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67822143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5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解析版)(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1下列可能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A淀粉和二肽 B脂肪酸和脂肪酶 C蛋白质和蛋白酶 D核糖和核糖核酸2科学家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说明钙盐和钾盐()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D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真

2、核细胞的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不同,组成成分也不同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除拟核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没有差别4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18O标记的是氛基酸中的羧基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 C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称为胞吐 D将3H标记的氛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时间顺序为5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

3、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疟原虫细胞中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C自噬泡排出疟原虫体外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其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均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

4、的 B人体内环境pH变化不影响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 C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 D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为氨基酸7如图代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一定外界溶液中的相关体积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不能进入细胞液 Bt1时细胞壁不再有伸缩性 Ct2时细胞液的浓度不再增大 Dt2比t1时更容易引起细胞死亡8已知图中为信号分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示可反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位于细胞膜的外侧 B图中三种信号分子只有能与对应结合,表明具有特异性 C如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则相应受体应位于突触前膜和后膜 D如信号分子是淋巴因子,则该分子作用的靶细胞可为

5、B细胞9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是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H可在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 BH经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中 D长在向阳坡上的小麦比背阳坡上的小麦过程旺盛10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构A上分布有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 B细胞吸收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 C光合作用过程中ADP和Pi从B向A处移动 DH产生于B处,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11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

6、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2图A为某哺乳动物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象,图B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的3个细胞中都有2对同源染色体 B图A中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 C图A中、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i、d、m区段 D曲线中d和i区段均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1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的方法与结果正确的是()A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B未标记的噬菌体

7、在含32P标记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占3/4 C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用以标记35S D分别用含35S和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出带相应标记的噬菌体14如图为DNA、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 B过程中需要多种tRNA,不同tRNA所转运的氨基酸一定不同 CDNA上某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D镰刀型红细胞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5对下列各图分析不准确的是()A甲图中的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乙图中核糖体在

8、mRNA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C对于丙图,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可以进行过程 D丁图中该段中内有6种核苷酸1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 B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C“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是对分离现象解释的主要内容之一 D测交实验证明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比为1:117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

9、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18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1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B基因重组是病毒发生变异的根本来源 C三倍体西瓜的无子性状属于可遗传变异 D凡是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20如

10、图为利用纯和高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易感染病(e)水稻快速培育优良品种纯合矮秆抗病水稻(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此图叙述正确的是()A获得无籽蕃茄所用原理与过程相同 B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过程获得植株为单倍体,单倍体就是指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D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2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子番茄是由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子房发育而成,属于染色体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秋水仙素诱导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基于相同的原理 D镰刀型细胞贫

11、血症与果蝇白眼变异的来源都是基因突变22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A0.64和0.36 B0.50和0.50 C0.36和0.64 D0.82和0.1823如图是某家系一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成员中-1、2和-2为患者推测合理的一项是()A-2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50% B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0 D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4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A B C

12、D25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丙细胞周围毛细血管中不存在a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成年人的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可调节其大脑的发育26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叙述正确的是()A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 B若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会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可能不利于G1期细胞核中的基因表达 C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M期 D将细胞培养在含3H标记的胸苷的培养液中,一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核中含3H的D

13、NA占总DNA的50%27下列比例中不符合1:3的是()AAa与Aa个体杂交后代隐性性状与显性性状之比 B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C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D基因型为XBXb与XBY的红眼果蝇杂交后代白眼和红眼数目之比28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为需氧呼吸,bc段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cd段为厌氧呼吸 B无论在何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 Cbd段的厌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

14、过c,乳酸大量积累导致内环境pH持续下降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4分) 29如图是某一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图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的细胞是_A体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2)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条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_(3)图中有_个染色单体,如果上某位点有基因B,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_(4)图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

15、量关系可用图中的_表示30图1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2代表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在e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_线粒体中CO2扩散到邻近的叶绿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_层磷脂分子层(2)图1中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填“高”“低”“基本一致”)(3)图2中,p点_(填“可以”或“不可以”)代表葡萄糖,因为_(4)在图2中,假如C18O2作为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去向是图3中的_途径(用图中字母表示);此时,在

16、基粒上发生的能量转变是_,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_ 叶绿体(CH2O)+O2 (5)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_从图解分析,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最可能的原因应该是_ 31某种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高等植物,其花色(A、a)和叶形(B、b)性状分别由不同对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表是两个杂交组合的亲本性状及子代表现型与比例: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

17、子代表现型机比例父本母本甲红花宽叶百花宽叶1/4红花宽叶1/4红花窄叶1/4白花宽叶1/4白花窄叶1/2红花宽叶1/2白花宽叶乙百花窄叶红花宽叶1/2红花宽叶1/2红花窄叶无雌性个体(1)根据杂交组合甲可判定控制叶形性状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且_是显性性状(2)在花色这一性状中_色是隐性性状杂交组合乙中母本的基因型是_(3)杂交组合乙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其可能的原因有:一是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二是基因_使雄配子致死若欲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确定原因到底是哪种,应选择基因型为_的雄株作父本(4)假设实验证明上述第一种原因成立,将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的两植株杂交,让得到的F1代自由交配,则F

18、2代的红花宽叶雌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5)自然界偶尔会出现该种植物的单倍体植株,但般不育,其原因是细胞中没有_若要恢复其可育性,通常可采取的措施是_32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过程是_,此过程既需要_作为原料,还需要能与基因启动子结合的_进行催化(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4)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是一对_若致病基因由正常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替换而来,则两种基因所得b的长度是_的在细胞

19、中由少量b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_2015-2016学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高三(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6分)0 1下列可能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A淀粉和二肽 B脂肪酸和脂肪酶 C蛋白质和蛋白酶 D核糖和核糖核酸【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糖类的组成元素【专题】正推法;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糖类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分析】本题是细胞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糖类、脂肪酸的元素组成是C、H、O,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解答】解:A、淀粉是由C、H、O元素

20、组成,二肽是由C、H、O、N元素组成,A错误;B、脂肪酸是由C、H、O元素组成,而脂肪酶是蛋白质,是由C、N、O、N元素组成,B错误;C、蛋白酶也是蛋白质,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C正确;D、核糖是由C、H、O元素组成,而核糖核酸是由C、H、O、N、P元素组成,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知识点是糖类、脂质的分类和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核酸的分类和元素组成,对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元素 组成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科学家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说明钙盐和钾盐()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

21、要作用 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D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专题】正推法;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解答】解: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22、有重要作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3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真核细胞的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不同,组成成分也不同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除拟核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没有差别【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正推法;细胞核【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 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

23、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答】解:A、真核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在其上面有多种酶附着,因而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A正确;B、真核细胞的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不同,但组成成分相同,B错误;C、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C错误;D、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细胞核结构的理解,明白核孔的作用尤其是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区别:染色体是染色质缩短变粗后形成的,出现在细胞分裂的分裂期4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

24、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18O标记的是氛基酸中的羧基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 C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称为胞吐 D将3H标记的氛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时间顺序为【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根据脱水缩合反应,一个氨基酸的羧基提供一个-OH,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提供一个-H,-OH和-H合成水分子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仅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还需要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直接有关的结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5、、囊泡、细胞膜【解答】解:A、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反应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提供一个-OH,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提供一个-H,-OH和-H合成水分子故A正确B、由图可知,碘由浓度低运输到浓度高,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则为主动运输故B正确C、甲状腺球蛋白在细胞膜内被一层膜包围,形成小囊泡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并向细胞外张开,使内含物排出细胞外,这种现象为胞吐故C正确D、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在细胞中逐渐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这整个合成和运输过程经历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有关内容,意

26、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疟原虫细胞中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C自噬泡排出疟原虫体外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7、其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均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专题】正推法;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系统【分析】由题意可知,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是首先形成食物泡,主要是胞吞,胞吞现象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疟原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由此可见,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解答】解;A、疟原虫通过胞吞获取食物,胞吞现象体现了膜的流动性,A错误;B、疟原虫是真核生物,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B错误;C、自噬泡排出疟原虫体外属于胞吐作用,需要

28、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D、结构决定功能,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其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均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D正确故选:A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胞吞和胞吐的意义,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质是功能,免疫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资料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B人体内环境pH变化不影响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 C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 D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为氨基酸【考点】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酶的概念【分析】本题是酶的概念,作用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根据

29、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选项描述进行判断【解答】解:A、酶的本质是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当蛋白质作为酶时,酶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当RNA起催化作用时,酶不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A错误B、酶活性受pH的影响,当人体内环境pH变化会影响细胞内pH的变化,进而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B错误C、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当温度升高后酶又可以恢复活性,因此,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C正确D、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前后不变,可以反复使用D错误故应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本质和基本单位和合成场所,温度、PH对酶活性的 影响,酶和激素在

30、反应前后的 不同点,主要考查学生对酶的概念、本质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7如图代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一定外界溶液中的相关体积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外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不能进入细胞液 Bt1时细胞壁不再有伸缩性 Ct2时细胞液的浓度不再增大 Dt2比t1时更容易引起细胞死亡【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图1表示细胞体积的变化,这是由于细胞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t1时细胞体积不再缩小,表明细胞壁的伸缩性是有限的;图2表示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因此缩小的程度大,时间也较长,如果一直保持该状态,细胞容易死亡【解答】解:A、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由于原生

31、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故A正确;B、t1时细胞的体积不再减小,这是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是有限的,但是在清水中细胞又会复原,说明细胞壁仍然具有伸缩性,故B错误;C、t2时原生质体的体积不再变小,说明细胞已经停止失水,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不再增大,故C正确;D、t2时表示细胞已经发生质壁分离,如果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细胞失水过多死亡,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8已知图中为信号分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示可反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位于细胞膜

32、的外侧 B图中三种信号分子只有能与对应结合,表明具有特异性 C如信号分子是神经递质,则相应受体应位于突触前膜和后膜 D如信号分子是淋巴因子,则该分子作用的靶细胞可为B细胞【考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成分【专题】模式图;生物膜系统【分析】1、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解答】解:A、该图示可

33、表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中指的是糖蛋白,该物质位于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B、信号分子与相应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正确;C、神经递质的受体应位于突触后膜,C错误;D、淋巴因子的作用是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尤其是B细胞的功能,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9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是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H可在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 BH经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中 D长在向阳坡上的小麦比背阳坡上的小麦

34、过程旺盛【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据图分析,表示水的光解,表示暗反应阶段,表示合成多糖,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多糖的水解光反应:(1)水的光解2H2O4H+O2(2)ATP的形成ADP+Pi+能量ATP有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3、24H+6O2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2

35、酒精+2CO2 (细胞质基质)或C6H12O62乳酸 (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可在暗反应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故A正确;B、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故B正确;C、ATP形成的过程是光反应、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即,暗反应和多糖的水解需要消耗ATP,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故C错误;D、长在向阳坡上的小麦比背阳坡上的小麦光照强度较强,光反应速率较快,光合作用速率较快,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葡萄糖的转化、ATP的合成等相关知识,比较综合,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辨别和推理能力10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

36、误的是()A结构A上分布有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 B细胞吸收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 C光合作用过程中ADP和Pi从B向A处移动 DH产生于B处,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专题】模式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B是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甲是有机物2、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 光能、色素4H+O2bATP的生成:ADP+Pi 酶ATP(2)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 +C 酶2C3bCO2的还原

37、:2C3 酶(CH2O)+C5 +H2O【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上进行,所以结构A上分布有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A正确;B、图中甲表示(CH2O),根据暗反应过程可知,暗反应中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CH2O),B正确;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合成ATP,暗反应消耗ATP,所以ADP和Pi从B向A处移动,C正确;D、H产生于A处光反应阶段过程中,在B处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考生要能够识记光合作用的场所,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通过明确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暗反应,进而影响光反应阶段

38、11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分析】本题是对于细胞凋亡过程和机理的考查,先根据题图梳理细胞凋亡的过程和机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凋亡之前,经过,凋亡诱导因子与将要凋亡的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的过程,由于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过程具有特异性,因此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

39、膜的信息传递功能,A正确;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基因的表达过程,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凋亡基因控制合成新蛋白质,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由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决定的,是细胞的主动死亡,C错误;D、凋亡基因是机体固有的,控制着细胞凋亡的过程,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凋亡的过程和机理,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基因的选择表达过程和细胞凋亡的意义,分析题图获取细胞凋亡过程的具体知识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细胞凋亡过程和机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2图A为某哺乳动物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象,图B

40、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的3个细胞中都有2对同源染色体 B图A中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 C图A中、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i、d、m区段 D曲线中d和i区段均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坐标曲线图;模式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A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B中:a表示有丝分裂

41、间期;b、c、d、e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f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g、h、i、j依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k、l、m、n依次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解答】解:A、图A中: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B、图A中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第一极体,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第二极体,B错误;C、根据图A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B中的i,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B中的d,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B中的m,C

42、正确;D、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A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B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的方法与结果正确的是()A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B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标记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占3/4 C用含35S的培养基

43、直接培养噬菌体,用以标记35S D分别用含35S和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出带相应标记的噬菌体【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可能原因

44、是搅拌时间太早,噬菌体的DNA没有注入细菌,或搅拌时间太迟,细菌已部分裂解,A错误;B、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原料都来自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占100%,B错误;C、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不能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错误;D、由于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要分别用含35S和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出带相应标记的噬菌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学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明确噬菌体为DN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且合成子

45、代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及结论14如图为DNA、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 B过程中需要多种tRNA,不同tRNA所转运的氨基酸一定不同 CDNA上某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D镰刀型红细胞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考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分析】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图中是转录过程,翻译过

46、程【解答】解:A、是转录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A正确;B、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多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个氨基酸,因此多种tRNA可以转运同一种氨基酸,B错误;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会导致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但是翻译形成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因此蛋白质的结构不一定改变,C正确;D、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的结构改变,进而改变红细胞的功能,因此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基因与性状的

47、关系,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15对下列各图分析不准确的是()A甲图中的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乙图中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 C对于丙图,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可以进行过程 D丁图中该段中内有6种核苷酸【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专题】图形图表题;DNA分子结构和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分析甲图:转录过程、翻译过程、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分析乙图:乙图表示翻译过程,根据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分析丙图:表示DNA的复制过程,表示转录过程,表示翻

48、译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表示RNA的复制过程分析丁图:丁表示转录过程【解答】解:A、甲图中的转录过程、翻译过程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B、乙图为翻译过程,其原料是氨基酸,根据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B正确;C、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可以进行增殖分化,因此对于丙图,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可以进行过程,但不能进行过程,该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C错误;D、丁图中该段中内有6种核苷酸(3种脱氧核苷酸+3种核糖核苷酸),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以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

49、,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 B用闭花传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C“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是对分离现象解释的主要内容之一 D测交实验证明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比为1:1【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专题】正推法;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

50、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5)具有热爱科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3、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4、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解答】解: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A正确;B、用自花闭花传

51、粉的豌豆做人工杂交试验,试验结果可靠且又容易分析,B正确;C、“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假说的主要内容,C正确;D、测交实验证明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所产生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中显隐性之比为1:1,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豌豆的特点;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测交的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7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52、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4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考点】伴性遗传【分析】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则父亲的基因型为A_XBY,母亲基因型aaXBX_,子代基因型为aaXbY,根据子代的基因型可确定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b【解答】解:A、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母亲的色盲基因可以来自她的母亲或父亲,所以孩子的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外祖母或外祖父,不可能来自其祖母,A错误;B、这对夫妇再生一男孩,只患色盲的概率是1/21/2=1/4(正常指的概率1/2,男孩色盲的概率1/2),B错误;C

53、、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2,C正确;D、父亲的精子基因型为AaXBY,其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识记色盲及多指的遗传方式,掌握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其次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子代的基因型,再进一步推断出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最后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计算出相关概率18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

54、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分析】1、基因重组的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基因重组的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解答】解:A、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A正确;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

55、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D、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水稻花药内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但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掌握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明确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B基因重组是病毒发生变异的根本来源 C三倍体西瓜的无子性状属于可遗传变异 D凡是基因突

56、变都会遗传给后代【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1、三倍体植物可由二倍体植株和四倍体植株杂交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也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2、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型3、体细胞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一般能遗传【解答】解:A、三倍体植物可由二倍体植株和四倍体植株杂交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A错误;B、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三倍体无子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途径形成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57、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D、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是体细胞基因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0如图为利用纯和高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易感染病(e)水稻快速培育优良品种纯合矮秆抗病水稻(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此图叙述正确的是()A获得无籽蕃茄所用原理与过程相同 B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过程获得植株为单倍体,单倍体就是指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D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分析】本题主要考

58、查了单倍体育种的知识(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根据图示分析,表示杂交,表示减数分裂,表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表示秋水仙素处理获得二倍体【解答】解:A、获得无籽蕃茄是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过程是利用秋水仙素使得染色体加倍,A错误;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单倍体就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组数的个体,C错误;D

59、、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要知道,1、杂交育种发生的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2、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3、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2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子番茄是由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子房发育而成,属于染色体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秋水仙素诱导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基于相同的原理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与果蝇白眼变异的来源都是基因突变【考点】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专题】正推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