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7921821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要点(答案)1、春一、字词嗡wng 朗润rn 酝yn酿ning 卖弄 喉咙 应和h 嘹lio亮 烘hng托 静默 风筝 抖du擞u 健壮窠k巢cho 宛转 黄晕yn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二、课文整理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请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盼春,第二部分(第3-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W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写的?完成下面表格。图画、名称景物特征描写角度(顺序)写作手法春草图嫩、绿、多、软由物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春花图多、艳、甜由高

2、到低虚实结合春风图和悦触觉、嗅觉、听觉多感官描写春雨图细密、轻盈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动静结合迎春图春到人欢由景及人与开头呼应3.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时的感受。(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处:21教育(2)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我觉得春像一阕田园牧歌式的词。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语言美。(1)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3)一切都像刚睡醒

3、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画出了春的轮廓。(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6)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了引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温暖。“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柔和。(8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密。(9)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三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刚落地的娃娃”表现了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这三个句子又构成排比句,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了它的“新”“美”“充满活力

5、”。21cnjy5.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二字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21世纪*教育网(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4)像牛毛

6、,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却已含蓄地写出了春风。一个“笼”字准确地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5)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个“逼”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特别得青。(6)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城里乡下”,说范围之广;“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言年龄之全。“也赶趟儿似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的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6.春风无形、无色、无味,最难描绘,作者是怎样描写,表现春风的特点的?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

7、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7.揣摩文章8-10段的含义并模仿课文结尾三节的句式,为“秋”写三句话。结尾三段,以人设喻,一方面写出了三种人的各自不同的特点:春天是新的、美丽的、有力的。另一方面显出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用以比喻春天的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仿写略)8.请从你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中搜集描写“春”的诗句、成语。(略) 9.了解朱自清及其代表作品。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2、济南的

8、冬天一、字词镶xing单单安适 着zhu落慈善肌肤 秀气 宽敞贮zh蓄x 澄chng清空灵地毯 响晴 髻j二、课文整理1. 老舍(18991966),原名_舒庆春_,字舍予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_人民艺术家_”。著名作品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和戏剧茶馆、龙须沟,其中话剧_茶馆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2.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请从第一段中找出来,为什么要先写北平、伦敦、热带?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的温晴的特点, 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

9、”“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3. 课文主要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济南的山和水,表达了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之情。4. 文章结尾为什么不说“这就是济南的冬天”?“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总束全文,既点题,又深化题意。文题济南的冬天,是指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是别处的冬天。而结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因为上文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山水特有的明丽色彩,此句用冬天来修饰济南,这就反映出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济南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魅力。这也与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遥相呼应。结构显得十分严谨。5.文章第二、三、四自然段描写的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请为每一段

10、文字拟一个小标题。阳光照耀下的山:舒适 温暖。 白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安适宁静。6. 作者描写3、4、5段的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的?(空间顺序)比如:第3段:作者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的矮松写到山尖、山坡和山腰的薄雪,自上而下,把雪的光、色、态逐步展现在读者面前,表现济南冬天的秀美。7.回答下面的问题。(1)“设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假若的意思,这是个重要的过渡句,从总体写济南冬天的特点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2)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赏析加点的词的表达效果)加点词

1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首犯,“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人的灵性,把老城写活了,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流露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3)赏析句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用比喻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挡住“寒风”,给予济南人们如同慈母般的温存,体贴和慈祥。(4) 作者写小山的“细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除了小山的细语使人想起母亲在摇篮边低声哼着催眠曲的情态,蕴涵着感人的脉脉温情和体贴入微的抚爱,赋予

12、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5) 最后一句,济南的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幻想?幻想不能实现又为什么不着急?济南的冬天温暖如春,所以才会产生这种幻想。由于冬天这样的“慈善”,所以即使幻想不能实现也不着急。这从人感受的角度表现了小山给济南带来的温暖,洋溢着人们对济南温晴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6)说说“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的原因。气候温暖,度冬如春(7)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从修辞角度赏析)本句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借矮松写出了雪的形态,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薄雪覆盖下的山的喜爱。(补充:“顶”准确地表现了树尖

13、上白花的位置和形状。)(8)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加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镶”的意思是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内或圈在另一个物体的边缘,这里的“镶”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是巧匠的妙手而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9)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暗黄”换成“黄”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暗”是色彩不鲜艳、没有光泽的意思,秋天的枯草是金黄的,冬天天气变冷,草失去光泽,金黄变成暗黄。“暗”非常准确地描绘出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区别。(10)“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好在哪里?并说说“更美的山的肌肤”是什么意思?“带水纹的花

14、衣”这个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使小雪下的冬景充满了动态的美。 “更美的肌肤” 可理解为春天来临后那满山的花草。(11)“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从修辞角度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12)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加点字有什么好处,与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应?)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和谐,有一字传神之效。与前文的“小摇篮”相呼应。8.第五段描写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济南

15、的冬水:绿、清、亮。示例:“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 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补充,本段描写除了从修辞角度赏析之外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赏析:(1)衬托手法: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 (2)联想手法: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3)化动为静:运用拟人修辞,写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写“水也不忍得冻上

16、”,突出水清、水暖的特点。3、雨的四季一、字词蝉chn畦q 花苞bo娇媚棱lng镜 粗犷gung 睫毛 衣裳shng(轻声) 铃铛dng 端庄 静谧m 屋檐yn 凄冷 化妆 莅l临造访吝ln啬s 淅x沥l干涩s 草垛du高邈mio 绿茵yn茵 咄du咄逼人二、课文整理1. 请简要概括文中描绘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春雨的特点:美丽、娇媚 ;夏雨的特点:热烈而粗犷; 秋雨的特点:端庄而沉思; 冬雨的特点:自然而平静。 2.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景物特征,请从文章中摘录相关句子并进行赏析。(略,重点掌握修辞方法答题的4个步骤)3.理清作者对雨的情感变化线索。(喜欢爱恋)4.文章第1、6

17、、7段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直接抒情)4、古代诗词四首一、字词掌握读音和字形:(1)沧()碣()澹()竦峙()萧瑟()志()(2)随君()郎()(3)潮()悬()生()残夜()雁()(4)涯()掌握词义:(1)东临()澹澹()竦峙()星汉()幸()至()志()(2)左迁()(3)次()生()(4)昏()断肠人()二、课文整理1.掌握曹操、李白、王湾、马致远的生活时代,字号,称谓,作品集名等。观沧海选自曹操集 是曹操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庙号太祖。著作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有诗歌代表作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

18、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代表作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有李太白集传世。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作者:马致远,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代表作汉宫秋东篱乐府等。2.理解每篇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1)观沧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抒发了诗人想要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

19、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3)次北固山下一诗,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4)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对黄昏时秋天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思。3.掌握理解性背诵并默写(掌握)第一首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四句诗?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的句子(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第二首中为什么要以“杨花”“柳絮”开篇?写“杨花”且“

20、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第三首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生”和“入”,并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入”和“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新事物必须取代旧事物的生活哲理。4、古代诗歌四首理解填空一、观沧海 东汉末年,曹操1、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写观海的地点和目的的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3、写大海水波荡漾、山岛高耸挺立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勾勒海岛草木茂盛,给

21、人以生机勃勃感受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5、描写大海风急浪涌,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二、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1、次北固山下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描写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也是具体描写行舟赶路的句子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3、次北固山下写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次北固山下中无意说理却在写景中包含自然理趣的句子:(写了旭日东升,春天到来的美景的句子)(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給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

22、江春入旧年。5、次北固山下中流露出作者对家乡、对亲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关切、担忧之情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景写哀,衬托作者听到友人被贬迁的消息后的伤感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四、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1、天挣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点明主旨的句子)点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天净沙秋思中以萧索凄凉之景衬托游子内心之悲苦,其中最为典型的两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