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土木铁路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7669820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土木铁路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建筑土木铁路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建筑土木铁路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资源描述:

《建筑土木铁路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土木铁路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一、合福铁路安徽段HFZQ-5标一分部工程概况3二、说明4第一部分 桥梁5一、桥梁接口工程范围5二、编制及施工依据5三、工程项目5(一)桥梁综合接地5(二)电缆上桥预留孔、锯齿形槽及电缆爬架12(三)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15(四)桥上电缆槽182、桥上电缆槽尺寸19第二部分 隧道20一、隧道接口工程范围20二、编制和施工依据20三、工程项目20(一)隧道综合接地及防闪络20(二)隧道内过轨24(三)接触网预埋槽道27(四)隧道内电缆槽36(五)隧道内专用洞室36第三部分 路基37一、路基接口工程范围37二、编制和施工依据37三、工程项目38(一)路基综合接地38(二)过轨、手孔、电缆引下4

2、5(三)接触网支柱基础532、技术要求532.2管控要点552.3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注意事项573.4拉线基础施工注意事项582、施工要点592.1安装预制电缆槽593、质量要点60合福铁路安徽段HFZQ-5标一分部接口作业指导书前言线一、工程概况合福铁路安徽段HFZQ-5标一分部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起讫里程为DK176400DK185752.94,线路起于昌桥镇花园村,途经大树颗、清风岭、龙娇村、龙桥村、李家塔、西山村,全线处于泾县昌桥乡辖区,线路经过地区为山区,河道,农田等。线路正线长度为9.35km。本标段主要工程包括:隧道工程:本标段共有隧道2座,总长1.672km,占正线长度的17

3、.9,其中:西山隧道1355米,千门山隧道311米。桥涵工程:本标段共有桥梁11座,总长6.015km,占正线长度的64.3,其中:特大桥3座4608.08延米,大桥5座1180.84延米,中桥3座226.46延米(其中现浇梁101.2米)。本标段有涵洞5座。路基工程:路基共10段,总长为2.210km,占正线长度的23.6。轨道工程:铺设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9.35km(双线)。二、说明为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合福铁路安徽段HFZQ-5标一分部接口工程施工管理,全面提升接口工程质量水平,现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仅为规范工艺操作而编制,施工过程中遇国家及铁道部的法律、

4、法规、相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调整时相应进行调整,当本文涉及设计图数据等内容时,请分部必须核对设计图无误后方可付诸实施。各分部应参考本指导书编制各土建专业与接口专业单项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 桥梁一、桥梁接口工程范围桥梁接口工程包括桥梁综合接地(含桩基础、承台、梁体、声屏障等)、锯齿形孔及爬架、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桥上电缆槽等。二、编制及施工依据1、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3、桥涵施工规范。4、相关设计文件及施工图。5、合福铁路安徽段四电工程接口参考手册。三、工程项目(一)桥梁综合接地1、综合接

5、地系统质量要求1.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份应满足:Cr16%、Ni5%、C0.08%,如GBOOCr17Ni14Mo2。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1.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两个引鼻以及两个配套的防盗螺栓(每个螺栓上应配一个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垫圈)组成。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2(IK25KA)或120mm2(IK25KA)。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如接地设备有特殊要求,应根据

6、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接线。1.3、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线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形连接器连接,C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形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1.4、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应平顺连接。1.5、综合接地的钢筋焊接要求:双边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不小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4mm(IK25KA)或16mm(IK25KA)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1.6、构筑物内兼顾有接地功能(含连线)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接触网短路电流不大于25KA时

7、,钢筋截面不应小于120mm2(或直径不小于14mm);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200mm2(或直径不小于16mm)。当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线)的结构钢筋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钢筋并接使用(无需改变钢筋的间距)或局部更换直径为14mm或16mm的钢筋。1.7、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1.8、对施工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裹素混凝土的方式。2、桥墩台综合接地系统桥墩台综合接地系统包括钻孔桩、基础、墩台身预留接地钢筋、接地端子。2.1技术要求(1)桥梁为桩基础时,在每根桩中选用一根钢筋做接地钢筋,并

8、利用承台底层钢筋网与桥墩内专用接地钢筋焊接相连。桥墩台中设两根接地钢筋(可用桥墩台内不小于16mm的结构钢筋)一端与承台底层钢筋网的钢筋焊接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在每个桥墩的墩帽处适当位置设两个接地端子;在每个桥墩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某个侧面、距地面以下(可设于桥墩台上)300mm处,设接地端子,供测试之用。(2)桥梁为扩大基础时,利用基础底层钢筋网或在基础底层铺设一层钢筋网作为接地体。基础底层钢筋网采用:钢筋为20mm、钢筋网间距为:20cm20cm。桥墩中设两根接地钢筋(可用桥墩台内不小于16mm的结构钢筋)一端与扩大基础接地钢筋网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在每个桥墩的

9、墩帽处适当位置设两个接地端子;在每个桥墩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某个侧面、距地面以下300mm处,设一个接地端子,供测试之用。(3)在桥墩内设专用接地钢筋2根,全线统一设置在大里程端;钢筋横向间距1.7m,在墩身中心线两侧对称设置,距大里程侧墩身砼面0.1m。(4)在墩顶及基础或墩身底部侧面预留供M16螺母连接用的接地端子。基础或墩身底部侧面预留的1个接地端子须置于地面以下0.3m,端子顶面和砼表面垂直平齐;墩顶预留的2个接地端子顶面和砼表面垂直平齐或略高于砼表面23mm,接地端子与接地钢筋的连接采用标准焊接方式。(5)梁体与桥墩的连接导线采用截面为200mm2的不锈钢连接线。2.2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0、。焊接承台(墩身)套筒焊接墩顶接地套筒测试接地电阻桩基接地筋焊接底层接地网焊接焊接墩筋连接接地网浇筑承台(墩身)套筒浇筑墩顶接地套筒焊接底层筋连接桩基筋桥墩台综合接地工艺流程图2.3施工要点(1)在加工桩基础钢筋笼时,选取桩基础钢筋笼的一根钢筋作为桩基础接地钢筋,此钢筋要求通长,不够长时必须采用双面搭接焊连接。(2)进行承台钢筋绑扎时,选取承台底层钢筋,在每根桩位处纵、横向布置钢筋接地网,焊接底层纵向钢筋与桩基接地钢筋连接,焊接采用L形焊接。(3)焊接底层钢筋形成接地网,测试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如接地电阻不合格(大于1),可采取多焊桩基钢筋与底层钢筋连接进行补救,直至测试接地电阻满足要求。(

11、4)选用墩身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按在大里程侧距桥墩纵向中心线间距85cm选两根16钢筋,通过连接筋采用L形焊接与钢筋接地网连接。(5)在地面下30cm标高处,用16连接钢筋横向L形焊接在桥墩一根接地钢筋上,连接钢筋端头焊接接地端子。(6)浇筑承台(墩身)混凝土前,先固定校核在地面下30cm标高处接地端子,并对接地端子做好保护工作。同时对有电缆上桥的桥墩预埋槽道进行校核,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7)在有电缆上桥的桥墩正面大小里程侧,按距桥墩中心线各175cm,从墩顶向下按间距30+150+150+150,最底层槽道距地面小于50cm各预埋两行滑型槽道,槽道采用钢筋网片定位点焊固定。(8

12、)进行墩身上部钢筋绑扎时,焊接桥墩顶部接地端子与桥墩接地钢筋连接。(9)浇筑墩顶混凝土时,先固定校核接地套筒,做好保护,接地套筒浇筑在大里程侧距桥墩纵向中心线间距85cm,距桥墩侧面10cm处。(10) 在砼浇筑前后,用硬的塑料布包裹或用特制的盖子扣住端子头,并用黄色胶带纸粘贴包裹牢固,确保端子里面不进水泥浆或生锈。3、梁体综合接地系统3.1梁体综合接地系统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梁体钢筋绑扎焊接梁体纵横向接地筋焊接梁体上下连接筋焊接接触网基础顶面连接筋设置接触网基础预埋件焊接电缆槽顶面连接筋焊接电缆槽内接地端子焊接梁部防撞墙引上接地筋焊接梁底接地端子焊接梁小里程端防撞墙引上接地筋设置电缆上桥孔、

13、爬架电气测试、砼浇筑焊接桥面系接地钢筋梁体综合接地系统工艺流程图3.2梁体施工要点利用梁体结构钢筋,在梁体小里程端布置横向接地钢筋1根,纵向接地钢筋设于两侧防撞墙底部和上下行无碴轨道板间的1/3和2/3处,并贯通整孔梁。纵横向钢筋采用“L”形焊接连通,不够长时采用搭接焊连接。结构钢筋骨架绑扎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焊接接地钢筋网及接地端子。焊接梁体上下4处连接筋,连接筋上部采用“L”形焊接在横向接地钢筋上。4、桥面系综合接地系统4.1桥面系综合接地系统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保护层钢筋绑扎焊接保护层纵横向接地钢筋焊接梁端保护层钢筋连接防撞墙钢筋焊接接触网基础顶面接地端子预留接触网基础电缆孔、预埋钢板焊接

14、电缆槽顶面接地端子预留接地设备接入通道焊接防撞墙纵向接地钢筋贯通地线施作焊接防撞墙线路侧接地端子桥面系综合接地工艺流程图4.2桥面系施工要点保护层施作前,在梁小里程端布置横向接地钢筋一根,梁体布置纵向接地钢筋4根,纵、横向钢筋采用“L”形焊接在一起。在梁端焊接保护层横向接地钢筋连接防撞墙引上接地钢筋。焊接接触网基础顶面接地端子连接在引上接地钢筋上。浇筑接触网基础时,接触网基础底部预留通信电缆通过孔洞,孔洞宽为12cm,高为15cm。每孔梁的大里程侧预留接地设备接入通道,即在防撞墙底部预留直径10cm的圆孔,在信号、通信、电力电缆槽间预留宽10cm,高度同电缆槽高度的缺口。在梁的小里程端,防撞墙

15、线路侧,焊接接地端子连接防撞墙引上接地钢筋。防撞墙上部墙内设置纵向接地钢筋,与防撞墙引上接地钢筋焊接在一起。(二)电缆上桥预留孔、锯齿形槽及电缆爬架1、电缆上桥预留孔1.1一般在预留孔最近的桥墩上和桥梁上预留爬架槽道,详细位置请参照站前爬架槽道预留图。合福五标一分部桥梁墩身槽道预埋一览表序号桥名中心里程设置槽道的墩号设置槽道桥墩里程1花园村特大桥DK177+987.4951DK176+973.490216DK177+463.990331DK177+954.580447DK178+478.220563DK179+001.5106东冲特大桥DK181+942.0751DK181+659.75071

16、9DK182+224.3508孤峰河特大桥DK183+656.951DK183+039.650916DK183+530.1501024DK183+7921125DK183+8241226DK183+8571329DK183+955.251431DK184+020.6501539DK184+274.2501.2电缆上桥预留孔距离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应1.5m设置。预留孔的具体里程位置和规格、型号详见站前施工图标准。1.3爬架预留需要同电缆上桥预留孔在一个方向,即接触网5100预留孔在桥墩大里程侧(小里程侧),那么墩台的爬架就要预留在大里程侧(小里程侧),见站前接口设计图中的标识。1.4如接触网预留

17、爬架槽道与其他专业预留爬架槽道相冲突,请尽快联系设计单位调整。2、锯齿形槽及电缆爬架2.1凡设计要求有电缆上下桥的位置,相邻箱梁应设锯齿型槽口,箱梁或桥墩埋设滑型槽道。2.2 在混凝土浇筑前,电缆爬架预留槽道要填充好泡沫,并进行可靠固定,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入水泥浆或产生位移变形。2.3槽道埋设采用钢筋定位法,工艺流程为:槽道固定在定位钢筋上,混凝土脱模后,剔除待安装部位的填充泡沫。2.4墩身及梁部电缆爬架预留槽道按电缆上下桥桥墩预埋槽道布置图(合福施(桥)参06)、电缆上桥构造图(通桥20082322A)施作。2.5锯齿形槽孔采用在梁体端头预置模具的形式,施工时可酌情截断槽口范围的梁体横

18、向、纵向结构钢筋,并适当调整或增加槽口处的竖向拉筋,预埋件钢筋应避开预应力管道及锚具,若相碰时,可适当移动预埋件钢筋。同时加强模具固定措施,避免跑模现象发生。2.6锯齿形槽孔预留施工时,根据图纸的尺寸,校核不同型号规格钢筋的数量、长度及作用部位填写配料表,下料时,严格按配料表尺寸下料,顺长度方向允许误差为10mm,弯起位置误差为20mm,钢筋不得有马蹄形切口、重皮、油污,下好料后钢筋应分类堆放整齐。2.7牵引电缆上桥由预埋锯齿形槽孔、加强筋及预埋钢板,开孔处预留内径为80mm的PVC管,梁体顶板结构钢筋在预留孔位置断开并设标准弯钩,当梁上不设声屏障时,梁体两侧的横向结构筋间距为200mm,孔洞

19、应布置在两横向筋之间,不应断开梁体横向钢筋,预留孔洞周边需要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强,加强钢筋及梁体结构钢筋形成的封闭回路距离孔洞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并且孔洞周边钢筋交叉点处用PE管绝缘,以避免钢筋形成导电封闭回路产生感应电流。2.8槽道预埋时要位置准确,对预埋件外露部分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多元合金共渗。(三)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1、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系统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基础位置的确定根据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选择基础类型柱脚钢板法兰盘、基础地脚螺栓的确定根据基础类型选用所用基础内部所用钢筋数量基础距箱梁中心距离的确定基础螺栓、法兰盘的固定(并复核基础位置)基础螺栓外露部分的确定基础预埋钢板的检查(

20、与基础顶面齐平)基础螺栓的检查(预埋螺栓应与基础水平面垂直)基础螺栓外露部分对螺纹的保护基础内混凝土的灌注各项指标的检查记录对接触网基础混凝土进行养护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系统工艺流程2、技术要点2.1接触网支柱跨距一般为50m左右,可在梁跨的1/4、3/4处设置,实际设置根据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及梁体技术交底书执行。2.2如需在桥上设置接触网一般支柱基础,预制梁体时,在相应的位置预埋接触网锚固螺栓及加强钢筋,支柱基础混凝土可在梁体吊装到桥位后与电缆槽竖墙一同灌注。如在桥面板设置接触网锚柱,除预埋锚固螺栓及加强钢筋外,还需注意在相应位置设置下锚拉线基础预留钢筋。2.3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件:(1

21、)接触网支柱预埋件预埋钢板。(2)支柱螺栓M39(用于QJ-A1/QJ-A2/QJ-B/QJ-C),支柱螺栓M24(用于QJLX-1下锚拉线基础)。各类接触网基础预埋钢板、规格尺寸如下表所示:桥梁接触网基础预埋件序号名称螺栓数量预埋钢板1预埋钢板21QJ-A1M396470*580520*6302QJ-A2M396470*580520*6303QJ-BM398630*580680*6304QJ-CM3910790*580840*6305QJLX-1M244360*360400*4002.4梁体施工时预埋相应螺栓、预埋钢板2以及需与梁体钢筋绑扎的钢筋。接触网支柱基础中预埋的锚栓,QJLX-1下锚

22、拉线基础锚栓外露基础面为100mm,螺纹长度为100mm,其余几种锚栓外露基础面均为190mm,螺纹长度190+5mm,配三个螺母,两个垫圈。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均应做防腐处理,锚栓采用Q345-B钢。2.5支柱基础应按图纸设置加强钢筋,规格、型号、数量、方位应符合图纸要求。3、施工要点3.1检查螺栓所用类型,螺纹的长度;根据基础类型,正确选用法兰盘的型号;依据基础设计要求位置,按照设计里程复核基础位置。3.2检查预埋的螺栓位置及尺寸,确保预留的螺栓尺寸准确,精度满足要求;核实后进行灌注梁体混凝土,此时必须采用定位板固定外露的螺栓,确保螺栓不移位。3.3梁体施工完成后用对螺栓外露部分用胶

23、带缠裹进行防护,避免支柱安装前损坏螺栓。3.4箱梁架设后,进行接触网基础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时,人工将接触网基础部分的桥面混凝土凿毛,并清理干净;再次核实螺栓间距,同时校正接触网钢筋和预埋接地端子方向;支立模板,灌注接触网基础混凝土,在灌注支柱混凝土时,在基础底部预留120150的孔洞,以便通信电缆通过。3.5对螺栓外露部分用胶带缠裹进行防护,避免支柱安装前损坏螺栓。4、质量要点接口工程的预留施工,应满足接触网支柱、拉线等各种法兰分类及受力条件要求和严格的施工误差要求。4.1桥上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允许误差序号项 目允许误差1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50mm/-0mm2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

24、向偏移50mm3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5mm/-0mm4螺栓相邻间距1mm5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6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或略高+5mm/-0mm7预埋钢板中部预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预埋钢板顶面+5mm/-0mm8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5mm9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1mm10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1.511基础面至轨面距离;基础面高出桥梁面距离;基础平台尺寸;预埋钢板尺寸5mm12基础断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20mm/-0mm4.2使用模具:接触网基础预埋件在模具上焊接,模具可以找专业机械厂按图精准加工

25、,按三层加工,上下开孔尺寸按锚栓直径加大0.5mm,中间按锚栓直径加大1mm,确保接触网基础预埋件在模具上焊接的精准度。(四)桥上电缆槽1、桥上电缆槽构造通信、信号电缆合槽,与电力电缆分槽,设在桥面两侧的翼缘板上。2、桥上电缆槽尺寸序号项目通信、信号电缆槽尺寸电力电缆槽尺寸1栏杆(挡板)安装一般立面布置图350mm宽340深650mm宽312深2声屏障安装一般立面布置图350mm宽340深500mm宽312深3接触网支柱截面里面布置图350mm宽240深200mm宽212深4下锚拉线基础截面里面布置图350mm宽240深300mm宽212深具体尺寸参见桥梁通用图(通桥20082322A)。第二

26、部分 隧道一、隧道接口工程范围隧道接口工程包括隧道综合接地及防闪络、隧道内过轨、接触网预埋槽道、隧道内电缆槽等。二、编制和施工依据1、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3、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铁集成2006220号)。4、合福铁路安徽段四电工程接口参考手册。5、相关设计文件及施工图。三、工程项目(一)隧道综合接地及防闪络1、技术要求1.1通信、信号、电力等专业综合接地设置(1)隧道左右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中各设置一根贯通地线,贯通地线采用铜当量为35mm的耐腐蚀并符合环保要求的接地铜缆。利用在两侧通信信号

27、电缆槽侧墙上部纵向贯通的一根16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此纵向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断开距离不小于10cm。(2)a、a型衬砌综合接地利用隧道底板的下层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极的面积和间距由一个台车长度来确定。每个接地极每侧均选一根14横向钢筋通过16连接钢筋与每侧纵向接地钢筋连接,此根横向钢筋与用于接地的纵向钢筋和底板用于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之间施作采用“L”形焊接,底板其他用于接地的纵、横向钢筋间施作采用点焊,焊点间距1m1m。(3)b、b型衬砌综合接地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16专用环向接地钢筋作为接地极,以约6m间距设置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不少于3根),以约一个台车长度间距设置专用环向接地

28、钢筋,专用环向钢筋通过16连接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上下行交错连接。(4)c衬砌、级围岩地段综合接地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钢架作为接地极,以约8m为间距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不少于5根),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距选择钢架作为环向接地极,用于接地的钢架通过16连接钢筋与纵向连接钢筋上下行交错连接。(5)明洞段隧道内综合接地利用仰拱下层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极的面积和间距由一个台车长度来确定,每个接地极需一根22或25环向钢筋通过16连接钢筋与纵向接地钢筋上下行交错连接,此环向钢筋与用于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和仰拱用于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之间采用“L”形焊接,仰拱其它用于接地的纵、环向钢筋间施作采用点焊,焊点间

29、距1m1m。(6)各种纵、环(横)向接地钢筋均在混凝土浇注前与主体结构钢筋施工同步进行,一起绑扎或焊接牢固,并实现可靠连接。用于接地的钢筋连接应采用焊接工艺,焊缝长度为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20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16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锚杆与钢架或者专用环向接地钢筋间的焊接面积应不小于360mm。每段钢筋的接头必须焊接牢固,焊缝应饱满,并且无夹渣现象。(7)接地端子埋设: 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一处。接地端子供隧道接地装置与贯通地线的链接。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

30、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侧墙外缘及靠水沟侧内缘上,每间隔5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置一处。1.2防闪络接地设置(1)素混凝土二次衬砌隧道内防闪络接地设置:在二次衬砌内每条弧形槽道基础处设置一榀三肢钢架加固槽道,并在其中一榀钢架中选择一根内侧22环向钢筋作为接触网专业的防闪络环向接地钢筋,并通过16连接钢筋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的16纵向结构钢筋分上下行交错焊接,不允许环向接地钢筋的两端同时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上部的16纵向接地钢筋连接。三肢钢架用于接地的22环向钢筋至少与3根槽道锚杆可靠接地焊接;根据“铁集成2006220号”文件的间距要求选用单层钢筋网中的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

31、向接地钢筋(参见合福隧参05),其中有6根纵向结构钢筋采用并筋形式,并筋间采用可靠搭接焊;当素混凝土二次衬砌结构距离洞口150m时,二次衬砌中用于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约25m断开一次;用于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与其他未用于接地的结构钢筋只可进行绑扎,不可焊接;钢筋不能与接触网槽道本体进行焊接,以免破坏其防腐层或使材料强度发生改变。(2)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隧道内防闪络接地设置:在接触网预埋槽道基础处选择内侧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此钢筋至少与3根槽道锚杆进行可靠接地焊接;用于接地的环向结构钢筋与隧道仰拱内的钢筋只可绑扎,不得焊接;环向接地钢筋间隔的分别与上行或下行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上部的16纵向

32、接地钢筋单点连接一次,不允许环向接地钢筋的两端同时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上部的16接地钢筋相连;根据“铁集成2006220号”文件的间距要求选用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参见合福隧参05),其中有6根纵向结构钢筋采用并筋形式,并筋间采用可靠搭接焊;二次衬砌中用于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约25m断开一次;用于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与其他未用于接地的结构钢筋只可进行绑扎,不可焊接;钢筋不能与接触网槽道本体进行焊接,以免破坏其防腐层或使材料强度发生改变。(3)明洞段防闪络接地设置:利用明洞拱墙衬砌内侧纵、横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接地钢筋具体设置参照、级围岩隧道内防闪络接地办理。1.3隧道综合接地测试(1)

33、在贯通地线敷设前,应实测隧道内每个接地端子对地的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 (2)在贯通地线敷设后,应实测隧道内每个接地端子对地的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1.4接地端子按设计型号、数量、位置设置,安装时采用塑料薄膜等包裹严实,防止灌注混凝土时水泥浆进入套筒螺丝口内。端子顶面与混凝土最终顶面平齐或高于混凝土面23mm。接地端子与接地钢筋搭接长度符合规定要求,单面焊缝长度大于200mm,双面焊缝大于100mm,且焊缝饱满、平整。1.5综合洞室结构钢筋绑扎时,在洞室两侧各设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距底板高度20cm、距余长电缆腔160cm,接地端子通过16连接钢筋引至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

34、部纵向接地钢筋。2、质量要点2.1质量控制重点:综合接地钢筋焊接质量、接地端子预埋与接地电阻测试。2.2质量过程管控要点:接地端子按设计数量和规定位置埋设,安装时采用塑料薄膜等包裹严实,防止灌注混凝土时水泥浆进入套筒螺丝口内;综合洞室接地在洞室内壁两侧设置二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用16 mm钢筋与电缆槽侧墙上部纵向贯通的1根16 mm纵向接地钢筋联通;隧道综合接地系统中综合贯通地线上任一点的接地电阻应1;每个接地端子或接地极在混凝土浇筑前、浇筑后,都必须量测接地电阻;若测量阻值超标,必须检查焊接质量,必要时增加接地极数量。(二)隧道内过轨仰拱填充施作管内预留穿线铁丝铺管设堵头回填底板填充施作综合

35、洞室钢筋绑扎焊接接地端子连接筋洞室砼施工焊接洞室接地端子1、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隧道内过轨工艺流程序号过轨里程过轨专业备注1DK182+262.65通信、电力千门山隧道口2DK182+574.5通信、电力千门山隧道3DK184+304.5通信、电力西山隧道口4DK185+651.7通信、电力西山隧道口隧道过轨一览表2、技术要求2.1电力、接触网过轨采用100高强度PVC管,通信、信号过轨采用100镀锌钢管。2.2过轨管设置:电力过轨:每个专用洞室及各个洞口附近设置过轨管四根,每个变配电洞室设置过轨管八根。通信过轨:通信过轨管两根,均布设于每个专用洞室及各个洞口附近。信号过轨:信号过轨管两根,均

36、布设于每个专用洞室附近及各个洞口附近。接触网过轨:接触网过轨管两根,参照电力过轨设置;其具体位置详见接触网专业设计图及相关资料,施工前应联系接触网专业并明确具体设置里程。2.3管线铺设标准:从洞室中线两侧,过轨管按“八”字形排列下穿中心水沟,洞室中线两侧并行依次埋设信号、通信、电力过轨管,其中两信号过轨管间距为310cm,信号与通信过轨管间距为50cm,通信与电力过轨管间距为150cm,电力过轨管间的间距为50cm。下穿管线底面距中心水沟底净距不小于50cm,距侧沟沟底净距不小于35cm。2.4每根过轨管内均预留2根贯穿铁丝(4mm)且在两端预留一定的余量(50cm)。过轨管与电缆槽连接的弯曲

37、半径应大于75cm,管口应高于槽底3cm,管口设堵头,以免堵塞,电缆穿过后应采用防水材料对过轨管与电缆间空隙封堵,以防漏水浸泡。2.5强、弱电过轨钢管间应保证一定间距(40cm)。无仰拱地段设置过轨时,过轨管处应挖槽埋设后以M10水泥砂浆封填,并保证过轨管周边水泥砂浆厚度不小于5cm。 2.6过轨管的预埋数量及材质应满足设计要求;过轨管的两端向上弯曲应为立体(螺旋)弯曲,确保弯曲半径满足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施工二次衬砌仰拱及拱墙砼时,必须将所有过轨预埋管的两个端口进行及时封闭,以防混凝土堵塞管道。(三)接触网预埋槽道1、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槽道定位前准备槽道基础分块(复核设计里程及槽道位置

38、)槽道类型选定槽道中心线位置确定槽道在钢筋网上的位置确定槽道与钢筋网的连接槽道位置的复核T型螺栓与钢模板之间的固定槽道位置的复核槽道后部的锚杆与钢筋网位置的确定锁紧T型螺栓使之紧贴模板槽道位置的精确定位衬砌浇筑、脱模、槽道位置误差的检测接触网预埋槽道工艺流程图千门山隧道接触网槽道里程一览表序号槽道里程槽道型号备注1DK182+275.45G2该里程为每组槽道的中心里程,各槽道的具体预埋位置应参照隧参10进行确定2DK182+297.35A23DK182+302.35A24DK182+302.7F25DK182+331.05F46DK182+341.4A27DK182+351.75A28DK18

39、2+370.1F29DK182+380.45F410DK182+390.8A211DK182+401.25D2,A212DK182+418.5F213DK182+428.85F414DK182+439.2A215DK182+449.55A216DK182+466.9F217DK182+477.25F418DK182+485.5D119DK182+487.6A220DK182+497.95A221DK182+515.3F222DK182+525.65F423DK182+536A224DK182+541A225DK182+561.7G1西山隧道接触网槽道里程一览表序号里程槽道类型备注1DK184+

40、317.3G2该里程为每组槽道的中心参照里程,各槽道的具体预埋位置应参照隧参10进行确定2DK184+332.5A13DK184+337.5A14DK184+347.85F15DK184+358.2F36DK184+365.3C27DK184+373.55A18DK184+375.65C29DK184+383.9A110DK184+394.25F111DK184+404.6F312DK184+414.95A113DK184+416.95A214DK184+425.3A115DK184+427.3A216DK184+435.65F117DK184+446F318DK184+456.35A119D

41、K184+458.35A220DK184+466.7A121DK184+468.7A222DK184+477.05F123DK184+487.4F324DK184+503.75A125DK184+505.75A226DK184+514.1A127DK184+516.1A228DK184+524.45F129DK184+534.8F330DK184+545.15A131DK184+547.15A232DK184+555.5A133DK184+557.5A234DK184+565.85F135DK184+576.2F336DK184+586.55A137DK184+596.8C1A138DK184

42、+607.15C1F139DK184+617.6F340DK184+627.95A141DK184+638.3A142DK184+648.65F143DK184+659F344DK184+669.35A145DK184+679.7A146DK184+690.05F147DK184+700.4F348DK184+710.75A149DK184+721.1A150DK184+731.45F151DK184+741.8F3该里程为每组槽道的中心参照里程,各槽道的具体预埋位置应参照隧参10进行确定52DK184+752.15A153DK184+762.5A154DK184+772.85F155DK18

43、4+783.2F356DK184+793.55A157DK184+803.9A158DK184+814.25F159DK184+824.6F360DK184+834.95A161DK184+845.3A162DK184+855.65F163DK184+866F364DK184+876.35A165DK184+886.7A166DK184+897.05F167DK184+907.4F368DK184+917.75A169DK184+928.1A170DK184+938.45F171DK184+948.8F372DK184+959.15A173DK184+961.25D274DK184+969.5

44、A175DK184+979.85F176DK184+990.2F377DK185+0.55A178DK185+10.9A179DK185+21.25F180DK185+31.6F381DK185+41.95A182DK185+52.2D1A183DK185+62.65F184DK185+73F385DK185+83.35A186DK185+93.7A187DK185+104.05F188DK185+114.4F389DK185+124.75A190DK185+135.1A191DK185+145.45F192DK185+155.8F393DK185+166.15A194DK185+176.5A

45、195DK185+186.85F196DK185+197.2F397DK185+207.55A198DK185+217.9A199DK185+228.25F1100DK185+238.6F3101DK185+253.95A1该里程为每组槽道的中心里程,各槽道的具体预埋位置应参照隧参10进行确定102DK185+264.3A1103DK185+274.65F1104DK185+285F3105DK185+295.35A1106DK185+305.7A1107DK185+316.05F1108DK185+326.4F3109DK185+336.75A1110DK185+347.1A1111DK18

46、5+357.45F1112DK185+367.8F3113DK185+369.9C2114DK185+378.15A1115DK185+380.25C2116DK185+388.5A1117DK185+398.85F1118DK185+409.2F3119DK185+419.55A1120DK185+421.55A2121DK185+429.9A1122DK185+431.9A2123DK185+440.25F1124DK185+450.6F3125DK185+460.95A1126DK185+462.95A2127DK185+471.3A1128DK185+473.3A2129DK185+4

47、81.65F1130DK185+492F3131DK185+502.35A1132DK185+504.35A2133DK185+512.7A1134DK185+514.7A2135DK185+523.05F1136DK185+533.4F3137DK185+543.75A1138DK185+545.75A2139DK185+554.1A1140DK185+556.1A2141DK185+564.45F1142DK185+574.8F3143DK185+585.15A1144DK185+595.4C1A1145DK185+605.75C1F1146DK185+616.2F3147DK185+63

48、0.7A1148DK185+635.7A1149DK185+653.4G12、技术要求 2.1接触网槽道类型及数量表序号接触网安装用途型号槽道位置直形滑道弧形滑道槽道数量12.5m 21.5m间距0.6m22.5m间距0.6m22.5m间距0.4m21.5m间距0.4m1单支悬挂/附加导线悬挂TYPE-A拱顶12全补偿下锚TYPE-C侧面623中心锚结下锚TYPE-D侧面24无补偿下锚TYPE-E侧面25附加导线悬挂TYPE-F拱顶16附加导线对向下锚TYPE-G拱顶12.2隧道预埋槽道施工误差要求:按照隧道接触网槽道预留安装参考图(合福隧参10)隧道接触网锚杆槽道预留施工误差要求进行槽道安装

49、卡控。误差类型嵌入施工误差倾斜施工误差平行施工误差(1000mm内)水平和垂直施工误差(1000mm内)垂直线路误差(L1000mm)槽道主间距两槽道倾斜施工误差(1000mm内)允许值5mm 3mm 5mm 5mm 30mm 10mm 12mm 2.3所有槽道的预埋金属体应接地连接,相关参见接地设计图(图号:合福隧参05)。2.4槽道预埋点具体里程与隧道施工缝统一布置,同时应满足接触网悬挂点跨距等布置要求,具体参见各隧道接触网槽道预留接口设计图。3、施工要点3.1槽道定位前的准备(1)检查槽道内发泡填充物的完整状态,如有残缺应进行填补。(2)对于两根一组的槽道,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槽道平行间距,

50、用钢筋或型钢焊接牢固。钢筋等效截面不小于16的圆钢,并对焊缝进行喷锌处理。(3)依据台车模板上槽道的设计要求位置,在模板台车上开螺栓二次定位安装长孔,每根槽道上固定点建议为两处(槽道两端部各一处),隧道顶部2.5m的弧型槽道固定点建议为三处(槽道两端、中间各一处)。(4)二次定位安装长孔的开孔原则:应结合所有槽道预留台车模板布置图进行统筹优化,减少模板开孔数量;应避开台车模板的加固支撑、顶升固定点及各种连接结构;应严格按图控制槽道距台车边缘的距离。3.2槽道一次定位(1)绑扎第二层网片钢筋后,按照设计位置,测量出槽道布置位置,在钢筋网外层将事先焊接好的成组槽道就位。(2)在槽道后部锚杆处,垂直

51、槽道方向,间隔绑扎几根钢筋,长约30mm,将锚杆和短筋绑扎固定在钢筋网上。(3)根据接地要求,将槽道锚杆与相应的接地钢筋可靠焊接。(4)将槽道与模板固定点位置(开孔位置)的发泡填充物扣除。3.3槽道二次定位(1)台车移动就位到指定位置后,油缸顶升拱顶、拱腰模板到位,与网片钢筋上固定的槽道接近贴住后,通过二次定位孔,找到并调整槽道位置。一根槽道用一个顺线路开孔、一个垂直线路开孔固定及进行调整。(2)将T型螺栓穿过钢模板上的二次定位长孔,放入槽道,水平旋转90度。(3)将开孔封堵钢板安装在二次定位孔的T型螺栓上,扭紧螺母,使槽道紧贴模板,进行模板上的精确的二次定位。(4)对模板上开的二次定位孔需要

52、采用可靠的封堵,封堵钢板可用铆钉与台车模板固定,确保局部不会出现漏浆导致脱模后造成外观缺陷。3.4浇筑及脱模(1)台车模板封堵完后,进行二次衬砌浇注。(2)衬砌脱模:T型螺栓螺母松开后,打开开孔封堵,旋转T型螺栓90度取出螺栓,收回模板脱模。T型固定螺栓、螺母可重复使用。(3)将槽道固定点处重新填补上发泡填充物,做好后序养护工作的防护。3.5注意事项(1)预埋槽道的锚杆与钢筋网片冲突时,不允许切断锚杆。(2)槽道内发泡填充物在检测试验和接触网安装阶段时方可剔除。衬砌台车组装前,在衬砌模板上精确定位滑槽固定孔的位置。(3)尽可能缩小固定孔的尺寸,满足螺栓通过即可。(4)施工衬砌时准确定位,经常校

53、对模板。(5)当接触网下锚位于、级围岩及级围岩二衬为素混凝土地段时,应对槽道(C/D/E/G)基础进行加强,并确保每根弧形槽道锚杆与衬砌结构的三肢钢架进行可靠焊接,直形槽道锚杆与三肢钢架及单层钢筋网进行可靠焊接。(6)槽道安装必须固定牢靠,防止预埋槽道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变形移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加强预埋件检查校核,若发生变形及移位情况须立即纠正。混凝土捣固作业时,严禁振捣棒触碰槽道、接地端子等预埋件。(7)在衬砌脱模时,立刻对槽道周围混凝土进行清理,确保槽道的清洁,并复测位置误差,详实记录。(四)隧道内电缆槽隧道电缆槽构造及尺寸详见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合福隧参01)、专业接口设计参考图(合

54、福隧参09)。(五)隧道内专用洞室西山隧道设专用洞室5处,其中通信区间直放站洞室1处。专用洞室内预留余长电缆腔,单侧洞室间距为500m,洞室沿隧道两侧交错布置,所有放置设备的洞室均设置防护门。前门山隧道不设专用洞室。西山隧道专用洞室一览表序号里程左/右备注1DK184+498.1左2DK184+748.1右3DK184+998.1左4DK185+248.1右区间通信直放站洞室5DK185+498.1左第三部分 路基一、路基接口工程范围路基综合接地、过轨(手孔、人孔)、接触网支柱基础(含下锚拉线基础)、电缆沟槽等。二、编制和施工依据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2、客运专线综合

55、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220号)3、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号)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声屏障通用参考图(通环(2008)8322)5、合福铁路安徽段四电工程接口参考手册6、路基段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7、区间路基地段通信、信号过轨管埋设图8、区间路基地段电力电缆过轨管埋设表9、区间路基地段接触网过轨管埋设表10、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11、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技术指南12、 TB10009-2005/J452-2005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三、工程项目(一)路基综合接地1、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施工准备与现场调查路基填筑成槽与防护槽沟清理铺设地线中粗砂填埋、夯实分支地线连接贯通地线接续接地电阻测试分支地线引入电缆槽、封端路基综合接地工艺流程图2、技术要点2.1路基地段的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的埋设应与路基工程同步实施。2.2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1)一般路基地段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2)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处;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cm,沟中回填细粒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