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7711219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头刨床课程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一、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7二、 原始设计数据8三、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雨设计指导1四、 电机至大齿轮6之间的减速传都系统设计8五、 主机构(即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9六、 凸轮机构的设计11七、 棘轮机构的设计15八、 连杆机构的设计16九、 解析法分析计算滑轮8的速度和加速度17十、 参考资料整理为word格式20十一、 设计总结21十二、 附图(A2一张,A3两张)22二、牛头刨床机构运动电机 带轮 齿轮如结构图所示:整理为word格式图中1、2为带轮,1与电机固定,、为传动齿轮,BC为曲柄(与齿轮6固结),CD为滑块、7为摆杆AD,8、9为带刀架之滑枕,10为盘型凸轮(与齿轮6固结)

2、,电动机经带传动将运动和动力传至齿轮,驱动齿轮和曲柄转动;曲柄回转经滑块C带动摆杆7,再经过滑块D带动滑枕8,使刀架往复移动完成刨削运动。另外,盘型凸轮10与曲柄同时转动,推动带有滚子的摆杆11经四杆机构拨动棘轮14转动,而棘轮与进给丝杠15相连,通过螺母推动工作台(6完成自动进给运动)。三、原图设计数据速度(次/分)63电机转速1440行程(H)300小齿轮数18行程速比系数(K)1.27经给量(6级)0.18-1.08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四、电机至大齿轮6之间的减速传动系统(见图1)设计1. 确定总传动比由原始数据可知:6齿轮的转速=63转/分电机的转速=1440转/分

3、故可知总传动比i=960/32=33i=33整理为word格式2. 分配各级传动比a. 带传动:一般带传动比约3左右,若i过大,带轮的轮廓尺寸很大,运动时惯性大,产生的刚性冲击、易损坏带轮和轴,故可取=3b. 齿轮传动:依推荐=一般取25, =一般取36,且由总传动比i=综合分析取=2.75,=4.3. 带轮直径的确定:小带轮的基准直径由查阅带轮直径的标准系列来确定为=100mm,则大带轮2的基准直径=300mm,查表核对在标准系列。4. 齿轮齿数的确定:由原始数据知道小齿轮5的齿数=18(齿),所以大齿轮6的齿数=425=100(齿),对于与齿数的确定,综合考虑齿轮的大小后取=24(齿),则

4、齿轮4的齿数=2.7524=66(齿),最后检验实际的传动比i与理论总传动比i的相对误差:易知:实际总传动比=40故 =100%=100%=0%由于0%在误差5%以内,故该系统设计符合要求。=3=2.75=4=100mm=300mm=24=66=100=120 mm=330mm=150mm整理为word格式5. 对于齿轮啮合的模数选取:齿轮5与齿轮6间取m=6则=m=600mm ,=m=150mm与之间取5,则=120mm,=330mm五、主机构(即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1. 滑枕8与摆杆7的回转中心A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为避免滑枕8所手里的依用线偏离滑枕的滑道太远,滑枕的轴线可位于滑块口的轨迹

5、线的割线位置, 现取该割线在D与的正中间,如下图所示:如图示:由原始数据知滑枕8的行程为750mm,即图中对应的两级位之间的水平距离。又知行程速比系数K=1.50。故极为夹角=由几何关系转换可知极为摆杆和的夹角=故由图示关系应有:=H=220mm=600mm= = =5m= = =6=1071.44m整理为word格式由Sin=1081.08mm在直角三角形内=COS=1078.44mm根据滑枕8的轴线位置分析要求,知点A(机架)距滑枕轴线的距离=+=+()=1079.76mm2. 机架AB和曲柄BC的长度确定:曲柄回转中心B的位置影响牛头刨床的力学性能的优劣。由经验可知,机架AB的长度应满足

6、=0.50.7.现取 = 0.5 =539.88mm而对于曲柄的长度由上页图分析可知:=Sin=109.85mm3. 用解析法分析计算滑枕8的速度和加速度,具体方法及数据见目录所示。4. 齿数分度圆直径的确定:齿数模数由教材中标准模数系列表选取=5=,齿数3与齿轮4按情况综合分析选取=5故 =m=525=125mm=1079.76mm=539.88mm=109.85mm整理为word格式= =5100=500mm=524=70mm=566=330mm易知齿轮6的齿顶圆半径= +=251mm且有=251mm=539.88mm制要求,且有故=109.85mm,也符合结构限制要求。六、凸轮机构的设计

7、:1. 凸轮转角的分配:根据就投刨床的工作特点,在刨力(滑枕)工作行程时工作台处于静止状态,但刨刀空回程时,工作太才能进给,而且在刨刀回程结束之前,工作台要完成进给。因此凸轮推程角必须满足-,取富余转角=为完全可靠,取=-,远休止角、回程角、近休止角三者之和应满足+ + =+。故取=, 则=远休止角=满足+=+,如下表所示:整理为word格式曲柄BC+-刨力工作行程空回行程工作台停止停止进给停止凸轮转角+2. 选择从动件运动规律:本次设计按给定的运动规律设计: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由资料易知此运动规律可以从动件的刚性冲击,并有效地减小其柔性冲击。3. 对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由推荐使用的从动件摆杆

8、11的摆角取,取,而摆长取(1-2)a推程时:由4(1-cos),其中取为最大摆角,(为推程角,为凸轮转角)另取对应4如下表计算结果:整理为word格式b回程时与推程对称,由41cos()=120,同样取=,对应4如下表计算结果:具体凸轮设计,绘制过程及绘图见附A3图。4. 凸轮机构许用压力角【】:凸轮机构最大工作压力角max一般推程为30-40,回程可达70-。求最大压力角max需先确定、。凸轮基圆半径满足。可考虑在(-)之间选取,滚子半径根据结构而定,取(0.1-0.13)故,=-(+)=270-1.256=262.5mm=87.5mm=0.2=17.5mm整理为word格式摆杆取:=1.

9、5=131.25mm如图所示:Sin=sin=运用诺模图可知该凸轮最大压力角max故符合设计要求。5.凸轮安装及绘制时的注意事项: a.由于棘轮机构在摆动带动下,回程时2工作台将不动,只有推程中才带动工作台进给,故如 图示w方向为凸轮转速,用相对静止法 .当C点转至E点时,用反转法相当于E转到C点,此过程中为回程,到家为工作行程。接下来C和E各经过的富余转角,之后刀架已在回程,而E摆动带动棘轮进给,在E到达N时,C到M点时,即在开始工作行程前角时进给完成,形成协调。故凸轮安装时,应使E与曲柄BC之间成+=的固定夹角。b.绘制凸轮时,应先画理论基圆(+),再画实际基圆半径整理为word格式,从而

10、得到理论凸轮廓线和实际凸轮廓线。七、棘轮机构螺旋机构的设计1、棘轮齿数的确定:由原始数据知,工作台最小进给量为0.18mm,为丝杠导程,一般可在412mm范围内取为标准值(如:6、8、9、10、12)一般取棘轮直径比较小,这样易操作,棘轮齿数过多虽然进给精确度提高了,但对操作不便。故,取=9mm,而=0.18mm,故棘轮的齿数=50(齿)2、棘轮齿顶图直径d的确定:棘轮的直径d在80120之间选取。取d=100mm3、棘轮摆杆的最大摆角的确定:通过棘轮遮板转动,可使棘爪往返摆动,一次拨过n6n个齿,实现工作台的6级进给,此时n为自然数1.故棘轮最大摆角(n取为1)=6=43.24、棘轮摆杆的长

11、度确定:由=(1-1.2)d取=1.2d=120mm整理为word格式八、四杆机构(连杆机构)的设计:机架长度根据机床结构并依推荐使用=200-300mm,取=250mm则对于连杆和连架杆由图解法来确定:如下页图作过程示:先分别取干FG的两级位,夹角为=和杆KH的两极位,夹角为=43.2,连接逆时针转动得,连接,并作其中垂线在范围内取点H有无穷多个解,故可根据需要得数H点,从而确定HK和GH长度。(取KH稍大于棘轮半径)。如下页作用过程:HK等于图中=27.5=55mm=114=228mm九、解析法分析计算滑枕8的速度和加速度。如下图示:BC=r,AB=e,BC以y轴为起点转动,当转至任意时,

12、摆动,角,设BC的角速度为,杆的角速度为,角加速度为:由 两边移项得整理为word格式: 再求反函数: 再求导:再求导:其中,=且=Vcos= 由e=481.9mm,r=137.11mm=984.12mm,=对分别取、,结果如下表: 整理为word格式: cos010.566900.566900.22220.99240.5354-0.29090.5313-0.28870.44440.97310.4302-0.68230.4186-0.66390.66670.95330.2149-1.30680.2049-1.24580.88890.9508-0.1745-2.2318-0.1659-2.121

13、91.11110.9770-0.7432-2.5997-0.7261-2.53991.33331.0000 -1.0926-0.0000-1.0926 -0.00001.55560.9770-0.74322.5997-0.7261 2.53991.77780.9508-0.17452.2318-0.16592.12192.00000.95330.21491.30680.2049 1.24582.22220.97310.43020.68230.41860.66392.44440.99240.53540.29090.53130.2887 2.66671.00000.5669 0.00000.566

14、90.0000其中,、即为滑枕8的速度加速度整理为word格式故滑枕8的速度加速度运动线图见附图(图)十、参考资料:郑文纬、吴克坚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罗洪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朱家诚、王纯贤机械设计基础,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陆风仪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整理为word格式十一、设计总结 美丽的花朵必须要通过辛勤的汗水浇灌.有开花才有结果,有付出才有收获.通过几天日日夜夜的奋斗,在老师亲切地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密切配合下

15、,当然也有自己的努力和辛酸,这份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心里无比的高兴,因为这是我们 努力的结晶.在这几天中,我有很多的体验,同时也有我也找到许多的毛病,仅就计算机辅助绘图而言,操作的就远远不够熟练,专业知识也不能熟练应用。但是通过这次实践设计,我觉得我有了很打的提高。其次,通过这次设计我学会了查找一些相关的工具书,并初步掌握了一些设计数据的计算方法;再次,自己的计算机绘图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当然,作为自己的第一次设计,其中肯定有太多的不足,希望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够得到改正,使自己日益臻于成熟,专业知识日益深厚。我在这次设计中感到了合作的力量,增强了自己的团队精神。这将使我受益终生。“功到自然成.”只有通过不锻炼,自己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我相信我自己一定能够在锻炼成长整理为word格式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