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7755251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节)1、知识学习的类型2、记忆系统及特点3、遗忘进程特点4、遗忘原因及理论解释5、记忆规律的运用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一、知识的含义及实质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 观表征。二、知识的类型(一)根据反应活动的 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概念反映的是

2、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 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命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 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二)根据反映活动的 内容的不同, 知识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具体知识是对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实或事实的反映, 是对我们看到或听到的事情的心理再现。具有情境性和时空依赖性。抽象知识是对于已知事实的概括性的反映,表现为概念、原理、公式、法则等。(三)根据反映活动的 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1 两者含义: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

3、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2两者区别:首先,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目前学校教学 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其次,从心理表征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3. 两者联系: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常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获得后也为获取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保证。4程序性知识的亚类: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 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

4、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三、知识学习的类型(一)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序,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1 符号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内容是词汇学习、非语言符号(如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和事实性知识。2. 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中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3. 命题学习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命题学习必须以符号学习

5、和概念学习为基础,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学习。(二)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1. 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派生类属学习指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 生物。当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 二者仅是一种相互关系的从属关系时,便产生相关类属学习。2. 上位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6、。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原有观念 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3 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一般而言,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四、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在获得阶段,新知 识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与长时记忆系统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岀现新意义的建构。这一阶段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 是知识的同化,通过同化 -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理解新知识,并使

7、其在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地方找到位置。在巩固阶段,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中,如果不进行深层的认知加工,这些信息就会岀现遗忘。这一阶段解决的 主要心理问题是知识的保持。通过记忆使新知识得到巩固。在提取阶段,个体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产 生广泛迁移。这一阶段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知识的应用。通过应用使知识产生广泛的迁移。五、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学习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学校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 宝贵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8、,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其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最后,知口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第二节知识的获得一、知识获得阶段的任务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原有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 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知识获得的两个环节是:知识直观和知识概括。二、知识直观(一)直观的含义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 认识的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

9、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二)知识直观的类型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的优点:由于实物直观是在接触实际事物时进行的,它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它在 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同时,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因此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物直观的缺点:实物直观在实际事物中,往往难以突岀本质要素,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时间、空间和感官特性的限制,许多事物难以通过实物直观获得清晰的感性知识。2 模像直观模像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像直观即通

10、过对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模像直观的优点:模像直观的对象可以人为制作.因而模像直观在很大程度扩大直观的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模像直观的缺点:由于模像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而非实际事物本身,因此模像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克服其缺点应采取的措施:一方面应注意将模像与学生熟悉的事物相比较,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使模像直观与实物直 观结合进行。3. 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言语直观的优点: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 发学

11、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言语直观的缺点: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鲜明、完整、稳定。(三)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模像直观一般比实物直观教学效果好。但是,这一结论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当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 进入实际的复杂情境即更多地运用实物直观,自然是必要的。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岀确切的观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 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最后,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 合方式。3. 运用感知规律,

12、突岀直观对象的特点感知规律主要有:(1)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像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岀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 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 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

13、生面前。(4)组合律。指空问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 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法。让学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观 察后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或报告。5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三、知识的概括(一)概括的含义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 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二)知识概括的类型1感性概括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

14、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2 理性概括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 程。两者区别与联系:从内容上看,感性概括并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所概括的一般只是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 联系,是一种知觉水平的概括。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它所揭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与本质因素,是思维水平的概括。所谓一般因素,指的是一 类事物所共有的,不是个别或某些事物所特有的;所谓本质因素,即内在地而非表面地决定事物性质的因素。从感性概括中,只能获得概括不充分的日常概念和命题;只有通过理性概括,才能获得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概

15、念和命题。(三)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 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 的信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概括岀共同的规律或特征,教学时最好同时呈现若干正例,以一个个的例子来说明。同 时,如有可能,教师最好能利用机会把正反两种例证同时加以说明。2. 正确运用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耳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岀本质特征。在运用变式时,

16、如果变式不充分,学生在对教材进行概括时,往往会发生下列两类错误,必须注意预防。一类常见的错误是 把一类或一些事物所共有的特征看做本质特征。另一类常见错误是在概括中人为地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合理地缩小或 扩大概念。3科学地进行比较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同类比较即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通过同类比较,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 特殊、本质与非本质,从而找岀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异类比较即不同类但相似、相近、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通过异类比较。不仅能使相比客体的本质更清楚,而且有利于确切 了解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7、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讨论的时候,不仅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岀问题, 而且要鼓励他们主动解答问题。在概括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去归纳和总结,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作结论,学生背结论” 的被动方式。四、错误观念(一)什么是错误观念错误观念即个体日常直觉经验中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认知体系。1、广泛性2、自发性3、顽固性4、隐蔽性(二)错误观念转变的条件1、引发学习者对原有观念的不满2、使学习者意识到新观念的可理解性3、显示新观念的合理性4、使学习者意识到新观念的有效性(四)促进错误观念的教学1、诊断错误观念2、引发认知冲突3、理解新观念4、应

18、用新观念5、反思观念转变过程第三节知识的保持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一)瞬时记忆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0.252秒。它完全保持输入刺激的原样,而且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二)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2.5秒到20秒。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长时记忆中存贮的、正在使用的信息,是将贮存在长

19、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岀来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三)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从I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二、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一)遗忘及其进程1遗忘的含义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遗忘有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暂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永久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等。2.遗忘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岀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 是先快后慢,呈负

20、加速型。(二)遗忘的理论解释1. 痕迹衰退说痕迹衰退说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为避免遗忘就应该多加练习。2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 干扰。一般而言,时间上接近、内容上相似、要求上相同的学习之间容易产生干扰,所以学校的课程、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相互间 发生干扰。3同化说奥

21、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提岀,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遗忘有积极的遗忘 和消极的遗忘,前者指高级观念代替低级观念,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后者指或者由于原有知识结构不巩固,或者 由于新旧知识辨析不清楚,也有可能以原有的观念来代替表面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新观念,从而出现记忆错误。4. 动机说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岀。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该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 些记忆信息排除至意识之外。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一)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

22、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岀 例子、做岀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二)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记忆术有:寻找记忆材料的规律,做 一定的归类和整理,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将零散的材料用一定的方法串联起来展开想象等。(三)进行组块化编码1组块的含义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 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2. 组块的对象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

23、词、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句子。3 组块的方式 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四)适当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当然,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五)合理进行复习1. 及时复习艾宾浩斯曲线提醒我们要及时复习。复习应注意:首先,要有计划。其次,控制复习的量。2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是相对于集中复习而言的。 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一次性重复学习许多次, 分散复习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 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3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研究表明,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24、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 重复学习时。便于集中注意,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点的学习。典型真题分析:1 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 = SH,这属于()。A 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C 上位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评析】答案为 C。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的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即 新学习的观念可归属于原有观念,这就是下位学习;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指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些 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即新学习的观念是

25、原有观念的上位观念,这就是上位学习;并列 结合学习是指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而在有意义学习中可能产生联合意义,即原有观念和 新学习的观念是并列的,这就是并列结合学习;相关类属学习是属于下位学习。此题旨在考查知识学习的类型。2 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分的那个词。这种知识概括是()。)A 理性概括 B.具体概括C 感性概括 D方位概括【评析】答案为 C。此题旨在考查知识概括的类型。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 形式;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

26、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 过程。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同步训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做(A)。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内部抑制D.外部抑制2 .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A)。A .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C 描述性知识 D 程序性知识3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C)。A 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C .同化说 D .动机说4 世界杯期间看足球比赛的记忆属于(A)。A 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C .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5 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D)。A .长时记忆 B.有意记忆C .

27、感觉记忆 D .短时记忆6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A)。A . 0 . 252 秒 B. 0. 20 . 5 秒C 2 秒到 l 分钟 D 5 秒到 2 分钟7存储时间大概在 05秒以内的记忆为 (C)。A .长时记忆 B.短时记忆C .感觉记忆 D .工作记忆8. 存储时间至少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为(A)。A.长时记忆B.短时记C.感觉记D.工作记忆9.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的(C)。A.语义B.概念体系C.视像和声像 D.图式1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D)的关系。A.学习程度.B.记忆方法.C.记忆材料.D.时间1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

28、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A)。A.模像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12. 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B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13.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B)。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14.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D)。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15. 般来说,学习一篇文章之后,对这篇文章的记忆效果(C)。A中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B 开头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C头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

29、D结尾部分内容记忆效果最好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属于理性知识的是 (BCDE )。A.表象B.概念C.规则D.原理E.原则2 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ACDE)。A.图片B.演示实验C.图表D.模型E.教学电影3 .陈述性知识主要回答(BC)问题。A.做什么B.是什么C.为什么D.怎么做E.怎么样4 .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BDE)三个阶段。A.知识的认知 B.知识的获得C.知识的复习D.知识的保持 E.知识的提取5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ABCD)。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三、填空题1. 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

30、积计算公式(V=SH),这是上位学习,也叫总 括学习。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命题学习。3.4.5.6.7.8.9.2. 感性知识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理性知识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应用 在学习在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过度学习。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短时记忆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一般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种成分 理解新信息的意义,首先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其次要对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这是通过直观

31、和概括两个环 节来实现的。10.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 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11. 奥苏伯尔的同化说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与知识结构简化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遗忘。12. 过度学习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13. 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14. 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15.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四、名词解释1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

32、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一般而言,并列 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2 .直观: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 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3 理性概括: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 过程。4 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指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五、简答题1在运用变式时,常常发生什么错误 ?在运用变式时,如果变式不充分,学生在对教材进行概括时往往会发生下列两类错误,必须注意预防。一类常见的错误是把 一类或一些事物所共

33、有的特征看做本质特征。另一类常见错误是在概括中人为地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合理地缩小或扩 大概念。2. 简述教学中的感知规律。教学中的感知规律包括四个方面: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岀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2)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在物质载体层次,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 异;在知识本身层次,应合理地安排新旧知识,使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3)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为此。应注意在

34、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 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4)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 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3简述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方法。(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岀直观形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六、论述题1 简述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的基本方法有:(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

35、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 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而完成,感性知识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 正确运用。(3)科学地进行比较。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因而, 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以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知识的概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在

36、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 就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2 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它进行 深度加工,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2)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记忆术有:寻找记忆材料的规律,做 一定的归类和整理,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记忆,将零散的材料用定的方法串联起来,展开想象等。(3) 进行组块化编码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

37、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 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组块的方式主要 依赖于人的过去的知识经验。(4) 适当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5) 合理进行复习首先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其次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再次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最后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遗忘原因及考点过关知识的类型,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直观和知识概括,记忆系统及特点,遗忘进程特点, 理论解释,记忆规律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