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7647558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ICS 8308001G 31固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408-2008IEC 606951110:1999 代替GBT 2408 1996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burning characteristics-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est(IEC 60695 11 10:1999,Fire hazard testing Part 11-10:Test flames 50 Whorizontal and vertical flame test methods。IDT)20080804发布 200

2、9040 1实施丰瞀徽紫瓣警襻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况19GBT 2408-2008IEC 6069511101999目次前言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术语和定义 24原理 25试验的意义 - 26设备 - 37试样 - 48试验方法A 水平燃烧试验 49试验方法B 垂直燃烧试验 -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试验方法A的精密度 3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试验方法B的精密度 4 参考文献 5GBT 2408-2008IEC 6069511101999刖舌本标准等同采用IEC 60695 11 10:1999着火危险试验第11 10部分:试验火焰 50 w水 平和垂直火焰试

3、验方法及2003年8月对1EC 60695 11 10:1999发布的修订单。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 把“IEC 60695的本部分”一词改为“本标准”;b)标准名称由“着火危险试验第11 lo部分:试验火焰50 w水平和垂直火焰试验方 法”更改为“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c)删除了IEC 60695 11 10的前言;d)增加了本标准的前言;e)用我国的小数点符号“”代替国际标准中的小数点符号“,”;f)对于IEC 60695 11 10引用的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本标准用引用我国标 准代替国际标准,其余未有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在标准中均被直

4、接引用。本标准代替GBT 2408 19964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与GBT 24081996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a)标准名称由“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更改为“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b)明确规定了试验火焰为标称功率50 w的小火焰引燃源;c)增加了目次、前言; d)更改了部分定义,如余焰、余辉等; e)提高r对计时装置的精确度要求;f)对试样的尺寸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g)更改了水平法和垂直法的等级标志。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 5)归口。 本

5、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塑料制品质检中心(福州)、中石化北化院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 (材料测试部)、南京市江宁区分析仪器厂、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道 恩集团龙口市道恩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宁、宋桂荣、王建东、李建军、张正敏、何芄、杨宗林、_E富海、张成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2408 1980,GBT 2408 1996。GBT 2408-2008IEC 606951 1101999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塑料和非金属材料试样处于50 w火焰

6、条件F,水平或垂直方向燃烧性能的实验室 测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线性燃烧速率和余焰余辉时问以及试样的燃烧长度的测定。本标准适用于按GBT 6343测定的表观密度不低于250 kgm3的固体以及泡沫材料,不适用于施 加火焰后未点燃而产生卷缩的材料;对于薄而软的材料应使用ISO 9773。本标准规定了燃烧性能等级(见84和94),可用于质量保证或产品组成材料的预选。当试样厚 度等于材料应用时的最小厚度时可获得可靠的结果。注:试验结果受材料组分的影响,如颜料、填料和阻燃剂,以及如各向异性及分子量的影响。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7、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4412008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l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ISO 104312001,IDT)GBT 2918 1998塑料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 ISO 291:1997)GBT 5169519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篇:针焰试验(idt IEC 60695 22:1991)GBT 516917200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 7部分:500 W火焰试验方法(ic

8、hIEC 60695 1120:l 999)GBT 5471 2008塑料热固性塑料试样的压塑(IS0 296:2004,IDT)GBT 6343 1995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测定(ISO 845:1988,IDT)GBT 63792 2004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 方法GBT 9362 2008 塑料热塑性塑料试样的压塑(ISO 293:2004,IDT) GBT 120061 1989聚酰胺黏数测定方法(neq ISO 307:1994)OBT 170371 1997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l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 条试样的

9、制备(ISO 2941:1996,IDT)GBT 1703732003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3部分:小方试片(ISO 294 3:2002,IDT)GBT 170374 2003塑料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ISO 294 4:2001,IDT)ISO 294 2:1996塑料热塑性塑料注塑试样第2部分:小拉伸条ISO 294 5:2001塑料热塑性塑料注塑试样第5部分:各向异性标准试样的制备ISO 9773:1998塑料与小火焰引燃源接触的薄而软的垂直试样的燃烧行为的测定1GBT 2408-2008IEC 60695-1 110 1 1999

10、Is()10093:1 998塑料燃烧试验标准引燃源 ISOIEC导则51:1990标准中含有安全内容的导则 IEC导则104:1997安全出版物的制定和基本安全出版物和分类安全出版物的使用IEC 60695114:2004着火危险试验 第11 4部分:试验火焰50 w火焰一装置和确认的试验 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余焰afterflame引燃源移去后,在规定条件下材料的持续火焰。3 2余焰时间afterflame timetl,2余焰持续的时间。33余辉afterglow在火焰终止后,或者没有产生火焰时,移去引燃源后,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的持续辉光。34余辉时间a

11、fterglow time如余辉持续的时间。4原理将长方形条状试样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或垂直夹具上,其另一端暴露于规定的试验火焰中。通过测 量线性燃烧速率,评价试样的水平燃烧行为;通过测量其余焰和余辉时间、燃烧的范围和燃烧颗粒滴落 情况,评价试样的垂直燃烧行为。5试验的意义51在规定的条件下的材料燃烧试验对比较不同材料的相对燃烧行为、控制制造工艺或评价燃烧特性 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获得的试验结果取决于试样的形状、方向和试样周围环境以及引燃条件。试验的主要特点是将试样水平或垂直放置,试样的放置可以区分材料可燃性的程度。 试验方法A,水平燃烧(HB),试样处于水平位置,适用于评价燃烧范围和(或)火焰传

12、播速率,如线性燃烧速率。试验方法B,垂直燃烧(V),试样处于垂直位置,适用于评价试验火焰移去后燃烧程度。注】:水平燃烧(HB)方法和垂直燃烧(V)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不等效。注2:本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与GBT 516917 2002规定的5 VA和5 VB燃烧试验的所得结果不等效,因为本试 验火焰的强度大约低10倍。52按本标准获得的结果,不能用于描述或评价实际着火条件下具体材料或具体形状所出现的着火危 险。着火危险的评价需要考虑诸多的因素,诸如燃料分布、燃烧强度(热释放速率)、燃烧产物和环境因 素,包括火源的强度、材料暴露的方向和通风条件。53按本标准测量的燃烧行为受诸多因素,诸如,密度、材料的各

13、向异性和试样的厚度的影响。54某些试样,在施加火焰后未点燃,可能发生收缩或变形,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使用其他的试样以获 得有效的结果。如果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这些材料不适宜使用本标准进行评价。注:对薄而软的试样,以及施加火焰未点燃但有一个以上试样发生收缩,应采用ISO 9773:1998进行试验。GBT 2408-2008IEC 6069511一10:199955某些塑料的燃烧行为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可进行适当的老化,并对其老化前后进行试验。优选的 烘箱条件是702处理7 d,也可以使用有关各方协商一致的其他老化时间和温度,但应在试验报 告中注明。6设备设备由下列部分组成。61 实验室通风橱试验

14、箱实验室通风橱试验箱其内部容积至少为05 m3。试验箱应能观察到试验,同时应无风,但燃烧时 空气应能通过试样进行正常的热循环。试验箱的内表而应呈现暗色。当用一个面向试验箱后面的照度 计置于试样位置时,记录的照度值应低于20 1x(勒克斯)。为了安全和方便,试验箱应配有抽风装置(能 完全闭合),如抽气扇,以除去可能有毒的燃烧产物。抽风装置在试验时应关闭,试验后立即打开,以除 去燃烧残余物,此时可能需要一个强制关闭的风门。注:在试验箱中可放一面镜子,以观察试样后面。62实验室喷灯实验室喷灯应符合IEC 6069511-4:2004火焰A、B或c的要求。注:ISO 10093:1998对引燃源喷灯P

15、PF2(50 w)进行了描述。63环形支架环形支架上应有夹持或等效的装置,以调整试样的位置(见图1和图3)。64计时设备计时设备至少应有05 s的分辨率。65量尺量尺的分度应为毫米。66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应为20目(近似每25 mm开孔20个),由直径040 mmo46 mm的钢丝制成,并且切 成近似125 mm的方片。67状态调节室状态调节室应能保持232和505的相对湿度。68千分尺千分尺至少有001 Film的分辨率。69支撑架对非自撑试样应使用支撑架(见图2)。610干燥试验箱干燥试验箱内应有无水氯化钙或其他干燥剂,试验箱应能使温度保持在232、相对湿度不 超过20。611空气循环烘箱

16、空气循环烘箱应提供702的处理温度,除非相关标准另有规定,还应提供每小时不低于五次的换气速率。612棉花垫 该垫应由100的脱脂棉制成。 注:这种棉通常称作外科脱脂棉或脱脂棉。GBT 2408-2008IEC 606951110:19997试样71成品试验 试样应由能代表产品的模塑样品切割而成。也可采用与模塑产品一样的工艺进行制备,或采用其他适宜的方法,例如,按照GBT 170371 1999浇铸或注塑、按照GBT 9352 2008或GBT 54712008压塑或压铸成需要的形状。如果上述任一方法都无法制备试样,就应该利用GBT 51 695 1997针焰试验进行型式试验。 进行任何一种切割

17、操作后,要仔细地从表面上去除灰尘和颗粒;切割边缘应精细地砂磨,使其具有平滑的光洁度。72材料试验 对不同颜色、厚度、密度、分子量、各向异性或类别,或含有不同添加剂或填充增强材料的试样进行试验时,其结果可能不同。 采用密度、熔体流动和填充增强材料含量为极限值的试样,如果试验结果为相同的燃烧试验等级,可认为此试样代表此范围的材料。如果代表此范围材料的试样试验结果不能产生相同的燃烧试验等 级,那么此结果仅限于所试验的密度、熔体流动和填料增强材料含量为极端值的材料。另外,密度、熔 体流动和填料增强材料含量为中间值的试样应试验,以确定每个燃烧等级所代表的范围。如果试验结果产生相同的燃烧试验的等级,就认为

18、未着色试样和按重量计人的具有最多有机或无 机颜料的试样代表了此等级的颜色范围。当某些颜料影响可燃特性时,也应试验含有那些颜料的试样。 受试的试样应为:a)不含着色剂; b)含有最多的有机颜料; c)含有最多的无机颜料; d)含有对燃烧特性有害的颜料。73条状试样条状试样尺寸应为:长125 ram5 mm,宽130 mm05 mm,而厚度通常应提供材料的最小和最 大的厚度,但厚度不应超过13 mm。边缘应平滑同时倒角半径不应超过13 mm。也可采用有关各方 协商一致的其他厚度,不过应该在试验报告中予以注明(见图4)。方法A最少应制备6根试样,方法B应制备20根试样。8试验方法A水平燃烧试验81状

19、态调节除非相关标准另有要求,通常采用下列条件:811一组三根条状试样,应在232和50士5相对湿度下至少状态调节48 h。一旦从状态 调节箱(见67)中移出试样,应在1 h以内(见GBT 2918 1998)N试试样。812所有试样应在1 535和4575相对湿度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试验。82步骤821 测量三根试样,每个试样在垂直于样条纵轴处标记两条线,各自离点燃端25 mm1 Inm和100 mm1 mm。822在离25 mm标线最远端夹住试样,使其纵轴近似水平而横轴与水平面成45。2。的夹角,如图1 所示。在试样的下面夹住一片呈水平状态的金属丝网(见66),试样的下底边与金属丝网问的距离为

20、10 mm1 mm,而试样的自由端与金属丝网的自由端对齐。每次试验应清除先前试验遗留在金属丝网4GBT 2408-2008IEC 606951 110:1999上的剩余物或使用新的金属丝网。823如果试样的自由端下弯同时不能保持822规定的10 mmq-1 mm的距离时,应使用图2所示 的支撑架(见69)。把支撑架放在金属丝网上,使支撑架支撑试样以保持10 mrll1 mm的距离,离试 样自由端伸出的支撑架的部分近似io mm。在试样的夹持端要提供足够的问隙,以使支撑架能在横向 自由地移动。824使喷灯的中心轴线垂直,把喷灯放在远离试样的地方,同时调整喷灯(见62),使喷灯达到稳定 的状态。有

21、争议时,使用A试验火焰作为参比或仲裁试验火焰。825保持喷灯管中心轴与水平面近似成45。角同时斜向试样自由端,把火焰加到试样自由端的底 边,此时喷灯管的LI心轴线与试样纵向底边处于同样的垂直平丽上(见图1)。喷灯的位置应使火焰侵 入试样自由端近似6mm的长度。826随着火焰前端(见825)沿着试样进展,以近似同样的速率回撤支撑架,防止火焰前端与支撑 架接触,以免影响火焰或试样的燃烧,827不改变火焰的位置施焰30 s1 S,如果低于30 S试样上的火焰前端达到25 mm处,就立即移开火焰。当火焰前端达到25 mm标线时,重叛启动计时器(见64)。注:把喷灯撤至离试样150 mm处便令人满意了。

22、828在移开试验火焰后,若试样继续燃烧,记录经过的时间t,单位为秒,火焰前端通过100 Mm标线 时,要记录损坏长度L为75 mUFL。如果火焰前端通过25 Nlm标线但未通过100 mM标线的,要记录经 过的时间z,单位为秒,同时还要记录25 mM标线与火焰停止前标痕间的损坏长度L,单位为毫米。829另外再试验两个试样。8210如果第一组三个试样(见73)中仅一个试样不符合841和842的判据,应再试验另一组 兰个试样。第二组所有试样应符合相关级别的判据。83计算火焰前端通过100 mm标线时,每个试样的线性燃烧速率。,单位为毫米每秒,采用式(1)计算:。一咝(1)t式中:。线性燃烧速率,单

23、位为毫米每秒(mms);L根据828记录的损坏长度,单位为毫米(ram);根据828记录的时问,单位为秒(s)。注:线性速率的sI单位制为米每秒,而实际使用的单位为毫米每秒。84分级 根据下面给出的判据,应将材料分成HB、HB40和HB75(HB一水平燃烧)级。841HB级材料应符合下列判据之一: a)移去引燃源后,材料没有可见的有焰燃烧; b)在引燃源移去后,试样出现连续的有焰燃烧,但火焰前端未超过100 mlTl标线; c)如果火焰前端超过100 mm标线,但厚度30 mln130 mm、其线性燃烧速率未超过40 mmmin,或厚度低于30 lllm时未超过75 rnmmin;d)如果试验

24、的厚度为30 mm02 mm的试样,其线性燃烧速率末超过40 mmmin,那么降至15 mm最小厚度时,就应自动地接受为该级。8 42 HB40级材料应符合下列判据之一二a)移去引燃源后,没有可见的有焰燃烧;b) 移去引燃源后,试样持续有焰燃烧,但火焰前端未达到100 mm标线;5GBT 2408-2008IEC 60695-1 1-10:1999c)如果火焰前端超过100 iniIl标线,线性燃烧速率不超过40 mmmin。843 HB75级材料,如果火焰前端超过100mm标线,线性燃烧速率不应超过75 mmmin。8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注明采用本标准;b)标识受试产品

25、的详细说明,包括制造厂名称、号码或代号及颜色;c)试样厚度,精确至01 mm;d) 标称表观密度(仅对硬质泡沫材料); e)相对于试样尺寸的各向异性方向; f)状态调节处理情况; g)除切削、修剪和状态调节外,试验前的其他处理; h)施加火焰后,注明试样是否有连续的有焰燃烧; i)注明火焰前端是否通过25 m111和100 mm标线;j)对于火焰前端通过25 mm但未通过100 mm标线的试样,其燃烧经过的时问和损坏的长度k) 对于火焰前端达到或超过100 trim标线的试样,平均燃烧速率。;1)注明试样中是否有燃粒或燃滴下落; m)注明柔软试样是否使用支撑架; n)通过的等级(见84)。9试

26、验方法B垂直燃烧试验91状态调节除非有关标准另有要求,否则应采用下列条件。911一组五根条状试样应在232和505的相对湿度下至少状态调节48 h。一旦从状 态调节试验箱中移出,试样应在1 h(见GBT 2918 1998)之内试验。9。12一组五根条状试样应在752的空气循环烘箱内老化1 68 h2 h,然后,在干燥试验箱 (见610)中至少冷却4 h。一旦从干燥试验箱中移出,试样应在30 rain之内试验。913_业层合材料可以在1252状态调节24 h,以代替912所述的状态调节。914所有试样应在1635和4575相对湿度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试验。92步骤921夹住试样上端6 rilIn

27、的长度,纵轴垂直,使试样下端高出水平棉层(见612)300 mm士io mm,棉层厚度未经压实,其尺寸近似50 mmN 50 minx 6 mm,最大质量为008 g(见图3)。922喷灯管的纵轴处于垂直状态,把喷灯放在远离试样的地方,同时调整喷灯(见62),使其产生符 合IEC 60695 11 4:2004 A、B或c的标准50w试验火焰。等待5rain,以使喷灯状态达到稳定。有争 议时,应使用A试验火焰作为参比或仲裁试验火焰。923图6指明了试样、操作员和喷灯间的排列方位。92,4使喷灯管的中心轴傈持垂直,将火焰中心加到试样底边的中点,同时使喷灯顶端比该点低10 raml mm,保持i0

28、 s05 S,必要时,根据试样长度和位置的变化,在垂直平面移动喷灯。注:对于在喷灯火焰作用下长度变化的试样,利用装于喷灯上的一个小指示标尺(见图5),可以保持喷灯顶端与试 样主体部分间i0 Inm的距离,是一种令人满意的办法。如果在施加火焰过程中,试样有熔融物或燃烧物滴落,则将喷灯倾斜45。角,并从试样下方后撤足 够距离,防止滴落物进入灯管,同时保持灯管出口中心与试样残留部分间距离仍为lomm士1 mm,呈线 状的滴落物可忽略不计。对试样施加火焰10 s士05 s之后,立即将喷灯撤到足够距离,以免影响试样, 同时用计时设备开始测量余焰时间t。,单位为秒,注意并记录f。注:测量,时,将喷灯撤离试

29、样150 mm的距离是符合要求的。6GBT 2408-2008IEC 606951 1101999925当试样余焰熄灭后,立即重新把试验火焰放在试样下面,使喷灯管的中心轴保持垂直的位置,并 使喷灯的顶端处于试样底端以F 10 ram+1 mm的距离,保持10 s05 S。如果需要,如923所述 的,移开喷灯清除滴落物。在第二次对试样施加火焰10 s05 s后,立即熄灭喷灯或将其移离试样足 够远,使之不对试样产生影响,同时利用计时设备开始测量试样的余焰时间tz和余辉时间t。,准确至 秒。记录t。,如及t:+。还要注意和记录是否有任何颗粒从试样上落下并且观察是否将棉垫 (见612)引燃。注l:测量

30、和记录余焰时间扎然后继续测量余焰时间tz和余辉时间t。之总和,即tz+如,不重调计时设备记录“是符合要求的。 注2:测量zz和t。时,把喷灯撤离试样150film就可以了。926重复该步骤直到按911状态调节过的五根试样及按912状态调节过的五根试样试验完毕。927如果在给定条件下处理的一一组五根试样,其中仅一个试样不符合某种分级的所有判据,应试验 经受同样状态调节处理的另一组五根试样。作为余焰时问t,的总秒数,对于V 0级,如果余焰总时间 在51 s55 s或对Vl和V一2级为25i s255 s时,要外加一组五个试样进行试验。第二组所有的试 样应符合该级所有规定的判据。928某些材料当经受

31、这种试验时,由于它们的厚度、畸变、收缩或会烧到夹具,这些材料(倘若试样能 适当成型),可以按照ISO 9773:1998进行试验。注:提供的V 2级的PA66材料,按GBT120061 1989以96硫酸测定的黏度应低于225 mlJg,或以90甲 酸测定的黏度应低于210 mLg。另外,如果相对黏度分别大于225 mI,g或210 mLg,模塑试样的相对黏度 不应低于所提供类型相对黏度的70。93计算 由两种条件处理的各五根试样,采用式(2)计算该组的总余焰时问t,:5t,一(九+t。,)(2)i=1式中:tr 总的余焰时间,单位为秒(s);。第i个试样的第一个余焰时间,单位为秒(s);t:

32、第i个试样的第二个余焰时问,单位为秒(s)。94分级根据试样的行为,按照表1所示的判据,把材料分为、oo、v 1和V 2级(V一垂直燃烧)。 表1垂直燃烧级别级别判据V oV 1V 2单个试样余焰时间(“和tz) 10 s 30 s 30 s 任一状态调节的一组试样总的余焰时间tr50 s250 s250 s 第二次施加火焰后单个试样的余焰加上余辉时间(屯+屯)30 S60 s 60 S 余焰和(或)余辉是否蔓延至夹具否 否否 火焰颗粒或滴落物是否引燃棉垫 否 否 是注:如果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的判据,材料不能使用本试验方法分级。可采用第8章所述的水平燃烧试验方法 对材料的燃烧行为分级。GBT

33、2408-2008IEC 606951110:19999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各部分: a)注明参照本标准;b) 标识受试材料的详细说明,包括制造厂名称、代号以及颜色;c)试样厚度,精确至0I Inm;d) 标称表观密度(仅限于硬质泡沫塑料);c)相对于试样尺寸的各向异性的方向;f)状态调节处理;g) 除切割、修整和状态调节外的试验前的其他处理;h) 每个试样t1、t2、t。和t2+t3的值;i)两种状态调节处理(见9I1和9I2)的每组五个试样的总余焰时间t,;j)注明是否有颗粒或燃滴从试样上落下以及它们是否引燃棉垫;k) 注明试样是否燃烧到夹持端;1)评出的等级(见94)。注:如果

34、试样由于较薄,按第9条所述的垂直燃烧试验(V)而产生畸变、收缩或烧至夹持端,那么该材料可用第8条 所述的水平燃烧试验代替,或使用ISO 9773:1998柔软材料的垂直燃烧试验方法。单位为毫米1004-1前视图 试验21侧视图图1水平燃烧试验设备8GBT 2408-2008IEC 606951110:1999单位为毫米A视图图2柔软试样支撑架方法A9GBT 2408-2008IEC 606951 1_101999单位为毫米30010图3垂直燃烧试验设备方法B10GBT 2408-2008IEC 606951卜101999单位为毫米13O5口厶x试样厚度图4条状试样单位为毫米指示标尺圈5任选的间

35、隙标尺GBT 2408-2008IEC 606951110:1999操作员日视位嚣注:操作员视角是60。图6喷灯操作员试样的排列方位12GBT 2408-2008IEC 60695-1110:1999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试验方法A的精密度实验室间试验1 988年由lo个实验室对三种材料进行实验室间试验,以确定精密度数据。试验时每种材料重复 三次并使用三个数据点的平均值。所有试验都是对厚度为30 mill的试样进行的。结果按 GBT 63792 2004进行分析并汇总于表A1中。表A1燃烧速率 单位为毫米每分 参数 PEABS 丙烯酸类平均值 151 Z76 297 重复性 o 9 2o 1

36、9 再现性 13 41 2 3注1:材料的符号是按GBT 1844 1 2008的规定。 注2:表A1仅仅试图对少数材料,为确定本试验方法近似精密度,而提出的一种有意义的方法。这些数据不能严格地用作材料的接收或拒收的判据,因为这些数据是专指实验室间试验而言的,不能代表其他批、条件、 厚度、材料或实验室。GBT 2408-2008IEC 60695-1110:1999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试验方法B的精密度实验室问试验1978年由四个实验室间对四种材料进行两次重复试验,每种材料取五个数据点的平均值,以确定 精密度数据。结果按GBT 63792 2004进行分析,并汇总于表B1中。实验室问的试验

37、是对标称厚 度为30 mm的试样进行的。表B1 余焰和余焰加余辉时间单位为秒材料 阶段测量时间 参数PCPPF+PSABSPF平均值】7101 0408 第一次施加火焰后余焰重复性 o4 3 9o 3o3 再现性o6 44 o5o 6平均值 3616 011493余焰加余辉时间第二次施加火焰后重复性 0552o8163“十t3再现性 o 94 7o 7181注1:材料的缩写符号是按GBT 18441 2008的规定。 注2:表B1仅仅试图对少数材料,为确定本试验方法近似精密度,而提出的一种有意义的方法。这些数据不能严格地用作材料的接收或拒收的判据,因为这些数据是专指实验室间试验而言,不能代表其

38、他批、条件、厚 度、材料或实验室。GBT 2408-2008IEC 606951_10:1999参考文献1EC 60695一卜1:1 995着火危险试验第1部分:评价电工产品着火危险性导则第1篇:通用导则IEC 60695 1_3:1986着火危险试验第1部分:制定评价电工产品着火危险性的要求和试验 规范导则 第3篇:预选程序使用导则IEC 60695 4:1993着火危险试验第4部分:着火试验术语IEC 60707:1999固体非金属材料暴露火焰源时的可燃性试验方法一览表Is0 307:1994塑料聚酰胺一粘数测定ISO 1043 1:1997塑料符号和缩写术语第l部分:基础聚合物和特征性能IsO 57252:1994测量方法和试验结果精度(准确度和精密度)第2部分:标准测量方法重复 性和再现性测定基本方法ISO 10093:1 998塑料着火试验标准点火源ISOTR 10840:1993塑料燃烧行为着火试验开发和应用导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