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工作程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7851082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院前急救工作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院前急救工作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院前急救工作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工作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工作程序(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院前急救工作程序院前急救是为进入医院以前的急、 危、重伤病员提供的特殊医疗服务,包括 病人发病现场对医疗急救的呼救、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和运输等环节。院前急救 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一、现场急救和呼救阶段在急、危、重伤病员的发病或受到伤害的现场,第一个发现者是病人自己, 其次是在现场的其他人。现场仅有病人本人,应及时向周围人呼叫,请求援助, 并尽可能地采取自救措施。其他人发现病人后,应主动迅速地赶到病人身边,边 询问检查病人病情,边进行急救呼救。大型灾害发生时,现场的人可能都是受伤 者,在进行呼救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这时的急救呼救包括两个内容,一 是呼叫周围的人给予帮助,二是对专业院前

2、急救单位进行呼救。二、呼救信息的接收传递阶段院前急救单位接收到急救呼救信息后, 对院前急救资源进行有效调度,及时 地把急救信息传递给急救分站或途中的急救单元。三、急救单元出发阶段良好的准备是急救单元快速出动的先决条件。 所有值班急救单元都应事先做 好准备,随时都能快速出动。当接到特殊病情信息时,还应根据抢救的需要进行 特殊的准备。四、抵达现场阶段急救单元抵达现场的过程是一个急救资源移动的过程。选择路径要近,移动 速度要快、安全,到达现场位臵要准确。五、接近病人阶段不论米取哪种运输工具,直接到达病人身边的可能性都很小, 即使距离病人 不远,医务人员也有一个携带药品和器械、设备到病人身边的过程。在

3、接近病人 的过程中,速度要快,携带的药品和器械、设备要全面,如设备器械太多,要尽 可能先带符合病人病情急救的设备和器械。如是意外灾害事故,要从正面接近病 人,并告诉病人自己是抢救者,以安定人心。六、现场抢救阶段院前急救医师现场抢救面对的病人病情危重,很多时候还要面对突发的事故 或意外,如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事故时保持镇定,有条理地迅速诊断和抢救,伤 病员复原的机会便能大大增加。在基本检查时,伤病者的伤势或病情有时会很明 显,例如烧伤及出血、醉酒等;但很多时亦不易察觉,所以医务人员须凭视觉、 听觉、触觉及嗅觉去找寻和了解伤者的病史、病徵及症状,以正确评估病情。现场抢救阶段主要有三个内容:一是病情的

4、评估;二是实施抢救;三是稳定 病情。这三个内容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特别是危重伤病员,常需要一边评估一 边抢救,一边稳定病情;即对已存在的或潜在的威胁病人生命的各种病情进行及 时的发现和处理。急救医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的短期评估 (除立即有生命、躯体 及致残的威胁之外),其中包括对机体和行为症状的评估。因为它们与各种并发 症或潜在的、基本的病变有关。评估还包括利用适当的、有助于诊断的各种措施, 并做出解释,同时还包括其他的专科咨询。根据初步识别和对病情的评估,应用 复苏技术、治疗手段和其他使病人在生物学方面或精神方面都能转向体内稳定的 各种处理措施。这些技术、手段和处理措施对病人的进一步医疗或缓

5、解都是必需 的。稳定病情可以包括机体的任何系统。此时,不要忘记了对机体和行为症状的整体评估。 整个评估过程持续至病人 被处理好为止,其中包括迅速确定某一特定病人或在许多病人之中的处理重点问 题。在这里,我们把三个内容按现场急救进行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叙述如下:1、现场观察保证安全当院前急救医师面对意外事故时, 首先应观察现场环境, 有无危险存在, 同 时寻找病人受伤害的线索, 这对判断伤情很有必要。 如现场仍有危险, 切不可盲 目行事,应先除去危及在场人员生命或影响救治的因素, 再进行救治, 确保伤者 和救援人员的安全。2、病情的评估(1)简单询问病史病史可由清醒的伤员或旁人叙述。 主诉: 主

6、诉是伤病员自己的描述, 昏迷者可由旁人代述。 院前急救医师要 抓住疾病的主要表现,例如:疼痛、口渴、发热、发冷、恶心、麻痺 、无力等,注意主要症状发生的时间,这有利于对病情程度的评估。 既往史:弄清楚伤者既往或现在患有什么疾病,以便能准确判断病情。 从伤病者身上寻找得到的病史资料,例如药品、复诊本或病历资料等。(2)发现体征在询问病史的同时, 即要通过视觉、 听觉和嗅觉发现伤病员的阳性体征。 如: 通过视觉可发现病人的肢体的变形、肿胀、嘴唇发绀、外出血、皮肤上的针孔、 皮下瘀血、不正常的胸部起伏、痛苦的表情、出汗、肌肉痉挛等;通过听觉可发 现病人的呻吟、骨折的摩擦声、不正常的呼吸等;通过嗅觉可

7、发现酒精气味、丙 酮气味、尿失禁等。这些发现对正确评估病情将起到很大的作用。(3)迅速进行检查无论伤病员的病情如何, 对伤病员的评估过程和方法大致是相同的。 但对危 重伤病员来说, 常常需要一边评估一边进行抢救和处理。 先处理可能危害病人生 命的情况, 特别是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 只有在威胁病人的因素解除后, 才能进 行有系统地详细检查及处理其他情况。急救医师首先应对伤病员进行一次基本检查,判断是否有足以致命的伤情: 判断伤病员的清醒程度 Response 轻轻摇动伤病员肩部,高声喊叫: “喂!你怎么啦?”; 无反应者,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 5 秒钟。以上检查应在 10秒钟以内,

8、不可太长! 病人出现眼球活动、 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即停止掐压穴 位。摇动肩部不可用力过重, 以防加重骨折等损伤。 一旦初步确定病人神志昏迷, 应立即招呼急救单元上的工作人员前来协助抢救。 判断伤病员病的气道是否通畅 Airway 检查伤病员是否有呼吸, 有呼吸者要注意到呼吸是否有杂音, 必要时应清除伤病员口腔等部位的异物,使伤病员气道通畅的方法如下:如伤病员昏迷, 但没有颈椎骨折的可能, 急救医师可用仰头举颏 (颌)法(或 仰头抬颈法 ) 。方法:一手臵于前额使头部后仰, 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臵于下颌骨近下颏或 下颌角处,举起下颏 ( 颌) 。如伤病员昏迷, 又有颈椎骨折的可能, 急救医师应指

9、导其他人员协助固定伤 员头部及颈椎,并用创伤举颌法。方法:将伤病员的颈部固定在正常位臵,并同时用双手手指托起下颌骨。 在施行以上两种方法时都要注意到: 手指不要压迫病人颈前部, 颏下软组织, 以防压迫气管。动作要轻,颈部上抬不要过度伸展,用力过猛易损伤颈椎。有假 牙托者取出, 清除口腔异物及呕吐物。 儿童颈部易弯曲, 过度抬颈反会使气管闭 塞,因此儿童不要抬颈牵张过甚。判断伤员病是否有呼吸 Breathing 在畅通呼吸道之后,由于气道通畅可以明确判断呼吸是否存在。 方法 维持开放气道位臵,用耳贴近病人口鼻,头部侧向病人胸部。眼睛观 察病人胸部有无起伏; 面部感觉病人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 耳听

10、病人呼吸道有无 气流通过的声音。、I 、+:注意点:A、保持气道开放位臵;B、观察5秒钟左右时间;C、有呼吸者,注意气道是否通畅;D无呼吸者,立即做人工呼吸;E、有部分病人因呼吸道不通畅而产生窒息,以致心跳减慢。可因畅通呼吸 道后,使呼吸恢复,而致心跳亦恢复。判断伤病员是否有脉搏 Circulation 检查脉搏,观察微循环;对没有呼吸脉搏及微循环者进行心肺复苏 检查伤者的出血情况,并止血如患者昏迷, 但有呼吸和脉搏, 应立即处理可能危及生命的伤势或病症, 然 后再将伤病员放臵成平卧位,以确保呼吸通畅。4、请求支援 在进行急救期间,如遇困难,急救医师应立即向急救中心调度和领导汇报, 请求支援,

11、同时,尽量利用旁观者协助以下工作:(1)现场环境安全,例如帮助指挥交通;(2)帮助疏散其他旁观者, 确保伤病员的隐私受到尊重, 并让伤病员有足 够的清新空气;(3)处理伤势。急救医师可指导旁人施用直接压迫法协助制止伤口出血;(4)其它工作:安排运送伤病员。5、在进行现场急救三项内容时的注意事项(1)当现场有易燃易爆物品或气体时,要避免有可能产生火星的行为,以 免引起火灾和爆炸。例如:开灯、用手机、吸烟等。(2)当进行有毒气体泄漏事故的急救时, 救护车应停在污染区的上风地带, 参加抢救人员应配戴防毒面具,在抢救中做好自身和病人的防护。(3)当伤员如有颈椎损伤可能时, 一定要先上颈托, 同时注意搬

12、运的方式, 以免损伤脊髓, 引起高位截瘫。 如怀疑有脊柱骨折者, 应严格按脊柱骨折的搬运 方法进行搬运。如有四肢骨折,应先给予固定再搬运。(4)伤员被硬物夹住或压住时,不能硬拉,必须把硬物翘开后,再移动伤 员,以免加重伤员的组织损伤。(5)当有异物插入伤员组织内时,不能轻易拨出异物,以免引起大出血, 而应带着异物搬运。 异物太长或与其它部分固定时, 应把异物截断, 然后再搬运。(6)如是交通事故,在处理车厢内伤员时,只要车辆没有燃烧或爆炸的危 险,应先就地对伤员进行评估和紧急处理, 再搬运,盲目搬运有可能造成再损伤。 处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保护现场人员的安

13、全和现场的原始状态, 首先应切断肇事车辆电源, 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如夜间 事故还需开示警灯、 尾灯,还须在车后按规定设臵危险警告标志, 并在肇事车后 100 米外设臵“故障车警告标志牌” 。如有人,应留人告诉后续车辆立即停靠在 紧急停车带内, 或慢速通过。 告知不能参加救助工作的司机和乘车人迅速转移到 右侧路肩上或者紧急停车带内。 事故现场还应做好防火防爆措施, 首先应关掉车 辆的引擎, 消除其他可能引起火警的隐患。 事故现场禁止吸烟, 以防引燃泄漏的 燃油。载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时,危险性液体、气体发生泄漏,要及时将 危险物品的化学特性,如是否有毒,易燃易爆、腐蚀性及装载量、泄漏量等

14、情况 通知警方及消防人员,以便采取防范措施。(7)如伤员被埋压,使用工具挖掘埋压物时,一定要注意保证幸存者的安 全。在接近被压埋人员时,不能再用利器挖、刨,要用手或不易使被压者致伤的 工具扒挖,特别要注意分清哪是支撑物, 哪是埋压物,不能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 防止对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 在挖掘时, 挖掘人员要注意脚下, 绝不能踩伤被埋 压的伤员。 尽量使被压者所处的封闭的空间与外界沟通, 使新鲜空气注入, 让被 埋压者改善呼吸状况。 要用最快的速度使被埋压者的头部先露出来, 立即清除其 口腔、鼻腔内的尘土、异物,保证呼吸道通畅,然后使其胸部及身体其他部位露 出。对窒息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于

15、自己不能出来的伤员,要使其全身暴露 后再将其抬救出来。6、急救医师在现场还应做的其它工作(1)急救现场的秩序维持工作。 病人的发病现场可能在工地, 也可能在马 路上或其它公共场所, 有时会出现较多的围观群众, 医务人员要做好说服动员工 作,维持好秩序,以利于现场急救工作的开展。(2)急救现场的指挥工作。 到达现场的医务人员较少, 有许多工作需要现 场的群众给予帮助, 例如,病人和抢救的药械的搬运等。 医务人员要承担指挥的 任务,指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方法协助急救工作。 特别是在灾害事故发生时, 有大 量非医务人员参加抢救工作, 医务人员要担当起指挥和技术指导的任务, 保证抢 救工作正确、有序地进行

16、。(3)解释工作。院前急救病人病情危重, 病人本人或病人身边相伴的亲属、 同事,有时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医务人员要做好解释工作, 使他们理解并 配合抢救。解释时一定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切不可说过头的话,以免被误解 引起纠纷。(4)向上级汇报抢救工作情况。七、搬运阶段把经过现场抢救的病人抬上担架, 并搬运到急救运输工具上。 这个阶段特别 应该注意的是: 在狭窄的楼道里托运病人时, 尤其在拐弯处, 要防止病人从担架 上摔下来,引起病情加重或损伤。同时,在搬运的过程中也要认真地观察病情, 一旦有危险情况,应立即停下进行抢救。搬运是转运病人的重要一环, 搬运方法正确, 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不

17、加重 病情;如果搬运方法不得当,可以加重病情,增加病人的痛苦。搬运病人时要注 意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搬运经过通道情况决定搬运的方法和体位;2、担架搬运时一般病人脚向前,头向后,医务人员应在担架的后侧,以利于观察病情,且不影响抬担架人员的视线;3、病人一旦上了担架,不要再轻易更换,以免增加病人不必要的损伤和痛 苦;4、担架上救护车时,一般病人的头向前,减少行进间对头部的颠簸和利于 病情的观察;5、在搬运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意外情况,随时停 车进行处理。八、转送阶段 转送阶段是指病人抬上救护车后运输到医院的过程。 途中应继续对病人进行 监护和救治。途中应注意以下问

18、题:1、途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2、延续现场急救中的治疗,如给氧、输液给药等;3、如病情突然发生变化, 应立即给予处理, 为了操作方便必要时停车处理;4、抓紧病人病情稳定时的空隙时间,进行病历书写。九、抵达医院阶段 抵达医院阶段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把病人从急救运输工具搬运到医院急诊 室;二是与值班医师进行交班。完成以上九个阶段后, 一次院前急救任务即告结束。 急救单元可以再接受第 二次急救任务。 如无急救任务, 便可返回急救分站进行修整, 等待执行下次急救 任务。十、返回阶段是指完成上述任务后, 返回基地的过程。 返回基地后, 首要任务是进行执行 下一次院前急救任务的准备工作。例如:补充药品、检查车辆、清洗消毒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