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皋坞村规划说明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7921274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8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上皋坞村规划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皋坞村规划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上皋坞村规划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上皋坞村规划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皋坞村规划说明书(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筏头乡上皋坞村村庄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书第一章 规划总则1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重点1第二节 规划依据、期限和范围2第二章 村庄布局规划3第一节 村庄概况3第二节 规划背景分析4第三节 村庄性质和人口规模5第四节 农村村落建设规划6第五节 村庄经济发展规划7第六节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1第七节 村庄基础设施规划12第八节 村庄防灾工程规划13第九节 村庄环境保护规划16第十节 绿地景观规划16第十一节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17第三章 里窑居住社区规划19第四章 近期建设规划21第五章 规划实施意见22第六章 土地利用汇总表2323第一章 规划总则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

2、重点一 指导思想:(1)城乡一体化的乡村发展思想。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模式,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措施;实行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村企互动的操作模式;最终达到城乡发展共生、共荣的目的。(2)农民自主、自助的思想。对农民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措施,贯彻农民决策自主,农民发展自助的指导思想,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权利,同时克服其自身惰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形成真正的新农村建设。(3)乡村发展适当集中的思想。利用一切有利的村落发展动力,适时诱导村落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适当集中,以利于服务设施配套、节约土地资源、方便农民生活等。(4)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发展思

3、想。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同时,农村不仅是农民的栖身之地,也是区域城市发展的生态承载。因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育生态是农村发展所肩负的一个重要职责。(5)以 “五化”为统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企业化、资产股份化、就业非农化、社会保障化、居住社区化”,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新高潮。二 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村庄实际,把握村情民意,考虑经济条件,根据本村自然特色、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2)以民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和居住

4、环境的改善,尊重自然环境,构建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能体现本地特色的新型村庄。(3)生态优先的原则。尊重和保护生态资源,坚持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4)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村庄规划立足实际,适度超前,坚持合理利用土地、水等各类自然资源,特别注重要保护耕地。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利用各类清洁能源,达到节能、节地、节材、经济实用,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服务功能,优化生活环境。(5)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正确处理村庄现状、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村庄建设的规模、速度、标准同村庄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相适应,避

5、免拆了建、建了拆,人为造成浪费。(6)基础设施先行的建设实施原则。三 重点内容:本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公益类项目建设:村庄道路改造、改善村民用水、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建设、农民住房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改造等等;二是优质产业建设:竹制品加工产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三是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其中,近期发展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优质产业培育和建立长效的农民增收机制;远期发展的重点是:农村产业群发展、完善村落建设、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二节 规划依据、期限和

6、范围一 规划依据(1)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6号)(2)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建村200036号文)(3) 村镇规划编制标准(GB5018893)(4) 浙江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5年)(5) 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建村2003116号)(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1号文件,2006.2)(7) 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考核验收标准及办法(试行)(8) 筏头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9) 筏头乡村镇体系规划(1999-2010年)(10) 德清西部保护与发展规划(2003-2020年)(1

7、1) 德清县总体规划(20052020年)(12) 筏头乡集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二 规划期限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三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是上皋坞行政村村域范围,村域总面积8.35平方公里。第二章 村庄布局规划第一节 村庄概况1. 区位条件:上皋坞村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内,湖州市德清县西部,筏头乡南部。该村北与筏头乡东沈、勤劳、筏头村相临,东南靠武康镇,南与余杭区接壤。距离德清县城武康镇区约10公里。2. 地形地貌:全村平均海拔60-720米,整体地势西南高,东部低;西北、东南高,中间低。地形以山地为主,村域中间有溪流经过处为狭长的谷地,山地以海拔300-

8、400米左右的低山为主,村域最高山为黄位山,海拔为725.5米。有多条溪流从谷地两侧山坡向中间主要溪流汇集。3. 人口与用地:全村现有自然村6个,居住户数580户,人口1904人(其中劳动力1120人);人均纯收入6880元。村域总面积8.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8.5亩、山林14024亩,村庄建设总用地约28.05公顷。4. 道路交通:上皋坞村交通条件较好,村庄北面至09省道约2公里,与筏头集镇紧密相邻。一条村级主干道连结村庄各主要居民点,总长约4公里,道路等级为准四级公路,路面宽度约6米,路面有硬化,道路状况较好;另一条村级道路经东沈村沿大深坑至余杭区,连接黄回山居民点,路面宽度为5米,

9、路面状况较好。出行方向:村民出行比较方便。村民主要出行目的:(1)到杭州、县城武康工作、购物或办事;(2)骑车到集镇购物或办事。5. 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村里农田较少,山林和自垦地较多,对村庄发展有一定制约;(2)水资源。村内水资源较丰富,有多条山溪汇入流经村域的溪流,溪水水质较好;(3)森林资源。上皋坞村森林覆盖率约达96%,周围山地多为省级生态公益林地。常见森林植被有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草丛等类型,其中以竹林生长尤为良好,小面积有侧柏、油松 ,灌木有荆条;(4)旅游资源。上皋坞村东临莫干湖风景区,西靠黄回山水云涧风景区,境内青山耸秀、清泉满谷,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具备一定的旅游

10、开发潜力。6.社会经济:(1)农业。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笋、竹等,其中尤以笋、竹为主。毛竹主要在本村进一步深加工,再外销。此外上皋坞村还有部分茶叶生产基地。2005年全村农业产值为272万元;(2)工业。以依托本地丰富的竹林资源为原产料的扇子、窗帘等竹制品加工为主。上皋坞村工业生产与传统农业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对提高本村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5年全村工业产值为4000万元,工业利税280万元。(3)第三产业。现状主要为商业交易、运输等,所占三产比例较小。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有较大发展空间。7. 建设条件:(1)用地:本村地形相对复杂,发展建设用地较少;(2)用水:水资源条件

11、较丰富,村民多用山泉水;(3)电力:村电力由集镇10kv电力线供给,生产、生活能源能够得到保证;(4)对外交通:本村对外联系主要依托通村主干道,对外交通联系较单一。第二节 规划背景分析一 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背景(1)长期二元化的城乡对立局面日趋严重。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建设是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农村建设又落后于城市。这其中有客观的原因,更多的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户籍限制、城乡剪刀差、农业政策的缺失、对农村发展的漠视等等都导致了我国农村发展的严重滞后。据报道,目前我国城乡人均收入的比值已经扩大到3.22:1,当前我国农村、农民不容乐观的现状正显示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中央“构建社会主义

12、和谐社会”的提出明确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确立我国各主要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当前,最突出的就是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问题。因此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正成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3)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导致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农村的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不断降低。提高农村土地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的集约、经济、合理开发,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

13、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成为必然趋势。(4)中央已经开始全力支持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最近,连续三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今年的“十一五”规划当中更是将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来,同时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中央的支持不仅从现实利益上惠及了农民,更增加了乡村发展的信心。这一切都表明:新农村建设必将成为我们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二 三农问题分析(1)农民:该村农民人口1904人,其中劳动力1120人。目前的教育程度、个人素质和职业技能还比较低,这是制约当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均收入6880元,接近县平均水平,但是与城市居民的收入还有一定差距。(2)农

14、业:由于地形关系,上皋坞村农业生产以竹、笋、茶叶等种植为主,生产模式还比较传统,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比较低;村域内竹制品加工企业主要特点有数量多、规模小、科技含量较少、产品较为单一,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的企业。(3)农村:目前,上皋坞村有6个居民点,布局相对比较分散,不利于配套服务设施(市政、文化、医疗、教育等)的布置,而且也成为了当前制约该村发展的瓶颈。三 本村发展形势分析(1)优势(strength):资源丰富,有利于竹制品加工产业及旅游产业的发展;经济基础较好。(2)劣势(weakness):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交通不很方便;村民整体素质较低。(3)机会(opportunity):国

15、家宏观社会经济日趋上升的背景;“十一五规划”当中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导向;浙江省及德清县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援助。(4)威胁(threats):其直接的威胁似乎并不存在,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大潮中,不进则退,特别是上皋坞村竹制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相对缺乏,农业生产比较传统。因此,对于当前时机把握的流失就是最大的威胁。第三节 村庄性质和人口规模一 村庄性质以长三角地区为市场需求导向,依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为集生态农业、工艺品加工于一体的山乡生态型新农村。二 人口规模1. 村庄人口分析表1:上皋坞村2003年2005年人口机械增长情况表上皋坞村人

16、口近年来连续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村域人口的机械增长为负。城市拥有更多就业及接受教育的机会,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城市成了农村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因素。从长远来看,由于上皋坞村距离县城武康较近,且随着武康建设中等城市的步伐加快,武康对周围乡镇的吸引力渐渐增强,劳动力也将逐渐向经济发展的核心集聚,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上皋坞村迁出人口还将进一步增加,但随着远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将不断减小,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信息技术的加强,拥有更好生活环境的农村还有一定吸引力,农村机械增长也将趋于平缓。2. 村庄人口预测依据以上分析及依据村镇体系规划,至2010年上

17、皋坞村域总人口为1766人,2020年上皋坞村域总人口为1524人。第四节 农村村落建设规划一 居民点布局规划(1)规划布局结构在现有村落布局结构的基础上,以通村主干道为纽带,以里窑居住社区为中心,形成重点突破,带状发展的空间结构。(2)村庄分级分类主要分为:“居住社区居住点”。(3)村庄居民点布局规划上皋坞村现状居民点较多,主要沿通村主干道布置,前后长度约3公里,布局较为分散。由于受到村庄地形条件的限制,预计今后也难以形成集中居住区。由于朱家头顶和宣家门口两个居民点布局相对集中,规划朱家头顶与宣家门口合并,形成一个新的居民点。并依据配套设施布局现状及合理的服务半径,规划将里窑发展成为相对集中

18、且服务配套的居住社区,其余村庄居民点布局结构保持不变。规划期内村庄发展主要内容是不断完善各居民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不断改善村庄人居环境。表1:村庄居民点规划(2020年)一览表居民点等级位置现状人口(人)现状户数(户)现状用地(ha)规划人口(人)规划用地(ha)主要规划配建设施居住社区里窑4311346.233453.80幼托园、村委会、卫生室、老年活动室、便民超市、小型农贸市场、公厕、垃圾收集点居住点外窑293943.912342.57便民超市、公厕、垃圾收集点观音堂2871043.942302.53便民超市、公厕、垃圾收集点宣家门口5821567.836427.06便民超市、老年

19、活动室、小型农贸市场、公厕、垃圾收集点朱家头顶220644.79与宣家门口合并与宣家门口合并黄回山91281.35730.81便民超市、公厕、垃圾收集点(4)农村宅基地坚决贯彻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面积标准(包括附属用房、庭院用地),使用耕地最高不得超过125平方米;使用其它土地最高不得超过140平方米;山区有条件利用荒地、荒坡的,最高不得超过160平方米。二 村域土地利用规划(1)村落主要建设用地布局与发展方向上皋坞村是一种经过长期自发建设所形成的自然村落。村落的布局缺乏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建筑布局混乱、质量参差不齐,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休

20、闲空间及村内公共绿地严重不足。本次规划主要确定村落建设应在一定范围内相对聚集并逐步完善,避免无止境的沿公路建设,形成土地浪费,也不利于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村民住宅用地:在村庄布局规划确定的居民点基础上不断积聚。对现状较分散的居民住宅,应坚持引导为主,逐步完善;对今后村民住宅建设,应合理引导,严格把关。公共建筑用地:除在各个现有居民点设置部分公共建筑外,主要村域公共建筑设施集中在里窑居住社区布置。(2)农田建设规划有效利用现有的毛竹林、小竹山,发展三高(高产、高质、高效率)农业。引进科学的生产种植方法,进一步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与产值。利用荒山、荒地发展农业种植园区。如:茶叶、果蔬生产等特色农业种

21、植园等,农业规模经营是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农业发展进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必然选择。创建多样化的生态农业体系。进一步加强其它绿色农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将旅游观光融入农业生产,规划以农业生产经营为根本,在原有的自然田园景观的基础上,稍加人为的景观创意、整治和设计,在既保证农民、农业的正常生产上,又为游客带来了更多的观赏和体验。(3)空间发展引导a.积极发展的区域和居民点:主要有里窑居住社区。b.引导发展的区域和居民点:主要有观音堂、外窑、朱家头顶和宣家门口居民点。c.限制发展的区域和居民点:主要有黄回山居民点。d.禁止发展的区域:主要有电力高压线走廊等工程管线保护区域、地质灾

22、害或自然灾害易发地区、文物古迹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和自然保护区。第五节 村庄经济发展规划一 产业发展定位及空间布局1. 产业发展现状(1)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农业(主要以竹林、竹笋、水稻种植为主)、加工产业(竹工艺品加工)两个方面。(2)目前上皋坞村山林面积约9321亩,其中约77以上为竹林种植地。耕地面积为288.5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15亩。(3)该村其它非主导农产品有茶叶、蔬菜等;旅游产业尚未成形。2. 产业发展定位(1)产业发展分析长久以来上皋坞村走的是靠山吃山的传统农业道路,经济发展平缓。近年来,随着竹制品加工业的发展,村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5年工业产值为400

23、0万元,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3.6%,工业经济在村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村竹制品加工产业存在规模以上企业较少、布局分散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新一轮产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将面临一定的考验。村域农业经济由于其自身的资源优势,未来仍将成为村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上皋坞村境内,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美,且临近09省道,交通较为便利,有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但由于在村域范围内缺乏有特色的景点,发展乡村旅游将面临一定的困难。(2)产业发展优势上皋坞村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有:区位优势,位于长三角地区,距离消费市场近、市场信息灵通。交通优势,临近09省道,至德清县城仅约10公里路程。资源优

24、势,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生态优势,村域内建设用地主要为村民住宅用地,没有大型开发项目,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拥有良好的自然植被和清新的空气。(3)产业发展的定位生态的、高效的有机农业和观光农业;无污染工业,主要为竹制品加工业和其它农副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及满足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服务业。3.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现状,第一、二产业稳定平缓,第三产业,比重小、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的发展形势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以土地为资源具有发展优势,第二产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显得后劲不足。第三产业尚未起步,景观缺少特色,初期建设投入大。从发展动力上考虑,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业及其它农副产品加

25、工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具体内容上来看,第一产业主要是加大林业和生态农业的投入,深耕产业基础,提高产品的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走市场化路线;第二产业主要是增大投入,重点扶持规模以上企业,加强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杜绝有污染的工业。第三产业主要是完成从无到有的质变,塑立良好的形象,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二 农业发展规划(1) 农业发展思路和策略上皋坞村应针对市场脉动,摆脱一般性的农业发展模式,探索创新一系列适合自己的农业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如:差异化农业: “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附加值农业:有机农业(农药使用量低于或达到

26、欧洲标准)、高效农业,进入高端市场;品牌农业:注册农业产品商标,将一般性农业产品提升为独具特色的地域品牌产品,建立地区合作双赢的模式:地区的名片和保护地区农业利益的王牌,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以统一的力量、明确的意志快速进入周边市场,例如清溪花鳖、塘栖枇杷等。规模化农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引导,让农民自愿选择,走农户自主合作的道路(也是农业的集中发展策略,如: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公司),发展规模化农业,降低经营成本,壮大经营规模,增加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将农民散乱的意志集中起来,使农民在农产品市场上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可能,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

27、生产当中的信息化含量,使农业生产充分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企业化:如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由村民小组和村委会出面将土地招标承租给种养大户、公司企业等,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农业企业、村民达到互利双赢,同时也为村域及周边地区增加了更多就业、增加收入的机会。(2) 农业产业群(链)规划 农业产业群(链)即对农业产业进行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展,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的完善和配套程度,有利于增强地区产业实力,密切企业间协作关系,降低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 目前,上皋坞村已经建立了一条较合理的产业链,即毛竹种植竹制品深加工销售。产业链的形成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产品加工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为村民增加了更多的就

28、业机会。今后,上皋坞村应对这一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加强与科技院校对毛竹种植和竹制品深加工的合作研究。并可依据本地其它一些特色农副产品,布局一定的深加工企业。(3) 农业发展政策政策引导和支持。对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低息贷款,甚至在特殊产品领域,如对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实行一定银行的资金补贴、经济援助乃至对高端农业产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建立“农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传播农业技术、信息,吸纳闲散资金,维护农民利益。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将更多的农民从传统农业劳动中置换出来,从事其它产业。建立新型的农业发展组织模式。新农村的农业发展是一个全社会多方位参与的过程,政府提供政策引导,企业

29、提供农业发展的启动平台,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最终,由农民主导农业的发展,并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选择农民骨干,对于那些参与新农村发展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推行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推行农民和农民家庭的医疗、工伤和老年养老保险等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可由农民个人缴纳和政府补贴共同组成。三 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加工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工业,在上皋坞村发展时间较长,影响也较大,其中尤以竹制品加工业为主。上皋坞村竹制品加工业所有制形式为个体私营企业,是村民自发建立起来的。同时竹制品加工是对村域内所产竹林资源的深加工,对当地农民有直接的、间接的重要影响,其经济效益与村民的实

30、际利益密切相连。上皋坞村2005年年产值300万元以上企业有两家,其中卫国竹制品工艺厂达到800万元,同时由于受到诸如用地限制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发展集中布置的竹制品加工区难以实现。因此,其竹制品加工产业应重点发展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加大投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等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开拓更多的市场,甚至打入本类产品的高端市场,创建自主品牌,那么这一产业必然将再次带动本村经济的全面提升。依托茶叶、竹林、竹笋及其它衍生的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上皋坞村可把握这一资源优势,努力拓展高档次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的生产加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为本村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四 旅

31、游业发展规划(1)发展条件分析上皋坞村旅游资源并不突出,黄回山水云涧风景区和莫干湖风景区都因山体相隔而突现不出较大的优势。要发展村域旅游业,就需要发掘本村的特色,把握自身优势。首先,上皋坞村交通十分便利,周边大城市较多,有广泛的客源市场。其次,村庄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保护良好,村域内传统的山乡村落建设形式独具特色,具备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主要措施结合村域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将原生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入到乡村旅游中,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农业活动、民俗活动。尽可能体现本地乡村旅游的差异性和特色性。让游客留下来感受真实朴素的山村农家生活。上皋坞村旅游开发可根据不

32、同的群体有针对性的进行景观、旅游活动的营造,如:以观赏、体验为主的的成人市场、家庭市场、银色市场(指老年消费者);以科考为主的学生市场。乡村旅游开发应以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代价,上皋坞村应充分重视村庄环境卫生的维护,村域森林植被、山溪山泉的保护,对于有污染的加工产业以及有一定生态影响的开发项目都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五 农民增收策划(1) 农民收入现状分析目前,上皋坞村的人均收入6880元。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在竹制品加工企业上班和种植竹林、竹笋、茶叶等,收入结构较传统单一的种植业合理,但其产品的附加值仍然比较低,长期来看如果没有相关政策和环境的变化,农民收入将

33、难以得到持续增长。(2) 农民增收的突破口从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本意出发,照顾弱势群体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发展的重要任务。上皋坞村传统农业发展较为平缓,竹制品加工产业所占村民收入比重较大。因此,如何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进一步加强本村竹制品及其它加工产业的发展,寻找村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上皋坞村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突破口。(3) 农民增收措施鼓励本村企业吸纳本村的村民,考虑给予相应的企业以适当的税收减免和征用地租金削减政策。针对具体的企业岗位需求计划,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相关机构(如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对村民进行适用技能培训。鼓励兼职和自主创业,对于有能力进行

34、兼职和自主创业的,考虑给予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进行资助,并对近期盈利税收进行适当减免。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增加本村农产品的附加值,和产品的利润,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产品、加工产品流通环境,倡导经营变革, 鼓励开拓农产品市场,走市场经济下的农业,有效提高农民收入。(4) 建立长效的农民增收机制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长效机制来确保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并使其跟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建设主要内容有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技术创新,努力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自身的经济活动能力。增加农业的投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

35、品的价值增加值机会。社会辅助模式。政策支持、培训计划、企业扶助、社会动员、自身努力。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合理引导农村加工产业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第六节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规划依据县供销联社关于推进我县农村综合服务站建设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分级建站原则合理布置村域公共服务设施。一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全村现有村委办公室一处,位于里窑居民点,用地面积约210平方米。村级卫生室一个,幼托机构一个,其它小型副食商店,分别分布在全村各个居民点。二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级和布局由于上皋坞村临近筏头集镇,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可以与集镇共享,因此规划确定村域公共服务

36、设施按照县农村综合服务站三级站标准建设。主要建设项目有30-40小型便民超市、30-40农资供应点、40-60老年活动室等。(1)中心级:村委、便民超市、农资供应点、小型农贸市场、村级卫生室、幼托园、公厕、垃圾收集点。主要布置在里窑居住社区。(2)次中心级:便民超市、老年活动室、小型农贸市场、公厕、垃圾收集点;主要布置在宣家门口居民点。(3)一般级:便民超市、公厕、垃圾收集点;布置在外窑、观音堂、黄回山居民点。三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计划(1)近期项目安排:主要有老年活动室、幼托园、小型农贸市场、公厕、垃圾收集点。这是关系到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村民的生活,是当前急

37、需改善的。 (2)中、远期阶段性安排:主要是指其它计划建设的各类项目。办公室、便民超市等,这些设施是充实农村基层建设,完善农村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新农村建设的长效利益机制。村域内各服务设施及公共活动场地建设均应进行一定的绿化布置,如种花、树、草等,同时还应保持周围环境整洁优美,依据需要配置公共厕所、垃圾桶等环卫设施,为村民提供一个舒适、人性化的居住环境。第七节 村庄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是村域发展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和制约村域的经济发展、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村庄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给排水工程、电力电讯工程等内容。一 道路交通规划(1)现状至2005年7月德清县乡村康庄工程建设

38、全面完成以来,实现了全县等级公路(准四级公路)通村率和通村公路路面硬化率均达到了100%。上皋坞村村级道路亦通过路面拓宽、路面硬化实现了全面改造。现状村级公路路面宽度约6米,沥青路面。(2)规划道路网结构:以镇(乡)村级、村村级道路构成村域主干路网,串联起村庄各个居民点;同时,由通村公路延伸出去的支路及步行路以树枝状形式向村域其它地区延伸形成村域完整的道路网系统。路网等级:规划路网等级分为3级,分别是镇(乡)村级(7-9米)村村道路(4-7米)步行道(1.5米)。道路设施: 主要包括停车场、公交停靠点等。规划在里窑、宣家门口2个集中居民点附近各布置一社会停车场,并在外窑、里窑、观音堂及宣家门口

39、附近各布置公交停靠点一处,为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奠定基础。由于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完成,村域道路交通网基本形成,近期村域道路建设主要在现状道路基础上加强道路日常维护、完成道路设施建设等。村庄道路亦是构成村庄风景的重要元素之一,道路的景观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道路景观建设应依据本地特色搭配种植各种树木。如毛竹、淡竹以及低矮花灌木等当地树种,使道路沿线形成一条以充满野趣和旺盛生命力为景观特点的绿色长廊。二 给排水规划1. 给水由于受到地形条件的制约,统一供水的方式在上皋坞村显得不太现实。规划确定村庄各居民点可依据自身条件,采用相对便捷的供水方式。如:采用山泉水、地下水;或在溪流附近建设高位水池,小

40、范围集中供水等。2. 排水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整个村域污水排放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禁止未经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各个居民点生活污水可采用2-3户设一小型污水净化池进行分散处理的方式处理;雨水通过暗管(渠)就近排入水体。今后村域内不应发展有污染产业。三 电力电讯工程电力、电信及有线电视广播线接入乡域总网,线路沿村庄道路架设,到规划期末电话普及率达户均一部,有线电视、广播普及率达100%。规划期内上皋坞村域应逐步建立高速宽带网络,以满足村域生产单位、村民对互联网信息的需求。第八节 村庄防灾工程规划一 防洪 山洪防治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坡面汇水区应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沟壑治理应以

41、工程措施为主。加强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以防止水土流失;疏浚溪流,对溪流部分地段的深度和宽度进行一定的处理,使溪流顺直,达到泄洪要求;对两侧驳岸进行加固达到洪水防治要求。二 消防现状:由于上皋坞村地形相对复杂,交通多有不便,居住分散,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外加基层消防管理滞后,致使消防宣传活动还难以落到实处。相当一部分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知识缺乏,法制观念不强,对火灾的发生缺少足够的认识。(一) 规划依据、原则及目标1.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1990年浙江省消防管理条例1994年 关于印发湖州市新农村建设村庄消防规划编制要点的通知(湖公

42、通2006100号)筏头乡城镇总体规划以及各相关专项规划 国家、省、地方其它有关村镇消防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文件等2. 规划原则(1)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根据村庄性质、规模、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规划形成相适应的消防安全体系。(2)多种消防协调发展,公安消防和企业消防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3)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实施。3. 规划目标 科学合理地确定村域消防设施的总体布局,对近远期的村域消防体系提出规划方案,制定具体的控制性内容,较好地指导村庄消防安全建设,从根本上提高预防和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二)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上皋坞行政村村域范围,村域总面积8.35

43、平方公里。(三) 村庄消防安全布局(1)村民居住区、生产加工区域等具有不同消防要求的功能区块应当相对独立,村民居住区宜布置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向;生产区用地宜布置在村民居住区的一侧或边缘。(2)村庄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尽量采用一、二级,控制三级耐火等级。幼托园、养老院、有住宿功能的“农家乐”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必须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3)立足实际,对现有三、四级耐火等级、相互毗邻的建筑密集区应实施改造,开辟防火隔离带,留出防火间距。如改造确实有困难,则应积极采取防火分隔、开辟消防通道,改善用火用电条件、增设消防水源等措施,逐步改善消防条件。(4)村域内如有重点保护的古建筑、文物保护

44、单位等应与周围建筑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5)禁止“三合一(将车间、仓库、宿舍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建筑的产生,对已存在的该类企业、场所,在近期内必须予以取缔或整改。(6)农村建房,应到当地的气象防雷减灾机构了解和咨询简单经济的防雷措施和方法,以及雷电的活动规律,修建过程中利用建筑物的主体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接闪、引下和接地系统,确保了防雷安全。(7)农村乱拉乱接电线严重,普遍存在电线老化现象,电气线路潜伏诸多火灾隐患。今后村域范围内严禁乱拉乱接电线,老房子要及时更换电气线路,电线最好用套管套起来,以消除电气火险隐患。(四) 消防供水规划消防用水应充分考虑利用天然水源,应按照国家规定标准修建通向天

45、然水源的消防车通道和取水设施。积极建成高效的通信网和科学的火灾报警系统,做到一有灾情即刻报警。为保障消防用水需求,在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附近设置消防泵取水平台,其距离和高差应能满足消防车、泵取水的要求,并设有直接通向吸水面的台阶和明显的标志。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不宜大于150米。(五) 消防通道规划消防通道规划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消防车通向火灾现场的道路;二是火灾现场四周为消防车通行及火灾扑救而提供的道路及场地。村庄主要道路红线宽度为4-7米,道路上空遇有管架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米,尽端式消防车通道需设置不小于12米*12米的回车场地或回车道。建筑物的封闭内院,如其短边长度超过2

46、4米时,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通道。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附近,应设置便于消防车停靠取水的通道和场地。(六) 消防队伍建设规划根据湖州市新农村建设村庄消防规划编制要点的要求,人口超过1500人的行政村、“农家乐”或竹木加工等生产、经营集中的区域等应当建立志愿、义务等多种消防队。上皋坞村现有人口1904人,达到“编制要点”人口超过1500人的要求,因此规划考虑设置义务消防队伍、义务消防队伍,与本乡及县级消防组织共同承担消火救灾任务。如组建志愿、义务消防队伍确有困难,可与附近的企事业单位采用“村企合办”的形式共同建立。消防队伍建设及人员、装备的配备应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七) 森林消防规划

47、范围内有珍贵的树种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为尽量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灾害,特提出以下要求:(1)在林区内开辟可供消防车通行的道路,既能隔火,又能为消防人员快速到达火区提供交通条件。(2)完善监视系统可尽早发现火情。主要方式有:地面巡逻等。最简单的办法是在林区增设火警了望台,并配置通信定位报警设施。上皋坞村绝大部分用地为林地,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更加重要。要加强对村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增加消防公益宣传内容,扩大公益宣传层面,利用村村通广播,大力开展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同时村民委员会可依托文艺活动、企业、农民再教育等时机场合,深入强化消防安全保护知识。要强化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

48、。进一步提高村委村政府对消防工作的责任主体意识,把消防工作摆到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同发展。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做好扑救初起火灾的准备。三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依据德清县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程度分区图,上皋坞村绝大部分属于筏头至武康低易发区,村域东北面少部分位于莫干山中易发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规划近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任务是加强村庄范围内地质灾害的调查,同时对今后区域内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远期主要是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对改善地质环境及有效防止地质灾害有着积极的作用。上皋坞村应加强宣传,防

49、治乱砍滥伐,引导人们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等爱林护林活动,并最终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抗震:规划区内工程建设按地震烈度6度设防。第九节 村庄环境保护规划现状村域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环保设施缺乏。目前村域缺乏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村民生活污水自由排入溪流,给村域环境带来一定污染。其二,村民环保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固体垃圾随地丢弃,使用化肥农药时不科学造成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本次规划提出相应措施,以提高山村自然环境的质量。具体包括:1.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村域环境进行综合整治;2. 加强山体植被的保护工作,提高村域环境总体水平;3. 对村庄排水进行雨污分流,积极

50、创造条件,达到排污标准;4. 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科学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防止化肥、农药大量流失,减少对河流水质的污染;5. 加快完善环保设施的建设,建设公共厕所,对村内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6. 加强村庄的绿化和美化,进一步完善村域内各类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建设。7. 实行垃圾处理一体化,村域内生活垃圾倒入所在区域的垃圾箱,然后经乡域垃圾转运站运出筏头乡统一处理。第十节 绿地景观规划绿地系统:绿地系统主要包括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和生态绿地,公共绿地主要有公园和街头绿地等,防护绿地有街道林荫道、溪沟绿化带等,四周山体、菜地以及田园则为生态绿地。多种绿地的组合形成了多层次

51、、多功能的园林绿地体系。景观营造:景观构成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点,主要有入口景观节点、居住社区公园以及宅间绿化;线指沿溪沟的滨水绿化带、沿路景观带等;面是指环绕整个村庄的自然山体界面和村庄周围的菜地、田园景观界面等。1. 各组团、庭院中心设集中绿地,内设草坪、铺装地、架构等设施,改善居住环境,供村民活动和休息;2. 在居民点内保留部分竹林、菜地,并与周围的田园一起构成生产和生活互为统一的新农村绿地景观系统;3. 可依据需要在里窑居住社区设计一供村民休憩、娱乐、健身等活动的综合性小公园。4. 改造村域范围内部分建筑立面,使之与周围环境及地方建筑风格相协调。5. 村落景观注重整洁、宁静、素雅环境

52、的营造。6. 为美化村庄整体环境,保持水体清洁,规划沿村域主要溪沟两岸设置1-3米绿化带。第十一节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一 文化体育事业现状上皋坞村文体活动比较少,各类文体设施也相对缺乏。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一是上皋坞村地处山区,文化建设应以组织宣传为基础,组建各类文艺宣传队、农村体育运动队,组织各类文艺、体育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培养村民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增加村民生活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二是上皋坞村民素质与本村企业息息相关,文化建设应村、企结合,取得企业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有效解决村级文化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亦有针对性地购置与企业、产业相关的设施、器材和图书。切

53、实发挥这些载体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二 农村文化素质再教育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渐发达,农业现代化的向前发展,劳动力文化科学素质的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了,因此,为了适应农村开发和建设的需要,就必须十分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随着时代的步伐向前发展。农村文化素质再教育主要是在学校义务教育基础上逐步改善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实施青年人新世纪素质培训计划,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形成一批具有现代化知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精通经营管理和专业的技术人才。农村文化素质再教育采用的几项措施:以村文化站为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文化讲座,使村民及时更新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

54、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同一些学校结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多种形式互相补充的文化教育形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村民到其它地方进行参观学习。农村文化素质的培养:(1) 培养目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2) 培养内容:农业技术、实用技术、法律、道德、生态环境(3) 培养机构:专门培训机构,相关研究院所、高校等(4) 培养形式: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经费开支:以政府支持为主,结合高校和企业的辅助。三 乡风文明建设上皋坞村的文明行为制定要在尊重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将上皋坞村的具体发展情况同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结合起来,使农村的文明发展始终跟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乡风文明建设应充分

55、发挥村委会、民兵、妇联、共青团组织以及其它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以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各基层组织民主管理新体制。以强大合力,共同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进步的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活动载体的建设,运用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弘扬农村特色文化,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农民自我约束,摒弃恶习。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倡导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用文明意识来抵制歪风邪气。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户”等活动,培养典型,并给予一定奖励

56、,让群众看得见成果、摸得着实惠,使乡风文明在农村扎根。同时规划建议参考胡总书记:“八荣八耻”方针(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四 农村信息化建设 完善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比如:邮递传输,以及电视、电话线路的铺设和相关信息接受终端设备的投资和建设等,保证日常基本信息的传输。根据村里需求和村民的消费能力建设宽带网络,在从初装费和上网资费

57、上给予适当照顾和优惠;同时,考虑到农民基本素质不高和对于网络使用知识的匮乏,规划建议,适当时机组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计划。对于农村信息化,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优惠。加大本村信息化建设的支出比重。争取将农村通信发展纳入地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及政府贴息或无息贷款。在村庄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投入上不断完善。五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制度,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社会保障。健全初级卫生保障服务体系,重建、完善合作医疗;按照民办公助和自愿参加的原则,建立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的筹资机制,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巩固和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办好独生子女和职工的养老保险,

58、探索推行适合本村特点的养老制度,使老年人生活有保障;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做到村容村貌整洁卫生,家家户户煤卫设施齐全;解决“四残”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六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思想认识,增强社会治安防范意识,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社会治安防范机制。要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直接领导下加强农村村级治安保卫委员会和民间纠纷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发挥预防打击犯罪第一道防线作用。上皋坞村可依据实际情况建立治安巡逻队,控制或减少各类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加强改善农村社会治安环境。要加强农村法制道德宣传教育,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社会治安良好,杜绝重大刑事犯罪案件。七

59、 医疗卫生事业现状全村有医疗保健站1个,同时由于距离集镇较近,基本能满足村民日常需求。规划目标是争取小病不出村。为此,规划建议如下:进一步完善医疗设施组织培训相关医生建立应急救治措施第三章 里窑居住社区规划一 现状概况里窑居住社区位于上皋坞村域的东北部,西北、东南两面环山,是典型的山谷地形。居住社区内有山溪从中间穿过,溪面为3-5米,溪水清澈,直接汇入对河口水库。村庄主要干道沿溪流穿过居住社区,路面宽度约为6米,往西南可通往观音堂、宣家门口等居民点,东北可直达筏头集镇。居住社区内各类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多建设于近几年,也有部分砖土结构住宅,多为1980-1990年代早中期建筑,主要居住建筑多为

60、两至三层,每户居民均配置一至多间辅助用房,辅助用房多为一层,以砖结构为主。目前规划区内有村委办公楼以及商店等部分服务配套设施。二 居住社区规划里窑居住社区规划人口345人,规划建设用地3.80公顷。(1)功能结构 规划结合居住社区周围的自然地形与地貌特征,通过道路、溪流和滨水绿带等将里窑居住社区功能结构确定为“两个居住片区,一条中心绿带”,居住片区以中心绿带和周围山体为依托,形成山水相间的生态型新农村居住社区。(2)道路交通里窑居住社区对外交通主要依托穿越居住社区的村庄主干道,社区内部交通皆与主干道相连,路面宽度为6米。规划在村委办公楼附近设一公交停靠点,并设置1处公共停车场,约5-10个停车

61、位。(3)公建布置规划在现有村委办公楼附近,增设农村综合服务站一处(包括老年活动室、幼托园、村级卫生室、便民超市等),小型农贸市场、公厕以及其它服务设施。规划居住社区垃圾收集箱布置,按服务范围70米设置。(4)居住用地规划由于受到地形等条件的制约,居住用地规划主要依托道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整治。规划对严重影响生活环境以及居民安全的建筑实施环境改造和结构加固等措施。拆除严重影响村庄规划或村容村貌以及因道路扩建、高压走廊、河道控制线等需要进行拆除的建筑。村庄改造后宅间空地主要用于道路、基础设施及绿化建设等。对于今后居住社区内村民新建住宅,主要在原宅基地或附近新建,原来较分散的居住建筑并应尽量

62、向居住社区中心聚集。新建住宅建筑应结合现状道路,自然水体、山体等灵活布置,同时应注意建筑的色彩、体量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新建住宅造型风格应与当地居民统一,力求做到建筑合理,造型美观,设施齐全,环境优美。(5)新旧建筑协调处理为使新旧建筑有机结合、和谐协调,提出下面几点过渡方式,以供参考。相似和谐:新旧建筑在风格上统一,相互间包含着相同或有相连的构图因子,除在形体上互补以求完整统一外,常常在颜色,控制形、质或轮廓的曲率等方面,使之有一定的共同体。对比和谐: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采用“修旧如旧,补新以新”的设计理念,两者风格统一或者相反,材料,色彩上与旧建筑拉开距离,形成鲜明的对比。渐次变化,插入中

63、性建筑。通过某种连续体,使其成一种折衷的建筑达到新旧建筑结合。拉大新旧建筑之间的距离,利用空气来淡化新旧建筑间的矛盾冲突。此外,还有形体组合,建筑间的体量关系,近似高度,立面的比例和方向性、形状和侧影,门和窗的布置、尺寸和比例,材料、色彩、尺度等处理方法。(6)绿地景观设计里窑居住社区的绿地系统主要由滨水绿地、道路绿地、宅间绿地以及周围山林、农田等生态绿地组成。滨水绿地结合休闲活动空间和娱乐设施,作为村民游憩、休息、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宅间绿地设置草坪、铺地、构架、亭子等设施,改善居住环境,供村民休息交往;道路绿地设置草坪、铺地等设施,绿化、美化村庄整体环境。(7)建筑设计要求 新农村住宅建筑设计应吸收传统民居的特点,结合当地居民的居住水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