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24 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7689461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24 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24 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24 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最新】【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24 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24 气候与全球气候变化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版地理精品学习资料一、 选择题(2016河南郑州一中一模)下图表示“19602013年黑龙江省各月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趋势系数和降水的趋势系数”,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 关于黑龙江省气候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年份气温在2月份升高最为显著B. 冬半年的气温将高于夏半年C. 全年最低温度上升最为明显D. 79月的降水量最少2.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有()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加大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冬季冻害的损失大幅增加A. B. C. D.1. C【解析】2月份变化趋势最大,但不是所有年份气温在2月份都升高最显著;

2、冬半年的变化趋势大,但气温仍然较低,A、B不对;各个月份低温趋势系数大,上升明显,C对;79月降水系数趋小,但不是降水最少,D不对。2. A【解析】读图分析可知,黑龙江气候变暖,冬季气温升高,而气温低抑制病虫害的发生,气温升高使病虫害发生频率增大,降水变率增大,旱涝灾害频率增加,因此A对;积温有所增加,但是不能使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最低温度上升使冬季冻害的损失减轻,B、C、D不对。(2016江西师大附中联考)索契位于俄罗斯联邦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与格鲁吉亚接界处,黑海沿岸,大高加索山脉西南麓。下表为索契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回答34题。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

3、月平均气温( )5.96.58.312.116.119.922.722.619.615.111.67.9降水量(mm)184.5117.2116.0112.889.699.793.3111.7134.0132.7177.0203.23. 索契气候特征是()A. 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全年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D.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4. 影响索契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大气环流洋流海陆位置A. B.C. D.3. A【解析】气候资料显示,索契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大于0 ,最热月份平均气温在20 左右,全年温和;降水各月比较均衡,全年湿润。4. D【解析】索契位于亚

4、欧大陆西部、黑海东岸处于西风带内,虽离大西洋较远,但西风经黑海补充水汽,再受索契东部山地阻挡抬升,多地形雨。(2016济南期末)下图是同一半球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某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56题。5. 若曲线位于南半球,则曲线所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 东北风 B.东南风 C. 西南风 D.西北风6. 若曲线表示上海,则关于曲线所示地区()A. 雨热同期B. 河流以夏汛为主C. 典型植被是亚热带落叶硬叶林D. 代表作物是油橄榄、柑橘5. D【解析】曲线68月降水量逐月累计变化轻微,说明这三个月降水少。两线都位于同一半球亚热带,若曲线位于南半球,则为位于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季

5、风性湿润气候区,那么曲线为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北)风,降水丰富。6. D【解析】若曲线表示上海,则曲线位于地中海沿岸,雨热不同期,河流以冬汛为主,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作物油橄榄、柑橘、无花果等。(2016南昌模拟)“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7. 图乙中、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A. B.C. D.8. 下列叙述错

6、误的是()A. 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B. 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C. 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D. 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7. C【解析】读材料分析,“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便进入温暖的全新世,从图甲中可以看到,末次冰期大约距今2万年,所以图乙对应末次冰期,图乙中的对应最后一次寒冷事件。8. C【解析】近2万年来,图甲中气温是上升趋势,图乙中显示近2万年来海平面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趋势一致,A正确;从图乙看,近7 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B正确;图甲中可以看到,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

7、变化,D正确;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是上升趋势,但是期间也有一定的波动,C错误。(2016桓台模拟)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910题。9. 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 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C. 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10. 该“环境变迁”对图示可能发生区的影响有()A. 增加粮食产量B. 减少滩涂面积C. 不利于航海D. 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9. A【解析】由图示可知,这种“环境变迁”发生在大陆沿海地区及部分岛屿上,可推知最可能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10. B【解析】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耕地,导致粮食减产;海

8、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利于航行;海平面上升,不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二、 综合题11. 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判断图中两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2)图中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似,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解释。【答案】(1)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地为地中海气候,主要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2)地形的阻挡。(3)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平地面积小,故热带雨林面积小;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处于亚马孙平

9、原,面积广阔,故热带雨林面积较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气候的成因、分布等。(1)根据海陆轮廓特点可判断两个大洲分别为大洋洲和南美洲。地位于22S35S的大陆东岸,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2)两地同位于西风带,但由于地形的阻挡,降水状况差别较大,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3)两地虽然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悬殊:从大气环流方面来看,地受东南信风影响,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从地形方面来看,地位于大分水岭迎风坡,平地面积小,地位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IPCC(全球政府间气

10、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本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下图中。()A. 极冰融化 B.毁林C. 沿海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11、答案】(1)(自左向右)BDAC(2)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波大堤;整治疏浚河流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4)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解析】(1)注意前后因果关系。(2)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如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CO2排放量大。(3)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修建防波大堤等工程,另外还要疏浚河流以防内涝。(4)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