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7715830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7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政治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政治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课件5 新人教版必修1(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采光年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采光年1 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2 2、理解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理解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3 3、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落实、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截止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截止2004年)年)农业产值农业产值占占GDP比例比例农业就业人数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数比重城镇人口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口的比重国际通用国际通用的工业化的工业化指标指标中国目前中国目前的情况的情况15%以下以下20%以下以下60%以上以上15%50%37.66%我国的

2、信息我国的信息产业水平产业水平1998年2001年信息产业增信息产业增加值加值/亿元亿元10004000占占GDP比重比重 1.3%4.2%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城乡居民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进一步扩大。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入差距却进一步扩大。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42004年年底,中央下发底,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促进农民增收;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提出,2006,2006年开始全面取消农业税。粮食年开始全面取消农业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成

3、为经济运行的亮点和重点之一。增产、农民增收成为经济运行的亮点和重点之一。20052005年年1212月月29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19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20062006年年1 1月月1 1日起废止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材料二:我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耗材料二:我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耗情况情况重要资源人重要资源人均储藏量占均储藏量占世界人均水世界人均水平平%我国创造单位我国创造单位GDPGDP能耗为发能耗为发达国家的倍数达国家的倍数20032003年我国行业能耗占世界年我国行业能耗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总消耗的比重石

4、油石油天然天然气气美美国国德国德国法国法国日日本本原原油油钢钢铁铁铁矿铁矿石石水水泥泥氧化氧化铝铝煤煤8.38.34.14.14.34.37.77.711.511.5 7.47.427273030404025253131人均人均GDPGDP水平相当于全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中部与东部中部与东部GDPGDP差额比差额比中部在全国经济中部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总量中的比重19801980年年8888增大了增大了6 6倍倍不断下降不断下降19991999年年838320032003年年7575材料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材料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概况。(1)材料一、二、三各反映

5、了什么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现象和问题?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城乡发展很不平衡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国家积极采取措施,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储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经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储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低。济效益低。 材料三反映了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地区发展材料三反映了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平衡。 (2)结合材料一,谈谈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结合材料一,谈谈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三农三农” 问题问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

6、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3)请就如何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亮出你的请就如何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亮出你的金点子金点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

7、源消耗低、环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4)请就如何解决材料三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请就如何解决材料三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建议。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国家政策给予扶持,统筹区域发展。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国家政策给予扶持,统筹区域发展。 中部地区要立足实际,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中部地区要立足实际,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东部发达地区要加大帮扶、支援力度,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东部发达地区要加大帮扶、支援力度,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发展.图1 2001-2005年江苏省第三产

8、业增加值 (亿元)图2 2005年江苏省三大产业比例 (1) 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经济常识,谈谈你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图()图1反映了江苏省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提高,说反映了江苏省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提高,说明了江苏省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明了江苏省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图图2反映了江苏省三大产业的比例中反映了江苏省三大产业的比例中,第二产业比重偏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说明了江苏省三大产业比例大,第三产业比重偏小,说明了江苏省三大产业比例还不够合理。还不够合理。 (2)江苏省在经挤发展中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江苏省在经挤发展中要不断调

9、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要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要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强化工业的主导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农业;强化工业的主导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比重。 天津滨海新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壮大电子天津滨海新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壮大电子通讯、石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通讯、石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精心培育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引航精心培育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引航的产业群,群力抓好金融、

10、物流、中介、旅游等现的产业群,群力抓好金融、物流、中介、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了整体经济质量,呈现出良好的发代服务业,提升了整体经济质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展态势依据材料,说明天津新区正在形成怎样的产业格局依据材料,说明天津新区正在形成怎样的产业格局及其意义。及其意义。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效益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效益提高、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辨析:社会发展,就是指辨析:社会发展,就是指GDP增长增长 (1)题中的命题

11、是片面的。题中的命题是片面的。 (2)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GDP的增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经济增长,不仅是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经济增长,不仅是量的增长,还表现在经济的质与效益的提高上。量的增长,还表现在经济的质与效益的提高上。 (3)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而不单纯是经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而不单纯是经济增长,济增长, 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区域、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方人与自然、城乡、区域、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五个方面的和谐发展。不能仅仅以面的和谐发展。不能仅仅以GDP的增长作为惟一的标的增长作为惟一的标准。片面追求准。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增长,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