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SOP)-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67618009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丹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SOP)-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丹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SOP)-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丹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SOP)-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丹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SO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SOP)-(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丹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SOP)-时间 冬季栽种应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春季栽种应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选晴天采挖。本基地推广冬季栽种。3.3.2.2采集方法 用牙镢由机植的低侧深挖30cm以上,逐行挖取,随采随栽,不能集中堆放,以免发热。3.3.3贮运 鲜根和芦头繁殖即采即种比较好。种根储运时间最多不超过7d。储运时有防止发热和萎蔫措施;剪成段的种根存放时间最多不超过12h;根茎的储运时间不超过3d,剪段后立即栽种。4丹参栽培技术要点4.1.1育苗田的选择 选择离水源较近,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超过1.5m;耕作土层一般不少于30cm;土壤比较肥沃的微酸性或微碱性的砂壤土;要求前

2、一年栽种作物为禾本科植物如小麦、玉米或休闲地,前茬种植花生、蔬菜和丹参的地块不能作为育苗田,地点最好选在基地范围内。4.1.2苗床的准备 施充分腐熟的厩肥或绿肥l.5104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翻耕深20cm以上。耙细,整平,清除石块杂草。作畦,畦宽1.2m,畦间开宽30cm、深20cm的排水沟。4.1.3播种 播种时间应在种子收获后及时播种,一般在6月底或7月初。每亩地用种子37.552.5kg,与23倍细上混匀以后,均匀撒播在苗床上,用扫帚或铁锨拍打,使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后,用麦秸或麦糠盖严至不露土为宜,再浇透墒水,以保持足够的湿度。4.1.4培育壮苗 播种后,每天检查苗

3、床一次,观察苗床墒情和出芽情况,如天旱可在覆盖物上喷洒清水以保持苗床湿润;一般播种后第4d开始出苗,15d苗基本出齐。当出苗开始返青时,于傍晚或阴天逐渐多次揭去覆盖物(注意:覆盖物揭得太迟会将苗捂黄或捂死)。8月上、中旬若因缺肥种苗瘦弱时,可结合灌溉或雨天施尿素75kg/hm2。4.1.5苗床管理 出苗后如有杂草,应及时用手拔除,以防荒苗:如茵过稠,应间苗,保持菌株距为5cm左右。一般1hm2苗田可供1012hm2 大田移栽。4.2 种苗移栽4.2.l起苗 一般在移栽前进行,随起随载为好;用牙镢采挖。起苗后要立即在荫蔽无风处选苗。剔除不合格苗,每100个种苗用麦秆或稻草扎成一把,捆扎不能过紧。

4、4.2.2种苗检验 种苗在移栽前要进行筛选,对烂根、色泽异常及有虫咬或病菌、弱苗要除去。4.2.3种苗运输 种苗要用干净的筐子或透气性好的袋子包装;用清洁卫生的车辆运输;最长储运时间不超过24h,以防止烧苗。4.2.4大田土壤处理。如所选地块属根结线虫等病害多发区应作好土壤处理,结合整地,每hm2施入3辛硫磷颗粒45kg,撒入地面,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或者用50辛硫磷乳油33.75kg,加10倍水稀释成3037.5kg,喷洒在375450kg的细土上,拌均匀,使药液充分吸附在细土上,制成“毒土”,结合整地均匀撒在地面,翻入土中,或者将此“毒土“顺垄撤施在丹参苗附近,如能在雨前施下,效果更佳

5、。4.2.5大田的清理及起垄 清除大田四周杂草并远离田间集中烧毁,每hm2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或绿肥(2.253)104kg、磷酸二铵15m,高25cm,垄间留沟25cm宽,大田四周开好宽40cm,深40cm的排水沟,以利排水出田间。(1)种苗处理:对前排种植蔬菜、土豆、花生或丹参的地块移栽时要对种的进行药剂处理。方法是:优选无病虫的丹参苗,栽前用50多茵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蘸根处理10min钟晾干后移栽,以有效地控制根腐等病菌的浸染。(2)秋季种苗移栽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寒露至霜降之间)进行,夫裁在3月初。株行距2025cm2025cm,视土地肥力而定,肥力强者株行距宜大。在垄

6、面开穴,穴深以种苗根长能伸直为宜,苗根过长的,要剪掉下部,保留10cm长的种根即可;将种苗垂直立于穴中,培土、压实至微露心芽,每hm2约栽1.2105株左右,栽后视土壤墒情浇适量定根水,忌漫灌。4.3.1大田选择、土壤处理及清理同育苗移栽4.3.2芦头栽种 芦头栽种出芽率和成活率都较高、分根多、产量高,所以提倡用芦头栽种,芦头也分为冬栽和春栽,以冬栽为好。芦头栽培疗法:在采挖丹参时,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主根(粗根)切下供药用,将径粗0.6cm以下的细根连同根茎上的芦头作种栽,按行株距25cm20cm挖窝或开沟,沟深以细根能自然伸直为宜,然后将芦头栽入窝或沟内,覆土,覆盖上地膜。冬栽提

7、倡用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促使早发芽,出苗快而整齐,生长期长,产量高。4.3.3切根繁殖(又称分很栽培) 种根在运输、保存中都应注意透气、通风,切忌集中堆放,以免发热烧坏发芽点。各栽春栽均可,以冬裁为好。分根栽培方法:秋冬收获丹参时,选择色红、无腐烂、无病虫害、发育充实、直径0.71cm的根条作种根,进行栽培。亦可选留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在原地不起挖,留作种根,待栽种时随挖随栽。选种根时,尽量截取上部三分之二的根为最佳。春栽于旱春23月,在整个耙细的畦上,按行株距20cm25cm开沟或挖窝,窝或沟深57cm,窝底施入适量的粪肥或土杂肥,与底土拌匀,然后,将种根切成57cm的小段作

8、种根,按原生长方向栽种,不能倒置,每窝栽入1段,再盖细土厚23cm左右。不宜过厚或过薄,否则难以出苗;栽后用地膜覆盖,待出苗后打孔放苗。每hm2需种根1200kg左右。4.4.1中耕除草 一般中耕除草三次,4月幼苗高10cm左右时进行第一次;6月上旬花前后进行第二次,8月下旬进行第三次,平时做到有草就除。总之,除草要及时,若不及时除草,会造成荒苗,导致严重减产或死苗。丹参开春后,要经过9个月的生长期才能收获,除栽种时多施基肥外,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追肥3次。第一次,在3月中旬丹参返青时结合灌水施提苗肥,每hm2施配方肥1号120150kg。第二次在4月底至5月中旬,不留种的地块,可在剪过第一次花序

9、后再施;留种的地块可在开花初期施;喷施配方肥2号、EM液肥等叶面肥75150kg/hm2。第三次,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正值丹参旺盛生长期,根部迅速伸长膨大,每hm2施配方肥3号150225kg。有机肥做基肥时,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充分腐熟后,结合整地翻入土壤中深施;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三次追肥采用沟施法,即在行间开沟,沟深35cm,在沟中施肥,覆土至平,然后进行浇灌。第二次采用叶面施肥,将配方肥2号稀释成0.3的水溶液,EM液肥稀释成400500倍水溶液于晴天上午和下午4点以后或阴天进行,避免中午水分蒸发快而引起叶片伤害:每周1次,连喷3次。(l)灌溉设备条件 基地内应有河流水源或机

10、井,有条件的地方可配备喷灌设施。(2)57月是丹参生长的茂盛期,需水量较大,如遇干旱,土壤墒情缺水时,应及时由畦沟放水渗灌或喷灌。禁用漫灌。(1)排水条件 田地四周要有与畦沟连接的深40cm以上的排水沟,并保持通畅。(2)排水 通连阴雨天气,土壤出现积水时,应及时疏通并加深田间的排水沟至35cm以上,将水引入四周的总排水沟排出地块。丹参根系增重最快的时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因此这一时期营养水分充足与否对产量影响很大,必须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积水、干旱、缺肥和草荒。4.4.4摘蕾控苗 除留种子田块外,其余地块均应打蕾。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主轴上和侧枝上有蕾芽出现肘立即剪掉蕾芽,以后应随时剪除(

11、蕾芽应清除出田间),以促进根的发育。使用的剪刀必须清洁卫生,无污染。根据实验证明,在施肥、整地、播种、追肥、浇水等措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剪花蕾比不剪花蕾的鲜根增产12.9818.75,干根增产2022.22。摘除花蕾茎用手采,以免损伤茎叶。4.5 丹参种植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5.1.1 土地整理必须平整,地面没有土块(蛋)和石子石块,以免影响出苗。4.5.1.2 整块育苗必须作畦,并以高畦开沟为佳,一是有利于苗子的管理,如施肥、拨草,二是利于排水或灌溉。4.5.1.3 播种不宜太深,一般播种后用扫帚轻轻拍打即可,不可用铁齿耙挖耙。4.5.1.4 所盖麦草不能太厚,以23cm为宜,同时必须

12、适时揭去,以防捂死、捂黄苗子。揭麦草一般在下午或有雨天气进行,以免中午太阳将幼苗晒死。4.5.1.5 必须注意灌溉保墒,种子发芽必须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如果墒情不够,种子将不会出苗。4.5.1.6苗期施肥应施少量化肥或腐熟稀释后的沼气液,并结合灌溉同时进行;苗期应注意拨草,以免荒死幼苗或影响幼苗生长。4.5.2.1深翻土地35cm以上,并作成高垄,四周开好防水沟,一是有利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二是有利于提高丹参产量。4.5.2.2移栽种苗时开沟深度以种苗伸直为佳。4.5.2.3移栽后若墒情不好须浇定根水。4.5.2.4移栽作业采用垄作 因丹参是深根植物,在土壤疏松、通气性好、土层深厚的土地上种植

13、,有利于根的伸长、增粗。据试验,垄作比平作增产15左右。垄作的优点是:加厚了活土层,提高了地温,增加了昼夜温差。垄作表血接受光照面积大,白天土表面升温快,叶片制造光合产物多,夜间散温快,植物消耗养分少,从而有利于丹参根养分的积累,垄作还有利于灌排。4.5.3.1须选好种根,有伤疤、病虫害损伤的根不能作种根。4.5.3.2必须按报的生长顺序切段后排列,栽种时不能倒栽,否则,将不会出苗。4.5.3.3根种粗度必须在0.71.0cm之间,太细出苗率极差,甚至不出苗。4.5.3.4冬季和春季根栽都应尽量用地膜覆盖,以便保墒保温,促使早出苗、早生根,提高产量。4.5.4.1必须注意除草,特别是幼苗初期、

14、大田移栽(包括切段、芦头栽),发芽初期应注意除草,幼苗周围的杂草必须用手拨除。4.5.4.2丹参最怕涝,如有连阴大雨,必须及时排水,以防烂根。4.5.4.3适时打去花苔,除留种外,应剪去花苔,减少营养消耗,促使根生长粗壮。4.5.5.1同一地块连续种植丹参以不超过两年为宜。4.5.5.2施肥的要求 施肥原则应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使用的肥料种类应该以有机肥(包括农家肥、商品有机肥)为主,以化肥为辅,即尽量多施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禽畜粪尿等含有有机质较多的肥料,在生长后期或即将收获之前可以配合施用少量化肥(配方肥)。施用农家肥料时,必须将肥料腐熟或沤熟,否则将会出现严重病虫害。未经沤熟的农家

15、肥,严禁使用:不属公司规定品种的化肥严禁使用。5 丹参病虫害防治及常用农药使用方法5.1.l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者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5.1.2丹参生产全过程禁止使用除草剂。5.1.3采收前一个月内禁止使用任何农药。5.1.4基地技术人员应及时深入基地了解病虫害情况,针对具体情况,由公司制定统一的防治措施,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规定用药限量,严格按操作规范指导和监督药农安全使用。5.1.5基地管理人员必须对农药施用情况做好详细记录。5.2.1.l症状 植株发病初期,先由须根、支根变揭腐烂,逐渐向主根漫延,最后导致全根腐烂,外皮变为黑色,随着根部腐烂程

16、度的加剧,地上茎叶自下而上枯萎,最终全株枯死。拔出病株,可见主根上部和茎地下部分变黑色,病部稍凹陷;纵剖病根,维管束呈褐色。5.2.1.2传染途径 病菌生要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0年以上;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7 29,但他温1520最易发病。因此,土壤病残体就成了初侵染源,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等传播蔓延,从伤口侵入危害。该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病害,土壤含水量大,土质粘重低洼地及连作地发病重。(1)合理轮作,可抑制土壤菌的积累,特别是与葱蒜类蔬菜轮作效果更好。(2)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畦深沟栽培,防止积水,避免大水漫灌,发现病株及时拔除。(3)栽种前浸种根 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

17、液蘸根处理10min钟晾干后栽种。(4)药剂防治 发病期用50多菌灵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液量250ml,710d再灌一次,连续23次。也可用以下药剂喷洒: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每隔10d喷一次,连喷23次,注意喷射茎基部。5.2.2.l形状大小 寄生于植物上的线虫肉眼看不到,虫体细小,长度不超过12mm,宽度约为3050um;危害的根瘤用外挑开,肉眼可见半透明白色粒状物,直径约0.7mm,此为雌线虫。在显微镜下,压破粒状物,可见大量线状物,头尾尖即是线虫。5.2.2.2为害症状 由于根结线虫的寄生,丹参根部生长出许多瘤状物,致使植株生长矮

18、小,发育缓慢,叶片退绿,逐渐变黄,最后全株枯死。拨起病株,须根上有许多虫瘿状的瘤,瘤的外面粘着土粒,难以抖落。(1)实行轮作,同一地块种植丹参不超过2个周期;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如玉米、小麦等轮作;(2)结合整地进行土壤处理,方法同大田土壤处理。5.2.3 蛴螬5.2.3.1为害时间 56月大量发生,全年危害。5.2.3.2为害症状 在地下咬食丹参植株的根茎,使植株逐渐萎焉、枯死,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5.2.3.3生活习性 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地下几十厘米深的土层中越冬。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当10cm上温达5时开始上升至表土层,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潜入深土中。

19、表土层含水量1020有利卵和幼虫的发育。在夏季多雨,土壤湿度大,生荒地以及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厩肥时,危害严重。(l)精耕细作,深耕多耙,合理轮作倒茬,合理施肥和灌水,都可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2)结合整地,深耕土地进行人工捕杀,或每hm2用5辛硫磷颗粒剂1522.5kg与225450kg细土混匀后撤施;(3)施用充分腐熟的厩肥;(4)大量发生时用50的辛硫磷乳剂稀释成100015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浇根,每蔸50100ml;或者用90晶体敌百虫0.5kg,加2.55kg温水与敌百虫化匀,喷在50kg碾碎炒香的油渣上,搅拌均匀做成毒饵,在傍晚撒在行间或丹参幼苗根际附近,隔一定距离撒

20、一小推,每hm2毒饵用量225300kg;(5)晚上用黑光灯诱杀成虫。5.2.4.1为害时间 58月大量发生,全年危害。5.2.4.2为害症状 将丹参植株的根部咬食成凹凸不平的空洞或咬断,使植株逐渐枯萎,严重者枯死。在夏季干旱少雨,生荒地以及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厩肥时,危害严重。5.2.4.3生活习性 北方23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白天潜伏于表土内,夜间交配产卵,雄虫善飞,有趋光性。5月上旬幼虫孵化,在食料充足时情况下,当年体长可达15mm以上。老熟幼虫在1620mm深的土层内作土室化蛹。3月中下旬10cm深上温达67时,幼虫开始活动,土温达15.1

21、16.6时危害最烈,10月下旬以后随土温降低而下潜,冬季潜入2733cm深的土中越冬。5.2.4.4防治方法 同蛴螬的防治。5.2.5.1发病时间 5月初发生,67月发病严重。5.2.5.2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深褐色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后逐渐融合成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1)实行轮作,同一地块种植丹参不超过2个周期;(2)收获后将枯枝残体及时清理出田间,集中烧毁;(3)增施磷钾肥,或于叶面上喷施0.3磷酸二氢钾,以提高丹参的抗病力;发病初期每亩用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配成8001000倍的溶液喷洒叶面,隔710日一次,连续喷23次。(4)用300400倍的EM复合菌液,叶面喷雾l2次

22、。(5)发病时应立即摘去发病的叶子,并集中绕毁以减少传染源。5.2.6.1为害症状 以幼虫取食丹参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5.2.6.2发生时间 此虫每年发生5代,以第2代幼虫于67月开始危害丹参,7月下旬至8月中旬危害最为严重。(1)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枝病叶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源;(2)栽培地悬挂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3)78月在第二、第三代幼虫低龄期,喷布病原微生物,可用苏云金杆菌,每次每hm2用3750g或3750ml,兑水7501125kg,进行叶面喷雾,也可用25灭幼脲3号150ghm2加水稀释成20002500倍液常规喷雾。或者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

23、0倍液均匀喷雾。6 丹参的采收与初加工丹参栽种后,在大田生长1年或1年以上,根部化学成份达到质量标准(丹参酮A含量不低于0.30,丹参素含量不低于1.2)时,于11月初至11月底,丹参地上部分开始枯萎,土壤干湿度合适,选晴天采挖。6.1.2采收工具 常用牙镢、筐、剪、人力车等,要求保持清洁,不接触有害物质,避免污染。6.1.3采收方法 用攻镢或用40cm以上长的“扎锨”顺垄沟逐行采挖,将挖出的丹参置原地晒至根上泥土稍干燥,剪去杆茎、芦头等地上部分,除去沙土(忌用水洗),装筐,避免清理后的药材与地面和土壤再次接触。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已研制丹参采挖机械。该机械研制成功后,基地丹参全

24、部采用机械采挖。6.1.4采挖时尽量深挖,勿用手拔;装运过程中不挤压、踩踏,以免药材受损伤。6.1.5装筐后的药材及时运到晾晒场,运送过程中不得遇水或淋雨。6.2.l场所和用具 基地必须集中建立晾棚和晒场,应有常用的工具如晾席、竹帘或晒布等,且应清洗干净。6.2.2运回的丹参先置芦席、竹席或洁净的水泥晒场上晾晒,公司直接经营的基地产品应采用烘干机进行干燥,以避免干燥过程中的污染。6.3.l一级 药材晒至5成干时,将药材中部直径1.4cm以上的整枝挑选出来,剪去芦头和细尾,去掉须根,使之成为长10cm的整枝,用手轻捏使根条顺直,再继续晒至干透,捆扎成束;将不是红棕色的和霉变的丹参及碎节挑出。6.

25、3.2二级 药材晒至5成干时,将药材中部直径1.2cm以上的整枝挑选出来,剪去芦头,去掉须根,再继续晒至干通;挑出霉变的丹参和碎节。6.3.3三级 一级和二级批选后的剩下部分直接晒干,去尽须根,去除霉变的丹参。6.4.1产品经晾晒或烘干后,手感药材干燥,折之即断,含水量在12以下时,利用挑选、筛选等方法除去杂质后,即可进行初包装。注意:净选时不能将红皮磨损,否则将降等级收购。6.4.2包装材料 一般用清洁卫生的乙烯编织袋或麻袋包装,缝年袋口。6.4.3储存 干燥好的丹参药材应暂时储存在通风干燥处,货堆下面必须垫高50cm,以利通风防潮。6.4.4采挖、干燥人员都必须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和外伤。6

26、.4.5丹参的收获和干燥应做好记录。6.5.l性状 本品根茎粗短,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至数十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41.5cm。表面红棕色或紫红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剥落。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皮部红棕色,木质部灰黄色或黄棕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甜微苦。6.5.2一级 干货,呈长圆柱形,顺直,表面红棕色没有脱落,有纵皱纹,质坚实,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断面灰黄色或黄棕色,菊花纹理明显。气微,味甜微苦涩。为特制加工的选装整枝,长10cm,中部直径不低于1.2cm。无芦茎,碎节、虫蛀、霉变、杂质。一级品丹参酮A含量不得少

27、于0.25,丹参素含量不少于1.5。6.5.3二级 干货,呈长圆柱形,偶有分枝,表面红棕色,有纵皱纹。质坚实,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断面灰黄色或黄棕色,菊花纹理明显。气微,味甜微苦涩。多为整枝,头尾齐全,主根上中部直径在1cm以上。无芦茎、碎节、虫蛀、霉变、杂质。二级品丹参酮A含量不得少于0.25,丹参素含量不少于1.4。6.5.4三级 干货,呈长圆柱形,偶有分枝,表面红棕色或紫红色,有纵皱纹。质坚实,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断面灰黄色或黄棕色,菊花纹理明显,气微,味甜微苦涩。主根上中部直径1cm以下,但不得低于0.4cm,有单枝和撞断的碎节。无芦茎、虫蛀、霉变、杂质。三级品丹参酮A含量不得少于0.25,丹参素含量不得少于1.2。(中药研究与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