(1.6 为+1.4 丸 2)/2=1.1KN/m ;c)施工荷载(人员、机具、材料、其它临时荷载)按q4=2.5KN/m均布荷载计; 荷载组合:q=q 1+q 2+q 3+q4=29.12+0.5+1.1+2.5=32.62 KN/m ; 计算简图:qI I 11 j 11J 1ii i i I 丨丿1a(245)-

10、厂eb(530)i;b(530)ca(245) 计算:a)解除B点约束,代以支反力 Rb,用力法解得 RB=q(6a2+5b2)/(4b)=296.5KN, RA=Rc=q(a+b)-R b/2=104.6KN ,1 22qab)弯矩图:1 22qac) 最大弯距:A、B 点弯矩:Mi=-1/2 :qX2.42=-2.88q=-163.7KN m , 跨中弯矩 :平方米=1/2 XqX (32-2.42) =1.62q=92.1KN m, 贝U: Mmax=Mi=163.7KN -m ;d) 截面抗弯模量W拟选用工字钢为主梁,允许应力(T =170MPaT =Max/w ,w= M max/

11、T =163.7 X/1070 X03)=0.96 立方米=960c 立方米,初步选用40a工字钢 W=1090c立方米960c立方米,可满足强度要求; 挠度验算:将均布力q由A、B点分成三段进行挠度叠加计算,计算结果公式如下(以竖直向 上位移为正):a) c、d点挠度:yc24EI(4I2 3IJ24EIMJ J6EI3.2832qEIb) 跨中挠度:y跨中2M 1 1216EI45ql2384EI3.915qEIc) 最大挠度验算:I40a 惯性矩:I=21720cm4=2.172 X0-4m4,弹性模量 E=2X105MPa,33.9156.810ymax =y跨中4 = 一5 10 m

12、 二-5mm,2.0 10112.172 10则:亍=詈,心新佥,满足挠度要求。即:主支撑梁强度及挠度满足施工使用要求,故主梁采用40a工字钢(2) 分配横梁计算分配横梁采用方木,间距d=20cm 计算简图侧模底模 分配梁 主梁钢抱箍4V1LE3E3 81立柱 荷载:a) 混凝土自重引起的荷载:qi= 丫 BHd=26X 2.3 X.7 0.2=20.3KN ,b) 模板自重、人群荷载及施工临时荷载,取 q3=( 1+5 )X 0.2=1.2KN ,c) 荷载组合:q=q 什q2+q3=21.5KN ; Mmax=1/8ql2=1/8 X( 21.5/2.3 ) X2.32=6.1KN -m

13、, 初选截面(方木 ob(w)=25MPa , E=10GPa ),W=M max/ w =6.2 X)3/(25 X03)=0.248 立方米=248c 立方米, 截面抗弯模量w=bh2 /6 ,初选 b=15cm ,2h =6 X48/15=99.2c 平方米,即 h=9.96cm ,即选用方木150mrX 100mm可以满足施工要求。(3) 钢抱箍承重验算 荷载计算:盖梁自重:P仁10.44 X1.7 X2.3-(2.22-1-0.25) 0X X2.3 X6KN/ 立方米 =1015KN , 钢模自重:P2=50KN ,主梁(140a)自重 P3=2X 12X67.3 X9.8=16K

14、N , 分配梁自重:P4=12KN ,施工活荷载:P5=7KN ,荷载组合:P=P1+P2+P3+P4+P5=1015+50+16+12+7=1100KN则分配到每个抱箍上的荷载 Q=P/2=550KN ; 联结螺栓强度验算:钢抱箍与立柱之间夹垫 3mm 厚黑橡胶皮,橡胶与钢抱箍用万能胶紧密粘合。计算 摩阻力系数取橡胶与混凝土磨擦系数,卩=0.4则钢抱箍与立柱间的正压力 F=P/y =550/0.4=1375KN。钢抱箍通过 32 个平方米 2 螺栓连接,分配到每个螺栓上的拉应力为:oL=F/(n A)=1375/(32 %.38 x10-3)=113.1MPa osl=170MPa,满足强度

15、要求; 抱箍钢板强度验算:-3钢板抗拉强度:ca3=F/(h)=75/(10 X0- X 0.6)=229MPa s|A3 =235MPa,满足强度要求;3.3.4.2 钢抱箍安装3.3.4.3 主梁及分配梁安装3.3.4.4 底模铺设(4) 对拉螺杆强度验算采用 16圆钢加工对拉螺杆,安装间距d=40cm,在模板上、下布置两层,验算以 下层螺杆为抗拉强度验算对象 荷载计算:22混凝土侧压力:qi=1/3 丫 d =1/3 X6X0.4 X.7 =10.0KN, 混凝土振捣及倾倒产生的附加压力:q2=8.0X0.4 X1.7=5.4KN ,荷载组合: q=q1+q2=10+5.4=15.4KN

16、 。 对拉螺杆强度验算:oD=q/SD=15.4 X03/( nXxi0-6)=76.6MPa osL=170MPa, 即拉螺杆强度满足施工使用要求。(分片吊装钢抱箍时中使用手拉葫芦临时挂住钢抱箍 ) 待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立柱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值后,采用吊机配合架设抱箍。钢抱 箍安装完后,在其上架设主支撑梁,两根主支撑梁之间应用一定数量的对拉螺杆穿孔对 拉固定,并与抱箍连结紧密。之后在主支撑梁上铺设分配横梁、盖梁底钢模。盖梁底钢 模与立柱之间应夹贴一层双面胶或止浆条。三块底模间采用螺栓连接,中间夹贴双面胶 或止浆条。底钢模铺设、拼装完毕后应由测量复核盖梁底标高,可通过在钢抱箍与主支 撑梁之间打入

17、薄钢板进行底模标高微调。335刷脱模剂盖梁模板所用脱模剂为机油兑柴油。首先使用钢丝刷或钢皮彻底清理竖向拼接板上得水泥浆、油垢,破损或被水泥浆污 染严重的止浆条必须更换。止浆条可采用双面胶或橡胶皮。然后用汽油清洗模板面板, 擦干汽油后再用干净棉布蘸少量脱模剂进行涂抹。涂抹要均匀,无抹痕,用量要少,现 油光即可,多余的油滴、油斑用洁净棉纱拭去。模板上油后要平置,不得竖置或倾斜, 并及时安装,防止灰尘、飞虫污染模板。安装模板模板组拼场地选在靠近立柱的临时便道上, 按编号组拼。然后入模内检查模板拼缝, 注意检查时不要污染模板,检查人员宜在鞋外套干净塑料袋。模板拼缝检查合格后紧固 所有连接螺栓,用刀割平

18、、割齐伸入模内的止浆条,并用油腻子或玻璃胶填平所有拼缝。 模板拼缝处理完成后用起重机整体吊装模板。最后从模板顶四周的拉环上引出缆风绳, 将缆风绳另一端固定在重物上。调节张紧器 (花兰螺栓)使缆风绳绷紧。模板安装完成之后必须检查其垂直度、中心偏位及标高。用水准仪测量模板顶标高, 将测点用红漆标记在模板顶的横向拼接板上,并将立柱顶面标高与测点处的模板顶标高 之间的差值用红漆标示出来。模板安装及调整完成后,用水泥砂浆封堵模板下口处的缝隙, 模内、模外都要封堵 模板的竖向拼缝一律布置在顺桥方向,不得随意布置。项次检杳项目规疋值或允许偏差(mm)1模板标咼02模板内部尺寸i203轴线偏位104相邻两板表

19、面咼低差25模板表面平整56预埋件中心线位置3326脚手架及施工平台的搭设脚手架采用 48x 3.5mm扣件式钢管支架,脚手架立杆间距60cm,大横杆间距150cm。器张柱模钢型定墩桩基图6脚手架及施工平台搭设示意图325.1脚手架施工准备(1) 脚手架搭设前,对脚手架施工班组和混凝土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2) 对钢管、扣件等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3) 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扣件式脚手架搭设要点(1) 搭设前,对搭设范围内的场地整平,并夯实,在场地四周挖排水沟。(2) 钢管、扣件要进行检查,钢管要平直,扣件和螺栓要光洁、灵活,变形和损坏 严重

20、者不得使用。(3) 每根立杆下垫10cmX 10cmX 5cm方木板,立杆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100,相邻两根立杆接头不宜布置在同一步架内,要错开50cm以上。(4) 大横杆在每一面脚手架范围内的纵向水平高低差,不大于5cm,同一步内外两根大横杆的接头相互错开,不宜在同一跨间内。在垂直方向相邻两根大横杆的接头也要 错开。其水平距离不小于 50 cm。(5) 小横杆紧固在大横杆之上,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可紧固于立杆之上。 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要大于10 cm,以防滑脱。(7) 扣件连接杆件时,螺栓松紧程度必须适度,在使用过程中也必须进行检查。(8) 不配套的钢管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21、(9) 搭设要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搭完一步 架后,必须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10) 加固杆、剪刀撑、水平架或脚手板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11) 水平架或脚手板在同一步内要连续设置,脚手板必须满铺;(12) 栏板(杆)、挡脚板设置在脚手架操作层外侧、立杆的内侧。(13) 水平加固杆设于立杆内侧,剪刀撑设于立杆外侧并连牢;(14)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0N.m ;(15)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小于100mm ;(16) 脚手架沿立柱模板周围连续搭设,形成封闭结构。(17) 脚手架的搭设高度比立柱模板高度高出50cm。

22、325.4脚手架验收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要按规范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交付使用。具体验收内容如下: 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 基础是否平整坚实、支垫是否符合规定; 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见表4表4脚手架搭设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垂直度每步架h/1000 及 i2.0脚手架整体H/600及芳0水平度一跨距内水平架两端高差/600及戈.0脚手架整体_/600 及 50注:h步距;H脚手架高度;II距;L脚手架长度。脚手架的拆除(1) 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2) 拆除脚手架前清除脚手架上的

23、材料、工具和杂物;(3) 脚手架的拆除要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 的要求进行: 脚手架的拆除要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 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要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在拆除过程中,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要 加设临时拉结; 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的步架时方可拆除; 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 拆下的钢管与配件严禁随意往地面抛掷;安全管理与维护(1) 搭拆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架子工持证上岗。上岗人员要

24、定期进行体 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 (如:患心脏病、高血压,大病初愈,年老体弱,操劳过度, 精神恍惚,酒醉 )不得上脚手架操作;(2) 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着要便于移动和携带小工具;(3) 脚手架只作为人员上下、辅助施工用,不得在脚手架操作平台上堆放模板、钢 筋等物品,严禁在脚手架上拉缆风绳或起重设备等;(4) 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雪、雾天要停止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及施工作业;(5) 施工期间不得拆除以下杆件:交叉支撑、水平架、剪刀撑、水平加固杆、扫地 杆、封口杆、栏杆等。(6) 严禁在脚手架基础附近进行挖掘作业;(7) 脚手架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工地临时用电线路

25、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 措施等必须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8) 严禁任意沿脚手架外侧攀登,未经检查的搭建不准踩踏;(9) 脚手架用钢管要求顺直,钢管扣件不得滑丝,凡螺丝有滑丝、扣件有裂痕、钢 管有严重锈蚀而影响安全强度的都不得使用。(10) 操作平台外侧要设置栏杆,脚手架上不得敷设探头板。(11) 对脚手架要安排人员专门负责进行经常性检查和保修工作, 发现问题要立即采 取措施。(12) 钢管及配件拆下后要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并进行维修,然后按品种、 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13) 登高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不得打赌比力、开玩笑、不要东张西望、快跑急

26、跳,以防失足危险。(14) 经常检查登高作业的工具,如绳索有无断痕,工具柄是否松脱等,并及时修 理或更换。(15) 脚手架、走道板、操作平台上,如有霜雪,必须打扫干净,如有冰冻,必须 铺麻袋等防滑物。并视具体情况,仅在安全时方可登高作业。盖梁混凝土盖梁混凝土标号为C30,在搅拌站集中拌制,使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采 用吊斗法下料,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326.1准备工作盖梁混凝土由生产能力为50立方米/h的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搅拌站配备微机程控系 统及精确电子计量系统,其生产效率和混凝土搅拌质量满足制梁要求。搅拌站另配备6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即罐车),能保证混凝土运输、供应要求。施工现场配

27、备容量为 0.8 立方米料斗和串筒,能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下料。施工现场和搅拌站各备1台柴油发电机, 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盖梁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机械设备及施工用电的准备、材料准备、 人员组织和分工、其它准备工作。(1)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批复、上道工序验收合格、施工技术交底。其中,盖梁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67 : 777 : 1118: 165 : 4.59 ;上道工序验收包括钢筋安装验收、模板安装验收,以上工序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 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交底主要是对混凝土施工班组进行混凝土振捣技术交底和特 殊情况下的混凝土

28、浇筑保证措施的技术交底。(2) 机械设备及施工用电的准备机械设备及计量器具的准备包括:对搅拌站所有机械设备和仪表进行调试、检修,对罐车进行检修,对用来浇筑混凝土的起重机进行检修、对振捣棒进行检修、搅拌站计施工用电的准备包括:检修搅拌站供电设施,检修施工现场供电设施,检修施工现 场临时用电线路,检修搅拌站所有设备的电路、气路,检修搅拌站及施工现场的备用发 电机等。(3) 材料的准备根据本次混凝土理论用量检查砂、碎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是否准备充足, 并检测砂的实际含水量。混凝土各种原材料产地及规格见表10:表10混凝土各种原材料产地及规格材料名称材料产地材料规格砂赣江细度模数2.6碎石浙江湖

29、州5 31.5mm水泥华新金猫P.0.42.5外加剂南京友西UC-川(4) 人员组织和分工前场施工人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并将责任落实到人。现场施工人员主要分工为: 起重操作手、混凝土振捣工、放料工(包括地上的罐车放料工和模板上的料斗放料工 )、 模板检修工、瓦工、前后场混凝土供应联系员、电工、普工、现场技术员(或施工员)。后场施工、技术人员包括:搅拌站操作员、试验员、电工、机械师、工长、装载机 和罐车司机。(5) 其它准备工作 开盘前应准确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对各种不利气候有相应的准备措施,包括防 雨措施、冬期混凝土保温措施等。 每次混凝土拌制前做好砂石料含水量检测,并调整配合比中用水量。 对施

30、工平台及脚手架例行安全检查。326.2配料和计量混凝土配料严格按试验室通知单进行,并派试验人员在现场进行施工控制。配料误 差:水、外加剂、水泥掺合料为 %,粗细骨料为.%。混凝土配料计量衡器校核按计量部门规定的检查周期进行,如施工中发现异常时要及时校核;混凝土浇筑开盘前检查称量器具,根据施工配合比用料考虑下料冲量,并由 试验员复核,开盘后,前三盘应逐盘检查实际下料重量,以后每十盘检查一次;根据实 测坍落度及30秒扩展度可适当调整用水量,但当实际用水量和施工配合比相差较大时, 必须查明原因加以调整;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遇有雨雪天气增加测定次数,用水量 的调整应由工地试验员决定。混凝土拌制开盘前

31、试验人员必须测定砂、石含水率,将混凝土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计算每盘混凝土实际需要的各种材料用量。水、胶凝材料及外加剂的用量准确到1%,粗细集料的用量应准确到2%。混凝土配料和计量:混凝土配料必须按试验通知单进行, 并有试验人员值班。混凝土采用50立方米/h强制式搅拌机来拌制,投料顺序如图7所示。其中,高效减 水剂最后加入,加入后继续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30秒,每盘料搅拌时间宜控制在120秒。每次浇筑立柱混凝土尽量选用同批次材料和采用相同的配合比, 以防止混凝土表面 出现色差。3.2.6.4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即罐车 )进行运输。每辆罐车额定装载量为 7立方米, 共

32、6辆罐车。罐车在运输过程中以每分钟 24转的转速搅拌,中途不得停止搅拌。混凝 土在运输过程中不能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损失过大。如果现场混凝土离析、严重泌 水或坍落度损失过大,则应该按设计水灰比同时加水和水泥,不能只加水,然后在罐车 内进行二次快速搅拌。3.2.6.5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到达现场后由试验人员检测其坍落度和其它性能, 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及时退 回搅拌站,由试验室重新调配,不得勉强使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用清水打湿柱顶的 混凝土(即混凝土接合面 ),或者在柱顶铺 35cm 厚的同标号水泥砂浆。将混凝土放入 容量为 0.8 立方米的料斗内之后, 用 16T 起重机吊料斗至支架上的集料斗上

33、空, 混凝土 进入模内,其自由落度不超过 3m。布料要分层进行,层厚不大于 30cm。振捣工入模 内持 ZN50 型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混凝土振捣,操作时必须严格做到快插慢拔,严禁慢插 快拔。振捣时间及插捣间距必须控制好,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面 不下沉、表面无气泡逸出、表面平坦且泛浆 (但隐见粗骨料 )为准。 ZN50 型振捣棒作用 半径为3040cm,作用范围从上至下呈倒锥形分布。因此,振捣棒插捣间距为5060cm ,每层插入下层混凝土 10cm 。振捣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振捣棒棒头碰触模板、 钢筋。每层混凝土振捣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层的布料,严禁边振捣边布料或一层尚未 振捣完

34、就开始后面的布料。混凝土浇筑同时要做好机械、用电线路的检修等辅助工作,避免造成混凝土浇筑间 歇。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在恢复浇筑之后的首次振捣必须将 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 20cm 以上,即回浆、重塑。在浇筑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模板的垂 直度和模板紧固情况。一旦发现有漏浆现象必须立即停止该处混凝土的振捣,采取措施 止浆,然后进行回浆,防止出现露石、砂斑、砂线等缺陷。3.2.6.6 拆模及养护盖梁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 方可拆除模板。拆模过早会导致混凝土面粘模、缺棱 掉角,过晚会增加拆模难度。在拆模过程中注意模板不要碰撞立柱混凝土,现场要有人 专门指挥。模板拆除之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将盖梁整个包裹起来,塑料薄膜之间接缝用胶 带粘封,保证塑料薄膜不漏气。因盖梁混凝土施工时间多在冬季和春季,盖梁混凝土的养护采用保温养护方法:低 温寒流期间,脱模前在模板外裹土工布,在盖梁顶覆盖麻袋,脱模后用塑料薄膜包裹, 并在薄膜外再裹一层土工布。 其它期间, 脱模前自然养护, 脱模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 立柱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 7天,低温期间的养护时间不少于 10 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